科技發(fā)展的飛速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寫一篇完美的總結(jié)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結(jié)構(gòu)。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一
這次,巫老師執(zhí)教的《孔子拜師》是一篇具有較強的人文精神的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整節(jié)課聽下來,巫老師教學思路清晰,能循學而導,學習目標基本達到。課堂上,老師尊重學生,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教態(tài)自然親切,板書直觀生動。
下面,我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課文的特點,對這節(jié)課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新課標對中段學生閱讀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巫老師啟發(fā)學生用總結(jié)歸納的方法,理出課文的敘述順序:孔子決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思路的基礎(chǔ)上,能夠較容易地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在這篇課文中,有些特別好的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正是這些詞語體現(xiàn)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讓學生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也是語文課的重點。在研讀課文時,巫老師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的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如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來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傊桌蠋熢诮虒W中,能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讓點點知識如涓涓細流被學生接受,吸收,運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本課的教學中,巫老師能充分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從孔子,老子身上尋求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把孔子以一個活生生的長者智者形象呈現(xiàn)于課堂,引領(lǐng)學生品味,汲取他們身上偉大的人格內(nèi)涵。如:讓學生與孔子,老子轉(zhuǎn)換角色,演繹文本;讓學生描述孔子求學的艱辛歷程,從而引導學生對自身人生價值的思考,讓課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當然,教學是一門不斷探索的藝術(shù),在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遺憾。在這節(jié)課中,我認為1,在文演繹中,可鼓勵學生自由練讀分清角色,自由組合充分表演。2,在教學中,必須科學地對小組進行優(yōu)化組合,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在小組討論交流中,教師應認真組織,及時指導,這樣才能做到切實有效。
以上僅僅是本人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二
各位老師,大家好!在本次“必成杯”大比武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幾位老師《孔子拜師》一課的課堂教學。因為是同課異構(gòu),同一課題,不同設(shè)計,不同風格老師的不同教學方法,所以聽起來感覺收獲頗多。
一、緊抓題眼,尋求突破。
學生閱讀一篇課文,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文章的標題。課題是一篇文章的題眼,包含的信息量很多。因此,教授每一篇課文都應先思考,如何從課題入手,讀題解題,尋找進入文本閱讀的的突破口。
課題“孔子拜師”,作為文章的題眼,清楚明白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鄭素華老師能及時引導學生研讀課題初步學習用“人物+事件”的方法,一句話歸納課文內(nèi)容。這一教學設(shè)計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很多,研讀課題,抓住題眼是一種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無論在今后對文本的閱讀學習中,還是在寫作時對于文題的設(shè)計中,學生心中都能有題眼這一概念,指導抓住題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靈魂和中心。
同時,四位老師都能充分認識到課題的重要性,有效利用課題做文章,引導學生讀題質(zhì)疑,提出最想解決,最想了解的主要問題,1.孔子為何要拜師?2.孔子是怎樣拜師的?3.拜師后,孔子又是怎樣求學的?這三個問題其實就是“孔子拜師”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教師進行有效歸納,在學生心中留下了對事件的整體印象。
二、文本資源,有效運用。
課文中配有的插圖,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一項重要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應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巧妙設(shè)計觀察插圖,分享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鄭老師在教學時,能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兩個人物,分辨誰是孔子?為什么?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有效運用文本資源的好習慣,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明白了古時行拜師禮時要雙手相疊,彎下腰去,表示心存敬意,誠心誠意。”因此“拜”是由“雙手和下”組成的會意字。加深學生對“拜”字的理解。
另一文本資源就是課文后配有的“資料袋”,四位老師都能在適當時機合理利用,幫助學生認識了解孔子。
抓重點詞語,理順脈絡(luò),豐富積累。
《孔子拜師》這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如何精心設(shè)計,將理解詞語和感悟人物形象巧妙融合,是本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李海嫻、翟素華老師都能緊緊抓住詞語這條線索,一方面用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來理解詞語意思,一方面引導學生選用幾個詞語概括課文內(nèi)容,不但理解了詞語還學會了靈活運用,設(shè)計恰當、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遠近聞名”一詞的理解上,李海嫻、鄭素華兩位老師都能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考察學生理解掌握的情況,同時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四、知識掌握與學法指導有機融合。
語文課堂的教學不但不但要教授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更應關(guān)注學習方法的傳授與掌握。
在教學中,幾位老師都能將學法指導融入課堂,如李海嫻老師的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詞語和課文;翟老師的讀課題提問題的學習方法;擴充課題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鄭老師的概括課文內(nèi)容可用“人物+事件”法和“段意合并法”。周冬芹老師的展開合理想象,感悟人物形象等等。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主要的是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的掌握和素養(yǎng)的提高,對于他們今后學習同題材的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總的來說,幾位老師在教學中都能隨時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學,恰當?shù)恼{(diào)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相信如果我們每一節(jié)課都能做到這樣精心設(shè)計,巧妙安排,把學生能力培養(yǎng)放在首位,相信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會有很大提高。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三
1.教材簡析。
《孔子拜師》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2.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xiàn)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統(tǒng)一,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構(gòu)建開放而有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巫老師采取引導法,以課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zhì)疑“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jié)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巫老師的這一節(jié)《孔子拜師》第二課時的課堂結(jié)構(gòu)是:復習生字詞。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四
《孔子拜師》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分四部分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情。第一部分寫孔子決意拜師。第二部分寫孔子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第三部分寫孔子認真求學。第四部分寫人們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又敬重他們的品行。作者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fā)探索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chǔ)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2、目標設(shè)定。
知識與能力目標: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研讀課文深入感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從而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3、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學無止境,為人要謙遜大度、真誠無私。
二、教法與學法。
三年級的學生,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正在形成之中,對課文的理解比較吃力。因此,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思考“孔子為什么拜老子為師”,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學無止境”的意思。再以“孔子拜老子為師的經(jīng)過如何”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和想象,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jié)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流程。
分四步進行:猜謎導入——檢查預習——讀中感悟?qū)W習品行——拓展延伸。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五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記,生動地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河水誘導弟子的故事,表現(xiàn)了孔子對弟子的關(guān)愛及師生間真摯的情誼。歷來為開課的老師所喜愛。今天,區(qū)教研室在雙語學校開展中小學語文銜接研討活動,有幸聆聽了王忠華老師上的這篇課文,深為王老師的大氣所折服。
對于同一個文本,不同的教者、不同的學習者,往往會賦予它不同的演繹,因此,有人說,一千個老師,就有一千種語文。王老師執(zhí)教的這節(jié)《孔子游春》,,首先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人性的語文。老師以“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我們趕緊隨他去泗水河邊吧!”將學生帶入了課文情境,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用心體驗這美好春光,然后交流,討論: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創(chuàng)設(shè)了喚醒學生、感染學生的課堂氛圍,喚醒和培植了學生心中的.美好情感,將學生帶入了文本的情境。在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己輕讀第二節(jié),而是習慣性的齊讀時,教者沒有生硬地讓學生停下,而是等讀完后,先表揚孩子們讀的有氣勢,繼而告訴孩子們,自己讀一讀,會有不同的感受。這種人性化讓孩子們?nèi)玢宕猴L。
其次,這是對話的語文。這節(jié)課中,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溝通,更是與古代圣賢之間交流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不局限與單純的語言形式,更是雙方精神與情感的對話。在“論水”一節(jié)中,教者引導學生:你對水的哪一個特點感受最深?能不能與我們分享呢?前面的課文對水有德行這一品質(zhì)也有詮釋,能談一談嗎?這里有一個省略號,你認為水還有哪些特性呢?在“言志”一節(jié),教者設(shè)計: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還有什么也更濃了?有學生說,師生情誼更濃了,有學生說,師生對話更熱烈了,有學生說,師生對話更精彩了……在“布置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中,教者將主動權(quán)下放給了學生,問:你想給自己設(shè)計什么作業(yè)?于是乎有人想收集孔子的名言,有人想寫自己的志向,有人認為應該寫讀書心得。我們看到,在這種對話下,學生的見解也頗顯睿智。
第三,這是一節(jié)本色的語文。教者不僅注重對語言的品味、訓練,注重對語言的積累、運用,更注重對文本外延的拓展、延伸。
不論是小學語文,還是中學語文,他們都是相通的。曾經(jīng)與一位頗有見地的初中語文老師交流,他認為初中語文教學注重的方面很多,但是,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深層次挖掘,對課文外延盡量的拓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卻是他們所努力追求的。聽了他的觀點,我不由擊節(jié)而起,是啊,這和我對于小學語文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這一觀點在王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中俯拾皆是:導入時,精心選擇的一段簡短但必要的資料介紹孔子,要言不煩;在賞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抓住省略號,趁機拓展,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用“是她()”這一句式進行語言訓練,導出學生詩一般的語言,將春天的美好推向了高潮;在“論水”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更是設(shè)計了聆聽孔子師生的對話,出示文言文,要求學生借助現(xiàn)有的文本,去挑戰(zhàn)文言。坐在下面,不禁為王老師捏了一把汗,然而,由于教者的設(shè)計體現(xiàn)了坡度,學生們理解水到渠成。于是,又為王老師的前瞻喝彩!最后,教者更是由孔子論水引到了孔子論學習。一步又一步地拓展,打開了學生的視線,最后,課文結(jié)束了,但學習并未結(jié)束,老師把孔子的網(wǎng)站介紹給了學生,空閑的時間,相信孔子會再次走進學生的視線。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六
細細讀課題發(fā)現(xiàn)課題就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那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提醒學生關(guān)注課題,告訴學生寫事寫人的文章中,有些課題其實就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在寫事寫人的作文也可以以人物和事取題目。我覺得作文和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節(jié)作文的指導,一篇短文的練習就能提高,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滲透,這樣分解了作文和閱讀的難點,也能減輕學生對作文和閱讀的畏難情緒。課題是課文的題眼,所以我教學喜歡從題入手,這節(jié)課陳老師如果根據(jù)課題設(shè)計兩個這樣的問題:
2、拜師后,孔子是怎樣學,老子是怎樣教的?
這樣,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引導了方向;
這樣,教師教路清晰,學生學路明確。好的問題的確起到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問題設(shè)計不在多,而在于精。
在這篇課文中,有些特別好的詞語,如:“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正是這些詞語體現(xiàn)了孔子拜師學藝的艱辛和急切。所以讓學生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也是語文課的重點。在研讀課文時,陳老師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的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如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來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孔子的艱辛,陳老師設(shè)計了很多層次的朗讀,運用了計算、想象、查字典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力求讓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先是“從相距上千里”這個在體會曲阜與洛陽距離遠,陳老師利用換算的形式得出的巨大數(shù)字讓學生明白他們的距離之遠,在之后運用語言描述沒有汽車、飛機、火車的情況下步行前往,很艱難,指導學生讀出遠和難。然后出示一幅畫面問:“孔子在前往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自然地過度到“風餐露宿”的理解。
通過想象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孔子的求學的艱辛,讀出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讓學生轉(zhuǎn)換角色成為孔子,教師相機采訪:“累了,你為什么不歇一歇?”“餓了,為什么不去餐館飽餐一頓?”“困了,為什么不去旅館休息?”角色的轉(zhuǎn)換讓學生近距離的走進孔子的內(nèi)心世界,深入的體會孔子求學的急切。幷相機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設(shè)想與現(xiàn)實總是有距離的,特別是教學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在課后我的腦海反復回放陳老師的每一步教學過程,感覺每一步都是輕輕的浮在淺表上,想象沒有打開學生的思路,讀的次數(shù)多,收獲的效果不盡人意,沒有在讀中讓點點知識如涓涓細流被學生接受、吸收、運用。究竟如何讓每一步教學都落到實處,這是一個大學問,我們所有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孜孜不倦的學習總結(jié),爭取掌握其中的奧妙。
《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本課的教學中,陳老師能充分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從孔子、老子身上尋求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雖然陳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向?qū)W生明確提出:我們要學習孔子、老子的什么精神,但在讓學生描述孔子求學的艱辛歷程中,在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中,在讓學生看圖辨認老子與孔子后說出依據(jù)中,在讓學生扮演孔子與老子時的精彩點評中,我們不難看出,老師此舉在于引導學生對自身人生價值的'思考,讓課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于無形之中向?qū)W生滲透了中華美德的教育,真可謂“潤物細無聲”!
陳老師的板書簡單,樸實,工整,突出了文章的重難點。為本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七
《孔子拜師》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本單元以“燦爛的中華文化”為專題,《孔子拜師》介紹代表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兩位大師孔子和老子,春秋時代思想家的求學故事在今天仍熠熠生輝,教育學生懂得尊師好學的哲理,并以孔子為榜樣,善于學習,樂于學習。這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學習時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意。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
1、知識與技能: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zhì)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zhì)。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淵博、風塵仆仆”等詞語。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1、課前搜集有關(guān)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資料。
2、預習課文,對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理解。多媒體課件。
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語文基礎(chǔ)比較薄弱。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正在形成之中,對課文的理解比較吃力。因此,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一)、導入新課。
來,讓其他在座的孩子們刮目相看、嘖嘖稱贊,老師的侃侃而談和對論語的鐘愛,又讓很多孩子感覺到似曾相識。)。
2、孔子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對我國幾千年歷史發(fā)展有哪些貢獻呢?請同學們打開課后的(資料袋),我們一起學習了解一下。
3、板書課題、明確學習任務。(設(shè)計理念:“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也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論語,我們也要去感受論語,我們也要去認識孔子,去找尋孔子的足跡,去了解學習孔子的優(yōu)秀品行)。
(二)、學習新課。
1、決意拜師——謙虛好學。
2、拜師途中——不怕吃苦。(設(shè)計理念:通過感受文登、威海與曲阜、洛陽的路程差距,懂得千里迢迢;通過創(chuàng)設(shè)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懂得風餐露宿和日夜兼程,這恰好與孔子平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的思想巧妙結(jié)合,彰顯孔子不怕吃苦、志在求學的品行。)。
3、初次會師——彬彬有禮。(設(shè)計理念:終于見到了老子,通過孔子的“您、請、多謝、大概、老人家等等”言語和一行禮再行禮都生動的詮釋了他的“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和“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觀點,那么孔子“彬彬有禮”的品行,學生就不難接受和理解了。)。
此也做出了學無止境的解釋,同學們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自己身邊的親人`同學`朋友的事例,再結(jié)合著孔子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好的體會并積累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
5、拜師求學——勤學好問。
6、傳授學問——誨人不倦。(設(shè)計理念:課文結(jié)尾處,更是表現(xiàn)了孔子和老子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的崇高品行,并巧妙的通過“隨時請教和毫無保留”這樣淺顯易懂的詞言簡意賅的將其表達出來,此時借助課后孔子的名言將孔子好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拿來借鑒學習是不無裨益的。)。
傳授學問——誨人不倦。
回顧《孔子拜師》這堂課的教學,覺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備課思路進行的,從導入到新授再到重點突破。
在研讀課文學習時,我基本上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點學習第二段對話時,本想設(shè)計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但在學習之后,學生學習的結(jié)果,表現(xiàn)讓我意外,因此,慌亂中只顧按照已定思路進行,而沒有采取能夠及時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解決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不熟悉的問題,比如:“再讀對話,說說自己體會到什么?”或“你通過讀對話體會到孔子老子是怎樣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并且,耽誤預先設(shè)計的教學內(nèi)容,沒能從整體上使學生把握課文,對于重點學習的詞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學的倉促,落得不實。
本課教學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課堂上沒能靈活的進行教學操作,只限于備課思路,而沒能很好的關(guān)注學生學的狀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來以學定教。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認識到無論課備得再好也不能照搬,應隨時關(guān)注學生學的情況,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服務。
同時,教學中有些內(nèi)容的設(shè)計,只顧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沒有從教學達到的目的出發(fā)來設(shè)計。例如對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紹,我怕學生談得不夠全面,不夠生動,只想讓學生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沒有把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guān)資料,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無從表現(xiàn),學生的學習就不會深刻。再如,對于曲阜的介紹,我只考慮,通過介紹曲阜引出孔子文化節(jié)向本單元主題,因而影響了教學的主旋律。節(jié)外生枝的教學,并沒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益處。我想,今后在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從學生學的角度設(shè)計教學,靈活掌握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八
各位老師,大家好!在本次“必成杯”教學大比武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幾位老師《孔子拜師》一課的課堂教學。因為是同課異構(gòu),同一課題,不同設(shè)計,不同風格老師的不同教學方法,所以聽起來感覺收獲頗多。
學生閱讀一篇課文,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文章的標題。課題是一篇文章的題眼,包含的信息量很多。因此,教授每一篇課文都應先思考,如何從課題入手,讀題解題,尋找進入文本閱讀的的突破口。
課題“孔子拜師”,作為文章的題眼,清楚明白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鄭素華老師能及時引導學生研讀課題初步學習用“人物+事件”的方法,一句話歸納課文內(nèi)容。這一教學設(shè)計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很多,研讀課題,抓住題眼是一種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無論在今后對文本的閱讀學習中,還是在寫作時對于文題的設(shè)計中,學生心中都能有題眼這一概念,指導抓住題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靈魂和中心。
同時,四位老師都能充分認識到課題的重要性,有效利用課題做文章,引導學生讀題質(zhì)疑,提出最想解決,最想了解的主要問題,1.孔子為何要拜師?2.孔子是怎樣拜師的?3.拜師后,孔子又是怎樣求學的?這三個問題其實就是“孔子拜師”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教師進行有效歸納總結(jié),在學生心中留下了對事件的整體印象。
課文中配有的插圖,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一項重要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應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巧妙設(shè)計觀察插圖,分享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鄭老師在教學時,能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兩個人物,分辨誰是孔子?為什么?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有效運用文本資源的好習慣,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明白了古時行拜師禮時要雙手相疊,彎下腰去,表示心存敬意,誠心誠意。”因此“拜”是由“雙手和下”組成的會意字。加深學生對“拜”字的理解。
另一文本資源就是課文后配有的“資料袋”,四位老師都能在適當時機合理利用,幫助學生認識了解孔子。
《孔子拜師》這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如何精心設(shè)計,將理解詞語和感悟人物形象巧妙融合,是本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李海嫻、翟素華老師都能緊緊抓住詞語這條線索,一方面用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來理解詞語意思,一方面引導學生選用幾個詞語概括課文內(nèi)容,不但理解了詞語還學會了靈活運用,設(shè)計恰當、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遠近聞名”一詞的理解上,李海嫻、鄭素華兩位老師都能運用找近義詞的方法,考察學生理解掌握的情況,同時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語文課堂的教學不但不但要教授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更應關(guān)注學習方法的傳授與掌握。
在教學中,幾位老師都能將學法指導融入課堂,如李海嫻老師的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詞語和課文;翟老師的讀課題提問題的學習方法;擴充課題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鄭老師的概括課文內(nèi)容可用“人物+事件”法和“段意合并法”。周冬芹老師的展開合理想象,感悟人物形象等等。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主要的是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的掌握和素養(yǎng)的提高,對于他們今后學習同題材的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總的來說,幾位老師在教學中都能隨時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學,恰當?shù)恼{(diào)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相信如果我們每一節(jié)課都能做到這樣精心設(shè)計,巧妙安排,把學生能力培養(yǎng)放在首位,相信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會有很大提高。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九
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孔子拜師》,我將會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以及說板書設(shè)計,四個方面對這篇課文進行說課。
《孔子拜師》是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的過程中,線索非常清楚,且將課文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孔子決意拜師;第二部分,是孔子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第三部分,是寫孔子認真求學;第四部分,是寫人們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又敬重他們的人品。
本組教材以“燦爛的中華文化”為專題,《孔子拜師》作為這組課文的第一篇,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fā)探索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2)說教學目標。
1.會認“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說教學重難點。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chǔ)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4)說學情。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孔子離他們是比較遙遠的,對那個年代的生活情況不是很了解,無想想象,所以會有學生說到挖草根,吃樹皮。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只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因此在教學中應處理好知識理解和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關(guān)系,注意抓住思想內(nèi)容與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要讓孩子們真正地走進文本,從對話中,從文本中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彬彬有禮和不怕辛苦。需要教師引導下的深入地閱讀,讓孩子們自讀、自悟、自得。在讀中獲得愉悅地享受,在讀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一)說教法。
1.理解字詞,整體感知。
整體把握課文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分為初讀課文、再讀課文兩輪。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帶著學習目標來讀,邊默讀邊圈出生字詞或不懂的字,借助文中拼音、字典或同桌,掃清生字詞障礙,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再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課文講了什么事?”來大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啟發(fā)學生用總結(jié)歸納的方法,理出課文的敘述順序:孔子決意拜師———歷盡辛苦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尊重,并在了解課文思路的基礎(chǔ)上,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課程標準》的目標教學中提出“初步學會默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因此在教學中我既培養(yǎng)學生學會默讀的`習慣,又學會如何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2.具體分析。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互相合作解決他們讀課題后產(chǎn)生的疑問。良好的語言表達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的階段,這也是他們今后學習的重點。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講授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閱讀法、啟發(fā)式談話法等。
(二)說學法。
根據(jù)語文課標理念: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在學法指導上我讓學生主動積極的進行多元對話,從中培養(yǎng)他們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的能力。同時指導學生自主、合作,采用集體力量和智慧來學習新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的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fā),阻塞時給予點拔,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勵。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3.板書小結(jié):孔子(齊讀并糾正子的發(fā)音,是第三聲)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僅在中國有廣泛的影響,在世界上也有較大的影響力。(播放孔子的教學錄像)。
4.交流: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關(guān)于孔子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呢?(學生自由回報)。
5.導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為什么中國的孔子有這么大的影響呢?等學完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你們就明白了。
設(shè)計意圖:從名言警句引入課題,通過讀讀背背說說等途徑,積極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輔以教學錄像,激發(fā)學生對孔子的敬仰之情,為全文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二)初讀課文,自主探究。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小結(jié),劃出生字、新詞,碰到難度的生字詞要對照拼音多讀幾次,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誰拜師?(學生自讀)2.交流匯報:你們知道孔子像誰拜師了嗎?(齊聲回答,孔子)3.學生分組自學生字新詞,教師巡視。
4.分組派代表想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新詞的。5.給課文中的生字找朋友,齊讀,理解,記憶設(shè)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痹谧x書的過程中,一到學生與詞語交朋友,給課文中的生字找朋友,讓新朋友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的意境。在識字理解詞語方面給學生煥然一新、意趣獨出的感覺。為學生解讀文本掃除一切障礙。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過渡: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接下來我們該認真研讀課文了,請大家默讀課文,想想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生自讀課文后,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2.檢查交流。
(1)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學生用“——”標出文中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并在旁邊住上自己的讀書感受。
(2)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哪里。
(5)學生結(jié)合穩(wěn)重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3.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材料,說說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設(shè)計意圖: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
(四)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1.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學寫生字的注意點。
設(shè)計意圖:板書簡潔明了,用幾個詞便加深了,學生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并用這幾個詞將文章的脈絡(luò)梳理清楚。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組感受中華文化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孔子在治學態(tài)度上的謙虛、博大,也展示了老子愛惜人才、無私相授的高尚品德,課文核心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思想。本文作者抓住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施老師通過指導學生抓重點詞語和重點段落,借助自己的想象,反復品讀交流,從而感悟到了本文的內(nèi)涵,基本實現(xiàn)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接下來我從幾個方面來具體談談自己對這堂課的感受。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課,往往有一個精彩的開始。在世界上,“孔子”已經(jīng)成為我國的一張名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名片,《孔子拜師》這一課,施老師便是從誦讀孔子的名言開始的,學生的齊讀,讓課堂瞬時充滿人文氣息,并且施老師順勢解釋了“曰”和“子”的意思,自然的引入到了本課的課題,于是,施老師就在自己的課堂上帶領(lǐng)學生開啟了一趟“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旅”。
好的問題的確起到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問題設(shè)計不在多,而在于精。施老師一開始就設(shè)計兩個問題引路:1、像孔子這么偉大的人,為什么還要拜師?2、孔子是怎么樣去拜師的?這樣,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引導了方向,教師教路清晰,學生學路明確。
理解詞語的意思,從而讀懂句子,進而讀懂課文,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在第二自然段中,有些特別好的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正是這些詞語表現(xiàn)了孔子拜師的艱辛,所以讓學生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也是語文課的重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詞語的理解往往陷入程式化的“說說詞語的意思”“用詞語說話”之中,不免枯燥、呆板。而施老師在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沒有見過的生字生詞后,設(shè)計了一段話,這段話是對全文內(nèi)容的一個概括提煉,老師將其中的修飾性的詞語都去掉換成空括號,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對詞語的感受直觀而具體,并且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總結(jié),填入詞語,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整體把握文意的能力。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本堂課中,施老師也依據(jù)新課標,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變換方式——齊讀、抽讀、領(lǐng)讀等,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讓點點知識在多樣化的朗讀中如綿綿春雨灑入學生的心田,被接受,被吸收,被運用。尤其是在講述孔子見到老子之后的場景,施老師采用了分角色朗讀的方法,男生讀老子,女生讀孔子,分別品味孔子和老子的話,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朗朗的讀書聲中將孔子尊敬師長,謙虛好學,老子愛護晚輩,真誠無私的品行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教學的后半段,施老師出示孔子趕路時候的語段,請同學根據(jù)前后文進行寫話,配合著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發(fā)揮想象,積極敘寫,通過之后的交流展示,發(fā)現(xiàn)學生的小練筆是非常成功的,展示出了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理解了孔子趕路的艱辛,并從中感悟到孔子不畏艱難一心求學的精神,對于學生自己,也是一個觸動和啟迪。
本節(jié)課存在的遺憾,我個人認為,第一是老師授課時候激情不足,整堂課的語調(diào)、表情都過于平和,節(jié)奏感不強,感覺教師沒有全副身心投入在課堂中,同時,教師的范讀過少,語文的一大美麗之處就在于朗讀,教師優(yōu)美而富于感情的朗讀,對于學生會起到非常好的引導和示范作用,使學生直觀的體悟語言文字的魅力,也許在此方面,還可以再加強,第二是板書設(shè)計感覺不太合理,可能學生無法正確領(lǐng)會三個越來越大的學無止境的含義,有待商榷。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一
有很多讀后感,其中令我記憶深刻的只有孔子拜師讀后感。
孔子年輕的時候,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伤X得自己的學問不夠淵博,所以離開家鄉(xiāng),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幾個月后,終于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他看見一位老人,原來,他就是老子。老子說:“你就是仲尼??!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迎侯。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甚麼還要來拜我呢?”孔子說:“跟你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老子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讀了這篇短文,我覺得孔子很有學問,而且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要積極向上,努力學習。老子也很有學問,他是世界上的大思想家。
我以后一定要積極發(fā)言,天天向上。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二
聽了潘老師執(zhí)教的《莫泊桑拜師》一課,感觸頗多。潘老師扎實而厚重,簡約而豐滿的課堂教學風格給我以很大的啟發(fā)。下面談幾點我聽課后的一些膚淺看法。
一、整體把握,感知大師。
任何研究性學習活動都始于有價值的問題。教學開始老師就引導學生站在高處去俯視文本,從整體的角度審視貫穿全文的綱領(lǐng)性問題,并帶者自己的眼光與文本對話,在自由的對話中流淌出自己對文本的價值體驗。
上課伊始,潘老師先讓學生瀏覽課本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當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后,老師不失時機地圍繞“拜師”這條主線追問:
師:莫泊桑共有幾次向福樓拜請教?
生:三次。
師:福樓拜三次指導莫泊桑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在寫作中怎樣做?
生:福樓拜三次指導莫泊桑寫作的核心就是讓莫泊桑學會觀察。(老師相機板書了“觀察”一詞。)。
這樣的設(shè)計,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本文的閱讀重點,產(chǎn)生閱讀期待,激發(fā)閱讀興趣,同時也為學生整體把握文本,初步感知了福樓拜和莫泊桑兩位大師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對話交流,走進大師。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學的目標、任務、價值都是在師生交流碰撞的過程中生成和實現(xiàn)的。讓學生的閱讀探究活動始終在教師、學生、文本之間不斷循環(huán)往復的對話中遞進。從帶著問題走近文本,淺層次閱讀感悟到走進文本,品詞析句、個性化閱讀感悟;從互動交流交互式閱讀到以聲傳情,立體化閱讀。每一個過程都是學生思維飛躍和心靈升華的過程。同時在探究活動能抓住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讓學生的思緒在約束與自由之間,主流性與開放性之間飛揚。潘老師的這堂課無疑是最好的詮釋。
(一)下面就是潘老師針對福樓拜第二次指導莫泊桑時所說的一段話,與學生展開交流的一個精彩片段: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這段話很特別,你能知道特別在什么地方嗎?
生:這段話一連用了9個問號。
師:還有什么特別之處?
生:福樓拜用了一組一組的對比,來說明在不同情況下,不同時間里馬車的特點是不同的。
師:是呀!只有仔細觀察比較,才能發(fā)現(xiàn)馬車的不同之處和特殊之處。
師追問:這一段的第一問和最后一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先讓學生讀一讀這兩句話)。
生:這兩句話都是告訴莫泊桑要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因為每個事物都有各自的特點。
師生交流到這里,按說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結(jié)束了,可是老師并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又進行了追問:同學們,福樓拜沒有直接告訴莫泊桑答案,而是將這一連串的問題拋給了莫泊桑,你覺得福樓拜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這一發(fā)問把問題引申到了文本之外,真可謂有畫龍點睛之妙。同學們各抒己見,紛紛議論開來。有的說:福樓拜這一連串發(fā)問,目的'是讓莫泊桑自己去揣摩,這樣會記得更牢固;還有的說:直接告訴莫泊桑,就顯得過于膚淺,只有讓他自己去觀察,去實踐,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不同點。
這是師生融洽和諧的交流過程,其實也是學生與文本的對。
話過程,更是學生走進福樓拜這位大師心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迸發(fā),大師的形象得以升華,一個充滿智慧、循循善誘的大師形象仿佛就出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同學們仿佛在聆聽著大師那不絕于耳的點化,感受著大師充滿溫馨和智慧的諄諄教導,從而與大師有了一次完美的心靈對話。
(二)我們再來品悟一下潘老師教學莫泊桑第三次拜師的過程吧:
師:福樓拜在指導莫泊桑時始終是“微笑”著的,你能看出什么?
生:能感覺到一個文學長輩、文學大師對后輩的關(guān)愛。
生:這說明福樓拜是一個善于“從平常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不平?!钡奈膶W大師。
此時潘老師還巧妙地引出福樓拜在第一次指導莫泊桑時直截了當?shù)脑捳Z,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大師性格的率直。至此,一個率真和善、充滿睿智、循循善誘的大師形象已在學生內(nèi)心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有了潘老師的精心預設(shè)和巧妙引導,才有了學生與文本的融合,才有了學生與大師間的心靈碰撞,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走進大師的心靈空間。
對另一位文學大師莫泊桑的介紹,則是在學生品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老師通過課后“作家卡片”里對莫泊桑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莫泊桑在文學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而體會到:莫泊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他善于觀察,刻苦勤奮的結(jié)果,正是由于恩師指導的結(jié)果。這樣,一個勤奮進取、謙遜好學的文學大師形象也很自然地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樹立起來了。
三、拓展升華,追憶大師。
潘老師巧設(shè)寫話練習,完成小練筆:讓學生以莫泊桑的口吻,追憶恩師福樓拜。
這是潘老師設(shè)計的又一亮點。由于福樓拜的大師形象已完全融入了學生的內(nèi)心,所以學生寫出的話語情真意切,表達了學生對恩師由衷地感激和懷戀。潘老師的小結(jié)語是這樣的:“是呀,師恩難忘!我們本單元的四篇文章全是贊美和懷念恩師的。對即將畢業(yè)的同學們來說,對恩師的感悟會更加深刻,讓我們牢記師恩,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老師,回報社會吧!”潘老師這段語重心長的結(jié)束語,既是對本篇課文的提煉總結(jié),同時也是對本單元學習目標的升華,真可謂是妙筆之作??!
抓住文本的主流價值取向,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把課內(nèi)學習自然延伸升華,使學生自覺地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真正需要,在讀寫結(jié)合中把閱讀教學引向生命和生活世界,真正凸顯教學活動的價值導向人文關(guān)懷!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三
這次,邵老師執(zhí)教的《孔子拜師》是一篇具有較強的人文精神的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整節(jié)課聽下來,巫老師教學思路清晰,能循學而導,學習目標基本達到。課堂上,老師尊重學生,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教態(tài)自然親切,板書直觀生動。
下面,我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課文的特點,對這節(jié)課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新課標對中段學生閱讀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邵燕爾啟發(fā)學生用總結(jié)歸納的方法,理出課文的敘述順序:孔子決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思路的基礎(chǔ)上,能夠較容易地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在這篇課文中,有些特別好的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正是這些詞語體現(xiàn)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讓學生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也是語文課的重點。在研讀課文時,巫老師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的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如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來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總之巫老師在教學中,能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讓點點知識如涓涓細流被學生接受、吸收、運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薄芭囵B(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本課的教學中,章老師能充分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從孔子、老子身上尋求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把孔子以一個活生生的長者智者形象呈現(xiàn)于課堂,引領(lǐng)學生品味、汲取他們身上偉大的人格內(nèi)涵。如:讓學生與孔子、老子轉(zhuǎn)換角色,演繹文本;讓學生描述孔子求學的艱辛歷程,從而引導學生對自身人生價值的思考,讓課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當然,教學是一門不斷探索的藝術(shù),在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遺憾。在這節(jié)課中,我認為在文演繹中,可鼓勵學生自由練讀分清角色,自由組合充分表演。這樣才能做到切實有效。
以上僅僅是本人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四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jù)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5、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你們剛才的哪些問題可以解決了?
2、出示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這段話,說說孔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孔子的好學就在這里,謙虛就在這里。讀。
3、其實,拜師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出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3)出示。
在當時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鬃訁s走過了,翻過了(),跨過了。白天(),夜里還要(),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
渴了時,他;
餓了時,他();
累得走不動時,,哪怕是風餐露宿,也不改。
拜師的決心。
(4)朗讀。
(1)交流出示。
(2)從他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老聃”是誰???這里為什么稱他“老聃”?出示。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xiàn)代人要復雜一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自稱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謙虛有禮;對別人則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說幾句關(guān)于學習方面的格言。
三、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我們跟著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師。從這件事中我們知道了孔子是個增樣的人?
2、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紀念他的?
四、布置任務。
1、搜集有關(guān)孔子的資料及名言,下節(jié)課開記者招待會。
2、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研究老子是怎樣對待學生的?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孔子拜師的艱辛及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體會孔子謙、恭的品質(zhì),字詞學習。
教學難點:透過孔子感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兩種字體的板書講起引入。
同學們看一看黑板上的這幾個字能猜出是哪幾個字嗎?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猜金文上的一位名人是誰?(提示:出示北京奧運會上擊缶而歌的圖片。師介紹,這個場景上的演員們正在高聲吟誦著2000多年前的這位古人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生猜出后介紹孔子:
這就是生活在2500多年前孔子當時所使用的文字字體。古樸、典雅的金文?!白印笔枪糯鷮τ袑W問的男子的尊稱??鬃?,名丘,字仲尼。他學問淵博,品德高尚,智慧極高,是當時極負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孔圣人。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讖堄嘘P(guān)孔子的圖片。大家來看一看。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近這位孔圣人,先去看看他是如何拜師的,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受孔子的品行。
1、自由讀。要求:a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b讀后交流,孔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交流。a字詞。
b孔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板書: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
三、細讀課文,細細品味孔子的品行。
讓我們再一次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看看你是從哪里感受到孔子的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的。讀到感動時,讀到有體會時,讀到有疑問時,可以讀讀畫畫,還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1、自由讀。
2、交流讀書體會。
a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到了洛陽。
1)你體會到了什么?隨機:
你能讀出“遠”嗎?
你讀到“風餐露宿”這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
體會“日夜兼程”
2)讀出一路艱辛,求知若渴。
b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讓我們學學孔子,彬彬有禮地拜見老師吧?。讀。
c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p>
隨機談體會,指導朗讀。
d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p>
你讀懂了什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說說?
指導書寫。
五、小結(jié)延伸。
列出一些課后題目幫助學生認識孔子。
如:1、祭孔大典。
3、正拍攝的電影《孔子》。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六
寒假期間,我重溫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它很有教育意義,使我感觸頗深。
孔子年輕時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仍然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時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到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曲阜距洛陽有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花了幾個月終于到達洛陽。見到老子后,他謙遜有禮,老子欣然收他為徒。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子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孔子。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人品。
孔子真誠求學、謙虛好學的品質(zhì)深深地打動了我??纯纯鬃?,再想想自己,我覺得很慚愧。比起孔子,我主動學習、刻苦學習、謙虛學習的精神實在差遠了??磩赢嬈?、玩電腦游戲、讀課外書的興趣遠遠大于學習的興趣。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有時也是一副極不情愿的樣子。考試成績好了,愛“翹尾巴”;成績差了,愛“發(fā)脾氣”;成績不好不壞時,有時還“無所謂”。就說這次語文考試吧,雖然得了全班第一,但也只有89分。這說明我還有一些基礎(chǔ)知識沒有掌握,作文水平還需要不斷提高,粗心的毛病還沒完全改掉。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千古圣人孔子都能謙虛求學,我想我通過勤奮努力也能做到。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币院螅乙惨窨鬃右粯又t虛好學,孜孜以求,主動學習,刻苦學習,快樂學習,爭取長大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陜西安康漢濱區(qū)果園小學三年級:樊星瑤。
上一篇:我的妹妹。
下一篇:《三只小豬》讀后感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七
拜師孔子。
“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币痪涠炷茉?shù)脑捳Z,一句萬事流傳的為學之道。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上一直享有“至圣先師”、“千古圣人”的美譽,他所創(chuàng)造的教育模式,他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至今仍為世人所尊敬與推崇,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教師要有“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作為教師,面對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成長經(jīng)歷的性格各異的學生,我們常常會埋怨學生學習習慣差,品質(zhì)不好,在學習上這個學生太笨,那個總是一竅不通,整天為班里的“問題學生”而怨聲載道。面對這一問題,孔子作出了回答――“有教無類”,面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授課時需要一視同仁??鬃拥倪@種收徒思想,即便是現(xiàn)在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發(fā)揚。教師面對全體學生,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我們把班內(nèi)所謂的那些“笨”學生,習慣差的,品質(zhì)壞的,對照上面孔子的一些學生看看,也許會平靜許多。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去選擇自己的教育對象,更不能去苛求自己教育對象,要真正做到來者不拒,來而有學,面向每一個學生。
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每一次家長會之后,老師們在作總結(jié)時總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家長的個別表現(xiàn),對應他們子女的在校的表現(xiàn),情形有很多相似之處,這說明家長的行為影響了孩子。老師也是如此,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不僅如此,教師的精神風貌、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同樣是非常深遠的。所以在“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余,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風范,一位衣著大方,儀表端莊的老師帶給學生的影響是注重內(nèi)在美和外在美的結(jié)合,是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信心,不斷進取的學習精神。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在平時也要嚴格的要求自己,樹立、維護好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品格,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教師要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鬃尤眨骸叭诵?,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善就學,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這樣,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都可以為師。這種態(tài)度和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運用到教學中,就是要提倡相互學習,比如,年輕教師要虛心向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盡快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同齡人之間也要相互學習,見賢思齊,取長補短。(教學論文)與其同時,在課堂上教師還要組織和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使全體師生都能成為虛心、善學之人。
教師要做到及時反省??鬃拥?學生曾參勤奮好學,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問他為什么進步那么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學生是否學好?如果發(fā)現(xiàn)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曾參的話讓我們感嘆不已,要是我們真正能做到“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那就做到了真正的儒者。教師也是如此,而且要多省悟自身: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時間分配是否合理?布置作業(yè)是否適當……從而在不斷追問中提高課堂教學與管理的能力。
此外,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中愛的奉獻與犧牲精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循循善誘”的思想等等,都是我們學習借鑒的最好教材。
我們要拜師孔子,成就學生發(fā)展,引領(lǐng)學生樂學,始終保持恬淡、寧靜的心境,做一名胸中有溝壑、腹內(nèi)藏錦繡的教育者。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北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學)。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八
《孔子拜師》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分四部分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情。第一部分寫孔子決意拜師。第二部分寫孔子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第三部分寫孔子認真求學。第四部分寫人們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又敬重他們的品行。作者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fā)探索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chǔ)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2、目標設(shè)定。
知識與能力目標: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研讀課文深入感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從而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3、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學無止境,為人要謙遜大度、真誠無私。
三年級的學生,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正在形成之中,對課文的理解比較吃力。因此,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思考“孔子為什么拜老子為師”,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學無止境”的意思。再以“孔子拜老子為師的經(jīng)過如何”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和想象,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jié)合的特點。
分四步進行:猜謎導入——檢查預習——讀中感悟?qū)W習品行——拓展延伸。
課件逐一展示孔子的相關(guān)信息,讓學生根據(jù)這些信息猜猜是哪位名人。在學生猜出孔子后再向?qū)W生展示2009年9月28日孔子2560年誕辰祭孔大典圖片。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孔子的一個小故事。
設(shè)計的意圖:幫助學生對孔子的了解進行系統(tǒng)整理,使學生了解孔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對后人產(chǎn)生的影響。
1、認讀詞語。
出示課文中的好詞和易讀錯的詞語如“風塵仆仆”的“仆”應讀二聲學生容易讀成三聲,要求準確響亮的讀出來。先指一名學生,再全體學生齊讀。
設(shè)計意圖:幫助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糾正容易讀錯的詞語讀音。
2、理解詞語。
因為引導學生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是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
出示詞語:淵博、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止境讓學生說說詞語的意思,以及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設(shè)計意圖:使學生養(yǎng)成查字典、問家長、聯(lián)系生活或上下文理解詞語的習慣,同時也為后面理解課文重點句段做準備。
3、讀準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要求準確、流利,能加上自己的感情更好,其他學生作評委,進行點評。
設(shè)計意圖:第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易錯難理解的詞語大多都在其中,檢驗學生將詞語放入課文能否讀準,讀流利。讓其他學生做評委,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4、質(zhì)疑問難。
學生交流預習課文時還弄不明白的問題。如:課文中對人物的稱呼,孔子成老子“老聃”,孔子自稱“孔丘”,而老子又稱孔子“仲尼”,這些學生可能會提出,如提不出老師提出。通過課件向?qū)W生解釋古人名、字、號。
設(shè)計意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初步了解古人名、字、號,也為后面感悟人物品行做準備。
5、了解老子。
讓學生說出孔子是拜誰為師?談談對老子的了解。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對老子的作為及影響有所了解。
這是本課的重點。從三個方面進行。
1、理解“學無止境”
從文中找出孔子要拜師的原因,課件顯示。文中共有兩處。一處是第一自然段寫到“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這句話意思學生比較好理解。還有一處是第二自然段老子問孔子“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孔子回答“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讓學生先說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意思,再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爸爸、媽媽、老師……他們不斷學習的事例。將兩個原因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明白“要想自己的知識更加淵博就要不斷的學習?!?/p>
設(shè)計意圖:由拜師目的切入,明白學無止境的意思,領(lǐng)悟孔子謙虛好學的品質(zhì)。進而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拜師的經(jīng)過。
2、抓住重點語句,感悟人物品行。
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讓學生抓重點詞句,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和想象,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切入:為了讓自己懂得更多,成為知識更加淵博的老師,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到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他拜師的經(jīng)過如何呢?請同學們用心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在感受深刻處做記號。
設(shè)計意圖:學生自讀感悟,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先是學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師針對學生交流分成三部分進一步引導體會。
一是拜師途中,這部分主要體會孔子不畏艱辛,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
課件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毕瘸鍪镜貓D和網(wǎng)上搜集的一段新聞“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組織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拜孔之行兩個大學生騎自行車從洛陽到曲阜的報道”。幫助學生直觀的感受從曲阜到洛陽路途之遙遠,步行之艱難。然后問“在2000多年前,沒有發(fā)達的交通工具,孔子一步一步走了幾個月,這一路上他是怎樣度過的呢?”學生會說出“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課件將字體變紅。因為預習時學生理解了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就讓學生輕聲讀這兩個詞語,想象仿佛看到孔子在什么時候趕路,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景:肚子餓了的時候,孔子……困了的時候孔子……刮風、下雨的時候孔子……并想象等到達洛陽后孔子的樣子,用文中一個詞形容就是“風塵仆仆”,這樣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感悟、想象,使學生體會到孔子不畏艱辛,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再讓學生說說從“終于”一詞能體會到什么?學生可能說拜師途中的艱難,也有可能體會到孔子經(jīng)過千辛萬苦終于到達洛陽的高興心情,都可以,然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有感情朗讀這句話。
二是孔子與老子的對話,這部分通過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讓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有禮和老子的謙和有禮以及對晚輩的愛護。
先是出示文中對話部分,指名朗讀,在學生讀的過程中進行引導,注意“你是——”引導讀出“納悶”的語氣。課件將“迎候”和“等候”字體變紅,引導學生區(qū)別這組近義詞的差別,說說從人物的對話中能體會出孔子和老子具有怎樣的品行。然后帶著謙虛有禮的語氣齊讀對話部分。
再出示加上旁白的對話。了解“拜訪”和“拜見”的差別,說說從人物的心理、動作描寫又能感悟到人物怎樣的品行。再出示課文插圖,觀察人物動作,展開想象兩人合作進行對話表演。
朗讀形式是指名讀教師示范指導、師生分角色朗讀、學生分角色表演讀的方式進行。
三是學習的過程。
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簡短的兩句話,這部分內(nèi)容學生比較好理解。重點抓住“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寫出了孔子認真求學的態(tài)度,“毫無保留地傳授”寫出了老子誨人不倦的精神。
設(shè)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和想象,體會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3、評價人物升華情感。
在前面的學習基礎(chǔ)上,讓學生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和老子是怎樣的人以及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再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設(shè)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對孔子和老子的敬佩之情,并教育學生學習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問誰能背出孔子的名言指名背誦,并出示孔子名言。告訴學生:如果能將孔子的名言落實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就更了不起了。
設(shè)計意圖:激發(fā)課后學習的欲望。
1、布置課后搜集、背誦孔子名言。
2、搜集閱讀孔子、老子的其他小故事。
設(shè)計意圖:進一步了解孔子、老子,激發(fā)探索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學無止境。
遠近聞名學問淵博。
謙虛好學謙和有禮。
謙遜有禮愛護晚輩。
認真求學誨人不倦。
設(shè)計意圖:通過板書,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十九
1、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認識一位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板書孔子。你們了解他嗎?你說,你說。
師:孔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鬃邮艿胶笕说膹V泛尊敬。人們修建了孔廟紀念他。每到孔子誕辰的時候,人們還會舉行大型的祭孔活動。
1、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孔子拜誰為師呢?板書:老子。
師:古人的姓名比較復雜,有姓、名、字等。老子,姓老,名耳,字聃,因此老子又叫老聃;孔子名丘,字仲尼,因此又可以稱為(生:孔丘。)。
板書: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名耳字聃)。
師:而現(xiàn)在人們通常稱他們?yōu)榭鬃?、老子、這是因為古代子表示對有學問人的尊稱。
3、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出示詞語:日夜兼程風塵仆仆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納悶曲阜。
師:課文中的字詞學會了嗎?自由讀、開火車讀(強調(diào)多音字)、齊讀。
4、再讀課文。
師:把這些詞語送回課文,相信你會讀的更棒。指名讀,年輕的孔子拜知識淵博的老子為師,這其間經(jīng)歷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請你邊讀課文邊畫畫令你感動的句子。
師:讓我們一起來聊聊文章中令我們感動的地方吧!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孔子謙虛好學的品行。
(1)指名交流段落。你說。
(2)交流原因。(指名幾位同學交流)。
師:能說說感動的原因嗎?什么叫淵博?多么謙虛好學的孔子。
(3)個別讀。
師:把你心中對孔子謙虛好學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吧!
評價語:你強調(diào)遠近聞名,讀出了孔子的謙虛,了不起!
一個總字的強調(diào)讀出了孔子的好學。
(4)師引讀。
用因為所以來說說嗎?
師:這是一個多么謙虛好學的孔子啊!在年輕的時候,他就,他總覺得。
2、學習曲阜和洛陽走到了洛陽。,感受孔子不怕吃苦的品行。
(1)指名讀。你來讀。2生。
(2)學習重點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師: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引起你的注意?
師:同學們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嗎?你說,路途好遙遠,孔子卻不怕。
你說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憑著毅力還是很有信心。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二十
教學目標:
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理解“學無止境”的含義,體會孔子、老子的品行。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情境導入。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戳诉@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并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
2、開火車讀課文,并正音。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課件出示):
迎候等候(兩個詞用法不同,用句子填空區(qū)別)止境毫無保留傳授佩服品行(“品行”就是指他們高尚的情操和行為品德。)。
3.讀課題,質(zhì)疑。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他是怎么拜師的?
……。
三、學習第一段。
1、文中有一個地方把“孔子為什么拜師?孔子拜誰為師?”這兩個問題一齊解答了,你找到了嗎?(出示第一段)。
2、指名讀。
3、用“因為……所以……”說說孔子為什么拜師、拜誰為師。
4、從這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孔子的好學精神并板書:好學)。
“遠近聞名”卻“總覺得……知識不夠淵博”:他的學問已經(jīng)出名了,卻總覺得不夠,說明他很好學。
5、感情朗讀:
是啊,這就是求知若渴的孔子啊,讀(指名讀第一段)。
這就是勤奮求學的孔子,讀-。
三、學習第二段,體會孔子“不畏艱辛”的好學精神。
1、于是,勤奮好學的孔子踏上了漫漫拜師之路,一路上出現(xiàn)了不少感人的情景。讀讀第二段,把感動你的此句劃出來,并想像一下當時的畫面。
2、交流: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上千里”、“幾個月”:上千里的距離在50萬米以上,可見孔子拜師的路途是多么的遙遠。古代沒有汽車、沒有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千里的路程孔子只能靠雙腿、馬車一步步艱難的行走著。
(2)“風餐露宿”: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生活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管白天夜晚都在趕路。
(3)同學們,你能想像一下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情景嗎?(配樂想像說話)。
(4)腦中想像這樣的畫面,來讀這句話。
(5)還有什么詞讓你感受到孔子路途上的辛苦?(風塵仆仆)。
(5)孔子就這樣在這千里迢迢的求師路上,面對炎炎的烈日、凜冽的寒風,一直行走,(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我聽到同學們讀到“終于”這個詞時松了口氣,你們有什么感受?(體會不易)是什么在支持著他走到洛陽?(強烈的求知求學的欲望)。
四、小結(jié):寫字。
1、這節(jié)課,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是一位有著求知好學的學生,那老子又是怎樣的一位老師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2、寫字:聞、塵、仆、納悶、丘。理解“納悶”的意思是因為奇怪而發(fā)呆,用納悶造句。注意“塵”上部分沒有鉤,找“仆”的形近字“撲”。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外收集積累孔子的名言和關(guān)于孔子的小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做一做“孔子書簽”。
板書設(shè)計:
遠近聞名。
總覺。。。。。。風餐露宿不夠。
日夜兼程????學無止境。
上前行禮。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二十一
教學目標: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納悶、淵博、止境”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3.學會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方法理解課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能借助課后資料全面地了解孔子,積累孔子名句。
教學重難點: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1.孔子像;2.相關(guān)重點詞語;3.重點語句;4.孔子名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情境導入、揭題質(zhì)疑。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
2.媒體出示孔子像。師: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師簡介古人姓名,相機識字“丘、仲”。)孔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古時候,人們把學識淵博,品行高尚的男人成為“子”。他一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文化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世界各國,成為東方文化的基石;他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呢?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板書:孔子拜師)。
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 。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淵博。
日夜兼程遠近聞名不離左右。(注意讀準字音,發(fā)現(xiàn)詞語特點)。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指導擴充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書寫、作業(yè)。
1.認讀生字并給生字組詞。
2.指導要求會寫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步驟:
復習導入、研讀感悟。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請大家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一)品讀第一自然段。
引導:那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呢?課文中哪一段寫到了?指讀第一自然段。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1.“淵博”怎么理解?引導查字典(知識深廣。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板書:謙虛好學)。
2.指導感情朗讀。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
引導:那孔子是怎樣拜師的呢?課文中哪一段寫到了?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指讀(師相機停頓,以這一句主要在寫什么提問,并基本框定本段結(jié)構(gòu):孔子趕路——拜見老子)。
3.師小結(jié):這一段先寫空子趕路,再寫拜見老子。
4.讓我們自己來讀讀這部分內(nèi)容,看誰讀得最能表現(xiàn)當時他們相見的情景。
5.隨機解決“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納悶”“迎候”等詞語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可查字典,“納悶”可聯(lián)系上下文,“迎候”與后面“等候”比較,體會老子的學者風范?!皩W習是沒有止境的”聯(lián)系生活說理解)師相機板書。
6.演讀這一段,師將對話分行出示:
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鬃酉耄哼@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見這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p>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p>
7.同桌之間試著來講這個故事。
(一)品讀第三、四自然段。
師:學無止境,這就是孔子對學習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師學習的一個根本原因。我們繼續(xù)看孔子拜師后是怎么做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左右”在這里指(身邊)。“隨時請教”又體會到了什么?(板書:堅持不懈)“毫無保留”(一點兒也不保留。)。
2.感情讀好這兩句。
3.孔子和老子到底給人們留下了怎樣的品行呢?請你任選一個,以“我眼中的孔子(老子)”為題寫一段人物評價。
拓展、積累。
孔子一生為我們后人留下了無數(shù)的精神財富。單單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記錄下來,變成了一部書叫《論語》,對后世影響很大。我們一起來積累一下他的名句。
1.積累孔子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
2.運用。(師說大概意思,生背對應句子。)。
3.從《孔子拜師》這個小故事,我們看到了一個謙虛、好學、不怕辛苦、永不滿足的孔子,也從孔子身上學習到很多。課后的“資料袋”還有關(guān)于孔子的不少介紹,我們可以再去讀讀,我們會了解更多,學到更多。
4.總結(jié):孔子文化在我們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過是一個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希望今天我為大家打開的是一扇門,透過教材這扇門你們可以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
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相關(guān)作業(yè)。2.回家跟父母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shè)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拜師說課稿篇二十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體會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一些重要詞語。
教學重難點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不畏艱難、立志拜師和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質(zhì)。
教學準備。
1.熟讀課文。
2.背誦課后孔子名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孔子名言和詞語。
1、復習第一課時,讀孔子名言。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主要問題,感受人物品質(zhì)。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孔子為什么拜師?師怎樣拜師的?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通過想象畫面,情景對話,對比朗讀體會孔子的艱辛和拜師的意志)。
2、分析人物對話。
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p>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孔子說:“多謝老師等候!……”
(體會孔子的尊師有禮;理解“迎候”和“等候”的意思,體會老子對孔子的尊重和有禮貌。)。
3、分析第四段,感受學生的“學”與老師的“教”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抓住不離左右,隨時請教和毫無保留,感受孔子學習積極,老子的無私,誨人不倦)。
三、學習最后一段,升華感情。
1、讀一讀人人們對孔子、老子的評價的句子,感受圣人們的不僅學問淵博,而且品行高尚。
四、總結(jié)全文。
1、說說我們可以從老子或孔子身上學習到一些什么。
2、課后讀一讀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表演。
五、板書設(shè)計。
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困難、尊師有禮。
老子——尊重學生、誨人不倦。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82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