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作者思想和寫作技巧的評價和思考。怎樣才能撰寫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幾個寫作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下面是一些讀者寫的讀后感,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閱讀啟示和思考。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一
最近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中華成語故事》,這里面有一個成語最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江郎才盡”。
這個成語講的是南北朝著名文學家江淹,家境十分貧困。盡管條件不好,但還發(fā)奮讀書,由于他刻苦自學,寫出了許多精彩的文章??墒堑搅送砟?,他的才思大大減退,寫出的文章也沒有風采了,人們都搖著頭說:“江郎才盡了?!?/p>
關于這個成語其實還有一個傳說:有一次,江淹在亭中午睡,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只筆在你那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應該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來還給他,從此,江淹文思枯竭,便再也寫不出什么好文章來了。后來人們就用“江郎才盡”來比喻人的文思減退。
從這個成語故事中我知道了:學無止境,只有不停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才不會像江淹一樣不斷倒退,使原有的才華枯竭。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二
故事的意思是西漢時有個名叫霍光的人,他為人乖巧謹慎,是皇帝眼中最信任的人,但別人不知道的是:他什么書都沒讀過,沒有學問,沒有本事。當他輔佐第三位皇帝時,已經(jīng)是大司馬將軍了。一天,皇帝問霍光:“你讀過什么書啊?”霍光什么也沒讀過,只好老實交待,皇帝知道后立即罷免了他的官。
我覺得霍光太無知了,用這樣一個不學無術,缺乏深謀遠慮的人為官,將給國家、人民帶來多大的危害啊!他不好好學習、不明事理,善于察言觀色,以自己的“好惡”觀來治理國家,最終落得害人害己的下場。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到:人在年少的時候要多讀書、多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等到長大以后,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國家需要的人才。如果不學無術的話,必將被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淘汰,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不學無術”這個成語很好,有非?,F(xiàn)實的教育意義,小朋友可千萬不要學霍光哦。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三
我非常喜歡讀書,暑假里我又拿出新買的《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津津有味的了起來。
高爾基說過:讀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一扇知識的大窗。這本書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著我,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感人心肺,還有的回味無窮。
“紙上談兵”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發(fā)意義很大,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夸夸其談,還要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我們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記得再清楚,不會用一樣白費功夫。做事都要以多練為主,熟能生巧,吸取“紙上談兵”的失敗經(jīng)驗。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受益匪淺,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我們的教誨。有些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但還是明知故犯,是家長提醒的不夠嗎?是老師教育的不夠嗎?其實都不是,這些錯誤的頻頻出現(xiàn)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嚴格要求自己造成的。我們還會記得一些教訓,本能的去改正,這對我們是有益無害的。
《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數(shù)不盡的精神財富,他像一條江河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真實的海洋中。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四
我讀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不光學習了很多成語,還知道它們分別對應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其中,我最喜歡幽默詼諧的叫《空中樓閣》的故事。故事講了一個財主從沒出過遠門,一天他看到鄰村的一棟樓房很羨慕,心想:“我有錢,也可以造呀!”財主一回家,就找了幾個工匠來造樓房,工匠們很快就買來材料,開始打地基造房子了。有一天財主來看,很不滿意地說:“我要的是三樓,誰讓你們從一樓開始的?!惫そ硞兛扌Σ坏泌s緊放下東西走人,只留下財主一個人在地基上發(fā)愣。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金錢是永遠抵不過智慧的,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學習那無知的財主哦!
這篇,就為大家呈現(xiàn)到這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希望大家暑假過的開心。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五
今天,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細雨,這時是最愜意的時候,可不能錯過啊。于是,當我寫完作業(yè)后便拿起了一本《成語故事》的書,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里面有一篇《不恥下問》的成語故事,特別讓我深受啟發(fā)。它主要講述了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大夫叫孔圉,他聰明好學,勇于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受到人們的好評。他死了以后,衛(wèi)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并讓后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謚號。
啊,孔圉那種勤奮好學,為人謙虛德爾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們后人去學習。有句話說得好:“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市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老師的嘴里也常念叨著:“善問的孩子比成大器?!笨赡苁且驗槔蠋煹囊环挘沟梦覀儼喑隽藥讉€愛問家,有時連芝麻丁點的瑣事,也要向老師問得個清清白白!
而我,可沒有他們那么大的勇氣,總覺得向老師或是向?qū)W識差的人請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應此,當我遇到問題需要解答的時候,很少去請教學識差的人和老師,最多也只是問問成績好的同學罷了。
但看了這個成語故事后,我明白道:向別人請教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而是對知識充滿好奇的態(tài)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不管你請教的那個人年長年幼,地位高低,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fā),給你幫助,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從今以后,我再遇到問題,就要大膽的向別人請教,即使說錯了也沒關系。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六
成語是我國最經(jīng)定典一種文化,我最喜歡成語故事了。
老師布置我們暑假里好好讀書,寫好讀書筆記,我就找了一本《成語故事》細細品讀起來。
在成語世界里,我認識了心口不一的葉公;明白了“刻舟求劍”的愚蠢;領略了“守株待兔”的迂腐;見證了“掩耳盜鈴”的可笑......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位“聞雞起舞”的祖逖。
祖逖是我國晉朝時候的人,他年輕的時候想為國家效力,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聽到雞叫聲,受到啟發(fā),決心練就過硬的本領,報效國家。于是他和好友劉琨一起練習武藝。這樣,無論是凌烈的寒冬,還是炎熱的酷暑,他們都堅持練習。
由于本領高強,祖逖當上了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他帶領的隊伍紀律嚴明,作戰(zhàn)勇敢,打了不少勝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這就是祖逖,一個“聞雞起舞”的青年,一個勤學苦練的模范,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對于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說,或許還不需要“聞雞起舞”,但是我們需要“聞雞起舞”的這種精神。
這就是成語的魅力,簡簡單單一個小故事,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反映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七
這周漂來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有趣生動。一共講了22個成語小故事,讓我學到了知識,小頭腦也更靈光了。
我把這22個成語列出來,再鞏固溫習。它們是:沉魚落雁、乘風破浪、打草驚蛇、呆若木雞、廢寢忘食、改過自新、邯鄲學步、鶴立雞群、見異思遷、開卷有益、濫竽充數(shù)、老馬識途、買櫝還珠、盲人摸象、塞翁失馬、完璧歸趙、玩物喪志、揠苗助長、掩耳盜鈴、夜郎自大、鑿壁偷光、朝三暮四。
原來每一個成語背后都有一個有意義的小故事,可以了解歷史、學到知識,成語多么有趣!我喜歡學習成語,也喜歡里面優(yōu)美的小故事!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八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精神上的財富。所以我特別愛看書。我看的書有很多,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最吸引我的是《中華成語故事》。
這本書的成語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歡囊螢映雪這個故事。從前有個小孩,他家里很窮,買不起油,沒法看書,他就用一個小袋子裝螢火蟲來看書;還有一個小孩家里也是這樣的情況,冬天他就到雪地上用雪光看書。他們學習多么辛苦啊!
我和他們比起來很差,我看書的條件太好了,有椅子,有桌子,還有臺燈。學習累了,媽媽還能給我拿好吃的,可我看書一點也不刻苦,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以后要向他們學習,養(yǎng)成刻苦讀書的好習慣。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九
拔十失五的成語故事三國時的名士龐統(tǒng)年輕時,為人樸質(zhì),一直沒有人賞識他。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有善于鑒別人品的名聲,龐統(tǒng)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采桑,于是龐統(tǒng)就坐在樹下,跟他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個樹上,一個樹下,直談到深夜。司馬徽覺的龐統(tǒng)真是非同凡響,贊嘆說:“龐德公確實又知人之明,龐統(tǒng)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從此,龐統(tǒng)的名聲漸漸顯赫。龐德公將他與諸葛亮、司馬徽并列,說孔明是臥龍,龐統(tǒng)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龐統(tǒng)有知人之明,喜歡評判人品高下,樂于培養(yǎng)人才、提高別人的'聲望,但是他稱贊別人時,多有溢美之詞。時人覺得奇怪,問其緣故,龐統(tǒng)說:“當今天下大亂,善人少而惡人多。我選拔的人才,即使有一半不合格,也還有一半真才可以利用,這不是很好嗎?”
龐統(tǒng)在赤壁之戰(zhàn)時避亂與江東,被魯肅推薦給周瑜,入曹營獻“連環(huán)計”,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諸葛亮借吊孝之際拉攏龐統(tǒng),同時魯肅也將龐統(tǒng)推薦給孫權,但孫權嫌龐統(tǒng)容貌丑陋,態(tài)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龐統(tǒng)往荊州投靠劉備,初為縣令,不理政事。于是,劉備召見龐統(tǒng)。兩人縱論上下古今,劉備發(fā)現(xiàn)他才華橫溢,對他大為器重,遂拜龐統(tǒng)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商方略,教練軍士。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法正奉益州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抗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計,請劉備借機謀取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tǒng)進言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fā)展。益州有民眾百萬,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一定可成就大的發(fā)展。劉備認為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人鎮(zhèn)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tǒng)率領數(shù)百萬兵士進入益州。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龐統(tǒng)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后,龐統(tǒng)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聽從龐統(tǒng)的計策,出征成都,后龐統(tǒng)隨劉備進蜀,設計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十
西晉時,晉武帝司馬炎企圖吞并吳國,但大臣們卻各有不同看法,只有杜預的意見和晉武帝暗合。于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zhèn)南大將軍,率領大軍,南下攻打吳國。戰(zhàn)事進展順利,出兵十天,就占領了長江下游各城鎮(zhèn)。
可是這時,有人認為吳國立國久,又是大國,恐怕難以一下子打垮它。又說,天氣太熱,行軍不便,不如暫停進軍,等到冬天再說。杜預聽后,卻不以為然。他說﹔”今天我們的兵威正盛,就像破竹子一樣,數(shù)節(jié)之后,必然迎刃而解。不能在這樣的時刻停止下來?!庇谑菚x軍繼續(xù)攻打吳國,果然節(jié)節(jié)勝利,滅了吳國。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十一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
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zhàn),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后東渡黃河,打敗并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于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后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yōu)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zhàn)。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后,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后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fā)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zhàn)。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于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zhàn),多用于軍事行動,也可用于比哺有決戰(zhàn)性質(zhì)的行動!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十二
戰(zhàn)國時期的孫臏是有名的軍事家,他曾經(jīng)與龐涓一起學過兵法。后來龐涓在魏國當了將軍,很受信任,但是他深知自己的才干不如孫臏,就假意邀請孫臏來到魏國,設毒計挖掉了孫臏的兩只膝蓋骨。
總以為咱們的軍隊膽子小。善于指揮作戰(zhàn)的人就要順著這一趨勢往有利的方面來引導(原話是‘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F(xiàn)在我們可以假裝敗退,采用逐日減灶的計策,好讓敵人產(chǎn)生誤解?!庇谑翘锛擅畈筷犘拊钭鲲?,第一天修十萬個灶,第二天修五萬個灶,第三天減少到三萬個灶。
龐涓看到齊軍的柴灶一天天減少,以為齊軍士兵膽小,逃跑了大半,便只帶一部分輕騎兵去追擊。
孫臏估計追兵夜晚可以趕到地勢險要的馬陵,就選定一棵大樹,刮去樹皮,寫上“龐涓死于此樹下!”幾個大字,并且讓一些射手埋伏在大樹周圍的亂草叢中,約定見到火光時,一齊放箭。
果然,龐涓在夜里趕到了馬陵。當他派人點著火把辨認樹上的字跡時,
無數(shù)飛箭一起朝火光射來。頓時,魏軍大亂。龐涓這時才知中了圈套,走投無路,只好自殺了。
這就是歷史上“孫龐斗智”的故事。成語“因勢利導”就是由孫臏所說。
的“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簡化來的?!耙颉笔琼樦?、按照;“勢”是趨勢;“導”是引導。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要順著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和規(guī)律來很好地加以引導。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十三
戰(zhàn)國時的齊宣王想稱霸,做眾諸侯的領袖,因此,向孟子請教。
孟子說﹔”我們孔子的門徒,不講霸道,只講王道,用道德的力量來統(tǒng)一天下?!?/p>
齊宣王問道﹔”像我這樣的人,能不能用王道統(tǒng)一天下呢﹕”
孟子說﹔”能﹖我聽說,有一次你看見一個人牽著一頭牛去宰殺,你看到它那恐懼的樣子,感到不忍心。憑你這種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統(tǒng)一天下。問題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你干不干罷了﹖比方有人說他能舉重三千斤,但是卻舉不起一根羽毛。比方他又說,他能看清秋天鳥獸的毫毛那樣細微的東西,但實際上卻看不見滿車的木材。你相信這種說法嗎﹕”
齊宣王說﹔”那當然不相信﹖”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十四
春秋時,晉國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個縣令,晉平公就去問當時大夫祁黃羊,對他說:“南陽縣缺個縣令,你看,應該派誰去當這個官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他為人公正,做那里的縣令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笑著說:“您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當南陽的縣令,您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蓋他的才華嘛。”
晉平公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也覺得解狐這個人確實不錯,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為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毫不猶豫地說:“祁午能夠擔任這個職位的?!?/p>
晉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羊說:“可是您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法官這個職位,所以我推薦了他;您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晉平公很滿意祁黃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執(zhí)法,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說這兩個故事后,十分稱贊祁黃羊??鬃诱f:“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才,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他。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
讀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篇十五
徐視其衣并無縫,翰問之,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p>
釋義這則成語的原意是天仙的衣服沒有縫,后來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渾然一體,沒有破綻。
古時候,有個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詩善畫,性格詼諧,喜歡開玩笑。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
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p>
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
仙女問:“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說:“我什么都想知道?!?/p>
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
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p>
仙女說:“天上四季如春,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綠樹常青,花開不謝。枝頭百鳥合鳴,水中游魚可見。沒有疾病,沒有戰(zhàn)爭,沒有賦稅,總之,人間的一切苦難天上都沒有。”
郭翰說:“天上那么好,你為什么還跑到人間來呢?”
仙女說:“虧你還是個讀書人。你們的前輩莊周老先生不是說過‘在栽滿蘭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聞不到香味’的話么。在天上呆久了,難免有些寂寞,偶爾到人間玩玩?!?/p>
郭翰又問:“聽說有一種藥,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嗎?”
仙女說:“這種藥人間沒有,天上到處都是?!?/p>
郭翰說:“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該帶點下來,讓人們嘗嘗有多好呀?!?/p>
仙女說:“帶是帶不下來。天上的東西,帶到人間就失去了靈氣。不然早讓秦始皇、漢武帝吃了?!?/p>
郭翰說:“你口口聲聲說來自天上,用什么證明你不是說謊話哄人呢?”
仙女讓郭翰看看衣服。郭翰仔細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沒縫。
仙女說:“天衣無縫,你連這個都不懂,還稱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p>
郭翰聽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見了。
出處前蜀·牛嬌《靈怪錄·郭翰》。
另有一說,是指天竺(印度)人穿的衣服.
印度的氣候不比中國,在南印度到中印度一帶,天氣很熱,生活簡單,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夠了。我們過去講“天衣無縫”,這個“天”原來的意思就是“天竺”。漢代翻譯的音與現(xiàn)在不同,唐以后翻成“印度”。當時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樣,現(xiàn)在到泰國邊境還看得見,就是一塊布,身上一圍,就是“天衣”。不需要像我們的一樣用針線縫起來,當然無縫。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64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