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匯總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9 06:57:08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匯總18篇)
時間:2023-11-29 06:57:08     小編:GZ才子

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教學溝通的重要工具。編寫教案前,應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和教材,確保教學目標的明確和針對性。教案范文中有很多關于案例分析和教學設計的有益經驗。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一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清楚地說出蘑菇的成長過程。

2、鼓勵幼兒按照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錄音帶、教具:小兔子、大小蘑菇6棵、背景圖一張。

一、談話導入:

看,老師帶來了一棵小蘑菇;你們愛吃蘑菇嗎?

誰也愛吃蘑菇呢?(小兔子)。

二、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小兔子看見地里長了一棵小蘑菇。提問:小兔子會怎么做呢?本,文來源:大;考。吧幼;師網(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講述自己的觀點。)。

4、小兔子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碧釂枺旱谌?,蘑菇會長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會怎么做?(通過“前兩天蘑菇變化”的提示,引發(fā)幼兒對蘑菇形態(tài)的想象。)。

6、第四天,蘑菇長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碧釂枺旱谖逄炝?,蘑菇還會變大嗎?長得像什么呢?小兔子有沒有把它采下來呢?(幼兒舉手表決采或沒采)。

7、最后,蘑菇長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說:“蘑菇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還是把它做成一間房子吧?!毙⊥米釉谀⒐缴祥_了一個門,又開了兩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開心?。?/p>

提問:小兔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播放錄音):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子去看了蘑菇幾次?

3、第一天/第二天……/最后去看蘑菇,看到蘑菇長到像什么了?

4、每次看到蘑菇,小兔子都是怎么說的?

四、活動延伸:

小兔子搬進了新房子,可家里還卻點家具,我們畫一些送給它好嗎?

本課的另一個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園的情感,所以僅一間蘑菇房子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在有限的空間里加入無限的想象力,讓我們的家園熱鬧起來。蘑菇家園里可以有著許多的蘑菇房子,許多的小動物和小花小草。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二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喜歡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1.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一只。

3.故事磁帶,掛圖第16號。

4.對露水有一定的認識。

一、導入活動: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看,是誰?(小兔)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2、小兔來做客了,你們準備怎么樣來招待它呢?(幼兒回答)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喂給小兔吃好嗎?教師拿出任意一種蔬菜,老師和幼兒一起說:我給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愛吃。

3、小兔它為什么什么菜都不愛吃呢?你有沒有辦法讓小兔吃蔬菜呢?(幼兒回答)

二、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

1、現在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露水蘑菇》。

2、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三、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

1、兔爸爸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小兔吃蔬菜了呢?(幼兒回答)

2、你們知道什么是露水蘑菇?(幼兒回答)

四、看掛圖欣賞故事

1、小兔跟著爸爸勞動,做了哪些事?(松土、拔草)

2、勞動以后,小兔的肚子為什么會咕咕叫?(原來是因為小兔參加了勞動,一勞動肚子很快就餓了,所以它覺得原來的那些菜味道特別香,所以都喜歡吃了。)

3、為什么小兔原來不喜歡吃的菜現在變的真香、真好吃了呢?(沾滿露珠的蔬菜很有趣:肚子餓了,什么都好吃了)

五、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我們小朋友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教師小結:每一樣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如:多吃胡蘿卜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多吃菠菜、芹菜能補血;多吃大蒜能消滅身體里的細菌;多吃青菜、白菜、包菜能幫助消化。多吃蔬菜有那么多的好處,所以我們小朋友吃東西不能挑食,這樣才會身體棒棒的。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后,懂得了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能夠正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活動中我問:“露水蘑菇是什么?”有的幼兒說是小兔子勞動后將汗珠滴在蘑菇上就成了露水蘑菇。這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答案是早上的霧凝結的露水。可然是由于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足,幼兒對“露水”理解不是很清楚,雖然經過我的講解后有些明白,但畢竟沒有自己親自用肉眼去觀察過,所以對露水的形成過程有點難理解。

在挑食方面,許多幼兒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也都喜歡挑食,大家都知道挑食對身體不好的道理,但壞習慣就是養(yǎng)成了,很難改掉,而經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通過對小兔的認識后,他們對挑食這一行為又做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勞動過后會有饑餓感,這時吃起東西來會更香,也不會注意到東西是好吃還是不好吃,而會更注意的是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我在課后想,是不是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討論如何增加自己的食欲的一個好方法,這樣,可能在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會更好一點。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活動前的幾天里,教師帶幼兒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幼兒了解運動、勞動能增加食欲,給教學活動一個充分的準備活動。我想,這樣整個活動會把握更好,教育達成的目標也會更好。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三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清楚地說出蘑菇的成長過程。

2、鼓勵幼兒按照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錄音帶、教具:小兔子、大小蘑菇6棵、背景圖一張。

一、談話導入:

看,老師帶來了一棵小蘑菇;你們愛吃蘑菇嗎?

誰也愛吃蘑菇呢?(小兔子)。

二、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小兔子看見地里長了一棵小蘑菇。提問:小兔子會怎么做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講述自己的觀點。)。

4、小兔子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碧釂枺旱谌?,蘑菇會長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會怎么做?(通過“前兩天蘑菇變化”的提示,引發(fā)幼兒對蘑菇形態(tài)的想象。)。

6、第四天,蘑菇長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碧釂枺旱谖逄炝?,蘑菇還會變大嗎?長得像什么呢?小兔子有沒有把它采下來呢?(幼兒舉手表決采或沒采)。

7、最后,蘑菇長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說:“蘑菇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還是把它做成一間房子吧?!毙⊥米釉谀⒐缴祥_了一個門,又開了兩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開心啊!

提問:小兔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播放錄音):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子去看了蘑菇幾次?

3、第一天/第二天……/最后去看蘑菇,看到蘑菇長到像什么了?

4、每次看到蘑菇,小兔子都是怎么說的?

四、活動延伸:

小兔子搬進了新房子,可家里還卻點家具,我們畫一些送給它好嗎?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四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喜歡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1、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子頭飾一只

3、故事磁帶、掛圖第16號

一、談話導入:

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并說:“我給你吃蘿卜”。

師: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二、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師提問: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2、爸爸想了什么辦法讓小兔什么都愛吃了?

3、露水蘑菇是什么?

三、師出示掛圖第16號,幼兒欣賞故事

1、師提問:爸爸讓小兔做了什么事?

2、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樣?

3、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我在本次活動中吸取了上次活動的教學經驗。

在活動中我加深了幼兒對露水的認識,在導入活動中我創(chuàng)建了《招待小客人》的場景來創(chuàng)設一個讓小朋友懂得如何招待朋友的情境,并發(fā)現幼兒對這個游戲環(huán)節(jié)非常感興趣,個個都積極舉手發(fā)言,都愿意來招待小兔,我在這情境中加入了,如果不吃蔬菜的不利之處,讓幼兒真正體會多吃蔬菜會對身體的營養(yǎng),因為蔬菜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對身體非常有益。

在講述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光是利用掛圖,還讓幾位幼兒以喂小兔吃飯的情景進行,發(fā)現許多幼兒都積極參與活動中去喂“小兔”吃飯,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許多幼兒都能體會到要做一個不挑食的孩子。

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吃土豆。老師!我最喜歡吃茄子。老師!我以前不喜歡吃青菜。今天我要回家讓媽媽做青菜給我吃。”

通過小朋友的回答,我很高興這堂課教學目標達到了。

本次活動的目標:我是想讓幼兒知道養(yǎng)成不挑食,喜歡吃蔬菜的習慣,懂得小兔是怎樣個個都積極舉手發(fā)言,都愿意來招待小兔,我在這情境中加入了,如果不吃蔬菜的不利之處,讓幼兒真正體會多吃蔬菜會對身體的營養(yǎng),因為蔬菜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對身體非常有益。

在講述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光是利用掛圖,還讓幾位幼兒以喂小兔吃飯的情景進行,發(fā)現許多幼兒都積極參與活動中去喂“小兔”吃飯,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許多幼兒都能體會到要做一個不挑食的孩子。

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吃土豆。老師!我最喜歡吃茄子。老師!我以前不喜歡吃青菜。今天我要回家讓媽媽做青菜給我吃?!?/p>

通過小朋友的回答,我很高興這堂課教學目標達到了。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五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1.請班里一名幼兒戴頭飾扮小兔,表演無論誰給他吃菜都搖頭的情景。

2.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頭飾一只。

4.故事磁帶。

1.給“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并說:我給你吃xx。

——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2.欣賞故事。

——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爸爸想了什么辦法讓小兔什么都愛吃了?

3.看掛圖欣賞故事。

——爸爸讓小兔做了哪些事?

——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樣?

——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幫助幼兒理解勞動后會有饑餓感)。

4.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體更棒。

1.日常年餐前,教師可介紹當天午餐的內容,對一些幼兒可能不愛吃的菜進行描述,增強幼兒的食欲。

2.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里的進餐情況,引導家長多帶幼兒參加勞動,如洗菜、揀菜等,使他們對吃蔬菜產生興趣。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六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喜歡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1、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一只。

3、故事磁帶,掛圖第16號。

4、對露水有一定的認識。

一、導入活動: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看,是誰?(小兔)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2、小兔來做客了,你們準備怎么樣來招待它呢?(幼兒回答)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喂給小兔吃好嗎?教師拿出任意一種蔬菜,老師和幼兒一說:我給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愛吃。

3、小兔它為什么什么菜都不愛吃呢?你有沒有辦法讓小兔吃蔬菜呢?(幼兒回答)。

二、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

2、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三、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

1、兔爸爸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小兔吃蔬菜了呢?(幼兒回答)。

2、你們知道什么是露水蘑菇?(幼兒回答)。

四、看掛圖欣賞故事。

1、小兔跟著爸爸勞動,做了哪些事?(松土、拔草)。

2、勞動以后,小兔的肚子為什么會咕咕叫?(原來是因為小兔參加了勞動,一勞動肚子很快就餓了,所以它覺得原來的那些菜味道特別香,所以都喜歡吃了。)。

3、為什么小兔原來不喜歡吃的菜現在變的真香、真好吃了呢?(沾滿露珠的菜很有趣:肚子餓了,什么都好吃了)。

五、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我們小朋友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每一樣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如:多吃胡蘿卜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多吃菠菜、芹菜能補血;多吃大蒜能消滅身體里的細菌;多吃青菜、白菜、包菜能幫助消化。多吃蔬菜有那么多的好處,所以我們小朋友吃東西不能挑食,這樣才會身體棒棒的。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七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喜歡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1、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一只。

3、故事磁帶,掛圖第16號。

4、對露水有一定的認識。

導入活動: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我們和它打個招呼。

2、怎樣招待朋友?

3、我們班里有這么多的蔬菜我們就給小兔子吃點蔬菜好嗎?

4、你們愿意來招待小兔嗎?教師拿出任意一種蔬菜,老師和幼兒一起說:我給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愛吃。

5、它為什么不愛吃?

6、如果不吃蔬菜身體會怎樣?

8、你喜歡小兔這個樣子嗎?為什么?

整個的活動主要以我的講述和灌輸為主,問題缺乏了啟發(fā)性,孩子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沒能很好的得到鍛煉,此外對孩子想法的回應及解釋也應該更加注意科學性。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八

1、在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感知理解蘑菇的成長過程。

2、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講述活動,養(yǎng)成耐心傾聽他人講話的良好習慣。

活準備:

(1)小圖標:1、2、3、4、5的數字卡、從小逐漸長大的蘑菇圖片5張,以及蘋果、圓凳、雨傘、桌子、蘑菇房子圖片各一。

(2)幼兒人手一份蘿卜或青菜、1——5數字卡片。

(3)小兔圖片。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問的方式導入,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二、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使幼兒初步了解、感知故事的主要內容。

2、師出示第1天的小圖標:1、蘑菇、小碗。

師:第1天,蘑菇長到像小碗那么大,小兔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剛才,小兔說了一句很好聽的話,誰愿意來講一講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師:出示第2天的小圖標:2、長大些的蘑菇。

師:蘑菇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幼:長大了。猜一猜,這次蘑菇長得像什么那么大?出示圓凳小圖標,邊出示邊講述,“第2天,蘑菇長的像凳子那么大。猜,小兔會說一句什么話呢?”

4、依次講述、創(chuàng)編第3天、第4天的情景。

5、師出示小圖標:5、長的很大的蘑菇。

師:蘑菇長這么大,它有什么用呢?那要做成一幢蘑菇房子,還要做哪些事情呢?

6、集體講述。

三、模仿、創(chuàng)編故事。

1、幼兒操作活動。(將蘿卜或青菜生長的過程進行排序)。

師:在我們排的時候先要看一看、想一想哪一只蘿卜或青菜是第1天拍的呢,把它從小旗處開始排起,把蘿卜或青菜排好以后,然后我們用數字給它做上標記,也是從小旗處開始排起,最后還要一個人輕輕地講一講小兔子種蘿卜或種青菜的故事。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適時幫助、提醒幼兒。

師:先排好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編的故事。

2、講述活動。

師:剛才小朋友不但給蘿卜、青菜排隊了,還根據蘿卜、青菜的長大過程,編出了好聽的故事,誰愿意來講給大家聽。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九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1、情景排練,一名幼兒戴頭飾扮小兔,表演無論誰給他吃菜都搖頭的情景。

2、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一、給“小兔”吃蔬菜。

1、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并說:我給你吃xx。

2、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二、欣賞故事。

1、提問: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2、爸爸想了什么辦法讓小兔什么都愛吃了?

3、露水蘑菇是什么?

三、看掛圖欣賞故事。

1、爸爸讓小兔做了哪些事?

2、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樣?

3、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

(幫助幼兒理解勞動后會有饑餓感)

四、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1、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2、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體更棒。

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里的進餐情況,引導家長多帶幼兒參加勞動,如洗菜、揀菜等,使他們對吃蔬菜產生興趣。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后,懂得了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能夠正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活動中我問:“露水蘑菇是什么?”有的幼兒說是小兔子勞動后將汗珠滴在蘑菇上就成了露水蘑菇。這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答案是早上的霧凝結的露水??扇皇怯捎谟變旱纳罱涷灢蛔?,幼兒對“露水”理解不是很清楚,雖然經過我的講解后有些明白,但畢竟沒有自己親自用肉眼去觀察過,所以對露水的形成過程有點難理解。

在挑食方面,許多幼兒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也都喜歡挑食,大家都知道挑食對身體不好的道理,但壞習慣就是養(yǎng)成了,很難改掉,而經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通過對小兔的認識后,他們對挑食這一行為又做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勞動過后會有饑餓感,這時吃起東西來會更香,也不會注意到東西是好吃還是不好吃,而會更注意的是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我在課后想,是不是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討論如何增加自己的食欲的一個好方法,這樣,可能在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會更好一點。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活動前的幾天里,教師帶幼兒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幼兒了解運動、勞動能增加食欲,給教學活動一個充分的準備活動。我想,這樣整個活動會把握更好,教育達成的目標也會更好。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

1.給“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并說:我給你吃xx。

――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2.欣賞故事。

――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爸爸想了什么辦法讓小兔什么都愛吃了?

――露水蘑菇是什么?

3.看掛圖欣賞故事。

――爸爸讓小兔做了哪些事?

――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樣?

――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幫助幼兒理解勞動后會有饑餓感)。

4.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體更棒。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一

今天天氣真正好!小兔出來做運動,點點頭呀點點頭,抖抖手腕甩甩臂,扭扭腰呀扭丑腰,蹲一蹲呀蹲一蹲,轉個圓圈跳一跳。

二、探索體驗。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鼓勵幼兒嘗試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兔子沒有呀,它是怎么走路的呀?

2、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兔子”跳,教師進行引導和觀察。

(二)動作指導: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

1、幼兒站成一個圓圈,教師介紹活動內容。

2、教師示范雙腳連續(xù)向前跳動作。

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屈膝,做雙腳連續(xù)蹬地向前跳的動作。

(三)幼兒自由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2—3米,提升雙腳跳的能力,教師指導。

三、集體游戲。

游戲:小兔采蘑菇。

(一)布置游戲場地。

設置一個起點和終點,將1個大籃子放置在起點處。

作“蘑菇筐”,將5個荷葉墊緊挨著在離起點1米處縱向擺放,將運動方舟兩兩連續(xù)設置成一條“窄道”擺放在體能環(huán)的前方,將絨布球放置在終點的位置作“蘑菇”。

放回的路徑中再將5個荷葉墊緊挨著放置。以同樣的方式設置另一條路徑。

(二)介紹游戲玩法,分組進行游戲。

將幼兒分為兩組進行游戲,兩路縱隊站在起點線后等待。游戲開始,每組第一名幼兒出發(fā),雙腳并攏連續(xù)跳過荷葉墊,走過“窄道”,跑向“蘑菇”,采摘一個“蘑菇”后從荷葉墊上雙腳連續(xù)跳回到起點,把蘑菇放在籃子中,游戲循環(huán)進行。

(三)教師進行評價和小結,使幼兒獲得成就感。

四、放松整理。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放松身體:“點點頭,伸伸臂;彎彎腰,跳一跳;一二三,拍拍肩;三四五,扭一扭;五六七,拍拍膝:七八九,走一走。”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清楚地說出蘑菇的成長過程。

2、鼓勵幼兒按照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

活動準備:

錄音帶、教具:小兔子、大小蘑菇6棵、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看,老師帶來了一棵小蘑菇;你們愛吃蘑菇嗎?

誰也愛吃蘑菇呢?(小兔子)。

1、小兔子看見地里長了一棵小蘑菇。提問:小兔子會怎么做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講述自己的觀點。)。

4、小兔子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碧釂枺旱谌欤⒐綍L。

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會怎么做?(通過“前兩天蘑菇變化”的提示,引發(fā)幼兒對蘑菇形態(tài)的想象。)。

6、第四天,蘑菇長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說:“再長大一些我來采?!碧釂枺旱谖逄炝耍⒐竭€會變大嗎?長得像什么呢?小兔子有沒有把它采下來呢?(幼兒舉手表決采或沒采)。

7、最后,蘑菇長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說:“蘑菇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還是把它做成一間房子吧?!毙⊥米釉谀⒐缴祥_了一個門,又開了兩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開心啊!

提問:小兔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子去看了蘑菇幾次?

3、第一天/第二天……/最后去看蘑菇,看到蘑菇長到像什么了?

4、每次看到蘑菇,小兔子都是怎么說的?

小兔子搬進了新房子,可家里還卻點家具,我們畫一些送給它好嗎?(幼兒離場)。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三

1、引導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

2、能將點數不同的蘑菇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進行排序。

3、在游戲情景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四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喜歡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1.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一只。

3.故事磁帶,掛圖第16號。

4.對露水有一定的認識。

一、導入活動: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看,是誰?(小兔)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2、小兔來做客了,你們準備怎么樣來招待它呢?(幼兒回答)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喂給小兔吃好嗎?教師拿出任意一種蔬菜,老師和幼兒一說:我給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愛吃。

3、小兔它為什么什么菜都不愛吃呢?你有沒有辦法讓小兔吃蔬菜呢?(幼兒回答)

二、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

1、現在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露水蘑菇》。

2、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三、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

1、兔爸爸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小兔吃蔬菜了呢?(幼兒回答)

2、你們知道什么是露水蘑菇?(幼兒回答)

四、看掛圖欣賞故事

1、小兔跟著爸爸勞動,做了哪些事?(松土、拔草)

2、勞動以后,小兔的肚子為什么會咕咕叫?(原來是因為小兔參加了勞動,一勞動肚子很快就餓了,所以它覺得原來的那些菜味道特別香,所以都喜歡吃了。)

3、為什么小兔原來不喜歡吃的菜現在變的真香、真好吃了呢?(沾滿露珠的菜很有趣:肚子餓了,什么都好吃了)

五、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我們小朋友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每一樣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如:多吃胡蘿卜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多吃菠菜、芹菜能補血;多吃大蒜能消滅身體里的細菌;多吃青菜、白菜、包菜能幫助消化。多吃蔬菜有那么多的好處,所以我們小朋友吃東西不能挑食,這樣才會身體棒棒的。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五

1、教師活動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在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目標制定合理、具體,幼兒基本達成目標。

不足之處:

1、情景游戲準備不充分,場景應更逼真些,讓幼兒能更好地融入活動中。

2、對幼兒的評估和分析不到位,加強幼兒日常的常規(guī)培養(yǎng)。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六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插蘑菇亭的基礎上,學習在蘑菇亭的周圍插上圍欄等。

2、積極主動的參與結構游戲活動中,學會有目的有計劃的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建構活動。

3、愛護游戲材料,活動完能自覺的收拾好材料。

4、與同伴合作進行的搭建游戲。

5、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范例、雪花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2、請幼兒討論,并且到講臺上邊演示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經驗。

3、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重點講解底座和圍欄。

4、幼兒分組插塑活動:

(1)提醒幼兒互相合作,能力強的幼兒當能力弱的幼兒的小老師。

(2)插塑時要插緊,注意顏色搭配。

(3)不要把雪花片掉到桌子底下。

5、展示作品、講評。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七

1.適當聊一些關于食物的話題,引出故事。

2.出示第一張圖片,講述故事。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看到飯桌上有很多好吃的,有蘿卜、青菜、蘑菇,但是小兔都不吃。媽媽問:“要吃蘑菇嗎?”小兔說:“不喜歡?!眿寢寙枺骸疤}卜呢?”小兔說:“不喜歡?!眿寢層謫枺骸俺郧嗖税桑俊毙⊥谜f:“我不愛吃?!保ㄖv到相應蔬菜時出示圖片,并表演出小兔拒絕吃蔬菜的'樣子)。

師:小兔這??什么都不愿意吃,兔媽媽是不是很著急啊,聰明的兔爸爸就問小兔:“露水蘑菇愛吃嗎?”露水蘑菇什么樣子???小兔從來沒見過。他趕緊說:“露水蘑菇,我想吃?!?/p>

2、出示第二張圖片。

幼兒:······。

師:小兔沒有看到露水蘑菇可著急了,就問兔爸爸“哪有露水蘑菇?。俊?。爸爸說:“等會兒就有露水蘑菇了?!闭f完,就在菜園子里松土,拔草,勞動起來。小兔玩了一會兒后,也跟著爸爸去勞動了。干完活早晨的霧散了,小兔的肚子也咕咕直叫。

師:早上小兔在菜園里做了什么呢?(請2名幼兒回答問題)。

幼兒:······。

師:小兔的肚子為什么咕咕直叫呢?(請2名幼兒回答問題)。

幼兒:······。

師:勞動后的小兔肚子餓了,它問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嗎?”于是爸爸帶著小兔來到大籃子那里。

3、出示第三張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現在的籃子里面的蔬菜和之前籃子里的蔬菜有什么變化???(切換到兩個籃子的對比圖,請2名小朋友回答,回答結束后返回到第三張圖片)。

小朋友:······。

師:大籃子里的蘑菇、青菜、蘿卜都沾滿了露珠,那是不是就有露水蘑菇了啊。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了露水蘿卜,露水青菜。師:小朋友知不知道為什么這只小兔原來不愛吃蔬菜,現在卻吃的這么香呢?(請4名小朋友回答)。

幼兒:······。

師:小兔跟著爸爸勞動后,感覺到餓了啊,原來不喜歡吃的蘑菇、蘿卜、青菜現在吃起來就很香了。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讓幼兒知道故事名稱,并且理解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蔬菜,現在愛吃蔬菜了?四、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1、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2、讓幼兒懂得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附件:

露水蘑菇吃飯的時候,小兔這也不愛吃,那也不愛吃。兔媽媽問:“吃蘑菇嗎?”小兔說:“不喜歡。”兔媽媽問:“蘿卜呢?”小兔說:“不喜歡?!蓖脣寢層謫枺骸俺郧嗖税??”小兔還是說:“我不愛吃?!蓖冒职志蛦栃⊥茫骸奥端⒐綈鄢詥?”露水蘑菇什么樣子啊?小兔從來沒見過。他趕緊說:“露水蘑菇,我想吃?!卑职指嬖V小兔:“露水蘑菇要到菜園子里去吃?!?/p>

第二天清早,兔爸爸拿著大籃子,帶著小兔來到菜園子里,小兔看著大籃子里面裝著的蘑菇、青菜和蘿卜,可是沒有露水蘑菇。小兔問:“哪有露水蘑菇啊?”兔爸爸說:“等會兒就有露水蘑菇了?!闭f完,就在菜園子里松土,拔草,勞動起來。

小兔玩了一會兒,也跟著兔爸爸去勞動,早晨的霧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它問兔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嗎?”這次兔爸爸帶著小兔來到大籃子那里。大籃子里的蘑菇、青菜、蘿卜都沾滿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了蘑菇蘿卜,露水青菜。小兔對兔爸爸說:“爸爸,真好吃呀!”

中班語言教案露水蘑菇篇十八

師: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客人,你們猜猜它是誰?長耳朵、紅眼睛,走起路來蹦蹦跳,愛吃蘿卜和青菜。

二、欣賞樂曲,理解樂曲含意,感受aba。

(一)完整欣賞樂曲,再講故事。

提問:聽完音樂,你覺得小兔在干什么?它還會干什么?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王老師從樂曲里聽到了一個故事,我給它取了個好聽的題目《小兔采蘑菇》,小兔蹦蹦跳跳地到草坪上采蘑菇,在草地上開心地采蘑菇、吃蘑菇,吃完蘑菇后小兔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再次完整欣賞,教師加以簡單的語言提示。

(二)出示圖譜,分段欣賞樂曲。

1、欣賞a段音樂,感受音樂的歡快、活潑。

(過渡語:小兔準備要出門了,我們來聽一聽)播放a段音樂一遍。

師:你聽了以后感覺怎么樣?你覺得小兔的心情怎么樣?

師:對的,這段音樂歡快、活潑,聽了讓人很快樂。講的就是小兔出發(fā)去采蘑菇,小兔平時是怎么走路的?(豐富詞匯:蹦蹦跳跳)我們一起來學學。

出示圖譜,師幼一起看圖譜做動作(2遍),小兔是跟著音樂一下一下跳的哦。

2、欣賞b段音樂,感受與a段的不同。

(過渡語:小兔蹦蹦跳跳來到了草地上,來聽聽它在干什么?)播放b段音樂一遍。

師:這段音樂跟剛剛小兔跳著去草地上的音樂一樣嗎?小兔在草地上干什么?

師:是的,這兩段音樂是不一樣的,前面那段很歡快的音樂是小兔蹦蹦跳跳去草地上,這段音樂是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吃蘑菇。

出示圖譜,師幼一起看圖譜做動作(2遍),小兔先采蘑菇再吃蘑菇。

3、欣賞a段音樂,初步感受aba結構。

(吃完蘑菇,小兔要干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播放a段音樂一遍。

師:你覺得剛才的音樂熟悉嗎?你們聽過嗎?教師出示圖譜:對了,小兔要沿著原來的路回家,兩段音樂是一樣的,我們一起隨音樂來做做吧。

三、完整欣賞,感受樂曲aba結構。

(一)完整欣賞。

師:讓我們完整的來聽聽這段音樂,聽聽哪段音樂是小兔出門跳著去草地上,哪段是小兔在采蘑菇、吃蘑菇,哪段是小兔回家了。小朋友可以坐在位子上用小手輕輕地做動作。

(二)初步理解aba。

師:剛才你們聽到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對,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一樣的,都是告訴小兔在跳的音樂,中間第二部分是小兔在采蘑菇、吃蘑菇。

四、表演游戲——《小兔采蘑菇》。

1、師幼互動——集體合音樂表演。

師:我們一起合著音樂來表演《小兔采蘑菇》吧,注意聽音樂哦!

2、角色表演。

師:我們都來當小兔,貼上胸飾來跟在兔媽媽后面一起去采蘑菇、吃蘑菇吧,但要聽清楚音樂。哪里是告訴我們要出發(fā)了,哪里是可以采蘑菇、吃蘑菇了,哪里是回家哦。

師:小兔們回到家里休息休息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28489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