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者通過閱讀書籍,對其中的觀點、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與體悟的記錄。在寫讀后感時,如何避免簡單地重復書中的內容,而能夠給讀者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參考鑒賞。在讀這些范文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到優(yōu)秀的讀后感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還可以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增加對不同類型作品的理解和欣賞。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些范文,找到自己的寫作靈感和風格,寫出一篇精彩紛呈的讀后感作品。大家快來一起欣賞吧!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一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成名作,最近被許鞍華導演搬上銀幕。張愛玲通過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從上海來到殖民地香港讀書的少女葛薇龍,一步一步成為交際花,說出了愛情,親情,尊嚴,人性在物質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張愛玲提醒女性,要專注自我增值,不要迷失自己。
《沉香屑第一爐香》開頭“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备疝饼堃幻愀勰嫌⒅袑W的學生,出生于上海中產之家,因為戰(zhàn)爭全家逃難到了香港,應該說家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可是隨著物價飛漲,繼續(xù)花光,生計難以維系,于是決定回上海謀生。葛薇龍想留在香港繼續(xù)讀書,可一個人留下挑費更多。于是他瞞著父親找到傳說中有錢姑媽,想讓對方資助自己學費和生活費。
她的姑媽年輕時嫁給了一個富商,富商有老婆,于是家人反對,和葛薇龍的父親多年不來往。富商死后,姑媽得到了巨額財產,如今活躍在香港上流交際圈,過著奢靡生活。葛薇龍起初是看不上甚至有些抵觸。但是她想著只要自己潔身自好,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是她想的過于簡單了。有些事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的機會。能夠不勞而獲,沒有人能夠抵擋住誘惑,葛薇龍也高估了自己。
葛薇龍來到姑媽家,看到姑媽正在培養(yǎng)年輕的交際花,用各種各樣的宴會捧他們,為的就是讓年輕的他們去吸引男人來幫她賺錢。睇睇是姑媽的丫鬟,她壞了規(guī)矩,被逐出梁宅,姑媽打起了葛薇龍的主意。中產出身,受過教育,會說法語,樣貌出眾,樣樣俱佳。
當司徒協(xié)硬塞給葛薇龍一個三寸厚的金剛石手鐲時,葛薇龍心里明白天下沒有這么便宜的事。當姑媽和葛薇龍同時心儀唱詩班的盧兆麟時,她只能選擇退后,讓姑媽和盧兆麟一起,她識趣的和喬琪喬攀談。當她喜歡上喬琪喬,姑媽就主動撮合他們結婚。她不想走,因為她習慣了這里的生活;她不想跳,因為這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最終打定主意走,可是卻走不了了。梁太太怎么可能讓她走?而過個七八年,葛薇龍已經再也不能幫喬琪喬弄錢,幫她梁太太弄人了。
喬琪喬外形出眾,風流倜儻,可除了一副皮囊外,他一無是處,為了安逸的生活,他周旋在各種女人中間。他的內心比姑姑更加黑暗、更加肆無忌憚。葛薇龍一開始就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妄圖用愛情挽救自己和對方,最后變成一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人。
張愛玲的小說中女性是主導,張愛玲總是想通過故事讓女性都能清楚地認識到一些問題,讓他們通過小說避免這些錯誤,而自己也曾深陷其中,讓自己從故事中走出來,這可能是張愛玲的初衷吧。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二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第一部驚世之作,這篇小說創(chuàng)作于1943年,是張愛玲將殘酷之美發(fā)揮到極致的作品,此時的張愛玲涉世未深,還僅僅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子,然而字里行間卻渾然是一種蒼涼的感覺,讀起來往往令人泛起生生的絕望。
這是一部描寫戰(zhàn)時香港的中篇小說,一個從上海隨家來港求學的女孩子葛薇龍,在全家要搬回上海之際,投靠了早年與其父反目的姑媽梁太太,她是大富翁的小妾,當初不顧家人反對,與港商結合,而今港商已死,留給她大量財富,現(xiàn)在她要以這些花費她青春時日的錢來玩愛情游戲,以挽回過去的時光。葛薇龍在姑媽家的宴會上認識了花花公子喬琪喬,并被他所吸引,幾不經意地就被這里的驕奢淫逸的空氣腐蝕了,清醒地淪為姑媽和喬琪喬賺錢的工具。
一開始是物質的沉淪。葛薇龍尋求梁太太的資助,丫頭和梁太太的態(tài)度雖然使她感到屈辱,但是為了能繼續(xù)在香港上學葛薇龍屈服了。她用自己的精神屈辱換得了梁太太的幫助讓她住進家里。每天可以車接車送上學。當葛薇龍走進驕奢淫逸的香港上流社會后,她立刻就被融入到這個高度欲望化的世界之中。她驚嘆于梁太太的花園別墅的豪華,酒會、聚會的紙醉金迷。剛住進來的頭一個晚上,看到衣櫥里為她準備的各種高級服裝,葛薇龍簡直是欣喜若狂,一邊覺得不適合一邊一件一件地試。梁太太把她當作一個釣餌,用她吸引男人滿足自己的欲望。她也默許了。僅僅三個月,她就感到自己無法離開這樣的生活了。
物質的沉淪后是愛情的沉淪。喬琪喬是個不受寵的富家子弟,整日無所事事,拈花惹草,只想傍一個富婆。她雖然知道喬琪喬是這樣一個人,但是她仍然無法自拔地喜歡上了他。她自信可以依靠愛情的力量,使喬琪喬浪子回頭。她明知道喬琪喬不愛她,只是想利用她賺錢,但她仍然堅持要和他結婚。甚至愿意在婚后繼續(xù)當交際花賺錢養(yǎng)家滿足喬琪喬的物欲。她一方面對喬琪具有無法抵抗的愛欲,另一方面又對這種愛情懷有純潔的的幻想。她想在這種紙醉金迷的世界中開拓出一個美好而浪漫的愛情田園。
張愛玲說過:“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睂Ω疝饼垇碚f,她愛喬琪喬,固執(zhí)堅定,而對喬琪喬來說,葛薇龍與其他他所追逐的女孩子并無兩樣,他們的婚姻只是他游戲人生中的一個計劃好的策略行為,他只想利用葛薇龍獲得經濟上的滿足。然而喬琪喬對葛薇龍又是坦誠的,他對葛薇龍所說:“薇龍,我不能答應你結婚,也不能答應你愛,我只能答應你快樂?!笨稍绞沁@樣,薇龍就越是飛蛾撲火般去追求愛情,她自愿付出,只因她微薄的快樂。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三
故事的開端講的是一個平凡,個性的上海女孩——葛薇龍。因為父母的搬遷,不愿荒廢學業(yè)的她無奈投奔姑媽。她一踏進姑母的豪華大宅時,就為“那黃底紅邊的窗欞,綠窗戶里映著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蓋著綠色的玻璃瓦,很像古代的皇陵?!彼缘?,卻不知自己即將被這種奢侈富靡的生活所吞噬。他的姑媽也是個厲害角色,丈夫是香港數(shù)一數(shù)二的闊人,姑媽是他生前的得意人兒,遺囑上特別派了一大注現(xiàn)款給他。姑媽收留她儼然是將她當成“吸引男人的誘碼”罷了。
但當她看見滿滿一衣櫥的衣服,她忍不住鎖上了房門,偷偷地一件一件試穿著;當她收到車夫專程接送,她的內心是多么開心;當失寵的睇睇將被趕出家里時對她說那一番話,“打替工的早來了,這回可趁了心,自己骨肉,一家子親親熱熱的?!鞭饼埓藭r已經明白姑媽只當她為幌子吸引一般年輕人,那骯臟復雜不可理喻的現(xiàn)實,也許睇睇的今天就是以后的自己吧。但此時的葛薇龍已經陷入了這個深不見底的大黑洞里。
在一次園會中,薇龍不禁對風流倜儻、放蕩不羈的紈绔子弟喬琪產生好感,但聽說喬琪并不受他爹的歡喜,便一下子對喬琪冷淡了許多。不知不覺中,薇龍已變成勢利、愛慕虛榮的香港女子。而司徒協(xié)那一個金剛石鐲子,則徹徹底底地將她陷入奢華的黑洞里,無可自拔。薇龍知道,梁太太犧牲女孩子來籠絡司徒協(xié),她即將成為這其中一個女孩,她想離開,她想找個闊人,嫁了她。薇龍不愿意自己有一天變成梁太太這樣的人。
這時,她想起了喬琪,她對愛認了輸,“當初是因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來,完全為了他不愛她的緣故”,葛薇龍如此固執(zhí),如此卑微的愛著他,也許這份愛里還含雜著金錢與名利,但此時的薇龍早已無法回頭了,因為她已經離不開這樣奢華的生活了,她自愿將自己賣給梁太太和喬琪,“她不由自主的'把手捫著臉,仿佛那份白帶綠的姿容已經被那似水流年洗褪了色?!鞭饼埖慕Y局不言而喻,她的青春,她的容顏不再屬于自己,行尸走肉般生活在那個骯臟、現(xiàn)實、不可理喻的世界里。
薇龍的一爐香燒完了,故事也講完了,這就是香港,奢侈富糜的香港。薇龍也許就是那個社會的影子,她的結局也就是香港交際花排定的結局,曾經單純而清醒的葛薇龍一步一步陷入無盡的深淵,葛薇龍的故事是一個時代的折射,人性中的一個噩夢。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四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一部中短篇小說,它并不是張愛玲的著名小說,但它的故事情節(jié)卻很精彩。適合讀者慢慢、細細地品味。
故事講述了一位上海小姐葛薇龍因想繼續(xù)在香港讀書向自己的姑媽梁太太求助,梁太太答應資助她完成學業(yè)并讓她住在自己的家里。她很高興地留了下來,看到梁太太為她準備的衣服和這一切,她覺得自己是在夢境里,竟會有這樣的好事。然而她根本想不到梁太太只是在利用她,利用她吸引更多的男人,尤其是年輕的小伙子,甚至是她教會唱詩班的男大學生。雖然后來她意識到了這點,但她現(xiàn)在已經陷在這豪華奢逸的`生活里無法自拔了,除非找個富人嫁了,可她又不想變成梁太太那樣。她起初看上喬琪喬是因為只有他不會被梁太太征服,可睨兒的一番話使她決定要遠離他,可最終她卻愛上了他,為他和睨兒這丫頭大鬧了一場。梁太太知道以后說了她幾句,她決定和梁太太學,最終她和喬琪喬結婚了,但她也失去了自我,為他和梁太太弄錢,當然更幫梁太太弄人。可是這一切都是她自愿的,她也有高興的時候,就是和喬琪喬在一起的時候。
這樣犧牲自我的愛到底值不值得呢?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愛并不值得,但在當事人看來這樣的愛卻很值得。尤其是女人更是會陷在這段感情里而無法自拔的,她甚至會犧牲自我,就算別人認為這不值得,她卻不管不顧,因為她覺得很高興,這樣的愛是那么可怕和可憐?。∷悦總€女人都應該看清楚些,要選一個值得自己去愛、去付出的男人,這樣才不會受到傷害。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五
用了一爐香的時間讀完了《傾城之戀》的《第一爐香》,卻用了許多爐香的時間去回味這一章,回味卑微地愛著喬琪的薇龍。
這是第一次讀張愛玲的作品,加上以前對張愛玲生平事跡的模糊記憶,總覺得薇龍身上有張愛玲自己的影子。不得不佩服她能把一個女子卑微的愛情心理描寫得如此鮮活。
薇龍對喬琪的愛能用兩個字來概括——卑微。正如書中所寫,她現(xiàn)在試著分析自己的心理,她知道她現(xiàn)在為什么這樣固執(zhí)地愛著喬琪,這樣自卑地愛著他,最初,那當然是因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來,完全為了他不愛她的緣故。如同金莎在歌中唱道“愛一個人是卑微的,每次答應自己的,都被你淺淺的微笑推翻了”,薇龍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喬琪在一起,因此就這樣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喬琪。一旦陷入愛河中,薇龍便無法再自拔,猶如陷入深深的谷底。
為了和喬琪結婚,薇龍努力學習各種賺錢技能。婚姻之路的荒涼她是看得到的,她選擇了一條將自己埋葬的路,她心甘情愿地被喬琪和姑媽利用,幫喬琪賺錢,幫姑媽賺人。薇龍的愛情注定是一個悲劇,因為她和喬琪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如薇龍自己所說,“我愛你,關你什么事”,“公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里,根本談不到公平兩個字”,薇龍明白在愛情面前永遠是卑微的。文章末,薇龍指著一群妓女說,“我和她們有什么分別?只是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薇龍如同一柱沉香屑,為了愛情燃燒著自己的青春,最后化為灰燼。
薇龍,她的淳樸本色與紙醉金迷的香港形成了鮮明對比。有了滿櫥的華美衣裙,穿梭在權貴交易的社交場所,薇龍卻始終沒有沾染姑媽的物質主義,保留著她的純真。這樣的女子,讓人覺得珍貴,也覺得惋惜。相信很對人都認為喬琪這樣的浪子不值得薇龍去愛,但也是這就是真愛,為了愛愿意犧牲一切,愿意不求結果,愿意飛蛾撲火。
張愛玲似乎有著望穿一切的眼睛??磸垚哿岬臅?,不僅要細細品味故事中的人,更要好好品味故事中的人情世故。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六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個人評點:開頭巧妙,以一種看似平淡的態(tài)度,講述一個實則不平淡的故事。以此說明,在那樣的年代,如葛薇龍一樣的悲劇其實很多。
“總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認我是多么可鄙的一個人。那時候,你也要懊悔你為我犧牲了這許多!一氣,就把我殺了,也說不定!我簡直害怕!”薇龍笑道:“我愛你,關你什么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個人評點:人物個性鮮明。玩笑的語氣中透著堅強與倔強,被騙又怎么了?懊悔又怎么了?我全都愿意,只要我愛你。這或許是張愛玲筆下諸多女性的共同特點,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卻依然帶著腳鐐跳悲涼的舞蹈。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七
第一次讀張愛玲的作品,是《第一爐香》,我被這個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迷住了,我不住地想象,如果葛薇龍當初能勇敢地離開香港,結局又會是怎樣??梢磺幸褖m埃落定,葛薇龍的結局早已寫好,淚水已經啟程。我自我安慰道,“幸好這只是一個故事……”
葛薇龍的故事是個悲劇,盡管作者沒有具體敘述她后來的境況,但一句“葛薇龍的一爐香,也就快燒完了”已暗示得很清楚了,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到。對她,我是既同情又不解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葛薇龍原是一個極普通的上海女孩,為了能在香港繼續(xù)她的學業(yè),迫不得已向她的姑媽―一個富商的遺孀,也是一個交際花―求助。原本她只是單純地為了學業(yè)而在姑媽家住下了,還想著能“出淤泥而不染”,可是,她姑媽―梁太太豈會做賠本的生意,讓她出席各種場合,訓練她如何在男人之間周旋。三個月后,葛薇龍就完全沉溺在這種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眾人追捧的生活。在發(fā)現(xiàn)自己已沉迷于此,無法自拔時,葛薇龍想到的是結婚嫁人,找個如意郎君,嫁入豪門,以此逃離梁太太的手掌心。她錯誤地將希望,幸福寄托在一個情場浪子身上,盲目地墜入愛河,泥足深陷,甚至同流合污,“忙著幫喬琪弄錢,替梁太太弄人”。她太單純了,也太脆弱了。
追本溯源,葛薇龍的悲劇,源于她的思想太過狹隘,嫁人不是女人唯一的出路。她深知“即使念了書,到社會上去做事,不見得她這樣的美而沒有特殊技能的孩子能有適當?shù)某雎贰?,所以她就覺得“自然還是結婚的好”。我認為,雖然念書不一定能讓你找到好工作,但不念好書,就能找到好工作,好出路嗎?念書能讓你學到終身受用的知識,能開闊你的眼界,能讓你結識到許多良師益友,從能人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驗;而沒有學習只能干些沒什么技術含量的活,混個日子罷了,一生也就這樣渾渾噩噩過去了?!皼]有特殊技能”?那就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邊學習邊工作,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啊,“天道酬勤”,機會總是會有的。有幾個成功人士是有“特殊技能”的,不都是與困難問題死磕才成功的嗎?“女人”?女人也要靠自己,要奮斗啊,只有讓自己更優(yōu)秀才會找到更優(yōu)秀的另一半,才會成為男人的伴侶,而不是附屬品。女人要學會獨立,才能捉住幸福的尾巴,畢竟容貌總會老去,而智慧,始終熠熠生。如果葛薇龍能沉下心來,多多思量,放遠些眼光,看得遠一點,繼續(xù)深造學業(yè),未必尋不到一條出路。可她太懦弱了,妄自菲薄,將自己的一生幸福與希望全寄托在一個輕浮的男人的身上,其人生價值觀的偏差注定了她的悲慘下場。人生有無限種可能,人應該自信自尊自愛。
葛薇龍的故事已落下帷幕,但,暗香浮動,那一縷沉香,提醒著你,提醒著我……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八
用了一爐香的時間讀完了《第一爐香》,卻用了許多爐香的時間去回味這一章,回味卑微地愛著喬琪的薇龍。
這是第一次讀張愛玲的作品,加上以前對張愛玲生平事跡的模糊記憶,總覺得薇龍身上有張愛玲自己的影子。不得不佩服她能把一個女子卑微的愛情心理描寫得如此鮮活。
薇龍對喬琪的愛能用兩個字來概括——卑微。正如書中所寫,她現(xiàn)在試著分析自己的心理,她知道她現(xiàn)在為什么這樣固執(zhí)地愛著喬琪,這樣自卑地愛著他,最初,那當然是因為他的吸引力,但是后來,完全為了他不愛她的緣故。如同金莎在歌中唱道“愛一個人是卑微的,每次答應自己的,都被你淺淺的微笑推翻了”,薇龍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喬琪在一起,因此就這樣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喬琪。一旦陷入愛河中,薇龍便無法再自拔,猶如陷入深深的谷底。
為了和喬琪結婚,薇龍努力學習各種賺錢技能?;橐鲋返幕臎鏊强吹玫降?,她選擇了一條將自己埋葬的路,她心甘情愿地被喬琪和姑媽利用,幫喬琪賺錢,幫姑媽賺人。薇龍的愛情注定是一個悲劇,因為她和喬琪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如薇龍自己所說,“我愛你,關你什么事”,“公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里,根本談不到公平兩個字”,薇龍明白在愛情面前永遠是卑微的。文章末,薇龍指著一群妓女說,“我和她們有什么分別?只是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薇龍如同一柱沉香屑,為了愛情燃燒著自己的青春,最后化為灰燼。
薇龍,她的淳樸本色與紙醉金迷的香港形成了鮮明對比。有了滿櫥的華美衣裙,穿梭在權貴交易的社交場所,薇龍卻始終沒有沾染姑媽的物質主義,保留著她的純真。這樣的女子,讓人覺得珍貴,也覺得惋惜。相信很對人都認為喬琪這樣的浪子不值得薇龍去愛,但也是這就是真愛,為了愛愿意犧牲一切,愿意不求結果,愿意飛蛾撲火。
張愛玲似乎有著望穿一切的眼睛??磸垚哿岬臅粌H要細細品味故事中的人,更要好好品味故事中的人情世故。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九
午后,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實在是人生一大愜意之事。
等我將書的最后一頁緩緩合上時,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兜谝粻t香》是張愛玲的成名作,曾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現(xiàn)在依然影響著無數(shù)的人。讀完后,讓人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第一爐香》講的是上海女學生葛薇龍為求學香港,不得不求助于姑母。卻被其姑母梁太太(富豪遺孀)所利用,來作為吸引男人的誘餌,滿足其虛榮,荒糜的生活。在求學的過程里,生活在梁家的葛薇龍終不免也陷入其中,變得熱衷于這種享樂主義的聲色犬馬的生活中,與花花公子喬琪喬開始了從一開始就注定是悲劇的戀愛與婚姻。
讀完這本書,我其實為葛薇龍感到悲哀。她生錯了時代,本是一個積極進取單純的,有個性,有目標,向往美好生活的女大學生,卻因為在姑媽家不停地受社會物質金錢誘惑的熏陶,慢慢沉淪于其中了。當她第一次踏入姑媽家時,就被那豪華的景象震驚了;當她打開房間衣櫥,看見滿目琳瑯的衣服時便迫不及待的比試比試……這對于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大學生來說,面對這些完全就無招架之力,所以她陶醉于其中了。當她在姑媽家居住了三個月后,慢慢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本來她還能克制自己,但是在姑媽有意無意的提醒中,頑強的虛榮心和物質欲,無形中戰(zhàn)勝了她脆薄而孱弱的抵抗力,她最初的追求被面前的誘惑擊個粉碎。逐漸沉迷于靡麗生活的薇龍,如果說還來得及挽回,那么暴雨夜里司徒協(xié)確套在她手上的那副玉鐲子,則是徹徹底底地把她囚囿于奢華的墮落中。與此同時,不幸地,她又忍不住愛上了一個放蕩不羈的紈绔子弟喬琪,還一心想著"要離開這兒,只能找一個闊人,嫁了她。"她嫁給喬琪,也許并不是因為愛,而是為了錢,想逃離姑媽,可終有一天薇龍會變得憔悴以致無法再交際于這骯臟又滿是金錢的圈子里。可此刻薇龍已顧不得自己的未來的,不能像,也不敢想,想起了就滿是無邊的恐懼。最后淪為那個社會的奴隸。
本書另外一個女主角梁太太,其實我很厭惡她,同時又很同情她,年輕時為了錢嫁給了個年過半百的富豪,以為丈夫會很快離世,卻事與愿違,待丈夫逝世時,她的美貌也已不在,卻想轟轟烈烈地談場戀愛。因為內心的空虛,她游走于各種社交場合,并不惜拿薇龍做誘餌,還想從中賺一筆,這樣的人是可恨卻又是可悲的。
張愛玲的書滲透一種淡淡的悲哀,她的文字安靜卻殘忍。讀完《第一爐香》,我的內心各種糾結,為書中的人,更為淪為那個時代奴隸的悲哀的人們。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
因為上學期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影響,假期的時候一個人去書店購買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說來慚愧,在讀到她的文章之前,我對她的了解只來源于微博雞湯和她的一些人生經歷,而且我一直也以為她的文風是屬于那種凄凄慘慘戚戚的愛情故事,這次讀了以后,才對她的文章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我讀的第一篇文章是《第一爐香》,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卻蘊含了許多的內涵。故事講的是一個來香港上學的上海女學生薇龍,希望她在香港的姑媽能夠資助自己的學費,前去拜訪她,最后卻沉淪于聲色犬馬的糜爛的生活。
在故事的開始,作者就已經做下了處處伏筆。張愛玲描寫薇龍的姑媽的大住宅是"流線形的,幾何圖案式的構造,類似最摩登的電影院"這個住宅就像一個鬼氣森森的無底洞,徹底的把薇龍控制住,讓她再也無法逃脫。
但是這不禁就讓人思考,薇龍作為一個女學生,應該是有一定的自制力的,為何她的結局會是如此?張愛玲為這個問題在文章中穿插了許許多多的描寫,都證明了薇龍自身也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生。
無論是她還在求人時,穿著"南英中學的別致的制服,"而且"和其他的女孩子愛時髦,在竹布杉外面加上一件絨線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杉子,越發(fā)覺得非驢非馬。"還是她在梁太太家住下后,發(fā)現(xiàn)房間里面的廚櫥里面掛滿了衣服,金碧輝煌時,還是"不脫孩子氣,忍不住鎖上了房門,偷偷的一件一件試穿著。"這些,都已經描寫出了薇龍的虛榮。
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這樣下去的結局會是什么,但是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一件件試完衣服后,她低聲道:"這跟三堂子里買進一個人,有什么分別?"
后來的她,認識喬琪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要留在這個讓她留戀的世界,嫁給喬琪是必然的選擇。她愛的不是喬琪,愛的是喬琪背后的糜爛世界;而喬琪不愛薇龍,她們之間只存在著利用與欺騙,騙的自己都當真了。
你的愛人是你的一面鏡子。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愛上怎樣的人,也注定了會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沒有配不配得上,沒有誰無辜誰正確,茫茫人海里,在一起是命運早已埋下的伏筆。
在故事的結尾,薇龍陰歷三十夜那天,和喬琪兩個人單獨到灣仔去看熱鬧。在知道未來毫無希望的結局下,葛薇和喬琪像兩個平常的夫妻與攤販老板討價還價,她像個小女孩一樣快樂。喬琪對薇龍說:"你也用不著我來編謊給你聽,你自己會哄自己。"薇龍沒有天長地久的計劃,()只有在這眼前的瑣碎的小東西里,她的畏縮不安的心,能夠得到暫時的休息。那樣的快樂里帶著悲涼,帶著一種畏縮和虛偽。
看透了又能怎么樣呢?看透了,出不去。
精神世界的空虛,必定需要物質填滿。為什么現(xiàn)在這個時代出不來任何的真正的文學大家了呢?也許,我們這一代人的大腦已經被物質染得烏黑了。都說時代在進步,人類卻退化了。大把大把的人不愿意接受復雜的信息,全民時代的到來,也許就是階級固化的開始。以后的時代,只會更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了。"
可笑的是,還有多少人沉迷于讀雞湯,小確幸和平凡呢?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一
第一粗讀張愛玲的作品,是《第一爐香》,隨即我便被這個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迷住了。
葛薇龍的故事是個悲劇。她原是一個極普通的上海女孩,為了能在香港繼續(xù)她的學業(yè),迫不得已向她的姑媽,一個富商的遺孀,也是一個交際花求助。原本她只是單純地為了學業(yè)而在姑媽家住下了,可是,梁太太讓她出席各種場合,訓練她如何在男人之間周旋。當葛薇龍完全沉溺在這種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時,在發(fā)現(xiàn)自己已沉迷于此,無法自拔時,葛薇龍想到的是嫁入豪門,以此逃離梁太太的掌心。她錯誤地將希望與幸福寄托在一個情場浪子身上,盲目地墜入愛河,甚至同流合污。她太單純了,也太脆弱了。
盡管作者沒有具體敘述她后來的.境況,但一句“葛薇龍的一爐香,也就快燒完了”已暗示得很清楚了,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到結局。我不住地在想,如果薇龍當初能勇敢地離開香港,結局又會是怎樣。可一切已塵埃落定,薇龍的結局早已寫好。
薇龍是徹底的將自己封在了對喬琪的愛情中,“我愛你,關你什么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你明知道一句小小的謊言可以使我多么快樂”。卑微到塵埃里的愛情也不一定會開出花朵。張愛玲寫到此處戛然而止,但是人們都能猜想到,薇龍的結局是怎樣的,年老色衰之后,失去了利用的價值,被無情的拋棄。
現(xiàn)實中的我們身邊也不乏缺少這樣的人,因為愛情失去了自己,失去了自己對于未來的追求,甚至于有的人以生命為代價來澆灌自己珍惜的愛情。而愛玲以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那種卑微到塵埃中的愛情注定是要有一方受傷。將自己放到廣闊天地中,端正心態(tài),才會收獲最純粹的情誼。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二
葛薇龍為了繼續(xù)在香港的學業(yè),投奔身為的交際花的姑媽梁太太,也開始了交際花般的生活,期間,愛上了喬琪。喬琪一點也不愛葛薇龍,一開始卻用各種手段撩撥她,在葛陷進去后,冷漠地告訴她,我不會和你結婚的。葛薇龍心灰意冷,我本以為這個時候她真的要做個“新人”了,故事證明我不懂張愛玲筆下的女人,葛的愛太卑微了,她跟著梁太太學習,終于和喬琪結婚。從此,他把自己賣給了梁太太,幫她籠絡著男人,他把自己賣給了喬琪,給他弄錢,供他玩樂。想想她第一次進園子找梁太太求她收留,后又蒙蔽父親,他給我的印象是勇敢,大膽的。結局呢,她習慣了交際花的生活,已無法脫離,卑微的愛上一個渣,只求和他結婚。她的生活,一眼就看到了未來,被離婚,被梁太太剝削。當然,她是不敢看未來的,只瞧著眼下,多半時間麻木,偶爾為喬琪無意的笑而感到幸福。
沒讀之前以為是長篇小說,讀到葛薇龍結婚后新年和喬琪去逛街,隱隱約約地交代了未來,故事就戛然而止。仔細品味結局,我內心有種美好的幻想,葛薇龍能夠踏出只有自己一人深陷的`愛情漩渦。
張愛玲的文字太美了,不論情節(jié),這景物描寫用到的各種手法足以讓我仰望。環(huán)境描寫也很好的烘托了氣氛,我看著文字,想著畫面,有著很強的共情感。一路跟著葛薇龍走著她的故事,前期是寄人籬下的委屈求全,后期是氣她卑微的愛,氣喬琪的渣。
感悟:。
愛,平等。
摘抄:。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太陽已經偏了西,山背后大紅大紫,金絲交錯,熱鬧非凡,倒像雪茄煙盒蓋上的商標畫。滿山的棕櫚、芭蕉,都被毒日頭烘焙得干黃松鬈,像雪茄煙絲。南方的日落是快的,黃昏只是一剎那,這邊太陽還沒有下去,那邊,在山路的盡頭,煙樹迷離,青溶溶地,早有一撇月影兒。薇龍向東走,越走,那月亮越白,越晶亮,仿佛是一頭肥胸脯的白鳳凰,棲在路的轉彎處,在樹椏杈里做了窠。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三
元旦假期加上在來回顛波地公交和大巴上看完了這本書。漫畫似的讀物,嘩啦啦地就看完了。日本貌似可以觀光的地方還真不多啊。象什么日本最長夜行巴士go博多篇,加上因事故晚點的4h,總共也才19h,想想我坐過的最長時間班車紀錄是24h,最長時間火車是36h,10幾個小時的火車和汽車對我來說是旅行時的家常便飯。
作者的旅行基本是以吃為主了。她所說的美食最多的就是拉面,餃子之類的。然后看了所附的.食物照片,感覺份量超級少,再看了看價格,差不多都要100rmb左右,交通費用也不便宜,不過從書中的敘述,倒是各個城市間的移動花不了多長時間。一個人旅行,吃飯是非常困擾的。一個人要進入人聲鼎沸地餐廳,確實是需要蠻大的勇氣。即使進去了,其他客人都是熱鬧非凡地笑鬧著,當只有你一個人默默吃飯時,那種一個人在旅行的寂寞感會油然而生。
看似很厚的一本書,其實內容真的蠻少。因為自己也經常一個人旅行,所以也會對一些事情產生共鳴。高木直子的第一次一個人系列已經出了好幾本了,以后不買了,要看的話直接去圖書館蹭了。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四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fā)展,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從前我不知道交通安全有多重要,最近,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交通安全第一課》,影片通過活生生的事例,警示我們要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規(guī)則。從今天的安全教育片中,看見那一個個的例子,才讓我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行人最關注的就是行路安全,橫穿馬路時,要走人行穿越道,穿越馬路時,養(yǎng)成看交通信號的好習慣。同時,還要注意來往車輛,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變行路方向,大中城市的馬路,一般都分成機動車行駛的快車道,自行車,人力三輪車和其他慢行車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行路時,必須走人行道。在人行道行走時,不要多人并行,在沒有劃出人行道的路段,要盡量靠邊走,這樣才能確保行路的安全。
在說騎車安全,按照交通部門的規(guī)定,不要不滿12周歲的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三輪車和推拉各種人力車上街,就算滿了12周歲,騎自行車上街也要走慢車道,不能進入機動車行駛的快車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在沒有劃分機動車,非機動車到的路段,要盡量靠右行駛,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間去騎,這樣騎車安全就不成問題了。
還有乘汽車安全,坐公共汽車時,要遵守秩序,在指定地點依次候車,等車停后,先上后下,不要擁擠,不能在車還沒停穩(wěn)時就搶先上,要扶好把手或椅背防止急剎車,摔倒或撞傷,還有乘車時不能向車外,亂扔雜物,也不能把頭,胳膊,或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因為這樣容易被對面來的車或路邊的樹枝刮傷,坐汽車特別是坐長途汽車,不能攜帶鞭炮,汽油,一類的易燃易爆的物品上車。而且下了汽車,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橫穿馬路就必須從人行道通過。絕不能一下汽車就急忙奔到馬路中間,更不能不等汽車開走就從車前車后往馬路中間跑,那樣看不見路上來往的車輛,很容易出事。
總而言之,看了這個安全教育片,我獲益良多。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五
向上可以觸碰到迷人的金錢、財富、地位,向下仿佛泯然于眾人,淪為世俗眼中的不成功。她仿佛知道這是一個虛無縹緲且短暫的夢,可她不想清醒,只想淪陷。
《傾城之戀》中第一個故事《第一爐香》女主角葛薇龍,先隨家人來到香港讀書,在家人要回上海時,因不想放棄快要完成的高中學業(yè),就向居住在富人區(qū)的姑母求助。她費盡心思,最終留在香港繼續(xù)讀書。
她清醒著沉淪。她的開心快樂仿佛只是一時的,她有些像被仙女裝扮的灰姑娘,會擔心身上華麗的禮服何時消失不見,她會擔心這樣美好的景象可以持續(xù)多久。
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她只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女孩子,突然接受來自上流社會的物質沖擊,又有姑媽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前。她無法戰(zhàn)勝人性的缺點,她也無法接受愛戀的無疾而終。在短暫的自我對抗后,她放任自己的欲望,跟隨自己的內心,盡管她也知道這并不是多么好的選擇。
文中她的姑媽提到說:趁著她還年輕又有美貌,可以找個上流社會的人嫁了。她自己也有想過:找個既有錢年輕又和她心意的男人,難于上青天。盡管最后她忠于愛情,可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個時期的女人,即便是接受過高中教育的女人,依舊想憑借保質期很短的美麗容顏換取時間不長的安逸享受時間。
好像有能力與全世界為敵,打破既定傳統(tǒng)觀點的人真的不多,即便是小說人物。那段清末民國初期的日子,混亂不堪,人們肆意縱情如同末日狂歡一般。我無力指責她,因為我沒有資格。
我覺得遺憾,遺憾一個女孩子如此輕易地墜入欲望的懸崖;我覺得恐怖,那個時代,仿佛人人都是吸血鬼,一舉一動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我覺得糟糕,那個時代的人們陷入物質的怪圈。我們不禁要反思,在這個步伐匆匆,追名逐利的時代,我們是不是也陷入了那個物質的怪圈。既想獲得美味的果實,又想不勞而獲。
我等乃普通人,會有七情六欲,會有貪名逐利的心思。只希望自己能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可以找到一個港灣,停放迷茫疲倦的心靈。
每天照一遍鏡子,仔細看看:自己的樣子是否改變。相由心生。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六
放假前夕,園長和我們分享了一些好文章,如《人生第一課》、《你不能施舍給我翅膀》等等,讀后感受頗深。開學初再次打開網頁欣賞文章,還是那么的有意義。
在十年的一線教育工作中我感悟到,用賞識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充滿自信,用贊許的語言鼓勵孩子,孩子就充滿朝氣,用欣賞的態(tài)度和孩子交流,孩子就充滿激情?,F(xiàn)在班里孩子有36個,是一個大家庭,怎樣讓孩子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在這里生活、學習很快樂,是我們老師應該思考的。開學第一天,小家伙們都來園了,很是親熱,紛紛來擁抱我,說“新年好,想你”之類的話讓我倍受感動。孩子就是這樣,你和他親,他也和你親。要走進他們的世界,先要走進她們的心里。
我現(xiàn)在既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又是全班36名孩子的“媽媽”,讀完文章,讓我感覺肩上的膽子更重。我想到自己曾經也打過自己的孩子,回想起打他時,他用失望的眼神看著我,現(xiàn)在想起來挺心酸的。孩子太需要鼓勵了,我以自身舉個小小的例子:我平常帶兒子出去玩時,他經常走一會就讓抱她他,以往要不我就抱他要不我就訓他。有一次我就對他說,圖圖是最棒的、最能干的,不但不讓媽媽抱,還要和媽媽賽跑呢!他一下子跳下來,使勁往前跑,我故意跑到他后面還說比不過他,這下他更有信心跑的更快了。
讀完《人生第一課》這篇文章,再回過頭來看孩子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優(yōu)點多了起來,顯得更加可愛了。象一塊塊精美的鉆石,光鮮奪目,閃閃發(fā)光。同時,我也深深的體會到,這一個個閃光點能在孩子們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長過程中一次次賞識、鼓勵的結果嗎!
這次學習很有意義,寫這篇讀后感,是一次自身心靈的觸動。這是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同時我也會將這份深切的體會帶到我今后的.教學工作中。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七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第一部驚世之作,這篇小說創(chuàng)作于1943年,是張愛玲將殘酷之美發(fā)揮到極致的作品,此時的張愛玲涉世未深,還僅僅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子,然而字里行間卻渾然是一種蒼涼的感覺,讀起來往往令人泛起生生的絕望。
這是一部描寫戰(zhàn)時香港的中篇小說,一個從上海隨家來港求學的女孩子葛薇龍,在全家要搬回上海之際,投靠了早年與其父反目的姑媽梁太太,她是大富翁的小妾,當初不顧家人反對,與港商結合,而今港商已死,留給她大量財富,現(xiàn)在她要以這些花費她青春時日的錢來玩愛情游戲,以挽回過去的時光。葛薇龍在姑媽家的宴會上認識了花花公子喬琪喬,并被他所吸引,幾不經意地就被這里的驕奢淫逸的空氣腐蝕了,清醒地淪為姑媽和喬琪喬賺錢的工具。
一開始是物質的沉淪。葛薇龍尋求梁太太的資助,丫頭和梁太太的態(tài)度雖然使她感到屈辱,但是為了能繼續(xù)在香港上學葛薇龍屈服了。她用自己的精神屈辱換得了梁太太的幫助讓她住進家里。每天可以車接車送上學。當葛薇龍走進驕奢淫逸的香港上流社會后,她立刻就被融入到這個高度欲望化的世界之中。她驚嘆于梁太太的花園別墅的豪華,酒會、聚會的紙醉金迷。剛住進來的頭一個晚上,看到衣櫥里為她準備的各種高級服裝,葛薇龍簡直是欣喜若狂,一邊覺得不適合一邊一件一件地試。梁太太把她當作一個釣餌,用她吸引男人滿足自己的欲望。她也默許了。僅僅三個月,她就感到自己無法離開這樣的'生活了。
物質的沉淪后是愛情的沉淪。喬琪喬是個不受寵的富家子弟,整日無所事事,拈花惹草,只想傍一個富婆。她雖然知道喬琪喬是這樣一個人,但是她仍然無法自拔地喜歡上了他。她自信可以依靠愛情的力量,使喬琪喬浪子回頭。她明知道喬琪喬不愛她,只是想利用她賺錢,但她仍然堅持要和他結婚。甚至愿意在婚后繼續(xù)當交際花賺錢養(yǎng)家滿足喬琪喬的物欲。她一方面對喬琪具有無法抵抗的愛欲,另一方面又對這種愛情懷有純潔的的幻想。她想在這種紙醉金迷的世界中開拓出一個美好而浪漫的愛情田園。
張愛玲說過:“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睂Ω疝饼垇碚f,她愛喬琪喬,固執(zhí)堅定,而對喬琪喬來說,葛薇龍與其他他所追逐的女孩子并無兩樣,他們的婚姻只是他游戲人生中的一個計劃好的策略行為,他只想利用葛薇龍獲得經濟上的滿足。然而喬琪喬對葛薇龍又是坦誠的,他對葛薇龍所說:“薇龍,我不能答應你結婚,也不能答應你愛,我只能答應你快樂?!笨稍绞沁@樣,薇龍就越是飛蛾撲火般去追求愛情,她自愿付出,只因她微薄的快樂。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八
這幾天,我讀了擴展閱讀的篇文章,《第支筆》。
這篇文章是梁曉聲寫的,這篇文章寫了作者小時為了完成作業(yè)要買只吸水鋼筆而向母親哭鬧,母親不好意思再向鄰居借錢,而“我”卻哭鬧著跑出家門,冷靜頭腦之后,想想母親也不容易,便想自己推車掙錢買筆,作者在樹下等到輛車,使出吃奶的勁兒幫那個車夫把車推上坡,當“我”向車夫要錢時,才發(fā)現(xiàn)那車夫竟是自己的母親,于是,母子就在蒙蒙細雨中相見,作者也得到了那讓他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鋼筆。
這篇文章,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那母子相見的場面,母親為了不讓“我”傷心而去拉車,給我買鋼筆,而自己也是為了不讓母親操勞而去推車,買到那只夢寐以求的鋼筆。拉車是種連男人都不愿意干的活,而母親為了“我”能去推車,使我感到母親對作者那深深的母愛以及期望之情。
結合實際,現(xiàn)在的五年級學生不會因為家里買不起支鋼筆而哭鬧了,更不用說推車了,現(xiàn)在的母親也不會因為給兒女買支鋼筆兒去拉車了,但母親對我們的愛是誰都無法改變的,但現(xiàn)在,也有許多人生下的孩子有什么病就扔了,那就是種道德問題。母親對自己兒女提出的要求,總是竭盡所能的滿足我們,母親是多么愛我們呀!
母愛可以使自己克服人性中的虛榮、懦弱,是自己勇敢面對生活,不斷走向前進。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十九
前兩天,讀完了《生命第一》這本書,還想看第二遍,總感覺字字珠璣、句句金言,對我們的安全生產管理、安全培訓學習,安全宣傳、安全教育都有指導性的作用,不管是管理人員還是職工都應該讀一讀、好好學習一下,通過我自己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安全為了誰,安為了所有工友,為自己、為家人、為企業(yè)、為社會、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當中,都有家庭事業(yè),有朋友親人,你的安危牽掛許多人,你的安全與否影響很多人。煤礦多少的教訓告訴我們,十次事故,九次違章,的確是這樣,所有的事故都是違章造成的,所有的事故都是人禍,一旦發(fā)生慘劇,父母失去兒子,孩子失去父親,妻子失去丈夫,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年輕的妻子哭的死去活來,年幼的孩子孤苦伶仃,年邁的雙親無人照料,多么凄慘的場景呀,但是人死不能復生、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奉勸工友們吸取事故教訓,增強安全意識,遠離三違、做好互保自保,為家人,為自己、為工友、為企業(yè)、為[社會、更為你自己,遵章守紀,愛惜生命吧。
二提高安全意識、防范意識風險意識,做為員工,你工作的環(huán)境是高危環(huán)境,必須樹立一種安全意識,時時刻刻不能掉以輕心,干任何工作不能圖省事,抱僥幸心理,麻痹思想、圖省事,可能就會事故上身,僥幸心理就可能給事故可乘之機,麻痹思想就可能埋下禍根,首先自己從思想深處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要上安全崗,標準崗,干安全活、標準活,干任何工作,先想安全,不盲目生產,不突擊生產,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違章的事不干,有危險的地方要有規(guī)程、措施、不玩膽大、不,要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世上沒有絕對珠安全,但你必須做好防范,從點滴的小事養(yǎng)成一種安全意識,自保意識,然后上升到互保意識,這就達到了一種有防范心理的防范意識。如果有這幾種意識在腦海里扎根,在工作中養(yǎng)成習慣,那么危險就會不放近身,安全自然有了保障,因而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是最根本、最基礎的工作。
三安全靠大,關系你我他,安全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光是企業(yè)的事,是大家的事,是社會的事,因為每個人是家中的一分子,也是企業(yè)的一分子,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分子,你的安危牽系社會,企業(yè)、家庭諸多方面。因而安全要靠大家聯(lián)手,相互監(jiān)督,相互提醒,相互保護、愛護、常言說的好:“一人把關一人安,眾人把關穩(wěn)如山”。人是不能脫離社會獨自生存的,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現(xiàn)代工業(yè)化大生產更是離不開社會化。人與人之間有分工,有合作,共同進行社會化大生產,這才是工業(yè)社會。那么工業(yè)社會的安全生產問題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性問題,因此說,安全管理不是哪一個人的事,而是員工所在企業(yè)整體的事。
安全是管出來的,憑的是鐵腕管理,獎罰硬兌現(xiàn),講沒有人聽,罰款有人怕。安全管理是靠嚴格的紀律和監(jiān)督,要樹立團隊的安全意識,企業(yè)里的安全工作人人有責。事事關己,絕不能“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要養(yǎng)成彼此密切配合,形成思想聯(lián)通,人員聯(lián)動,行動聯(lián)手的安全新局面。
安全管理是個長效工作,絕不是短期行為,更不是個人行為,是要我們多個人付出努力,持久堅持,沒有盡頭的工作,因而要常懷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溥冰,如臨深淵的危險意識,這樣我的安全工作才可能有進步。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二十
通過對《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一書的學習,自己對于管理的認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做管理,不是簡單的發(fā)號施令,而是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一種互動,要為公司及個人的目標成果導向。怎么樣讓下屬發(fā)揮團隊協(xié)作,各盡其職,既能提高個人能力又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是我們管理者應去思考、去抓的重要工作。
書中解釋了雞蛋、面包、咖啡早餐的案例,為我們闡述了如何做好效用的最大化,在工作中我們管理者,要達到效用最大化,就需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對時間進行控制,對于原材料、發(fā)貨期等都要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好的表現(xiàn)達到客人的滿意。對下屬做評估,不是去看他的工作付出了多少,辛苦了多少,而是要看他最后做好了多少件事,完成了多少工作,達到了預期的結果沒有。做為管理者,我們不僅僅要提高自己工作的產出,更要看自己所帶的團隊整體的產出,通過判斷、分析、傳授、溝通協(xié)調等方式,去除不必要的程序,簡化工作流程,抓住工作的重點進行工作。
做為管理者,我們要第一時間掌握信息,提高我們的信息收集能力,以便于我們及時根據情況對工作方向進行調整,多與同行業(yè)內人士進行交流溝通,與客人進行交流,從而了解到客人對我們服務的期望,同時也要與內部員工進行交流,傳授總結經驗,擴大團隊信息量的收集,根據實際情況做好下步工作的決策把控。
做為管理者,為了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我們必須做好表率,言傳身教,在工作中要發(fā)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言出必行,行出必果,對于各種會議,要盡可能的提高每一次開會的效率,開會前期,明白會議的動作方式,討論議題,達成目標,從而使會議規(guī)律化,提高會議的效率,不管是一對一會議,還是部門會議都要有信息共享,使每個人都會對會議產生影響,對于會議的主題,一定要明確,而且要留了一段開放時間,讓大家暢所欲言,從而從大家的交流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工作的問題,在討論中達成共識,達到會議預期的目的。
做為一個管理者的能力,不僅僅體現(xiàn)在自身的能力,更加體現(xiàn)在對于一個團隊的影響力及領導力,而管理是讓每一個成員能立足團隊目標,盡職盡責地干好本職工作。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二十一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多少個像黃繼光、董存瑞、江竹筠、劉胡蘭這樣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xiāng)和異鄉(xiāng)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xiàn)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一篇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長眠于此的先烈們,你們?yōu)榱伺f中國的解放,槍林彈雨中,灑下了最后一滴鮮血,帶著最后一絲微笑,獻出了你們寶貴的生命!可是,我們知道:你們絕對不是漠視生命,而是你們心中裝著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你們心里裝著千千萬萬的受災受難的勞苦大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你們最寬廣的胸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你們最崇高、最偉大的神圣職責!
雖然,你們倒下了,但有無數(shù)的后來者站了起來!你們的精神會為我們一代人,又一代人來傳承,并成為我們民族不屈不撓,國家不斷繁榮、富強最有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心理支撐!不論,現(xiàn)在國際環(huán)境如何的復雜,不論前進的道路還有多少坎坷,有你們這些榜樣所賦予的力量,我們堅信:我們有勇氣,也有信心面對和戰(zhàn)勝一切我們面對的困難!
小時候,老師常說,我們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還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F(xiàn)在,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們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雖然離硝煙滾滾、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钡膩碇灰住N覀兪亲鎳奈磥砗拖M?,肩負著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但我們一定會學習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好好學習,隨時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
第一爐香讀后感篇二十二
一個寧靜的下午,風吹著樹葉發(fā)出“沙沙”聲,一陣陣微風拂面而去,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變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雖然不知作者是誰,但他的文筆卻感動了我。這篇文章講了剛剛入園的小朋友被老師帶進圖書室,寫人生的第一本書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有二點感受。
第一點,那位幼兒園老師把孩子們帶進圖書室,老師鼓勵孩子們要自己獨立思考,而不是告訴他們怎樣寫,而且還把孩子們的作品好好的保存好。在生活中,有一些老師的確是這樣的,這樣的老師教出的學生是有獨立思維能力的。就像我們的王老師一樣,她從不輕易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總是讓我自己思考。
第二點,我很喜歡那些小孩子。他們天真可愛的樣子讓我久久難忘。他們雖然是小孩,但在老師的教育下,他們學會了自己思考問題,并在他們人生的第一課中,寫下了自己的作品。其實當一名作家并不是很難。雖然有時一點頭緒也沒有,但只要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的構思,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名老師把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們帶進了圖書館,先講了一個童話,然后分別讓兩名同學講故事,老師用一張非常好的紙認真記錄下來,最后還畫了插畫,然后裝訂起來,告訴他們這就是一本小“書”的故事。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也很有哲學感。這位老師讓同學們自己寫一本“書”。雖然這本“書”十分的簡單,但這位老師依然教著孩子,寫書很簡單,要去愛書的道理。我覺得這位老師的方法很好。她這種方法,對人為書是復雜的東西的孩子十分有效,可以讓他親自體會一下寫書的快樂,和寫書的簡單。會讓很多的孩子愛上看書,讓孩子們認為這是一種快樂。
我很喜歡這樣的老師,總是為孩子們的快樂著想,讓孩子們覺得學習是一種快樂,這一種方法不僅簡單,也十分有效。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不僅讓孩子們學上了知識,又讓孩子愛上了學習,我很贊成這樣的教育方法。
我十分喜歡這篇文章,它告訴了我:每一個人都去愛書吧,書是一名好老師,看書是最快樂的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17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