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熱門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18:20:21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熱門20篇)
時間:2023-11-28 18:20:21     小編:QJ墨客

教案是教學的依據和組織者,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起著重要作用。編寫教案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把握教材的核心要點和難點。以下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教案樣本,希望對您的教學工作有所裨益。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一

1、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字進行編碼,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初步學習數字編碼的簡單辦法。

【教學過程】

揭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同桌相互說說,然后得出:每個信封上都有兩個郵政編碼。

教師:信封左上角那排數字代表什么?(收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教師:那么右下角那排數字代表什么呢?(寄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2、課件出示郵政人員介紹郵政編碼作用的信息。

郵政編碼是我國的郵政代碼,機器能根據郵政編碼對信件進行分類,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信件郵遞的速度。

3、教師:你想知道這些郵政編碼是怎么樣編排的嗎?

(1)師生共同學習教材第77頁的郵編448268是怎樣編排的。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郵政編碼是如何編排的,對有疑問的地方,教師適時解答。

4、數字編碼——身份證號碼。

(1)課件出示一張身份證,讓學生觀察并說說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可能說出:身份證上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發(fā)放日期和有效期、編號。

(2)學生自學教材第77頁關于身份證號碼的內容。

教師:從身份證號碼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學生說說。

5、數字編碼——學號。

教師:我們來給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

(1)請你討論一下學號中應該包括哪些信息?

學生討論后,匯報。匯報時可能說出:年級、班級、性別、入學年份等。

(2)根據以上內容來設計編碼的方法。

(3)分組活動,共同探討如何編號。

(4)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示本組同學設計的學號的編排方法。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出每個數字在編碼中的含義。

1、你還知道哪些郵政編碼?它們是怎么組成的?和同學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編碼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二

蘇教版第5冊第49頁-52頁的內容。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了解24時記時法,并會運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進行互換。

3、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會運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進行互換。

課件、鐘面和兩圈時間。

1、兩個6時:同學們會看鐘表了,下面這個鐘面表示幾時?

(6時)。這時你一般在干什么?怎么會有的同學在吃晚飯,而有的同學才剛起床?(因為一個是早上6時,一個是晚上6時),看來一天中有兩個6時。

2、兩個7時:現在鐘面上是幾時?同上。

說明一天中有兩個7時。

3、發(fā)散與設疑。

一天中還有2個幾時呢?

也就是說一天中鐘面上所有的時刻都會出現2次,這是為什么呢?

下面讓我們來回憶完整的一天。

1、你們知道1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嗎?比如今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我們的1天是從夜里12時開始的,夜里12時既是昨天的結束,又是今天的開始,1天就從這里開始了。

2、時針轉第一圈。

(課件出示鐘,時針指向12時),這就是夜里12時,這時我們正在睡覺,時間慢慢過去,我們要起床上學,上午上完了三節(jié)課,要吃午飯了,這時就到了什么時候?(中午12時)從夜里12時到中午12時,時針在鐘面上走了幾圈?(走一圈)經過了幾個小時?(12個小時),這時,一天結束了嗎?(沒有)對呀,太陽正掛在頭頂上,才過去了一天中的一半。

3、時針轉第二圈。

4、解疑。

(1)、完整敘述24小時與2圈。

(2)、呼應。

剛上課時同學們都認為鐘面上所有的時刻會出現2次,同學們你們現在知道為什么了嗎?(一天共有24個小時,時針在鐘面上轉2圈,第一圈從數字12-12,第2圈又從數字12-12,就出現了兩圈一模一樣的時間)。

1、設疑。

2、學生分組討論。

3、交流:你們想出了什么辦法?

生1:可以給它們增加一些時間名詞,如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師:這樣行嗎?我們以這個6時為例說說看。

生2:也可以把下午1時-12時改成12時-24時。

師:(黑板上出示鐘面)下午1時改寫成13時,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時針在鐘面上轉了一圈又一個小時,所以是13時。

晚上7時呢?你是怎么想的?(依次數數)。

有沒有更簡單的辦法?

生:只要在一圈12時上再加上7就可以了。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三

第9頁例5以及練習。

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

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能熟練八個方向的聯(lián)系。

多媒體。

1、請用手勢指出你認識的8個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2、老師說方向,你們就用手指向那邊方向:北、西南、東北、西、東北等。

3、出示中國地圖:請你分別指出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8個地區(qū)。

1、觀察例5圖:問:這是什么圖呢?(動物園導游圖)

請認一認圖上畫有哪些動物館?

2、請在圖中指出8個方向:

3、解決問題:

熊貓館位置?從大門出發(fā)可以怎樣走?(在動物園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獅山,再向西北走。)還可以怎樣走?也請你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指名到黑板的掛圖前說說行走路線。同桌互相提問各個館的行走路線,比一比,誰說得準!

5、小結:如果從不同的路線走,說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認識簡單的路線。

1、說一說,1路公共汽車的行車路線。

2、第10頁第2題:

全班讀題: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據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樂項目用序號標在適當的位置上。講評。

說說今天的收獲?指導學生對學習進行評價。

作業(yè):課堂作業(yè)本

板書:認識簡單的路線

東、南、西、北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四

1.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掌握尋找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并用符號表示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養(yǎng)成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2.讓學生經歷從眾多表示組合的方法中,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最優(yōu)化。

3.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

教學過程:

2.(屏幕顯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兩條裙子、一條褲子)哪位同學能來介紹一下小紅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會建議小紅穿哪套衣服呢?(學生自由說,請學生說)。

3.你們提到了這么多的穿法,同學們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話,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學生思考)。

同時思考: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4.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匯報。(找學生來回答他們的搭配過程)。

(1)先選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別與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種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別與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種不同的穿法,有2個3種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種不同的穿法。

(2)先選下衣,一件下衣分別與兩件上衣搭配,有2種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個2種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種不同穿法。

請同學們回顧剛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數量和下衣的數量與有多少種搭配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思考回答)2×3=6(種)。(板書)。

6.同學們真棒,剛才老師還給你們留了一個問題,我們在搭配的時候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學生回答)。

剛才我們通過小組討論,觀察得出來共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把學具卡片拿出來,現在我們有一張圖,在一幅圖中怎樣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連線)想一想連線時應注意什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學生回答完再課件演示)。

7.同學們,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數學廣角,剛才你們?yōu)樾〖t搭配衣服,就是運用了我們數學廣角的知識——搭配(板書課題)。

剛才同學們?yōu)樾〖t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歡,老師代表小紅謝謝你們,選好了衣服,小紅該吃早餐了,她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幫她一次嗎?(生答)(課件出示)。

同學們請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飲料和點心?(生答)。

如果飲料和點心各選擇一種,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剛剛學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來。學生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教師強調,按一定的順序搭配)謝謝同學們的熱情幫助,為小紅解決了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園里看看吧!(課件出示)。

請看屏幕,公園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鳥園,數學樂園)。

(1)先自己標一標。

(2)交流匯報。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表現的太優(yōu)秀了,請把你們的另一個學具拿出來,拉一拉,看看還能組成哪些兩位數?記下來,也可以把數字換掉拉一拉。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102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二”第4、6題。

2.完成《典中點》中本課時的練習。

2×3=6(種)。

按一定的順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1題實踐活動“估一估”。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在生活里進行估計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樹葉的圖片(見課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1、出示一摞本子:告訴學生,這么一摞本子有20本。

3、告訴學生:第2摞的本數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到底有幾本嗎?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一估”。

2、估計書的本數。

(1)談話:老師想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校圖書室的圖書,你們有什么辦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小結:可以先數出一排書的本數,再估計出一個書架上書的本數。再估出圖書館里的書的本數。

(4)學生分組到圖書室進行估計。

(5)匯報估計情況。

3、出示樹葉第一幅圖。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估計圖里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1)學生組織討論。

(2)交流:可以先數出一個框里的樹葉數,再估計整幅圖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3)學生獨立數數、估計。

4、出示樹葉第二幅圖。

(1)要估計這幅圖里的樹葉的片數,你準備怎么估計?

(2)小組討論怎樣來估計。

(3)學生估計樹葉。

(4)交流估計的方法。

5、出示樹葉的第三幅圖。

讓學生分組討論可以怎樣估計有多少片樹葉。各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估計結果。然后全班匯報交流估計的結果和方法。

6、教學第3題。

(2)老師出示一桶水,請學生估計一下這一桶水大約有幾千克?是怎樣估計出來的?

三、教學“試一試”

按課本上內容依次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匯報估計的問題、結果和方法。

1、估計一下,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

2、再語文書上任意找一頁,估計一下這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

四、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2、你還能估計出其他一些物體的個數嗎?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六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挠嬎惴椒ǎ⒛苷_計算。

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意識與能力。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小黑板、幻燈。

同學們知道,在偏遠山區(qū)有很多貧困的學生,今天咱們學校要搞一個活動,為他們獻“愛心”。

2、試著列式解決。

3、估計商是多少,在小組內說一說估計的過程。

4、列豎式計算,引出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么辦?

5、學生獨立計算,在小組內交流計算過程。

6、全班交流,講清算理。

7、進行驗算。

1、試一試:

(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先估計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由學生自己進行總結)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要使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挠嬎惴椒ǎ⒛苷_計算。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意識與能力。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七

1、經歷探索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眾,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多觀察,多留心,就能發(fā)現許多關于數學的知識,不信你瞧(出示小華家到學校的場景圖)

1、小華家去體育館,每分鐘走46米,走了2分鐘,走了多少米?

(1)先讓學生說一說,根據剛才看到的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怎樣解決?

列式計算,指名板演。

(2)提問:這是我們以前學的什么計算?(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筆算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滿幾十就要向十位進幾)

2、談話:可是小華走著走著發(fā)現時間來不及了,比賽就快開始了,于是他就開始跑了起來。

出示應用題:小華跑步到體育館用了4分鐘,他每分鐘跑152米,小華跑了多少米?

談話:這道題你會算嗎?列出算式,不要計算。

152×4=

師:觀察這道題,和我們以前學的筆算乘法一樣嗎?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1)列豎式計算時,哪些是已經學過的?哪些是新的問題?在解決新的問題時遇到了什么困難?(積的百位上應該寫幾)

(2)這個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在學生回答后,指名板演。

3、教學"試一試"

(3)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學生講解計算過程。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提問:這一題的計算和上一題比起來,復雜之處在哪里?什么地方不一樣?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讓學生在書上將豎式補充完整,做完后,同桌互相檢查,統(tǒng)計做對的人數。

2、算一算,看看積各是幾位數。

(1)261×3 (2)8×123

621×3 8×312

提問:為什么積的位數不一樣?根據剛才的觀察和思考你發(fā)現了什么?

3、先估計積是幾位數,再列豎式計算。

131×7 612×8

3×493 4×541

4、動腦筋

1□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總結提高,質疑反思。

提問: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八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過程與方法

3、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4、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探究發(fā)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發(fā)現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各年份的年歷卡。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時=()分1分=()秒

1時=()秒240分=()時

1分25秒=()秒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三、鞏固練習:

1、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3、記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冊同內容習題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教學的靈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c、從生活中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九

整理復習課(教材第58及第59頁)。

鞏固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的方法。

通過對本單元知識點的整理,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意識。

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正確口算、估算和筆算,

用所學知識正確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

情景交際法。

自主學習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

ppt課件。

復習課。

1課時。

一、激趣引思。

口算乘法。

計算。

20×6090×3080×8015×20。

700×3080×4050×70400×20。

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問題,全班一起訂正,并讓學生選題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教師總結。為了簡便計算整十數和整百數相乘,兩位數乘整百數,我們可以先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字相乘,再看看兩個因數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二、互動生成。

讓學生看教材第教材練習題練習13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認真看懂題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學生說出題意、計算過程和結果,集體訂正。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數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三、學以致用。

1、直接寫出得數。

40×72=600×300=30×23=13×20=。

53×30=20×700=100×70=22×40=。

23×20=80×90=50×20=60×70=。

2、筆算。

58×2967×1347×5431×14。

24×1333×1165×2852×36。

四、拓展提升。

(1)學校要為校隊隊員買36套運動服,每套運動服售價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重19千克,32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3)32個同學在運動場接力賽跑,平均每個同學跑8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4)一個果園,收了500千克桃,運出13筐,平均每筐2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桃?

4、在下面每個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兩位數,使算式成立。

3×□=1□6×□=3□。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yè)布置。第59頁練習十三。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1、記成功之舉。

2、記敗筆之處。

3、記教學機智。

4、記學生見解。

5、記再教設計。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

數加、減整千數,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重難點:0的讀法。

教具準備:計數器、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算一算:20xx+2000=4000+1000=。

2、讀一讀:217630989001203023002003。

3、6782里面有()個千、()個百、()個十和()個一。

3004里面有3個()和4個()。

5個千和4個百組成的數是()。

5個千和4個十組成的數是()。

5個千和4個一組成的數是()。

二、練習:

1、讀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大約是8848米。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約是4028米。

2、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世界第一斜拉索橋--上海楊浦大橋全長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亞加拉瀑布寬一千二百四十米。

3、做“想想做做”的第7題。

學生先在書上完成,再組織交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體會每組3道題之間的聯(lián)系。

4、找規(guī)律: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題,

然后同桌兩人合作進行找規(guī)律,看哪個組先找到規(guī)律。

5、組數活動:

老師提供3、7、0、0這四個數字,請學生進行組數活動。

看誰組成的`數最多?

6、連一連:

書上的第1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7、課外小知識:

學生自學“你知道嗎?”的課外讀物。自。

學后請同學來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業(yè):完成“想想做做”的第9題。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一

例6、例7,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4題。

1、理解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學生筆算的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的驗算習慣和計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比較、概括等初步的思維能力。

提高學生筆算的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的驗算習慣和計算能力。

小黑板、投影片。

1.根據下列乘法算式寫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學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積到除法里是什么數?

提出:從這里看出,在相應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積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數。

2.計算下列每組題的得數。

18÷3=48÷2=

6×3=24×2=

(1)學生口答。

(2)讓學生看每組算式。

想一想:商與除數相乘,結果等于什么?學生回答后,出示結論。

說明驗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驗算除法,用商和除數相乘)

1.這節(jié)課,就用商和除數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數這種方法,來進行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除法的驗算)

2.教學例6。

(1)這道題大家會算嗎?請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同時指名1人板演)

(2)要檢查算出的商47對不對,應該怎樣驗算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列出豎式×6,一起算出得數282。

根據驗算的結果,除法算得對不對?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強調看乘法的結果是不是等于原來的被除數。等于被除數,就說明除法做對了)

橫式上的得數應該寫多少?(板書橫式得數,并強調在驗算正確之后,要寫除法里的商)

3.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前兩題。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一道題,要求驗算。

(2)集體訂正。先看除法計算,再提問學生是怎樣驗算的,檢查驗算過程。

(3)提問:通過剛才的練習,你知道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要怎樣驗算嗎?

說明如果題里要求驗算,就要在練習本上列豎式驗算;題里沒有要求驗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紙上自覺驗算。

4.教學例7。

(1)除法計算除了像上面的題正好除盡外,有時候還會有余數。驗算有余數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數。(出示小黑板:驗算有余數的除法,用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余數)下面看例7,學習有余數除法的驗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思考:這道題商是幾,余數是幾?根據上面驗算有余數除法的方法,你能驗算嗎?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驗算。

(4)誰再說一下,例7和例6的驗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5.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后一題。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每組一題。

集體訂正。重點看是怎樣算的,再看結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數。

(2)誰再來說一說,有余數的除法要怎樣驗算?

1.做練習十二第1題前2題。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二第2題。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二第3題。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練習十二第1題后4題,第4題。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二

1、結合實例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測量圖形的面積

3、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1、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加強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在做中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注意選擇各種直觀手段的優(yōu)勢,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具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體現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學生僅能記住數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不理解有關概念的聯(lián)系,更不會靈活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了解相關數學概念的實質性聯(lián)系,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3、讓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結論

在本單元中,有些內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fā)現,而且便于展開直觀操作,因此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老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形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積的估算給予較多的關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體現,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很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面積和面積單位1課時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1課時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課時

公頃、平方千米1課時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三

1、通過“猜測——試驗——分析實驗數據”,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

2、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描述,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3、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學生通過試驗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利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多媒體課件、轉盤、盒子、布袋、乒乓球等。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來玩摸球游戲。(板書:課題)

二、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這里有個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學生猜想)

師:請認真看(倒轉空盒子)老師有可能從盒子里摸出東西嗎?為什么?

生:因為盒子里什么東西也沒有,所以不可能摸出東西。(板書:不可能)

三、體驗“一定”

師:現在老師把1個黃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

生:黃球。

師:一定是黃球嗎?

生:一定,因為盒子里只有黃球。(板書:一定)

四、體驗“可能”

師:如果再多放1個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繼續(xù)摸球,你想一想老師會摸出的球會是什么顏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黃球。

師:也就是說,這次摸球出現兩種可能??赡苁恰ㄉR答),也可能是……(生齊答)。(板書:可能)

老師這里有9個黃色乒乓球和一個白色乒乓球。

1、猜想

2、實驗

就采用大家的辦法,要通過實驗來驗證[板書:實驗]一下我們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學生小組內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3、驗證

(生討論交流)

4、推測

我們用驗證的結果來推測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變大一些,可以怎么辦?

(學生各抒己見)

5、總結規(guī)律

通過這個活動,驗證了我們的猜想。黃球的數量比白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數量比黃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說我們很可能摸到黃球,偶爾能摸到白球。

板書:在一定的條件下:

數量黃球多大(很可能)

可能性

白球少小(偶爾)

鞏固新知,應用拓展。

(1)出示:袋子里有2紅、4黃、8白三種顏色的球,一共有14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呢?(學生猜測)

(2)實驗驗證:(學生現場摸球,教師及時記錄)

(3)深化結論:通過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發(fā)現?

(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四

1.結合具體情景,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3.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學習簡單的歸納、類比和有條理地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

4.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出示:28×4=16×7=29×4=43×2=12×4=

這節(jié)課我們就在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基礎上,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板書課題。

1.教學例1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中說的“每天往返兩次”是什么意思嗎?怎樣要這樣列式呢?

同學們會算這道題嗎?那你們會算什么?

能說一說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方法完成243×2,132×3。

2.教學例2

要求買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該怎樣列式?

能說一說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嗎?

你覺得在計算連續(xù)進位的乘法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1題。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2題。四、課堂小結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五

本單元主要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口算、筆算、估算和解決實際問題四個方面的內容。這四方面內容在安排上,以筆算教學為主線,把其他三方面內容的教學與筆算教學交融,力求形成比較優(yōu)化的結構。

口算

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

筆算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商里有0的除法)。

估算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位數,商是幾百或幾十多。

解答關于除法的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解答關于除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本單元的重點是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以“基本算法一特殊情況一實際應用”這條線索貫穿整個單元。

“基本算法”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一般步驟與方法,“特殊情況”是商里有0的除法,“實際應用”著重教學連除的實際問題。

2.口算教學安排在筆算教學的“兩端”,即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在筆算的前面,口算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在筆算的后面。

這樣安排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的第一步,要把被除數百位上的數除以除數,這就是在計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所以,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是筆算的基礎,應該先于筆算教學。其次是類似630;3、630;7這樣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都是比較容易、比較特殊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學生在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的基礎上學習這些口算很輕松,完全能夠自己學會。所以,教材把口算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安排在筆算后面。

3.估算和筆算相伴相隨、相輔相成。

全單元四道教學筆算的例題都以估計“開道”,即先估計再筆算,這是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一大亮點。估計在這里為筆算“導向”,為筆算化解難點;估計在這里能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激勵學生主動探索。第l頁第二個例題教學986;2,引導學生先估計“9百多除以2得4百多”,筆算時學生就可能想到先算9個百除以2,并把“4”寫在商的百位上。第6頁第二個例題教學306;3,先估計“商比100大些”,筆算時就不會漏寫商十位上的“0”。

在筆算教學后又安排估算。如先說說378;2、378;6等題的商各是幾位數,再計算;先估計228;3、944;8等題的商是幾百多還是幾十多,再計算。這些估算都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筆算方法,提高試商能力。

4.邊學習、邊應用,重點解決連除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筆算后的“想想做做”里都安排了用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學到的計算及時應用,其中有些問題解法多樣、思路開放,有些問題綜合了空間、時間的內容,有些問題妥善處理余數。連除實際問題思考難度較大,解法較多,教材在第11、12頁單獨安排教學。

計算法則是計算的方法和規(guī)則。毫無疑問,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在除的步驟、順序及商的書寫位置等方面都是有規(guī)則的,計算法則是客觀存在的。計算法則的教學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外部輸入,像過去的教學那樣,光通過幾道例題把算理、算法、注意點講得清清楚楚,把方法、格式示范得明明白白,然后歸納出若干條法則。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接受--記憶--模仿”。另一種是從內部生成,先讓學生調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解決一個新的計算問題,經歷探索過程,體會方法與步驟。然后在回顧、交流等學習活動中自己總結算法,形成法則。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探索中體驗--反思中提煉--遷移中應用”。前一種教學學生認識的法則是顯性的、機械的,給學生的法則是束縛與負擔,必須經過大量練習才能掌握。后一種教學學生認識的法則是隱性的、有活力的,給學生留出了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空間,學生不需要死記硬背,也不要過量地模仿。

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三個問題。

1.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以原有計算為基礎構建新的計算法則。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掌握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繼續(xù)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只要解決先把被除數百位上的數除以除數這個問題,新舊知識就溝通了。第l頁第二個例題986;2采取“先估計、后筆算”的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地先算9個百除以2,并把“4”寫在商的百位上。

2.突破知識的發(fā)展點,完善計算法則。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等于或大于除數,另一種是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小于除數。后一種情況學生以前從未注意過(二年級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都是兩位數)。第3頁例題312;4就是教學這種情況的計算。也采用“先估計、后筆算”的策略,讓學生體會先把被除數前兩位上的數除以除數是合理的。

3.在適宜的時候用有效的方法使計算法則逐步清晰。

教材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幫助他們自主探索;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及時整理知識,優(yōu)化認知結構。第4頁第3題設計了四組除法題,要求學生先說說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同組的兩道題被除數相同,為什么商的位數不同?通過分析原因,學生就把握了什么時候先除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什么時候要除‘被除數前兩位上的數,這是計算法則中的重點之一。

所以說,法則仍然要教的,但不用以前的方法教學法則。新教材希望計算教學不僅是知識技能的教學,同時也要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材把商里有0的除法安排在學生掌握基本計算之后教學,因為商0是除法中的特殊情況,是除法計算法則的補充。學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法則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就比較容易理解。

這部分內容分三段進行。

第一段先教學“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第二段是豎式計算時應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個規(guī)律。

例題教學商的中間有0,“試一試”教學商的末尾是0。例題的教學分兩步進行,先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計算,可以估算、口算,也可以列豎式筆算,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商中間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間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數,就不是比100大一些,就不是102。然后教學豎式的簡便寫法?!霸囈辉嚒毕茸寣W生說商是幾位數,也是防止漏了商末尾的0,體會商個位上寫0是合理的、必要的。在這段內容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兩點:一是把豎式的簡便寫法建立在學生原有寫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為什么可以簡寫;二是用好“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明白商中間、末尾有0并不是由于被除數的中間、末尾是0,而是除到某一位時是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如508;4的商里沒有0,800;5的商里只有一個0。

第三段是當確定商的最高位后,如果某一位不夠商l,也要商0。

仍然是例題講商中間的0,“試一試”教學商末尾的0。例題432;4的教學線索與306;3相似,也是先估計、再筆算。不同之處是,當學生產生認知矛盾--十位上3除以4不夠商l時,教材通過“辣椒”提出:“十位不夠商l,就商0?!辈⒊霈F了完整的豎式。教學時,還要讓學生知道怎樣繼續(xù)除下去。

另外,教材還及時引導學生整合筆算知識,第13頁第2題的三組筆算題分別安排了商末尾有0和商中間有0的比較,商末尾是0時沒有余數和有余數的比較,除時商0的兩種情況的比較。第15頁第2題是更大范圍的知識整合,同組的三道題雖然各有特點,但都要遵循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法則。

學生解答連除計算的實際問題往往有困難,因為問題的已知條件兩兩相互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既使解法多樣,又干擾解題思路的組織。所以教材安排了一個例題進行教學。這種問題既可以用連除的方法解決,又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決。經過一段練習后,又帶出了另一類用連除方法解決的問題(如第12頁第5~7題),這種問題在列式時,用哪一個數做第一個除數或做第二個除數都是可以的,但教學時必須使學生弄清每步的含義。

這段教材有三個特點:一是選擇的素材貼近學生的生活,書架上放書、排隊分組參觀科技館、按時服藥、買乒乓球拍、寫毛筆字......,都是學生熟悉的、能夠接受、容易理解的?,F實的素材能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助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二是呈現形式以圖文結合為主,逐漸向文字敘述過渡。圖文結合寓信息于畫面和對話中,有生活氣息,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字敘述的實際問題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提高思維活動的質量。三是教學方法以學生獨立解題和相互交流解法為主,不是教師作系統(tǒng)分析和講解。

教學連除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師的作用應著重體現在組織學生進入情境,從畫面、對話中尋找數學信息,完整地理解題意,有序地整理條件和問題,激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還體現在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解法,通過對解題過程的回顧、反思,弄明白先算了什么,為什么先算,先算的這一步是怎樣想到的。從而整理出解題思路,提升思維水平。教學例題時要鼓勵學生的解法多樣,但練習時不要求他們一題多解。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六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一、準備

二、誘發(fā)

投影:例1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著籃球場走一周。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計算出來?(激發(fā)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長方形的特征,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學生推導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著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后,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后,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厘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后,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根據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一數,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七

1.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能根據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正確、靈活地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正確進行三位數加法的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與驗算的習慣。

4.經歷用萬以內的加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會正確的進行筆算和驗算

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題;能結合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

(一)復習舊知

筆算346+93 657+329

筆算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二)新課導入。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去過濕地嗎?

出示圖片,介紹濕地情況。再出示信息: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師: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呢?

2.交流問題。

學生交流,教師出示相應問題。

預設1: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預設2:該濕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多多少種?

預設3:該濕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少多少種?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

(三)新課展開

1.探究計算方法。

(1)完整出示例3。

師:這道題,同學們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板書算式:445+298

(2)估算結果并交流。

師:這道題的結果大概是什么?同學們能估算嗎?

(3)嘗試計算并交流。

師:這道題到底等于多少?同學們能自己想辦法計算出來嗎?請大家試一試。

全班交流方法:

列豎式計算。

(4)與估算結果相比較。

2.探究驗算方法。

(1)自主探索驗算方法。

師:這道題算的對不對?同學們會驗算嗎?

(2)交流方法。

預設1: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預設2: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預設3:利用原來的豎式,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從下往上再加一遍。

(3)歸納驗算方法。

師:大家想出這么多的驗算方法,你們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 ,可要養(yǎng)成及時驗算的好習慣哦。

3.練一練。

我是小醫(yī)生,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163+979 395+475

4小結提煉筆算方法。

問題1.今天我們做的加法題有什么共同點?

連續(xù)進位

問題2.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算出得數的呢?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問題3.為了保證計算正確,你有什么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加起,進位的小數字不能漏寫,做完以后要及時驗算。

(四)練習拓展。

先想一想是否有進位,再計算并驗算。

67+93 165+78 409+394

總結回顧

回顧本節(jié)課收獲。

回顧新課導入時,學生提出的問題,請有興趣的同學課后研究一下,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

作業(yè)布置

作業(yè):第38頁做一做,4題。

板書設計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八

1.通過練習,加深對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的理解,能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及空間觀念。

加深對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的理解。

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課件

一、知識再現

回顧:前面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練習來鞏固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相關知識。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1題。

讓學生獨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比較:圖形的周長與它們的面積之間的區(qū)別。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明確:周長表述的是線的長短,面積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2題。

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邊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別拼成面積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

完成后展示學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3題。

先估計圖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4題。

出示題目,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四個圖形中,哪個面積最大?哪個面積最???

學生反饋后,教師指出:因為1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幾個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指名學生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提示學生:將超過半格的看成1格,不滿半格的忽略不計。

交流時著重讓學生體會到用割補法把不完整的圖形割補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數學思想。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6題。

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多少?

算一算: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周長呢?

集體反饋,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7題。

讓學生讀題,弄清題目要求:畫兩個面積都是10平方厘米的圖形。

展示學生作品并交流,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形狀。

得出結論:面積相同,形狀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8題。

提出問題:比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數學書的封面,估計數學書的封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

讓學生根據數學書封面的面積,估計一張報紙的面積。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十九

教學導航:

【教學內容】。

24時計時法(教材第82~83頁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24時計時法,知道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關系,會進行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換。

2.經歷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感受24時計時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動中,發(fā)展空間想象力,培養(yǎng)探索精神,逐步養(yǎng)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1.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2.掌握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記時法的互化方法。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師: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劉老師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謎能力,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謎語。

生:鐘表。

生1:上午9時,我在上課。

生2: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原來一天中有兩個9時,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隨機板書:上午9時晚上9時)像這樣,在9時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詞語,這種計時法叫做普通計時法。

師:誰能再舉一個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

生:凌晨3時早上6時中午12時下午4時晚上11時。

師:同學們對普通計時法已經掌握了。

【新課講授】。

1.認識24時計時法。師:老師知道大家很喜歡看電視,中央臺今天有哪些精彩的節(jié)目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中央臺節(jié)目單。

師:觀察這個節(jié)目單,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獲取信息,發(fā)言。

師:同學們的'眼睛可真亮,你們有問題要問嗎?

生1:為什么這些時間的前面沒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詞語?

生2:16時是幾時?

生3:《美術星空》和《七巧板》間隔多長時間?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有價值,先猜想一下16:00是幾時?(課件出示)。

生1:4時。

師:是4時嗎?

生:下午4時。師追問:16:00為什么是下午4時?

生:時針第一圈走了12個小時,再走4小時就是16時。16時就是下午4時。

師:真聰明,不愧是我們班的小數學家。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新的計時法。(板書:24時計時法)。

2.感知24時計時法。

師:課件出示(晚上12時),這是幾時?

生:晚上12時。

師:對,當我們沉睡在夢鄉(xiāng)時,新的一天開始了。晚上12時它既是前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也可以說成是0時。(課件演示:0時)。

師:請把你鐘面上的時刻調到0時,利用鐘表學具,從0時開始,邊撥邊數,研究一下從0時往后是幾時?然后把你的發(fā)現與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咱們看哪個小組的研究最深入,發(fā)現最多!學生匯報研究結果。

師:每個小組的研究發(fā)現都非常了不起,現在我們來證實一下你們的想法。開始一天的旅程吧?。ㄕn件出示)。

師:可以跟著數。一天結束了嗎?

生:沒有。

師:從0時到12時,時針走了幾圈?是幾小時?

生:1圈,12小時。

師:時針繼續(xù)轉動,現在是幾時?

生:13時。追問:為什么是13時?

生:時針已經走了12個小時,再加上1小時就是13時。

師:說得真好,掌聲送給他。老師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像他一樣認真聽講,積極思考。

師:繼續(xù),現在是幾時?

生:17時,我正在寫作業(yè)。

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現在是幾時?

生:24時。(0時)我們正在睡覺。

師:一天結束了嗎?(結束了)。

師:從12時到24時,時針走了幾圈?是幾小時?

生:1圈,12小時。(課件出示:一天的時間。)。

師:小博士告訴大家,這種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師:根據剛才的研究探索,(課件出示:鐘表)想一想,外圈數和內圈數有什么關系?

生1:內圈是時針走第1圈的時間。外圈是時針走第2圈的時間。

生2:外圈數比內圈數多12。

3.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互換。

師:同學們已經會用24時計時法計時了,想不想做小主持人預報節(jié)目?正好我們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正在招聘小廣播員,條件是要用24時計時法預報,你想試試嗎?老師相信你能行!課件出示:紅領巾廣播站節(jié)目預報。學生自己練習播報。

師:誰第一個來應聘?(指名播報)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根據學生表現師小結。

師: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下:普通計時法是怎樣轉化成24時計時法的?你有什么好辦法?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時間,直接把前面的詞語去掉。如果是第二圈的時間,把前面的詞語去掉,還要在幾時的基礎上再加12。

師:24時計時法又是怎樣轉化成普通計時法的?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時間,直接加上前面的詞語。如果是第二圈的時間,把前面的詞語加上,還要用幾時減掉12。

生:電話、萬年歷、手機、電視……。

師:同學們真愛動腦筋,能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那趕緊來挑戰(zhàn)一下!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83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85頁“練習十八”第1題。

2.完成《典中點》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從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對應時刻相差12小時。

教學反思:

24時計時法是一種比較重要的計時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運用得比較多的還是普通計時法。如何使學生接受24時計時法并學會用它來計時,是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節(jié)課的教學,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教學。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

課前猜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鐘面,說說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通過對普通計時法的簡單介紹,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互換做鋪墊。數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中央臺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為24時計時法的學習做好鋪墊。

2.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有趣的事物。因此,應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選取生動有趣、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開展數學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在本課的教學中,以課本中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為教學資源,通過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鐘面上的時刻,使學生經歷了生活問題數學化的過程,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

數學s版三年級教案篇二十

教材p105、106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4題。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長方形紙片2張,正方形紙片1張;直尺1把,三角尺1塊。

一、復習引新

1、下面圖里哪些是線段?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圖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課。

我們認識了線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

(1)讓學生觀察數學書的封面,要求學生跟老師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邊指一周。

提問:課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形)

讓學生觀察黑板的面,教師指一指。

(2)出示:長方形紙片。提問:這張紙片的面是什么形狀?

提問:長方形由幾條線段圍成?

(板書: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3)提問:平時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狀?(板書:正方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紙片。

提問:正方形也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2、認識長方形。

(1)數一數,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引導學生對折。先說明“對邊”,并讓學生自己指一指哪些邊是對邊?

學生對折,得出: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用尺量一量,長方形紙片上4個角都是什么角?

提問后板書:都是直角。

(3)你能總結出,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

(4)說明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指一指。

3、認識正方形

(1)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片,跟著了老師折一折。

(2)觀察一下正方形紙片,正方形有幾條邊和幾個角?

(3)請同學們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條邊有什么關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個角有什么特點。

(4)你能總結出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你見過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四條邊,四個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說明正方形的邊長。提問: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關系。

4、總結特征。

(2)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4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12417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