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我們在閱讀之后,對于文字或故事情節(jié)等的思考和理解的表達(dá)。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抓住作品的主題和講述方式,生動展現(xiàn)個人的觀點。以下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讀后感范文,給大家提供參考和思路。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一
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非常好看,讓人愛不釋卷,欲罷不能,非一口氣讀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對話,簡潔先練,又暗含寓意,構(gòu)成言說的藝術(shù)。是一部眾生喧嘩而又懷抱巨大沉默的小說。而劉氏幽默,總讓你會心一笑。
最終用了兩口氣,讀完了《一句頂一萬句》,讀這本書,不是因為它獲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學(xué)獎,而是一直就喜歡劉震云的作品。
讀罷,心緒再不能平靜。望著車窗外疾馳而過,薄霧籠罩著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體升騰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這蒼茫大地上的人間百態(tài),蕓蕓眾生,回味著中國人經(jīng)歷著的千年孤獨。
世上的人有千千萬萬,能過心的人卻千里難尋;書中的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說上知心話的朋友,說得上話,且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一句頂一萬句》反映了中國式的孤獨和友情觀。
《一句頂一萬句》書中的內(nèi)容極其豐沛。且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故事的厚度、寬度和深度,讓人看到百年蒼生的寬廣和深邃。人世間百態(tài)叢生,恩恩怨怨,倫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剝?nèi)?,一碼一碼,碼放得整整齊齊”。書中描寫了很多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n對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婦,情人,雇主與員工……既覺得繁復(fù)又簡單,且充滿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組織關(guān)系,朋友間的情誼,家庭的和諧,乃至于性欲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化解沖突、激發(fā)情欲有關(guān)。
書中描寫的雖是一班生活在鄉(xiāng)土間的卑微百姓:賣豆腐的老楊,剃頭的老裴,打鐵的老李,以及殺豬的,販驢的,染布的,開飯鋪的,還有提刀上路殺人的……但這并不重要,因為無論你生活在何處,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對書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從中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關(guān)于書名,用劉震云自己的話說:“相對于書的內(nèi)容,書的名字應(yīng)該是一塊冰,掉到水里也就是書的內(nèi)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塊石頭,在水里還是石頭……”
一句頂一萬句:“那一句”應(yīng)該是句什么話?就是一句有見識的話,因為“一句有見識的話,頂?shù)纳弦蝗f句廢話”。書中的人物為了那句話,一個“走出”,一個“回歸”,苦苦找尋百年,孤獨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活的苦難,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如影隨形的陪伴著一代代中國人。
朋友是危險的,知心的話更是危險的,有時甚至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難測,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變了,情景變了,時間變了,朋友也變了。因此,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獨當(dāng)中。
《一句頂一萬句》,好書啊好書!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二
剛開始讀書的時候,其實有點亂,感覺看不太懂書在講些什么。但越是往后看越覺得精彩,越覺得作者厲害,然后就開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書分兩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記;下部分是入延津記。小說的前半寫的是過去,主角是楊百順,楊百順上有個哥哥,下有個弟弟,與賣豆腐的老楊為父子關(guān)系,楊百順一生改了三十二次名字。從楊百順改成楊摩西是他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從楊摩西改成吳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他的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被分成33個部分。楊百順與剃頭的老 互為朋友;與殺豬的老曾互為師徒;與外國人老詹夜互為師徒……他與太多太多人有關(guān)系,而他的一生,似乎夜在為了一個“說得順心”而徒勞有波。
楊百順,百順。他的父親給他取個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業(yè),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樣,她總在尋找些什么,看完了書,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人“說得順心”的人。話,一旦沉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所以楊百順在尋找,為了心里過的舒坦舒心,為了孤獨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說話,他的一生都過的堅苦。于是喊喪,便成了書中楊百順崇拜的職業(yè)。
龍應(yīng)臺曾說過;“有一種寂寞,身邊添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楊百順何嘗不是想這樣,所以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為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yǎng)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而吳摩西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他們一出一進(jìn),延 百年。就是為了心靈的慰藉,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 然決然的追逐“一句頂萬句”的身影,由此我忽然發(fā)現(xiàn),為什么常有人說活得很累。他們在生活不如意,事業(yè)不順,愛情不美好時,頹廢,茫然。他們找不到說話的對象,所以累。這種累,猶如漫漫長夜,磨礪著我們的神經(jīng),祖祖輩輩??惺持覀兊男撵`。
小說中所有的情節(jié)關(guān)系和人物,所有的社會組織和家庭和諧,其實都和人能不能對的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有關(guān)。而楊白順,也就是吳摩西沒有找到她的養(yǎng)女,牛愛國也沒有找到龐麗娜和和尚。但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一個個錯過,一個個無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話過千句”是我認(rèn)為這本書的主旨,書中所有故事因此展開也因此結(jié)束。我想劉震云先生也是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吧。
有一種寂寞,有一種孤獨,以話語開始,也以話語結(jié)束。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三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蹦切┍砻嫔衔?,說說笑笑,交往甚多,賓客盈門的人其實骨子里最孤獨!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既是感情動物,也是利益的動物。人與人的關(guān)系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利益的關(guān)系。被現(xiàn)實的諸多利益所羈絆著,有些人就逐漸變得不好意思說,不往深處去說,不敢說。因為假如好的時候,你說了心里話,到不好的時候,你的話有可能被歪曲,被利用,成為別人攻擊你的把柄和武器。而往往能傷著你的人,卻正是你身邊的那些“哥們”、“閨蜜”們。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還知道你有多冤!于是人們就只能藏著掖著憋著忍著。久而久之,許多心里的委屈,心里的苦悶,心里的寂寞,心里的壓抑都無處傾訴。又不能像有宗教信仰的人那樣,可以跟上帝去說,跟主去說。所以雖身處熱鬧,心卻孤獨!找個能說話的人容易,但找個能說得上心里話的人確實不容易!話,一旦成為了心與心溝通的最佳方式,尋找和孤獨便會伴隨人的一生。
劉震云老師的《一句頂一萬句》給我的最大心靈震撼是原來人的孤獨竟如此巨大!兩個很熟悉的人,甚至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雖近在咫尺,心也可能會隔著千山萬水。也可能無話,也可能說不上話!這不,為了找話,書中的主人公牛愛國一個人翻山越嶺,從河南滑縣到延津,又從延津來到陜西咸陽。最后還是何玉芬戳中了牛愛國的心事。何玉芬說,就算你找到了這些,也解不了你的心煩。的確,牛愛國的心事就是要找回章楚紅說的話,因為章楚紅沒說出的話,和吳摩西(楊百順、楊摩西、羅長禮)臨終前要對巧玲(曹改心、曹青娥)說的話同樣重要??墒钱?dāng)牛愛國再想去找章楚紅,這個唯一能和他說得上心里話的女人卻去了北京或者不知去向了。其實此時的牛愛國只是想要告訴章楚紅一句新話,那就是他想好了,可以帶她走!
這部小說語句洗練,干凈利落,三言兩語就說清一件事,可謂字字珠璣,句句戳心。故事情節(jié)也很簡單,上篇是寫吳摩西為了尋找丟失的養(yǎng)女巧玲走出延津,下篇是寫牛愛國(巧玲的兒子)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能說的上話”的人走向延津。主人公吳摩西和牛愛國以及由這兩個人牽扯出來的眾多人,都是在“找話”。老汪說,有朋自遠(yuǎn)方來,樂個啥?恰恰是圣人傷了心,要是身邊有朋友,知心的話都說完了,遠(yuǎn)道來個人,不是添堵嗎?看來找個朋友難,找個能說上體己話的朋友更難??傊松鷣砭褪枪陋毜?。人永遠(yuǎn)不能被徹底理解,心與心之間可以無限接近,但卻永遠(yuǎn)都無法無縫銜接。“親密無間”或許只是人類的一個愿望,“肝膽相照”也不過是人類夸下的一個???。因為還有“同床異夢”“貌合神離”“陰奉陽違”“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等等。
對于“一句頂一萬句”的理解,我認(rèn)為,有時候關(guān)系再好,一句話,就可能把人得罪了;而一個外人的一句話,也有可能就改變了你的人生方向。關(guān)鍵時候關(guān)鍵人物的關(guān)鍵的話,一句就頂一萬句。比如《水滸傳》里鄆哥給武大和武松說的話,比如《三國演義》里貂蟬對董卓和呂布說的話;比如《紅樓夢》里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說的話;比如《西廂記》里小紅娘對崔鶯鶯和張生說的話;再比如書中馮修文和崔立凡對牛愛國說的話。這些話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都影響著或決定著人物的命運。
再來分享書中的兩個小細(xì)節(jié):一是吳摩西本來想在火車站殺死出軌的吳香香和老高,但看到他們恩愛著吃白薯,老高能降得住吳香香,他們能說上話。他們騙了吳摩西,但沒有騙他們自己。吳摩西頓悟了,放下了屠刀。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給吳香香和老高打個對號了呢?是該喝彩還是該詛咒?二是章楚紅破釜沉舟,與李昆各奔東西,為什么沒去山西找牛愛國,而是割斷過去,去往他鄉(xiāng)。難道她和牛愛國能說上心里話也是假的?是該可憐還是該可恨?我想還是要回到本書的主題。劉震云老師的《一句頂一萬句》被稱為中國的《百年孤獨》。全書主要就是在講孤獨。在講中國人的“千年孤獨”、心的孤獨,在講孤獨的歷史,孤獨的輪回,孤獨的世代延續(xù)。書中所有的人最終都是孤獨的。孤獨似乎貫穿著他們悲苦的一生,無法抹去。
既知孤獨,便守孤獨。但是“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從前?!彼匀诉€是要活在當(dāng)下?!安粊y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以前的恩恩怨怨都一切隨風(fēng),遇事想開點,看淡點,看遠(yuǎn)點,不要把悲傷和苦難刻意放大化,心也就寬了,氣也就順了。其實人這一輩子,真正屬于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心情。有一個棒棒的身子骨,再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想不長壽都難!也就不要再管他孤獨不孤獨了!
當(dāng)然,您也可以繼續(xù)選擇快樂的孤獨著。也許孤獨并不可怕,也許孤獨本來就是人生的一個常態(tài)吧,既然不能徹底消除孤獨,那么就強(qiáng)大內(nèi)心,去享受孤獨吧,您說呢?!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四
一開始覺得無聊,中間終于像以前一樣被小說里的人物楊百順牽住了,最后看得心里又不舒坦。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曹青娥卻成了以前她以前討厭的媽媽的那副樣子,老曹也變得像他老伴當(dāng)初那樣,牛愛河的經(jīng)歷也是與楊百順的經(jīng)歷驚人的相似,幸的是何玉芬對他說了那句“人過的是以后不是過去”,可是他好像也并沒有領(lǐng)會這句話的意思,又或許章楚紅的話永遠(yuǎn)不知道那句話就會永遠(yuǎn)壓在他心頭,可是這樣又何時是個盡頭呢,剪不斷理還亂,豈不是還是活在過去。
“一句頂萬句”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句話的重要性。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和一個人成為患難之交,一句話可以成為一件事的惡緣根本,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走出深淵。
書里零零散散的道理太多。我盡著幾點還記得的寫。
劉震云用了如此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是想以此說明什么?“一件事總得繞幾個彎”“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與人的關(guān)系是極其復(fù)雜的,一件事情的發(fā)生也是由無數(shù)個小事件導(dǎo)致的,別埋怨,有時候出事了不怪別人怪自己,為何偏偏找人商量還聽了別人的話還把自己的心腹之話傾訴盡,結(jié)果別人挖了坑專讓你跳結(jié)果別人告訴了他的好朋友結(jié)果別人哪里管你只顧了自個兒的小心思。聽別人的建議,然后自己做決定,而不是直接用別人的建議作為自己的決定。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五
小說的前半部份講述了吳摩西(楊百順)年輕時孤苦無依的苦難人生,最后弄丟了養(yǎng)女而出走延津,后半部分講述了吳摩西養(yǎng)女的兒子牛愛國為了擺脫孤獨的人生而走入延津,一出一入,延續(xù)百年,講述了四代人的孤苦人生,描述了普通百姓的千姿百態(tài)。作者用簡潔直白的語言來敘述故事,卻將每個人物的形象和內(nèi)心刻畫的如此豐滿,寫盡了世間百態(tài),人生孤苦和滄桑。非常驚嘆作者的文筆和經(jīng)歷。一直在想,作者都經(jīng)歷了什么才寫出這么沉重而帶著點希望的作品。看完這本書內(nèi)心非常沉重和痛苦,觸及心靈,同時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執(zhí)著和頑強(qiáng)。
話,一旦成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隨形地產(chǎn)生了。明明就是一句話,一件事,可是中間卻拐著好幾道彎兒,最終就不是一句話一件事了。因為誤會和賭氣,成為了孤苦的源頭,讓原本的說的著變成一輩子不說話,變得孤獨。把的好的是病,猜不出是人心,有時候順著你說的人心里確憋著壞,表面上為你出主意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發(fā);而人一旦有了隔閡,便無做的對地方,本來是為對方考慮,也變成了別用意。多么諷刺!曹青娥說她活了七十歲,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的東西能挑,唯獨日子沒法挑,過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從前。的確,人生苦短,原來世上的事情件件藏著委屈,看透了,心就不苦了。
讀完小數(shù)讓人感知的是數(shù)不盡的無奈和孤苦,但是最后的結(jié)束的一句“不,得找”又象征著生活的希望。書中人物他們的人生,他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寫照!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身邊重要的人,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也許我們正在經(jīng)歷著委屈,正在經(jīng)歷的不如意和各種誤會,也許現(xiàn)在的你無能為力。但請心中一定要有光!也許現(xiàn)在的你無法把生活的每一步都走的很好,但是請堅持用自己的力量朝著光向前走吧!在還能走的年紀(jì)盡情往前走!就這么一直堅持就好。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六
舍不得掩卷是有些個理還沒碼完,有些個人要跳出來蹦跶顯形,有些個事要對照明鑒?!斑@日子過的是以后,不是過的以前。”這樣想來,還有什么可值得掰扯的呢?顯然是要說給自個的。
這里面多出來一個時間模式。
這后面我們分兩條線走,一個是瘸腿,一個人;一個是瘸子,好多人,有悲歡離合。
事兒得一件一件理,可理兒就是那么個理兒,瘸腿一個人,原本不必理,自認(rèn)門清,無法無天,自得其樂。瘸子不行,在親情、愛情、友情的俗世里如果瞅不見自個,又找不到說的上話的,多半就是瘸子且不得好終。整個下半部人生就是這樣:事碼不好,話說不上,人找不對,即便陰差陽錯找對了也是失了魂丟了人,即使懂得了一些道理也過不好當(dāng)下。為何?因為瘸子好面子,他忘了自個是誰,總是活在別人的認(rèn)為里,根,弄差了;因為瘸子把現(xiàn)在活在了以前里,自然也就沒了以后。因為瘸子總是一個事掰扯到另一個事,其實碼不清也就算了,怕就怕惡魔纏身后的私語,我不殺人,也要放火。如此這般,落下了病根:在循環(huán)往復(fù)里得了一個可怕的?。涸谶^往的世界里沉淪、尋找,在如今的世界里繼續(xù)犯錯、丟失,及無從談起的未來。
瘸了腿的有可能成了瘸子再爬不起來,沒了耳垂的曼卿反倒值得期許。雖也下眉嘆息,武斷有余,然知書達(dá)理,勇氣可嘉。奈何老劉回回繞繞,濃墨重彩,獨獨至此也是惜墨如金,亦無從談起以后,當(dāng)真是無一安好,好不孤獨。
家人不能選,我且珍惜。
過往不必選,唯有珍惜。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七
最近因為看了朗讀者。喜歡上了一個作家:劉震云。如饑似渴的讀完了他的一本書《一句頂一萬句》。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日子得往后過,不會再回到從前了。
是啊。回味著這句話,我想起來難忘的2016。在這一年里,我不幸的被惡性腫瘤親吻。為了活著,切去了身體的一部分。術(shù)后,第一次在浴室洗澡的時候,面對殘缺的身體,我痛哭失聲。我以后的路還應(yīng)該怎樣走。在親人,醫(yī)生的陪伴下,我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堅定了生活的信心,在老師同學(xué)的陪伴下,我的臉上又恢復(fù)了童真的笑容。盡管以后還有5年的后續(xù)治療,還要不停的頂起復(fù)查,但是,這些都打不倒我的生活信念。正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是的,生活還要往前走。不能因為一點坎坷就選擇投降。在治療的過程中,我認(rèn)識了好多病友,她們大多多才多藝,有巧手姐姐:新新,有演員阿姨:天倫,有瑜伽教練:愛的世界……她們的生活熱情也感染了我。
在病后的日子里,我參加了學(xué)校的書法班,又在間斷了一個治療時期后,參加了少年宮的舞蹈班。反正生活中到處是歌聲,到處是歡笑。因為我的笑聲,也感染了周圍的人,她們都說,我變了,變得比以前更開朗樂觀了。
知道劉震云作家也是源于董卿主持的節(jié)目:朗讀者。每期必看??赐暌院螅倳ニ伎嘉医窈蟮纳钪?。身體的殘疾不可怕,心靈不能殘疾。
日子總是要往后過的,是的,只要活著就充滿了希望。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八
剛開始讀時頗不順利,感覺是翻開了一本百家姓,老張講故事牽出了老李,老顧的攤子左邊是老王,右邊是賣豆腐的老孫,還有剃頭的老關(guān),老啥啥,老啥啥,人物太多混淆不清,說不清誰是主,就像一部鄉(xiāng)村記事。
適應(yīng)了本書這樣的人物出場安排后,也慢慢縷清了人物主線是誰,抱歉我已經(jīng)忘記了他的名字,似乎是叫楊百順吧?后來改名為吳摩西。其實每個人的命運就是這樣,在不同的.階段遇到不同的人,發(fā)生不同的改變,一步一步走完了一生,那些出現(xiàn)在你生命里的過客,一刀一刀給你刻畫出一輩子。
書中出現(xiàn)的小角色頗多,可以說每一個都性格鮮明,不知道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染坊里的那個老板,熱愛猴子,愛尋思事,有工人犯了錯就愛盯著他看,再低下頭想,這個一想,就把人給想怕了,比罵你打你還難受。
前半部分取名“出延津記”,后半部分取名“回延津記”,前半部分講的是一個男人從少年到中年,離開延津去外面打拼,后半部分講的是跟這個男人有瓜葛的一個小姑娘,被賣到外地,長大后想回到生她長她的故鄉(xiāng),顧為“回延津記”,布局結(jié)構(gòu)有點像《燦爛千陽》,兩個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分別占據(jù)書的一半。但不同于《燦爛千陽》的是,這本書沒有明確的結(jié)局,楊百順的子孫(楊百順生前最愛的,因為長得像老詹)究竟想問那個小姑娘什么話,那個小姑娘的兒子的情人想跟他說什么話,都不知道,故事就這么結(jié)束了,也許正應(yīng)了書名,這沒有說出來的一句話,頂一萬句。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九
這本書我在2016年的時候看過,當(dāng)時我寫的書評是:
楊百順一輩子都在找找這個找那個把自己找成了楊摩西又找成了吳摩西最后找成了羅長禮他的女兒也在找他的外孫也在找找到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找的就是一句話也不是為了一句話而找找不到這句話就活不下去了而是以為自己想找一句話為了這句話他自己卻說了一萬句話也不是一萬句話就抵不上要找的那一句而是找到了那句話找就沒有白找話就沒有白說。
按照劉震云給自己的評價,他的作品屬于“現(xiàn)實魔幻主義”,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相反,是把玄之又玄的東西,借最平常的人和最樸實的事給說出來,說白了就是用一幫土得掉渣的農(nóng)民當(dāng)主角寫了個寂寞。但這寂寞不是作者一個人的寂寞,而是讓許多讀者情緒里產(chǎn)生共鳴的寂寞,這樣一來,一群人的寂寞就成狂歡了。
這也太魔幻了吧,看完《一句頂一萬句》,我對兩個詞印象深刻。一個是“說得著”,一個是“碼放好”。
說得著這個詞,聽上去就有一種中原地帶渾實粗獷的氣質(zhì)——兩個膀?qū)嵮鼒A,滿臉黃土的漢子并肩而坐,或端酒夾菜,或吞云吐霧,操著十足侉味的河南方言推心置腹,相當(dāng)有畫面感。我向來對三四線小縣城有種理想化的好感,看《地球最后的夜晚》時迷上了凱里,聽五條人的歌曲對海豐充滿向往,讀到本書中的延津也不禁神馳。在我看來,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已經(jīng)被展示得太過充分,只有在地圖上都不具名的小小城鎮(zhèn),才得以保留其自身獨特的神秘感,而這種神秘感作為培育魔幻念頭的土壤,再合適沒有了。
這樣一位傾聽者無疑是優(yōu)秀的,也是務(wù)實的??墒菍τ谀馨岩磺卸即a放好的人來說,這種能力反而就成了負(fù)擔(dān)——不僅要像樹洞一樣接受別人的負(fù)能量,還要不負(fù)眾望地給出自己的分析,說完還不算完,一旦出的主意沒真正解決問題,反而還會受牽連。
很多人都覺得劉震云不是個能把故事骨肉碼放好的作者,他寫的東西啰里八嗦,盤根錯節(jié)相互勾連,車轱轆似的來回轉(zhuǎn)??晌矣X得還挺有趣,就像是吃魚要擇刺,嗑瓜子要剝皮,嚼甘蔗要吐渣,從稍顯粗糙的表達(dá)里對作者思路求索,反倒讓人更加甘之如飴。
我覺得,假如劉震云真的坐到我身邊,切上一盤淋上香油的涼拌豬心豬耳朵,我倆絕對說得著。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十
“我原來殺豬時,聽你說過,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前兩件事我不糊涂,知道自己是誰,從哪兒來,后一個往哪兒去,這幾年愁死我了。”楊百順對老詹說。
楊百順最想跟羅長禮一樣喊喪,可惜這活兒不常有。他想上學(xué),被父親的假抓鬮戲碼陰了。離開賣豆腐的老楊,他跟老曾殺豬,師傅有了續(xù)弦,利益分配的不均等。來到染坊挑水,誰知“放”走掌柜的猴子,逃離時遇上意大利的傳教士老詹,改名“楊摩西”,跟老魯破竹,鬧翻后在蔣家莊挑水,社火里扮的“閻王”被縣長看上,就在縣政府種菜,還“嫁”給了賣饅頭的寡婦吳香香,改姓“吳”。吳香香和人私奔后,吳摩西帶著繼女巧玲被迫假裝尋人,誰知弄丟了巧玲,他又從新鄉(xiāng)去了開封、洛陽,尋不得人,回不了家,他改名“羅長禮”,最后落根咸陽。
從楊百順到楊摩西,從吳摩西到羅長禮,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父子、兄弟、師徒、雇傭、夫妻關(guān)系的叛離,顛沛流浪。
在他遇到的眾多人物中,可分成了兩類,“說得上”的和“說不上”的。說得上話的,無論親疏,隔千山萬水、跨重重關(guān)系,冒天下人之大不韙也要和他說上一句話;說不上話的,枕頭挨枕頭睡著,吃一碗飯、流一脈血也心隔著心。
為了這個“說得上”的人,“說得上”的一句話,好“噴空”的楊百利從賣豆腐的兒子成了火車司爐,龐麗娜舍下為他做魚的牛愛國跟人跑了兩次,姑娘牛愛香到了四十歲才嫁人,曹青娥一生都想回延津找繼父吳摩西,臨死也沒有見上繼父的孫子……愛好、愛情、知己……大家都在尋尋覓覓。
劉震云用“噴空”(河南話,聊天,但比聊天熱情奔放)的形式給我們講了老百姓百十年來尋找的一個“說得上”話的人,一句“說得上”話的故事,似乎我們從生到死走過的路吃過的飯都是為了找到這一份精神的.慰藉,或知心,或家常,或有見識,或能碼清事情,或只是一句“你說呢”,或是他和她的話,或是我們誰都等待的一句話。
牛愛國還在找,蕓蕓眾生都在找,全書中獨有老詹不用找。從意大利來中國四十多年,他只發(fā)展了八個教徒,每天被自行車馱著去各個地方布道但沒有人聽,可是他并不孤獨,他有一幅畫,畫著宏達(dá)的教堂,開著明堂的窗戶,里面裝的是他不滅的信仰,背面寫著“惡魔的私語”,縱然你有幾百次想殺人想放火,但畫在、信仰在,你的心就明堂堂。(李萌)。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十一
開始讀劉震云的書,不是因為知道有這個作家(請恕我的無知)或知道他這本《一句頂一萬句》的評價有多高,是前幾個月朋友圈里發(fā)的個頭條消息上,看到有人整理了他的一些名人名言,這些所謂名人名言,其實就是他多部小說中的一些經(jīng)典語錄,看了之后感覺說的特別有道理有意思還特別接地氣!于是讀了他的這本書!
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展現(xiàn)紙上,讓人不禁就這么走了進(jìn)去,開始讀時人物繁多,關(guān)系紛雜,腦子一直跟著在畫人物圖譜,慢慢的人物事件主線清晰起來,也被人物命運牽引著看下去!三代人在不同時空,卻又有著相似的命運,都在找這世上最難的'事,就是找到個說得著的人,不光要說得著還要能一直說得著下去才好,可惜很多人經(jīng)過他自己的一段人生后變成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能說得著的人了,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所以人就總是不斷地尋找!書里說的到老了后就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過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以前!還真是這么回事!別跟自己較勁,人人都有委屈,再孤獨也要走下去!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十二
因為要看話劇,所以先看了這本書,這本書寫的像百家姓,老楊,老裴,老李,老蔣,老姜,每個人都不提名字,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有的愛說話,有的不愛說話,但是都有說的著和說不著的人,有共同的愛好說的著,彼此需要說的著,緣分到了說的著,不管年齡,男女,老幼,說的著才在一起,說不著捏在一起也沒話說,好多夫妻都是這個樣子,彼此說不著卻和別人的老婆老公說的著,說不著的人對你再好也不珍惜,說的著的人一起過窮日子也開心。有些人最開始說不著,后來說的著了,有些人,最開始說的著,后來因為些事說不找了。事會變,人也會變,說不說的著也會變。
說話分怎么說,做事分怎么做,有人怎么說怎么做,有人把壞的說成好的,有人把好的說成壞的.,有的話可以這么說,但是不能這么做,有的事可以這么做但是不能這么說,有的人說一件事是一件事,但是大部分人愛把一件事說成另外一件事,另外好幾件事。
說話和道理,交織成個色的人,個色的關(guān)系。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十三
這本書大概讀了一個半月,很喜歡這種題材,平鋪直敘,每個人物都各有性格。只是這個故事吧感覺完整度不太夠。
從楊百順到楊摩西到吳摩西到羅長禮;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的人,經(jīng)歷的一樁又一樁的事兒看罷不禁讓人唏噓不已。正如文里那句:世上的事情,原來件件藏著委屈。
摘一下喜歡的句子吧:曹青娥講,我活了70歲,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
我還看穿一件事,過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從前。
感覺這本書講的分離聚散,皆是起源于人與人說不說的著。
之于牛愛國和龐麗娜結(jié)婚,是因為之前說的著。龐麗娜跟人跑了,又是因為日子過了八九年,和牛愛國說不著,遇到了一個說的著的小蔣。
之于章楚紅和李昆和牛愛國。
牛愛香42歲嫁給56的宋解放,說她結(jié)婚不是為了結(jié)婚,是想找一個人說話,單身到42,整個一個人要被憋死了。和宋解放結(jié)了婚之后,說沒嫁他之前,我見他就笑,自嫁了他之后,我一次也沒笑過。對老宋來說,這段婚姻給他最好的一個結(jié)果就是認(rèn)識了百慧。
很推薦吶,已經(jīng)是下半年看過可讀性很強(qiáng)的書啦!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篇十四
有幾句話沒說清楚。吳摩西想對晚輩說的那句話,張楚紅想對牛愛國說的那句話。我大膽猜測,全是那句話“活著就是未來,不是過去”。因為一句話抵萬句。
作者很貼心??偸前堰^去翻來覆去。并且上下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不知道以后牛愛國會怎么樣。牛愛國的過去可以追溯到楊百順,但我不知道。過去的事情太過曲折,根本不可能說清楚。
嗯,簡單來說,就是祖孫三代,還有一個“講道理”的人,從延津出去又回來的故事。劇情曲折離奇,驚心動魄。同時,最大的感受是命運的無奈和做人的孤獨。
楊百順,本是在楊家莊買豆腐的老楊之子,最先喜歡上了叫喪的羅長禮。七十年,卒于咸陽。他死的時候,他的子孫都姓羅,因為他說自己叫羅昌禮。書外的人永遠(yuǎn)記得他叫楊摩西、吳摩西,跟老曾學(xué)殺豬,跟老詹信神。他有一個很有名的繼女,名叫巧玲。后來,巧玲迷路,巧玲,即曹青娥的兒子牛愛國辛,回到了延津。沒看過書的人一定不明白人物關(guān)系。
楊百順是寂寞的,牛愛國也是寂寞的。他們的'孤獨是不同的,也是不同的。與能說會道的人做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但要知道,人總是會變的,就像主人公經(jīng)常更名更姓一樣。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褪色了,也許這就是生活吧。這也是為什么你不能在你的生活中總是想起過去的原因。過去的人就像死了一樣,再也回不來了。唯有前行,結(jié)交新朋友,下一段旅程找到對的人陪伴,才能過好這一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86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