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學設計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教案的編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下面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分享的教案設計,希望能夠給各位啟示和指導。
地球探秘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調(diào)動幼兒思維,提高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
2、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機器人的形象,鞏固幼兒對涂色技巧的掌握。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機器人范畫一張,畫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
1、引導幼兒觀察范畫并討論:機器人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和人一樣有頭、身體、四肢、五官等)。
2、說一說:你心中的機器人是什么樣子的?它的頭(身體、四肢、五官等)是什么形狀的?(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
3、進一步啟發(fā)幼兒:機器人的各部分可不可以像我們身邊的某樣東西,或是種小動物(植物)呢?(頭像電飯鍋、眼睛像魚、手臂像槍、腿像……,想象出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機器人。)。
4、幼兒動手作畫,教師進行指導。
提醒幼兒:
1)我們要畫一個身體強壯的機器人,不要畫得太小;
2)用單色筆勾畫輪廓,注意保持畫面整潔;
3)涂爭色時要順著一個方向涂,不要涂到輪廓線外。
(三)拓印。
(四)評價作品。
從構圖及色彩等方面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先請幼兒互評,最后教師小結。
地球探秘教案篇二
1.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2.研討本文的說明方法。
3.搜集有關地球及其能源的開發(fā)利用的資料,以便了解科學的飛速發(fā)展,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激勵學生對未來的探索。
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自讀課。
提示簡評法。
電腦、電視。
閱讀討論法。
氣圈看看水圈我們石圈:位置的。
性質(zhì)地形成球探索開發(fā)。
時間階段目標。
1.補充、擴大知識面,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欲望。
2.了解課文內(nèi)容。
3.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
4.研討本文結構,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
5.進一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
6.理解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理。
1.導入: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但對地球了解又有多少呢?
(2)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知識,就清仔細閱讀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先生的《看看我們的地球》一文。
2.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并思考:從文中你了解到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提示:地球有哪些部分組成?課文主要介紹的是哪部分?明確:地球有氣圈、水圈、石圈組成。主要介紹了主體石圈。
4.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有關石圈的知識?
明確:課文從石圈的位置、性質(zhì)、形成以及人類對石圈的探索及開發(fā)利用等方面介紹了有關石圈的知識。文章先由地球的氣圈、水圈引出課文的說明對象——石圈,接著介紹石圈的位置、性質(zhì)及形成;有石圈的形成,引出人們從古到今對石圈的最上層的開發(fā)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解決石圈最上層可利用的各種礦物質(zhì)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由解決的辦法又引出對地熱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了解清楚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由此又引出要揭開有關地球起源之謎,最后,展望開發(fā)利用其他天體的美好前景。
明確:作者認為要解決石圈上可利用的礦物資源日漸減少的問題有兩種辦法:
(1)靠現(xiàn)代地球物理探礦、地球化學探礦和各種新技術部門的合作者們共同努力,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
(2)繼續(xù)找尋和利用新的物質(zhì)和動力來源,熱就是便于利用的動力根源。
作者認為了解清楚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的辦法是:
(1)通過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對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進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2)發(fā)射火箭到其他天體和通過遠距離自動控制儀器的記錄等,得到有關那個天體內(nèi)部結構的資料來進行比較研究,間接地了解地球內(nèi)部物質(zhì)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
6.提問: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各舉一例說明其作用。
明確:
(2)列數(shù)字:“大約每往下降33米,溫度就升高1℃?!蓖ㄟ^數(shù)字準確地說明了越往地球深處,溫度越加增高。
(3)作比較:“可是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的眼睛所能鉆進石圈的深度,頂多也不過十幾公里。而地球的直徑卻有著12,000多公里呢!”通過列數(shù)字、作比較說明當時我們對地球的了解非常有限。
7.總結:
8.交流現(xiàn)代人們對地球的開發(fā)資料。
教師活動。
1.說導語。
2.(1)聽讀評讀(2)評價答案的優(yōu)劣。
3.提示思考角度。
4.(1)提出思考的問題(2)歸納總結。
5.提問,巡視。
學生活動。
1.介紹知道的地球知識。
2.(1)個別分段讀課文,并思考問題。(2)回答問題。
3.思考回答。
4.閱讀討論概括回答。
5.閱讀課文篩選答案。
6.理解閱讀,討論回答。圈點答案。
地球探秘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鍛煉幼兒的`模仿能力。
2、讓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
音樂。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見過機器人嗎?見過機器人刷牙嗎?(老師示范)接著老師示范機器人洗臉的動作,幼兒一起跟著做。
飛船準備出發(fā)啦――嗖。
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
3、請幼兒說一說機器人刷牙,洗臉,是什么程序?(老師引導幼兒做一遍),再次聽音樂做一遍。
三:機器人首領決定再去另一個地方――放音樂,做動作。
1、機器人看到一個地球人在釣魚,請一個幼兒模仿機器人怎么釣魚。(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釣魚,其他幼兒模仿機器人看地球人釣魚)。
2、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劃船,機器人(其余幼兒)跟著學。
3、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把剛才的釣魚,劃船連起來聽音樂做一遍,其他機器人(幼兒)跟著一起做。
四:飛船降落在了體育館(讓幼兒站在小凳子后面)請幼兒說一說在體育館看到了什么(跑步,舉啞鈴)?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老師示范機器人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聽音樂,老師,幼兒一起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
五:游戲――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放音樂,另一個老師做地球人,其余做機器人,聽音樂,做動作(地球人,機器人的動作不一樣),音樂一停,地球人去找一個機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對手)。
六:活動結束。
地球探秘教案篇四
1、見過機器人嗎?見過機器人刷牙嗎?(老師示范)接著老師示范機器人洗臉的動作,幼兒一起跟著做。
飛船準備出發(fā)啦——嗖。
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
3、請幼兒說一說機器人刷牙,洗臉,是什么程序?(老師引導幼兒做一遍),再次聽音樂做一遍。
三:機器人首領決定再去另一個地方——放音樂,做動作。
1、機器人看到一個地球人在釣魚,請一個幼兒模仿機器人怎么釣魚。(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釣魚,其他幼兒模仿機器人看地球人釣魚)。
2、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劃船,機器人(其余幼兒)跟著學。
3、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把剛才的釣魚,劃船連起來聽音樂做一遍,其他機器人(幼兒)跟著一起做。
四:飛船降落在了體育館(讓幼兒站在小凳子后面)請幼兒說一說在體育館看到了什么(跑步,舉啞鈴)?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老師示范機器人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聽音樂,老師,幼兒一起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
五:游戲——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放音樂,另一個老師做地球人,其余做機器人,聽音樂,做動作(地球人,機器人的動作不一樣),音樂一停,地球人去找一個機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對手)。
六:活動結束。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
地球探秘教案篇五
1.通過收集資料、課堂交流等活動,了解一些月球的基本知識和人類探索月球的歷程。
2.能利用多種途徑收集有關信息,并按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整理。
3.從人類探索月球的艱辛歷程中體會到科學的進步和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激發(fā)學生對宇宙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教師準備:
1.了解教參上介紹的有關月球的知識;
2.整理準備提供給學生的月球資料(遠古時期、伽利略時期、近現(xiàn)代時期);(附后)。
3.錄像資料(備課系統(tǒng):人類在不同時期對月球的探索);
4.月球卡范例(參考教材上的范例)。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
2.請幾個同學講故事或者背詩歌。
(預設:《靜夜思》《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嫦娥奔月》)。
(預設:認識:月有陰晴圓缺;疑問:明月幾時有;想象:月球像地球一樣生活著生物)。
月球到底有哪些奧秘,人們又是怎樣去探索認識月球的呢,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吧。
(梳理板書:肉眼觀月地面天文望遠鏡觀月探測器探測與登月考察)。
2.提供老師準備的3份資料,學生閱讀并把最感興趣的部分圈劃出來。
3.你對人類認識月球的過程有什么想法?
(預設:人類探月的技術與工具越來越先進;人類對月球的數(shù)據(jù)勘測越來越精確;人類對月球奧妙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類對月球的疑惑也越來越多。)。
1.課前讓大家收集了有關月球的信息,你們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學生展示自己的信息但不作具體介紹)。
2.討論:啟發(fā)學生以“月球卡”的形式交流月球信息。
3.小組合作制作“月球卡”。教師巡視指導。
4.“月球卡”交流會。
(適時穿插阿波羅號宇航員奧爾德林的故事:在別人問及他是否為沒成為第一個下月球的人感到遺憾時,他風趣地說道:“別忘了,我是第一個從月球下地球的人”。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宇航員熱心科學事業(yè)而不看重個人榮譽的`灑脫。)(注:如果學生沒有收集到資料,可以把閱讀老師的資料與制作“月球卡”活動合并起來)。
1.課后進一步收集有關月球的資料。
2.在班級中展出“月球卡”。
農(nóng)村兼職科學教師坦言:現(xiàn)在的科學教材,書上有的,學生知道,老師也知道;書上沒有的,學生不知道,老師也不知道。從教學內(nèi)容來看,《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是一節(jié)典型的運用已有資料理解科學的教學。面對這樣的非動手實驗的科學課,教材上提供的信息(文字資料)是很有限的,教師該怎么備課?本教學設計提供了范例:
1.通讀教材——補充教材的“空白點”。備課的第一步就是要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去收集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給自己“充電”。比如本課,教材上僅僅介紹了各個時期人類探索月球的觀測工具及一些基本數(shù)據(jù),而各個時期人類的發(fā)現(xiàn),還有“人類留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的背景資料等都是教材的“空白點”。教師只有在課前從教參、網(wǎng)絡、書籍上廣泛閱讀有關月球的資料,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導學生整理資料、認識月球,甚至在信息產(chǎn)生沖突時及時判斷信息的正誤并進行引導。
2.解讀學生——找準教學的“起始點”。月球在學生來看并不十分神秘的背景下,我們的教學要走向哪里?教材的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在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活動中建構起“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在不斷改進,對月球的認識不斷深入、豐富,同時還有很多的疑惑期待我們進一步探索”的觀念。因此,本課的重點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月球知識,而是讓學生體驗到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這也是新教材與老的常識教材《月球》一課的根本區(qū)別。學生的知識儲備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我們的教學起點。
3.精簡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課教學很容易出現(xiàn)課堂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要在40分鐘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備課時要圍繞教學重點統(tǒng)籌布局活動的內(nèi)容、方式與時間。明確各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理清線索,預設好學生的活動、想法,教師的教學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地球探秘教案篇六
1、鍛煉幼兒的模仿能力。
2、讓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音樂。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見過機器人嗎?見過機器人刷牙嗎?(老師示范)接著老師示范機器人洗臉的`動作,幼兒一起跟著做。
飛船準備出發(fā)啦——嗖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
3、請幼兒說一說機器人刷牙,洗臉,是什么程序?(老師引導幼兒做一遍),再次聽音樂做一遍。
三、機器人首領決定再去另一個地方——放音樂,做動作。
1、機器人看到一個地球人在釣魚,請一個幼兒模仿機器人怎么釣魚。(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釣魚,其他幼兒模仿機器人看地球人釣魚)。
2、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劃船,機器人(其余幼兒)跟著學。
3、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把剛才的釣魚,劃船連起來聽音樂做一遍,其他機器人(幼兒)跟著一起做。
四、飛船降落在了體育館(讓幼兒站在小凳子后面)請幼兒說一說在體育館看到了什么(跑步,舉啞鈴)?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老師示范機器人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聽音樂,老師,幼兒一起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
五、游戲——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放音樂,另一個老師做地球人,其余做機器人,聽音樂,做動作(地球人,機器人的動作不一樣),音樂一停,地球人去找一個機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對手)。
六、活動結束。
地球探秘教案篇七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yǎng)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教學重點:理解地球的可愛與易碎。
教學難點:理解題目“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教具準備:課件
1、談話:同學們,第二單元我們學習了《荔枝》這篇課文,深深體會到母親對兒孫濃濃的愛,感受到母親這個稱呼是多么的親切,多么令作者魂牽夢縈。我們除了這個有血有肉的母親,還可以把什么也稱作母親?(老師、祖國、大地、黃河、地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ヒ娨灰姷厍驄寢?。板書“地球”?/p>
2、播放課件,認識地球的美麗可愛。
1、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畫出宇航員感嘆的句子。
2、生匯報交流。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生對此句質(zhì)疑。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1、了解地球的“可愛”
(1)出示:據(jù)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a從哪里體會到地球的可愛。
b朗讀、品讀、齊讀,體會地球的可愛。
(2)出示: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a為什么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b生結合收集的資料談。
c指名讀、齊讀。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3)了解地球的無私。生交流資料,地球向人類提供了哪些資源?
2、了解地球的“易碎”
(1)自讀課文3、4自然段,哪個詞最扎你的心?結合收集到資料談談。
(2)生態(tài)災難有哪些?生交流。師出示相關的課件。
(3)展開想象:此時生態(tài)災難還僅僅是四個字嗎?它仿佛變成什么?
(5)小結:看到傷痕累累的地球媽媽,我們禁不住傷心,禁不住慚愧,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
出示課件,生齊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3、了解“無法移居”
(1)地球是那樣可愛,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但人類還不以為然,總認為(引讀出示:“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
(3)小結:宇宙之大,如果人類再不斷地破壞地球,人類將無立足之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引讀出示:“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1、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認識了另一位媽媽――地球,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地球媽媽和她的兒女們說說,請你們打開心聲,把自己最深感受寫下來。
2、生交流感受。
聽了同學們的表白,老師很感動,有我們這些有志的女兒,相信有一天,我們的媽媽會變得更美麗、可愛,保護環(huán)境,珍愛生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創(chuàng)作一條宣傳環(huán)保的公益廣告,在班上交流。
3、調(diào)查家鄉(xiāng)環(huán)境遭破壞的情況,和同學們商討保護的辦法。
地球探秘教案篇八
1、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旋律,學習機器人斷頓動作。
2、學會觀察地球人的連貫動作,用機器人的斷頓動作進行模仿表現(xiàn)。
3、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交換朋友,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音樂、ppt課件。
1、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機器人嗎?(出示機器人照片)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幼:機器人你好!師:小-朋-友-你-們-好!我在模仿誰說話呀?機器人和我們?nèi)祟愓f話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機器人說話一頓一頓的、很慢)他們的動作和我們?nèi)祟愑惺裁床灰粯拥牡胤絾??(播放機器人跳舞的視頻,邊放,教師邊模仿表演)師:有沒有發(fā)現(xiàn)機器人做起動作來有什么特點?小結:機器人做動作也是一頓一頓的、很慢。
2、教師講述故事,調(diào)動興趣。
3、引導幼兒學習機器人刷牙、洗臉動作。機器人在出發(fā)之前要先刷刷牙,它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刷-刷-刷-刷-咔。刷完牙以后再洗洗臉,創(chuàng)編洗臉動作洗-洗-洗-洗-咔。
4、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地球人動作,用機器人動作進行模仿。師:我們看看機器人來到了哪里?(河邊)看到地球人在干什么?(釣魚)幼兒創(chuàng)編機器人釣魚的動作:釣-釣-釣-釣-咔。接著地球人又劃船回家了,幼兒創(chuàng)編劃船動作:劃-劃-劃-劃-咔。
5、請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做地球人釣魚、劃船的連貫動作,其他幼兒扮演機器人,用程序模仿地球人的動作。
6、教師情境遷移,飛船降落到體育館,幼兒創(chuàng)編兩個體育動作。請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請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其他幼兒扮演機器人,用程序模仿地球人的動作。
7、學習機器人找朋友,回答問題:機器人找到朋友后,做了什么動作?(機器人與地球人雙手對接)。
8、完整游戲。飛船降落到幼兒園里,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做兩個做游戲的動作,其他幼兒扮()演機器人用程序模仿地球人動作,并在音樂結尾找朋友交換位置。
地球探秘教案篇九
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動植物提供的資源。
科學探究目標
1.能說出人類生活離不開動植物的一些實例。
2.能參與制作一個愛護小動物的裝置(“小鳥餐廳”或者小鳥之家)。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對探究動植物與人類關系的活動感興趣。
2.愿意傾聽,樂于表達。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認識到動植物與人類的關系,體會到應該保護身邊的動植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說說與人類衣、食、住、行有關的動植物。
教學難點:認識到動植物與人類的關系,體會到應該保護身邊的動植物。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牛奶盒子、直尺、記號筆、剪刀、繩子等(可事先請家長適當進行加工)。
教師準備:課件、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相聯(lián)系的資料、班級研究記錄表、選取幾個與動植物人類關系密切的典型觀察場地(如蔬菜園、綠化區(qū)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預設2分鐘)
1.出示圖片:請觀察大屏幕上的圖片,圖片中有什么?
2.小狗是動物、小草是植物。動物、植物和我們(人類)都生活在地球家園中,是我們地球家園的一部分。我們也把地球家園也叫作大自然。
3.大自然就像一位母親,而我們就像她的孩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做大自然的孩子》。(出示課題)親近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會讓我們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奧秘。
二、探索(預設13分鐘)
2.圖中的野花、小草、駿馬和我們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3.讓我們做一個“自然偵探家”到校園里找找更多的動植物和我們的聯(lián)系。
4.我們?nèi)ソ淌彝饣顒右⒁馐裁茨兀?/p>
(1)保持安靜,用心觀察,及時記錄在活動手冊第7頁中;
(2)保護動植物,盡量不打擾不破壞;
(3)聽從老師指揮,不奔跑打鬧。
5.能做到上面幾條要求就是優(yōu)秀的“自然偵探家”,讓我們一起帶好《學生活動手冊》,安靜有序的排隊,跟著老師走吧。
6.選取1-2個典型觀察場地組織進行觀察,表揚認真觀察、及時記錄的“自然偵探家”。
三、研討(預設8分鐘)
1.組織學生說說動植物與我們的聯(lián)系,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個例引導認識動植物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等關系。
2.你能說出10個或10個以上與我們衣、食、住、行有關的動植物名稱嗎?
3.組織小組討論,并填寫記錄表。(記錄表上既可以畫畫也可以寫字)
4.請典型小組同學上來展示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展示,有選擇性地寫在“班級研究記錄表”中。
5.對于剛才小組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嗎?完善“班級研究記錄表”。
6.我們的生活與動植物還有哪些聯(lián)系?可以試著讓孩子從生存環(huán)境、水土保持、生態(tài)平衡、生存伙伴等角度淺顯的說一說。
四、實踐(預設12分鐘)
3.讓我們看一下視頻了解詳細制作過程。
4.制作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呢?重點強調(diào)剪刀等要注意安全:不能對準自己和其他小朋友;要緩緩用力,不能太用力。
5.讓我們拿出準備好的材料小組開始制作吧。
6.小組展示制作的“小鳥餐廳”。
7.提示: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給小鳥喂食,比如天氣嚴寒或雪天,不能讓小鳥產(chǎn)生依賴。
8.課外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尋找合適的地方擺放“小鳥餐廳”,并且定時觀察記錄。我們還可以搜集資料和相關材料“給小鳥建一個家”。
五、拓展(預設5分鐘)
1.我們?nèi)祟惖纳钆c動植物密不可分,因此我們要走進大自然,去了解更多植物、動物與人類的`聯(lián)系。
2.你看這些課本22頁的圖畫,說說這些動植物與我們有怎樣的聯(lián)系?
3.請同學們繼續(xù)當“自然偵探”,在家長陪同下到植物園或野外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動植物與人類的聯(lián)系。
活動注意:
(2)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動物或植物,可以通過手機軟件“形色”等查一查,也可以記錄下三個以上的特征,給它起個名字,或把它的樣子畫下來。
(3)保護動植物,靜悄悄的觀察,不要打擾和破壞。
【板書設計】
做大自然的孩子
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有關的動植物
衣:棉花、鴨子、羊、?!?/p>
食:水稻、小麥、豬、西瓜……
住:松樹……
行:松樹、牛、馬……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
新課。
9月5日星期三。
第1課時(共8課時)。
1、通過讀圖片、資料,感知人們對地球的形狀認知過程。
2、能夠說出地球是球體的證據(jù)。
3、能夠用相關數(shù)據(jù)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4、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地球形狀的認知過程,用相關數(shù)據(jù)描述地球大小。
舉例并且能夠解釋說明地球是個球體的證據(jù)。
啟發(fā)式導學法。
觀察法為主。
1、1在地球上尋找我們生活的地方。
1、形狀:赤道略鼓兩級略扁的橢球體。
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2、大小。
優(yōu)點:
1、對學生作業(yè)本的要求具體、到位。
2、包本皮有助于保護學生的作業(yè)本,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本好看,學習起來也更認真一些,符合學生心理。
3、課件制作時有意滲透歷史學科知識,體現(xiàn)地理這門邊緣學科的綜合性。
4、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將地球儀這部分內(nèi)容提前講,對后面講經(jīng)緯線內(nèi)容做知識鋪墊,更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
不足與措施:
在舉例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時,會舉例,但是再解釋說明為什么的時候語言表述起來比較困難,不科學,說服力不夠,還有對“天圓地方說”“蓋天說”等古代學說知之較少,應多讀書,擴大知識儲備,為教學積蓄能量。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一
經(jīng)線和緯線的特征。
[引入]我們都知道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樣子、有多大?可能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說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教師引導]閱讀課本“讀一讀”,了解人類認識地球的階段,并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地球的形狀。(學生看書、思考、回答)。
[教師講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地球的認識不斷深入。通過地球衛(wèi)星的精確計算,發(fā)現(xiàn)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請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圖,計算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差值、赤道長度(學生計算、回答)。
[承轉(zhuǎn)]地球很大,怎樣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們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為什么做成正圓呢?(學生回答)。
[板書]二、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提問]地球儀由哪幾部分組成?地球儀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地球儀如何轉(zhuǎn)動的?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承轉(zhuǎn)]想一想為什么要在地球儀上畫許多的線呢?(學生回答)是為了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和方向。所以下面我們重點研究這些線------經(jīng)線和緯線。同學4人一組,觀察地球儀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什么樣的線是經(jīng)線?什么樣的線是緯線?
經(jīng)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整圓?
所有的經(jīng)線和所有的緯線是否相等?
經(jīng)線和緯線各指示什么方向?
在地球儀上你能畫出幾條經(jīng)線和緯線?
(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歸納總結,帶領學生填表對比二者的區(qū)別,加深印象)。
[板書]三、經(jīng)線和緯線。
經(jīng)線。
緯線。
概念。
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
地球儀上順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圓弧狀況。
半圓,兩條正相對的經(jīng)線可以組成一個圓圈。
圓,每條緯線可以自成一圈。
長度。
每一條經(jīng)線長度相等。
赤道最長,向兩側(cè)遞減,到極點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數(shù)量。
無數(shù)條。
[鞏固練習]。
【板書設計】。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三、經(jīng)線和緯線。
經(jīng)線。
緯線。
概念。
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
地球儀上順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圓弧狀況。
半圓,兩條正相對的經(jīng)線可以組成一個圓圈。
圓,每條緯線可以自成一圈。
長度。
每一條經(jīng)線長度相等。
赤道最長,向兩側(cè)遞減,到極點為零。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二
(可能有的學生能考慮到經(jīng)緯網(wǎng)的知識了,讓其舉例說明一下,達到互幫互學的目的)。
展示掛圖:教材圖j(經(jīng)緯網(wǎng)),在圖上選出經(jīng)緯網(wǎng)的交點a、b、c,點。
(讓學生讀出a、b、c點的經(jīng)緯度數(shù)。及時糾正,輔導。)。
引入:通過上面的練習,你認為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某一點的位置,有什么規(guī)律?
(啟發(fā)學生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樣。)。
(學生運用經(jīng)緯網(wǎng)知識,不難回答)。
展示地球儀:讓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出北京、倫敦、莫斯科的經(jīng)緯線度數(shù)。
(學生小組互相討論找,達到互幫互學的目的。)。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下列事件的發(fā)生地。
a.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第一批碎片墜落在44.4°s、150°w。
b.臺風“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經(jīng)移至280°n、125.3°e。
組織學生討論,填出下表:最后讓學生互相對答案。
經(jīng)緯度數(shù)判斷東西半球判斷南北半球。
30°e、20°n東半球北半球。
120°w、30°s西半球北半球。
10°w、87°n東半球北半球。
160°e、45°s東西半球交界南半球。
在地球儀上找出北京、紐約、倫敦的位置,并說出它們的經(jīng)緯線度數(shù)。
(搶答、及時表揚、鼓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結全課:概括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
布置作業(yè):教材第10頁“復習題”3。
三、運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上某點位置。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談話法和講授法。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四
1、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合作繪畫,表現(xiàn)出地球的山川、河流、房屋、動植物等特征。
2、能把畫面內(nèi)容填入熟悉的曲調(diào)中并演唱出來。
3、熱愛地球,熱愛可愛家園,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1、小組合作具有創(chuàng)新的繪畫。
2、把畫面內(nèi)容填入熟悉的曲調(diào)中并演唱出來。
1、話有地球形狀的畫紙每組一張,黑色記號筆若干。
2、歌碟、影碟機。
一、看看說說。
出示地球畫紙,讓幼兒說說地球上有些什么。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句式回答。
二、想想畫畫。
師:那么想不想請小畫筆幫忙來打扮打扮大地球呢?
1、交代要求:每組合作完成一幅畫,盡量和別人畫得不一樣。
2、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說說唱唱。
展示幼兒的作品。
1、說一說。
師:那么在地球上話了些什么呢?
割據(jù)幼兒的.回答在畫上貼上標記,并整理成兒歌和幼兒一起念。
2、唱一唱:
師:這么美的地球故事想不想把它變成歌曲唱出來呢?
跟著伴奏音樂看畫面集體練唱歌曲。
3、變一變:
根據(jù)幼兒的意愿變換順序再練唱。
4、分組練唱:每組幼兒在自己的作品前看圖畫練唱。
四、環(huán)保教育。
師: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可是地球媽媽遭到了環(huán)境污染等破壞,我們可要好好保護它,從小愛護環(huán)境,不讓它受到傷害。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五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談話法和講授法。
【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讀一讀”,思考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運用課本的“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圖,讓學生觀察地球的赤道半徑、極半徑,并計算地球的平均半徑,運用地球的赤道半徑,計算赤道的周長,它約為4萬千米。赤道半徑、極半徑、平均半徑、赤道周長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再來觀察地球儀,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提問討論】。
(1)地球儀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地球儀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儀上找到南北極點。
(4)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學生活動并回答問題:
(1)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旋轉(zhuǎn)軸和球面共同組成。
(2)球面上繪著地圖,地圖上標有南北極和經(jīng)緯度,顏色、符號、文字、表示陸地、山脈、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
(4)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為北極;與北極相反一點為南極。
三、地軸和兩極。
【教師演示】。
自西向東轉(zhuǎn)動地球儀,指導學生轉(zhuǎn)動自己的小型地球儀,讓學生領會“一軸兩點”并領會地球上東西方向的確定。
四、經(jīng)線和緯線。
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提問:
(1)地球儀上連接南北極的線稱為什么線?(經(jīng)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稱為什么線?(緯線)。
(2)觀察地球儀,經(jīng)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圓?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六
一、認識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過渡:那么,你們知道這些特殊的“裝置”是什么嗎?它們該如何正確使用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見識見識吧。
學生:活動,討論等(略)。
學生:發(fā)言、說明自己看到和討論的結論等等。
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同學們的介紹,我們可以確定在地球儀上的這些最明顯的點和線:北極點、南極點、地軸、經(jīng)線和緯線等,如教材p5頁圖1.4“地球儀上的點和線”所示。學生:分組觀察地球儀,查找、記錄地球儀上特殊的點、線,討論它們是如何被確定的等等。
師生互動:教師巡視,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提示學生觀察中要注意的問題,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觀察結論等。
學生:發(fā)言、回答提問等。
設問:實際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軸,地球表面也沒有畫出經(jīng)線和緯線,那么,地球儀上的經(jīng)線和緯線是如何確定上去的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看看這個問題。
活動:繼續(xù)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地球儀表面點和線,討論、思考下面問題:
1.什么是地軸、北極和南極?
2.什么是經(jīng)線和緯線?
3.這些點和線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
學生:分小組活動、討論、分析等。
學生發(fā)言:結合自己的活動和小組討論的結果,學生發(fā)言(略)。
小結:地球儀上,地球的自轉(zhuǎn)軸叫做地軸。地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叫兩極,位于地軸北面的是北極,位于南面的是南極。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是緯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是經(jīng)線。
二、認識緯線。
承轉(zhuǎn):在這些點和線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經(jīng)緯線了,老師這里有個有小竅門,可以幫助大家區(qū)分一下。
學生:聽講、思考,分組繼續(xù)觀察、討論問題。
師生互動:教師巡視,提示學生觀察、找出經(jīng)緯線和南北極點的關系,總結自己的結論等等。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領悟“經(jīng)”對應的是豎的直線?!熬暋睂氖菣M的直線(在平面簡圖中適用)。
講述:剛才的小竅門僅適用于我們在平面簡圖中繪制成直線的經(jīng)線和緯線,實際的地球儀上,經(jīng)線和緯線又有什么特點?該如何區(qū)分呢?下面我們通過活動來認識一下。
活動:要求學生:
1.每四個人為一個活動小組,每組派一位女生領一個地球儀并負責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寫在地球儀的包裝盒上。
2.每組分發(fā)一根繩子,繩子的長短稍長于地球儀周長,自己準備直尺,量算比較長度。
3.老師要求觀察地球儀時才能動,其余時間地球儀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體展示問題:
1.緯線的定義,用自己的話提煉出要點。
2.緯線的形狀?
3.緯線長度及變化?
4.地球儀上有多少條緯線?緯線指示的方向?
講述:請大家停止討論,就這幾個問題來分享討論結果。
提煉要點:一邊聽同學們的回答,一邊完善附表(板書。)。
定義。
形狀。
長度及變化。
指示方向。
緯線。
垂地軸,環(huán)地球。
圓
由赤道向兩極逐漸變短。
東西。
赤道上移動,沒有向上(北方),也沒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動的方向只是在東西方向上變化,說明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過渡:同樣的學習方法,我們來看看經(jīng)線的有關特點。
學生:聽講,思考。
學生:猜測地球儀和繩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儀和教材p6,思考討論提出的問題:
教師:提示學生這里緯線長度的比較需要用到老師提供的繩子和自己的直尺。
師生互動:老師可巡視,指導學生如何用繩子和直尺對比量算緯線長度。
學生回答:
1.緯線定義(看書得出的結論):和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大圓。
2.緯線是圓的。
3.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變短。
4.地球儀上有無數(shù)條緯線。
學生:(體會感悟)沿著赤道移動,在往東或者往西走,所以緯線應該指示東西方向。
三、認識緯度。
學生:回答,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實際上,地球儀上的緯線是數(shù)不清的,有無數(shù)條,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這些不同的緯線呢?下面,我們還是通過活動來認識這個問題。
活動:觀察地球儀,認識緯度在地球上的'劃分。
1.每四個人為一個活動小組,每組派一位女生領一個地球儀并負責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寫在地球儀的包裝盒上。
2.按老師要求共同觀察地球儀,其余時間地球儀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細閱讀地球儀上不同緯線上標注的緯度度數(shù),看看緯度的劃分有什么規(guī)律(提醒學生在地球儀正確位置去查看到緯度的標注)。
學生:活動、討論等。
學生:發(fā)言等。
學生:發(fā)言等。
歸納總結:0°緯線位于地球儀的中部,就是我們熟悉的赤道線,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它是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由于這一特殊的屬性,赤道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一些有赤道穿過的國家和地區(qū),常常建一些所謂的“赤道紀念碑”來一起人們的關注,如,教材p6頁圖1.7“基多赤道紀念碑”。
活動:確定了赤道是0°緯線,那么,其它的緯線度數(shù)又是如何標定的?緯度是如何變化的?最大的緯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讓我們繼續(xù)觀察地球儀,找出這些規(guī)律吧。
學生:活動、討論、發(fā)言等等。
歸納總結:從地球儀上我們可以得出有關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1.緯線的度數(shù)范圍是0?-90?,赤道為0°,南北極點是90°;2.緯度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增,最大的緯度分別位于北極和南極點。
學生:活動、討論、發(fā)言等等。
歸納總結:赤道以南稱為南緯,赤道以北稱為北緯,人們還利用英文“南”“北”的單詞首字母“n”和“s”作為代號,分別表示北緯(度)和南緯(度)。
練習: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緯40度,用數(shù)字和字母該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畫出最長的緯線——赤道,大家觀察地球儀上緯線的分布規(guī)律,然后補充幾條緯線:南北緯23.5?,南北緯66.5?,標出南北極點的度數(shù)90?。
學生:聽講,記錄等。
課堂小結:依據(jù)板書,總結、構建本課時的知識結構,提及下一課時的相關內(nèi)容。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七
教師活動】撥動地球儀中的地球使其轉(zhuǎn)動。
學生活動】自主思考,回答。
(1)分別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軸及一個小地球組成;。
(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轉(zhuǎn)動的。
師生共同總結】其實生活中,我們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動的,它就像我們的地球儀一樣是會轉(zhuǎn)動的。
教師活動】可是它究竟是怎樣進行轉(zhuǎn)動的呢請兩位同學上臺分別旋轉(zhuǎn)這個地球儀,觀看兩位同學是否出現(xiàn)錯誤。
學生活動】實驗,自主思考,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地球儀上的地球是圍繞固定軸進行旋轉(zhuǎn)的,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同樣也有一根地軸,地球也無時無刻不在繞著地軸進行旋轉(zhuǎn)運動,旋轉(zhuǎn)時分為兩個方向,而正確方向則是自西向東不斷旋轉(zhuǎn)。
展示活動道具】手電筒及地球儀。
實驗活動】請兩個同學上臺,一個同學手持手電筒,打開手電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關閉后再次打開,另一個同學旋轉(zhuǎn)地球儀中的小地球。
問題】小地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活動】自主思考,回答。當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時,小地球儀被照射的一面變亮而另一面則為暗。
教師總結】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陽光。同時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正是因為它不能被陽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陽照亮的半球為白晝,未被太陽照亮的半球為黑夜。而區(qū)分白晝和黑夜的那一個圓圈所在的界限則是晨昏線。
(1)地球是不斷旋轉(zhuǎn)的,地球自轉(zhuǎn)一周需要多長時間?
(2)地球的自轉(zhuǎn)會對白晝和黑夜有什么影響?
(4)兩個極點(北極點、南極點)是否產(chǎn)生“運動”?
學生活動】自主思考,小組討論,總結歸納,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1)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為24小時,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晝夜交替且由于地球自西向東旋轉(zhuǎn)因此太陽東升西落。
(3)地球上不同經(jīng)線所經(jīng)歷的白天黑夜不同,因此出現(xiàn)了不同地區(qū)時間差異。
(4)兩個極點進行旋轉(zhuǎn)運動。
(5)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導致我們每天坐在這里學習的同時也“日行萬里”。
地球探秘教案篇十八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地球上經(jīng)緯度的劃分。
談話法和講授法。
【引入新課】人類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狀是個什么樣的,地球有多大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些知識。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讀一讀”,思考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經(jīng)過計算得出,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少21米,如果縮小到地球儀那么大小時這個差別幾乎就看不出來了。因為差別很小,通常人們?nèi)詫⒌厍蚩闯蓤A球體。
【板書】。
1、地球是一個十分接近圓球體的不規(guī)則球體運用課本的“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圖,讓學生觀察地球的赤道半徑、極半徑,并計算地球的平均半徑,運用地球的赤道半徑,計算赤道的周長,它約為4萬千米。
2、赤道半徑、極半徑、平均半徑、赤道周長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再來觀察地球儀,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二、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提問討論】。
(1)地球儀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地球儀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儀上找到南北極點。
(4)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學生活動并回答問題:
(1)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旋轉(zhuǎn)軸和球面共同組成。
(2)球面上繪著地圖,地圖上標有南北極和經(jīng)緯度,顏色、符號、文字、表示陸地、山脈、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
(4)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為北極;與北極相反一點為南極。
三、地軸和兩極。
【教師演示】自西向東轉(zhuǎn)動地球儀,指導學生轉(zhuǎn)動自己的小型地球儀,讓學生領會“一軸兩點”并領會地球上東西方向的確定。
四、經(jīng)線和緯線。
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提問:
(1)地球儀上連接南北極的線稱為什么線?(經(jīng)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稱為什么線?(緯線)。
(2)觀察地球儀,經(jīng)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圓?
(3)所有經(jīng)線長度是否相等?所有緯線長度是否相等?
(4)緯線自成緯線圈,那么,經(jīng)線如何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
(5)經(jīng)線和緯線各指示什么方向?
學生小組討論以后,代表發(fā)言,全班總結。
五、經(jīng)度和緯度。
繼續(xù)觀察地球儀,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上有多少條經(jīng)線?學生說有無數(shù)條。為了區(qū)別出每一條經(jīng)線,人們給經(jīng)線規(guī)定了不同的度數(shù),即經(jīng)度。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找到0度和180度經(jīng)線,由0度經(jīng)線向東西各劃分出180度。分別稱為東經(jīng)度和西經(jīng)度。觀察0度和180度經(jīng)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同西經(jīng)20度和東經(jīng)160度經(jīng)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哪一個經(jīng)線圈穿過的陸地面積大?哪一個?。浚ㄎ鹘?jīng)20度和東經(jīng)160度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穿過的陸地面積?。?/p>
【教師講解】國際上習慣用西經(jīng)20度和東經(jīng)160度組成的經(jīng)線圈,將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74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