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2 06:07:35
2023年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7篇)
時間:2023-03-12 06:07:35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一

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人為景觀融為一體的,可將其分為“幽、曠、秀、奧、妙”五大游覽區(qū)。

東路為泰山“幽、區(qū),從紅門至南天門有6293級石階,峰回路轉(zhuǎn),步移景換,為歷代帝王登山封禪的御道,泰山的文物古跡多在此路左右。沿路主要有紅門宮,萬仙樓,斗母宮、經(jīng)石峪、中天門、十八盤等勝景?!笆吮P,”為泰山著名險道,垂直高度達(dá)400多米,共有1600多級石凳,直通南天門。十八盤是對登山者體力與毅力的考驗。奮攀此道,登上南天門,極目遠(yuǎn)望,天高地遠(yuǎn),令人心曠神怡。

西路為泰山“曠”區(qū),從天外村乘車至中天門,盤山公路九曲回腸。此區(qū)有黑龍?zhí)丁㈤L壽橋、扇了崖,山水回繞,景色曠秀。

下面我們來到了桃仙源,桃仙源為泰山“秀”區(qū),有翠屏山、筆架山、五峰翠山、彩帶溪、一線天等,群峰竟秀,溪瀑爭流,于泰山雄偉之外,獨具江南山水風(fēng)韻。

下面是后石塢,后石塢為泰山“奧”區(qū),精致清而幽。后石塢松濤為岱陰一絕,大小天燭峰宛如兩把長劍直刺青天,百丈瀑飛流直下,聲震十里。

泰山之“妙”區(qū)在岱頂。登山南天南,漫步天街天欄石階,就好像遨游天府仙界,飄飄欲仙,盡得大自然奇妙。再經(jīng)碧霞祠、大觀峰、就到泰山極頂——玉皇頂。在極頂,旭日東升的景象最為動人。

泰山還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要注意衛(wèi)生,中午十一點到這里集合。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是導(dǎo)游張鴻霄。今天,我將帶領(lǐng)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旅游觀光。

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海拔1545米,為我國五岳之東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1987年,泰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廟。岱廟位于泰安城內(nèi),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你們看,這是岱廟主殿天貺殿,是我國三大宮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塊,多藏于漢柏院內(nèi)。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岱廟真是一個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shù)的綜合博物館啊!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主峰。主峰的東側(cè)有一個觀日石。傳說古人爬山時,很難看到日出,人們齊心協(xié)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成了今天的觀日點?,F(xiàn)在人們只要站在觀日點上,就可看見日出了。

大家休息一下,留個影,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一起下山。

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如果您還沒有盡興,那就帶著您的親朋好友再次來泰山旅游觀光。小張在泰山隨時恭候您的光臨!謝謝大家!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三

大家好,我是快樂旅行社的穆象海,請大家叫我‘‘穆導(dǎo)’’就好。

今天我們?nèi)サ牡胤绞沁h(yuǎn)近聞名的泰山。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cè),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我們向前走,就到了大門收費口。

請把手中的門票給我,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亂寫亂畫,要保護(hù)環(huán)境!

大家繼續(xù)往前走,這里是泰山的第二道天門--中天門,又稱“二天門” 此處高度為海拔847米,登山至此僅為“中天”,但已覺天地之寬, 泰山之雄了!

跟隨我的腳步,看到了盤道南側(cè)有一株古松樹,高七余米,冠幅十五米。

背靠陡峭的山崖,長枝下垂,這就是泰山著名的“望人松”,它是泰山著名的標(biāo)志之一,也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看一看遠(yuǎn)處的十八盤,像不像倒掛的天梯?是不是又像一條巨龍蜿蜒盤臥在泰山之中?我們要去征服它!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終于爬到了十八盤的頂端--南天門。

這里海拔為1462米,溫度很低,大家要注意保暖。

這是我們此行的最后一站--日觀峰。

此處是觀日最佳的地方。

清晨,登上日觀峰,您可以見到初開的紅日在絢麗的朝霞中徐徐升起的美妙景觀,這一景觀被稱為“旭日東升”,它是泰山著名的四大奇觀之一。

這次泰山游就結(jié)束了。

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要是喜歡,可以帶著親朋好友再到泰山游玩,泰山歡迎您們!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四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泰山。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古稱“岱宗”,位于山東省中部,海拔1545米,東威滄海,西鎮(zhèn)大河,山勢挺拔,奇峰突兀,是我國第一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載人《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單位。游覽時請大家注意安全,自覺保持它的清潔。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登泰山的起點—岱宗坊。岱宗坊是一座流傳有許多美麗神話的四柱三間式古代牌樓,圓形的脊獸和微微翹起的檐角,增加了坊的流動與飄逸,造型粗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

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沿登山公路直上到登山盤道,就是紅門宮。登上臺階映入眼簾的是四座石坊,前后相連,故有“小坊群”之稱。第一座牌坊為“一天門坊”;其后緊連著就是“孔子登臨處”石坊,此處古藤掩映,典雅端莊。泰山經(jīng)石峪石刻,其中鐫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部分經(jīng)文,是現(xiàn)存摩崖石刻中規(guī)模空前的巨制。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位于泰山中、西兩路交匯處的中天門,也叫二天門,為泰山主峰屏障。登上此處,仰觀岱頂,蓮花峰前危崖萬仞,云煙橫鎖;南天門形如天闕,門下天梯倒掛,似一條白色彩帶。俯視腳下,中溪山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門石坊旁有巨石仆臥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大篆“虎”字,古樸雄健。接著來到位于中天門上的云步橋,因石橋飛架在云霧繚繞的斷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云中漫步,故名。云橋高懸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練傾瀉而下,是為“云橋飛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

我們就要登泰山的十八盤。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余階?!熬o十八”西崖有巨巖懸空,側(cè)影佛頭側(cè)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登上山頂,我們將來到坐落在登山盤道的盡處的南天門,又名三天門,門分兩層,下為拱形門洞,上為閣樓,名摩云閣。此處兩峰雄峙東西,天門扼隘口而立,險中出奇,氣度非凡。

進(jìn)了南天門再上兩層臺階就是天街,在長約千米的天街上布滿了賓館、飯店、商鋪,自古以來就似懸在天上的一條街市。

泰山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雄偉、奇特、古老、秀麗,我說也說不盡,請你們慢慢游賞吧!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五

各位外國的游客們,大家好!

我是中關(guān)村三小四(7)中隊派來的義務(wù)講解員廖嘉豪,這次的泰山之行的講解任務(wù)就由我來擔(dān)當(dāng)。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大家來到泰山,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泰山的基本情況。

泰山地處華北大平原的東部,山東省中部,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大家想想,多少個籃球場的面積呀?光風(fēng)景區(qū)就426平方公里。它的主峰是玉皇頂,海拔545米。泰山東望大海,西鄰黃河,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北依泉城濟(jì)南。

大家往前走,有一列纜車,通往中天門,在路上,我會更多地介紹給大家泰山的資料。

泰山在二十五億年前被海水淹沒著,后來才漸漸地升出海面,直到三千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期,泰山在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下,才形成現(xiàn)在的形狀。因此,泰山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巖石之一,而泰山山體卻又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山,直到今天,泰山仍以每年0.05毫米的速度生長著。

這里就是中天門了,大家現(xiàn)在可以自由活動,買些紀(jì)念品,或拍照留念。但要注意不要隨便扔垃圾,刻畫,為泰山這一自然遺跡做貢獻(xiàn)。

今天咱們的旅游就告一段落,大家一定還游興未盡吧?沒關(guān)系,請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一下,養(yǎng)精蓄銳,明天我們就要登泰山頂峰,領(lǐng)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雄風(fēng)了!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六

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shù)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泰山礦產(chǎn)資源儲量十分豐富,目前發(fā)現(xiàn)和探明的礦產(chǎn)已有40余種。泰山東麓的富鐵礦量多質(zhì)優(yōu),南部埋藏有石膏、石鹽、自然硫沉積型大型礦床,周圍的煤田則是山東省的主要煤產(chǎn)地之一。

正門的南邊,就是岱廟。岱廟位于泰安城區(qū),是泰山封禪祭祀古御道上的一座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筑群,占地9.6萬平方米。城堞環(huán)繞,殿廡嵯峨,門樓高聳,氣勢非凡。廟以泰山稱“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號稱“東岳神府”。主要建筑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后寢宮、厚載門、銅亭等。廟內(nèi)古柏參天,游人絡(luò)繹不絕。

出了岱廟,沿著上山的小路,一直,直走,就來到紅門。紅門是一個站點,游客累了就可以坐下來息腳。再下一站就是中天門,中天門是覽車的終點站。要到達(dá)南天門需要步行十八盤。

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余級,為泰山的主要標(biāo)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yuǎn)遠(yuǎn)望去,恰似天門云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

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guān)”。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元中統(tǒng)五年(1264)布山道士張志純創(chuàng)建。門為閣樓式建筑,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紅墻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cè)有楹聯(lián)曰:“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最后的目地是玉皇頂,上玉皇頂可以觀看到以下奇觀旭日東升泰山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弦的,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標(biāo)志,隨著旭日發(fā)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zhuǎn)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后,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shù)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岱頂觀日歷來為游人所向往,也使許多文人墨客為之高歌。

云海玉盤是岱頂?shù)挠忠黄嬗^。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fā)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fēng),在岱頂就會看見白云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yuǎn)處的群山全被云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云端;近處游人踏云駕霧,仿佛來到了天外。微風(fēng)吹來,云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xiàn),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fēng)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霧凇雨凇霧凇和雨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觀。霧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風(fēng)怒放,千姿百態(tài)。使松枝、樹叢結(jié)滿了毛絨絨的冰掛,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閣披上了柔軟的輕紗,大地鋪展開潔白的氈毯。雨凇則使巖石、大地、房頂、林木都結(jié)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層,讓萬物驟然間凝聚成冰的世界。

泰山佛光是岱頂奇觀之一。每當(dāng)云霧彌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而視,就可能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xiàn)出一個內(nèi)藍(lán)外紅的彩色光環(huán),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huán),故得名“佛光”或“寶光”。泰山佛光是一種光的衍射現(xiàn)象,它的出現(xiàn)是有條件的。據(jù)記載,泰山佛光大多出現(xiàn)在6-8月中半晴半霧的天氣,而且是太陽斜照之泰山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弦的,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標(biāo)志,隨著旭日發(fā)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zhuǎn)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后,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shù)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岱頂觀日歷來為游人所向往,也使許多文人墨客為之高歌。云海玉盤云海玉盤是岱頂?shù)挠忠黄嬗^。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fā)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fēng),在岱頂就會看見白云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yuǎn)處的群山全被云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云端;近處游人踏云駕霧,仿佛來到了天外。微風(fēng)吹來,云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xiàn),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fēng)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霧凇雨凇霧凇和雨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觀。霧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風(fēng)怒放,千姿百態(tài)。使松枝、樹叢結(jié)滿了毛絨絨的冰掛,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閣披上了柔軟的輕紗,大地鋪展開潔白的氈毯。雨凇則使巖石、大地、房頂、林木都結(jié)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層,讓萬物驟然間凝聚成冰的世界。泰山佛光泰山佛光是岱頂奇觀之一。每當(dāng)云霧彌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而視,就可能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xiàn)出一個內(nèi)藍(lán)外紅的彩色光環(huán),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huán),故得名“佛光”或“寶光”。泰山佛光是一種光的衍射現(xiàn)象,它的出現(xiàn)是有條件的。據(jù)記載,泰山佛光大多出現(xiàn)在6-8月中半晴半霧的天氣,而且是太陽斜照之時。

泰山導(dǎo)游詞100字篇七

阿爾泰山脈為西北至東南走向,西起西西伯利亞,經(jīng)阿勒泰地區(qū),東至蒙古,綿延20xx公里左右。在這座山脈峻峭偉岸的巖石上,有20xx-3000余年前的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巖畫。從吉木乃縣、哈巴河縣直到阿勒泰地區(qū)最東部的青河縣,每處山上幾乎都有巖畫。這片山脈因此被稱為“阿勒泰山千里巖畫長廊”。

地質(zhì)地質(zhì)構(gòu)造上屬阿爾泰地槽褶皺帶。山體最早出現(xiàn)于加里東運動,華力西末期形成基本輪廓,此后山體被基本夷為準(zhǔn)平原;喜馬拉雅運動使山體沿襲北西向斷裂發(fā)生斷塊位移上升,才形成了現(xiàn)今阿爾泰山面貌。

地貌阿爾泰山山體渾圓,山坡廣布冰磧石,u形谷套u形谷,古冰斗成層排列,羊背石、側(cè)磧、中磧、終磧等清晰可見。阿爾泰山有多級夷平面,一般公認(rèn)有4級,海拔分別為2900~3000米,2600~2700米,1800~20xx米及1400~1600米。地貌垂直分帶明顯,由高而低有:現(xiàn)代冰雪作用帶,海拔3200米以上,以友誼峰和奎屯峰為中心,發(fā)育了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懸冰川。此外,阿克庫里湖周圍,阿克土爾滾與阿庫里滾河上源也有現(xiàn)代冰川;霜凍作用帶,2400~3200米,古冰蝕地形清晰,積雪長達(dá)8個月,以寒凍風(fēng)化為主;侵蝕作用帶,1500~2400米,以流水切割為主;干燥剝蝕作用帶,1500米以下。喀納斯綜合自然景觀保護(hù)區(qū)位于本帶邊緣。

氣候阿爾泰山聳立于亞洲腹部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荒漠地帶,西風(fēng)環(huán)流帶來大西洋水汽,順額爾齊斯河谷地和哈薩克斯坦齋桑谷地長驅(qū)直入,向北遇阿爾泰山,受逼抬升降水。降水隨高度遞增和由西而東遞減,冬夏多,春秒少,低山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高山可達(dá)600毫米以上;降雪多于降雨,且積雪時間隨高度增加而延長,中高山積雪長達(dá)6~8個月,低山僅5~6個月;氣溫變化隨高度增加而遞減。阿爾泰山區(qū)氣候垂直梯度變化明顯,具有冬長夏短而春秋不顯的特征。

水文阿爾泰山徑流較豐富,發(fā)育了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河。兩河皆構(gòu)成典型不對稱的梳狀水系。額爾齊斯河是新疆境內(nèi)唯一外流河,國境內(nèi)流域面積5萬平方公里,全長546公里;河水補給來源主要為降水、積雪融水和冰川等,多年平均徑流量100多億立方米,占阿爾泰地區(qū)總徑流量89%,注入齋桑泊,最后流入北冰洋。烏倫古河,支流在山區(qū),山前為散失區(qū),全長573公里,最后歸宿于烏倫古湖(布倫托海、福海),在二臺站以上,流域面積為2.2萬平方公里,補給來源亦以冬季積雪為主,多年平均徑流量11億立方米。兩河上游多峽谷和斷陷盆地,落差大,水流清澈,含泥沙少,水力蘊藏量約50萬千瓦,目前開發(fā)利用較低。

植被與土壤3000~3500米以上植被為苔蘚類墊狀植物;2600~3500米為高山-亞高山草甸草原;1300~2600米為森林草原帶;800~1300米是灌木草原;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東升高,如森林下限為1200~1900米,灌木草原下限為500~1500米,荒漠上限則為500~1100米。

土壤由高到低,主要分布有冰沼土、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生草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等。

阿爾泰山的自然資源豐富多樣,有多種礦藏和優(yōu)良牧場,尤以森林資源中的優(yōu)質(zhì)木材在全疆占有重要地位,水力資源亦蘊藏充沛。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6171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