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匯總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2:51:21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匯總16篇)
時間:2023-11-27 02:51:21     小編:薇兒

游泳是一項健康又鍛煉全身的運動方式??偨Y時要注意避免的一些誤區(qū)有哪些?這些總結范文涉及各個領域的工作和學習經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一

語文素質在人的素質結構中是最基本的要素。從基礎教育角度看,語文素質決定人才素質品格。因為語文學科既是基礎工具學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學科,同時又具有豐富的知識性。語文素質是人的文化素養(yǎng)的主要標志,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質核心的部分。語文素質往往是一個人成才的主要制約因素。人才素質和語文素質是兩個密切聯(lián)系的概念,只是內涵和外延稍有不同。兩者的基本點是一致的,基本點是人的素質。兩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狀態(tài)的,且兩者的目標、任務相呼應。人才素質目標照耀著語文素質目標,規(guī)定著語文素質教育的方向。一個人的語文素質和一個人的整體素質,幾乎相等的兩個概念。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對人的教育塑造,堅持語文素質的教育目標和人才素質目標。人的素質結構是多方面的,包括身體素質、智力素質、審美素質、心理素質、勞動技術素質等。素質教育的中心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充分地發(fā)展。而語文素質在人的素質結構中是最基本的要素,從基礎教育角度看,語文素質決定人才素質品格。因為語文學科既是基礎工具學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學科,同時又有豐富的知識性。語文素質是人的文化素養(yǎng)的主要標志,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質核心的部分。人才素質目標燭照著語文素質目標,規(guī)定著語文素質教育的方向。一個人的語文素質和一個人的整體素質,是圓點接近、半徑幾乎相等的兩個圓。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對人的教育塑造,堅持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和人才素質目標相統(tǒng)一,把教學生學語文和指導學生做人結合起來。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設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在語文課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個人感受的自然流露,展現了作者的個人見解和智慧,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這些作品增強了學生的熱愛祖國情懷,也讓學生樹立了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如描繪祖國壯麗山河的《長江之歌》;或是對偉人英雄人物的熱愛、敬佩之情,如《小英雄雨來》;或是歌頌偉大的父母之愛,如《母親的純凈水》,或是反映歌頌友誼的,如《去年的樹》等作品,無不閃爍著人文之光。面對這些蘊涵著豐富情感的語言文字,教師要善于引導,善于“披文入情”,通過語言文字讓學生徜徉于課文的言境,讓學生對語言文字加以理解感悟,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如教學表現母愛的文章時,就要以表現母愛的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在學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漣漪,接著用親切感人的語言引出話題,讓學生真切地感悟到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感情!

(二)加強朗讀訓練,培養(yǎng)語感,加深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加深?!毙W語文教材的絕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有著重大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語文知識,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讓他們會讀書,從而把書讀懂。模仿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因此,指導學生掌握朗讀課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范讀。我們在語文教學時,可以通過范讀,教給學生正確的語音、語氣和朗讀速度,使學生對課文形成初步的認識。尤其是新課教學時,教師在范讀之前應提出幫助理解課文的大意。教師在范讀時的語音、語調和富有表情的神態(tài)都會深深引著學生,使學生在聽時產生共鳴,受到感染,加深印象,從而體會文章的含義。教師要根據課文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朗讀方法,學生掌握了朗讀基本功,口頭表達能力自然而然也得了提高,日常的語言交流或參加演講的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很大提高,自然理解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三)尊重學生,凸顯人文關懷。

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最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處處從學生的角度著想,尊重其人格和發(fā)展的權利,并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千萬不能簡單化、規(guī)范化。語文教學要體現人文性,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活動”。要以學生的感悟代替教師的分析,變讀書、答問的單調形式為課堂上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討論、表演、展示、欣賞、評價等。拿到一篇作品,要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議中悟,在研中悟,在動中悟。要讓學生在自主、開放、合作的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如一個內心旅途,是生命的體驗,感悟的歷程。在課堂上,老師要學會用幽默的語言,風趣的教學藝術來活化課文語言的功能,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溝通學生與老師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其次,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發(fā)展智能。

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另一個措施,就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千方百計地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能力。素質教育研究的是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辦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因材施教,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但要研究孩子們的共性,還要研究孩子們的個性,使他們各展所長。課文課程是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根據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編排的,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開發(fā)智力的,教師應參照這些教材對學生進行智力開發(fā)和能力培養(yǎng)訓練,并根據學生個性差異,有的放矢輸導,使之各有所進。

三、結束語。

在知識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黨和國家對站在時代前列的廣大教師殷切的希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要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同時,時刻有緊迫感和責任感,做好為實施素質教育貢獻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李翔。語文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j]。成功(下),2007,(04)。

[2]張勇。淺談語文課堂如何實施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

[3]楊耕妹。淺談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09,(07)。

[4]王秀麗。語文教育過程中對小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3)。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二

評課即課堂教學評價,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對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否確立現代化教學觀,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常規(guī)管理,開展教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評課也是一種技能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學習和培訓,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觀懂課、觀清課、議好課。評課者一方面應具備一定的教學修養(yǎng)和經驗,一方面應掌握一定的觀課技術要領,需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為基礎,以看、聽、想、記、談等多種評課活動協(xié)調為保證的立體性綜合技能。

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學者斯皮爾伯格就教育評價說過一句非常精辟的話“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課堂教學評價是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等有關理論,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授課者的教學行為過程進行分析、評議,指出其成敗得失,認定其優(yōu)劣的教學研究活動,是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評課使授課者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進不足,使聽課者獲得啟迪借鑒,從而取長補短,最終達到迅速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能力的目的。如何評好課,對許多教師來說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對于部分新上任的老師來說,卻是一個看似簡單而實際茫然的問題。

1、正確的評課目的。

評課的目的是什么?是在肯定與否定中讓授課者看到自己的長處,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獲得進一步提升的信心和途徑;讓聽課者通過對授課者的觀摩,吸收新的科學的現代教育思想與理念,與授課者共同提升。

2.規(guī)范的流程意識。

任何評課活動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議題。在評課活動中,我們主張“流程規(guī)范,焦點集中”。每一個授課的老師都有自己的設計和思考,都有想表達和展示的教育理念和追求。如果在課前就讓授課者說說自己想給大家呈現什么,讓聽課者有明確的注意指向和問題期待。評課是,大家又能圍繞相應的主題結合課堂上的現象集中探討,深入對話,相信評課者收獲會更多。

3.先進的教學理念。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評課活動得以成功開展的重要保障。時代要求我們教師不應該知識教書匠,也不應該知識蠟燭,而應該是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不僅要求我們是教學骨干,更應是在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歸類總結上升為理論的研究者;要求我們用這些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使學者學得輕松,教者教得舒心,聽者聽得明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評課前的準備。

(1)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包括了解相應課文。

(2)根據自己近期思考的問題作幾個假設。

(3)根據自己研究的課題提出幾個問題。

(4)有的放矢的去聽課。

(65)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教師和學生雙方的活動,包括時間分配,雙方各自的言行等詳盡記錄。

(6)聽課結束后要及時反思。

(7)結合開始提的問題進行整理。

1、注意的問題。

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還要關注學生的學。對于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授課者為自己的課堂教學確定了怎樣的教學目標。在何時采用何種方式呈現目標?

第三,從整節(jié)課看,體現出教師何種教學思想?

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是否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第二,整節(jié)課中,學生的活動占全部課堂時間的比值?

第三,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在哪些方面獲得了利益?

聽課時,教師盡可能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以獲取第一手資料,從而為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一節(jié)課奠定基礎。

2、關于評課的角度。

評課可以從很多角度出發(f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展開:可以評教學目標,可以評教科書處理,可以評教學程序,可以評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可以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還可以評課堂效果。這些內容只是普通的評課內容,重要的是轉變方式,從學生的角度來聆聽分析一堂課,有的放矢地研究剖析一節(jié)課,實實在在地解決一兩個問題,這樣的評課才是有效有益的。

總之,評課是教師應具備的一項基本功,真正掌握這項基本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評好一堂課必須站在全面的發(fā)展的高度進行,體現現代化教育觀念,明確評價的內容、標準、要求。當然評課的知識要點或應該注意的問題并不是僅有這些。教育心理學認為,練習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因此,要掌握評課的技能,教師還必須運用這些評課的知識進行評課實踐。評課文化文化達到至真至善的境界,評課活動才能真正促進教師學生與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資料:

《語文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版。

《語文教育之友》2008年03期。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三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具體實施采用項目化的運行辦法,運行過程類似于科研項目完成的全過程。學校每學年初發(fā)布項目活動指南,針對重點項目活動和一般項目活動提出總體要求,體現指導思想和學年重點安排。全校廣大同學及各年級學生組織,根據指南設計項目活動,通過網絡填報項目活動申請表提交學校審批。學校成立專家小組采取答辯會等方式進行評審,決定是否批準,獲批準的項目活動得到相應經費支持。項目實施期間要接受學校組織的必要檢查,結束時需要提交總結報告和經費決算。

(1)自主性原則;計劃的主體是各位同學,學校以各位同學的自主設計確定素質拓展的內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則不但保證了同學們在素質拓展計劃中的主體地位,而且能夠保證各位同學的個性特征在素質拓展過程中得到尊重和張揚。

(2)開放性原則:素質拓展是在各級組織的總體安排下的群眾性的學習教育活動。不受專業(yè)、年級和學校的局限,鼓勵同學們大范圍交流,鼓勵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相互借鑒。

(3)普遍性原則:本計劃適合本、??粕脱芯可K鼘⒔虝瑢W們一個科學的方法,以降低成功的成本,使自己的學習和事業(yè)踏入快車道。

(4)多樣性原則:鼓勵同學們進行科學合理的、風格迥異的設計和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是同學們張揚個性的基本保證,多樣化的選擇體現了社會的進步,社會的創(chuàng)新。

(5)柔性原則: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不用硬指標評價各位同學素質拓展成果的優(yōu)劣,不樹典型,不作排名,不評優(yōu)秀,重在過程和參與,追求真正的學習,鼓勵同學們量力而行,倡導用柔性指標引導先進,鼓勵相互借鑒。

要建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的作用,客觀公正地記錄每一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素質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經歷和主要成績。要通過證書記錄和認證兩個環(huán)節(jié),合理量化,科學評價,引導和激勵廣大學生全面進行素質拓展。要真實記錄素質拓展的內容,體現客觀性和真實性;要由學生自己填寫具體內容,發(fā)揮自主性。在認證過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嚴謹性和程序的規(guī)范性,保證認證的權威性。要依托基層團建創(chuàng)新成果,探索在社團組織中開展認證;要鼓勵素質訓練項目的組織者積極參與和實施認證;要依托學校的信息化平臺,大力推進素質拓展計劃的電子化認證,研發(fā)素質拓展證書的電子版。

(一)開啟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新階段。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推行《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為依托,通過職業(yè)導航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系和強化社會認同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使利用第二課堂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有形化、具體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較之于過去的第二課堂活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具有涵蓋面廣、規(guī)范性強、可操作和便與評估的特點,從而使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與課堂教學互為補充,并駕齊驅,成為高校素質教育兩翼中不可缺少的一翼。

(二)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內涵的發(fā)展。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以開發(fā)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力點,進一步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質、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科學技術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文體藝術與身心發(fā)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引導和幫助學生完善智能結構,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對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明顯和現實的作用。它包含了先天性客觀的經濟效益、時間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它與正規(guī)課堂教學相比,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較小。其次,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還可以大力發(fā)掘和利用社會資源。所以,在目前高校素質教育受到資源限制的狀況下,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價值優(yōu)勢。

素質教育始終圍繞提高人的素質這個中心,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服務于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講,素質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大學生逐步社會化的過程。推動大學生社會化,一方面,要求通過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特別是課程體系改革,使教育內容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另一方面,必須通過一定途徑讓學生獲取切身的社會體驗。

(三)大力推進了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

目前,有效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需要切實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其一,通過制度化建設,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順利實施提供政策保障。其二,通過規(guī)范化建設,將以往比較零散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教育工作進行整合、規(guī)范,形成體系,這樣便于用系統(tǒng)的觀點考察其合理性,保證這項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三,推進社會化,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積極吸納社會參與。其四,推進信息化。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素質拓展認證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在進行認證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繁重、冗雜的數據處理、信息錄入等工作,因此,必須推動認證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的計算機網絡平臺。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其真實性和可靠性獲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輿論最大限度的監(jiān)督和保障。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四

2016年11月,共青團中央與教育部聯(lián)合發(fā)布《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建議以引導青年學生堅持學習為中心,以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實踐、身心感受、志愿公益、社會參與為重點,開展高校學生教育工作。要借鑒“第一課堂”實踐,加強與學校有關部門、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的合作,在高校全面推行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此外,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和加強第二課堂建設。要加大文化育人力度,建設文明校園,開展多樣、健康、優(yōu)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擴大開放。展示各種社會實踐。g職業(yè)學院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素質教育的信用體系的精神“改革實施計劃的高校共青團”和總書記習近平的講話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

1、制定規(guī)章制度。

g職業(yè)學院建立了以學院主要負責人為主要負責人的工作機制,并設有相應的辦公室。各部門按分工和專人負責相應的工作。建立了院級班三級聯(lián)動機制,采取了相應的管理和實施措施,確保了素質教育學分制的實施。

2g職業(yè)學院素質教育學分體系項目模塊。

g職業(yè)學院將素質教育學分分為四個模塊。各模塊的額外學分不能作為其他不合格學分的補充,但可以作為推薦就業(yè)、優(yōu)秀獎評比、優(yōu)秀入黨、個人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學生必須在學校修完相應的學分后才能畢業(yè)。

2.1社會實踐與社會活動模塊。

它主要記錄學生去農村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冬季和夏季假期,學校內外的志愿服務活動,各種專業(yè)的課外實踐活動,由學習各種專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專業(yè)實踐活動、勤工助學活動,個人和社會兼職工作和獲獎的活動。

2.2文化藝術與身心發(fā)展模塊。

它主要記錄校園文化表現的活動和競賽組織學生在全國、省、市、學校水平,體育競賽,主要慶典、文藝表演、質量活動,引導學生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和高級表演和演講旨在促進民族文化和促進校園優(yōu)雅的藝術。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等一系列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活動,學生在展示和評價自己作品(歌曲、戲劇、美術、攝影等)時的體驗和獲獎情況。

2.3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

它主要記錄學生的“挑戰(zhàn)杯”在全國和省級組織、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互聯(lián)網+”業(yè)務競爭,“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和企業(yè)家”的挑戰(zhàn)競爭,大學生的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以及大學內外各種各樣的人??蒲?、學術研究、調研、各類創(chuàng)新競賽、展覽等創(chuàng)新科技教育活動的經驗與獎勵。

2.4技能競賽與專業(yè)發(fā)展。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五

摘要本文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角度出發(fā),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探討,提出了具體管理辦法。

管理出人才,管理出質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全能人才,主動適應二十一世紀和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中的作用,體現其價值,加強學校體育的管理,勢在必行。

1、體育教師基本要求。

1.1全面慣徹黨的'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事業(yè),關心政治,熱愛集體,勤奮學習,努力鉆研,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和業(yè)務水平。

1.2認真鉆研教材,不斷豐富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知識,運用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于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教學中,正確制訂課時計劃,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專項教學能力。

1.3認真落實體育教學常規(guī),做好:課前三準備,上課八要求,課后兩注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4認真落實課余體育訓練常規(guī),制好計劃,科學訓練,不斷提高運動水平。

1.5認真落實課外體育活動常規(guī),堅持“三個依靠,四個為主”,搞好“四個安排”,做好“五個結合,五個落實”,舉行協(xié)會競賽,活躍校園課余氣氛。

1.6認真組織早操、課間操。班有領操,校有帶操,做到有組織,有檢查,有評比,有競賽,不斷提高兩操質量。

1.7積極進行教改教研活動,探討學校體育工作規(guī)律,總結經驗,撰寫學術論文和進行學術交流。

1.8積極開展教改教研活動,不斷研究專業(yè)業(yè)務,改革完善專業(yè)教材,科學制定教學課程,形成體育教學特色。

1.9認真落實聽課制度,堅持組內相互聽課不少于5節(jié),全期聽課不少于8節(jié),搞好傳幫帶;進行經驗交流,做到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1.10愛護學生,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工作作風,隨時注意在教學、活動、競賽中對學生進行安全衛(wèi)生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政治思想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道德品質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全面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

1.11為人師表,遵紀守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保持精神飽滿,神態(tài)自然,并隨時注意言行舉止服飾。

1.12積極協(xié)助學校搞好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和維護,不斷完善體育教學條件。

1.13積極協(xié)同醫(yī)務室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檢,建立健全健康卡片,積累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提高體衛(wèi)工作的管理水平。

1.14積極開展學校體育的宣傳教育(-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活。

[1][2][3]。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六

音樂欣賞并不是說單單聽懂音樂的旋律與歌詞的大意就可以了,而是應當對音樂背后蘊藏的深層含義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在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教師向學生傳達音樂作品的背景知識,那么這就需要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一定的聯(lián)想與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在深層次上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進行挖掘,而后體驗音樂帶來的真正美感。所以大學生在一系列的音樂欣賞活動中,能夠得到想象能力與聯(lián)想能力的提升。

(二)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

想要理解音樂帶來的真正美感,就必須要能夠聽懂音樂,而高校音樂欣賞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聽懂音樂,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在一些音樂欣賞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得到音樂感受能力的提升。所以說,在大學階段開展音樂欣賞課,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進而感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感。

(三)提升學生的記憶力。

可以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正是如此,音樂審美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記憶力。只有將一些相關的音樂信息在腦海中儲存起來,才能對音樂作品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將自身捕捉音樂藝術的能力提升,同時使自身審美的體驗得以增強。

(四)提升學生在音樂鑒賞上的能力。

不管是何種審美活動將,都要求具有相應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相關的文化知識,在對音樂進行審美時亦是如此。學生能夠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獲取到很多同音樂相關的知識,將自己對音樂的認識程度提升,在不斷積累這些知識的同時,學生審美鑒賞的能力亦能隨之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高校音樂欣賞課能夠幫助大學生提升其在音樂方面的鑒賞能力。

(一)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

在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時,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音樂作品內容以及類型的多樣化,不僅要有民族音樂作品,還要有古典音樂作品,同時也不能少了流行音樂作品。只有將學生在音樂欣賞課涉及的范圍進行擴大,才能使學生不被音樂欣賞的教材局限住,進而在音樂欣賞過程對情感進行不斷地積累,逐漸將自身音樂審美的能力與素養(yǎng)提升。

(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

審美主體對美的一個總體看法就是審美觀。處于不同文化、時代以及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審美觀都會表現得各不相同。從大學生的角度思考,將真、善以及純樸視為美就是正確的審美觀。所以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正確的審美觀傳達給學生,進而使心靈、生活與社會都能夠得到美化。尤其是針對不同音樂作品的不同音樂藝術水平,教師更應當對學生的正確審美觀加強引導,避免學生錯誤的追隨一些價值庸俗的“音樂作品”。

(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

音樂主體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記憶能力,所以在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時,應當對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培訓。可以將著手點放在一些結構簡單的、內容短小的作品上,逐漸的由小變大、由簡入難,使學生反復聆聽一些音樂作品,在此循環(huán)往復的實踐活動中,令學生對各種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和聲等進行了解與熟悉,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將音樂的表達形式同音樂的主題進行有機結合,進而對音樂作品產生進一步的理解,同時對審美體驗進行不斷獲取。

(四)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人們在對某些事物或者是活動進行認識時表現出的傾向性意識就是興趣。學生只有擁有了欣賞音樂的興趣,才能自發(fā)地參與到音樂審美的活動中,進而形成一種音樂審美情趣。教師不僅在要音樂欣賞中為學生構建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氣氛,還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語言來體現自己對音樂審美的不斷追求,影響并加強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欣賞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能夠不由自主的欣賞音樂,將欣賞音樂的興趣提升,最終使自身在音樂方面獲得良好的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指的是將一些音樂作為審美的對象,將參與欣賞活動的人作為審美的主體,進而形成一種特殊形式的審美對照。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想要提升高校音樂欣賞教育與審美素質教育,就必須要把握好音樂欣賞在審美素質教育中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最終使高校音樂欣賞教育與審美素質教育得以實現。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七

教育政策與教育問題密不可分,筆者嘗試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論述素質教育的提出及目前呈現的種種問題,并理性地分析其背后的各種根源,提出自己的建議。

教育政策過程素質教育。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的全面發(fā)展”戰(zhàn)略被提上了議題,傳統(tǒng)教育中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的繼承、教師的單向施予已經不能滿足知識經濟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觀呼喚的是主動的、預期的和參與式的教和學??萍嫉耐伙w猛進,文化潛在的沖突使得原來的制度化教育無法適應,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也就在這種呼喚聲中應然而生。教育政策因為教育問題而產生,也是為了解決教育問題而制定的,其過程涉及政策的形成階段、執(zhí)行階段和評估階段。

政策的形成階段首先要“澄清其目的、價值或目標”。素質教育的內涵應該賦有時代的意義,知識經濟社會中的素質教育,其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即會做事、會做人、有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不同階段的教育對素質教育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理解?;A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本是針對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片面性而提出的,提倡學校和家長要用“多元智能理論”的人才觀和“多把尺子”的評價觀來為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賦予更多的內容。大學素質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思想,它強調的是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目標是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貫通的掌握從而達到其智慧的提升,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應該是具有較強的知識、工作遷移融通能力。

然而從該政策的具體操作層面上來講,由于政策制定的組織機構或人員并沒有真正列出所有可能達到該目的的重要政策手段;不同的執(zhí)行部門或單位都程度不一地曲解或片面地理解和認識素質教育的涵義,進而在執(zhí)行階段,不管是手段還是力度都是紛呈差異,以致于在基礎教育方面出現了“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而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出現了大學素質教育高不可攀的尷尬境地。

在政策的評估階段,制定機構和人員應該“審查每項可供選擇的政策會產生的所有重要后果,并將每項政策的后果與目的進行比較,選出其結果與目的為最佳目標的政策”。面對素質教育所呈現出的“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的局面,當務之急,我們各方面的人員都應該要好好地冷靜反思。

1、現象背后的問題根源的政策理論分析。

首先,該政策的相應配套措施的缺乏,進而導致在實施過程中,人們對相應的考試制度、課程改革等關鍵性因素的真正把握感到茫然?;A教育中,主要表現在面對高考和素質教育兩根指揮棒,學校和家長到底該何去何從?而大學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首先需要呼喚的是各方面人士擺脫庸俗,超越功利,形成勇于創(chuàng)造、樂于奉獻的現代新人的氣質和品格。

其次,該政策的系統(tǒng)理論陳述薄弱,以及執(zhí)行人員對它的斷章取義。這尤其表現在基礎教育方面,家長甚至學校教師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是拋卻文化等方面的素質而僅僅局限于思想素質教育方面,而不是超越應試教育的、為了學生全面的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就只流于形式抑或是附加了許多不恰當的內容,從而使這種所謂的素質教育偏移了原來的方向。再次,從政策評估的方面來看,筆者認為該素質教育長久的大力推行但效果不佳也有“事后評估”的力度不強的原因。事后評估是對政策效益和社會反映等方面的一種評估方式,“旨在鑒定人們執(zhí)行的政策對所確認問題確定達到的解決程度和影響程度,辨識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過優(yōu)化政策運行機制的方式,強化和擴大政策效果的一種行為”。

2、相應的建議或對策。

第一,政策的有效執(zhí)行呼喚的是“合作文化”,它需要各方面人士對政策內容的正確的理解和深層次的解讀。因而,要保證素質教育實施過程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要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其中包含正確的教育功能觀、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多樣化人才觀,甚至是“全社會支持教育的系統(tǒng)工程觀”等新的觀念。

第二,政策的實施要合理處理其與各方面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素質教育的落實貫徹必須合理協(xié)調好其與考試的關系,并呼喚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擁護。家庭教育是父母為了激勵子女從活動中產生意識進而培養(yǎng)子女的意識導向的行為活動,從而使子女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所以,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注重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個方面,它不是孤立進行的,需要評價機制、教學改革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配套改革的支持。

總之,“決策過程乃一政治活動,在所有階段都會有個人的知覺與利益涉入”,所以,我們要保持理性的思維,要有脫離庸俗、超越功利的價值觀。同時,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也有賴于法制、制度保障,需要教育法規(guī)的進一步完善。所以,有關素質教育的制度、法規(guī)建設還有待加強。實施素質教育,是本著學生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但作為一項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素質教育要成為政府行為,社會各界要通力配合,共同營造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制定推動素質教育和政策措施,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有望真正發(fā)揮其本來功能。

[1]程方平。中國教育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1.

[2]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

[3]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8.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八

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不僅是素質教育充分體現的一種方式,也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更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情感教學的涵義進行簡要的闡述,對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進行論述,最后指出情感教學運用的相關策略,希望能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情感教學;小學教育管理;重要性;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教學作為一種注重學生思想情感體驗與培養(yǎng)的新教育模式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越來越凸顯,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良好的情感教育會使小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愉快,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個性和智能順利地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合理地運用情感教學,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活動過程中,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思想情感的需要,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情感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也是學生學好各門功課的有效催化劑,因此不能被忽視。

情感教學是一種為了順應現代教育發(fā)展趨勢而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它強調在教育管理中,思想情感是人獲得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師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通過施加教育的力量,促進學生的情感的豐富,與知識的掌握情況相比,情感教學更多地關注教育中學生情感的變化,情感在教育過程中會不斷地發(fā)生質變、升華,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智力、生理、個性獲得全面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1、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天下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每個家長對孩子的發(fā)展都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在努力滿足了孩子物質生活后,更多的是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心智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思想比較幼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過情感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校園真實地感受到老師們對他們的關愛,得到尊重和理解,通過情感教育管理,使他們學會理解家長和老師,學會感恩、學會獨立,等等,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喜歡上上課,尊敬和熱愛授課教師,同時對于小學生其他認知方面的學習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情感教學更是一種對學生的關懷和尊重,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和教師接近,對知識的學習渴望更加強烈。

2、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小學階段是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時期,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的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往往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去親自觸碰一下,但往往對事情的本身并沒有過多的想法,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注意對小學生加以指引,讓孩子能夠全面正確地看待問題。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感教學,發(fā)揮其正確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擁有交流自己情感體驗的機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積極正面的情感,時刻留意對學生發(fā)出的每一個指令,錯誤地引導將會對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造成誤導。在小學教育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合理地運用情感教學可以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生活,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對未來生活的遠大的抱負,并為之而奮斗。

1、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

小學生除了父母,接觸最多、最深的成年人就是他們的教師,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影響可能會是一輩子。正所謂言傳身教,教師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有自身素質較高的教師,才能真正起到積極的言傳身教作用。如有的教師由于自身心理品質不健全,教育能力較差,不善于正面積極引導,教育手段與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背,甚至對學生做出懲罰或變相懲罰的行為等。例如,做出一些與小學生能力不符合的任務要求,導致學生可能產生嚴重的對抗心理和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因此說,教師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斷地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使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和個人修養(yǎng)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升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急學生之所急,感學生之所感,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信任的關系,增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2、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教育管理實踐中,要實施情感教學,就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出發(fā)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模式,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情感教學實際上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交流的過程,建立良好的思想情感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通過良好的情感教學模式和科學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思想情感的共鳴,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其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并通過教師自身的感知和情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3、營造良好的情感教學氛圍。

實施情感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教學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和關鍵的,處在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知識的熱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效率,還有益于學生更好地放松自己,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自我情感的溝通交流,為情感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和環(huán)境,教師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滲透與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引起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4、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班集體活動。

情感教學更重要的是要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將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與呵護體現出來。學生通過積極地參加各種班集體活動,不僅可以逐漸豐富自身的情感,而且還能表達出自身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對于一些性格內向且學習成績中下等的小學生效果尤為顯著,這類學生通過參加各種班集體活動,如辦黑板報、運動會、演講比賽等活動,不僅獲得了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還使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在整個班級中會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積極學習氛圍。組織學生多參加班集體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產生積極的情感,并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與行動相結合,而且教師還能通過對學生仔細的觀察,實行因材施教,更好地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學生的優(yōu)勢方面進行激勵教育,在劣勢方面進行指正并給予正確的指導。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的重要性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情感教學對小學教育管理實際工作有著極大的影響,它不僅會影響學生思想情感的充分體驗,還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與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要注意科學合理地運用情感教學,給予學生思想情感的培養(yǎng)與熏陶,以順利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與智能,最終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的提升。

[2]李彥臣。淺談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j]?,F代交際,2016,(07):172.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九

摘要:英語語言素質教育是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語言技能的訓練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以及社會文化素質,更好地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高度發(fā)達的科學技術和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育作為一種學科教育,其目的是培養(yǎng)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熟練的專業(yè)技能又能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復合型、開放型的高素質人才。高校英語素質教育主要包括英語語言素質的內涵、對學生英語素質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英語素質三方面的內容。

1、語音的培養(yǎng)。語音是語言的外表形式,學習英語一開始就要把語音、語調的基礎打好。語音、語調是有意義的聲音,能很好地傳情達意。發(fā)音正確,對方才能聽懂自己的話,也有助于自己聽懂別人的意思。

2、詞匯的積累。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沒有詞匯,就無法建造一座語言大廈。學生積累的詞匯越多、越豐富、越牢固,就意味著英語能力訓練越多,語言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越強。學生對詞匯掌握的情況,一般能反映學生的水平。學生應從詞性、詞的結構、詞的搭配等方面重點加強詞匯的'積累。

3、語法的掌握。語法是語言的骨骼。語法和詞匯好比高樓大廈的混凝土框架和磚塊,只有這兩個因素科學結合,高樓大廈才能拔地而起,人們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語法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應從語言實踐中總結規(guī)律,通過平時聽、說、讀、寫、譯的技能訓練歸納語法規(guī)則。

4、語言的運用。語言運用是人通過聽、說、讀、寫等運用語言的具體行為,是交際能力的體現。任何一門語言的運用不僅要遵循其本身的規(guī)則,還受制于這種語言的社會文化。因此,學習和運用英語不能脫離其文化背景,要了解英語語言歷史和文化,才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避免在交流中產生誤解和交際中斷,使語言得體,達到交際目的。

1、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對英語學習一開始會有強烈的新異感,這種心理特征正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但是,由于客觀原因,不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受到壓制,從而產生了厭學、棄學的情緒和行為。

為了重新喚醒這種內在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yǎng)口、筆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強烈的成就感,在知識、內容、方法和情感等方面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在愉快的環(huán)境和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發(fā)揮。

2、引導正確的學習動機。動機是直接引起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驅力,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強學生克服困難之信心的強大推動力。教師應把學生為達到某種實際目的而學習英語、渴望獲得知識、成功的內部動機與獲取獎勵、賞識的外部動機結合起來,把為個人目標而學習與為建設祖國而學習的遠大理想相結合,幫助、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3、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們對自我認識感到滿意的心理傾向,是口語交際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語言的實質是交際,而口語交際的成功與否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心理素質的好壞。因此,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交際的信心以及不怕犯語言錯誤的勇氣,克服口語交際中的膽怯等心理障礙,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代英語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教師的英語素質。

1、具有合作意識。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以書本、教師為重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的合作是形成良好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學生可通過教師的行為學到合作的理念。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合作、平等的對話關系,這樣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在一種“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狀態(tài)下積極地、自發(fā)地參與到各種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來。

2、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核心要素。高校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基本功,及發(fā)音標準、語音語調準確等基本功。教師講課不是簡單灌輸知識,而是要運用語言,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沿著教師的語言邏輯和思維順序,一步步地探求真理、獲得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語言不但要通俗明白,而且要準確無誤,具有嚴密的科學性,生動有趣,具有啟發(fā)性。教師要在備課時充分了解授課內容,安排授課環(huán)節(jié),豐富授課內容。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不斷更新知識,交流并總結經驗,思考和研究新情況、新問題。

總之,大學英語素質教育順應了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其意義在于,英語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創(chuàng)造,以適應未來世界的變化而掌握自己的發(fā)展命運,這就是大學英語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星張彩華英語素質教育的實施與大學英語課堂的突破[j]、歲月,2011(12)。

[2]劉楊探究大學英語素質教育[j]、考試周刊,2011(44)。

[3]張宇于蕾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03)。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大方向.大學英語是高等教育中一門最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大學英語學科獨特的知識體系和教學特點,這里試論素質教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情況.

作者:張靜慧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410076刊名:科技風英文刊名:technologytrend年,卷(期):“”(6)分類號:h3關鍵詞:素質教育大學英語教育觀念語言素質文化素質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一

高校教學改革進行了多年,但從總體上看,依然沒有真正擺脫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是人文關注不夠.本文試圖對素質教育與高校教學改革的關系以及把素質教育融入高校教改之中作些初步探討,提出要從傳統(tǒng)的`以指揮命令為主的“食指教育”方式轉到以激勵學生內心為主的“大拇指教育”方式.

作者:李立新作者單位:上海大學法學院刊名:法制與社會英文刊名:legalsystemandsociety年,卷(期):“”(3)分類號:g642關鍵詞:素質教育教學改革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二

隨著高校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發(fā)展,更多的人將素質教育提到了教育理論的高度,而高校素質教育里的音樂審美教育就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不僅能通過音樂審美教育來提升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音樂審美是高校藝術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高校教育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間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音樂審美在高校教育中不光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也在高校的素質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使得現代高校教育也不能僅僅只停留在對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還需要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樣才能使得高校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而高校審美素質的培養(yǎng)上,音樂審美教育已經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因為音樂是人類生活上最好的伴侶,也是因為音樂藝術是最有效的審美教育的手段。在高校音樂教育主要是用來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而想要提升音樂學習效率就必須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只有提升了高校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才能避免低俗的音樂對高校學生危害,使得高雅、優(yōu)質的音樂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和情操得到升華。

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高校知識結構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高雅審美情懷的重要途徑,所以音樂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質教育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審美教育也被稱為美育教育,是按照審美標準來培養(yǎng)人的情感教育。主要是特定時代、特定階段為標準的審美觀念,是以形象為主要手段,其核心是情感表達,是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美育能使人更加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等,不僅要有欣賞美的能力,也要有創(chuàng)造美的精神。在當今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里,要更為客觀地去發(fā)現自然美,尋找生活中的美,對藝術要有欣賞的美,以及更好地去感受學習的美,這些都是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所在,這些審美教育不但能讓學生了解美,認識美也能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欣賞和創(chuàng)造。高校通過審美教育科研讓不僅能提高道德素養(yǎng)、凈化心靈,也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影響,不僅促進了學生健康發(fā)展,也能樹立正確良好的審美觀。

審美教育是應用哲學認知方式來認識世界的,審美教育的按照自身對美的了解和發(fā)展來改變自我認識的一種手段,是最基礎的一種教育,而在教學內容上其包含的信息量非常龐大,審美教育在內容上主要是以非具象的美感教育為基礎,還與其他教育相互連通,不僅能通過社會實踐來形成,同時也促進了教育對社會的作用,所以高校音樂審美教育是美學和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音樂審美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三

摘要:英語語言素質教育是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語言技能的訓練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以及社會文化素質,更好地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高度發(fā)達的科學技術和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育作為一種學科教育,其目的是培養(yǎng)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熟練的專業(yè)技能又能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復合型、開放型的高素質人才。高校英語素質教育主要包括英語語言素質的內涵、對學生英語素質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英語素質三方面的內容。

一、英語語言素質的內涵。

1、語音的培養(yǎng)。語音是語言的外表形式,學習英語一開始就要把語音、語調的基礎打好。語音、語調是有意義的聲音,能很好地傳情達意。發(fā)音正確,對方才能聽懂自己的話,也有助于自己聽懂別人的意思。

2、詞匯的積累。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沒有詞匯,就無法建造一座語言大廈。學生積累的詞匯越多、越豐富、越牢固,就意味著英語能力訓練越多,語言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越強。學生對詞匯掌握的情況,一般能反映學生的水平。學生應從詞性、詞的結構、詞的搭配等方面重點加強詞匯的'積累。

3、語法的掌握。語法是語言的骨骼。語法和詞匯好比高樓大廈的混凝土框架和磚塊,只有這兩個因素科學結合,高樓大廈才能拔地而起,人們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語法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應從語言實踐中總結規(guī)律,通過平時聽、說、讀、寫、譯的技能訓練歸納語法規(guī)則。

4、語言的運用。語言運用是人通過聽、說、讀、寫等運用語言的具體行為,是交際能力的體現。任何一門語言的運用不僅要遵循其本身的規(guī)則,還受制于這種語言的社會文化。因此,學習和運用英語不能脫離其文化背景,要了解英語語言歷史和文化,才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避免在交流中產生誤解和交際中斷,使語言得體,達到交際目的。

二、對學生英語素質的培養(yǎng)。

1、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對英語學習一開始會有強烈的新異感,這種心理特征正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但是,由于客觀原因,不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受到壓制,從而產生了厭學、棄學的情緒和行為。

為了重新喚醒這種內在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yǎng)口、筆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強烈的成就感,在知識、內容、方法和情感等方面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在愉快的環(huán)境和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發(fā)揮。

2、引導正確的學習動機。動機是直接引起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驅力,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強學生克服困難之信心的強大推動力。教師應把學生為達到某種實際目的而學習英語、渴望獲得知識、成功的內部動機與獲取獎勵、賞識的外部動機結合起來,把為個人目標而學習與為建設祖國而學習的遠大理想相結合,幫助、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3、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們對自我認識感到滿意的心理傾向,是口語交際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語言的實質是交際,而口語交際的成功與否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心理素質的好壞。因此,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交際的信心以及不怕犯語言錯誤的勇氣,克服口語交際中的膽怯等心理障礙,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代英語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教師的英語素質。

1、具有合作意識。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以書本、教師為重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的合作是形成良好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學生可通過教師的行為學到合作的理念。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合作、平等的對話關系,這樣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在一種“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狀態(tài)下積極地、自發(fā)地參與到各種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來。

2、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教師的業(yè)務素質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核心要素。高校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基本功,及發(fā)音標準、語音語調準確等基本功。教師講課不是簡單灌輸知識,而是要運用語言,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沿著教師的語言邏輯和思維順序,一步步地探求真理、獲得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語言不但要通俗明白,而且要準確無誤,具有嚴密的科學性,生動有趣,具有啟發(fā)性。教師要在備課時充分了解授課內容,安排授課環(huán)節(jié),豐富授課內容。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不斷更新知識,交流并總結經驗,思考和研究新情況、新問題。

總之,大學英語素質教育順應了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其意義在于,英語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創(chuàng)造,以適應未來世界的變化而掌握自己的發(fā)展命運,這就是大學英語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星張彩華英語素質教育的實施與大學英語課堂的突破[j]、歲月,(12)。

[2]劉楊探究大學英語素質教育[j]、考試周刊,2011(44)。

[3]張宇于蕾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03)。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四

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一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要素,尤其是在音樂課外活動中,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重視音樂課外活動教學,發(fā)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通過積極向上的活動主題,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音樂課外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而且以學生自愿參與為主,學生的參與主動性普遍較高,因此需要確立正確的課外活動主題,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予以正確引導。比如,在普法舞臺劇活動中,我們通過確立“法育未來,共筑中國夢”的主題,幫助學生樹立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正確導向,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并樹立適合自己的理想,為實現理想不斷努力。

2.以學生為活動主體,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音樂課外活動以學生自愿參加為原則,在活動中,教師的角色主要是引導者,活動的主體仍然為學生,活動項目的具體創(chuàng)意也以學生的意見為主,充分發(fā)揮其能動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普法舞臺劇活動中,舞臺劇的具體形式、配樂、角色、劇本、場景、錄制、剪輯等都由學生自己確定,教師只是給予適當的幫助及合理的建議,最終的決定權在學生手中,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通過活動分工配合,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組織能力。

一項課外活動從開始到完成,短則幾天,長則可能要一兩個月以上,因此我們注重通過課外活動建立活動團隊,引導團隊成員合作分工,培養(yǎng)成員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提高團隊成員的組織能力。比如在普法舞臺劇活動上,團隊的人員組織、活動時間、活動地點、道具等準備工作和具體實施以及問題的解決都以團隊內部協(xié)商解決為主,教師盡量少參與,從而起到鍛煉學生團隊意識和組織能力的目的。

4.確定合適的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活動啟動時,制定合適的課程標準和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在活動開展中,以課程標準來檢驗活動開展的程度,以課程目標讓學生明確將要達到的目的`,對于不能到達要求的學生或內容要及時予以指導,引導并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并掌握相關領域知識。比如,在普法舞臺劇活動中,針對學生撰寫的舞臺劇本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相關法律知識、語言語法知識、劇本的寫作方法以及各類軟件或設備的用法等,讓學生通過對新知識的自主學習,鍛煉自身的學習能力。

5.運用多種活動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我們注重采取適合青少年心理發(fā)育特點的多種活動形式,在活動中側重不同的基礎學科,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普法舞臺劇活動就是活動形式的一種,配合語文的課程教學,學生在音樂課外活動中更容易接受教學內容,該形式除了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音樂課外活動具有自愿選擇性、內容豐富性、形式多樣性、活動自主性的特點。音樂課外活動基本是學生自愿選擇、自愿參加,它能更充分地照顧學生的興趣愛好,課外活動的個別化、個性化與課堂教學的標準化、同步化相比,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fā)展;音樂課外活動沒有固定的教材與課程限制,而是根據活動的目標和標準、兼顧客觀條件和學生的愿望要求確定,它可以從各種途徑獲取資料、信息、數據,并將此作為音樂課外活動的可用資源;音樂課外活動可以與多個學科交叉,活動中學生不受學科的限制,比課堂上具有更多自主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供了充分發(fā)揮的機會。音樂和音樂課外活動其實只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工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合理有效地運用音樂課外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外音樂活動,讓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五

論文摘要:在高校普及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音樂素質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校素質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根本宗旨,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不僅重視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視學生潛能和個性的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形式,是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樂素質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涉及素質教育的各個方面。因此,成功的高校音樂素質教育對促進當代大學生道德品質、人格素養(yǎng)、審美情趣、思維能力等全面提高,對培養(yǎng)高質量、高水平的新世紀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對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音樂素質教育進行分析,以拋磚引玉。

前蘇聯(lián)著名音樂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樂教育說到底是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參與為出發(fā)點,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審美意識為目的的基本素質教育。音樂素質教育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教育對象和主體應該是每一個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確,普通高校開展音樂素質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人才,也不是著眼于少數音樂特長生的培養(yǎng),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音樂藝術的熏陶、審美情趣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使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目前,部分高校表面上以開展音樂素質教育為名,招收音樂特長生,組建音樂團體,舉辦各種音樂演出,甚至斥資參加國內外各種音樂大賽。而大多數學生卻因資金和資源被占用成為旁觀者,缺少接受音樂素質教育的條件和環(huán)境,這完全背離了高校開展音樂素質教育的宗旨和方向。歸根結底,普通高校音樂素質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以普及性為基礎、面對全體大學生的教育。

音樂在素質教育中具有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應充分發(fā)揮其獨特功能,為培養(yǎng)新世紀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發(fā)揮積極作用。加強高校音樂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循序漸進地開展。大學生由于缺乏連貫的、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音樂素質較為薄弱,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強音樂教育,對大學生進行音樂素質補課。首先學生應系統(tǒng)了解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內容,其中包括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基本技能和音樂審美培養(yǎng)。

(一)鞏固音樂基礎知識。

音樂基礎知識的具體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基礎樂理、識譜、和聲與曲式、樂器與樂團、音樂體裁等。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開設音樂基礎知識、普及性的基礎樂理、識譜方法(包括簡譜、五線譜)等基礎理論課程;二是音樂發(fā)展史知識,主要包括西方音樂簡史和中國音樂簡史。主要是以介紹國內外的經典音樂作品及代表性音樂大師為主,通過對經典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知識的介紹,使大學生學會領悟音樂語言、理解音樂內涵、把握音樂形象,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提高對音樂的欣賞和鑒賞能力。

(二)強化音樂基本技能訓練。

音樂基本技能包括歌唱和演奏,通過專業(yè)老師的授課,主要針對演唱和樂器演奏的方法、技巧等基本內容設置課程,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和表現來不斷掌握音樂的基本技能。(三)突出音樂審美教育功能。

“一切音樂歸根結底在于審美教育,離開了音樂審美的準則和原則,音樂教育就可能淪為機械、僵化和純技的境地”。審美教育是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音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基本技能的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音樂的語言,下一步就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音樂審美鑒賞能力,為學生終生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在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最為重要。近幾年流行音樂好似“音樂快餐”,雖然容易讓人們熟悉和喜愛,但其生命力不強,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部分作品甚至夾雜著一些不良因素,對學生審美趣味產生很大的沖擊。音樂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糾正學生的不良審美情趣,引導他們抵制低級庸俗的音樂現象。音樂審美教育能讓學生從形式、氣質、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從而提高音樂鑒賞力,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

音樂素質要通過長期的培養(yǎng)逐步形成,要由專業(yè)的教師來正確引導、合理的教學內容來支撐、完善的音樂教育體系來保障,通過系統(tǒng)、科學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音樂基本技能,進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使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達到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我提出以下實施音樂素質教育的幾點措施。

加強高校音樂素質教育除了提高認識以外,建立和完善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體系與課程設置也是至關重要的,是音樂素質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項課題。

高校的音樂素質教育要徹底改變當前的教育現狀,對教學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革。一是把音樂教學真正納入教學大綱計劃之內,制定合理的課程體系。抓住課程建設這個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管理水平,使之進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并制定科學、完善的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課程標準。二是音樂的必修課與選修課要結合。音樂必修課的課程設置應該以突出音樂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普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為主,音樂選修課不能僅僅局限于音樂欣賞課的單一模式,采取聽、唱、記、實踐等多種類型的課程模式。通過課內外對音樂的實踐、體驗和表現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并達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標。三是研究非音樂專業(yè)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重點以研究音樂課程體系、范圍、內容、教學計劃、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為主,使音樂課成為非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常規(guī)課程之一,讓音樂教育真正走進大學生的生活。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確保藝術教育具有強大后勁的關鍵”。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是高校提高音樂素質教育的核心。我們應該根據高校的教學需要,對現有專職教師進行培訓,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為高校培養(yǎng)一支具有較高思想素質、良好敬業(yè)精神、有一定音樂教育理論水平和較強音樂教育能力的專業(yè)教師隊伍。只有具備這樣高素質、高修養(yǎng)、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才能更好地把高校音樂素質教育“育人”的目的充分體現出來。我們要充分調動廣大高校藝術教師的積極性,完善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制度,建立教師的教育科研機制,提高教師的學術素養(yǎng)和研究水平,推動高校藝術教育跨上新臺階。

音樂教材的選擇、創(chuàng)作、編訂對高校音樂教學的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能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音樂教學的水平。在高校進行音樂素質教育首先要選擇優(yōu)秀并且適合大學生的教材,不僅要選用國外具有成熟音樂教育理論和成功音樂教學經驗的教材,而且要選用具有中國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優(yōu)秀教材,并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鄉(xiāng)土音樂、原生態(tài)音樂一同走進課堂,這樣才能不斷豐富大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質。

總之,高校音樂素質教育應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深化課程教材改革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大力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開發(fā)自身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璇。淺談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01)。

[2]劉瑞江。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弊端和改革[j]。中國集體經濟,2010,(09)。

[3]王文。高校普及音樂教育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06)。

[4]沈安琪,陳偉平。音樂教育從教者的專業(yè)性和商業(yè)性[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0,(02)。

淺論素質教育的論文篇十六

高中化學教師進行素質教育,要充分認識素質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覺地把素質教育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備課、上課、實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素質,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深入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素質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覺地把素質教育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備課、上課、實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素質,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探究教學主要是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進行教學,目的在于將科學家的探究引入課堂,讓學生以類似科學探究的方式學習科學,使他們不僅獲得科學知識,同時還掌握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雖然當前的探究教學方式正在積極推進,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探究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

1.以考試評價改革為導向,讓教師放開手腳。

2.加強教師的“科學探究”體驗,深化對“科學探究”的理解。

3.教師對探究教學的特征及意義要加深理解,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

4.注重案例開發(fā),加強情境創(chuàng)設和整合環(huán)節(jié),做到過程與結果并重。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十分重要。為此,應掃除所遇到的障礙,并在課程改革中采取相應的行動策略:以引導學生“提問題”為突破口,激發(fā)其樂于思考的欲望;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勇于思考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掌握科學思考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引導學生以“提問題”為突破口,激發(fā)其樂于思考的欲望。

為了改變學生不愿思考的習慣,應把“突破口”選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問題”上,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其樂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種處處遇問題,時時想問題,人人提問題的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局面。

首先,把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劃分為五個層次的遞進目標:一是敢提問題;二是能圍繞學習中心提問題;三是能提出有份量的問題;四是能嘗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五是能在問題解決后又提出新的問題。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現有層次,經過與學生本人商量,確定不同的努力目標,并逐步提高層次,使學生嘗到思考的甜頭,以此帶動和形成學生邊學習邊思考的習慣。

其次,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學生勇于思考的環(huán)境。

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著名特級教師孫雙全與孩子心靈相通的教學情景就使我們很受啟發(fā):“教學中,他不斷地鼓勵大家:‘誰來說一說,說對了表揚,說錯了也表揚,表揚你的勇氣?!鴮⒆拥腻e誤解釋,也給予肯定的評價:‘因為你的錯誤才使我們全班都能正確,失敗乃成功之母?!鴮⒆映錾幕卮?,他更是毫不吝嗇對學生給予夸獎和贊美:‘真好,你有發(fā)現的眼睛?!敽⒆硬粔蜃孕哦桓遗e手時,他鼓勵學生:‘舉起手來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學生在他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的小手舉了起來。”

教師要善于敏銳地發(fā)現學生思考的“激發(fā)點”,及時地給予點燃。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有錯誤時,正是點燃他思考的大好時機,決不能輕易錯過。一要鼓勵學生答錯背后反映出的獨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氣;二要肯定蘊含其中的正確因素;三要著力地把學生的錯誤開發(fā)成課程資源,與學生共同找出錯誤的原因;四要引導學生通過深入思考找出正確答案。再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拿不準”時,這說明他的頭腦正處于困惑狀態(tài),教師這時就要“拉他一把”,但決不要直接給出答案。

1.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提供了一個吸引學生的興奮點。鮮明的畫面,直觀的視覺刺激,還可以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教育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2.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有助于加強直觀教學,豐富感性認識,有助于突破重點、難點。多媒體課件,采用變微觀為宏觀、變虛為實、變遠為近、變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變靜為動等方法來表現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順利實現認知目標的達成。

3.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輔助化學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例如,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整個反應過程速度很快,由于反應的容器——試管不是很大,反應物——金屬也只不過是片狀固體,若只采用演示實驗,只有坐在前幾排的學生才能觀察到實驗現象,其他學生就無法對其描述。若采用實物投影儀直接投影在熒屏上,學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實驗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評價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具備必需的實驗設備和條件之后,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必須強化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首先,是實驗原理的思維訓練?!皩嶒炘怼奔捶磻恚傅氖敲總€具體的化學實驗,反映了或說明了或推斷了什么樣的物質發(fā)生何種變化的理論。

其次,是裝置原理的思維訓練?!把b置原理”指的是為了達到某個具體實驗的目的,應當選用何種儀器、設備,采用何種組合、聯(lián)接方式的道理。

再次,是操作原理的思維訓練。“操作原理”指的是根據具體的實驗目的和儀器,進行實驗操作活動的理由。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形式,教好化學新課標中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同時,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保證。積極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選修課的學習,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全面發(fā)展教育與個性發(fā)展教育相結合,從多方面、多渠道開發(fā)學生潛能。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49237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