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學設計(匯總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3:15:15
估算教學設計(匯總12篇)
時間:2023-11-26 13:15:15     小編:MJ筆神

做好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和安排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在寫總結(jié)之前,我們可以先列出要總結(jié)的重點和要點,然后逐一進行敘述和分析??偨Y(jié)范文中的內(nèi)容豐富多樣,可以滿足不同需求和要求。

估算教學設計篇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

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圖片。

媒體說明: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總第94課時)。

預習內(nèi)容: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師: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看到這兩種動物,聯(lián)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大聲讀課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讓自己險些喪了命。

三、朗讀體會,深化感悟。

1.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填上合適的詞語:()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你體會到此時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為自己有這么一對美麗的鹿角而無比的自豪)。

得意,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開心,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麗的鹿角,其實,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優(yōu)點。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欣喜不已,為自己感到高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鹿自我陶醉的話語吧!(重點指導“啊”。1、讀出驚喜。2、讀出激動。3、讀出喜悅?!磺械母星槿谟谶@個錯綜復雜的“啊”中。)。

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起了波紋,此時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變化呢?

讀讀描寫腿的句子。

同學們,此時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條細長的腿。

那四條和他的美麗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條讓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處。

他的不足。

讀出此時他的一點傷感。

讀出他的感嘆。

讀出他的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體會到的情緒,通過各自的朗讀表達出來。

正在他抱怨之時,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請繼續(xù)往下讀。

你讀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煩。獅子在向他撲來。

于是鹿開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讓他脫離了險境?

生:那四條細長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感到難看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認為美中不足的腿。

……。

在這緊要關(guān)頭,是什么差點讓他送了命?

那兩只漂亮的鹿角,當他的鹿角掛在樹叢里的時候,他此時會對鹿角說什么?

生:這該死的角,怎么在這個時候給我?guī)砺闊瑲馑廊肆?。(埋怨)?/p>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討厭)。

生:后悔身上長了那兩只角。于是他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脫離了險境。

當他奮力奔跑逃離獅口后,他再次來到小溪邊,又會說些什么呢?

原來光講漂亮是沒用的,要講求實用。

原來身上每一樣東西,對我說都是無價之寶。

原來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四、拓展閱讀。

《同步閱讀》灰貓媽媽。

五、拓展延伸。

1.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朗讀。

抓兩個感嘆句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中,他才自己欣賞到鹿角的美麗。而在危機時刻,是那四條細長的腿救了“我”的命。從而領會到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

教學反思:

估算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估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

正確估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看誰都能算正確。

800+700=1500400+500=900。

這些題目你們是怎樣計算的?整百數(shù)相加、減,可以先把百位上的數(shù)相加或相減;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轉(zhuǎn)化成兩位數(shù)的口算來算。

2、下面這些數(shù)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

196接近87接近400。

518接近500221接近200。

二、探究新知。

(一)閱讀與理解。

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問題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可以怎樣解答呢?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影院有多少個座位,還要知道六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二)分析與解答。

你可以估一估。

把221看成220,先求出六個年級的總?cè)藬?shù),把239230。221+看成239得多少呢?221>220,239>230,220+230=450,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5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還是坐不下。不能確定是否大于441。

(三)回顧與反思。

可以怎樣檢驗?221接近220,441-220接近220。一到三年級坐下后還剩下大約220個座位,220小于239,四到你的估算合理嗎?六年級就坐不下了。

三、知識應用。

(一)想一想。

你能按照前面的步驟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196<200,226<230,200+230=430,430<441,坐得下。196接近200,441-200接近240,240和226相比,足夠大了。兩個旅行團坐得下。

(二)估一估。

647+232≈880(元)650+230=880(元)。

答:買這兩種食品大約花880元。

你還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買面包比買礦泉水大約多花多少錢?

答:買面包比買礦泉水大約多花420元。

(三)選一選。

350=350能運走。

358+350360+350=710。

710<712不能運走。()。

哪個答案是正確的?還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四、布置作業(yè)。

估算教學設計篇三

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用估一估幾個數(shù),讓學生回顧知識,為本節(jié)課進行的數(shù)學活動作好鋪墊,接著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到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的教學中去,使學生體會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我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有幾點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學中,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確合理的運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題的解決出現(xiàn)了多種方案:104×49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100×45。怎樣使學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種算法的合理性,我讓學生小組討論,在討論中慢慢發(fā)現(xiàn)了前兩種方法的優(yōu)越性。符合實際又方便計算,體會到了估算帶給我們的捷便。

2、通過練習讓學生理解,在進行乘法估算時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時要是把兩個因數(shù)都要估小,有時要把兩個因數(shù)都估大,有時要把一個因數(shù)估大,另一個因數(shù)估小……。

3、只有在實際情境中,才能產(chǎn)生多樣化的估算方法。單純地進行機械的估算訓練,是難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只有結(jié)合曰常生活進行訓練,體驗估算的方法,明確估算還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應用,才能提高學生估算能力。

估算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教學用具: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教學例5。

(2)學生討論估算方法。

(3)匯報:

生:4950104100。

50100=5000,應該準備5000元。

生:4950104110。

50110=5500,應該準備5500元。

(4)比較。

師: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么?

生:第二種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帶多少錢,在估算時要把近似數(shù)取大些,才不會造成錢不夠的現(xiàn)象,所以這道題用第二種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估算方法。

二、鞏固練習。

1、p61、1。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不一樣,只要是正確的都給予肯定,不作統(tǒng)一要求。

2、p61、2-4。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估計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業(yè)。

p62、6,p63、8、11。

教學反思:

估算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認識估算的`必要性。

2、使學生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運用估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4、感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學習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鍪究诖穑合旅娴倪@些數(shù)是最接近哪個整十數(shù)。

49最接近82最接近()68最接近()。

11最接近()73最接近()26最接近()。

2、出示課本插圖:引導學生找出條件和問題并提出學習目標: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減法估算,你們想知道哪些問題?

生答師整理:(1)什么是估算?(2)學習怎樣進行估算?

二、互動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學習交流:

自主解答例題4,可能出現(xiàn)以下答案:

2、全班展示成果,提出質(zhì)疑:

(1)還可以怎樣算呢?

(2)全班同學共同總結(jié)估算的方法。

三、檢測成效,拓展延伸。

1、運用估算的方法各小組完成“做一做”及練習六第1~3題。

2、小組內(nèi)再展示交流。

四、學習反思,總結(jié)提高。

1、全班展示錯例。

2、分析總結(jié)錯因,鞏固提高。

估算教學設計篇六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用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估算,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加減法估算”和“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教材將估算作為一種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具有重要的意義。關(guān)于例2的估算,教材中給出了兩個不同的估算策略,讓學生明確在解決同一個問題時,可以根據(jù)需要提供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jù)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

教學方法:

引導法、自主探索法。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3240÷6250÷5420÷6。

270÷9140÷7120÷654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shù)??茨囊唤M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xiàn)農(nóng)貿(mào)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為李叔叔他們?nèi)私鉀Q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xiàn)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nèi)讼朐趺窗咽卟诉\走呀?

(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xiàn)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nèi)似骄咳舜蠹s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jié)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124=120+4120÷3=404÷3=1……1。

124÷3≈41(箱)。

四、總結(jié)方法: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shù)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shù),除數(shù)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jīng)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shù)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之后解答這道題目。(設計意圖:新課標強調(diào)的是估算意識,不強求方法的唯一性,教學中采取有效策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算法,從中掌握一種自己喜歡的、適合的算法。)。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講評。

3、練習三第八題。

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六、課堂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根據(jù)不同的實際情況選擇出合適的估算方法。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更好的用到生活中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呀!

估算教學設計篇七

1.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估算的意識,并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shù)膯挝贿M行簡單的估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結(jié)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shù)膯挝贿M行簡單估算。【教學難點】在現(xiàn)實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根據(jù)具體情境,選擇合適單位。

(一)引出課題。

(出示貨場情境圖:小兔來到貨場運貨,貨車的載重量是400千克,一箱貨物重188千克,另一箱重193千克)。

畫外音:小豬正在焦急的算著,小猴卻很快的判斷出了結(jié)果。師:小朋友們知道小猴為什么這么快嗎?(生答)。

師: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我們只要大致估一估就能快速的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繼續(xù)學習估算。(板書:估算)。

(二)估成整百數(shù)。

1.理解“載重量是400千克”的意思。

2.提出問題:大家?guī)托⊥孟胍幌?,能不能把這些貨物一次運走?(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生:193大約是200,188大約是200,200+200=400,所以能運走。師:正好是400,那是不是一定能運走呢?說說你的想法。

生:把兩個數(shù)都看大了才400,而實際比400小,所以肯定能過去。師:是啊,193看成200,比實際多估了7千克,188看成200比實際多估了12多千克,這樣一共比實際多估了19千克,所以一定能過去。師:剛才大家估成整百數(shù)能夠很快的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F(xiàn)在小兔可以順利出發(fā)了嗎?(課件演示小兔裝車后離開貨場)。

(三)估成整十數(shù)。

師:這時小猴子也來到了貨場,它能一次運走這些貨物嗎?

(課件出示:小猴子貨車載重量是500千克,一箱貨物重278千克,另一箱重235千克。)。

1.凸顯矛盾沖突。

生1:能夠運走。278大約是300,235大約是200,200+300=500,所以能夠運走。(板書)。

師:哦,估成整百數(shù),有道理,還有不同想法嗎?

生2:278估成280,235估成240,280+240=520(板書),520大于500,所以不能運走。

2.小組討論。

師:請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nèi)的成員交流一下。

3.解決矛盾沖突。

小組匯報:

生1:我把兩個數(shù)分別估成300和200,300+200=500,所以肯定能運走啊!

師:正好是500啊?實際是比500多呢還是比500少呢?

生:這個是把278估成280,多估了2,把235估成240是多估了5,加起來一共多估了7,520減去7得到510多,所以肯定運不走。師: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嗎?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呢?(出示課件:條形圖)。

師:哦,也就是說,如果估成整百數(shù),這樣估得太粗略了,而估成“幾百幾十”的數(shù)就比較接近了。

小結(jié):所以說,當估成“整百數(shù)”不能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學會調(diào)整調(diào)整,把它估成“幾百幾十”的數(shù)進行估算,在解決這個問題時估成“幾百幾十”的數(shù)會更合理一些。

法選取以“十”為單位進行估算。通過兩個情境的對比,讓學生感受結(jié)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shù)膯挝贿M行簡單估算,并體會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練習鞏固。

師:也就是最多能承受600千克的重量。

2.師:首先開過來的是小狗的卡車,請小朋友們幫忙估一估,它的卡車能安全通過嗎?

(1)小狗的卡車:車身重324千克,貨物重287千克。

(3)師:大家能想個辦法讓這兩輛卡車依次通過嗎?

生:可以把灰太狼的一箱貨物放到喜洋洋車上,這樣兩輛車就都能過去了。

師: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課件演示過程)。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充分理解“100多”“不夠200”的含義,在估算時靈活選用估算方法。在幫助小動物的過程中,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

3.師:剛才大家?guī)托游锝鉀Q了問題,我這還有個問題想請大家?guī)蛶兔δ?

(出示:濟南到青島的火車票96元,住宿費284元,大約帶多少元就夠了?)。

師:兩個車站的距離是8米,80米還是800米呢?家到b站的距離大約是多少米呢?

5.學校組織同學們?nèi)タ磧和瘎?,劇場?nèi)一共有800個座位,現(xiàn)在有四所學校分兩場進行觀看,你認為哪兩個學校在同一場觀看比較合適呢?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座位啊!

三、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用估算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你會在哪用到估算?(生說)是啊!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把數(shù)估成整百數(shù),也可以估成整十數(shù),只要你認真觀察、認真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估算在生活中有很大用處的!

估算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會寫“斷、楚、孤、帆”四個字。

2.能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4.能正確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賞圖片,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大家看--(課件播放天門山圖片)。

3.師抽答。

4.大家都說了自己看了天門山的圖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5.下面請大家齊讀課題--第二十一課,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導生字的讀音。

3.班齊讀,分小組讀,指明反饋讀。

4.教師出示節(jié)奏劃分,知道學生讀出節(jié)奏及古詩的韻律。(課件出示)。

三、逐句品讀,理解詩意。

1.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將詩句寫在黑板上)。

2.指名反饋:哪些字、詞無法理解?(天門:天門山。中斷:從中間割斷。至此回:到這里回旋。出:聳出來。孤帆:單獨一只船。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3.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結(jié)合,理解古詩的意思。(先抽同學逐句解釋,再指導全詩一起說一說。)。

(詩文解釋: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里突然轉(zhuǎn)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情商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四、再現(xiàn)畫面,體會意境。

1.教師示范閱讀,學生閉目想象。

2.指名反饋: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一句詩,一幅畫)。

3.感悟動詞“斷、開、流、回”的氣勢磅礴。

4.指導學生讀出雄偉磅礴的氣勢。

5.教師:同學們,這首古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體現(xiàn)出詩人借景抒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板書“雄偉秀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6.配樂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五、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指導書寫“斷、楚”

2.教師總結(jié):麗日照著江水,一葉輕舟在江上揚帆而行,駛過臨江兩岸的青山翠峰,這是一幅十分愜意和美好的圖景。李白借助這些雄麗的景色,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以及自己豁達、寬闊的胸襟。

3.背誦并默寫古詩。

4.為生字“斷、楚、孤、帆”組詞。

板書設計:

天門中斷-楚江開。

氣勢磅礴。

碧水東流-至此回雄偉秀麗。

望天門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青山--相對出。

山水相映。

孤帆--日邊來。

估算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教科書第46頁例三、練習十二第1-3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歸納概括、遷移推理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勇于嘗試的勇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一、生活引入。

(做好事)。

指名口頭解答。

思想教育:一個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變多了。

指名口頭解答。

思想教育:一個人丟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個人都不講衛(wèi)生,亂丟垃圾的話,那么我們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嘗試討論。

指名列式。

比較算式與復習1、2算式的異同。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小組討論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算法。

三、交流歸納。

小組匯報。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組的方法。

把各組的方法與精確值相比較,選出最佳的一種,歸納算法:(板書)第一步:求出兩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

第二步:把兩個近似數(shù)相乘。

四、鞏固練習。

小組討論。

匯報討論結(jié)果。

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可以運用估算來解決的問題:

1、一套學生桌椅53元,學校要給四(3)班買68套,大約要花多少錢?

2、我們學校有29個班,平均每個班有63人,全校大約有多少人?

3、學校每月節(jié)約電費17元,一年大約可以節(jié)約電費多少元?

4、小麗每分鐘步行51米,1小時大約走多少千米?

分小組完成,每組指定一個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組同學可以幫助。最后評出最佳的合作小組。

五、質(zhì)疑提高。

1、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3、關(guān)于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你還有那些問題沒弄明白?

練習:1、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

47×52=3414?????????????69×51=2992。

2、一本書有50頁,每頁排23行,每行26個字。這本書大約有多少萬字?

3、說出下面哪些內(nèi)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億。

(2)這輛公共汽車上大約有40人。

(3)我們班有68名同學。

(4)在跳繩比賽中,東東跳了98下。

(5)小紅3分鐘能寫85個字。

4、擴展題:一箱蘋果32元,買52箱大約需要多少錢?(先估算,再算出精確值,把兩個結(jié)果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六、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二1、2、3。

第一步:求出兩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

第二步:把兩個近似數(shù)相乘。

估算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教學例5。

(2)學生討論估算方法。

(3)匯報:

生:4950104100。

50100=5000,應該準備5000元。生:4950104110。

50110=5500,應該準備5500元。

(4)比較。

師: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么?

生:第二種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帶多少錢,在估算時要把近似數(shù)取大些,才不會造成錢不夠的現(xiàn)象,所以這道題用第二種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估算方法。

二、鞏固練習。

1、p61、1。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不一樣,只要是正確的都給予肯定,不作統(tǒng)一要求。

2、p61、2-4。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估計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業(yè)。

p62、6,p63、8、11。

4950104100。

491045000。

教學反思:學生基本能把數(shù)字估計成整十整百或者整千的數(shù),但是在生活中還是不能靈活運用。在什么情況下該估算成整百,整千,什么情況下估算成整十不是很明白。還要加強練習。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一

投影儀。

一、新授。

(2)學生討論估算方法。

(3)匯報:

生:49≈50104≈100。

50×100=5000,應該準備5000元。

生:49≈50104≈110。

50×110=5500,應該準備5500元。

(4)比較。

師:誰的估算好一些?為什么?

生:第二種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帶多少錢,在估算時要把近似數(shù)取大些,才不會造成錢不夠的現(xiàn)象,所以這道題用第二種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估算方法。

二、鞏固練習。

1、p61、1。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不一樣,只要是正確的都給予肯定,不作統(tǒng)一要求。

2、p61、2-4。

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估計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業(yè)。

p62、6,p63、8、11。

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二

(人教版)教科書第46頁例三、練習十二第1-3題。

1、使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歸納概括、遷移推理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勇于嘗試的勇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情感。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電腦課件。

我們學校每個學期都舉行流動紅旗的`評比活動,那么一個班怎樣才可以奪得流動紅旗呢?

(做好事)

指名口頭解答。

思想教育:一個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變多了。

指名口頭解答。

思想教育:一個人丟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個人都不講衛(wèi)生,亂丟垃圾的話,那么我們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指名列式。

比較算式與復習1、2算式的異同。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小組討論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算法。

小組匯報。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組的方法。

把各組的方法與精確值相比較,選出最佳的一種,歸納算法:(板書)第一步:求出兩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

第二步:把兩個近似數(shù)相乘。

小組討論。

匯報討論結(jié)果。

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可以運用估算來解決的問題:

1、一套學生桌椅53元,學校要給四(3)班買68套,大約要花多少錢?

2、我們學校有29個班,平均每個班有63人,全校大約有多少人?

3、學校每月節(jié)約電費17元,一年大約可以節(jié)約電費多少元?

4、小麗每分鐘步行51米,1小時大約走多少千米?

分小組完成,每組指定一個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組同學可以幫助。最后評出最佳的合作小組。

1、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3、關(guān)于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你還有那些問題沒弄明白?

練習:1、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

47×52=3414 69×51=2992

2、一本書有50頁,每頁排23行,每行26個字。這本書大約有多少萬字?

3、說出下面哪些內(nèi)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億。

(2)這輛公共汽車上大約有40人。

(3)我們班有68名同學。

(4)在跳繩比賽中,東東跳了98下。

(5)小紅3分鐘能寫85個字。

4、擴展題:一箱蘋果32元,買52箱大約需要多少錢?(先估算,再算出精確值,把兩個結(jié)果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練習十二1、2、3

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

第一步:求出兩個因數(shù)的近似數(shù)。

第二步:把兩個近似數(shù)相乘。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2821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