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對教學過程進行詳細規(guī)劃的一種教學設計材料。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下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總結的教案范文,對于指導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過零丁洋教案篇一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結合資料理解詩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氣節(jié)。
3、理解課后兩組詩句的意思。
4、認識一個生字,學會兩個生字。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感受文天祥寧死不屈的堅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1、查閱有關文天祥的資料。
文天祥生平簡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xiāng)富田村。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yè),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xiāng)??荚嚨谝幻?0歲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即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臨安(今杭州)應試。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被主考官譽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由理宗皇帝親自定為601名進士中的狀元。
一、導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歲考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祥興元年(1278年)冬,在廣東潮陽兵敗被俘。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絕。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終堅貞不屈,被元軍殺害。其作品有《正氣歌》、《指南錄》、《過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簡介寫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zhàn)于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學生聽讀范讀錄音,強調學生注意朗讀節(jié)奏、重音及感情基調。
五、教師進行適當的朗讀提示。
六、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感知詩文主要內容。
七、指名個別學生朗讀,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
八、學生齊讀詩作,增強對詩歌內容的感知。
九、組織學生結合課本注釋,逐句閱讀理解詩作,引導、幫助學生說說詩文的大意。
1、首聯(lián)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
明確: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zhàn)斗了四年。
參考譯文:我這一生辛辛苦苦,靠著精通一種經書,并通過考試才進入了政界,可是卻在兵荒馬亂中渡過了四個年頭。
2、頷聯(lián)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參考譯文: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踐踏得支離破碎,象被狂風吹散的柳絮一樣;自己的'一生動蕩不安,象被風吹雨打的浮萍一樣浮沉不定。
3、頸聯(lián)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zhàn)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參考譯文:兵敗撤退渡過惶恐灘時,與部下談起那些危難經歷,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敵手,將士們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過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聯(lián)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jié)?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
參考譯文: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寧愿讓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永照史冊,也決不屈服于敵人的刀下!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試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jié)操。
十二、鞏固練習。
十三、作業(yè)。
1、熟誦并默寫這首詩。
2、課外積累與人生自古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類似的表達愛國、壯志的詩詞名句。
過零丁洋教案篇二
如此設計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熱情,品味詩句妙處或美好的意境,但是都不大滿意,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反思一下,還是問題設計不夠明確。
“以學生為主體”這句話有著廣泛的內涵。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不是老師的。很多老師認識不到這一點。老師就是加以引導和評價,我們往往忽視這一點,硬要拉著學生走。學生會不會老師不管,還叫什么以學生為主?老師不一定非要完成自己的什么教學任務,關鍵要看學生會多少,這是評價一節(jié)課的唯一標準。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課堂語言。干凈利索的課堂語言是非常難得的。說話啰啰嗦嗦,重復,信口開河,都是課堂語言的通病。我一直注意這個問題,但一直不滿意。有時還搶話頭,唯恐學生忘了自己。我看不干凈的課堂語言不僅沒用,反而是一種罪孽!學生能說,老師就不要說,學生說不出或者說不好,我們再說。
最后簡單說說駕馭。很多老師認為自己能夠駕馭課堂,但是,你講課時別人說話了,說明你沒有駕馭住課堂;你講課別人聽不懂,說明你沒用駕馭住課堂;學生聽明白了,你還在講,說明你沒用駕馭住課堂。領著學生進入境界,學生理解,有收獲,那才叫駕馭課堂。
以上這幾點我做的都不好,自當加倍努力。
過零丁洋教案篇三
對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他們浩然正氣,舍生取義,大家能想起他們的名字及故事嗎?指名回答。
2、生回答:虎門銷煙林則徐,抗倭英雄戚繼光,抗金英雄岳飛,收復臺灣的鄭成功。
3、師:大家知道的知識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南宋英雄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用心聆聽他的愛國心曲。
4、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學習目標。
過渡:同學們,心中有目標,學習效率會更高!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吧。
(課件展示。)。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輕松背默。
2.借助注釋,了解詩意。
3.品味語言,體會感情。
3.掌握方法,學以致用。
三、展示預習。
誰先亮出自己的風采?
生:文天祥,南宋末年偉大的民族英雄和詩人,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歲時考中進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師:預習展示,讓大家對作者有了一些了解。
生:元軍南下時,文天祥代表宋朝與元人談判被扣,后來逃脫出來,一再起兵抗元。兵敗被俘,始終拒絕元人的威脅利誘,最后從容就義。
師:很好!預習展示讓大家了解了作者的經歷。
師:看來同學們在課下都做了認真的預習,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為了獎勵大家,老師也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瀏覽一下吧。
(課件展示。)。
《過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軍所俘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當時,元軍統(tǒng)帥逼迫文天祥寫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將領張世杰,文天祥堅決拒絕,并寫了這首詩作為回答。這首詩是一首大義凜然的正氣歌,飽含著作者的愛國主義激情。
師:了解作者、作品、背景相關的資料,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首詩。
四、學習詩歌。
(一)劃節(jié)奏讀詩歌。
1、過渡:請同學們大聲朗讀一遍這首詩,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讀準字音。
板書:干戈寥落飄絮惶恐。
2、聽錄音,請一位同學范讀,注意節(jié)奏,請同學們完成導學案第三題第二小題。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師生齊讀詩歌。
通過朗讀大家知道了《過零丁洋》這首詩的體裁是七言律詩,那么上個單元我們學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首詩也是七言律詩,大家知道七言律詩的第一、二句稱為“首聯(lián)”,三、四句稱為“頷聯(lián)”,五、六句為“頸聯(lián)”,七、八句為“尾聯(lián)”。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個字必須同韻。這首詩押的什么韻呢?對,ing韻。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譯詩解說內容。
1、學習首聯(lián)。
師:通過朗讀我相信同學對《過零丁洋》的內容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首詩寫得是什么內容。
指名回答。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起兵抗元戰(zhàn)火頻繁四年未盡。
師: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解,翻譯后三聯(lián),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后三聯(lián)詩的內容。
3、小組展示。
可以小組內一人說意思,一人來補充。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三)了解詩歌情感。
結合導學案上這幾個問題:分小組討論交流,布置任務:
1、本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事?
2、頷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寫了什么內容?
3、頸聯(lián)是如何巧妙地借地名寫心情的?
4、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生展示交流:
1、過渡:知道了詩的大體意思,現(xiàn)在請同學們細讀這首詩,品味其中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
2、師讀首聯(lián),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然后思考:
本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事?
哪兩個詞語寫出了這兩件事給作者的感受?
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
明確:寫了作者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做官、國家起兵抗元這樣兩件事。
“辛苦”、“寥落”。
作者辛辛苦苦奮斗,卻沒有改變南宋王朝的命運。
小結: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盡全力,苦苦支撐,可是國家卻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敵手。想到這些,作者不禁悲傷!
了解了這些,大家再讀首聯(lián),應該怎樣讀?——凄楚(請一男生朗讀)。
明確:這兩句以比喻的方式寫國勢和身世,
“柳絮”、“浮萍”。
大家見過柳絮嗎?什么是柳絮?詩人為什么說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有一句詩說:“漂泊浮萍本無根”。?
預設:因為文天祥被俘之后,就像無根的浮萍一樣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
小結: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敗,一次被扣,兩次被俘,數次自殺未成。如今部下將士犧牲,親人被元軍俘獲,自己孤零一人,豈不就像風雨吹打的浮萍,無所依托!
師:這兩句以比喻的方式寫國勢和身世,生動形象,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國破家亡的悲哀。
過零丁洋教案篇四
2、在自讀自悟,合作探討中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及主旨,能準確流暢地背誦。
3、正確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是一首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的詩篇,全詩慷慨悲壯,氣貫長虹,通篇洋溢著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千古不朽的`壯歌。
體會詩中抒發(fā)的愛國情情感,從中受到感悟。
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一、導人新課。
1.分小組學習古詩:你們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還有什么值得探討的。
2.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1)討論:這首七言律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明確: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兀。
(2)額聯(lián)上下兩聯(lián)有何聯(lián)系?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明確: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3)頸聯(lián)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雙層含義。
明確: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唷?/p>
(4)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表明詩人舍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
(5)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前三聯(lián)與尾聯(lián)在感情格調上有何區(qū)別?
3.學習背誦。
4.談感受,升華主題。
從這首詩中,你認識了一個什么樣的作者,從這里,你懂得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啟迪?
三、拓展延伸。
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作者的英雄事跡,寫一則讀后感。
過零丁洋教案篇五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此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抗元。
2、頷聯(lián)兩句有何聯(lián)系?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頸聯(lián)寫了什么內容?惶恐灘和零丁洋指什么?
頸聯(lián)上句追憶當年兵敗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可見,詩中惶恐和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4、尾聯(lián)是千古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
5、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蘇武執(zhí)漢節(jié)牧羊不變節(jié);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
6、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過零丁洋教案篇六
教材簡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馀。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xiàn)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xiàn),也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字,會寫3個字。
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古詩意思。,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背誦這首詩,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
1、有關文天祥,你都知道什么?
2、拿出課前查閱的資料,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歲考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祥興元年(1278年)冬,在廣東潮陽兵敗被俘。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絕。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終堅貞不屈,被元軍殺害。其作品有《正氣歌》、《指南錄》、《過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zhàn)于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二、學習古詩。
1、教師范讀,學生聽準字音,注意停頓。
2、學生嘗試讀,小組間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3、集體交流。
1)、齊讀“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兩句。
“寥落”是什么意思。
思考: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zhàn)斗了四年。)。
參考譯文:我這一生辛辛苦苦,靠著精通一種經書,并通過考試才進入了政界,可是卻在兵荒馬亂中渡過了四個年頭。
2)、默讀“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p>
“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參考譯文: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踐踏得支離破碎,象被狂風吹散的柳絮一樣;自己的一生動蕩不安,象被風吹雨打的浮萍一樣浮沉不定。
3)、自由讀“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zhàn)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參考譯文:兵敗撤退渡過惶恐灘時,與部下談起那些危難經歷,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敵手,將士們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過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齊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jié)?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
參考譯文: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寧愿讓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永照史冊,也決不屈服于敵人的刀下!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全詩的精華,表現(xiàn)了詩人崇高的氣節(jié),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四、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jié)操。
五、作業(yè)。
1、熟誦并默寫這首詩。
2、課外積累愛國、壯志的詩詞名句。
過零丁洋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檢查背誦。
2、學習《過零丁洋》、《浣溪沙》兩首詩,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誦。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背誦和默寫。
教學難點:
1、對詩中警策語句的理解與鑒賞。
2、理解并鑒賞詩的精練概括的語言。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渡荊門送別》、《秋詞》、《赤壁》。
1、朗讀古詩。
2、簡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寶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征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wèi)。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zhèn)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杰、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為帝,堅持抗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范叫他寫信招張世杰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與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來元軍統(tǒng)率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杰。
3、討論:此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4、頷聯(lián)兩句有何聯(lián)系?用了什么修辭?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唷!帮L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5、頸聯(lián)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梢姡娭小盎炭帧?、“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6、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他的民族氣節(jié)。
7、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zhí)漢節(jié)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最終死在風波亭上;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慷慨就義。
8、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過零丁洋教案篇八
今天我們學習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孩子們喜歡自己做主的課堂,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思考,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針對這樣的學情,我放棄了原來繼續(xù)使用課件的念頭,想試試在學古詩的時候也模仿李鎮(zhèn)西老師堅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做法。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因為雖然我不是主角了,但是我成了導演,任務更重。我設計了這樣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走近文天祥,走進《過零丁洋》,體會文天祥的感情。
孩子們在以前的課上曾經學習過文天祥的事跡,讓他們介紹文天祥,各個都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對文天祥的了解也比較全面,老師稍微做總結就好。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走進《過零丁洋》的過程中,我著重設計了以下4個問題。
1、討論:此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2、頷聯(lián)兩句有何聯(lián)系?用了什么修辭?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
3、頸聯(lián)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唷?梢姡娭小盎炭帧?、“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4、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他的民族氣節(jié)。
這樣四個問題,就把本首詩的四聯(lián)內容分析的很透徹了。在賞析頸聯(lián)的時候,有一個難點,“惶恐”和“伶仃”有雙層含義,這兩個詞又有什么作用?孩子們很難體會出來。我一再啟發(fā)他們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可是要他們說得完整還是有點勉為其難。正在這時,我們的趙財源“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語言流利而又順暢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我稱贊他是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的勇士,他還不好意思的臉紅了。
最后,我又設計了拓展延伸題:
1、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zhí)漢節(jié)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最終死在風波亭上;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慷慨就義。
2、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孩子們又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個個爭先恐后的發(fā)言,集體的智慧就是強,他們提供的句子遠遠超出了我準備的范圍。最后我們齊背《過零丁洋》,鈴聲響起,我們熱情高漲的走向操場。
這節(jié)課我上的很有感覺,孩子們也都很有感覺,師生良性互動,在課堂上促進了感情的交融,我發(fā)現(xiàn)下課后他們看我的眼神都覺得更親近了。以后我要多上這樣的課。
過零丁洋教案篇九
知識和能力目標:掌握本文的關于作者,作品的文學知識。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過程和方法目標:閱讀理解詩歌內容,品味鑒賞詩歌語言。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摯誠的愛國情懷。
1、理解詩歌的內容。
2、熟讀并背誦詩作。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歲考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祥興元年(1278年)冬,在廣東潮陽兵敗被俘。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絕。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終堅貞不屈,被元軍殺害。其作品有《正氣歌》、《指南錄》、《過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簡介寫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zhàn)于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學生聽讀范讀錄音,強調學生注意朗讀節(jié)奏、重音及感情基調。
五、教師進行適當的朗讀提示。
六、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感知詩文主要內容。
七、指名個別學生朗讀,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
八、學生齊讀詩作,增強對詩歌內容的感知。
九組織學生結合課本注釋,逐句閱讀理解詩作,引導、幫助學生說說詩文的大意。
1、首聯(lián)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
明確: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zhàn)斗了四年。
參考譯文:我這一生辛辛苦苦,靠著精通一種經書,并通過考試才進入了政界,可是卻在兵荒馬亂中渡過了四個年頭。
2、頷聯(lián)“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參考譯文: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踐踏得支離破碎,象被狂風吹散的柳絮一樣;自己的一生動蕩不安,象被風吹雨打的浮萍一樣浮沉不定。
3、頸聯(lián)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zhàn)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參考譯文:兵敗撤退渡過惶恐灘時,與部下談起那些危難經歷,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敵手,將士們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過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聯(lián)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jié)?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
參考譯文: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寧愿讓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永照史冊,也決不屈服于敵人的刀下!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試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jié)操。
過零丁洋教案篇十
1、誦讀,背誦詩歌。
2、名句的默寫運用。
3、體會詩歌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誦讀。
默寫運用。
誦讀+引導誦讀+探究。
一、‘讀’作者簡介和代表作。
1、利用工具書,學生自主讀。
2、教師再進行歸納。
文天祥,宋代愛國詞人,注有《指南錄》《指南后錄》。
二、自讀——注釋。
了解文意。
三、誦讀——詩歌。
1、反復誦讀。
2、有50以上的同學記住就停。
四、研讀——探究名句的'運用。
問題一: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關的句子是(比喻)(頷聯(lián))_____,______。
問題二:運用諧音和雙關,寫出自己孤苦伶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問題三:表明詩人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的句子是:_____,____。
1、小組探究。
2、教師引導分析。學生做旁批。
五、再次誦讀詩歌。
體會詩歌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六、教學反思。
1、把“誦讀”作為詩歌教學設計的理念。
2、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的“體驗”為主。
過零丁洋教案篇十一
《過零丁洋》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運,表現(xiàn)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最高表現(xiàn)。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xiàn)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后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
課堂教學設計新穎,層次清晰,通過反復朗讀成誦,體現(xiàn)詩歌的朗讀教學。課堂上師生互動效果較好,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的主題意識,并實施在具體的行動中。教師不僅幫學生理解詩詞的內容,更教會學生學會思維的發(fā)散,從某一點生發(fā)出去,向其他知識點擴張開去,做到知識的前后勾連。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是內涵,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適當補充歷史史實,充分顯示教師對文本理解和對學生的學情的了解。
教師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傾聽,在詩意翻譯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分組去活動,讓學生去討論問題,并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鍛煉學生傾聽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xiàn)合作探究,可謂一舉多得。
教師注重學生的整體的參與度,注重學生全程參與,從課堂學生活動情況看,學生基本上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值得一說的是老師注意在學生回答問題后,適當的給與表揚與贊賞,當然學生回答不足的時候,教師還是能針對性的指出不足。
教材僅僅是個例子,教師要能走進教材也要能領著孩子走出教材。在知識拓展延伸這個策略上,老師能從課堂的教學之初貫穿到教學的始終,這一點是可喜可賀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還設計了拓展延伸,厚實底蘊,融說寫于一爐。
當然有成功之處就有不足之處,首先是教師對文本的解讀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具體表現(xiàn)在對文天祥的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的實質還沒有領悟到位,其實作者在文章的首聯(lián)就說了他自己不會投降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從小飽讀儒家經典,自幼就經過經典熏陶,潛移默化中受到儒家思想的根本“殺生成仁,舍生取義”的影響;雖然我在課堂補充了十三“經”,但沒有能夠更深層次的挖掘儒家的思想,給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也給學生對文天祥的認識帶來一個淺淺的缺陷。
其次,在詩歌的教學上,我有了一個意外的設想,是不是針對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讓詩歌教學體現(xiàn)一個整體的序列。
再次,詩歌教學要入準重點,當從文本出發(fā),教給學生方法,當然這節(jié)課,我已經交給學生賞析的方法,但還是感覺力度不夠,當重點的就要重重的講,更要在以后的教學中避輕就重,狠抓關鍵點。
過零丁洋教案篇十二
今天我們學習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孩子們喜歡自己做主的課堂,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思考,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針對這樣的學情,我放棄了原來繼續(xù)使用課件的念頭,想試試在學古詩的時候也模仿李鎮(zhèn)西老師堅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做法。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因為雖然我不是主角了,但是我成了導演,任務更重。我設計了這樣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走近文天祥,走進《過零丁洋》,體會文天祥的感情。
孩子們在以前的課上曾經學習過文天祥的事跡,讓他們介紹文天祥,各個都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對文天祥的了解也比較全面,老師稍微做總結就好。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走進《過零丁洋》的過程中,我著重設計了以下4個問題。
1、討論:此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2、頷聯(lián)兩句有何聯(lián)系?用了什么修辭?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唷!帮L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
3、頸聯(lián)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唷?梢?,詩中“惶恐”、“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4、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他的民族氣節(jié)。
最后,我又設計了拓展延伸題:
1、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zhí)漢節(jié)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最終死在風波亭上;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慷慨就義。
2、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孩子們又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個個爭先恐后的發(fā)言,集體的智慧就是強,他們提供的句子遠遠超出了我準備的范圍。最后我們齊背《過零丁洋》,鈴聲響起,我們熱情高漲的走向操場。
過零丁洋教案篇十三
“以學生為主體”這句話有著廣泛的內涵。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不是老師的。很多老師認識不到這一點。老師就是加以引導和評價,我們往往忽視這一點,硬要拉著學生走。學生會不會老師不管,還叫什么以學生為主?老師不一定非要完成自己的`什么教學任務,關鍵要看學生會多少,這是評價一節(jié)課的唯一標準。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課堂語言。干凈利索的課堂語言是非常難得的。說話啰啰嗦嗦,重復,信口開河,都是課堂語言的通病。我一直注意這個問題,但一直不滿意。有時還搶話頭,唯恐學生忘了自己。我看不干凈的課堂語言不僅沒用,反而是一種罪孽!學生能說,老師就不要說,學生說不出或者說不好,我們再說。
最后簡單說說駕馭。很多老師認為自己能夠駕馭課堂,但是,你講課時別人說話了,說明你沒有駕馭住課堂;你講課別人聽不懂,說明你沒用駕馭住課堂;學生聽明白了,你還在講,說明你沒用駕馭住課堂。領著學生進入境界,學生理解,有收獲,那才叫駕馭課堂。
過零丁洋教案篇十四
1、檢查背誦。
2、學習《過零丁洋》、《浣溪沙》兩首詩,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誦。
有感情的背誦和默寫。
1、對詩中警策語句的理解與鑒賞。
2、理解并鑒賞詩的精練概括的語言。
一、檢查背誦《渡荊門送別》、《秋詞》、《赤壁》。
1、朗讀古詩。
2、簡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寶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征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wèi)。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zhèn)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杰、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為帝,堅持抗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范叫他寫信招張世杰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與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來元軍統(tǒng)率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杰。
3、討論:此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4、頷聯(lián)兩句有何聯(lián)系?用了什么修辭?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喻的修辭。
5、頸聯(lián)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梢姡娭小盎炭帧?、“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6、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他的民族氣節(jié)。
7、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zhí)漢節(jié)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最終死在風波亭上;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慷慨就義。
8、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9、背誦這首詩。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20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