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讀書心得(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6:06:08
讀教育讀書心得(通用18篇)
時間:2023-11-25 16:06:08     小編:筆舞

文學是一種表達情感與思想、展現人類生活與價值的藝術形式??偨Y還要具備可讀性,即使對于非相關人員也可以理解和接受我們的總結內容。以下是一些學習方法的總結,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一

這本書,第一個感受是糾正了我對一些心理學原理的認識。具體地講,以前關于教學方面的心理學理論自己是明白一點的,可是看書之后發(fā)現,有些理論不是自己以前認識的那樣,以前的認識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

比如關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好多次用到這個心理學原理。在看雜志上的文章之時,偶爾也能看到作者引用這個心理學原理。然而,殊不知,艾賓浩斯是利用無意義音節(jié)作為記憶材料來得出這個遺忘規(guī)律的。之后的研究證明,如果學習材料是有意義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學生理解之后,就很難遺忘。這個時候,顯然不能用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來描繪概念和原理的學習與遺忘。這段論述對我的沖擊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學”面前,我感覺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時,這段論述也讓我聯想到了我們平時教學中要多多增加有意義的學習。對此,書中也有類似的論述,例如根據加涅對學習的分類,可知學習有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之分。在言語信息的一個亞類——符號學習中,因為符號學習屬于機械學習,故學習者能夠在無意義材料中人為地賦予某些意義,使機械學習易于記憶。這種改善記憶的方法被稱為記憶術。那么我們可否作這樣的推論,對于艾賓浩斯的無意義音節(jié)材料,如果記憶者采取記憶術來記憶,那么其遺忘規(guī)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當前在討論教學問題時,經常聽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說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一般的說法是“以學生為中心”就是尊重學生,跟著學生的`思維走,等等。這些當然是對的,但顯然是不具體的。當今建構主義學習觀告訴我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指教學時應仔細研究學生帶到教學情境中的已有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信念。同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放棄教學職責。在“規(guī)則學習的過程和條件”一節(jié)中更是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情境中,完全由學生獨立發(fā)現規(guī)則的情景較少,更多的是在教師指導下的發(fā)現。這樣的觀點讓我聯想到,學生雖然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的發(fā)起者是教師,同時教師也是確保這個“過程”得以順利通暢的關鍵因素。

類似地情景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常說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一向以為這種教學論是具有必須科學依據的,然而事實是這些教學論就是哲學取向的教學論??茖W取向的教學論在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興起。還有,如看了“學習心理”部分就會發(fā)現,機械學習在學習心理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強化刺激這些手段具有正統(tǒng)的心理學意義。

這本書,第二個感受是讓我看清了我們平時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實具有重要的心理學原理。具體地說,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有一些教學方法被“素質教育”或者“新課程”套著一些“帽子”,殊不知,在這些“帽子”下頭,隱藏著重要的心理學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據迷箱實驗,提出能夠把學習看做是刺激與反應的聯接,并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三大學習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這三個定律反應了學習動機、練習、強化和反饋在這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學習的實質是條件反應構成和鞏固的過程,其中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條件是動機和強化。雖然這些研究成果與當今建構主義心理學具有必須的差距,但也在必須程度上體現了學習的本質。據此我不得不聯想到朱國榮教師在杭州的那堂《長方形面積》:課中,在學生已經發(fā)現“長乘寬”就是“每行幾個乘幾行”之后,朱教師安排了一系列的關于“每行幾個,有幾行”的強化練習。當時我覺得這個過程有點死板,或者說給予學生再次去體悟的成分少了一點,感覺“不太好”。但從今日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過程,才發(fā)現那是貼合心理學規(guī)律的。

這本書,第三個感受是增加了我對教學與心理學關系的理解。具體地說,以前只明白該這么做,但為什么這么做,有沒有什么理論依據,是不明白了,而在看書之后,我找到了教學與心理學的聯接。

比如張興華教師在《重提數學教學心理學》一文中提到:南京師大涂榮豹教授在其著作《數學教學認識論》中鮮明地指出,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順應”。鄭毓信教授也以往說:“建構主義似乎并不能看成一個全新的主張。”張教師據此提出:實現建構的途徑無非是傳統(tǒng)心理學中“同化和順應”的緣故,意義建構的過程無非是同化和順應。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道理,當時看到那里時心中打了個問號。這一次,算是對此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比如書中這樣說:“學習的同化論或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學生利用原有知識結構同化(或建構)新知識?!睆倪@句話能夠看出,同化和建構是同一件事情。所以,說“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順應’”是完全正確的。換句話說,傳統(tǒng)心理學雖然只是研究動物和低級思維,例如機械記憶或反應之類的,但其原理在人的學習過程中是通用的。

再如,我們來思考“用圓規(guī)畫圓”屬于什么學習一般認為這是一種動作技能。而從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來看,“用圓規(guī)畫圓”是智慧技能。既然是智慧技能,那么在教學時就得按照智慧技能的教學策略展開,而不是去思考“動作”的問題。

這本書,第四個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學研究的信心。具體地說,以前總認為教學研究是一件十分深奧的事情,是那些十分聰明的人才能有實力去完成的事情,可是此刻,我想我也能夠去嘗試。

比如,國內外心理學家、學者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發(fā)現,教學效果同教師的智力水平并無顯著的相關,教師的知識水平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無顯著相關。

再如,調查顯示,不經過很多的課堂教學實踐就成為專家教師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成為專家教師,就必須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

我們都身在教學一線,正在進行著很多的教學實踐,我們都有成為教學專家的可能性,因為我們具備這樣的條件。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二

花了一些時間,終于把《愛心與教育》讀完了,良久無言。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這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里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yǎng),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么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zhèn)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里選一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李鎮(zhèn)西老師不論是對“后進學生”的轉化,還是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李老師的愛無不滲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樣的魔力,緣何讓學生們對他終生難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還是獨特的個性?這是值得讓我認真思索的問題。是啊,一個專業(yè)知識扎實,人格魅力不同尋常的老師也許會吸引學生,讓學生去敬畏他,喜歡他,但能夠達到李鎮(zhèn)西老師這樣跟學生成為一生的知己的老師卻為數不多。當一位老師開始真正愛自己的學生的時候,他就會憑借這種深深的愛,去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去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甚至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心血。正如他所說:“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忠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p>

愛學生,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學》中這樣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彼蜃约盒∨笥讶ψ拥臄U大而興奮,因走到小朋友的心靈深處而帶給他們快樂,而感到無比幸福。這些不是憑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體會到的。李鎮(zhèn)西老師曾經這樣寫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我想說,教育者的快樂也是學生給的。一個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人會把學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學生的不幸當作自己的不幸。

幾年的教學,讓我漸漸明白,老師的行為在學生們的心里會種下怎樣的印象。以前我的兩個課代表喜歡沖著那些學習后進的學生大喊大叫,我發(fā)現之后并沒當著大家的面批評他們,而是先讓他們停止叫喊,然后走到這名看似有錯的學生跟前輕輕地詢問緣故。之后我的課代表意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并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反而會把矛盾激化,她們不但向我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還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辦法。一次日記中,他們曾這樣寫道:“長大之后我也要當一名教師,當我的學生犯了錯誤時,我不是先去責罵他,而是先問明原因,然后虛心地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敝赖剿麄兡苓@樣想,我很欣慰。

在獨生子女日益成長為社會建設者的同時,我們才漸漸發(fā)現他們責任感的缺失和愛的缺乏。真誠與善良似乎在這個社會成了一種無能的表現??纯磿r下充斥的書籍,多半是為升學而準備的輔導書,其次是幽默故事書、漫畫書,真正凈化學生心靈的書籍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懂得如何張揚個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知道要考上大學,卻不知考上之后該做些什么;他們明白要踏實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卻從來都不明確。這分明是一種責任心與愛心的缺乏。現在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作為教師恰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如何去愛,愛世界,愛國家,愛校,愛家,愛父母,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大環(huán)境里,我們的班級才會更加團結,學校才會更加繁榮,家庭才會更加和睦,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才不會讓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李老師的教育手記,讓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內心的寬容,真誠的關懷,不僅僅是為了當一名好老師應該這樣做,而是發(fā)自心靈深處的愛的驅使,讓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憑著對教育的一份執(zhí)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把幸福與快樂送達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我們會以李鎮(zhèn)西老師為榜樣,努力做教育這趟列車上的愛心傳遞員,讓真誠、善良、友愛陪伴學生走過以后的人生旅程。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三

寒假里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就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于中小學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fā)展。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臺。

堂,什么樣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就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就是慢的,說話的語速就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說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chuàng)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jié)奏。高頻率、快節(jié)奏、大梯度,不利于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fā)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鄙逃埃唵蔚刂v,就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就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fā)思考……客觀條件,就就是課堂環(huán)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就是慢的藝術》一文里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就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說:“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边@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么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說,這正就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如果教學課堂環(huán)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就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并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yè)績的標準之一,也就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畢竟就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jié)和實處。

教育就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就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就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fā)現,然后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就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就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就是慢的藝術,有所發(fā)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就是真正的教育。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四

生本教育,在我理解就是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學習,從而自覺地完成生命主體提升過程。只要做一件事情是快樂的,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愿意去做。因為誰也不會拒絕快樂。

從學生的角度看,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好,都能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認可。但因個體差異的不同,學習上會存在差異。換句話說,每個生命主體都有提高自身的欲望,也有內在驅動力,只不過這種內在驅動力來自于各種壓力,可能來自家庭的,也可能是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學生都想學好,只是由于方法、自我控制力、人本身所具有的惰性、還有天賦不同,造成了學生的成績出現差異,自然而然出現所謂的優(yōu)、中、差三等學生。問題關鍵在哪里呢?興趣,生本教育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感到學習的快樂。以郭教授的理論,即生本教育就是要建立一個為而不爭的教育成長世界,讓我們的學生發(fā)自內心地以學習為快樂,而并不僅僅在乎分數和排名。

作為語文教師,我的心情是復雜的。當看到學生作文、作業(yè)或周記中談到自身煩惱時,我卻只有安慰和鼓勵。這些煩惱有的來自家庭,有的來自個人學習方面的。例如,7班dyj,她的成績在我們任課老師眼里是很好的,也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就是她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在這次期中考試之后,一次下課期間,她告訴我說:“老師你安慰我一下吧,我心理不舒服?!彪m然她的總分在全年級和全班都是第一,但是她會因某一科目沒有拿到第一而沮喪。她在作文中寫道,考得好的同學某一眼神、某一個細小的動作都似乎在嘲笑我。還有,她在預習《在沙漠中心》一課時,預習作業(yè)中有這樣一道題:“讀了本文你聯想到了什么?”她是這樣寫的:通過閱讀課文,我聯想到了我們現在的學習。我們現在的學習就好比在沙漠中心,只有忍受住挫折,堅抵住困難,才能走出學習困惑的纏繞,走出沙漠??吹搅诉@些,我內心是很沉重。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快樂,反而產生了學習的壓力,為了取得好的成績,為了外在的因素而學習。應該說她是有內驅動力的,但她的內驅動力在名次、在保持好成績上,而不是真正地愛上學習。

我非常關注,學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我不會因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好而批評學生,反而關注他們的特長和所擅長的方面和興趣點。我想,這就是生本教育吧!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五

讀了張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體會頗多。我,作為一名新教師,沒有經驗,沒有教學技巧,沒有管理方法。而張思明的這本書給了我許多這方面的知識經驗,更教我怎樣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怎樣教書育人。

愛是教師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飛美國》的作者別出心裁的把教師分為四類:以謀生為目的,以自傲為動力;以教育為己任;以愛為根本。我想張老師的教育就已經達到了這種境界吧!

張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因為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張老師的人生經歷中我發(fā)現她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張老師作為一名教學能手,在教學上取得的成就更讓人羨慕,通過閱讀它的數學教學的諸多方法,我體會如下:

首先是我們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要過得去。以前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這個說法對現在和未來的教師已經不夠了?!巴啊崩锏乃吘故恰八浪保桓?,它的可用含量就會大大降低。作為跨世紀的教師,我們要想辦法去開鑿并擁有“一眼泉”。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孤立的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搞花架子,而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fā)找到學生的興奮點,旁敲側擊,從點到面,提倡發(fā)散思維,提供多種解法,擴大題型量,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深入學生,聽取他們的意見,那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在與學生談心時,通過觀察學生的舉止言談,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在與學生談話時要平等對話式的,多點鼓勵、少些責備,以便有針對性的教育他們。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應予以肯定的贊揚,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當學生犯錯誤時,應與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幫助他們制訂改正的措施;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應該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幫助解決,從而使學生感到我們老師是可依賴的。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闭嬲\地熱愛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信任和親近,使學生對你所傳授的知識感興趣,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再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思想教育。現代中學生見多識廣、思想活躍,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唯老師是從,常常將不合己意的灌輸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師要事事要和學生同甘苦,要和學生表同情,參與到學生里面去,指導他們,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拋棄那種反映出“師道尊嚴”的上對下的說教,尊重、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師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況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溝通思想,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從而在平時的課堂中互相配合,教學相長。

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是需要愛、需要尊重與理解的過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信我們的真誠和良苦用心會換來學生的進步的。

一個教師,他的勝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職業(yè)青春。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六

讀書,就一個人而言,如莎士比亞的詩:“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p>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边@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一輩子都在備課,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我想: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優(yōu)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七

最近讀了《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jié)》,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育行為要發(fā)揮理想的效果,必須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jié),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jié)。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為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為細節(jié),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為例,假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為,那么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出失當的言語行為,那么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學校教育世界里,教師經常承擔著管理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余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jié),努力從細節(jié)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為細節(jié)。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細節(jié),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為,也要時時注意細節(jié),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信息。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為細節(jié),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來吧,讓我們一起展現一個新的自我!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八

讀了《教育》,我知道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新教育的身體力行者首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做一個理想的教師是我行動的目標,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育》讀書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朱永新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認為,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家長的發(fā)展也沒有學生的發(fā)展。教育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人的發(fā)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關注人的發(fā)展空間。要關注學生和教師、校長、家長以及社會上所有人的發(fā)展。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無論他是愚昧的,還是睿智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讓他們快速地發(fā)展。

朱教授說,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真正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他認為,參加新教育實驗的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才。所有參與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成長并快樂著。

朱教授說,目前以成敗論英雄、以金牌論英雄、以升學多少論英雄的觀點是錯誤的。新教育實驗行動方案的關鍵是,教一些讓學生一輩子真正有用的東西。朱教授說自己是蘇州大學畢業(yè)的,但他并不認為自己比北大、清華的學生差。他說,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華去做老師做教授。關鍵是怎么樣讓學生有一個真正輝煌的明天,而不僅僅是輝煌的今天。

朱永新非常推崇“學生走出校門,忘記學校所教內容后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的成果?!痹S多人認為這非常精辟地詮釋了教育;也有人認為就剩不下什么了(我想,這里學校所教內容,主要是指一些純粹的應付考試的東西,這些東西,好多在實踐中是用不上的,注定是要忘記的;而那些在實踐中一刻也離不開的,是根本不會忘記的)。

為此朱永新指出,學生的課外活動一定不能少,該做的還是要做,只要是省內游,安全工作做細一點,可以恢復學生的戶外游。不僅如此,還要多搞些這樣的戶外活動,哪怕是附近的博物館、園林等,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在大自然中得到實踐。教學最關鍵的是如何讓學生更活躍一點,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現在很多教師和學生埋怨沒有時間,那時他們都將時間用在了加班加點上,試問:加與不加究竟有多大的區(qū)別?不如將這些時間讓學生自由支配,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書,現在有些學生對有些科目的什么定律、定理、公式都了如指掌,可遇到題目就不會做,原因就是沒看懂題目,這非常值得教師們反思。相信只要學生確實是進步了,社會會給予新教育一份肯定。

我知道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新教育的身體力行者首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做一個理想的教師是我行動的目標。

一、用心地去愛學生。

朱老師在書中說“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庇眯牡那疤崾鞘裁?無非就是“愛”,愛這一職業(yè),愛自己的崗位。我一直認為教書太枯燥!現豐看來,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將愛付諸于行動中;不懂將學習與生活接軌。所以一開始熱情高漲,決心在其中描繪出燦爛的未來。可日復一日糾纏在“對”與“錯”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勸說中走來,對學生終有了恨鐵不成鋼的無奈與苦惱。雖然做老師已經四年了,但是我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受學生喜歡的好老師,我在用自己的嚴厲懾服學生。如今,這種震懾只會加深和加寬我和學生之間的鴻溝,永遠使它無法復平。正如書中所說的,“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教師,深得學生喜愛的教師,能放下教師的‘架子’,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蔽覍W生也充滿愛心,但因為我的嚴厲和“架子”使學生無法體會。怎樣與學生對話,讓自己走進學生的心田,是我現在苦苦追求的。我相信借鑒書中所說,多點時間和學生交流,一定能讓學生真正認識我,了解我,喜歡我。

二、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

在教壇埋首耕耘了許多年,目睹教育現狀,我也產生了很多困惑,卻無處尋覓到完美的答案。感謝開展的這次讀書活動,讓我聆聽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思想,讓我審視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讓我尋找到一條自我突破自我發(fā)展的道路。朱老師說“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薄耙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有要有激情。人要會做夢。優(yōu)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敝炖蠋煹倪@席話撥動了我的心弦。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的我,是有著自己的目標的,那就是做一名有責任心的好教師,希望自己能教好每一名學生。一轉眼,過去了四年。回憶自己過去的教育歷程,僅用“平庸”一詞即可概括,最大的收獲也僅是一次獲得先進的稱號,充其量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教書匠而已。“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這么多年來對于這些,僅是教育中平庸一員的我從沒有過一絲想法。

朱老師給想做教育有心人的教師提出了一個建議:“每天寫教育。

日記。

吧,把每天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原封不動的記下來,在寫筆記的時候教師能夠與自己對話,這種領悟是一個人成長的最重要的法寶。”其實早在骨干教師培訓時就有過這樣的提議,讓我們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為自己的成長積累財富。但回想自已,深感慚愧。整天泡在學生堆中,與孩子們一起貪婪地享受著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著成長路途中挫折和失落,可是很多時候激動了一下,興奮了一下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書說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云散了”。雖然在這幾年里也記下了一些教學隨感,但因為恒心不夠,總會為自己找一些客觀的借口而疏于動筆。為了心中的夢想,從現在起我要挑戰(zhàn)我的恒心,磨練我的意志。

讀罷《新教育之夢》,掩卷沉思,我心潮澎湃。它帶給我更多的是憧憬,是信心,是思考,更是心靈深處的豁然開朗。感謝朱朱老師讓我正走在理想教育的路上,感謝朱老師讓我明白做一個“書香教師”的重要性,感謝朱老師讓我正嘗試著去做一名理想的好教師。我一定會讓我的教育之夢在書的陪伴下越飛越高。

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新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fā)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身為教師給學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么能期待我們的學生認真審題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備課時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學內容,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是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學生如何來讀題。

讀完此書后讓我不禁感覺到擁有一名好教師的思想,能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yè),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拿來”之后也要善于與時俱進,并且在長期實踐基礎上進行艱苦卓絕的思考。你想關于教學研究,怎么去選擇一個課題?怎么去定位,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時間再去讀幾本關于類似的書來提升一下自己。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睂φ者@里提到的要求,我身為一名教師,覺得離理想的教師的距離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學習。這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師愛學生,一個佷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能認為潛能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我認為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我愛我的學生,常會有這樣的一個念頭:某一天一個學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兒子,要是自己的兒子割破了手,我會怎么樣?接下來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學生也覺得你真的是很關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會找你訴說。師生關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愛。所以說只要肯愛學生,就會換來更多的愛。

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弊鳛橐幻處?,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現在的學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長輩溺愛慣了,接受信息的途徑非常多而新潮,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第一階段的逆反心理很強,經不起教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群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對于個別學生總無法及時完成作業(yè),對于老師而言,這就是一個不認真至少是不重視學習的學生。然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或許有別的原因,可能是客觀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這個學生可能上課沒聽懂,作業(yè)不會做。也可能是作業(yè)量超出了他能負荷的范圍……。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思考,才能解決問題。時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誡自己,做到為人師表,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贏得尊重,贏得信任。

理想確實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許很難,但它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前進的階梯,這樣不斷前行才會讓我們不斷進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是“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為了每位學生”。這里的“一切的人”不僅指學生,還包括教師、校長、父母和一切與教育有關的人。新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過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教師的科研范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在我看來,實現這一目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我認為,在新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首先做到。比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等等,我們老師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學生閱讀、寫作、演講、關心社會。教師要為學生樹立積極正面的榜樣。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墩撜Z·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教給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待未來、對待工作、對待社會、對待學習、對待他人、對待自己。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叵胛业慕逃洑v,我的老師們教給我的很多東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時。

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影響學生的成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影響”,而不是改變。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充實自我,通過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和專業(yè)共同體來實現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

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我們一起行動,一起堅持,一起成長。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創(chuàng)造。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九

閱讀了鄭金洲博士的《教師如何做研究》,使我對“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認識和定勢,他認為個人有四種類型的研究,即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經驗概括和實踐加反思,最適合教師在學校中的研究,應當是實踐加反思型的。因為,第一,“研究的問題是產生于實際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進程是從實際情境出發(fā),根據實際情境的需要,隨時檢討,不斷修正的?!钡诙把芯渴墙處煂ψ陨韺嵺`所進行的有意識的、系統(tǒng)的、持續(xù)不斷的探究反思”,“研究過程始終都貫穿著對教師自我反思的要求”。據此,作者給出了教師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種表達形式: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學課例。

比較自我以前一提起研究,就覺得無所適從,因為總認為這是專家的事情,自我上好課么就行了?;仡欁晕业慕逃虒W,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學后記、教學反思寫過就算完事,而沒有從根本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一批批的畢業(yè),但問題、我一切依舊。此刻我明白,應當是問題出現了,把它作為起點,給自我確立一個目標,鼓勵自我堅持不懈地圍繞這一目標去實踐,去探索,去研究,那樣才會提高。而成果的表達方式也有很多種,并不需要長篇的學術論文,“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學課例”等其實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教育日志”這種研究方式中還包括“備忘錄”“描述性記錄”“解釋性記錄”三種形式,經過這些形式來展現的話,我想我不會再為寫長篇大論而感到頭疼,更重要的是,它會帶給我更多地反思,幫忙我更好地解決問題,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然而要使自我不斷成長,我清醒的認識到并非寫一些教育日志、教育反思、教學案例就認為自我在真正研究了,我覺得更關鍵的是要讓自我學會反思,提煉出有效的方法,再進行實踐。學會思考,培養(yǎng)自我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參與,不斷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我。學會質疑,在教學實踐中找出自我的困惑。

研究中要找問題。選擇一個我們在教育學生當中感到十分困惑的問題,如:低年級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等等,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教師去探索、去研究。

教師不能僅僅用知識,更要用自我的思想、智慧、情感、精神去工作,教師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對問題的選擇要小、實、活。當然,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有大有小,教師要根據自我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總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實不宜虛,宜活不宜死。就是說應盡量選擇小課題,以小見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題小做,浮光掠影,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不選擇抽象空泛的問題,要隨著改革的發(fā)展靈活選題,也能夠根據實際研究需要對原課題的內涵做適當調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變。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僅有不斷為之努力,才會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

王曉春教師的著作《今日怎樣當教師》一書中有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學校,然而卻關系到我們所有教育戰(zhàn)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理解。

我們一向認為:沒有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造成績,做出貢獻。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是因為我們崇拜蠟燭精神--他燃燒了自我卻照亮了別人。同時我們堅信自我的選擇,無怨無悔。我想,僅有當我們對事業(yè)注入深厚的感情時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內心極大的充實和滿足,甚至能夠以苦為樂,以苦為趣,到達物我兩忘,醉迷其中的"孔顏之樂"的境地。做一名教師既是我們對人生事業(yè)的追求,也是自我人生價值的體現。我們想要體現自我的價值就必須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干出事業(yè),干出成績。

我任教的班級部分學生寄宿,對于寄宿在校的學生,學校就是他的家。當臨時班主任的日子里,白天給他們上課,晚上有時要留在學校里陪伴著他們,可自我的孩子托付給外公外婆管。氣溫驟冷,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身體不舒服,提醒學生“按時服藥”,打球出汗了,提醒學生“趕緊擦擦洗洗把濕衣服換了”,直至再三叮囑:吃飯前必須要把手洗干凈。為了工作,為了學生的成長,我在工作與休息、工作與家務的天平上,對于前者,加重了砝碼,全身心地投入,這是我的追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只能用我的無私,奉獻給學生一份歡樂,奉獻給學校一份榮譽,奉獻給社會一份熱誠。教育是事業(yè),事業(yè)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薄獦酚诜瞰I、勤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是新世紀優(yōu)秀教師的必備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很喜歡一首歌中唱的:“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蔽铱偸窃谙?,是不是就像雞媽媽愛小雞一樣,愛學舌功能也成了我們教師的一種本能,并且又正是這種愛,才得以使我們每一天能滿腔熱情地迎接他們,無怨無悔地教育他們。20年的教學經歷,我們全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huán)境,以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關切溫暖的語言,溫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學。由只提要求到多給關懷,由一味指責到千方百計讓學生品嘗成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把信任和期待目光灑向每個職專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用愛贏得每一位學生的信賴。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涵?!敖瘌P凰”可愛,“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職業(yè)學校學生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出自真心地贊揚,去鼓勵,為他們供給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必須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舌功能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熓巧钤趯W生中間的,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廣大學生看得見的,所以我平時能嚴于律己,處處檢點。僅有這樣,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么”,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教師們,讓我們簡便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一樣的人才,歡樂地生活,歡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yè)。但愿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所有教育者,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人;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人;以優(yōu)秀的成果去鼓舞人;以充實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讓完美的人生在教育事業(yè)這面火紅的旗幟下熠熠生輝。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一

教師平凡而偉大辛苦而又有樂趣。

你可以入睡前細細回味一天辛勤工作中的甘甜;你可以在學生一天天的成長中體味事業(yè)的平凡而偉大從中領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蘊;你可以在學生細微的愛心舉動中也可以在來自遠方的問候中品味教育的真諦——學會愛……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我們常說愛是教師的天性。不錯做好教師愛必須貫穿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顯性的愛更需隱性的愛;有為學生取得成功而喜悅的慈母之愛;更有"恨鐵不成鋼"苦口婆心教導"差生"的嚴父之愛。因為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愛能喚醒一個沉睡的心靈;愛能激發(fā)破土幼苗的生命力。教師的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年一屆的行為而應該具有永久的生命。教育不止愛心不息!

今天每當我想到這些不免有些激動。曾幾何時我還自豪地講給我的學生聽。我想她的這份愛不正是來自他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嗎!

如今我也是一名三尺講臺前的教師我可能還不能被稱為師表但每當聽到學生們深情地叫出"老師好!"時我總會意識到"我是教師!我是師表!"因此我有責任盡一個教師的職責。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二

古人云,“開卷有益”。經常讀書和思考,會使我們勇于自省,善于自省,既不憚于正視自我之短,又能努力探究補救途徑。尤其,讀一本好書,能夠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闊;能夠使我們不斷總結自我以及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

寒假里,我拜讀了《教師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給教師最有價值的提議》一書,獲益匪淺。

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如“教師,認識你自我”,初看這個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平時工作、生活中我經常聽到有些教師抱怨:同樣是教師,為什么我工作這么辛苦為什么學生如此差勁難以調教為什么學生成績老是提不上來為什么自我不被賞識、重用……究其根源,是他們沒有真正認識自我。教師僅有看清了自我、認識了自我,才能了解自我的性格優(yōu)勢與不足,準確地自我定位;才能正確認識職業(yè)價值,熱愛自我的職業(yè),才能揚長避短、構成自我獨特的自信心。教師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我的認識,使自我變得更好和更完美。教師需要要做的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自我。

教師需要有活力。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我心中有陽光?!币龑Ъぐl(fā)學生參與的進取主動性,作為整個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首先自我要有活力。

教師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用心、細心。敏銳的觀察力是一個教師最寶貴的品質之一。教師需要用其敏銳的觀察力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牽著學生的手,用心去呵護去支撐;從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到相互走進內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關,生機勃勃,其樂融融,讓自我成為真正的充滿智慧、富有生命力的教師。

此刻的學生都很有個性。教師一般都是喜歡比較聽話的,進取要求上進,對教師和同學也比較尊重的孩子,不太喜歡個別的將自我表現的與眾不一樣、總是顯得自我那么桀驁不馴的孩子??墒沁@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師生之間“水火不容”,學生上課沒有興趣,上課搗亂,教師費盡心思,疲于應付……所以,教師需要學會寬容與欣賞。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能恰當控制和調適自我的情緒。

每一個人都期望得到掌聲,得到表揚。如果人的情緒浮動時,總是要發(fā)泄的,有的會發(fā)展為破壞性行為。處于“青春叛逆期”這一危險期的中學生,由于此時心理起伏大,感情容易激動,容易走極端,愛“逆流而上”,有的甚至與教師與家庭不可調和,再加上學生學業(yè)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的進取性、自覺性有的又很差。當教師應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教師應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必須要冷靜。如果教師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靶蕾p是一種進取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是建立在善于發(fā)現和摒棄嫉妒、悲觀厭世等不良心里的基礎之上的優(yōu)秀品質。只要我們學會了欣賞,就學會了尊重。讓教師多用贊美之聲,克服逼迫之聲,放下我們的架子,少一些居高臨下。

教師需要會思考,會反思。列寧說過:“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那么,我們又如何對待我們自身的歷史----每個人已走過的生命歷程呢學會反思和忘記,也許是對教師個人教學生涯的很好把握。教師要多回過頭來看過去,看自我原先所走過的路,所做過的事。讓教師學會思考,學會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在反思中不斷成長與成熟,經過自我的思維和方法完成別人看來是艱巨或困難的事情。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三

終于有時間坐下來靜心讀讀書,收獲也是有的。特別是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結合自己的20年教學經歷,感慨頗多:

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育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筑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qū),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論、理念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學的努力方向。

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由此可見,新教育提倡變閱讀為悅讀,讓閱讀變成孩子一生的習慣,讓悅讀成為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語文教學實驗中,我們滲透這一理念,把小教材變?yōu)榇蠼滩摹K^的小教材就是至課本。所謂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據課本而拓展延伸課外的教材,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借鑒新教育提倡的營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營造書香家庭,讓孩子們與黎明共舞,晨間誦詩,午間午讀,下午暮省,開展豐富多彩的和閱讀有關的活動,如:晨誦比賽,讀、寫、繪、畫心得交流會,圖書益讀,等。通過多條途徑,讓孩子們喜歡閱讀。

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guī)范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為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里得到學生的認同。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課堂,倡導的是一種行動科研。一種行動的研究。其關鍵有兩條,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情,二是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能夠放下心事,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記錄教育隨筆、教育隨思、隨想的教師。在假期的培訓中,有一位專家也指出,有的教師也常常疑惑:為什么我任教的任何年級任何學科成績年年名列前茅,卻成不了名師或專家呢?答案很簡單,就是你不善于在日常教學中總結,撰文,發(fā)表,分享,我覺得很有道理。

假期即將結束,在新的學期讓我們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fā)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讓我們攜手為夢想而奮斗吧!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四

我懷著對葉圣陶先生的崇敬之心,翻開了《葉圣陶教育文集》。葉圣陶先生是我國文化史上的巨子。他思想博大精深,既體現了——教育家葉圣陶的教育個性,又體現了他的文化內涵。

他主張:知識不能灌輸傳遞的,必須由學生領悟獲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葉圣陶主張平等地對待學生,“無論聰明的,愚蠢的,干凈的,骯臟的,我都要稱他們?yōu)椤∨笥选保~圣陶先生一貫以平等的態(tài)度尊重學生,呵護學生。他的這種教育思想對我們的教育教學起著深刻的影響,對此我深有體會。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五

竇老師不僅從事語文教學,她還對音樂、數學、美術、自然常識等學科有所涉獵,也曾經教過這些學科,這倒是和從事幼教工作的教師有相似之處,對于小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教學應該是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整合。所以有了共同點,讀起竇老師的文字就更有共鳴之處,雖然《玫瑰與教育》是05年出版的書,但是書中的很多理念都與現在的教育觀不謀而合,我自己對竇老師的觀點也是有很多的想法,下面是我列的一些竇老師書中的標題,每個標題中的內容都很值得與我們幼教同行共同分享。

教師的專業(yè)只有先擁有自己的專業(yè)尊嚴才能夠真正發(fā)展,而要擁有專業(yè)尊嚴首先就是要提高專業(yè)自信。這個講起來非常簡單,就是要提高自身,除了學習學科專業(yè)知識,還要掌握教育學,有寬泛的人文視野。

直到現在,幼教工作者還會被許多人評價為“只是帶帶小孩,不要讓他們出事”的人,有男老師從事這個工作,就會被社會解讀為“男保姆”競爭上崗。這些現狀,除了部分是源于社會對幼教工作的錯誤解讀,還有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幼教行業(yè)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問題。

今年畢業(yè)的我,雖然經過了大學四年的理論學習,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并不是以理論為先行指導,相比之下,師傅的經驗傳授,觀摩活動中的觀察記錄反而能讓我更容易上手。當然,實踐出真知,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極其重要,特別是一些老教師管理班級的方法很即時見效,但是,真正了解幼兒還是在于要研究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不是觀摩到的方法就適合自己的班級,每一個幼兒都是不一樣的,要因材施教,就要研究幼兒心理發(fā)展學,有了理論的支撐才會在實踐的路上少走冤枉路。

我想,不僅是幼教工作者,許多在教育一線工作的教師們,許多因為家庭年紀的原因而放棄了學習或是減少學習的時間,單純憑借著自己的老本想就一直這樣走到退休的年紀,幼教是一個很容易在青年的時候激情四射,中年的時候繁華褪去的職業(yè)。

學習真的是一項需要堅持的事情,現在,教育部對教師專業(yè)化的重視使得大部分教師都在不斷學習反思,希望我能夠和同行們一直堅持下去,使得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有新的突破。

竇老師在書中引用過美國文學家蘇珊﹒桑塔格接受“耶路撒冷獎”時說的話:勉勵自己,一定要認識到,人的“未完成性”恰恰是自己或其他人的最重要的、最本質的特征。對于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改變的缺點,不過是教師的缺點很容易被曝露在大家面前,個人缺點也是個人特點的一部分,能讓缺點成為特點,那也是一個有特色的教師。

我之前一直被帶教過的師傅說上課沒有激情,“你沒激情,小朋友怎么被你帶動起來呀?”、“還是激情不夠,能要每一句話都有輕重,讓小朋友牢牢盯著你,那你就算成功了?!敝T如此類的話語一直在困擾著我,怎么改怎么不對勁,偶爾有幾次情緒調得非常高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心理總是覺得這不是我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難道我要一直這樣嗎?直到一次在帶教活動后一位教師對我說:“你的語言平實,狀態(tài)很自然,讓人感覺很舒服,再注意教師語言的嚴謹和一些停頓的地方,這里你還要下很大的功夫。”

那天我很受感動,第一次自己的教態(tài)被教師認可,讓我有了繼續(xù)堅持我的教學特色的信心。語言組織上的缺陷真的很大,需要今后幾年認真地學習,能在師傅和其他教師的指導下逐漸將我的缺點變成我的特點。

這個名詞是日本對于特殊兒童建立學校的名稱。日本對于特殊教育投入了比普通教育多了許多倍的資金,那里的孩子通過養(yǎng)護學校的學習,學會了自理,有的甚至還掌握了專業(yè)技能,在社會上謀得了自力更生的職業(yè)。這點我國還是要向他們虛心學習的。

上海有這樣的特殊教育學校,但是真的很少,能接受自己孩子是問題兒童并能自愿把自己的特殊孩子送到這樣專門學校的的家長更加稀少。這同樣需要教育部門的重視和社會的理解寬容,有時社會的輿論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著這些家長,使他們不敢直面自己的問題。我的一個大學好朋友就是學特殊教育的,原本想在上海工作的她,了解到上海對于特殊兒童的養(yǎng)護現狀并不樂觀,最終還是選擇了去相對來說條件更加好的珠海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

上海特殊教育的專業(yè)只有華師大才有,而就我同屆的特教專業(yè)的人屈指可數,我們這些天堂的孩子不應該就這樣“拋棄”在一邊。對于學前教育的我來說,也應該多學習一些特教知識來應對班級中出現問題的兒童。能讓這些孩子有真正地發(fā)展。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在圍繞今后要不斷學習的方向來講,我覺得對于一個新教師,還是要保持在學校的書卷氣,少一些世俗的誘惑,堅持我的座右銘:獨立之思考,自由之精神。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六

學習《教育學》,就明白我國有個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時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連一知半解都說不上。這學期,我認認真真地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認識了我國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讀罷《陶行知教育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在書中先生指責此刻的學?!罢撈鹈謥?,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因為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地就將教和學分離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學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當合一的?!贝丝痰男抡n程思想,不正是從重教到重學的思想嗎?“傳統(tǒng)”的教學,主要是看教師教得如何,而忽視了學生學得如何?;蛘哒`解為只要教師教得好,學生就必然學得好。評價一堂課,也主要是看教師講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學生,也只是看學生是否與教師的講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教師的職責在于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zhèn)鹘y(tǒng)!此刻的新課改,其實就是回歸傳統(tǒng),回歸教育的真?zhèn)鹘y(tǒng)。這不由得使我想起這么些年來,教育上不斷提出新思維、新口號、新觀念,不斷地在搞著仿佛是在打破“傳統(tǒng)”的改革。一會兒素質教育,一會兒新課程,一會兒創(chuàng)造性學習,一會兒探究性學習,把我們的一線教師弄得暈頭轉向了,無所適從了。我們何不少提那么多口號,少拋那么多新理論新觀念,靜下心來,真正回歸傳統(tǒng),從孔子學起,從陶先生學起,從蘇霍姆林斯基學起。今日的新思想,新口號,新觀念,都從他們那里找得出來。

傳統(tǒng),有優(yōu)秀與糟粕之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真理,是須我們永遠繼承的。不但要繼承,還要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而不斷將其發(fā)揚、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溫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傳統(tǒng)中之糟粕,或稱之為習慣勢力、傳統(tǒng)勢力,才是改革的目標。我們的改革,不僅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會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歡摧毀一切,然后重來。結果糟粕未除,而優(yōu)秀傳統(tǒng)卻蕩然而失。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我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忙,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活力。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異常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僅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苯處熡小安黄珢蹖W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的愛,并且經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還大。”陶行知先生這樣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余,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僅于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罰非愛,害也。作為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眲游?,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表此刻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主角,這是陳校長教育思想的體現,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當然,愛不是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行知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異常是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如此。

教師們,熱愛自我的學生吧!當我們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于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說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我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七

夢想,一個人怎么會沒有夢想?沒有夢想就沒有奮斗的目標!我的夢想不大,只是做一位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民教師。

雖然都說教師的工作是重復的,但我并不認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別具一格的,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一年又一年的教學,我們的生命中也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天使,他們也有自己的翅膀,有自己的'夢想!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最開心的時刻就是站在講臺上跟孩子們在一起互動,有再大傷心的事情在當你走進教室的那一刻也已煙消云散,這就是我對這份工作的責任。

教師的角色也不僅僅只是傳統(tǒng)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而是要與學生成為知心的朋友,從教半年多,但我卻收獲了許許多多的小朋友,他們會給我寫信,會給我留小紙條,會跟我一起坐在操場上仰望藍天……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的快樂莫過于此。

說實在的,其實,我也只不過才23歲,還在做著學生時代沒有做完的夢,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可是,現實告訴我,我已選擇了教師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職業(yè),我已步入了這個神圣的殿堂,我已承擔起這沒有理由推卸的責任,我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做好這份工作。

我知道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會平坦,但我會沿著那陡峭的山路勇敢的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對學生的關懷愛護、對事業(yè)的不斷追求,揮灑地淋漓盡致。

讀教育讀書心得篇十八

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我放假時間,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學習了《教育新理念》等書籍,冬天氣溫雖然很冷,但我能克服一切困難,仍持之以恒地有計劃的進行學習。經過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學習與反思,我的大腦又一次的受到了前首未有的洗禮,并對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扎實的基礎。

對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的認識。

我個人認為:一是教師的新理念、新教法與學生的實際、課堂教學要求相脫軌;二是在備課的過程中,不能真正體現出備學生的過程,在教師的教案里,更難找到與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資料和切合學生實際的提問。沒有提問,哪有問題;沒有問題,哪知學生學得如何?這樣做的關鍵是教師為了圖省事或認為學生文化基礎太差,根本不值得一問,或借口課堂時間十分有限,怕提問后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所以認為,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經過認真學習,我真正認識到了課堂提問題的重要性,缺少了這一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無論多完美、多動聽,總會讓人覺得少了靈性和缺乏現實意義。因為有問題意識、問題本事的課才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本事的素質教育。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簡意賅地說,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找到獨立思考途徑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并帶著更多問題走出課堂。這就是所謂的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這種教育,教師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進取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異常是構成自我對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為目的,使學生終身受益為目標。

對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認識。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只要課前認真?zhèn)湔n、上課環(huán)節(jié)比較完美、課后布置一些作業(yè)就是一節(jié)好課。至于學生能否學到多少有用知識、本事能否提高卻不在思考之列。若按這種教學,表面上看是素質教育,但實際上仍是“應試教育”的翻版,只可是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正所謂拉“素質教育”之大旗,做“應試教育”之虎皮。為此,我經過不斷的學習,才真正的認識到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含義。因為知識才是人們真正的認知的結果。而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數教師往往太注重認知結果的教學了。如果在知識發(fā)展緩慢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還有情可原,那么,在知識和信息快速發(fā)展的今日,這就不能容忍了。因為學生學到的僅是知識大海的一粟,而缺乏實際問題解決的本事,跟不上快速更新時代的步伐。簡單地說,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因為知識才是真正啟發(fā)學生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tài)延伸。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才能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本事。

對文科教育過程是體驗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的認識。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不少學生因為芝麻大小的事,大打出手,甚至致人非命;有的學生對花草樹木的隨意攀折不以為然;對弱勢群體逞強、嘲諷;對可愛的小貓、小狗生命的不屑一顧等等。從學生身上暴露出來的缺點,不難看出在他們的身上難以體現人的生命價值觀。這不僅僅說明當今的教育確實存在必須問題,更說明一些學生的素質低下,僅有看到這些學生的不足,才能深刻地反思當今的教育。這讓我想起,為何國外也把保護動物寫進本國法律中,并進取倡導保護動物的生存權,創(chuàng)立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讓動物成為人類的真正朋友,以此來加強國民的素質教育、愛心教育和關心弱勢群體教育。這種教育的效果十分明顯,國民素質大大提高。所以,在這種教學中,要大力倡導人的真、善、美的一面,極力反對暴力和戰(zhàn)爭,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關愛生命。為此,在文科教學中,要把文學、哲學、道德所表達的對生命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生命價值的尊重成為教學的重點,使學生真正感悟到人的生命價值得以實現,才是人的這種獨特的生命感受。讓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跳動、感受到這種生命價值的升華,這才是文科教育的真正任務和真諦的體現,也是文科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基本教育的功能。

對網絡時代教師的認識。

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所以,信息技術為現代教育的新飛躍供給了平臺,提高了教學質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根本的嚴峻挑戰(zhàn),信息技術呼喚新世紀的教師,新世紀的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最終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飛速發(fā)展。

總之,經過暑期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我感觸很深,體會頗多。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僅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教育教學新理念對現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和生存,才能緊跟時代教育發(fā)展的步伐,才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99186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