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jié)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不足。設置可量化的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自己。范文中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可以為我們寫好一篇總結(jié)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汶川地震感想篇一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大地震。這次地震震驚全國。全國人民都降半旗,默哀三分鐘。
在這三分鐘里,小學、中學、大學的校園里寂靜無聲,好像學校里沒有一個人。在這三分鐘里,汽車、火車、地鐵都停止了運行,響起了刺耳的鳴笛。這次大地震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在地震發(fā)生的當時,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小林浩在安全地逃出了以后,發(fā)現(xiàn)有幾個同學還沒有逃出來,就返回樓內(nèi)接二連三地把同學救出來,雖然那幾位同學獲救了,但小林浩的左手和頭部多次被石頭砸傷。
小林浩返回樓內(nèi)救人的那些動作讓我感動。因為小林浩今年剛剛九歲半,一個剛上四年級的小學生能夠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救人讓我吃驚。如果當時是我,我可能會不管那些沒有安全逃出的同學,只顧我自己的生命,自己去安全的地方。
現(xiàn)在小林浩已經(jīng)被稱為“小班長”了,由此可以看出小林浩的盡職盡責,來保護其他同學。我要向小林浩學習,學習他那種不顧自己生命危險去救他人的精神,他真不虧是盡職的“小班長?!?/p>
汶川地震感想篇二
汶川大地震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自然災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當時作為黨員干部,我親眼目睹了地震帶來的恐怖景象,心中無限感慨。地震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損失,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沖擊。面對這一切,我意識到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重大,要始終帶領群眾共克時艱,做到堅定無懼。
第二段:地震救援的艱辛與堅持。
地震發(fā)生后,黨組織迅速動員黨員干部投入抗震救災工作中。我作為其中一員,身處救援一線親歷了救災的艱辛與堅持。天氣寒冷,道路被毀,救援物資有限,但我們沒有放棄,一直堅持把每一個受災群眾救出來。這次地震使我深刻認識到,黨員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堅持不懈,做到信念堅定,工作不辭辛苦。
第三段:地震后的重建與希望。
地震過后,重建成為了當務之急。黨組織在災區(qū)開展了重建工作,我積極參與其中,親眼見證了幸存者們努力重建家園的場景。很多人失去了親人,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困境,然而他們并沒有氣餒,而是把希望寄托在重建家園上。他們的堅強和勇敢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更加堅信,只要我們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重建一個更美好的家園。
第四段:地震背后的教育與思考。
汶川地震不僅給我們帶來深思,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這次地震使我觸動了身心,讓我重新審視了人生的意義。地震教會了我們珍惜生命,對抗不幸;地震教會了我們感恩,關愛他人;地震教會了我們堅守,勇往直前。面對災難和挫折,只有繼續(xù)堅持,奮發(fā)向前,我們才能超越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第五段:地震后的自我反省與成長。
地震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次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開始思考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地震教會了我如何更加關心民生,更加注重危機應對能力,更加堅定了我為人民服務的決心。我深知,作為黨員干部,責任重大,必須時刻緊繃紀律和責任這根弦,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
總結(jié):汶川地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讓我們明白了作為黨員干部的責任重大,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始終堅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地震教會了我們應對危機的能力,也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傊?,汶川地震作為一次重大的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思考和啟示,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努力,成為更好的人。
汶川地震感想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第二段:寒月村的重生(250字)。
汶川地震震中的寒月村是汶川縣郫溪鄉(xiāng)一個位于高山中的小村落。地震時,整個村莊幾乎被夷為平地,幾乎所有建筑物都被摧毀。然而,在抗震救災的日子里,許多人都不顧個人安危,沖到大地震的最前線,進行救援。這些英勇無畏的救援行動,激勵了無數(shù)的民眾積極投入到救援活動中。數(shù)日后,當救援人員將最后一個幸存者救出時,寒月村開始了它的重建之路。重建過程中,政府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對寒月村的幫助成為了人們對人性善良的信仰的最好證明。
第三段:心靈的重塑(250字)。
遭受巨大損失的不僅是建筑物,還有人們的心靈。在地震后的初期,許多人陷入深深的悲傷和絕望之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恢復了信心,重新振作起來。這是因為汶川地震激發(fā)了人們的勇氣和堅韌精神。面對巨大的困難,他們并沒有屈服,而是堅忍不拔地前行。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許多災民在支援和幫助下重新找到了工作,重建了家園,也找回了生活的希望。這種精神不僅是汶川地震的寶貴遺產(chǎn),也是對整個國家的一種力量的最好體現(xiàn)。
第四段:團結(jié)合作的力量(250字)。
汶川地震發(fā)生之后,中華民族的眾多子女帶著一顆赤誠的心加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列中。不僅是四川人民,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表達了對災區(qū)人民的深切關懷和支持。國內(nèi)外的捐款捐物源源不斷,各方力量團結(jié)一心,在搶救、安家、重建等方面進行了密切合作。這場絕大規(guī)模的災難讓人們認識到團結(jié)與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堅信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珍貴品質(zhì)。
第五段:對生命的反思(250字)。
面對災難,我們不僅要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更要反思生命的珍貴和堅韌不拔。汶川地震讓人們深刻領悟到,只有盡最大努力去珍愛和守護生命,才能在災難面前取得最后的勝利。我們需要對生命的每一個美好瞬間心存感激,珍惜與他人的相處時光,體會生命的豐盛和寶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結(jié)尾(100字)。
汶川地震給我們留下了沉重的傷痛,卻也展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和生命的希望。我們需要銘記這場災難,不僅是為了紀念遇難者,更是為了讓我們對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通過這場災難,汶川人民展現(xiàn)了無畏的力量,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將其傳承下去,用行動去緬懷,重建和力量。
汶川地震感想篇四
同樣,這也是影片留給人性的難題?!熬鹊艿堋边@三個字從母親口中艱難而絕望的喊了出來,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聽到這幾個字,默默流淚了,嘴里呢喃叫著最后一聲“媽媽”。然而,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盍讼聛?,對于母親,兒子,女兒都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這是一道無解的人性難題,不是故事無解,而是人性無解。這也是馮小剛導演拍這部影片所遇到的真正難題,人類要如何面對這種災難所帶來的人性扭曲?母親活著,卻注定難以逃脫內(nèi)心的譴責;弟弟活著,充滿了對姐姐的愧疚;而姐姐活著,卻從此困在“救弟弟”的陰影中。我流眼淚,是因為我看到了地震災難帶給人類的不止是身體上的種.種傷害,更是精神上的百般折磨;不僅傷害了生命,更是摧殘了心靈。雖然這部影片從開始到結(jié)束都充滿了無助,無奈,絕望和感動,但也不乏幽默元素,這正是馮小剛導演擅長的,比如兒子的那句“這里雞不缺,蛋也有的是”還是讓人忍俊不禁。
電影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這些細枝末節(jié)處處渲染了情感,一次次帶給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震撼。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母女相見的場景,母親知道女兒要回來,包著餃子手在顫抖,不停地顫抖,女兒回來了,雖然已經(jīng)原諒了母親,卻邁不出心里的那道坎,叫不出“媽媽”這兩個字。來到墓地,弟弟拿出墳墓里的課本,此時情感已經(jīng)上升到了極點?!皨尅保@一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吶喊。女兒原諒了媽媽,母女兩個抱在一起痛哭不停,就這樣,影片結(jié)束了。馮小剛導演用她嫻熟的功力,無論是大地震中的災難表現(xiàn),災難場面,還是劇情的推動發(fā)展,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觀眾正是因為自然而然的劇情發(fā)展,更能夠設身處地地走進角色的情感中,一旦相互呼應,就會融入到角色中,就會感悟人性的復雜世界。人們流下的淚水,實質(zhì)上是對自己人性的一次凈化,思考獨立人性的善惡與美丑;淚水洗滌了人性中的雜質(zhì),讓我們的心靈更純凈。
我們國家經(jīng)歷了各種苦難和災難,人們保存了這些苦難記憶,這些記憶對于一個民族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的汶川地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關于汶川大地震影片中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截然不同,可以說有了天壤之別,整個民族對待災難的態(tài)度日臻成熟,眾志成城,真正詮釋了“地震無情人間有愛”這句話。災難后的心靈重建更是重要的一環(huán),溫總理的一句“大難興邦”說出了其中的真諦。面對地震,我們對它毫無提防,它總是突然來臨,唐山,汶川,還有玉樹地震,人們不愿面對這些災難,卻要用更殘酷的方式面對歷史的警醒。
《唐山大地震》發(fā)人深思,地震對人類肉體的傷害可以用時間去治愈,但是帶給人性心靈上的重創(chuàng)卻難以愈合。它就像一部寓言,講述了一個帶著體溫和血淚的故事,讓人有感卻難發(fā),因為那種情感像一股力量強烈的震撼著人類的心靈,無法抗拒。這是我第二次觀看這部影片,多年以后我還會觀看,也許那時我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慨。當然,感悟過后,我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汶川地震感想篇五
首先,大地震讓我們感悟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震災發(fā)生后,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同胞的生命,不拋棄不放棄,這是珍惜生命;國家第一次為了遇難同胞設立國家哀悼日,五星紅旗為蒼生而降。汶川大地震,使人性的光輝得以高揚,使以人為本真正成為共識,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在今后,我們更應該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個性和權(quán)利。以人為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應作為政府施政的基本理念、出發(fā)點和歸宿。大地震使人們意識到活著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但要有尊嚴并且幸?;钪捅仨氃谌鐣纬梢环N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個性和權(quán)利,將人放在最優(yōu)先發(fā)展的位置上。
其次,大地震還帶給我們的另一感悟:公民意識的加強和公民志愿精神的成長。汶川大地震后那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場景,那些參與救援和重建的普通人,那些參與救援的士兵、醫(yī)生、志愿者,那些至今還在災區(qū)辛勤勞作的各個行業(yè)的建設者。正是這些普通的勞動者,成為危急時刻最可靠的力量,成為救災和重建的生力軍。不僅是出于愛心和同情,更重要的是出于公民意識和責任意識。從單位、企業(yè)、民間組織到個人,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慈善賑災以及災后重建中,志愿者們成了真正自發(fā)組織起來的一群。
這一切,都充分表現(xiàn)出了公民的團結(jié)合作和參與公共事務的責任精神,表現(xiàn)出了公民意識的加強。回望這一年,汶川大地震令我們感悟的還有很多……所有這些,都是在重塑著我們的人生價值觀,重塑著我們的公民意識,重塑著我們的心靈。所有這一切,都將激勵著我們今后要更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科學合理處理好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為創(chuàng)造人類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汶川地震感想篇六
汶川地震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災難性的天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然而,在這場災難中,我們也看到了汶川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行為。本文將從我與汶川地震的親身經(jīng)歷、汶川人民的精神風貌、災后重建的努力和深遠影響,以及我對這場災難的心得體會進行探討,以此表達對汶川人民的敬意和對災難的思考。
首先,我要談一談我親身經(jīng)歷的汶川地震。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我正在學校上課。突然,地面劇烈搖晃,伴隨著哭喊聲和驚恐的表情。我們迅速撤離教室,但我異樣的是,即使在地震中,老師們?nèi)匀槐3宙?zhèn)定和指揮著我們,確保我們的安全。這場地震不僅讓我親身感受到恐慌和無助,更讓我看到了老師的責任和勇氣,這種精神無疑給了我巨大的力量。
接下來,我想討論汶川人民的精神風貌。面對地震帶來的巨大傷亡和破碎,汶川人民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堅韌和樂觀。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的思想,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從救援行動中,我們看到了無數(shù)的志愿者和救援隊伍,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利益,將災區(qū)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這種精神無疑令人感動和佩服。
更重要的是,汶川地震后的災后重建努力。面對的不僅是人員和財產(chǎn)的巨大損失,還有整個社會文化的傷痕。然而,汶川人民沒有滿足于悲傷和痛苦,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入到災后重建中去。無數(shù)的志愿者和捐款人士趕到災區(qū),用自己的力量和金錢建設新家園。幾年后,汶川地震的重建已經(jīng)取得巨大成就,這離不開汶川人民的奮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最后,我想談談我對這場災難的心得體會。汶川地震讓我深刻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在地震面前,人們的一切物質(zhì)和人際關系都變得微不足道,只有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我也意識到了社會的力量和個人責任的重要性。面對災難,每一個人都應該擔當起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渡過難關。
總結(jié)起來,汶川地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在災難之中,我們看到了汶川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行為。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民至上的思想,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力量。在這場災難中,我也明白了生命的脆弱與珍貴,和個人責任的重要性。汶川地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使我更加珍惜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
汶川地震感想篇七
不知不覺間,11年過去了。
又是這個日子,國際護士節(jié),代表著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
歷史沒有假設,卻有巧合。
11年前,在那個下午,你,身處何地?與誰一起?
大半個中國的人們,都感覺到腳下或多或少的搖晃。
當人們意識到,這搖晃的源頭,竟是一個點……。
所有人的心,都在往下沉。
我們在心里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消息傳來……。
從未忘記。
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04秒。
大地震顫,山河破碎。
8.0級地震,近7萬人遇難。
滿目瘡痍,舉國同悲。
11年了。
我們從未忘記。
那一地的殘垣斷壁。
掩埋了書聲瑯瑯的校園。
和飯菜飄香的家。
11年了。
我們從未忘記。
瓦礫之上的尋找和等待。
那哭喊飽含悲傷、絕望。
痛徹心扉。
11年了。
我們從未忘記。
廢墟之下那些渴盼的眼神。
災難固然可怕。
生的意志卻比死亡更加強悍。
救援!救援!
緊急!緊急!
他們,逆行。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尋生命的跡象。
他們,飛躍。
直降支離破碎的大地。
帶著爭分奪秒的信念。
他們,托舉。
用身體搭建人梯。
護佑危難中的生命。
還有。
醫(yī)生、消防官兵、
警察、志愿者……。
以及未到現(xiàn)場的每一個你。
國有殤,誰都不曾置身事外。
在擠壓的瓦礫中。
從死神的黑手里。
生命的奇跡。
在災難的底色上不斷閃光。
即便山河破碎。
中國人始終挺直脊梁。
或許在自然面前依舊渺小。
但我們絕不屈服從未放棄。
因為記得,所以懷念。
逝者已安息,生者更加堅強。
新生。
11年時間過去,傷痛逐漸淡化,但我們未敢遺忘。
北川老縣城在經(jīng)歷了2008年大地震后,還在2013年遭遇過一次嚴重的洪澇災害,如今成為了地震遺址,供全國各地民眾前來憑吊。在北川縣城地震遺址里,還留有當時損毀的汽車。遺址23公里外,新建的北川縣城已然屹立。
映秀漩口中學的宿舍樓遺址已經(jīng)長滿青草和灌木,岷江河水在汶川的大山之間蜿蜒流淌,遠眺可見皚皚雪山,許多地震時候的痕跡已悄然被植被覆蓋。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將北川縣漩坪鄉(xiāng)完全淹沒,直至近些年水位退去后,才見到部分建筑的屋頂。重建的映秀鎮(zhèn)也已恢復繁華。
2019年5月11日拍攝的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鎮(zhèn),這座群山環(huán)抱之中的小鎮(zhèn)如今重獲新生。
為了永遠不忘記。
11年了,那時候,沒有微博也沒有微信,電視、廣播、報紙、網(wǎng)站帶來鋪天蓋地的消息里,是難以承受的傷痛。
那時候,沒有隨手可用的無人機,解放軍空降兵15位勇士,冒著生命危險強行空降。
科技時時更新,社會不斷發(fā)展,但這場災難不能被遺忘,也不應該被遺忘。
都說,只有經(jīng)歷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
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
2008年5月12日已經(jīng)過去4017天,可我們從沒忘記每個瞬間。時光流逝,生活始終要向前。比思念和悲傷更要緊的,是繼續(xù)生命的意義。
汶川地震感想篇八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赝拺?,期許,當此“十年之祭”,望川不忘川,天涯共此時,十年很短,石火光陰,轉(zhuǎn)瞬即逝;十年也很長,長到當年經(jīng)歷這場災難的人都染上了歲月的痕跡,當初冒著生命危險不顧自己的一切,勇救下兩名同學的林浩,如今已經(jīng)長大成人,進入演藝圈,在地震中失去母親和兩位女兒的,蔣敏依然在前線救人,相似重新?lián)碛辛送暾彝?她的這種精神是多么的堅強,她當時的感覺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國家對國民的守護,底線目標也在于此:力所能及地保障每一個人都擁有這樣一份簡單的美好、日常的幸福。但是直到現(xiàn)在整整了,但是有些人,還是無法面對現(xiàn)實,無法從陰影里走出來,但是許多人都會過正常人的生活!也許曾經(jīng)有夢想的人,汶川地震發(fā)生后也許會破滅了吧,不過我相信也是會有人會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的,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汶川是多么好的地方啊,那里有山有水,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可是這無情的地震卻把這美麗的地方給震沒了,就短短的一天,這個美麗的地面就變成廢棄了!當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全國人民都在祈禱,連外國人都在幫我們祈禱,還有那些被壓在房子下面的同胞們!你們辛苦了!
十年了,中國社會的這份成長,無疑是對逝者的告慰,也是對生命價值最好的稱量。
時光流逝,生活繼續(xù)!在今天,我們祭奠汶川地震中的逝者,是為了表達對生命的敬畏,也是為了銘記真正的價值,為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有穩(wěn)穩(wěn)的幸福。
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感想篇九
5月12日的14點28分,汶川發(fā)生了一場7.8級的大地震,地震的余波傳到了許多地方,其中當然也包括我們這個小地方。從來沒經(jīng)受過地震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地震的危害,也開始擔心起汶川的人民了,于是,我便留意起四川整個受災區(qū)的新聞了。
看了新聞,我感到十分震驚,短短幾天內(nèi),四川竟死了上萬人,雖然我們這里也發(fā)生了幾場余震,但那與汶川地震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這么小的余震,我們縣的居民都感到十分害怕,更何況汶川的人。
今天,我在網(wǎng)上利用寫作文的方式,給災區(qū)人民送去溫馨的祝福,同時談談我對這次地震的感想,希望所有受災人民能夠脫離險境,在地震中受到損失的人民也能得到政府的補償,恢復原來幸福美好的家庭;經(jīng)過這次地震,我看到了許多感人事件,也明白了許多,我以前從課文中看到過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他們不認識,卻像對待親人一樣幫助陌生人,但在生活中,卻是截然不同的兩面,“錢”這個字眼占據(jù)了人們的心靈,我不懂,到底錢有什么魔力,能使一個樸實的人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壞蛋。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
下午一放學回家,就聽爸爸媽媽說到了這次汶川大地震。聽說汶川大地震很可怕,有很多說小學都被埋了起來。我馬上打開電視看,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后,讓我覺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獻出愛心,拯救四川人的家園吧!
今天,我們學校讓我們自由捐款,我們?nèi)9簿?萬余元,這些錢馬上就會換成食物給在汶川大地震中還沒救出的人們。我相信,這些人一定會平平安安的走出來。假如,我是那些受災人民,我可定會很害怕,我想我可能走不出去了,可是在電視里看到的那些受災人民一點都不害怕。為了一點求生而不懈努力。我用媽媽的手機捐獻了60元錢,真些錢可以讓災區(qū)人們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飽飯,讓他們走出去,重建自己的家園。
每當看到消防隊就出一個又一個的受害者,我的心里真激動!以為他們可以早日回到親人的身邊。
我希望,受災人民能朝日獲救,會待親人的身邊,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我也希望科學家們能早日研究出可以預測地震的機器。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一
汶川大地震是發(fā)生在20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的里氏8.0級大地震。在震發(fā)當時,隨著一陣巨烈顯動,整個縣城瞬間變成一片廢墟。當時學生們正在上課,地震中多數(shù)教學樓垮塌,一位年輕的小學女教師為了拯救學生,她一次次沖進教室救出一個個孩子,最后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她就是趙文婷,當時她只有20歲。還有一位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用自己的身軀護位了四名中學生,譚老師卻不幸遇難。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陸、海、空救援軍隊和武警戰(zhàn)土,他們接到命令,迅速趕赴震災現(xiàn)場,夜以繼日、不辭辛勞地投入到救災中。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知道,時間就是生命,他們爭分奪秒,從死神手中搶出一個又一個災民,所有被困在建筑物下面的災民都獲救了,我們的.救援軍隊戰(zhàn)土,卻因連續(xù)幾天幾夜沒合眼,已經(jīng)疲憊不堪,來不及找舒適的地方休息,都躺在馬路上沉沉的睡下了。
死里逃生的災民都得到很好的安置,全國各地的群眾紛紛捐款捐物幫助受災的群眾度過難關?,F(xiàn)在四川省汶川縣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重建家園,過上幸福的生活。
天災無法避免,但為了把傷害和損失降至最低,我們應該掌握防震小常識,掌握自救的方法,并且經(jīng)常演練,這樣在災難發(fā)生時才不至于驚慌失指,手忙腳亂。在災難發(fā)生時,要有秩序地迅速撤離到外面空曠的地方。就算來不及撤離,我們也要把頭部、身體和四肢藏在桌子下面,并用羽絨服、棉被等物品護住自己的頭部和身軀,還要盡量接近水源,這樣可以維持生命,等待救援。我希望工程建筑人員能夠用結(jié)實、抗震、對人傷害較小的建筑材料蓋高樓大廈,避免豆腐渣的工程。這樣也可以減少震災帶來的損失。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二
205月12日,一場8.0級地震瞬間襲擊了四川省汶川地區(qū)。頃刻之間,房屋倒塌,山體滑坡,濃大地撕裂。這次天災,使數(shù)以萬計的當?shù)鼐用竦乖谕叩[之中。當天晚上,溫總理趕到災區(qū),親自趕到了現(xiàn)場進行抗震救災的部署工作。汶川地震驚動了世界,災區(qū)人民的命運也牽動了包括我在內(nèi)13億中國人的心。通過這次災難,也教育了我們,讓我們到了鍛煉。
我深深領悟到跟大自然相比,人類是多么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其實什么也不是。在救災中,也看到了由于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嚴重,加大了救災工作的進展難度,而難度的增大正是人類隨意破壞自然所造成的。所以,在災難中,我明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人類要想使自己的文明永遠地延續(xù)下去,就必須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要不然將會有更多的災難降臨到我們的頭上。
如果汶川地區(qū)的地質(zhì)災害少一點,營救工作就會順利很多,也就會減少更多傷亡。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今后將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面對災難,團結(jié)就是力量。當13億中國人肩并肩,手挽手,心連心的時候,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任何災難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災難發(fā)生后,全國人民都團結(jié)一心,眾志成城,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共同為災區(qū)的人民祈禱.
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的優(yōu)良品德就像一個外國記者說的中國人在那一刻由一盤散沙變成了一塊無堅不摧的鋼板。我們孩子面對這樣的災難,除了默默祈禱外,還能做些什么呢?相比地震中的人民,我們是多么的幸福,那么為什么我們還不好好的讀書呢?我們新一代青年應該要比先輩更強,就應該用自己的實踐來證明我們是很有作為的一代。
5.12是一個令每一個中國人都難以忘卻的日子,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令千千萬萬個本是幸福美滿的家庭轉(zhuǎn)瞬家破人亡,無數(shù)鮮活的生命片刻之間消逝在了這片美好的土地上.
在地震發(fā)生后,政府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溫家寶總理于當天就親自趕到了現(xiàn)場進行抗震救災的部署工作.全國各地的人也紛紛踴躍地捐款,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在這次災難中,我才領會到跟大自然相比,人類是多么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什么也不是.在救災中,由于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嚴重,導致救災工作的進行難度很大。而這些自然災害正是人類隨意破壞自然所造成的。我明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人類要想使自己的文明永遠地延續(xù)下去,就必須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要不然將會有更多的災難降臨到我們的頭上。如果汶川地區(qū)的地質(zhì)災害少一點,營救工作就會順利很多,被就活的人也就會更多。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應該好好反思今后將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們在這次災難中也能看到我們政府的優(yōu)越性。地震發(fā)生第一時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到現(xiàn)場指揮救災工作。中國共投入了10幾萬的兵力,空軍,海軍,陸軍,全體救災官兵都不分晝夜抗戰(zhàn)在第一線上,不到最后關頭絕不放棄.為了救災,政府出動了一切能用得到的設備,一切都為了人民的利益著想.身為中國人,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我們社會主義的先進性,我們黨的先進性.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災難發(fā)生后,全國人民都團結(jié)一心,眾志成城,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共同為災區(qū)的人民祈禱.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的優(yōu)良品德就想一個外國記者說的,中國人在那一刻由一盤散沙變成了一塊無堅不催的鋼板.
我們大學生在這樣的災難面前,除了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外,還能做些什么呢?相比地震中的人民,我們是多么的幸福,那么為什么我們還不好好的讀書呢.我們新一代青年應該要比先輩更強,我們不能總被先輩說我們8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們應用自己的實踐證明我們80后也是很有作為的一代,要學抗戰(zhàn)在災區(qū)第一線的80后們,向祖國,向世界證明我們這一代并不差.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三
朦朧中一次次地看到你。
看到你無助的表情。
看到你冰冷的小尸體。
看到你微笑著被救出。
又仿佛嘴角有絲絲血跡。
來到天堂我苦苦尋覓。
女兒啊。
媽媽的腳步是那么的猶豫那么的遲疑。
媽媽望眼欲穿啊。
卻不愿意在這里看到你。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媽媽不停地尋覓不停地祈禱。
走累了就在路邊哭泣。
孩子你要平平安安。
那么多的.人在搜救。
現(xiàn)在你一定玩耍在解放軍的帳篷里。
孩子。
如果你還在人間。
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你睡覺時是否有人給你講故事。
晚上是否有人給你掖一掖被子。
早上是否有人喊你起床。
是否有人燉好了你愛吃雞蛋糕。
輕輕地吹涼了等你。
上學的路上是否還是那么不聽話。
往來的車輛太多了。
過馬路一定要小心才是。
上學時別忘了帶上瓶水。
一中午不喝水是不行的。
放學的時候要排好隊。
即使媽媽沒有在家門口等你。
孩子。
如果你還還活在人世。
記住。
媽媽愛你。
等到三天的時候。
我就可以站到望鄉(xiāng)臺上了。
那時。
我多么想看到你的紅嘟嘟的臉龐。
多么想聽到你歡快的笑語。
多么想再給你梳梳小辮。
多想再給你買件花衣。
媽媽知道什么也不能做了。
晚上你遙望夜空時。
一定有一顆最微弱的星星。
放射著最執(zhí)拗的光芒。
注視著你。
那就是媽媽。
在愛護著你。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四
生死不離(為紀念四川紋川地震)。
作者:王平久。
生死不離,你的夢落在哪里,
想著生活繼續(xù),
天空失去美麗,你卻等待明天站起,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chuàng)造奇跡,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離,我數(shù)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卻牽掛在我心里,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chuàng)造奇跡,
搭起雙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離,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愛是你的傳奇,彩虹在風雨后升起,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chuàng)造奇跡,
你一絲希望是我全部的動力。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五
5月12日3時10分左右,綿竹市消防大隊陳軍帶領消防中隊第一時間趕往武都小學實施救援。
武都小學的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壓了100多個師生。雖然沒有特勤工具,但戰(zhàn)士們很快徒手展開救援。19歲的荊利杰第一個奔向了廢墟,開始了長達3天時間的救援。
余震不斷發(fā)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墻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杰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手指頭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杰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13日,上天落淚了。雨中,荊利杰和戰(zhàn)友們?nèi)匀粵]有停歇。
13日上午10時許,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在余震和吊車的操作中發(fā)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墻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了命令。
荊利杰從廢墟中鉆了出來。就在此時,他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zhuǎn)身就要奔向廢墟,余震再次襲來,并引發(fā)了更大面積的坍塌。戰(zhàn)友們和群眾把荊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
荊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哭著大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
現(xiàn)場所有人都哭了……。
荊利杰本人說過,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腦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趕快救人!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六
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那一刻,山崩地裂,無數(shù)人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失去了家園、親人。從電視和報紙上,我也得知許多與我一樣正在學校教室中準備上課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們在地震發(fā)生時,由于來不及逃生,被永遠地埋在了廢墟中,失去了如花的生命。消息傳來,所有的人都行動起來,為災區(qū)人民伸出援手,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無償獻血,有的還親自奔赴災區(qū)參加救援。大家都在盡力為災區(qū)人民奉獻一片愛心。
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悼念和賑災活動年5月19日至5月21日,是全國哀悼日,學校操場上那面國旗也悄然降下半旗年5月19日14時28分,全校師生為災區(qū)死難人民默哀三分鐘。我們學校還開展了捐款活動。在老師的號召下,同學們紛紛將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帶到了學校。在班級里,同學們踴躍地將捐款交到了老師手中,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錢雖然不多,但每一分都代表了班上同學對災區(qū)人民的愛心。在學校舉行的捐款儀式上,全校同學肅立在操場上,各個班級都派出代表走上捐款臺,莊嚴地將凝聚著同學們愛心的捐款投到捐款箱中。
這一刻,我相信災區(qū)人民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一定能夠從災難中站起來,重建美好的家園。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七
朋友們:
您還記得嗎?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
您還記得嗎?中國,四川,汶川。
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發(fā)!其能量相當于400顆廣島原子彈!
頃刻之間,汶川震動,四川震動,重慶震動,湖北震動,上海震動,北京震動,中國震動,世界震動!
頃刻之間,山崩地裂,公路阻斷,橋梁坍塌,房屋傾頹,通訊中斷,尸橫遍野,哭聲震天,大地悲泣!
頃刻之間,美麗的山河變得滿目瘡痍!
頃刻之間,溫馨的家園被夷為平地!
頃刻之間,藥品告急,血漿告急,食品告急,飲水告急,棉被告急,衣物告急,醫(yī)務人員告急,抗災物資告急!
汶川震顫了,四川震顫了,大地震顫了!
在這生死時刻,溫總理來了??逅膹U墟上,留下了溫總理匆匆的腳步;被掩埋在斷壁殘垣中的傷者,聽到了總理關切的話語。
在這生死時刻,搶險部隊來了。直升飛機被暴風雨打回來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師被切斷去路,便在暴風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軍運輸機、民航客機將數(shù)千噸抗災物資空投到災區(qū)。
在這生死時刻,東北的醫(yī)療隊來了,北京的醫(yī)療隊來了,海軍的醫(yī)療隊來了,武警的醫(yī)療隊來了。救援隊從四面八方來了!
你的心靈震顫了,我的心靈震顫了,炎黃子孫的心靈震顫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飯店飽食美味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饑腸轆轆的受難姐妹?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挑選名牌服裝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些衣不蔽體的父老鄉(xiāng)親?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我們大家的手,撈起衣袖,為災區(qū)的兄弟姐妹獻幾滴鮮紅的血液吧!
打開你的衣柜,打開我的衣柜,打開我們大家的衣柜,選幾件過時了的干凈衣服,為災區(qū)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片溫暖吧!
省下一包煙,省下一盒糖,省下一桶面,省下一杯奶,為災區(qū)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份愛心吧!
我們堅信,“眾人劃槳開大船”。有了你的參與,有了我的參與,有了我們大家的參與,破敗的家園一定會變成美好的花園!
我們堅信,“人心齊,泰山移?!庇辛四愕母冻?,有了我的付出,有了我們大家的付出,那無數(shù)張愁苦的臉上定會綻放出甜美的笑靨。
我們堅信,“眾人拾柴火煙高。”有了你的愛,有了我的愛,有了我們大家的愛,災難的五月一定會變成愛的春天!
謝謝大家!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八
2008年5月12日,當我們還在快樂的工作、學習時,還不知道災難已經(jīng)來臨,感悟生命作文。在四川汶川縣發(fā)生了7。8級大地震,傷亡慘重。“快!快跑!小心點!小心點……”在四川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那聲音是多么震撼,多么凄厲?。≡谝欢讯褟U墟下,偶爾會露出一只蒼白的手,一雙血跡斑斑的腳,一對無望的眼睛……就在這廢墟下,躺著一位英雄,這樣英雄的名字叫譚千秋,是一名高中教師。在地震發(fā)生時,正在給學生上課的他義無反顧地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死死地護佑著身下的四名學生。當沉重的水泥板塌下來時,這四名學生依然在他那有著巨大力量的臂膀下安全地趴著。這四名學生活著,而譚千秋老師卻在一聲聲巨響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一瞬間的.天搖地動,竟無情地讓一個人的生命永遠的消逝了……電視屏幕上,一所小學的一棟教學樓在地震中變成了一堆破碎的亂石瓦礫,在這一片亂石下,三百多名一至三年級的小學生被無情地掩埋,在場的營救人員面對著這廢墟一片在無聲的哭泣。這一畫面讓我禁不住淚流滿面。那可是三百個鮮活的生命??!三百個在幾分鐘之前還像我一樣在課桌前讀書學習的生命??!那一瞬間的天搖動,竟無情地讓三百多個陽光般的生命墜入黑暗,不見天日……泰戈爾曾說過:生命只是荷葉上的露珠而已。是??!一陣風就可以讓晶瑩跳動的露珠瞬間即逝。正如我們的生命,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它是如此脆弱,如此渺小。讓我們珍愛現(xiàn)有的生命,援救瀕危的生命吧!
汶川地震感想篇十九
在汶水之上。
我看見美麗的臥龍風景區(qū)。
大熊貓走來歷史遠去。
我聽見毗連的四姑娘山上。
羌笛響起流水嗚咽。
在汶川之上。
在大禹故里。
白云藍天冰川松林。
驕陽積雪山峰細雨。
編織著大禹的傳說。
醞釀著生命的長歌。
今天一場撕心的崩裂。
5月12日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以鮮紅的顏色。
以殘損的畫布。
割裂了一幅幅虹彩般。
恬美的風景。
在萬人奔走的廢墟之上。
啃著竹子的大熊貓。
在一次又一次的余震中。
為頹敗的家園哭泣。
在萬人奔走的汶川之內(nèi)。
相同的聲音此起彼落。
當務之急仍是——救人。
大地搖撼之后災難襲擊之后。
房屋道路和資源阻斷的災區(qū)。
饑渴生病和傷亡期待的面孔。
在第一時刻,走來一位老人。
72個小時的奔波。
嘶啞的聲音傳遞著13億人的關懷。
在最危險的汶川扛起了。
一個大國的傷痛。
我們的子弟兵奔向震中。
我們的醫(yī)護人員趕赴震中。
我們的物資和血液源源不斷。
房屋還在余震中搖落。
13億中國人的心。
都為這片破損的家園牽動。
危難的警報還沒有解除。
從都江堰搭起的指揮部出發(fā)。
一步步地向汶川行進。
受困的孩子聽見溫爺爺?shù)穆曇簟?/p>
獲救的老人看到總理的淚光。
丈量著這位老人救援的行程。
岷江的流水峽谷的山風。
蒼老了這位老人憔悴的面容。
今夜一種無言的感動。
把洶涌的熱淚催落。
把內(nèi)心的牽念催發(fā)。
在汶川余震不斷侵襲的大地上。
13億同胞共同的祈禱。
在四面八方助跑。
在廢墟之上。
在強震之后。
生命愛心關懷鼓舞。
熱血勇氣信心救災。
推出了民族的希望。
哀傷的神情漸漸平復。
重建家園的信心。
加倍地放大。
在汶水之上。
我遙見重創(chuàng)之后的大禹后人。
摒棄傷痛把信心點燃。
我遙見痙攣之后的四姑娘山。
羌笛再響流水長歌。
汶川地震感想篇二十
大地震也許可以瓦解固若金湯的銅墻鐵壁,卻絕對無法撼動師魂鑄就的長城;戰(zhàn)死救災前線的小戰(zhàn)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卻豎起了一座“最可愛的人”的永恒豐碑……這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明證了人性的至善,沒有被廢墟深埋地底,沒有讓恐懼淹沒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災面前,它像廣袤的黑夜里的一顆明星,指引了無數(shù)人前行。
逝者已逝,長歌當哭。汶川地震不僅讓我們?yōu)槿诵陨钌罡袆樱瑯幼屛覀円庾R到,具備一定的防震知識的重要性。災難往往是沒有預兆的,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提高防震意識,積極參加學校、社會各界舉辦的抗震減災科普活動;面對真正地震來襲時,要保持高度冷靜,選擇合適的避震空間,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習時預定的路線撤退,把災難的損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十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給我們無盡的哀思,但與此同時,也給了我們關于生命最好的詮釋。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4篇2019紀念汶川地震11周年的感悟感想,希望能夠讓您對于汶川地震十一周年紀念的寫作更加的得心應手。
汶川地震感想篇二十一
五千年的風雨,五千年的見證。
珠穆朗瑪是我們高昂的頭顱,
長江黃河是我們永恒的血脈,
三山五岳是我們不朽的金身。
五千年的風雨,五千年的見證。
我們曾經(jīng)歷了多少次腥風血雨,
鐵蹄從未摧毀萬里長城。
我們曾創(chuàng)建了多少美好家園,
偉大的民族從未懼怕地陷山崩。
五千年的風雨,五千年的見證。
腥風血雨洗禮民族的莊嚴與自尊,
地陷山崩磨礪民族的意志與靈魂。
我們曾驕傲,
四大發(fā)明在世界延伸。
我們曾羞辱,
八國聯(lián)軍在華夏逞能。
我們?nèi)f眾一心,
鑄就我們新的長城。
五千年的風雨,五千年的見證。
我們征服地球之顛,
我們環(huán)抱巍巍昆侖。
嫦娥奔月舒廣袖,
億萬心隨月球村。
高山流水齊歡唱,
四海揚波作和聲。
五千年的風雨,五千年的見證。
人與自然,演繹悲歡,離合紛爭。
雪災冰禍,
封不住56個民族的熱血沸騰。
“多難興邦”,
民族的脊梁豈畏那地裂山崩。
揚起我們不屈的頭顱,
高舉圣火邁向新的征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96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