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05:44:42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通用14篇)
時間:2023-11-24 05:44:42     小編:紫衣夢

對于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失敗,我們應該總結教訓并從中吸取經驗,以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寫總結時,要注意邏輯性和條理性,確保表達清楚,思路連貫。通過觀看總結范文,我們可以掌握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一

[3]侯維瑞現(xiàn)代英國小說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4]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法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5]黃晉凱主編荒誕派戲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6]霍夫曼佛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王寧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

[7]拉曼塞爾頓編文學批評理論劉象愚,陳永國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8]霍納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第4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9]李維屏英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概觀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10]柳鳴九編選新小說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11]呂同六主編20世紀世界小說理論經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13]羅德霍頓美國文學思想背景房煒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梅佛里德曼意識流,文學手法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15]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孟湄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5。

[16]史志康主編美國文學背景概觀上海: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1998。

[18]奧馬利第二語言習得的學習策略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1。

[19]陳保亞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0]丁言仁英語語言學綱要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1。

[21]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2]馮翠華英語修辭大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3]桂詩春,寧春言主編語言學方法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24]桂詩春應用語言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5]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6]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7]侯維瑞英語語體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

[28]胡壯麟語言學教程(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9]黃國文語篇與語言的功能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0]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1]李延富主編英語語言學基本讀本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

[32]李運興語篇翻譯引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33]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4]劉潤清等現(xiàn)代語言學名著選讀(上下冊)北京:測繪出版社,1988。

[35]劉潤清等語言學入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6]陸國強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新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7]戚雨村現(xiàn)代語言學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8]秦秀白文體學概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40]索緒爾普通語言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1]王德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2]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3]王宗炎語言學與語言的應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44]王佐良等英語文體學引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5]伍謙光語義學導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6]伍鐵平普通語言學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7]熊學亮語言學新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48]揚自儉語言多學科研究與應用(上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

[49]張國揚,朱亞夫外語教育語言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50]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1]周考成英語語音學引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0。

[52]clark,al.語音學與音系學入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4]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6]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7]leech,plesofn,1983。

[59]peccei,tic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二

[3]毛新。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管窺[j]。華夏教師,2016,02:65.

[5]高建霞。小學英語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03.

[6]趙玉鑫。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108.

[10]沈青。小學英語形象聯(lián)想教學法的實施[j]?;A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淺談“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的模式構建[j]。校園英語,2016,10:135.

[13]張春燕。新課改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6,10:202.

[14]李安萍?;诙嘣悄芾碚摰男W英語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6,12:90.

[17]黃琳。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韓立霞。小學英語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學英語課堂分級閱讀教學應用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張琪。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探索[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5:43.

[24]梁君玉。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和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171.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三

[112]呂曉娟。介入視角下英語學術論文中轉述據素與語類結構研究[d].山西大學,2016.

[113]陳曦。英語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摘要中名物化使用的母語遷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

[114]邢常娟。英語專業(yè)學術型研究生自我認同和學位論文寫作能力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

[115]格得章。中國英語研究生學術論文寫作的語言復雜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

[116]李捷。中國efl工/文科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英語摘要中的交際及互動類元話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117]唐蘇。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學術抄襲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118]黃婉青。英語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結論部分結構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6.

[119]楊嬌。中美英語碩士論文中轉述使用的對比研究[d].長安大學,2016.

[120]尹遇學。社科論文英語摘要中名詞化對比研究[d].長安大學,2016.

[121]曹現(xiàn)紅。中外英語研究性論文摘要主位推進模式的對比研究[d].江蘇大學,2016.

[122]楊拓。中外應用語言學英語學術論文立場語塊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123]徐嬈。從交際翻譯理論看英語學術論文漢譯[d].東南大學,2016.

[124]呂俊敏。中外英語碩士論文中的言據性對比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

[125]肖瑩瑩。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論文寫作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126]劉晴。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摘要中的中國英語的銜接特點[d].暨南大學,2016.

[127]趙利芹。英文摘要銜接手段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

[128]劉暢。探究英語專業(yè)碩士學術論文中作者自稱與身份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129]張冬梅。中美科技英語論文中作者介入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四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大學生了解國內外科學技術最新成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閱讀和掌握專業(yè)文獻。特別是近年來,各學科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大多以英文文獻的形式發(fā)表,專業(yè)英文文獻的應用也就成為了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通過專業(yè)英文文獻的應用,大學生可以快速了解國內外科技信息、掌握專業(yè)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學習其他科學家的科研思路,有力地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一)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由于最新的專業(yè)英文文獻承載著學科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學生在收集、整理和閱讀英文文獻的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新知識的熏陶,久久為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就會大幅度提高。學生查閱專業(yè)英文文獻也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方法,隨著查閱專業(yè)英文文獻數(shù)量的增多,這種主動學習的方法也就越來越熟練,不僅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會有所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大。

(二)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表在頂級刊物上的高水平的英文論文,都是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語言精練的范文,學生大量閱讀、分析這樣的范文,必然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同時,學生在撰寫綜述、匯報文獻的過程中,會進一步提高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撰寫論文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打下基礎。

(三)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教學方式方法存在問題,部分本科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是很強,一部分學生甚至是高年級學生即使考試成績很好,也不能對所學專業(yè)提出恰當?shù)膯栴},更談不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專業(yè)英文文獻的應用恰恰可以彌補學生在這方面的缺陷。因為,每一篇論文的邏輯結構都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大量的英文文獻應用訓練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步增強。長期堅持下去,這些能力就會轉化為學生的必備素質。(四)提高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大多數(shù)學生進入高校學習后對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充滿了期待,隨著專業(yè)課程學習的不斷深入,一部分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普通的實驗課,而是對跟隨專業(yè)課教師進入研究室開展研究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經驗不足,往往學生對所要開展的科研工作缺乏信心。這時,在專業(yè)課教師指導下就某一問題開展的專業(yè)文獻特別是英文文獻的檢索、整理、研讀、分析等工作,就成為了學生進入研究室開展科研工作的入門基石。此外,學生在開展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也可以從英文文獻中找到答案,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科研實踐能力。

二、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本科生教育培養(yǎng)過程中,在英語“過級”指揮棒的指引下,公共基礎英語課程往往被列為基礎課程的重中之重,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本人,對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公共基礎英語。

(一)學生認識不足,專業(yè)英語水平欠佳。由于英語教學指揮棒的因素,多數(shù)學生對公共基礎英語課程學習的熱情較高,忽視專業(yè)英語的學習,對英文文獻應用的意義認識不清,更談不上通過英文文獻應用鍛煉個人的能力。有的學生通過了英語四六級的考試,于是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了大學學習的標準,無需要再學。有的學生還沒有通過四六級考試,繼續(xù)埋頭苦學爭取通過,無暇學習專業(yè)英語。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離自己遙遠,將來從事相關工作的可能性不大,而放棄了專業(yè)英文文獻的應用。還有部分學生專業(yè)英語的基礎差,閱讀英文文獻如讀“天書”,又不愿意下功夫,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足。

(二)學校重視不足,教師沒有積極性。多數(shù)高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英文專業(yè)文獻的教學和應用沒有明確的要求,甚至沒有納入正常的教學內容之中。部分專業(yè)課教師由于認識不足或英語水平的問題,無法指導學生開展英文文獻的應用。一些具有相應水平的專業(yè)課教師,常常因為學生不感興趣、專業(yè)課學時不夠、沒有績效怕麻煩等原因,指導學生開展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不夠深入,沒有達到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

(三)學生的學識水平影響專業(yè)英文文獻的有效應用。由于本科生接觸英文文獻時對專業(yè)課的學習還沒有完全展開,科學研究工作還不夠深入,對英文文獻中的一些專有名詞、方案、數(shù)據的理解不夠透徹,特別是一些先進的試驗手段和儀器設備在普通的實驗課上沒有接觸過,使學生對專業(yè)英文文獻的理解出現(xiàn)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英文文獻的利用。

三、深化教學改革推進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強化學生英文文獻閱讀的訓練。當前,科學研究日新月異,專業(yè)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大量具有前沿性的科學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相關的英文專業(yè)期刊上,供人們查閱、學習和利用,為進一步推動科技進步,造福人類作出了貢獻。專業(yè)的英文文獻與一般的文藝作品,以及科普讀物有所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包括題目、作者機構、摘要、引言、緒論、材料或實驗、結果與討論等和語法規(guī)則)。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英文文獻的語言表述更加嚴謹、邏輯性更強,晦澀的專業(yè)詞匯和學術術語比較多,專業(yè)英語水平不夠的學生很難看懂。從表現(xiàn)內容上看,專業(yè)性更強、內容更為深刻、知識更為前沿、技術更為先進。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強化學生專業(yè)英文文獻閱讀訓練,學生在學好專業(yè)課程和專業(yè)英語的基礎上,通過大量閱讀英文文獻,了解英文文獻的特點,提高閱讀技巧,掌握英文文獻的核心內容,從而提高英文文獻的應用能力。

(二)引導學生有效應用英文文獻。專業(yè)課教師要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積極推動專業(yè)課教學內容的改革。在尊重選定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大量的本學科領域的高水平英文文獻,摘取最前沿的專業(yè)知識和發(fā)展動態(tài)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專業(yè)課教師要結合課程進度和教學內容,精心選取若干篇典型的英文文獻,就文獻的結構特征、專有名詞、表述內涵、成果意義、閱讀關鍵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專業(yè)課教師還要為學生講授檢索英文文獻、收集英文文獻的知識,要布置作業(yè)督促學生在課后查找專業(yè)英文文獻并研讀。專業(yè)教師要通過課程網站、電話、qq、微信等方式保持與學生的溝通聯(lián)系,隨時解決學生在閱讀英文文獻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學生應用專業(yè)英文文獻的指導。

(三)注重對學生英文文獻應用能力的考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應用專業(yè)英文文獻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學生進行基本科研素質的引導和訓練。在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多個角度梳理出若干個知識點,分配給不同的學生,要求每個學生圍繞所分配到的知識點查找文獻,撰寫文獻綜述。題目可由教師指定,也可由學生自擬,但要求有一定數(shù)量的參考文獻,其中英文文獻要達到10%以上。優(yōu)秀的文獻綜述報告要由作者本人在課堂上進行宣讀,大家討論。教師根據綜述報告質量評定成績,計入課程考核總成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fā)現(xiàn)那些具有科研潛力,并且熱愛科研工作的學生,引導他們早日進入實驗室,跟隨教師開展科研工作。

(四)圍繞英文文獻開展研究與交流。開展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知識是大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開設專業(yè)課程的最高境界。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課題研究之前往往充滿迷茫,不知所措,然而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經過查閱大量的文獻,學生逐漸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通過研究專業(yè)英文文獻可以借鑒先進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步驟,避免走彎路。另外,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在大量的英文文獻閱讀中尋求答案和辦法。學生在撰寫研究論文作結論時,同樣需要參考大量的英文文獻,明晰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價值。通過英文文獻的查閱、報告、應用,可以增強學生與指導教師、課題組的其他成員、相關學者之間的交流。尤其是學生通過專業(yè)英文文獻中提供的通訊方式與文獻作者進行聯(lián)系,就某個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使學生通過專業(yè)英文文獻學習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有著密切的關系,強化學生的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增強科研興趣,提高科研能力,促進學術交流,為深入學習研究奠定基礎。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專業(yè)英文文獻教學工作,深化教學改革,在本科生的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yè)英文文獻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專業(yè)課教學作出英文文獻的檢索、整理、分析、綜述、報告等內容的安排,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進一步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五

[1]婁寶翠。學習者英語學術論文結果副詞使用特征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

[3]楊越森,衛(wèi)乃興。中國學者英語論文動詞模糊語序列及意義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02:1-9.

[4]周惠,劉永兵。英語學位論文摘要中語法隱喻的使用與語篇功能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7,04:1-10.

[12]雷司宇。動物科學英語學術論文引言語料庫的語步研究[j/ol].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30)。

[21]謝賽,陳賀文。1992-2015年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基于核心期刊論文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教師教育學報,2017,01:63-73.

[22].第十二屆“新標準杯”基礎英語教育教學論文大賽頒獎說明[j].基礎外語教育,2016,06:101.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六

1、從主題出發(fā)尋找外文文獻。

首先可以結合論文的主題來尋找外文文獻,這種方法在本質上就是從主題出發(fā)尋找資料,只不過目標是外文資料。例如,您寫的論文是關于“電腦犯罪”的,那么你搜索的外文關鍵可以是“computercrime”或者“cybercrime”。

2、從關鍵詞出發(fā)尋找外文文獻。

從關鍵詞出發(fā)尋找外文文獻的做法和上述主題出發(fā)尋找外文文獻的方法與技巧基本相同,只不過設定的檢索詞多一些而已。一個論題下會有很多關鍵詞,因此您可以從這些關鍵詞出發(fā)尋找外文文獻。例如,您的論文主題是“刑訊逼供”,這個主題下又“刑事證據”“非法證據”等關鍵詞,您可以從這些關鍵詞出發(fā)尋找外文文獻,這樣的話,檢索的面將更大,能夠尋找到更多的外文資料。

3、從他人著作中轉引外文文獻。

從他人著作中轉引外文文獻是一種捷徑。例如您寫的論文主題是“綠色采購”,那么您可以購買一些關于“綠色采購”的學術專著,這些專著中肯定包含很多外文文獻,您可以直接拿來作為自己的外文注釋。當然,嚴格來說,這樣的方法是不規(guī)范的,因為這種學術態(tài)度不嚴謹。當然這是捷徑,您可以采用一下,想必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七

[3]何佳,張曉農。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研究報告[r].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20xx年深圳綜字第0043號。

[6]凌江紅。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xx:1-105.

[8]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系統(tǒng)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xx(3):4-13.

[1]蔡慶梅。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對策[j].(下旬刊),20xx,11:73.

[3]楊檸境,劉中友。職業(yè)道德與會計誠信[j].中外企業(yè)家,20xx,02:200.

[4]潘湛明。對財務會計中的職業(yè)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風,20xx,02:273.

[6]鄧妍鑫,田倩。注冊會計師職業(yè)道德風險與應對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xx,02:137+28.

[7]趙婧一。會計倫理與會計職業(yè)道德教育淺析[j].亞太教育,20xx,04:119.

[8]毛曉明。淺析當前社會的會計誠信問題[j].信息化建設,20xx,02:186.

[11]郭子賓。我國會計職業(yè)道德現(xiàn)狀調查與改進路徑[j].財經界(學術版),20xx,03:179.

[14]沈旭東。會計人員職業(yè)道德現(xiàn)狀及改進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xx,06:257.

[15]常根萍。淺議會計人員基本職業(yè)道德[j].經營管理者,20xx,06:57.

[16]劉娜娜。試論會計職業(yè)道德對會計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j].經營管理者,20xx,06:67.

[19]梁景瑜。關于會計職業(yè)道德的失范和重建探究--以餐飲業(yè)為例[j].中外企業(yè)家,20xx,11:104.

[20]解淑?;谏鐣跫s理論的會計誠信問題探究[j].經營管理者,20xx,06:65.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八

1、盡管直接引用在論文寫作中比較少見,但是對于原始資料的改寫卻很常見。如果使用了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就需要在正文里注明出處,并將其列在文章最后的文獻列表里。

2、參考文獻不僅是對他人貢獻的一種承認,也可進一步引領讀者獲取其他感興趣的文獻中的.信息。另外,文獻還給編輯提供了審稿人信息,并顯示了作者對本專業(yè)領域的熟悉程度。

3、大多數(shù)作者會收集超出稿件所需要的文獻。從所有文獻中立刻篩選出相關文獻比較困難。評述文章因包含大量信息,所以含有很多文獻,而研究論文則不同,它應當只列出最相關的文獻,并且為使讀者容易閱讀,應盡量將文獻數(shù)量控制在合適的或期刊要求的規(guī)模。

4、最相關文獻通常是期刊論文、書籍和博士學位論文。會議摘要、會議論文集、個人通信和未出版的數(shù)據可以在文中以括號引用,但這些文獻一般不列在文后的參考文獻里,通常只能用來支持研究結果,而不應用來支持任何重要的結論,不能作為最相關或有效的文獻。

為降低文獻數(shù)量,引用原始文章并選擇最重要的、水平最高的或最近的論文,而不是列出關于某個話題的所有論文。應當引用第一手資料來證實特定的研究結果,此類資料是經過同行評審出版的科學家的原始數(shù)據、結果和理論。在主題的概述中,也可使用評述文章,意在提供關于某個主題的全面概述。

返回目錄。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九

[1]董西明.客戶關系管理及其應用[j].學術交流,2004(8)。

[2]-企業(yè)管理理念新發(fā)展[j].經濟論壇,2003(9)。

[3]崔京波,陳穎.論crm及應用[j].科學與管理,2005(6)。

[4]田丹.淺析供應鏈環(huán)境下的客戶關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3)。

[5]左臻.淺談客戶關系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5)。

[6]徐輝.淺析客戶關系管理[j].商業(yè)經濟,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戶關系管理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8)。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十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于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shù)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于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后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選定題目后,應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問題有關的文獻。關于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有多種,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后,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于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十一

[2]李林.績效管理在hr管理系統(tǒng)中的定位和作用。

--。

基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流程[j].商情,2012(4):55。

[11]郭士光.拓展訓練及其在企業(yè)員工培訓中的應用研究。

--。

以a公司為例[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十二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逐漸朝著數(shù)字化、新信息的方向發(fā)展,物聯(lián)網、互聯(lián)網以及云計算發(fā)展十分迅速,導致社會充滿數(shù)據,因此,使得數(shù)據成為了新的信息資源,需要人們進行適當?shù)睦茫源藖頋M足人們的實際生產生活要求。基于此,導致呈現(xiàn)指數(shù)形成增長,并且變的更加復雜化,使得大數(shù)據區(qū)別與傳統(tǒng)的數(shù),增加了內涵。可視分析實際是一種融合了信息可視化、科學可視化、數(shù)據挖掘、人機交互、信息論、認知科學等方面的新方向學科??梢暬治鰧嶋H上是一種能夠利用交互式可視化界面來對復雜數(shù)據進行分析的技術,可視化基本流程為數(shù)據、知識、循環(huán)數(shù)據,主要包括可視化技術以及自動化分析技術。大數(shù)據可視化技術實際上是一種利用自動化分析進行數(shù)據挖掘的時候,在使用能夠進行分析的人機交互界面和能夠進行信息可視化的界面來融入自身的認知能力和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從而可以有效地得到觀察大數(shù)據的能力[1].

2大數(shù)據可視化分析。

2.1文本可視化。

作為大數(shù)據時期文本可視化數(shù)據的一個典型文本信息,實際上也是最主要的互聯(lián)網數(shù)據信息,與此同時,也是物聯(lián)網通過一定的傳感器收集到的信息類型,在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最多的就是文本形式的電子文檔。文本可視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觀的體現(xiàn)文本主要優(yōu)勢和特點,例如,邏輯結構、動態(tài)演化規(guī)律以及主體聚類等。最基本和典型的文本可視化就是標簽云,依據詞頻來合理的把關鍵詞進行排序和歸類,然后利用一定的顏色、大小等屬性來進行文本可視化。

現(xiàn)階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字體大小展現(xiàn)的關鍵詞使用在互聯(lián)網中主題熱度的`識別。隨著關鍵詞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如果不能合理的進行設計閥值,就會出現(xiàn)重復覆蓋以及局部密集的問題,這樣就需要提供一定的交換窗口來操作[2].

2.2網絡可視化。

在大數(shù)據分析中最常見的關系就是網絡關聯(lián),例如,社交網絡和互聯(lián)網。實際上層次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網絡信息。依據連接拓撲和網絡節(jié)點之間的關系,可以非常直觀的體現(xiàn)出網絡中隱藏的關系。例如節(jié)點,實際上是進行網絡可視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怎樣在大規(guī)模邊和節(jié)點的網絡中利用有限空間進行一定的可視化,是現(xiàn)階段大數(shù)據研究的重要和難點。除了能夠可視化靜態(tài)拓撲關系,還具有相應的動態(tài)流動演化性,所以對動態(tài)網絡進行一定的可視化也是不容忽視的內容。隨著網絡中邊和節(jié)點數(shù)目的增多,很容易出現(xiàn)覆蓋、重疊以及聚集等問題,不能很好的進行可視化,影響效果。因此處理大規(guī)??梢暬闹饕绞骄褪菆D簡化??梢苑殖蓛深?,一類是利用多尺度和層次聚類進行交互,把大規(guī)模數(shù)據變化為具有一定層次的樹結構,然后利用多尺度進行不同的可視化。另一種是對邊進行適當?shù)木奂WC具有清晰的可視化效果。這些都是簡化的主要方式,也可以看出引入交互技術,是可視化技術未來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3].

2.3時空數(shù)據可視化。

時空數(shù)據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時間標簽和地理位置的數(shù)據。

移動終端與傳感器發(fā)展非常迅速,因此,使得時空數(shù)據逐漸成為大數(shù)據發(fā)展過程中典型的數(shù)據類型。充分結合地理制圖學以及數(shù)據可視化技術,分析和研究空間和時間對于可視化表征之間的關系,能夠很好的展示空間和時間以及規(guī)律模式。大數(shù)據時代發(fā)展模式下,時空數(shù)據具有實時性和高維性,同時這也是數(shù)據可視化的重點。為了能夠更好的體現(xiàn)信息隨著空間和時間位置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一般可以利用信息對象來逐漸實現(xiàn)數(shù)據可視化。流式地圖是最典型的可視化方式,充分融合地圖和時間事件流。為了可以打破二維數(shù)據的局限性,出現(xiàn)了時空立體方,是利用三維模式來展現(xiàn)空間、時間、事件[4].

2.4多維數(shù)據可視化。

多維數(shù)據可視化實際上就是說擁有很多個維度的數(shù)據變量,在數(shù)據倉庫以及數(shù)據庫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商業(yè)智能系統(tǒng)、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進行多維數(shù)據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斷發(fā)現(xiàn)多維數(shù)據的模式和規(guī)律,合理展示不同緯度之間存在的關系。多維數(shù)據可視化具有多種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圖標、基于圖結構、幾何圖形、基于層次結構、基于像素、混合方式。近年來,隨著大數(shù)據的不斷發(fā)展,幾何圖形是研究多維數(shù)據可視化的重點。

最常用的多維數(shù)據可視化的方式就是散點圖,二維散點圖可以適當利用多維度中的兩個維度綜合的體現(xiàn)映射到兩條軸上,利用不同的圖形在二維平面內合理反映維度信息。例如,可以利用不同顏色、形狀等來表示一定的離線或者連續(xù)性。投影是從多維度方面來體現(xiàn)可視化的一種方式。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出維度的屬性值的分布情況,還可以體現(xiàn)多維度之間的關系[5].

3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大數(shù)據分析的重要方式,可視化分析可以有效的彌補計算機自動化分析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和缺陷。大數(shù)據可視化分析可以很好的融合計算機的分析能力和人們對信息的感知能力,在依據數(shù)據挖掘前提下進行的數(shù)據分析。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十三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tài)、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xiàn)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篇十四

文獻綜述是一種重要的學術論文,它在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課題申報與撰寫和科研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這門寫作技能對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獻綜述的基本特點,重新建構文獻綜述相關知識的理論體系,才能撰寫出思路清晰、內容翔實、語言簡練的文獻綜述,并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參考。為此,根據文獻綜述的概念和特點,筆者提出了撰寫文獻綜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寫文獻綜述時,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問題:

第一,國內外研究者對某一主題(或內容)進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問題。

第二,對于某一主題,國內外研究者是怎樣進行研究的?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問題。

第三,對于研究結果,國內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性?即是回答“相關性研究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什么”的問題。

第四,該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貢獻或效果?后世對該研究做出了何種評價?回答“研究怎么樣”的問題。

上述的問題是構思文獻綜述中最核心的問題,如果能比較清楚地回答,那么這篇文獻綜述的主體內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還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則,才能寫出高質量和高水準的文獻綜述。

(一)選文獻的“三最”原則。

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收集和選用文獻是前提。根據筆者的經驗,總結出選用文獻時的“三最”原則,即“最權威、最經典和最新的”原則?!白顧嗤笔侵府斚履硞€研究領域內最有影響力和最知名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和教授的著作、論文、會議論文等各類文獻資料,主要是學術論文;“最經典”是指在中外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那些經歷了歷史和社會的檢驗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書籍;“最新的”是指近幾年來(一般默認為5年)發(fā)表的各種文章,而“最新的”資訊主要體現(xiàn)在報紙上,因為報紙信息更換速度和信息承載量都比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寫“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等方面的文獻綜述為例,“最經典”的文獻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年出版的12本漢譯世界高等教育學名著叢書,比如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諸如此類的名著就是經歷過歷史和世人的考驗的學術專著,那么他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知識價值就比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寫文獻綜述中,連這種非常重要的文獻你都沒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論支撐,其研究結果就可以預想而知了?!白顧嗤钡恼撐木褪恰陡叩冉逃芯俊泛汀督逃芯俊飞习l(fā)表的學術論文,它們代表著這個領域研究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最前沿的學術動態(tài)?!白钚碌摹钡奈墨I就是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在線、教育報、教師報等報紙上傳遞的教育類的知識或報道。恪守這“三最”原則,就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最珍貴和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讀文獻的忠實原則。

在選擇好文獻之后,就是讀文獻。文獻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評論的對象。閱讀文獻時,可以采取“史-著-論”的順序展開閱讀,才能更接近于對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誰是作者的觀點,誰是前人的觀點,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議論性的文字。特別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論著”的閱讀法,筆者在此講三者的順序略微做了一下調整,提倡采取“史-著-論”的順序展開閱讀。理由如下:“著”和“論”的存在顯著差異。著作類原創(chuàng)性更強,知識覆蓋面更廣,邏輯關聯(lián)性更強,而論文類知識涵蓋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對著作類的解讀或釋義,算是比較二次性的作品。它研究的基礎已經是建立在別人的文獻基礎之上,而著作類,特別是學術專著,更多地體現(xiàn)出作者的原創(chuàng)性,它更多依賴于長期的教育生活實踐,它的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和作用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研究過程中,某些研究者為了多快好省地發(fā)表論文,在對文獻資料收集不全的情況下或者對文獻資料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義的情況下就開始寫作,這就違背了對研究中的客觀性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忠實于原文原觀點。尤其是一些外文資料。要做到忠實原則并不容易。某些主題或學科專業(yè)類的文獻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獲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資料。造成這種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獻資料的珍貴程度;三是學科專業(yè)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來執(zhí)行和落實忠實性原則時就會大打折扣。

(三)寫作時的綜述結合原則。

撰寫文獻綜述時要“綜”“述”結合。文獻綜述應有述有評,對所引述文獻應做提煉、分析,盡量避免對所引述文獻只做一般性簡介。在廣泛收集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對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評述,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據。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統(tǒng)化地回顧現(xiàn)有的研究文獻,找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這樣有選擇性的綜述文獻就帶有明顯的主觀偏見。

“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結合作者的觀點和實踐經驗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只有把兩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獻綜述。如你所研究的主題是關于德育方面的,通過檢索知網、萬方、維普、人大復印資料、百鏈圖書館和goolge學術收索等網站,發(fā)現(xiàn)關于德育方面的文獻資料就收集全面了。殊不知還有一些重要的文獻未能進入你的視野。如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中關于德育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該網站論文主要是由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主辦的《道德教育研究》期刊發(fā)表的論文,而這一部分論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們常說常用的網站上查閱到。

(四)寫作時的讀者意識。

文獻綜述屬于學術論文中的一種,它的讀者群體具有特殊性。主要供高校、科研機構、期刊社、研發(fā)中心、企事業(yè)單位等科研人員或教學人員閱讀,簡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鑒于這種特殊的讀者群體,撰寫文獻綜述時就需要考慮該群體的文化需求,學會換位思考,在恪守學術規(guī)范和職業(yè)道德的前提下,用專業(yè)和平實的語言寫作,這樣才能讓讀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實意思。

所謂讀者意識,就是寫作過程假想讀者對象,寫作過程傾訴或交流的目標人群。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隱在讀者”,這一“讀者”存在于作者創(chuàng)作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寫作中的讀者意識另一層含義就是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讀者,通過讀某人寫的文獻綜述,我能從中收獲什么呢?這篇文獻綜述的新穎和獨特之處在哪里呢?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有時,你去讀別人寫的文獻綜述時,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這類文章多半屬于低水平高重復的文章。如果在讀別人的文獻綜述時,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絕或讀完之后意猶未盡之感,那么這類文獻綜述就算是比較上乘之作。換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對比分析中,站在讀者的角度體驗自己寫出的文獻綜述是怎樣的感覺,試想,它將給讀者們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們善于這樣的思考,我們就為文獻綜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從而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論文水平和質量。

綜上,撰寫文獻綜述較為妥帖的處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說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沒有人可以評價他人的研究一點價值都沒有。當然,這種“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適度,如果掌握了翔實可靠的文獻資料,并且對研究問題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50627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