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詩教案(優(yōu)秀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6:51:10
冰心詩教案(優(yōu)秀18篇)
時間:2023-11-23 16:51:10     小編:筆舞

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我們該如何制定一份好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并進行教學步驟和時間的安排。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反思和調整,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教案實例,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教學設計的技巧。

冰心詩教案篇一

1.以《游子呤》導入,喚起學生的共鳴,由母愛引出游子對母親的思念。

2.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有關冰心的資料及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

冰心,原名謝婉瑩,現(xiàn)當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家.有短篇小說《斯人獨憔悴》。詩集《繁星》、《春水》及著名的散文集《寄小讀者》。

1.檢查預習情況,學生試讀。全班談論怎樣朗讀本篇詩歌。

(1)仿照課后聯(lián)系練習題第一題,標出第二、三節(jié)達到節(jié)奏和重音。

(2)小組或同桌談論朗讀時的語速、音量、感情基調。

教師提示:語言速度較慢,聲音低沉,包含深沉的思念和哀傷。

(3)全班自由朗讀課文。

2.用音樂進行配樂朗讀,其他同學品味。

3.全班配樂朗讀,感受詩歌的內容和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培養(yǎng)鑒賞能力。

1,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教師和學生共同交流,商討。

(1)作者在這首詩歌中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

(2)作者是怎樣把這樣的情感表達出來的?

提示:“從不灰心地把每一張紙疊成紙船拋入海中,希望紙船帶著自己的思念”,“載著他的愛和悲哀”,“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提示:如:“從不肯”、“總是”、“每天”……等詞語中包含著執(zhí)著的思念;“夢中看見”、“含著淚疊的”等包含著赤誠和深情。

(4)這首詩歌最能打動你的是什么?

說明: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言之有理就可以。有的時候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就現(xiàn)實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

冰心詩教案篇二

上帝啊,在你的嚴靜光明里,我心安定,我心安定。

我要謳歌。

心靈啊,應當醒了。

起來頌美耶和華。

琴啊,瑟啊,應當醒了。

起來頌美耶和華。

黎明的時候,

誰感我醒了,阿們。

清晨(《詩篇》第一百三十九篇第九節(jié))。

曉光破了,

海關上光明了。

我的心思,小鳥般乘風高舉。

飛遍了天邊,到了海極,

天邊,海極,都充滿著你的愛。

上帝啊!你的愛隨處接著我,

你的手引導我,

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的心思,小鳥般乘風高舉,

乘風高舉,終離不了你無窮的慈愛,阿們。

(以上五題,最初發(fā)表于1921年3月15日《生命》第一卷第八冊。)。

他是誰(《以塞亞書》第四十二章第三節(jié))。

膏將盡了。

只剩得一圈的黑影。

枝受傷了,

只剩得幾聲的呻吟,

不發(fā)光的,吹滅了罷,

不開花的,折斷了罷。

上帝??!

“受傷的葦子,他不折斷。

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p>

我們的光明--他的愛,

永世無盡,阿們。

注:以賽亞書42:3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客西馬尼花園(《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第四十四節(jié))。

漆黑的天空,

冰冷的山石,

有誰和他一同儆醒呢?

睡著的只管睡著,

圖謀的只管圖謀。

然而--他傷痛著,血汗流著,

“父啊,只照著你的意思行?!?/p>

上帝??!因你愛我們--。

“父啊,只照著你的意思行?!卑?。

注:路加福音22:44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大如血點,滴在地上。

骷髏地(《約翰福音》第十九章第三十節(jié))。

罪惡,山岳般堆壓著他,

笑罵,簇矢般聚向著他。

十字架,

背起來了,

釘上去了。

上帝啊!

聽他呼喚--聽他呼喚!

“父啊,成了!”上帝??!因你愛我們--。

“父啊,成了!”阿們。

注:約翰福音19:30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

(以上三題最初發(fā)表于1921年5月15日《生命》第一卷第九、第十合刊)。

使者(《以弗所書》第六章第二十節(jié))。

羽衣的風采,

散花的生涯,

天上--人間,

說他帶著鎖兒,

拖著鏈兒,

輾轉在泥犁里,

有誰肯信呢?

上帝??!是的,

為著你的福音,

愛的福音,

鎖鏈般繞著我。

除卻泥犁,

那有莊嚴土?

上帝??!

我作了帶鎖鏈的使者,

只為這福音的奧秘,阿們。

原編者注:《以弗所書》第六章第二十節(jié)為:雖然我?guī)еi鏈,我都是為這福音的緣故作特使的。你們要祈求主賜給我勇氣講應該講的話。

冰心詩教案篇三

課題作者:冰心詩四首。

學習目標:1、體會詩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和深刻的感情。

2、學習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煉的語言。

學習重點:目標1。

學習方法:朗誦、交流討論。

學習課時: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閱讀序幕。

冰心是深受我們青少年喜愛的作家,除了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貢獻外,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同樣成績斐然,影響深遠。特別是“冰心體”格言哲理小詩,至今還在詩壇流傳不衰。誦讀她的詩歌,我們會感悟許多人生的哲理。

二、閱讀主場。

(一)分組誦讀詩歌,并相互進行評議。

(評議時要求緊扣:讀音是否正確、停頓是否恰當,感情是否再現(xiàn))。

(二)合作學習。

1、各小組自選其中一首進行認真深入的研究,抓住詩歌的思想感情或表現(xiàn)手法或語言風格,簡要寫一段表達閱讀感受的文字,在班上交流。

學習中適時提示:

《母親》:表現(xiàn)對母親的眷戀之情和對女性生命價值的熱忱肯定。/類比,鳥兒遇風雨歸巢與女兒與困難挫折得到母親的幫助極為相似。兩個“躲”強調了女性生命的價值,兩個“風雨”強調了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紙船--寄母親》:表現(xiàn)了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母親和處在災難深重的祖國的思念。/雙關,“母親”,既指生身之母,又喻指祖國;海上風浪,既指航行的大洋的風浪,又喻指母親生活和祖國所面臨的艱難?!鞍?,二十七,一九二三”寫作時間的顯示也有深意?!安换倚摹薄昂鴾I”表達了深厚的情感。

《成功的花》:寫“成功的花”來之不易。它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并驚羨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而要了解在這成功的后面所蘊含著的艱苦努力,要學習花的奮斗和犧牲精神,從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長的經驗。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業(yè)的成功,人的成長發(fā)展都是如此。/用花的“明艷”比喻人們事業(yè)的成功。不經過奮斗和犧牲,哪來成功的“明艷”;成功的`花是淚和血的結晶,是奮斗和犧牲的結晶。

《嫩綠的芽兒》:歌詠的是美好的青春和積極的人生。詩人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勸勉青年人奮發(fā)努力,不斷充實、提高、發(fā)展自己,甘為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和犧牲。/詩前后三節(jié)構成遞進:抽芽--開花--結果。芽兒需要生長,正如青年學要學習、提高,使自己成才;花兒不能孤芳自賞,要裝點大地,如青年人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社會注進旺盛的活力;最終結了果,又如青年人要敢于以犧牲精神為社會創(chuàng)造巨大業(yè)績,使人生更顯輝煌。

2、將學習小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根據老師提供的音樂,試著作配樂朗誦,另一部分通過繪畫方式表達詩歌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任務完成后在班上交流。

(三)齊聲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三、閱讀尾聲。

(一)討論“探究練習一、二”。

(二)解決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三)詞句積累。

鳥巢妄棄驚訝無端至愛驚羨。

明艷淚泉嫩綠浸透。

(四)課堂背誦三首詩。

(五)家庭合作練習。

向家長朗誦這四首詩,由家長指定其中兩首默寫。以“做一朵成功的花”為題,寫一段文字。

周智。

冰心詩教案篇四

2、分析、講解全詩的內容。

3、體會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步驟?:

一、課前三分鐘:(3分鐘)。

1、請一位同學談談最近的感受或見聞。

二、作者簡介,導入??新課:(3分鐘)。

三、熟悉全詩指導朗讀。

1.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

2.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節(jié)奏和重音劃分如下:

紙船。

——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四、分析、解讀全詩。(目標2)。

1.請根據詩中給出的信息,想象這是詩人在何種情形下寫的這首詩?

2.第一節(jié)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由來已久?

3.第二節(jié)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瞬間發(fā)生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果,并。

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4.第三節(jié)是詩人展開的想象。這一想象有何特點?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五、背誦比賽。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誦這首詩。(a)。

2、完成課后練習題。(b)。

3、《掌握語文》。(c)。

八、教學后記。

冰心詩教案篇五

3、了解愛背后的兩位偉大的作家。

教學重點:賞析文章,從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導語?:

1、你們知道這位世紀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別是誰嗎?

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詩圣——泰戈爾。

他的作品因為有愛,讓人感到輕松、愉悅、和真誠。

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她一生的名言,也是她一生堅持的信念。

她的作品中滲透出愛的哲學。

晚年,把自己的稿費20余萬,捐給孩子和希望工程。非常富有愛心。

金色花?——紙船。

四、請同學們自己出聲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借這兩種意象想要表達什么感情?

對母親的愛、兩文有著共同的主題對母親的愛。

兩名同學在讀的過程中感情基調的把握是否一樣?

金——天真、歡快、充滿童稚的樂趣,享受母愛。

紙——低沉、深情、充滿期待的,向往母愛。

2、母子之間的感情非常的親密、和諧。有一種幸福感,滿足感。

3、充滿想象,把自己變成金色花來表現(xiàn)母愛。

7、------(自己再談)。

5、你在詩中體會到一種憂郁,這種憂郁從何而來呢?

以下兩題任選一道,討論。

冰心詩教案篇六

明確:海浪濤濤,天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回到親人的懷抱?詩人因為強烈地思念故國、思念親人,愈發(fā)感到孤獨、惆悵。

2.第一節(jié)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由來已久?

明確:"從不肯""總是"表明詩人并非這一次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依戀思念之情由來已久,一直就很濃烈,"一只一只"點出所疊紙船的數(shù)量多,表明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極深。

3.第二節(jié)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瞬間發(fā)生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果,并。

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實際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實現(xiàn),這對詩人來說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節(jié)是詩人展開的想象。這一想象有何特點?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紙船雖然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入母親的夢中,這一想象新奇、大膽、瑰麗,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點明題旨。

5.疊紙船原是兒童的一種游戲,詩中的這一行為意味著什么?詩中的紙船又象征著什么呢?(目標3)。

明確: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

冰心詩教案篇七

1.感知詩作表達的情感,理解詩中的大膽想像。

2.理解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難點。

理解詩中大膽想像表達的童真雅趣。

教學突破。

用多種方法誦讀,在誦讀中體會詩中的童真雅趣,理解詩中的大膽想像。學生合作探究研讀詩句,理解體會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冰心詩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這四首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以朗讀、想象等方法體會詩中的情感和哲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珍惜時間和母愛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味母愛,感悟人間真情。

教學難點:領悟詩歌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有兩個婦人在法庭上爭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都說孩子是自己的。有個婦人說:“孩子是我的,是你在我睡著的時候把孩子抱走的!”另一個也不甘示弱:“你血口噴人,分明是那你趁我不小心偷偷抱走我的孩子?!眱扇藸幍檬遣豢砷_交,面紅耳赤。于是法官吩咐說:“拿刀來,把孩子劈成兩半,你倆各得一半的孩子。”一個婦人聽了著急地說:“法官,求求你不要劈了孩子,只要他能好好的,健康的,我愿意把孩子讓給那個婦人?!倍硪粋€則說:“把孩子劈了吧,免得這蠻橫的婦人總來吵我,這樣孩子不歸我,也不歸她?!?/p>

同學們想想,哪個才是這孩子的媽媽呢?為什么?

因為那位媽媽是真的在愛著那個孩子的。冰心老人有句名言:“有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冰心老人常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也永遠鐫刻在了她的墓碑上,她曾說:“我們生命的道路,從淺淺的山谷中,緩緩地、曲折的流入不擇細流的大海。”冰心老人愛大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遼闊,溫馨,博大,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冰心,感悟冰心。

2.初步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

(2)學生齊讀。

(3)男女生分讀。

(4)教師示范朗讀,指導學生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感情。

3.走進詩歌。

(1)“心中的風雨”指的是什么?

明確:天上的風雨指的是自然地刮風下雨,而心中的風雨指的是心中的苦悶、煩惱和精神上的挫折。

(2)文中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媽媽對我們的保護呢?

明確:躲字。

(3)躲到哪里,“躲”能否改為“回”、“進”?

明確:這里是指當心中的風雨來臨之時躲到媽媽的懷里,而躲字更能體現(xiàn)媽媽是我們人的避風港,更能體現(xiàn)母親的無私奉獻,讓整首詩更有溫度。

(5)鳥兒躲到巢里,而我躲到母親的懷里,這鳥兒的巢和母親的懷里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明確:溫暖、有安全感、幸福。

(6)哪個字最能突出母親對我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呢?

明確:“只”,因此要重讀。

(7)母親對我們如此重要,因此我們在朗讀這首詩時因懷著對母親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呢?

明確:同樣深愛母親的感情。

4.朗讀回味。

有愛就有了一切,然而愛是相互的`,因為只有如此,心與心才能貼得更近。第一首關于母親的詩時寫“我”在幼時尋求保護,那么當我們長大時,又應如何來報答母親呢?如何來感恩母親賜予我們無數(shù)的愛呢?我們來學習第二首詩《紙船――寄母親》。

1.介紹本詩的寫作背景。

2.學生自由朗讀、全班齊讀,并思考問題:文中有哪些詞語連續(xù)反復使用,有何用意?

明確:留著,說明作者很珍惜每一張紙來疊紙船;一只,說明作者疊紙船的數(shù)量很多。

3.走進詩歌。

(1)可是當作者把紙船拋到海里時,紙船都怎么樣了呢?

明確:被海水沾濕了,或是被風吹走了。

(2)可是作者的思念也如這脆弱的紙船一般輕易的化解了嗎?為什么?

明確:沒有,因為作者仍然堅持不解地疊著船。

那就讓我們也與作者來一起接著繼續(xù)疊船,寄托對母親的思念,請同學們重讀詩的第一節(jié)。

明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4)作者因愛而思念母親,所以用紙船來寄托思念,那“悲哀”二字又如何來理解呢?

明確:因愛而思念,因思念而難過。

4.母親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現(xiàn)在你最想為母親做的是什么呢?

5.結語: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一種最寶貴的東西叫母愛,每個人都因自然擁有而習以為常,有時,我們不經意總就失落了與生俱來的寶貴財富,人生苦短,母愛無價,珍惜母愛吧。

6.作業(yè):背誦兩首詩。

冰心詩教案篇九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冰心《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嫩綠的芽兒。

嫩綠的芽兒,

和青年說:

“發(fā)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

和青年說:

“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

和青年說:

“犧牲你自己!”

大事記/冰心。

)時任清政府“海圻”巡洋艦副艦長。母親楊福慈,出身書香門第,能詩善文。

19,隨家移居上海。5歲隨家遷居山東煙臺。7歲,開始在家塾里附學。8歲開始偷偷地寫小說。

19,報考福州女子師范預科,雖然未上過小學,卻以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錄取了。

19,父親到北京就任中華民國海軍部學司司長。初秋,她同母親和三個弟弟由舅舅護送到北京,住東城鐵獅子胡同中剪子巷十四號。

19秋,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北京貝滿女子中學(后改為女十二中)。

19,參加了貝滿女中學生的愛國活動。

19夏,畢業(yè)于貝滿女子中學。秋,進入協(xié)和女子大學理預科。

19,參加“五四”愛國運動,被選為學生會的文書,并參加北京女學界聯(lián)合會的宣傳股,開展罷課、罷市等宣傳活動。

8月25日,北京《晨報》發(fā)表了女學生謝婉瑩投稿的《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這是她公開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報》連載了她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第一次以“冰心”為筆名。10月7日——12日《晨報》連載第二個短篇小說《斯人獨憔悴》。后被改編為三幕話劇公演。

19,發(fā)表了她最早的詩作:《影響》、《天籟》、《秋》,署名婉瑩。

19,由許地山、瞿世英介紹加入文學研究會。

1923年,詩集《繁星》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5月,短篇小說、散文集《超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詩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夏,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燕京大學,得文學士學位。同時獲金鑰匙榮譽獎。

1926年,5月,通訊集《寄小讀者》,由北新書局出版。6月,畢業(yè)于美國威爾斯利大學研究院,得碩士學位。離美回國。9月,回母校燕京大學任教。

1929年,6月15日與吳文藻結婚。

1930年,任教北平女子文理學院。

1931年,生長子宗生(吳平)。詩《我勸你》、《驚愛如同一陣風》先后刊于《北斗》創(chuàng)刊號和第二期。

1932年,33歲,北新書局出版《冰心全集》(分《冰心小說集》、《冰心詩集》、《冰心散文集》三卷),她為全集寫了自序。

轉年,在清華大學任教。

1935年,生長女宗遠(吳冰)。北新書局出版短篇小說集《冬兒姑娘》。

1936年,10月1日,同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二十一人,發(fā)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御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1937年,生次女宗黎(吳青)。

1938年,暑期離開北平,9月到達昆明市。

1941年,遷居重慶郊區(qū)歌樂山。開始以“男士”為筆名,在《星期評論》上發(fā)表《關于女人》,共九篇。3月15日,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第三屆理事。

1943年,開明書店出版《冰心著作集》(小說集、散文集、詩集三卷)。

1945年2月22日,全國文化界進步人士在《新華日報》(重慶版)上發(fā)表《文化界對時局進言》,冰心在“進言”上簽了名。

1946年,到日本東京。1951年,全家回到中國。

195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冰心小說散文選集》,她為選集寫了《自序》。

1955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譯作《印度童話集》。四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吉檀迦利》。

1957年,《中國少年報》發(fā)表短篇小說《小桔燈》。

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國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

1966年,受到抄家、批斗等迫害。不久,得到周恩來總理的保護,解除了她的一些困境。

1973年,參加中日友好協(xié)會訪日代表團訪問日本。

1979年,被選為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

1982年,《燈光》《為〈東方少年〉創(chuàng)刊而寫》,刊《光明日報》。

1982年《空巢》獲全國短篇小說獎。

1985年,發(fā)表《關于男人》系列。

1987年11月14日與1988年6月30日,先后在《人民日報》發(fā)表《我請求》、《我感謝》,呼吁提高教師地位。

1986年,為宋慶齡基金會捐款1萬元。此后幾年,又數(shù)次向福建家鄉(xiāng)、安徽災區(qū)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國家級勛章。

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冰心詩教案篇十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紙船。

――寄母親。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嫩綠的芽兒。

嫩綠的芽兒,

和青年說:

“發(fā)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

和青年說:

“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

和青年說:

“犧牲你自己!”

青年人。

青年人!

你不能像風般飛揚。

便應當像山般靜止。

浮云似的。

無力的生涯。

只做了詩人的資料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冰心詩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與思路;。

2、體會本文靈巧活潑的行文方式;。

3、學會本文中的作詮釋的說明方法的運用;。

4、學習運用本文的整齊句式。

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的內容;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與說明的思路;。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探索、合作的精神;。

3、能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教學重點:

1、本文的說明順序與思路;。

2、體會本文靈巧活潑的行文方式。

教學難點:

本文的說明順序與思路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析題,簡介作者。

1、導入。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笨梢姇囊恍?,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壽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笑,是內心感情的流露,而且是無需花錢的良藥,使人心情舒暢……。笑的好處是說不完的。生活中的我們要拋卻憂愁,展露歡顏,就要讓笑容之花常開不敗。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學習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笑》,就是讓物們明白笑的涵義與功能,愿我們的生活處處灑滿歡笑,愿我們都能以青春的心態(tài)去笑對人生,讓困難險阻的大山在笑聲中坍塌。

2、簡介作者: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福州人,生物學家,化學家,著名科普作家。

3、析題: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既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散文。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優(yōu)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笑的不少學問。在閱讀文章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自己究竟懂得多少有關的知識。

冰心詩教案篇十二

學習目標:

1、從《成功的花》中體會成功背后的辛苦。

2、從《嫩綠的芽兒》中探討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積極美好。

3、從《青年人》中鼓勵學生要以自身的言行為自己寫好歷史。

4、學習這些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課前學習:熟讀成誦這些詩歌。

課堂學習:

《成功的花》。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2組織交流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chuàng)設:在詩中,一個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犧牲?思考、交流。

2學習評價: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你從花的歷程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嫩綠的芽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3組織交流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2組織交流交流。

3問題創(chuàng)設:芽兒、花兒、果兒你隨意調換位置嗎?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交流。

《青年人》。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朗讀全詩,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朗讀。

2組織交流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chuàng)設:完成探究練習二。思考、交流。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第三塊:語文活動:朗誦詩歌。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價標準朗誦,評價。

課后學習:1、完成探究練習一、三。

第6課時《“諾曼底”號遇難記》。

教學目標:

1、體會船長在海難發(fā)生時勇于決斷,沉著指揮,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

2、體會場面描寫和人物形象描寫,語言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課前學習:熟讀課文,進行批注。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所謂危難見真情,在很多時候你平時的豪言壯語抵不上關鍵時刻的一個細小的動作,今天,我們去拜訪一位船長,或許,從他的身上,你會明白很多東西。

2大聲朗讀課文,造成這場突發(fā)其來的海難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主要因素?朗讀,批注。

3組織交流資料交流。

第二塊: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2組織學生發(fā)言發(fā)表看法。

3文章從是通過什么來塑造船長形象的呢?思考,交流。

4學生自己在質疑文中的問題。交流。

5評價談收獲。

課后學習:1、寫:給哈爾威船長的一封信,表達你對他行為的看法。

第7課時《寓言二則》(一)。

鄭人買履。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復述主要內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能體會文中的含義。

課前學習:1、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組織學生默讀默讀課文。

2讓學生質疑、合作釋疑交流疑難、釋疑。

3組織學生多種方式朗讀按要求讀課文。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讓學生看注釋翻譯課文看注釋疏通文意。

2檢查情況:翻譯復述一人讀一人譯合作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

3評價鄭人:你覺得鄭人蠢嗎?蠢在何處?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5學習評價:學習了課文,你有何感觸?交流。

第三塊:語文活動:編創(chuàng)課本劇“鄭人又買履”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要求:根據課文內容改編小組合作編演。

課后學習:

1、熟讀背誦課文。

第8課時《寓言二則》(二)。

刻舟求劍。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復述主要內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3、能體會文中的含義。

課前學習:1、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并了解詞的大意。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復習背誦默寫舊課背誦,默寫。

2組織學生默讀新課默讀課文。

3讓學生質疑、合作釋疑交流疑難、釋疑。

4組織學生多種方式朗讀按要求讀課文。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讓學生看注釋翻譯課文看注釋疏通文意。

2檢查情況:翻譯復述一人讀一人譯合作用自己的話復述內容。

3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拿到劍嗎?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5學習評價: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交流。

課后學習:

1、熟讀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第9課時誦讀欣賞。

教學目標:

1、能在熟悉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能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課前學習:收集詩歌的相關資料,熟悉詩歌的內容,并且能夠熟讀成誦。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2檢查情況:學生上臺朗誦詩歌,并進行解釋意境。其他同學可質疑。朗誦,解釋,質疑。

3評優(yōu)秀組,最佳朗誦思考、討論。

課后練習:熟讀背誦詩歌。

第10、11、12課時寫作。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

本單元教學目標是注重學生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學會觀察,學會體驗,學會表達,注重自己內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過寫作與他人交流。作為寫作訓練的起始單元,讓學生覺得作文是自己感情流露的重要方式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有目的地實踐再進行寫作,可以進行良好的鍛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八課時:

學習目標:學寫通知。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自學自學“附錄一”的“通知”

2寫作指導完成練習三。

3交流,修改交流,修改。

課后學習:1、自學“有感而發(fā)”

2、可以參觀某處地方,可以為家人做自己平時不做而他們常做的事。

第九課時:

學習目標: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備注。

1提供參考題目:“媽媽(爸爸)生日那天;我為母親(父親);等學生討論自定。

2明確寫作要求寫作。

3組織學生自改自己修改。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第13、14課時綜合實踐活動(另定)。

冰心詩教案篇十三

雨聲漸漸的住了,窗簾后隱隱的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云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的動著?!鏇]想到苦雨孤燈之后,會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

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的覺得涼意侵人。轉過身來,忽然眼花繚亂,屋子里的別的東西,都隱在光云里;一片幽輝,只浸著墻上畫中的安琪兒。——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仿佛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么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嚴閉的心幕,慢慢的拉開了,涌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粭l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溝里的水,潺潺的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濕煙里。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е▋?,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又仿佛是哪兒看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現(xiàn)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的拉開了,涌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芟碌挠晁?,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的亂轉。

門前的麥壟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黃嫩綠的非常鮮麗?!粫汉萌菀子昵缌耍B忙走下坡兒去。迎頭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然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里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綰在一起。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xiāng)。眼前浮現(xiàn)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里看不分明了。

【賞析】。

發(fā)表于1921年1月禮贊“愛的哲學”的《笑》,是“冰心體”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冰心早期是個泛愛主義者。她從小面對大海,海的女神陶冶了她傾向自然的個性,并要“借著無瑕疵的自然造成我們高尚獨立的人格”(冰心《人格》)。母愛的慈恩使她覺得找到了宇宙間一切愛力的原點和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兒童的天真使她追求人類社會的童年精神?;浇塘x給她博愛情懷,博愛思想又撥動了她與泰戈爾哲理共鳴的心弦。于是頌揚母愛,謳歌童心,贊美自然,建立“愛的哲學”的理想天國,構成她早期創(chuàng)作的三個基本樂章。

冰心詩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與思路;。

2、體會本文靈巧活潑的行文方式;。

3、學會本文中的作詮釋的說明方法的運用;。

4、學習運用本文的整齊句式。

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的內容;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與說明的思路;。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探索、合作的精神;。

3、能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教學重點:

1、本文的說明順序與思路;。

2、體會本文靈巧活潑的行文方式。

教學難點:

本文的說明順序與思路。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析題,簡介作者。

1、導入。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笨梢姇囊恍Γ瑢ξ覀兊纳硇慕】?、延年益壽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笑,是內心感情的流露,而且是無需花錢的良藥,使人心情舒暢……。笑的好處是說不完的。生活中的我們要拋卻憂愁,展露歡顏,就要讓笑容之花常開不敗。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學習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笑》,就是讓物們明白笑的涵義與功能,愿我們的生活處處灑滿歡笑,愿我們都能以青春的心態(tài)去笑對人生,讓困難險阻的大山在笑聲中坍塌。

2、簡介作者: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福州人,生物學家,化學家,科普作家。

3、析題: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既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散文。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優(yōu)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笑的不少學問。在閱讀文章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自己究竟懂得多少有關的知識。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學生快速地閱讀文章,然后根據文章的內容劃分出本文的段落。

明確:全文共32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說明什么是笑。

第二部分:(3-23)生動說明笑有益于健康和工作。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在理清了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學生繼續(xù)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2、按照一般的說明文的順序,可以分為三種形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

和整理(邏輯)順序。依據你自己的理解,本文應該是什么順序?

三、學生自由地讀課文,然后用筆勾畫出你以前尚不理解的有關笑的一些內容。然后再說說這些在說明這些內容時,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對文章內容的說明起了什么作用。

這部分的課堂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展開辯論,在討論與發(fā)言中獲得真知,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能力。

這部分的課堂結構可以讓學生們就所知所學,對文章的內容展開討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他們展開辯論,就當中的某一句話作為論題。如“把悲慘的世界變成歡樂的海洋”,作出“我們生活社會主義國家,還有悲慘的世界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的視野從生活的小圈子跳出來,放眼全球。

五、應用本文所學的知識,重溫老課文,談談新體會。結合完成思考與練習第二題。在魏巍《我的老師》中蔡老師的笑是一種什么樣的笑:在冰心的《小橘燈》中小姑娘的笑是什么樣的笑;在周立波的《分馬》中郭全海把馬牽給老田頭夫婦時的笑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笑;在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眾酒客的笑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笑……。這些笑對表達文章的中心有什么樣的作用。這部分的課堂結構的安排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舊知識的同時不忘復習所學的舊知識。

冰心詩教案篇十五

1.請你向同學介紹一下冰心。

2.大聲地朗讀詩。

二.新課學習可以先讓學生完成第一幅畫面的描繪,交流后,師加以指導和評說,然后再引導學生做好第二幅畫面的描繪。

先要引導學生理解“心中風雨”含義。

1.請發(fā)揮你的想象,結合你的生活經驗,用文字描繪出下面兩幅。

畫面。

(1)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要求:

注意環(huán)境的渲染,特別是“風雨”對小鳥的侵襲,造成小鳥“躲”

的情態(tài)要形象的給以描畫出來,字數(shù):100字左右。

(2)母親呵/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要求:

注意結合自己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情景,結合自己在生活中所見。

所聞,發(fā)揮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心理、語言。

等展開描寫。

2.交流學生所描繪的內容。

三.結合上面的兩幅畫面描寫,朗誦短詩。

1.先自由地輕聲朗誦。

2.集體朗誦。

四.小組討論:

詩中的兩個“躲”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有個這樣體驗。

嗎?

五.誦讀訓練。

1.背誦《母親》。

2.大聲朗誦《紙船》。

六.作業(yè)。

1.背默《母親》。

2.背誦《紙船》。

冰心詩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感悟“詩”的整體特點——篇幅短、字少意精;

2、體味詩中豐富情感;

3、了解常用修辭手法;

教學重、難點:

1、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2、豐富情感;

課前準備:

1、自查作者;

2、朗讀三首詩,初步了解內容;

3、翻詞典查:浸透、奮斗、犧牲,找出它們的正確解釋;

教學過程:

2、聯(lián)系式導入課文:同學們在小學里學過一些詩歌,都有哪些?誰能完整背誦并能說出一首詩中給他印象較深的句子、或詞、或把詩的意思簡單介紹給大家?(此處避免遲滯)。

4、請愿意的同學朗讀三首詩;其他同學給朗讀情況作評價。

5、研討課文:很多看見鮮花的人,恨不得摘一朵,一些人則忍不住把鼻子往花上湊,一些人則喜歡手拿鮮花照相,人們還有個習慣,把鮮花和掌聲送什么人?——英雄和心里崇敬的人。這都說明鮮花有色、味、形而倍受人喜愛。今天學的詩的題目是“成功的花”。(此處提問):我們聯(lián)想一下,象鮮花一樣被人們欣賞,引人們激動,被大家寵愛的事和鏡頭,我們見過或有親身經歷過嗎?(給提示):喜歡體育的同學,看過比賽場上獲得成功時,如一名隊員舉起大力神杯那一刻,隊員會圍著獎杯跳、叫、灑淚、或笑得前仰后合;另外我們有同學在家主動幫大人做家務,當全家人吃飯時,做了家務的同學可能會自豪地宣布:今天的飯是我燒的;比賽的隊員和做了家務的同學,他們都是因自己獲得了一種成功而開心自豪不已??磥怼俺晒Α笨偸桥c美好相伴。可“成功”怎么來?(學生自然會有話),教師視學生回答情況開始確定以下講解的詳略。

6、圍繞“成功的花”,“詩”如何表述?(同學們討論一下,明確):第一二句,由“成功的花”做引——此處“成功”指?(討論明確):花可以向人和向社會綻放出自己的鮮艷美麗、展示出自己美好的時候。這時花的“成功”,自然會引得人們對她流露出:驚嘆、并羨慕其美麗??!第三、四、五句,解釋花的美艷的來由。先用“然而”一詞轉承人們的驚羨,后面開始述說花的成長經歷:她從芽開始就“浸透了”“奮斗的淚泉”;人們對淚的認識,一般和人的喜怒哀樂有關,這里的“奮斗的淚泉”,該理解成什么意思?(此處以反問式提示學生):能不能理解為“從芽開始,就很舒服地躲在溫房中的泥土里,風吹不到雨打不著,天天睡大覺,等著有人給松土和給自己喂水施肥的意思行嗎??。ㄍ瑢W自然會做出正確選擇,):事實正好相反,此處的“奮斗的淚泉”,是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幼嫩的芽就開始經歷“旱、澇、風吹雨打、土地貧瘠、酷暑寒霜種種災難”,這些成了“奮斗的淚泉”的代名詞。最后第五句,是對第四句“奮斗的淚泉”進一步具體闡述;“灑遍”:表明是每個階段以及活動過的每一個角落;“犧牲”:表現(xiàn)從芽開始的成長過程開始有的沉重付出;(此處可提一個問):試將“犧牲”換成“付出”和“拿出”,看看合適不合適。(同學能正確回答,教師就不必說):如換詞,則沒法表現(xiàn)出鮮花曾經付出的代價是長期的和巨大的。“血雨”:借一個帶有強烈刺激的“血”字,把“付出”的沉重言說到極至!此處可引導讓學生結合生活中事例重點討論,養(yǎng)過蠶、代父母買過東西、參加過作文比賽、燒過飯、種過樹的過程里,蘊含了自己什么樣的付出?(由學生思緒馳騁——作文結果張榜無名、燒飯被燙過、種的樹幾次沒成活等等)?!俺晒Α本褪沁@樣緊緊和人的付出相聯(lián)系著。(引導學生對全詩歸納:詩人借成功的花的例子告訴人們:自然中美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才換來的!同樣,生活中很多美好的東西,一樣也都有她經歷過的不平凡的經歷,是要付出的。

第二首《嫩綠的.芽兒》。

教學目標:

1、懂得人生奮斗的重要;

2、理解“發(fā)展、貢獻、犧牲詞語在詩中的意思;

3、能用三個詞簡要寫“學后感”;

4、能正確朗讀課文,和說說我如何在學習上“發(fā)展”自己(此目標重在用自己話說出發(fā)展和貢獻的關系),學生進而認識到將來要有貢獻是要有條件的;同時這也讓學生訓練了說話和概括能力。

5、“貢獻需要有條件”——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不過老師無需一味去拔高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學生的認識能到哪個程度就到哪個程度。可能的話,盡量讓學生和他小學學過的內容銜接起來。

內容和步驟:

1、導入:春天里嫩綠的芽我們都見過,很招人喜愛,詩人把“芽”視為新生命的開始。

2、問題討論。

同學們聽過下面的話嗎:“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年之際在于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些語言和生命聯(lián)系起來是什么意思?(由同學自由理解闡釋后明確):是勸勉生命、特別是新生命要珍惜大好時光茁壯成長自己。(此處提問):那詩中寫的“嫩綠的芽對青年說”、“淡白的花對青年說”、“深紅的果兒對青年說”,都是勸勉珍惜光陰,茁壯成長的意思嗎?(學生回答后明確):不是!詩人是用了三個排比性的擬人化句子,串聯(lián)全詩并把主旨引出來——發(fā)展了自己(如茁壯成長為了參天大樹),才具有貢獻你自己需要的條件(才可以被用去建房或其它),——最后你應該有為國家為民族的大業(yè)犧牲自己的理想。對“發(fā)展你自己”“貢獻你自己”“犧牲你自己”三個句子,教師只給引導,讓學生自己去將三者間關系按因果串聯(lián)起來,(教師可給提示):從生活、學習、交往、體育運動等學生熟悉的話題去把綠色、美麗、果實與我們人類生活形式相聯(lián)系。(學生的各種回答,教師不強求一律)。在理解完詩的大意基礎上,同學做換位思考(按課后“探究練習“第一題第2問進行)。

第三首《青年人》。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理解關鍵詞:“珍重”、“描寫”“著筆”的比喻意;

2、認識詩中的“態(tài)度”——“時間”——“人”如何相關聯(lián);

內容和步驟:

1、關鍵詞研究,結合朗讀(給指導,使之讀出語氣),以讀代講,以讀代悟,從而達到加深對詩的理解。

冰心詩教案篇十七

1.請你向同學介紹一下冰心。

2.大聲地朗讀詩。

先要引導學生理解“心中風雨”含義。

1.請發(fā)揮你的想象,結合你的生活經驗,用文字描繪出下面兩幅。

畫面。

(1)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要求:

注意環(huán)境的渲染,特別是“風雨”對小鳥的侵襲,造成小鳥“躲”

的情態(tài)要形象的給以描畫出來,字數(shù):100字左右。

(2)母親呵/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要求:

注意結合自己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情景,結合自己在生活中所見。

所聞,發(fā)揮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心理、語言。

等展開描寫。

2.交流學生所描繪的內容。

1.先自由地輕聲朗誦。

2.集體朗誦。

詩中的兩個“躲”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有個這樣體驗。

嗎?

1.背誦《母親》。

2.大聲朗誦《紙船》。

六.作業(yè)。

1.背默《母親》。

2.背誦《紙船》。

冰心詩教案篇十八

(一)基本情況介紹。

1、關于作者。

冰心(1900-),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兒童文學家以及翻譯家。

2、關于課文。

《冰心詩三首》前兩首選自《繁星》,后一首選自《春水》。三首詩意蘊雋永,飽含著鼓勵青年奮發(fā)向上,努力奮斗,積極奉獻,珍惜青春等思想,風格獨特。《成功的花》中,詩人用“明艷”來比喻事業(yè)的成功;將“現(xiàn)時”與“當初”對比,用鮮明的意象表達了一個抽象的道理:奮斗者和犧牲者偉大的。在《嫩綠的芽兒》中,作者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勸勉青年人要奮發(fā)努力,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與犧牲。在《青年人》中,作者把青年人的生命史比喻成一部未完成的書稿,勸勉、告誡青年人要珍惜時間,寫好生命中的每一頁書稿。三首詩短小精悍,不追求韻律,用極其散文化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道理,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構思精巧。語言清新淡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讀這三首詩,有如:“在炎夏永長的中午,在綠蔭如蓋、芳草油油的.地上,臥聽那山谷中琮和碎玉的清溪,安閑的和平的節(jié)奏”。

(二)思維過程分析。

1、《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這首詩只是一個意思,一個組織句子的單位:

漂亮的花,人們都只是驚嘆、羨慕她開花時的美麗,并沒有意識到它還在芽兒的時候,經歷了多少艱苦的奮斗和巨大的犧牲。

[4][5][6][7][8][9][10]。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44600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