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目標和特點。教案的編寫要結合教學目標,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活動和任務。以下是一些教案的實例,供大家借鑒和參考。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一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制作進一步了解蛋的食用方法。
2、鼓勵幼兒運用材料,大膽造型,創(chuàng)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來。
3、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二、活動準備:
機把幼兒制作的情景拍下來。
2、環(huán)境布置:活動室張貼幼兒制作的相片、擺放相關蛋食品供幼兒欣賞。師幼共同搜集各種制作材料。
3、分組放置幼兒操作用的材料:
水粉顏料、油畫棒、橡皮泥、棉花、蠟光紙、水果網(wǎng)、碎布、泡沫板、剪刀、電熱鍋、蛋、及相關食品等。
三、活動過程:
1、現(xiàn)場制作蛋食品,引導幼兒觀察:
(1)、引入:泉州大酒店的廚師要教我們學做菜,你們想學嗎?
(2)、提出觀看要求:
a、注意安全,不靠近或接觸到鍋以免燙傷。
b、觀看時不推擠。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觀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道菜,為什么?
(蛋的形狀、顏色等的變化及菜的顏色搭配。)。
3、提出建議:共同來做一盤好吃的蛋。
5、提出要求:
(1)、用剪刀應注意安全。(2)、把不要的紙屑放到空盤子里。
6、幼兒自由操作:
(1)、鼓勵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制作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制作。
(2)、巡回觀察指導幼兒創(chuàng)作。
(3)、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制作材料,按自己的意愿裝飾一盤與眾不同的蛋制品,并取個好聽的名字。
7、交流經(jīng)驗:
(1)、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展示自己的作品。
(2)、師幼共同“品嘗”一盤好吃的蛋,體驗制作的快樂。
8、活動延伸:
把“一盤好吃的蛋”放到角色游戲中,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問題。
2、能大膽地構圖,比較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準備:彩筆、白紙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
(1)談談自己要提什么問題?
(2)怎樣畫才能讓別人一看就明白你提出的是什么問題?
2、幼兒繪畫。
(1)請幼兒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問題,畫完后老師幫助幼兒把問題記錄在紙的背面。
(2)在布局、構圖上給予幼兒適當?shù)闹笇А?/p>
3、布置“小問號”專欄。
(1)請幼兒將自己的問題畫制成圖書。
(2)把每個幼兒的問題書布置在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供幼兒自由翻閱、探討。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三
主題名稱:
開心大王次主題名稱我是開心果。
活動名稱:
手形彩繪主要教學領域美術。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以手影表演引起幼兒對手形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手的特征,模仿手影的形象;展示手形繪畫的作品,讓幼兒大膽講述自由表達,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手形繪畫的方法,教師做出正確,簡潔的現(xiàn)場示范,讓幼兒感受手形繪畫和一般繪畫的區(qū)別。不限制幼兒想象,組織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作角色并表演故事,提高幼兒學習探索的主動性,讓幼兒更自信更自主的學習和游戲,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征,利用手掌、手指形態(tài)的變化,學習在手上繪畫。
2、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用簡單的語言大膽講述。
3、能利用手形彩繪表演簡單的故事。
重點。
難點重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征,利用手掌、手指形態(tài)的變化,學習在手上繪畫。
難點:能利用手形彩繪表演簡單的故事。
活動。
準備1、活動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游戲、準備手影錄像、手形彩繪作品圖。
2、油彩,毛筆若干。
3、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播放手影視頻,觀察模仿,引起幼兒對手形的興趣。
(1)播放手影視頻,讓幼兒觀察手形的變化,引起幼兒對手形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看的錄像是用什么表演的?(幼兒回答:手)在錄像里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幼兒自由回答,并鼓勵幼兒用手模仿)。
引導幼兒了解手的各個部位以及名稱:十個手指、關節(jié)、手心、手背。
二、引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手形畫。
1、用課件展示手形繪畫作品,,請幼兒說說這些畫都由手怎樣變成的,鼓勵幼兒進行模仿。
2、教師通過現(xiàn)場作畫,幫助幼兒學習手掌彩繪,感受與往常不一樣的繪畫方式。
(1)展示手形畫《孔雀》。提示幼兒:手是怎樣變成孔雀的?孔雀的身體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拇指和食指相碰變成孔雀的頭,其他三個手指可以做它的羽毛,然后添畫上顏色。)。
(2)展示手形畫《刺猬背果子》。教師根據(jù)需要提問:這個手變成了什么?是怎樣變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小刺猬的什么呢?即在手掌畫上半圓是小刺猬的身體,長長的手指是它身上的刺,可以在手指上畫上果子。
三、幼兒繪畫,以組合的形式創(chuàng)編形象,表演簡單的故事。
1、鼓勵幼兒自己變化手形,大膽用色。
2、引導幼兒自由組合,創(chuàng)造手形彩繪形象,表演簡單的故事。
2、教師根據(jù)幼兒需要進行著重指導,指導幼兒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外形,然后在此基礎上想象、添畫并進行裝飾。
3、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鼓勵幼兒選用多種色彩繪畫。
四、手形彩繪連環(huán)畫:展示幼兒的作品,請幼兒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請幾組幼兒利用手形彩繪表演簡單的故事。
2、將故事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用照相機拍下來,一張一張編號,投放活動區(qū)角。
活動延伸:
將材料和照片投放在區(qū)角,引導幼兒繼續(xù)作畫,能夠看照片講述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對手影非常感興趣,從這個切入點引出主題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手的外形特征,利用手掌、手指的形態(tài)變化在手上繪畫,并能大膽的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更能以組合的形式,集體配合創(chuàng)編簡單的故事和角色。少數(shù)幼兒對色彩和線條的運用不是很熟練,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糾正。這節(jié)活動課比較成功,活動目標完成的很好,幼兒積極性很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參與設計、制作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自信心。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并制作賀卡,能用自己的語言向老師說出祝福的話。
3、使幼兒初步了解賀卡的用途,制作材料和方法。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搜索各種賀卡,布置在教室中,大家一起欣賞。
2、準備幼兒自制賀卡的各種紙、彩筆、剪刀及輔助材料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賀卡。
(1)請幼兒參觀賀卡展覽,欣賞各種賀卡。引導幼兒從賀卡的形狀、顏色、圖形等方面進行觀察比較,感受賀卡的制作的美。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參觀一些賀卡,仔細觀察這些賀卡是怎么樣的?”
(2)引導幼兒討論賀卡的用途、主要制作材料和方法。
師:“你分析賀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3)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幼兒交流:
師:“你最喜歡哪種賀卡?為什么?”
2、計劃制作賀卡。
(1)激發(fā)幼兒自制賀卡的興趣和愿望。
師:“教師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你想向哪些老師贈送賀卡表示祝賀呢?”師:“你準備制作一張什么樣的賀卡?你想對贈送的人說句什么祝福的話?”
3、幼兒自制賀卡,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賀卡。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4、交流賀卡的制作。
5、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賀卡送給喜歡的`老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句祝福的話。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五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xiàn)大家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互相之間友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1、畫有五棵樹的畫面。
2、樹背太陽、房子背太陽的畫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繪畫主題。
1、前段時間由我們國家研制的神州六號上天了,那兩位叔叔會在太空中看到什么呢?
2、兩位叔叔一天會看到好多次日出,那是不是我們世界上有很多個太陽呢?
3、太陽只有一個,每天清早,太陽第一個起身工作,把陽光撒向大地,給大家?guī)砉饷?,傍晚,人們開始上班回家,那太陽到哪里去了呢?(太陽翻過山頭,洗了個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邊。太陽總是不停的工作,從不休息)。
二、擬人化手法,講解繪畫要求。
1、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樣讓他工作得輕松點,大樹說:“我來背太陽吧”可是太陽這么大,一棵大樹怎么能背得動呢,于是兩棵、三棵、四棵一起來背太陽。
4、這邊還有兩條縫,說不定太陽會叢逢里滑下去,還有更多的樹快來幫忙吧。
5、啊,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終于背起來了。畫上的太陽這么美麗用的是什么方法?(教師出示畫好的畫)。
三、布置繪畫任務。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許多朋友一起努力。
4、請你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們,讓他們來背太陽吧。
四、評價。
1、太陽很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幫助,才讓他能工作得更輕松更快樂。
2、教師針對幼兒的重疊畫法重點評價。
活動反思。
在以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靜態(tài)的圖片或觀看“青蛙”的錄相片段,了解青蛙一些活動及生活場景。
2、學習用毛筆畫各種動態(tài)的青蛙,能添畫上較合理的背景。
3、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人類的好朋友————青蛙的生活照。(點擊播放,邊放邊提問:青蛙在干什么?在哪里等)。
二、律動《小青蛙》。
三、教師講解、示范。
今天我們要用毛筆學著來畫一畫青蛙。怎么畫呢?
1、我們先來欣賞幾幅毛筆畫的青蛙圖。
2、示范繪畫方法:綠身子(整支毛筆按兩下完成),先長后腿再長前腿,(換色畫)大大的眼睛,穿花衣(黑色按三筆),一只可愛的青蛙就出現(xiàn)了。試著換個方向再畫一只……用其他筆添畫上背景即成。
3、請大家動手試試看。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視,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表現(xiàn)。
五、作品展示根據(jù)孩子先后,及時張貼出作品。等到大半孩子完成時,請大家自由欣賞并評價一下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教學反思:
我們上美術校本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喚醒學生對于生活的感受和熱愛,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xiàn)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xù)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表現(xiàn)“花”這一主題的音樂、歌曲、圖畫、詩詞等藝術形式,感受不同藝術形式對同一主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美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開闊藝術視野,感受多種藝術形式帶來的美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收集、帥選、整理資料,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教師播放編排好的錄音。
2、在播放過程中學生搶答出歌曲中唱的是哪種花?
3、請學生介紹這幾種鮮花。
二、連一連、畫一畫。
1、出示教科書第45頁的圖片。
2、學生把國家有代表性的圖片和他們的國花一一對應的畫上連線。
3、指名講解。
荷蘭—郁金香俄羅斯——向日葵日本——櫻花。
英國——玫瑰美國——玫瑰韓國——木槿花。
4、在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都喜歡花,送花成了交往中的“心意之禮”鮮花還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含義,你們知道嗎?請你為同學們介紹一下。
5、學生介紹搜集到的資料:鮮花代表的意義。
白菊——真理無花果——爭論百合——重獲快樂。
山茶——可愛柳樹——坦白紫羅蘭——永恒之美。
百合花——順利、吉祥、百年好合。
郁金香——愛的告白、富貴吉祥、真摯情感。
康乃馨——健康、快樂、順利。
紅玫瑰——美麗的愛情、美好常在。
2、教師展示有關花的繪畫作品。
師:畫家用線條、筆墨為我們展示了鮮花的蓬勃的生命力和絢麗的色彩,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則用精妙的文字歌詠著各種鮮花。
3、教師展示有關花的詩句。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各種各樣的“花”,欣賞了有關花的繪畫和詩句,希望同學們涉獵更多的藝術形象,開闊藝術視野,感受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帶來的美的享受。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賞藍印花布,感受藍白對比的美,并了解其圖案的象征意義。
2、了解藍印花布的制作工藝,嘗試用多種方法制作藍印花布。
3、指導藍印花布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藍色鉛畫紙、宣紙、大小排筆、白顏料、藍顏料、藍印花布及工藝品展板。
活動過程:
1、(把藍印花布及工藝品布置成展覽)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欣賞的欲望。
師:看,這兒有一個藍印花布藝術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幼兒欣賞工藝品,感受藍白對比的美。
師:你看到了哪些工藝品?看后有什么感覺?
你覺得這些工藝品什么地方最特別?為什么?
你看到藍色有什么感覺?好像來到了什么地方或看到了什么?
3、欣賞藍印花布——富貴牡丹,了解其圖案的象征意義。
師:你看到了什么圖案?為什么要印上這些漂亮的圖案?(了解其象征意義: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知道藍印花布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你喜歡這些藍印花布嗎?為什么?外國有這些藍印花布嗎?
5、了解藍印花布的制作工藝及產(chǎn)生的背景,教師并示范用兩種方法制作藍印花布。
6、幼兒操作。
傳統(tǒng)方法:先把印板方在藍色紙上,讓后把白顏料刷在印板上,再輕輕把印板揭起來,在下面繼續(xù)印。
新方法:先在宣紙的正面用厚厚的白顏料畫上漂亮的圖案,然后把宣紙反過來染上藍顏色。
7、展示幼兒作品。
師:你設計的藍印花布是怎樣的?
你準備用藍印花布做什么工藝品?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暢談理想,展開想象,對自己的未來進行美好憧憬。指導學生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三個方面介紹自己的理想。
2.認識到人生早期樹立理想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列提綱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有條理地表達的意識和能力。學情分析:
口語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并鼓勵他們相互進行評價。老師不要過多地從講的技巧方面去評價,要從內容方面多與學生作溝通與交流。同時要多肯定,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調動他們交流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三方面把自己的理想介紹清楚。教學難點:培養(yǎng)寫習作提綱的習慣,練習有條理地表達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1、收集關于理想的名人名言。2、收集關于名人的理想故事。
3、收集關于理想的作文。
教學過程:
1、同學們,課前老師叫你們去搜集喬丹、周杰倫、楊麗萍、錢學森等成功人士的資料,誰來說一說他們的故事?(生說)。
2、他們?yōu)槭裁茨苋〉贸晒δ兀浚ㄉf)是啊,正是他們的理想激勵著他們,并通過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暢談自己的理想,并寫下來。(板書:我的理想)。
師: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感受到了李大釗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了自己;郝副營長為了孩子們能在等光下學習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張思德為了報效祖國、拯救戰(zhàn)友被埋在窯洞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為了祖國簡樸地生活、勞苦地工作!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硐肱Φ貖^斗,甚至獻出了一切!
1、同學們,有人說: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燈塔,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你能說說你的理想是什么嗎?(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
2、一個人的理想,往往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也許是緣于一個感人的故事;也許是受一。
(在學生說時指導說具體,詳細敘述事情的經(jīng)過,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尤其是心理活動描寫,心理的變化來說。)。
3、學生暢談會有這樣的理想的原因。(老師隨機提問)。
1、你們的理想真好,美而且遠大,老師收集了幾句關于理想的名言,和大家共同分享(出示課件,生朗讀)。知道老師收集的這些名言.要告訴你們什么嗎?(利用課件,引導學生發(fā)言。)。
2、對了,你的理想是多么的美麗。可是現(xiàn)實生活又是多么的多變,你想到在你為理想而努力奮斗中,你會遇到那些困難呢?(小組交流)。
3、教師總結:實現(xiàn)理想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知識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多,要做的要學的也多。怎么戰(zhàn)勝他?(不斷充實,虛心學習)。
社會環(huán)境變化,陌生的環(huán)境,社會的吸引力,網(wǎng)吧,游戲,金錢等誘惑。怎么戰(zhàn)勝他?(面對誘惑,學會自勵。)。
所以說,你的美好理想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需要很多人的幫助,更要靠自己的努力。
1、剛才同學們談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如何實現(xiàn)自己。
的理想,我們把這些內容整理好寫下來就是一篇作文。那么這次的作文有哪些要求呢?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習作要求。(課件出示習作要求)誰來讀一讀?(生朗讀)。
“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我的理想》為題,完成一篇習作。要寫清楚自己的。
理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以及準備怎樣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注意運用從其他學科學到的材料,以豐富習作內容?!?/p>
2、指導學生列提綱:
(1)明確主要分三部分來寫:“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
(2)重點指導“為什么”和“怎樣做”兩部分。
師讀范文,指導學生要說明有這樣的理想的原因,可能有一個或兩個原因。還要寫清楚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的一系列的途徑、做法。
(3)學生列出簡單的提綱。
(4)交流提綱,重點聽“我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和“我準備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這兩部分,引導學生點評、補充、修改。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主動能力和嘗試精神以及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講述能力。
2.萌發(fā)幼兒對快樂、神奇的夢的喜愛和表現(xiàn)美的情趣。
3.加深幼兒對“夢”這一奇特心理現(xiàn)象的認識。
4.在幼兒已初步掌握水粉作畫技巧的基礎上,啟發(fā)幼兒嘗試創(chuàng)作性繪畫。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1.教具準備:毛筆、水粉顏料、鉛畫紙、調色板、油畫棒、抹布、吸水紙、洗筆瓶、膠水;投影機、投影片、錄音機、磁帶;示范掛圖二幅。
2.知識準備:豐富幼兒有關夢的知識。
一、開始部分(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播放輕音樂《孩子的夢》,放投影片《夢境》,讓幼兒欣賞和觀察。
幼兒嘗試回答:這是一首什么曲子?你觀察到了什么?這首曲子在講述著什么?教師小結:一個孩子睡著了,他夢到了這些美好、神奇的事,他覺得好開心!
2.通過啟發(fā)性提問,引導幼兒試著說出自己做過的美好、神奇的夢,萌發(fā)幼兒進行“我的夢”主題畫的創(chuàng)作愿望。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大膽地嘗試用水粉進行創(chuàng)作繪畫。
第一步:幼兒嘗試先用油畫棒勾畫輪廓。
第二步:幼兒再嘗試用水粉大膽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要求幼兒根據(jù)自己夢的經(jīng)驗以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進行主題繪畫,對能力差的幼兒個別指導。(播放輕音樂《孩子的夢》)。
2.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畫面,試著講述自己的夢,要求講得有順序、有情節(jié)、較完整。
(1)請幼兒試著為自己的畫面起個名字。
(2)兩個幼兒互相講述自己夢的內容。
(3)請個別幼兒試著獨立講述。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將作品貼在活動室的'展覽壁上,布置起來,讓幼兒欣賞一幅整體的畫面。
2.幼兒試著評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啟發(fā)幼兒從畫面安排、色彩運用、想像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并為幼兒整體作品起個名。
3.幼兒隨著輕音樂《孩子的夢》做輕松活動,走出活動室。
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對背景的設計大膽而豐富,小部分孩子畫的非常有創(chuàng)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卻難以表達。孩子們很喜歡創(chuàng)作畫,今后我將多設計想象畫課題,開拓幼兒的思路,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一
1.通過夸夸自己的媽媽、說說自己的媽媽,嘗試用畫筆媽媽的肖像美。
2.學習用比較夸張的手法表達媽媽的外貌特征。
3.學習合理布局畫面(盡可能把媽媽的頭像畫得大一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1.媽媽的肖像剪紙——臉型、發(fā)型。
2.鉛筆、記號筆、油畫棒若干筐。
3.舊報紙(作繪畫墊板用)。
4.彩色作業(yè)紙(黃色、粉紅)。
1.談話引入:
我們剛過了一個什么節(jié)日?你的媽媽長什么樣的?請你介紹一下媽媽開心時候的樣子。
(重點介紹臉部特征:發(fā)型、臉形等)。
2.示范講解:
畫臉形(長圓、尖臉、方臉……)——先用鉛筆畫輪廓。
發(fā)型(卷發(fā)、短直發(fā)、長發(fā)……)。
五官(眼睛、鼻子、嘴、牙、耳朵等)。
3.指導要點:
(1)盡量把頭部畫得大一些。
(2)把媽媽的眼睛畫得有神一些。
(3)把媽媽開心的樣子畫出來。
(4)添畫背景——突出媽媽的頭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先用鉛筆勾畫媽媽的頭部輪廓,其余線條用記號筆畫。
(2)用鉛筆把姓名寫在作品的角上。
(3)全身打扮媽媽——上色。
5.評價:
(1)集體上交作品,選拔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
(2)為精彩作品攝影。
媽媽是最美的……“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一些”這是我設計這堂活動的一個隱性目標,因此在指導導電中強調“把媽媽的眼睛畫的有神一些、把媽媽開心的表情畫出來……”。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1、表現(xiàn)自己對地球家園的認識和熱愛,激發(fā)幼兒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關地球表面的知識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進行渲染,注意顏色搭配協(xié)調、飽滿。
活動重點:有關地球表面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活動難點:合理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顏色搭配協(xié)調、飽滿。
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提問:我們住在那個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狀和不同地域的環(huán)境特點。
播放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引導幼兒欣賞在太空中的和鳥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美麗的生物以及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環(huán)境等。(提問: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點?)。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地球的顏色與不同地域的關系。
4、引導幼兒欣賞教學欣賞vcd中的作品《韋雷德里克斯的牧場》感受作品中不規(guī)則的分割線和豐富的色彩。(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面中的線條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畫家要用這些顏色?這些色塊代表著什么?豐富的色彩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范畫《我們的地球》,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表現(xiàn)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小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地球的`。(提問:畫中用了哪些顏色?地球的上下兩部分用了什么顏色?這樣的顏色代表什么含義?)。
3、教師出示彩色卡紙,啟發(fā)幼兒思考,你想表現(xiàn)一個怎樣的地球,為什么?
4、引導幼兒在畫紙中先畫一個大小適當?shù)膱A形表現(xiàn)地球,在添畫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5、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地球的外形運用黑色水彩筆添畫出相關的事物。
6、啟發(fā)幼兒用和諧的顏色表現(xiàn)主體地球和背景。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互相評價,說說同伴畫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三
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小手,樂意用語言表達。
手圖片一張;字卡片(手背、手心、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橘子。
一、引出主題。
1、師:快來,快來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啦!
2、(放音樂)做游戲。教師邊講邊做動作。
3、師:剛才我們一起做游戲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
二、游戲:認識小手。
1、師:看看我們手上都什么?
2、師:有幾個手指啊,來數(shù)一數(shù)?
3、師:你認識他們嗎?
指導:
(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3)寶寶們真聰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高???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間的。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4、出示手圖片,圖字相結合。
小結:邊說邊出示字。
三、游戲“變魔術”
1、師:我們的小手會變魔術: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雞嘰嘰嘰。
2、幼兒變魔術。
3、教師用兒歌總結出來。
1、師: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外,還可以干嗎?
3、師:看看小橘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小橘子,圓又圓剝開橘皮露橘瓤,爸爸媽媽吃了甜到心里面。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四
1、大膽說出自己的設計,愿意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想象。
2、能表現(xiàn)出自己喜歡的房子的特征。
3、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對房子的想象。
房子的圖片:如海里的房子、智能房子等;大畫紙、油性筆、油畫棒等。
一、欣賞各種奇特的房子的圖片:如海里的房子、智能房子等。
二、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自己想要有什么特殊外形、特殊功能的房子。
三、自由創(chuàng)作。
——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設計一棟自己喜歡的房子。先用油性筆畫,然后用魔術棒裝飾。
四、快樂分享:畫好房子后,拿出來跟其他幼兒分享,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房子。
可以分成繪畫組和手工組,手工組用廢舊材料制作自己設計的房子?;蛘叩谝淮位顒佑美L畫方式,第二次活動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發(fā)展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
區(qū)角活動。
美工區(qū):投放白紙、油性筆、蠟筆、魔術棒、水彩筆及廢舊材料,讓幼兒創(chuàng)作自己的房子。
將幼兒設計好的房子作品貼在班級內,做“我設計的房子”展覽會。
家長可以給幼兒閱讀一些室內設計或者房屋設計的書刊,讓幼兒開拓視野。
遇到一些時尚或者別致的建筑,可以鼓勵幼兒把它畫下來。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五
1、通過了解媽媽們的不同工作,體驗她們的辛苦,從而更愛自己的好媽媽。
2、知道三八婦女節(jié)的`由來,增進幼兒熱愛父母、長輩的情感。
3、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飾品,既能打扮媽媽,又增進幼兒環(huán)保行為。
4、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幼兒與媽媽零距離接觸,在活動中進一步遞增感情,相互建立愛心,使幼兒身心健康的快樂成長。
1、請媽媽來園參加活動,并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工作。
2、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搜集一些有價值的廢舊材料,如:包裝盒、絨線、紐扣、廣告紙、糖紙、果凍盒等。
3、ppt課件,提供小刀、剪刀、彩筆、彩紙、膠水等制作工具。
我為媽媽來歌唱,我聽媽媽來介紹,我為媽媽做禮物,我來打扮好媽媽,我和媽媽一起跳。
一、我為媽媽來歌唱。
集體表演唱——《不再麻煩好媽媽》。
二、我聽媽媽來介紹。
請媽媽代表來為幼兒講述各自工作的辛苦。有醫(yī)生、教師、營業(yè)員、駕駛員、會計、服務員。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六
能用紙折好房子,粘貼在紙上,并添畫出花、草、樹等其他物體。
學習用正方形的紙這房子。
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并能發(fā)揮想象添畫景物。
正方形彩紙每人一張,水彩筆。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愛的家,你的家在哪里?房子前面有些什么東西?(幼兒自由討論)。
今天我們都來折、畫自己的家,比比誰的家最美麗。
二、講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紙折出小房子。(教師講解示范,幼兒跟折)。
把正方形紙邊對邊對齊折;再橫著對折后打開,折出中心線;把兩邊的紙向中心線折;用手指伸進去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
2、折好的'小房子反面涂上漿糊,貼在紙上。
3、在房子的前面和旁邊畫小花、小草、小樹、太陽等,也可畫上做早操的小朋友。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先折好房子,再將折好的房子粘貼在紙上,然后添畫許多物體。
2、鼓勵幼兒大膽涂色,使畫面色彩鮮艷。
四、講評:
幼兒互相參觀,說說誰的家最漂亮。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七
(1)嘗試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體驗與同伴合作及幫助別人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小西紅柿、大記錄表、筆、班牌、筐若干個、磁板。
一、引出“分小西紅柿”的問題,請小朋友幫忙。
(將一大筐小西紅柿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引出主題,通過激發(fā)大班幼兒樂于助人的愿望,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分別介紹小班需要多少個小西紅柿,并將需要的數(shù)量出示在黑板上。
教師:老師剛才看了園長阿姨登記的人數(shù),知道小一班今天需要38個小西紅柿,小二班需要32個小西紅柿,小三班需要36個小西紅柿,小四班需要35個小西紅柿,小五班需要38個小西紅柿,寶寶班需要37個小西紅柿。
(邊說邊將數(shù)量貼在相應的班牌下面)。
教師: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又準又快地幫他們分好呢?
幼兒:可以數(shù)一數(shù)。
教師:那我們怎樣數(shù)才能夠數(shù)得又快又對?
幼兒:把自己想到的數(shù)數(shù)方法全都答了出來。
2個2個數(shù)、1個1個數(shù)、3個3個數(shù)、5個5個數(shù)、4個4個數(shù)、9個9個數(shù)、10個10個數(shù)。
二、與幼兒共同討論想出的方法,找出最經(jīng)常用的方法和最方便方法。
1、將幼兒的回答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在記錄表上記錄下幼兒的想法,與幼兒共同分析、探討、梳理、小結經(jīng)驗)。
教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的辦法,真了不起,我們一起看看,哪些方法使用起來更方便。
(對幼兒提到的方法,1—10逐一進行嘗試唱數(shù),幼兒邊唱數(shù),教師邊記錄)。
幼兒:1個1個數(shù)和2個2個數(shù)時,幼兒很順利地唱數(shù)完了,開始3個3個數(shù)時,幼兒在唱到3、6、9、12……的時候,突然停頓住了,有的幼兒開始12、18、19地亂數(shù),有的幼兒說:“他數(shù)得不對,數(shù)錯了。”有的幼兒說沒法數(shù),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氣氛很熱烈。
教師:剛才小朋友為什么數(shù)不下去了呢?
幼兒:因為3個3個不好數(shù),因為老數(shù)錯、因為太麻煩,數(shù)不過來,因為還要想很長時間。
教師:那你們覺得3個3個數(shù)的方法用起來方便嗎?
幼兒:(幼兒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方便。
接下來對4、5、6、7、8、9、10.等數(shù)進行了唱數(shù),5和10幼兒很容易唱數(shù)完了,當唱數(shù)4、6、7、8、9的時候,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無法順利地進行唱數(shù)。這時,幼兒很快找出了銜接不下去的原因。
2、用記錄表幫助幼兒整理生活中常用的數(shù)數(shù)方法。
教師:我們剛才把小朋友想到的方法都嘗試過了,你們覺得,哪些數(shù)數(shù)的方法更方便呢?
幼兒:1個1個數(shù)、2個2個數(shù)、5個5個數(shù)、10個10個數(shù)。
(記錄表一目了然地幫助幼兒對數(shù)數(shù)的方法進行了梳理。)。
教師:把幼兒篩選出的方法在記錄表上做了標記。
三、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分小西紅柿。
分組、每組按桌牌上的數(shù)給小班的幼兒分午點。
教師:小朋友真能干,找出了這么多好的數(shù)數(shù)方法,我們現(xiàn)在就用這些方法幫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分今天的午點。3個小朋友一組,大家可以自由組合,每組小朋友可要商量好了,你們用哪種方法來數(shù)。(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請幼兒商量出自己組想用的方法,有目的地完成數(shù)數(shù))。
幼兒:每組幼兒各自商量了自己組想用的數(shù)數(shù)方法,有的2個2個數(shù)、有的1個1個數(shù)、有的5個5個數(shù)、有的10個10個數(shù)。
教師:好,那小朋友要商量商量,怎樣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為了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給幼兒提出了一個分工合作的要求。)商量每組可以選一個人來數(shù),其它兩個人幫忙看,在活動中,提醒幼兒要數(shù)出與班牌人數(shù)一樣多的西紅柿。
數(shù)完一遍后再請每組的另外一個小朋友再次進行點數(shù),還可以小組之間互換,檢驗是否正確。幼兒通過重復多次練習,加強理解理數(shù)的關系及實際意義。
四、鼓勵幼兒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
比如,在幼兒園幫老師數(shù)玩具,數(shù)毛巾,數(shù)杯子,在家里幫爸爸媽媽數(shù)家里的用品,上超市買東西時也可以用到今天學到的數(shù)數(shù)方法。
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送西紅柿。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做事情有始有終和喜歡幫助人的好習慣,請幼兒將分好的午點送到弟弟妹妹的班里,當?shù)艿苊妹脤Υ蟀嗟母绺缃憬阏f“謝謝”的時候,孩子們高興地笑了,成功的喜悅寫在臉上。
數(shù)學活動比起其他的游戲活動略顯枯燥。怎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其成為活動的主體,是每個老師都在探索的問題。
本節(jié)活動設計和選材上都從貼近幼兒生活入手,抓住大班幼兒喜歡探索、能夠合作、愿意助人的年齡特點,把幼兒生活中的問題生成活動。讓幼兒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在實際操作中真實地解決了問題。
當?shù)艿苊妹媒舆^午點,對大班哥哥姐姐說謝謝的時候,孩子們獲得的是自信的、成功的喜悅。他們完成的不單單是一個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目標,而是將任務意識、合作意識、樂于幫助他人的愛心融入其中,多元化的促進了幼兒的成長!
大班美術我的問題教案篇十八
1、認識書包的結構和作用。
2、學習整理擺放文具用品的方法。
3、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愛惜學習用品。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重點:學習整理書包的方法和文具的擺放。
難點:學會傾聽同伴的講述。
多媒體課件。
書包、書、本、筆、文具盒、玩具等(若干)。
一、猜謎導入。
一張嘴巴大又大,兩只耳朵長又長,書本文具都放里,上學帶上可別忘。
(打一物)書包。
二、認識書包。
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款式的書包。
1、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書包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形狀、顏色、圖案、結構、作用等方面)。
2、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從結構、作用方面引導共同特點)。
三、整理書包。
多媒體課件出示東東又臟又亂的書包,讓幼兒感受書包的臟亂引導幼兒將物品分成幾類。
提問:
1、散亂的鉛筆、橡皮、放入那里?
2、怎樣擺放書本、文具盒等學習用品?怎樣裝入書包里?
3、食品玩具應放在那里?
4、書包里應該放什么?
5、說說你今后將怎樣愛惜學習用品?
四、動手實踐操作。
比賽整理自己的小書包,看誰整理的最整齊擺放的最合適?
五、展示成果分享快樂。
本活動設計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年齡和認知特點,通過猜謎導入引起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通過教學,采用多媒體課件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教學刺激了幼兒的視覺和聽覺器官,使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幼兒對書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拓展了幼兒的視野。比賽整理書包,鍛煉了幼兒動腦動手的能力并懂得珍惜愛護學習用品不浪費損壞物品,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即愉悅了心情又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和今后生活奠定基礎教學效果很好,只是在回答問題時,仍有表述不完整的幼兒,需加強練習。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14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