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0 09:18:11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范文(19篇)
時間:2023-11-20 09:18:11     小編:碧墨

哲學是一門深邃而又抽象的學科,它涉及到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等問題。充分準備和積累素材,包括文字、圖表、案例等,以提供足夠的論據(jù)和支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總結越來越重要,以下是一些相關范文,供大家閱讀。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的進行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發(fā)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認識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算式中的單位名稱。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掌握整十數(shù)相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zhèn)€“搶答比賽”,看誰反應得最快,聲音最洪亮。

1、3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

2、3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是()個十。

二、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請了幾個好朋友來參加她的生日宴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小兔子都請了誰吧。(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三、探究與體驗。

1、師: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

(出示主題圖1)。

客人們到了,小兔子先端來了3盤果子,聰明的小猴悄悄數(shù)了數(shù),發(fā)現(xiàn)每盤都是10個果子。細心的小兔子擔心果子不夠吃,就又端來了2盤?,F(xiàn)在,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誰聽得最認真,看得最仔細。

2、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關果子的數(shù)學信息呢?

(小兔先端來了3盤果子,又端來了2盤果子)。

(每盤有10個果子)。

(小兔先端來的果子是30個)。

(小兔后端來的果子是20個)。

3、你能根據(jù)我們得到的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小兔一共端來多少盤果子?)。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4、大家可真棒吶!

那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解決xx提出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這個問題怎樣列算式呢?

匯報:(30+20=?)。

5、你是怎么算出得數(shù)的呢?

(用小棒,每捆10根小棒,先拿來3捆,再拿來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

(用計數(shù)器,先在十位上拔3個珠子,表示30,再在十位上拔2個珠子,表示20,合在一起有5個珠子就是50)。

(用組成,30就是3個十,20就是2個十,3個十加上2個十就是5個十,就是50)。

(把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3+2=5,那30+20=50)。

(直接口算)。

師:你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的計算方法?,F(xiàn)在誰來說說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表示的意義呢?

學生匯報:30表示原來有30個果子。

20表示小兔又端來了20個果子。

50表示一共有50個果子。

師:在加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除了有它表示的意義以外,還有自己的名稱。我們把“+”兩邊的數(shù)字叫做加數(shù),把算出的得數(shù)叫做和。(“=”后面的得數(shù)叫做和)。

在30+20=50中,30叫加數(shù),20也叫加數(shù),50叫和。

(邊說邊板書)。

6、老師要接著講故事了: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猬望著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里打了一個滾。怎么著,大家瞧一瞧,(出示主題圖2)他把一盤的果子全扎走了。(提示:一盤的果子有幾個呢?)。

(原來有50個果子,被小刺猥扎走了10個)。

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7、同桌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1)學生討論,互相交流。

(2)學生匯報。

(3)說說每個數(shù)表示的意義.。

師:在減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也都有自己的名稱,我們把“—”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減數(shù),“—”后面的數(shù)叫做減數(shù),計算的結果叫做差。

8、誰來說說50—10=40每個數(shù)字的名稱?

(學生匯報)。

小結: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個算式中的數(shù)都是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相加減的計算方法很多,老師也有一個簡單快捷的方法,只要把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結果寫在十位上,個位的0寫上就可以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試一試。

四、實踐與應用。

練習鞏固。

五、課堂總結。

你學到了什么?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只板書了一個題目,忘了把算式寫出來了。

2、我想先讓學生擺小棒,撥計數(shù)器,再引出算式,這樣可以加深對算式的理解,但在引導的過程中,很吃力,學生不知道應該列什么算式,不明白我在問什么。應該把情境圖和小棒、計數(shù)器都放在一張幻燈片上,這樣,學生就能明白我在問什么。

3、學生經歷了整十數(shù)加法算式的計算過程,對減法算式就好理解了,能很快的擺出小棒,撥一撥計數(shù)器,并且列出算式。

4、講課用到的語言很羅嗦,其實孩子們心里已經很清楚了,但還是在不停地問,比如通過擺小棒引出了算式,20+30=50還要再講解算式中20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5、時間安排得不是很合理,最后設計了一個看圖提出問題,并且列算式的題型,由于時間不充分,沒有讓孩子多練習練習。

6、課結束的很匆忙,沒來得及讓孩子鞏固一下這節(jié)課的知識。

這是我對這節(jié)課做的幾點反思,希望老師們能多提寶貴意見,彌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一、導入:

秋天,小兔收獲了很多的果子。他拿來和他的好朋友小猴、小松鼠、小刺猬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一)、提出問題。

1、教師出示掛圖。了解圖意。

看圖,從圖上你都知道了什么?(生看圖回答,師引導學生講清盤數(shù)和果子數(shù)。)。

2、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

小朋友們,根據(jù)從圖上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

(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提出的盤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請學生直接列出算式。)。

教師要進行引導,剛才小朋友們都是從盤數(shù)上提出問題的。而且都能列出算式。那看果子數(shù),你又能提出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呢?生按果子數(shù)提出數(shù)學問題。

問題1、小兔先拿來30個果子,又拿來20個果子,一共拿來多少個果子?

問題2、小兔一共拿來50個果子,被小刺猬拿走了10個果子,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二)、解決問題。

1、自主探究問題一。

1)、讀問題。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誰能完整地讀一遍題?

2)、利用手中的小棒動手操作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探究算法。

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果子來擺一擺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嗎?

(生用小棒擺一擺。師巡視。)。

3)、學生進行匯報。

師:根據(jù)你剛才擺小棒,你能列出算式嗎?

30+20=50(個)。

師:你是怎樣擺的?

生邊擺邊匯報,我先拿3捆,再拿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根。

(多指幾生回答,老對倆個互邊擺邊說。)。

師進行點拔。一捆有10根是一個十,3捆就是3個十,2捆是2個十,也就是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是50。

指生講,師板書。

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生講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意義。理解加法意義。)。

4)、認識加法各部分的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每個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想知道嗎?

30+20=50。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引導學生認識每一部分的名稱,教師進行板書。)。

2、自主探究第二個問題。

1)、生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并且列出算式。

2)、小組內交流。

4)、匯報交流。

生:5個十減去1個十是4個十,也就是40。

生:在算式中,50表示一共有50個果子,10表示被小刺猬拿走了10個果子,40表示還剩下40個果子。

4)、認識減法算式中每部分的名稱。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3、小結。師:剛才這兩個算式中的數(shù)都有什么特點?我們是怎樣算的?(生回答,師進行總結:整十數(shù)相加減就是將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

三、鞏固練習。

1、游戲:我擺你說。

我說你擺。

2、看圖列式。

過渡:淘氣和笑笑也正在和我們一起學習知識呢。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在做什么?

1)、生看圖,審題。師點拔:括號里的單位名稱是什么?(根),我們計算出圖中有多少根小棒。

2)、生獨立列式計算。

3)、匯報交流。進行反饋。

3、口算比賽。

小朋友們學習的真認真,現(xiàn)在我們進行一個小比賽好不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生進行口算比賽。

2)、匯報得數(shù)。

3)、評出優(yōu)勝小隊。

4)、選兩題根你老對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5、連線。

(生口算出得數(shù),再連線。師組織生在小組內互交流答案。對全對的提出表揚。)。

6、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智慧爺爺也給大家?guī)硪粋€數(shù)學問題,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生看圖,你都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師:我們都提出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對所提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分類。

四、課堂驗收。

五、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課堂上學生很活躍、興趣很高。通過搶答的形式復習舊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整十數(shù)加減作鋪墊。接著以獎勵學生為契機,把學生引入小兔請客的情境中。先讓學生尋找圖上的數(shù)學信息,圍繞相應的數(shù)學信息讓學生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和“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shù)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加深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接著學生抽象出算式,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對與加減法意義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自己根據(jù)算理探索算法。并通過練習逐步正確、熟悉地進行計算,同時還幫助學生認識了單位以及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在練習鞏固的時候,學生對于圖上的信息把握不夠準確,容易出錯,我是引導學生看圖列出算式的。并且讓學生說出幾捆小棒就是幾個十,幾個十也就是幾十,學生就更容易列出相應的算式。講算理的地方,我覺得還是一定要讓學生拿出小棒來擺一擺,去感受、去體驗為什么要這樣計算,有些學生是撥的計數(shù)器,我也讓學生上臺來演示了的,并且口頭表達過程。

總的說來,這一節(jié)課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好,比如算理和算法的講解中,我只是簡單的做了講解,沒有要求學生來說,這樣就導致了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在整堂課中,我說的太多了,近似于完全包辦,我想我真的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讓學生來表達,充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和歸納的能力。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場快樂比賽,好嗎?(好)答的又對又快的加一顆星。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四、合作學習,探究新知1、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生:小白兔先端來3盤果子,又端來2盤果子,每盤10個果子。

(2)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生1:一共有幾個盤子?

生2: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3)師:小朋友們提的問題都不錯。”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怎樣列算式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20+30=或30+20=)。

師:30+2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樣計算的?(先想想,然后把你的算法告訴你的同桌,有困難的孩子也可以用小棒擺一擺,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比比誰的方法最妙,開始吧?。▽W生活動,師巡視)。

師:誰愿意大聲地說出你的計算方法嗎?生1:我是用小棒擺的。(學生邊說邊上臺演示)。

師:謝謝,你的動手能力真不錯,30+20是擺出來的,我們就叫它“動手操作算法”吧!

生2:我是用計數(shù)器撥的(能上臺來演示給我們看嗎?)(學生邊說邊演示)。

師: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還有嗎?生3:因為3+2=5,所以30+20=50。

生4:我是這樣算的,30里面又3個十,20里面又2個十,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就是50。

師:掌聲響起來,你真是個數(shù)學小天才。誰聽明白了這種方法?你能說說嗎?(請學生起來說)。

(4)師:原來30+20可以這樣計算,板書:30+20=50(個)你學會了嗎?請你在老師發(fā)給你的口算卡上快速算出這三道題。(學生獨立完成)。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加法算式里的三個數(shù)字寶寶也有名字,想知道嗎?“相加的兩個數(shù)叫加數(shù),結果叫和”(師邊說邊板書加數(shù)+加數(shù)=和)。

2、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小白兔可大方了,小兔子一共端來50個果子,正當大家準備品嘗果子時,(出示情境圖2)小刺猬為了讓大家高興,想給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說著來了一個前滾翻,把一盤果子都黏在身上帶走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師:聰明的你們,根據(jù)故事和畫面你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生:原來有50個果子,小刺猬帶走了10個,請問,還剩多少個果子?(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還剩多少個果子?)。

(2)師:還剩多少個果子?你打算怎樣解決,請把你的算式和結果寫在口算卡上,并想想你是怎樣算的。(學生獨立思考)。

(3)匯報。

師:你愿意把你的解決方法和我們一起分享嗎?生:50—10=40(個)(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師:你是怎樣想的?(5個十減1個十是4個十,就是40)(4)及時練習。

師:你們能干嗎?那我們分男女生比比誰算得快。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的進行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發(fā)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認識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算式中的單位名稱。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掌握整十數(shù)相加減的計算方法。

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等。

師: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zhèn)€"搶答比賽",看誰反應得最快,聲音最洪亮。

1、3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

2、3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是()個十。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請了幾個好朋友來參加她的生日宴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小兔子都請了誰吧。(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1、師: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

(出示主題圖1)。

客人們到了,小兔子先端來了3盤果子,聰明的小猴悄悄數(shù)了數(shù),發(fā)現(xiàn)每盤都是10個果子。細心的小兔子擔心果子不夠吃,就又端來了2盤?,F(xiàn)在,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誰聽得最認真,看得最仔細。

2、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關果子的數(shù)學信息呢?

(小兔先端來了3盤果子,又端來了2盤果子)。

(每盤有10個果子)。

(小兔先端來的果子是30個)。

(小兔后端來的果子是20個)。

3、你能根據(jù)我們得到的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小兔一共端來多少盤果子?)。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4、大家可真棒吶!

那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解決xx提出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這個問題怎樣列算式呢?

匯報:(30+20=?)。

5、你是怎么算出得數(shù)的呢?

(用小棒,每捆10根小棒,先拿來3捆,再拿來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

(用計數(shù)器,先在十位上拔3個珠子,表示30,再在十位上拔2個珠子,表示20,合在一起有5個珠子就是50)。

(用組成,30就是3個十,20就是2個十,3個十加上2個十就是5個十,就是50)。

(把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3+2=5,那30+20=50)。

(直接口算)。

師:你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的計算方法?,F(xiàn)在誰來說說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表示的意義呢?

學生匯報:30表示原來有30個果子。

20表示小兔又端來了20個果子。

50表示一共有50個果子。

師:在加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除了有它表示的意義以外,還有自己的名稱。我們把“+”兩邊的數(shù)字叫做加數(shù),把算出的得數(shù)叫做和。(“=”后面的得數(shù)叫做和)。

在30+20=50中,30叫加數(shù),20也叫加數(shù),50叫和。

(邊說邊板書)。

6、老師要接著講故事了: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猬望著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里打了一個滾。怎么著,大家瞧一瞧,(出示主題圖2)他把一盤的果子全扎走了。(提示:一盤的果子有幾個呢?)。

(原來有50個果子,被小刺猥扎走了10個)。

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7、同桌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1)學生討論,互相交流。

(2)學生匯報。

(3)說說每個數(shù)表示的意義.。

師:在減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也都有自己的名稱,我們把“—”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減數(shù),“—”后面的數(shù)叫做減數(shù),計算的結果叫做差。

8、誰來說說50—10=40每個數(shù)字的名稱?

(學生匯報)。

小結: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個算式中的數(shù)都是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相加減的計算方法很多,老師也有一個簡單快捷的方法,只要把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結果寫在十位上,個位的0寫上就可以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試一試。

練習鞏固。

你學到了什么?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小兔請客”這個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入對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置身于情境當中,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去探索知識。

學生看圖找出數(shù)學信息,圍繞相應的數(shù)學信息讓學生明確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和“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shù)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自己根據(jù)算理探索多種算法。

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減法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同過這一演示,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然后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體會了算法的多樣化。

但本節(jié)課中也存在著不足,例如在強調算法的多樣性時,對于算理和算法的講解中,只是簡單的做了講解,沒有要求學生來說;對學生個別地方的評價語言把握的不夠好,使個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1、在教學中,應通過“小兔請客”的情景設置,引導學生明確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但在找信息的過程中,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說,主要還是自己講。

2、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算法時,沒有引導學生說清楚小棒和計數(shù)器的計數(shù)單位。

3、在認識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時,可以適當用些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兒童性語言,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來認識名稱。

4、本課的重點應是要讓學生會說清楚算式的計數(shù)單位,幾個十加幾個十,幾個十減幾個十,在讓學生交流算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說清。

5、本科課屬于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類型,要讓學生充分地提問題,對于學生明確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要當場解決,而且對于學生的回答要敢于給出評價,當場評價。例如:有學生明確提出問題“動物比盤子多幾只?”,這是不同類項,不能比,要明確跟學生說清楚。但若進一步追問“為什么”,讓學生深入思考,把問題轉換成“每只動物1個盤子,還剩幾個盤子?或者多出了幾個盤子?6、交流算法時,可以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匯報,這樣學生便多說了一遍,而在上臺匯報算法時,要選一些比較會說的學生,不會說的可以請學生幫忙表達清楚。

7、備課時,預設要夠,要去好好想一想,學生課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問題,做好充分準備,避免一碰到問題就逃避。

8、課的結尾,可以適時幫學生做個總結,去找一找加減法的相同之處: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新課程實驗的目的和歸宿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要一點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本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鼓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決問題,同時獲得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在學會計算的同時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本節(jié)課以《小兔請客》的故事情節(jié)貫穿教學內容的始終,使故事的情節(jié)和完整的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實現(xiàn)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在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情境中開展學習活動的目的;利用小兔請客這一有趣情境,引導學生明白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以淘氣為主人公來為知識穿線,讓學生能夠從想去幫助別人的角度開展學習和研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趣味性;在解決問題時,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邊操作邊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及思維的多樣性;練習以小動物們想去新房子里玩,可是要先算題為條件的情節(jié)出現(xiàn),使學生既不覺得計算乏味,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并照顧到了學生的全體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秋天,小兔收獲了很多的果子。他拿來和他的好朋友小猴、小松鼠、小刺猬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提出問題。

1、教師出示掛圖。了解圖意。

看圖,從圖上你都知道了什么?(生看圖回答,師引導學生講清盤數(shù)和果子數(shù)。)。

2、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

小朋友們,根據(jù)從圖上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

(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提出的盤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請學生直接列出算式。)。

教師要進行引導,剛才小朋友們都是從盤數(shù)上提出問題的。而且都能列出算式。那看果子數(shù),你又能提出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呢?生按果子數(shù)提出數(shù)學問題。

問題1、小兔先拿來30個果子,又拿來20個果子,一共拿來多少個果子?

問題2、小兔一共拿來50個果子,被小刺猬拿走了10個果子,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二)解決問題。

1、自主探究問題一。

1)讀問題。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誰能完整地讀一遍題?

2)利用手中的小棒動手操作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探究算法。

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果子來擺一擺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嗎?

(生用小棒擺一擺。師巡視。)。

3)學生進行匯報。

師:根據(jù)你剛才擺小棒,你能列出算式嗎?

30+20=50(個)。

師:你是怎樣擺的.?

生邊擺邊匯報,我先拿3捆,再拿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根。

(多指幾生回答,老對倆個互邊擺邊說。)。

師進行點拔。一捆有10根是一個十,3捆就是3個十,2捆是2個十,也就是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是50。

指生講,師板書。

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生講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意義。理解加法意義。)。

4)認識加法各部分的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每個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想知道嗎?

30+20=50。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引導學生認識每一部分的名稱,教師進行板書。)。

2、自主探究第二個問題。

1)生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并且列出算式。

2)小組內交流。

3)匯報交流。

生:列式:50—10=40(個)。

生:5個十減去1個十是4個十,也就是40。

生:在算式中,50表示一共有50個果子,10表示被小刺猬拿走了10個果子,40表示還剩下40個果子。

4)認識減法算式中每部分的名稱。

50—10=40。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3、小結。師:剛才這兩個算式中的數(shù)都有什么特點?我們是怎樣算的?(生回答,師進行總結:整十數(shù)相加減就是將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減。)。

1、游戲:我擺你說。

我說你擺。

2、看圖列式。

過渡:淘氣和笑笑也正在和我們一起學習知識呢。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在做什么?

1)生看圖,審題。師點拔:括號里的單位名稱是什么?(根),我們計算出圖中有多少根小棒。

2)生獨立列式計算。

3)匯報交流。進行反饋。

3、口算比賽。

小朋友們學習的真認真,現(xiàn)在我們進行一個小比賽好不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生進行口算比賽。

2)匯報得數(shù)。

3)評出優(yōu)勝小隊。

4)選兩題根你老對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5、連線。

(生口算出得數(shù),再連線。師組織生在小組內互交流答案。對全對的提出表揚。)。

6、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智慧爺爺也給大家?guī)硪粋€數(shù)學問題,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生看圖,你都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師:我們都提出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對所提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分類。

這節(jié)課課堂上學生很活躍、興趣很高。通過搶答的形式復習舊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整十數(shù)加減作鋪墊。接著以獎勵學生為契機,把學生引入小兔請客的情境中。先讓學生尋找圖上的數(shù)學信息,圍繞相應的數(shù)學信息讓學生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和“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shù)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加深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接著學生抽象出算式,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對與加減法意義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自己根據(jù)算理探索算法。并通過練習逐步正確、熟悉地進行計算,同時還幫助學生認識了單位以及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在練習鞏固的時候,學生對于圖上的信息把握不夠準確,容易出錯,我是引導學生看圖列出算式的。并且讓學生說出幾捆小棒就是幾個十,幾個十也就是幾十,學生就更容易列出相應的算式。講算理的地方,我覺得還是一定要讓學生拿出小棒來擺一擺,去感受、去體驗為什么要這樣計算,有些學生是撥的計數(shù)器,我也讓學生上臺來演示了的,并且口頭表達過程。

總的說來,這一節(jié)課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好,比如算理和算法的講解中,我只是簡單的做了講解,沒有要求學生來說,這樣就導致了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在整堂課中,我說的太多了,近似于完全包辦,我想我真的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讓學生來表達,充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和歸納的能力。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運算,是在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進行整十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上課前,我將書本上的童話故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并同時讓學生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明確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不但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而且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具來理解算理,探索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為他們提供了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并能自主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擺小棒的,有數(shù)一數(shù)的,不管是哪種方法,都能讓學生清楚地說出理由。由此可見學生的激情高漲,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去,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高潮。

在鞏固練習階段,學生注意力下降,身體疲勞時,如果我能再設計一些富有童趣的習題,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效果會更好。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學生是教學學習的主人,老師是教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就似乎我們孜孜以求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上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小兔請客》一課,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小兔請客》這一課我分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通過故事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列式方法,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而是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shù)加減法的算法。三是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和與差。

整節(jié)課,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新知,學生盡管不是妙語如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課堂中,自然激發(fā)的導入;各種調動興趣的.游戲及故事都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去探索知識。

二、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

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應是一個生活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看所性與挑戰(zhàn)性的活動。教師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

三、理的運用教具,優(yōu)化課堂教學。

利用掛圖和自制教具,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減法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同過這一演示,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學生認識程度.。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1、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小兔請客”這個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入對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置身于情境當中,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去探索知識。

2、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shù)加減法的算法。

學生看圖找出數(shù)學信息,圍繞相應的數(shù)學信息讓學生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和“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shù)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自己根據(jù)算理探索多種算法。

3、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

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減法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同過這一演示,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然后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體會了算法的多樣化。

但本節(jié)課中也存在著不足,比如在強調算法的多樣性時,對于算理和算法的講解中,只是簡單的做了講解,沒有要求學生來說;對學生個別地方的評價語言把握的不夠好,使個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一個夏天的晚上,涼風習習。小白兔邀請它的同伴來家里做客。小白兔搬出毯子和胡蘿卜,把毯子鋪在草地上,他坐在毯子,等啊等,可她還沒來。

突然他看見了一個黑影,黑影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這時候起風了,小白兔趕緊用身體護住胡蘿卜。小白兔又看了看那黑影,那黑影漸漸近了,她發(fā)現(xiàn)了小白兔就朝這邊跑來。小白兔高興地說:“你終于來了。我等你好久了,這里有胡蘿卜,有菜葉,還有很多菜,我們坐下了慢慢品嘗吧!”

晚風把樹葉吹得沙沙作響,他們快活地吃著晚餐。這時候,小白兔的`同伴說話了:“大家都不喜歡我,因為我的臉被火燒了,只有你愿意和我在一起?!毙“淄谜f:“我喜歡你是因為你很有禮貌,而且對待朋友和熱情,你遇到了困難,我一定要幫助你,我相信能找到一種草藥,一定會治好你的病?!彼耐檎f:“謝謝你,小白兔?!毙“淄谜f:“不用謝,因為我們是好朋友。”

它們坐在毯子上,吹著晚風,一邊吃,一邊說笑。月亮出來了,把柔柔的光灑在它們身上,好像也要和這兩個好朋友一起玩呢!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四

一天,小兔請小松鼠和小猴到她家玩,并且請他們品嘗美味的梨。小松鼠說:“謝謝你,小白兔,可是我愛吃松果,小猴愛吃桃子啊!”小白兔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這次是我搞錯了,我以為我喜歡吃梨你們也喜歡?!比缓蠼o小猴端上了桃子,給小松鼠端上了松果,小伙伴們哈哈大笑起來。

北京海淀二里溝中心小學二年級:茫茫。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五

《小兔請客》這節(jié)課主要是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的運算,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了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能正確進行整十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在本課教學中我從復習相關舊知出發(fā),課前三分鐘我設計了搶答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習新知打下基礎;新課伊始,我將書本上的童話故事用動畫呈現(xiàn)在屏幕上讓學生觀察,學生在觀察情境圖時,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許多果子,他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融入到了情境中,講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這樣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再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學具來理解算理,探索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計算方法,為他們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學生能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擺小棒的,有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的,不管是哪種方法,學生都能很清楚地說出理由,如先拿3捆,再拿2捆,2捆加3捆就是5捆也就是50根。學生個個激情高漲,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教學也就達到高潮。在鞏固練習階段,學生注意力下降、身體疲勞時,我設計了富有童趣的練習題,又一次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并把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六

有一天,小兔請小猴、小貓和小狗來家里做客。

一大早,這些朋友就來到了小兔家,它們瘋狂地玩了整整一個上午,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肚子也餓得發(fā)慌了。小兔給好朋友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給小猴端來了一大鍋蘑菇,給小貓端來一盆青菜,給小狗端來幾根紅蘿卜,可是小猴、小貓和小狗坐在桌旁一動也不動,小兔奇怪地問:“你們怎么都不吃呀?”小貓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都不喜歡吃這些東西?!薄澳悄銈兿矚g吃啥呢?”小猴說:“我喜歡吃桃子?!毙∝堈f:“我喜歡吃魚?!薄拔蚁矚g吃肉骨頭。”小狗也急忙說道。小兔一拍腦袋,說:“啊呀,我忘了……?!?/p>

這時候,兔爸爸和兔媽媽回家了,它們正好帶來了桃子、魚和肉骨頭,小兔連忙跑過去,說:“爸爸,媽媽,我的好朋友們正想吃這些東西呢!”說完,就拿去分給好朋友們。小猴、小貓和小狗特別高興,它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小兔看著這三個好朋友,美滋滋地笑了。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七

1、只板書了一個題目,忘了把算式寫出來了。

2、我想先讓學生擺小棒,撥計數(shù)器,再引出算式,這樣可以加深對算式的理解,但在引導的過程中,很吃力,學生不知道應該列什么算式,不明白我在問什么。應該把情境圖和小棒、計數(shù)器都放在一張幻燈片上,這樣,學生就能明白我在問什么。

3、學生經歷了整十數(shù)加法算式的計算過程,對減法算式就好理解了,能很快的擺出小棒,撥一撥計數(shù)器,并且列出算式。

4、講課用到的語言很羅嗦,其實孩子們心里已經很清楚了,但還是在不停地問,比如通過擺小棒引出了算式,20+30=50還要再講解算式中20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5、時間安排得不是很合理,最后設計了一個看圖提出問題,并且列算式的題型,由于時間不充分,沒有讓孩子多練習練習。

6、課結束的很匆忙,沒來得及讓孩子鞏固一下這節(jié)課的知識。

這是我對這節(jié)課做的幾點反思,希望老師們能多提寶貴意見,彌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八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它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在觀察情境圖時,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許多果子,他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融入到了情境中,講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在學生注意力下降、身體疲勞時,我設計富有童趣的練習題,又一次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并把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發(fā)展。在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為他們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在練習1中“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在解決“乘車”問題時,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關注數(shù)學的人文價值?!敖虒W永遠具有教育性”,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懂禮貌的品德教育。

小兔請客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九

在學校舉行的集體備課活動中,我在本校數(shù)學組內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為《小兔請客》。

《小兔請客》為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整十數(shù)的加減運算,要求學生能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并能正確進行整十數(shù)的加減運算。在學習這一知識前,學生已經基本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并已經掌握了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一年級的孩子好動,且具有較強的具體思維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時,特別注意結合具體的情景進行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生:2+3=5或3+2=5。師問:為什么使用加法?

生:因為是要把它們合并起來,所以使用加法來計算。至此完成了對加法意義的復習。接下來我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復習了減法的意義:從總數(shù)中去掉一些,用減法計算。最后引導學生完成一些填空練習,如20里面有()個十、4個十是()等,為下面的學習提供鋪墊。

在教學新課時,我利用電腦課件出示教科書上的主題圖“小兔請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先讓學生根據(jù)圖畫編故事(第一幅圖:星期天,小兔請小猴、刺猬、松鼠到家里做客。小兔先端來3盤果子,又端來了2盤果子。),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畫內容提問題(一共有幾盤果子?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最后引導學生解決問題(3+2=5,30+20=50)。我采用了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子、擺小棒等方法著重引導學生理解30+20的計算方法。對整十數(shù)減法的教學,我采取了同樣的教學思路。

在學生理解了整十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算法后,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在做練習時,我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先做,然后讓他們匯報,最后集體訂正。

縱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在努力地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盡可能多的思考和表達的機會。

課堂,不是老師盡顯才華的地方,而是每一位學生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課堂,應是學生相互交流、合作的平臺;課堂,應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舞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59466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