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來指導和組織教學活動的一種工具。教案的編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教案范文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促進教師間的教學互動,促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共同進步。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一
經常有教師抱怨課堂上學生不靈活,反應不積極,氣氛沉悶,猶如一潭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難道課堂氣氛不盡如人意,僅僅是由于學生的不靈活,不配合嗎?教師自身就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嗎?筆者認為可以試著從課堂提問人手,通過設計有效問題,“問”出一潭活水來。
一、設計問題時切口要小。
小的切入口可以切合學生的水平,讓大部分學生能夠把握,能夠跳一跳夠得到,從而調動學牛的積極性。相反,對于一些切人口很大的提問,學生根本無從下手,無從考慮,最終喪失興趣,放棄思考,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最后教師或是粗暴打斷學生的回答,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氣氛不盡如人意;或是徹底喪失對課堂的駕馭權,導致預設與生成完全背離,產生比課堂氣氛沉悶更加嚴重的后果。小的切入口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思路,不會讓學生的思維隨便發(fā)散,以致大幅度偏離教師對課堂的預設。
比如有老師在講授《濟南的冬天》一文時,為了達到鑒賞語言的目的,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
1.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美,請你說說美在哪里。
2.請你從文章中找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具體地談一談。
首先談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不但大而空,而且本身就存在問題。什么是所謂的語言很美?它的評價標準是什么?美學家、文學評論家、批評家至今都為此爭吵不休,沒有定論,估計教師本人對此也是模模糊糊,那么又如何指望初一的學生去理解這樣的問題?既然問題都無法理解,又怎么可能去回答呢?對于第二個問題,同樣面臨判斷語言美標準的問題,但相對第一個問題而言稍微好一些,能夠稍稍落到實處,學生知道去文中找句子,從具體的句子談,但是依然顯得大,顯得空。第一,從整篇文章找,文本容量過大,很難預設和駕馭學生的回答,而且這樣得到的信息往往缺乏內在的順序和層次性,教師被學生牽制住的講授也因此會顯得雜亂無章。第二,語言鑒賞的角度很多,可以從修辭、煉字、寫作手法等多方面談,每個角度又包含很多小方面,小方面里還有很多點,大方面套小方面,小方面再套點,角度如此之多,學生回答必然毫無章法,混亂不堪。
二、設計問題時切口要準。
條條大道通羅馬,從一點到另一點有無數條路線可以選擇。但是好的路線,既可以欣賞沿途的美麗風景,而且還一路輕松,激起旅游的樂趣以及再次旅行的愿望。糟糕的路線則恰恰相反,一路泥濘,傷痕累累,完全破壞了旅行者對于旅行的美好幻想,最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再也不想出去游玩。對問題的思考也如一次旅行,教師的提問就是在給學生指出一條旅游的線路,精確的切人口將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學生能夠比較輕松地獲得答案,從而在課堂上給老師以積極的配合,同時學生也因此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fā)他們再次探索發(fā)現的興趣。
比如《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中可講的很多,()場面描寫、修辭運用、對話描寫、思想內涵等等,而從分析哈爾威船長的形象切入則可以很輕松地將這些方面串起,直指文章關鍵,激發(fā)學生興趣。
三、設計問題時層次性要強。
如果說前面兩點是從單個問題來談問題設置的有效性,那么層次性就是著眼于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來談的。所謂層次性,首先表現在問題與問題之間的相關度上,好的課堂提問應該是基本圍繞一個或兩個切人文章內核的關鍵問題設計若干個小問題,小問題之間相互關聯,環(huán)環(huán)相扣,隨著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關鍵問題也水到渠成地得以解決。其次表現在問題深淺度的層次性上,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深淺變化,讓教學做到一張一弛,張弛有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學習中得到鍛煉,得到展示的機會。最后,還表現在提問角度的層次性上,教師可以從內容、結構、思想內涵等多角度提問。
還以《濟南的冬天》一文為例,本文的關鍵是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問題設計即可以圍繞此展開: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點出濟南冬天特點的?文章圍繞這個特點寫了哪些景物?為什么選取這些景物?以第三節(jié)為例,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來表現這些景物的溫晴?除了修辭手法,作者在煉字、句式、寫作手法上還下了哪些工夫?如此提問,既重點明確、緊扣中心,又富有一定深淺度,且提問角度多變。
四、設計問題時要眼中有學生。
不同年齡的學生認知水平不同,不同的班級又各具特色,具體到某一個人,更是千差萬別。學生的多樣性,給教師預設問題增加了難度。經驗豐富、善于教學的`老師在設計問題時會像高明的作家創(chuàng)作時設置“隱含讀者”一樣,眼前浮現“隱含學生”,時時和他們對話交流,自覺進行角色轉化,主動站到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充分考慮其認知水平和思維習慣,從而把握好問題難度,選好切入口。
眼中有學生,可以更加相信學生,發(fā)動學生,依靠學生,讓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設計中來,讓問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吳立崗教授在談好課標準時指出:“教學過程要重視質疑,重視學生的特殊感受,以學定教,要抓住重點,簡化環(huán)節(jié)?!睖乜偫頃姷谖鍖酶叩冉逃龂壹壗虒W成果獎獲獎代表時也說:“要實行啟發(fā)式教育,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保持著主動性,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去發(fā)現,主動去探索。”至于讓學生的問題在方圓之內,不至于信馬由韁離題千里,教師可以通過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把控:一是學生自主設計問題前,根據教學的重難點適當規(guī)定問題的涉及范圍、類型,提問的角度等等;二是學生自主設計問題后,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歸納、提煉、整理,讓學生的問題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
筆者執(zhí)教《鼎湖山聽泉》一課時,課前先讓學生聯系文章內容,圍繞課題“鼎湖山聽泉”設計問題,課上對八個小組組內篩選后展示的16個問題按照文章內容、修辭手法、作者感情三類進行歸納,最后提煉整理,確定本課主要解決作者如何寫泉、作者從泉聲中獲得了哪些感悟、寫慶云寺是否偏題這3個問題。由于問題來自于學生,所以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都非常高;由于學生的問題經過篩選整理,所以本課教學重難點突出,有效地避免了學生提問的零散;由于參與了對問題的篩選整理,所以學生的辨析、歸納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有了明顯提高。
總之,設計問題時選好選準切人口,注意問題間的層次性,時刻把學生放在眼中,尊重學生,發(fā)動學生,就能“問”出一潭活水來。
作者簡介:江蘇省揚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語文教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二
近幾年我參加了新課程培訓。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yǎng)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情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以下幾點作法:
第1頁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過公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科學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產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的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第2頁主動地學習,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感,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
總結。
反思,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第3頁。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三
【必修一】閱讀鑒賞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周婷楊興。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羅森塔爾。
【必修二】閱讀鑒賞第一單元。
4.《詩經》兩首氓采薇。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第三單元。
【第三冊】閱讀鑒賞第一單元。
1.林黛玉進賈府.....................................
8.寡人之于國也..................................
12.動物游戲之謎..................................
10.*短文三篇。
第四單元。
【第五冊】閱讀鑒賞第一單元。
1、影視名作欣賞。
城南舊事別樣離愁,純美格調。
魂斷藍橋愛情地久天長。
阿甘正傳英雄源自凡人。
淘金記含著眼淚的笑。
臥虎藏龍俠與人,心與劍。
音樂之聲乘著歌聲飛翔。
海底總動員父子親情的頌歌。
三國演義歷史是由人書寫的故宮中華文明的盛宴。
2、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詩歌之部。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春花江月夜/張若虛…………………………25。
第三單元。
因聲求氣。
吟詠詩韻。
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
詩文有別。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68。
第五單元。
散而不亂,氣脈中貫。
六國論/蘇洵………………………………………….85。
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
種樹郭槖駝傳/柳宗元。
中國古代散文發(fā)展概述…………………………….117。
3、中國現當代散文鑒賞。
第一單元抨擊時弊。
憂思家國。
2、大連丸上-----------蕭軍。
3、道士塔--------------余秋雨。
第二單元崢嶸歲月揮斥方遒。
4、風景談--------------茅盾。
5、娘子關前----------周立波。
6、菜園小記----------吳伯蕭。
第三單元縱論快樂。
闡釋哲理。
7、漸--------------------豐子愷。
8、論快樂---------------錢鐘書。
9、覓渡,覓渡,渡何處?--------------------------梁衡。
第四單元感悟自然。
陶冶性靈。
10、釣臺的春晝--------郁達夫。
11、荷塘月色-----------朱自清。
12、長江三日-----------劉白羽。
第五單元。
思親憶友。
展示情懷。
13、我的母親-----------老舍。
14、春聯兒--------------葉圣陶。
15、應該有天堂--------周國平。
第六單元。
天涯赤子。
心系中華。
4、《中國文化經典研讀》目錄。
第一單元入門四問。
今天為什么還要閱讀經典?………………劉夢溪(8)讀《經典常談》……………………………葉圣陶(10)。
16、聽聽那冷雨--------余光中。
17、豆腐頌--------------林海音。
18、老家的樹-----------郭楓。
第二單元儒道互補。
1《論語》十則…………………………………….(15)。
2《老子》五章…………………………………….(16)。
孟子見梁惠王………………………………《孟子》(17)。
胠篋………………………………………….《莊子》(17)論中國文化…………………………………….梁漱溟(21)。
第三單元春秋筆法。
3晉靈公不君………………………………..《左傳》(25)。
直書…………………………………………...劉知幾(26)怎樣研究中國歷史…………………………...翦伯贊(30)。
第四單元修齊治平。
4《大學》節(jié)選……………………………………….(35)。
《中庸》。
節(jié)選………………………………………(36)院士談做人…………………………………………….(40)。
第五單元佛理禪趣。
5《壇經》兩則……………………………………….(43)。
《百喻經》六則……………………………………...(44)詩與禪。
(節(jié)選)………………………………袁行霈(47)。
第六單元家國天下。
6求諫……………………………………………吳兢。
(50)。
原君。
(55)。
第七單元天理人欲。
7《朱子語類》三則……………………………….朱熹(58)。
童心說………………………………………………李贄(59)人生的境界………………………………………馮友蘭(63)。
第八單元科學之光。
8《天工開物》兩則……………………………宋應星(66)。
麻葉洞天………………………………………...徐霞客(68)科學素養(yǎng),你具備嗎?…………………………李將輝(71)。
第九單元經世致用。
9《日知錄》三則………………………………顧炎武(76)。
浙東學術…………………………………………章學誠(77)魯迅論讀書………………………………………王瑤(80)。
第十單元人文心聲。
10《人間詞話》十則……………………………王國維(85)。
紅樓夢評論(節(jié)選)………………………………王國維(87)人境廬詩草自序…………………………………黃遵憲(88)中國文化與現代化…………………………………張岱年(91)。
(每單元都由經典原文、相關讀物、大視野組成)。
5、新聞閱讀與實踐。
第一章新聞是什么?
第二章消息:帶著露珠的新聞。
1.動態(tài)消息兩篇。
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為我奪得………………………………………孫杰(21)14名下崗工競得道路保潔權………………………………..于曉波等(21)。
2.綜合消息兩篇。
課能否晚一點兒………………................................................鄧興軍等(23)我國科學家首次確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張繼民(24)。
3.外國消息兩篇。
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比昂尼克(26)。
4.廣播電視消息兩篇。
打工仔成為國家計委座上賓………………………………….邱建浩等(28)wto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加入wto……….肖振生等(29)。
第三章通訊:講述新聞故事。
5.彭德懷印象………………………………………………………..埃德加?斯諾(35)6.世界選擇北京…………………………………….…………………..王軍等(38)7.中國市場: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吳曉東(42)8.風雨入世路---------中國與wto……………………………………郭亮等(46)。
第四章特寫:鏡頭式的新聞片斷。
9.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彭子岡(56)10.夢碎雅典………………………………………………............楊明馬小林(59)11.漫步在無人區(qū)……………………………………………….理查德?克雷默(61)。
第五章新聞評論:媒體的觀點。
12.社論兩篇。
中華民族的百年盛事……………………………《人民日報》社論(68)時代的軸線在此拉開………………………………《大公報》社論(69)。
13.短評兩篇。
奴隸與盜賊……………………………………………………….梁啟超(72)臺上他講,臺下講他……………………………………………...王道衍(72)。
14.外國評論兩篇。
車文明…………………………………………《朝日新聞》評論員(74)我們一定是瘋了……………………………………理查德?艾里古德(74)。
第六章報告文學:交叉的新聞與文學。
15.儒學飛人…………………………………………………………….陳祖芬(82)16.澳星風險發(fā)射……………………………………………………….李鳴生(88)。
(每章都由導引、閱讀、實踐組成)。
6、先秦諸子選讀。
第一單元。
《論語》選讀。
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二、當仁,不讓于師。
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五、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有教無類。
第二單元。
《孟子》選讀。
一、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二、王何必曰利。
三、民為貴。
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五、人和。
六、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七、仁義禮智,我固有之。
第三單元。
《荀子》選讀。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第四單元。
《老子》選讀。
有無相生。
第五單元。
《莊子》選讀。
一、無端崖之辭。
二、鵬之徙于南冥。
*
三、東海之大樂。
四、尊生。
五、惡乎往而不可。
第六單元。
《墨子》選讀。
一、兼愛。
二、非攻*。
三、尚賢。
第七單元。
《韓非子》選讀。
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
二、子圉見孔子于商太宰。
7、《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目錄。
詩歌部分。
第一單元生命的律動。
精讀:天狗????????????????????(郭沫若)(1)。
略讀:
第二單元摯情的呼喚。
精讀:賀新郎???????????????????(毛澤東)(11)。
略讀:
也許——葬歌????????????????(聞一多)(12)一個小農家的暮???????????????(劉半農)(13)秋歌——給暖暖???????????????..(痖弦)(15)。
媽媽????????????????????..(江非)(16)詩的發(fā)現。
第三單元愛的心語。
精讀:蛇??????????????????(馮至)(22)。
略讀:
預言??????????????????..?..(何其芳)(23)。
窗?????????????????????(陳敬容)(25)。
你的名字???????????????????(紀弦)(27)。
神女峰????????????????????.(舒婷)(28)。
詩的意象。
第四單元大地的歌吟。
精讀:河床????????????????????(昌耀)(37)。
略讀:
第五單元苦難的琴音。
精讀: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艾青)(50)。
略讀:
老馬?????????????????.?..?.(臧克家)(53)憎恨?????????????????????.(綠原)(54)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56)雪白的墻??????????????????.(梁小斌)(57)。
詩的鑒賞。
散文部分。
第一單元那一串記憶的珍珠。
精讀:動人的北平??????????????.?..?(林語堂)(64)。
略讀:
漢家寨?????????????????..?..(張承志)(67)特利爾的幽靈?????????????????.(梁衡)(70)。
現代散文的形與神第二單元心靈的獨白。
精讀:新紀元????????????????.?..?(李大釗)(78)。
略讀:
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周濤)(80)美?????????????????????.(曹明華)(83)。
現代散文的情與理第三單元一粒沙里見世界。
精讀:都江堰?????????????????...?.(余秋雨)(89)。
略讀:
kiingthefire(吻火)??????????..?.(梁遇春)(92)。
合歡樹???????????????????.(史鐵生)(93)。
現代散文的小與大第四單元如真似幻的夢境。
精讀:森林中的紳士???????????????..?...(茅盾)(99)。
略讀:
云霓??????????????????..?..(豐子愷)(101)埃菲爾鐵塔的沉思??????????????(張抗抗)(103)。
現代散文的虛與實第五單元自然的年輪。
精讀:葡萄月令????????????????..?.(汪曾祺)(108)。
略讀:
8、中國民俗文化。
第一單元節(jié)日。
第二單元衣食住行。
第三單元琴棋書畫。
第四單元風俗。
第五單元禮節(jié)。
第六單元神鬼故事。
第七單元傳說故事。
9、中國小說欣賞。
第一單元歷史與英雄。
1.《三國演義》。
曹操獻刀2.《水滸傳》。
李逵負荊。
第二單元談神說鬼寄幽懷。
3.《西游記》孫悟空大戰(zhàn)紅孩兒。
4.《聊齋志異》。
香玉。
王六郎。
第三單元人情與世態(tài)。
5.“三言”
玉堂春6.《紅樓夢》。
情真意切釋猜嫌。
第四單元從士林到官場。
7.《儒林外史》。
匡超人8.《官場現形記》。
兄弟鬩墻。
第五單元家族的記憶。
9.《家》祖孫之間。
10.《白鹿原》。
家族的學堂。
第六單元女性的聲音。
11.《呼蘭河傳》小團圓媳婦之死12.《長恨歌》。
圍爐夜話。
第七單元情系鄉(xiāng)土。
13.《小二黑結婚》(節(jié)選)14.《平凡的世界》。
做客。
第八單元人在都市。
15.《子夜》。
吳老太爺進城。
16.《駱駝祥子》。
高媽。
第九單元烽火歲月。
17.《紅旗譜》。
朱老鞏護鐘18.《紅高粱》。
羅漢大爺。
10、中外戲劇名作欣賞。
第一單元索福克勒斯與《俄狄浦斯王》。
第二單元莎士比亞與《羅密歐與茱麗葉》。
第三單元湯顯祖與《牡丹亭》。
第四單元莫里哀與《偽君子》。
第五單元易卜生與《玩偶之家》。
第六單元契訶夫與《三姐妹》。
第七單元曹禺與《北京人》。
第八單元老舍與《茶館》。
第九單元貝克特與《等待戈多》。
11、外國詩歌散文欣賞。
(每單元由導言、講讀、自主閱讀和思考與探究組成)。
詩歌欣賞。
第一單元詩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1、老虎?????????????????布萊克。
2、秋歌?????????????????魏爾倫。
3、三棵樹??????????????米斯特拉爾。
自主閱讀。
1.我自己的歌(之一)???????????惠特曼。
2.嚴重的時刻??????????????里爾克。
3.黑馬????????????????布羅茨基。
第二單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1、故鄉(xiāng)??????????????????????..荷爾德林。
2、西風頌???????????????????????..雪萊。
3、當你老了???????????????????????葉芝。
自主閱讀。
1.秋頌?????????????????????????濟慈。
2.不是死,是愛???????????????????.勃朗寧夫人。
3.狗之歌????????????????????????葉賽寧。
第三單元像聞玫瑰花一樣聞到思想。
1、漫游者的夜歌????????????????????.歌德29。
2、石榴???????????????????????.瓦雷里30。
3、雪夜林邊駐腳??????????????????.弗羅斯特31自主閱讀。
1.魯拜六十六首(節(jié)選)????????????????..海亞姆32。
2.園丁集(節(jié)選)????????????????????泰戈爾34。
1、應和??????????????????????.波德萊爾39。
2、劉徹????????????????????????.龐德40。
3、窗前晨景?????????????????????.艾略特41。
自主閱讀。
1.元音?????????????????????????蘭波42。
2.朦朧中所見的生活???????????????????帕斯43。
3.戀人????????????????????????艾呂雅44散文欣賞。
第五單元讓故事本身說話。
1、我與繪畫的緣分??????????????????.丘吉爾49。
2、帶著鮭魚去旅游???????????????????.艾柯52。
自主閱讀。
1.難忘的經歷?????????????????????茨威格54。
1、自畫像???????????????????????..蒙田71。
2、貝多芬百年祭???????????????????..蕭伯納73。
自主閱讀。
1.悼念喬治?桑?????????????????????雨果77。
2.卡萊爾???????????????????????..愛默生79。
第七單元與自然為友。
1、英國鄉(xiāng)村??????????????????????..歐文85。
2、寂寞????????????????????????..梭羅89。
自主閱讀。
第八單元讓生命沉思。
1、奴性???????????????????????.紀伯倫104。
2、懶惰哲學趣話????????????????????.伯爾106。
自主閱讀。
12、語言文字應用。
第一課走進漢語的世界????????????????????1。
第二課千言萬語總關“音”?????????????????16。
第一節(jié)字音檔案——漢字的注音方法第二節(jié)耳聽為虛——同音字和同音詞。
第三節(jié)迷幻陷阱——“誤讀”和“異讀”第四節(jié)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
第三課神奇的漢字?????????????????????..37。
第一節(jié)字之初,本為畫——漢字的起源。
第二節(jié)規(guī)矩方圓——漢字的簡化和規(guī)范第三節(jié)方塊的奧妙——漢字的結構第四節(jié)。
第五課言之有“理”???????????????????..80。
第六課語言的藝術?????????????????????97。
13、外國小說欣賞。
(每單元由“閱讀”、“話題”和“思考與實踐”組成)。
第一單元。
橋邊的老人??????????????????[美國]海明威(1)。
*墻上的斑點????????????[英國]弗吉尼亞?伍爾芙(3)。
話題:敘述——敘述角度。
敘述人稱*敘述腔調*速度控制。
第二單元。
炮獸?????????????????????.[法國]雨果(11)*安東諾夫卡蘋果???????????????...[俄國]蒲寧(17)。
話題:場景——在場景中生活場景的功能*風景的意義*現代小說的場景觀。
第三單元。
丹柯????????????????????[蘇聯]高爾基(34)。
*煉金術士???????????????.[巴西]保羅?戈埃羅(37)。
話題:主題——小說的靈魂主題的形成主題的實現。
*主題的選擇與開掘*主題觀的演變。
第四單元。
娜塔莎?????????????????[俄國]列夫?托爾斯泰(49)。
*素芭???????????????????????....[印度]泰戈爾(55)。
話題:人物——“貼著人物寫”揣摩人物的心理描摹人物的語言與行動。
*“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人物在現代小說中的退隱。
第五單元???????????????????????(64)。
清兵衛(wèi)與葫蘆?????????????????[日本]志賀直哉(64)。
*在橋邊???????????????????????[德國]伯爾(67)。
話題:情節(jié)——以情節(jié)為主線的小說情節(jié)運行的方式*情節(jié)運行的動力。
第六單元。
牲畜林????????????????????[意大利]卡爾維諾(72)。
*半張紙??????????????????????..[瑞典]斯特林堡(76)。
話題:結構——謀篇布局*結構的“?!迸c“變”
第七單元。
山羊茲拉特???????????????[美國]艾薩克?什維斯?辛格(80)。
*禮拜二午睡時刻????????????[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83)。
話題:情感——情感的魅力情感的處理*情感是小說的動力*現代小說:激情過后。
第八單元。
沙之書?????????????????????[阿根廷]博爾赫斯(91)。
*騎桶者???????????????????????[奧地利]卡夫卡(94)。
話題:虛構——對虛構的確認虛構使我們富有*事實與真實的區(qū)別。
14、演講與辯論。
(每單元由范例學習、相關連接和綜合實踐組成)第一單元。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的演說。
在葛底斯堡的演說。
第二單元。
愛國要培養(yǎng)完全的人格。
未有天才之前。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演說。
第三單元。
學做一個人。
書,知識的大廈。
在巴爾扎克葬禮上的演說。
第四單元。
演講兩篇。
數學的光彩走向社會。
畢業(yè)贈言。
告別演說。
第五單元。
支持物種起源的學說。
交朋友應多多益善還是少而精。
高中生出國利弊之辯。
第六單元。
蠱惑青年與鬼神的蹤跡買刀的殺人要刀店負責嗎?齊桓晉文之事。
15、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精讀。
第一課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馮至(1)。
第二課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蕭紅(26)。
第三課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埃德加?斯諾筆錄(49)。
第四課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羅曼?羅蘭(67)。
第五課達爾文:興趣與恒心是科學發(fā)展的動力?????歐文?斯通(86)。
第六課馬克思:獻身于實現人類理想的社會??海因里斯?格姆科夫等(105)。
略讀。
第七課沈從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賜???????????.沈從文(126)。
第八課楊振寧:合壁中西科學文化的驕子????????.吳學東等(141)。
課外閱讀。
蒙哥馬利:強者是不斷挑戰(zhàn)自己???????????李政(154)。
比爾?蓋茨:it英雄的成功之道????????????莫克李群(156)。
16.文章寫作與修改。
第一章寫作的多樣性與獨特性。
第一節(jié)寫出自己的個性第二節(jié)聯想與想象第三節(jié)學會溝通。
第二章材料的使用與處理。
第一節(jié)捕捉“動情點”第二節(jié)理性思維的深化第三節(ji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第四章文章的修改與完善。
第一節(jié)整體的調整第二節(jié)局部的完善第三節(jié)語言的錘煉。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四
語文課堂教學的確存在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舊的教育模式支配著教師的教學。
面對新的教材學生感到很新鮮,但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在新的知識面前缺少主動性,常常不會主動地去探討、研究,仍然滿足于教師提出問題、集體討論、教師講解答案、自己記下筆記這樣一種舊的模式。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也常常是被動的。(三)師生之間缺少應有的交流與溝通,在對新教材新課程的認知上有很大的距離。
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態(tài)度、習慣、方法、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初中學生,自主意識增強,他們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緒復雜、情感豐富、對未來充滿幻想、求知欲旺盛、記憶力好、渴望通過學習獲取知識,但也存在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學習習慣不穩(wěn)定、會產生逆反心理等缺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的角度尋找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我們教師對新教材新課程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不透,又很少與學生交流這方面的內容,使得學生對新課程幾乎沒有感覺。(四)語文新課程張揚“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犧牲知識教學為代價。
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選修課程在實踐中當然要體現這些特點,但在這變革時期,語文教師很難把握這個度。蔡元培先生于20世紀初首倡“利器說”,葉圣陶先生發(fā)展為“工具說”。人們一直認為語文是一種工具。20世紀80年代陳鐘梁先生首倡“人文性”,語文界又爭論了二十年。課標把“工具性”與“人文性”并列在一起是對爭論的總結,而這種總結又給語文課程教學實踐帶來了諸多麻煩。第一,教師不敢講知識,因為講知識就是強調“工具性”。第二,教師要用大量時間進行文本遷移,因為不遷移就不能體現“人文性”。第三,教師不敢闡述自己觀點,因為闡釋自己觀點就怕背上違背自主學習要求的黑鍋?;谶@種認識,我們看到教師用于知識教學的時間少了,用于文本“思想性”分析的時間多了。一位教師執(zhí)教杜甫的詩,教師讓學生用大量的時間到網上查找關于杜甫的材料,然后圍繞這些材料討論杜甫的一生。教師試圖用這種方式進行“人文教育”,事實上這充其量是一種“思想教育”。用“思想性”取代“人文性”似乎成為實踐中的時尚。有論者指出:“如果不把握(知識教育)這一點,很可能使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失掉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終走入歧途。”
二、語文選修課程中存在的困惑。
課標指出:“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選修課必須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需求和實際水平……學校及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建設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和學生愿望的選修課?!憋@然,課程改革設計者希望教師參與選修課程開發(fā),并逐步成為開發(fā)的主體。教師在實踐中確實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然而,我們在課改實踐中也看到,語文選修課程開發(fā)還處于試驗探索階段,許多學校還不具備開發(fā)具有校本特點的語文選修課程實力。學校要開設語文選修課程,就只能圍繞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科目開設,所開設的選修課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個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門基于當地高考實際,又確立了相應的選修教材,這就導致選修教材開發(fā)權上移。教師也只好把選修課程當做必修課程來教,選修課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選修課程實踐與目標的錯位成了課改的新問題。
課程資源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和學校文化資源。學校文化資源具有歷史性和地域性,難以改變。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師在開發(fā)課程時又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教師課程理論知識的欠缺將影響課程開發(fā);其次,教師專業(yè)知識的欠缺將影響課程開發(fā);再次,經費短缺也將成為課程開發(fā)的障礙。
選修課程評價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采用何種評價方式進行評價都不僅僅是教育內部的事,它往往關涉社會利益再分配的大問題。高中課程改革開展兩年多了,國家的課程評價方案至今沒有出臺,廣東、海南、山東只公布了評價方案的討論稿,人們還在等待、觀望。從隋代到現在,考試評價一直是一種普遍使用的評價方式。雖然近年來人們批評考試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懷疑考試評價的公平性。課標要求:“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來促進目標的達成?!薄霸u價應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边@些要求沒有錯,專家們提出的觀察評價、檔案袋評價、過程評價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評價正在走向多元化。廣大教師正努力用多元評價的方式評價學生。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有的教師為了留住選修學生刻意降低評價標準;有的教師迫于高考壓力隨意降低評價標準;有的教師迫于社會人情壓力降低評價標準等等。人們不禁提出:語文選修課的評價還能堅守公平性原則嗎?學生們提出選修不同的模塊,將來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選修內容,那么選修模塊之間考查難度值能保證一致嗎?課標指出:“高中語文的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發(fā)展。”必修課要完成培養(yǎng)共性的任務,選修課程更多的是要完成個性發(fā)展的任務。人的個性發(fā)展受先天條件、社會環(huán)境和學校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為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選修課推出以后,學生抱有極大的興趣。特級教師王土榮先生在實驗學校發(fā)現,受學生追捧的前三位語文選修課是:說話藝術、影視欣賞、小說閱讀。備受學生冷落的選修課程是:《論語》選讀、《史記》選讀等。當問及選課的理由時,學生說前三門學起來輕松有意思,《論語》、《史記》難讀沒意思。這種具有充分自由度的選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片面學習需求。人類學家認為,人的個性發(fā)展既要受自然化條件制約又要受社會化條件制約,二者缺一不可。語文選修課程創(chuàng)設了自由化空間,卻忽視了社會化空間的建構。這種片面強調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做法是十分危險的。我們的語文選修課程強調了學生的自由度,卻漠視了學生選修課程的社會價值。如此,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能否實現,也就成了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三、新教材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我們認為要解決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于新教材,我們將以不變應萬變,重視必修中生命力強且文質兼美的課文的研習。
人教版教科書有三大特點:1.喜新而不厭舊;2.類型豐富多彩;3.新穎為主,文質為先。因此,重視文本的研讀是很重要的。我們將密切關注外面的信息,根據上面的要求來進行我們的教學。我們以必修為主,選修為副;文本研習為主,問題探討、活動體驗為副;重視閱讀,強化積累;重視寫作,強化基礎。
(二)教師要大膽地“放”,變“灌”為“引”
要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是個性化行為,教師必須大膽地放棄,放棄老經驗、舊方法,放棄教參、資料庫,甚至放棄師道尊嚴,將自己融成學生中的一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現學生的個性差異,掌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也唯有如此學生才敢于講真話,講出新思想。這樣充滿民主氣氛的課堂無疑對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質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要使多年來適應了“嚼碎了喂”的學生真正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個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恰當有序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引導不是牽著鼻子走,不是撬開學生的嘴巴灌,而是為學生的“人性之流疏通出正確的渠道,讓生命與發(fā)展呈現出活力與生機?!币虼私處煹摹耙币忻鞔_的目的,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教師要能創(chuàng)設出情境,并把學生引導到這樣的情境中自由地采摘閃光的思維之果。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放棄束縛之后并沒有真正輕松,反而擔子更重,因為要使全班絕大多數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討論,生成出自我教育的力量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作為自主活動的主體,其作用必然是不容忽視的。
(三)學生要主動去“找”,變“被動”為“主動”
教師自古以來就擔負著“傳之以道,授之以漁”的任務,但作為學生如果一味地以教師所授之“漁”去看待事物,解決問題,便會失卻自己的個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我看來,教者不應過多地把自己的所謂“方法”硬塞給學生,而應讓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語言知識積累之后,主動地去“找”,去“找”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一個“找”的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總之,現在我們不能僅僅把研究的視野放在“怎么教”上,而應放在研究“怎么學”上。通過上面三個過程,讓學生主動去找,找內容,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使學生達到:學習——學會——會學。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掌握了自讀的方法,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自然樂學好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發(fā)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在教學中不斷成長,在教學中不斷進步。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五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開放性的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參與程度,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新課程改革下,必須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小學語文開放性教學的意義。
二、小學語文開放性教學的內容。
(一)教學理念的開放性。
開放性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導掌控課堂的.局面會被打破,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交流與接觸,成為學生接受知識的傳授者,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當學生遇到困難與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啟發(fā)與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斥責與批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為下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在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突破教材的條條框框,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學習需要,合理的拓展教學內容,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適當的填充與刪減一些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對知識點進行串聯,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讓學生更加有效率的去學習。
(三)教學方式開放性。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也要做出一些挑戰(zhàn)與改變,豐富教學資源與教學方式,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例如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小組合作、討論研究、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因素,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輕松的、自由的、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以輕松的狀態(tài)去學習知識,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情境,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能夠獲得獎勵。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表演一些典故等,不知不覺中實現了對知識的掌握。
(二)引導學生開放學習。
1.讓學生學會開放的思考。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采取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少有自由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教師講解什么,死記硬背下來,學習方式比較僵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的思考。2.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思考。小學生處于教育的啟示階段,教師要站在學生的思維與角度上思考問題,給學生更多自由學會的時間,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學習。3.讓學生進行開放型的理解。開放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開放型的理解,讓學生運用靈活的方式,讓學生開動腦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理解,通過對比、聯想、想象等方法,對文章中的字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桂林山水景色中的山山水水,讓學生對文章中漓江之景、桂林之山有充分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意境與景色,以及作者的喜愛之情,達到更好地學習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新奇事物有著好奇心,活潑好動善于發(fā)問,但是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精力,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上,但是在多媒體技術實施的今天,技術的運用可以省下許多珍貴的時間,利用多媒體可以快速的進入教學主題,逐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創(chuàng)建開放型教學課堂。
(四)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大量的教學實踐演技表明,藝術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比傳統的枯燥的教學模式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藝術性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學活動的藝術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接受知識。例如,在學習《火燒云》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多多在韓式云的色彩、姿態(tài),讓學生理解天氣變化時候云彩的各種狀態(tài),逐漸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
(五)引入更多的課外輔助資源。
一些現實性、歷史性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理解的時候比較困難,對文章中描述的場景沒有辦法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外尋找資料,對文章內容進行補充,讓學生在真實的、具體的情境中獲得資助的感悟與體驗,例如《陳毅探母》、《朱德的扁擔》等趣味性的故事,都會引起學生內心上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戰(zhàn)爭年代生存的不易,感受到和平的珍貴,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參考文獻: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六
三、過于重視教學形式和方法,課堂缺乏教學智慧?
堂當成了師生“才藝演示”的“舞臺”。這樣的課堂乍一看很生動,其實卻缺少語文內容。何謂“語文”?語文就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文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包括了聽、說、讀、寫能力在內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藝術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用語言。所以說語文課,語言是根、是本,是一切的憑借與基礎。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語言教學藝術和智慧,摒棄依賴五花八門的設計,避免教學設計流于形式,才能走進語文教學優(yōu)質課的神圣殿堂。 小學語文教改的路程還很漫長,我們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讓我們一起在反思中鼓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和信心,把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推向更高的臺階!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小學語文新課改教學反思。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七
摘要:關于高中語文的新課改至少要做好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進行。
教學。
適應終身學習型社會的需要;從課堂活動入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從改善師生關系如手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氣氛三個方面。
高中語文舊教材教學內容枯燥、陳舊,形式單一,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實際,也嚴重滯后于學生實際。學生聽不懂,也不愿學,給老師教學也帶來很大的困難。新的課程改革使語文煥發(fā)了勃勃生機。在新課改理念下,我們應如何應對高中語文教學呢?下面結合自己近年來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談一談自己對新課改的看法、做法,與同行交流,向同行請教,以求共同進步。
一、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進行教學,適應終身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重開發(fā)人類自身的資源、潛力與價值的時代。21世紀對中學生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終身學習既是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也是對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地落實科學素養(yǎng)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學生是教育產業(yè)的“產品”,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普通高中教育是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高一層次基礎教育,肩負著為高等學校和社會各行各業(yè)輸送素質良好的高中畢業(yè)生的重任。語文也要適應新課程的要求,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應符合這一要求。
從教學內容來看,新教材一改過去單純說教,從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實際出發(fā)組織教學內容,使得教材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教學,接近學生,增強了語文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通過課程結構的優(yōu)化,促進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根據個人志向、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修習選修課程,適應了社會變化發(fā)展對人的發(fā)展提出的新挑戰(zhàn)和新要求,為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教學方法來看,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老師從課堂的主講成為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和引導者,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幫助學生自主地完成學科研究性課題和開展研究性學習。
教學評價標準也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更加注意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有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地去發(fā)現、感悟,以實現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才能把學生與學科知識結合起來,營造出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積極的心態(tài)中進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切實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生活的愉悅,得到精神滿足及能力的發(fā)展。
二、從課堂活動入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活動是新課程實施的主渠道,學生學習過程中,要使教學的內容更易于學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過他們自己參與教學過程獲得。而課堂活動則是最好的實施辦法。高中新課程計劃在實施中強調著眼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態(tài)度、能力、知識諸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強調加強對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組織,大量增加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等課堂學習活動,并把綜合實踐活動列為必修課,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課堂活動入手,加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把課堂變成學生探索知識,提高認識事物能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能的舞臺。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當然,課堂活動過程中,由于學生素質、紀律觀念、教學條件等原因,活動操作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課堂混亂,冷場,答非所問,時間不夠用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精心準備、合理組織,研究教材,研究學情,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方式。
三、
從改善師生關系如手,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氣氛。
在傳統觀念下,教師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只要求學生尊重老師,所謂師道尊嚴,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割裂了師生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學生只有被動的服從,缺乏必要的溝通。
而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師生關系緊張,有些逆反心理強的學生甚至暗中和老師對抗,嚴重影響教學工作。新課程中,旗幟鮮明地提出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即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實施者、探索者。教學是一種過程,是一種提供給學生學習的機會,而不僅僅是教師教給學生東西。獲得知識、參與活動、增加體驗都是教學的結果。因此,教師要轉變以往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觀,樹立知識學習與智能發(fā)展相統一的教學觀。這就要求我們倡導教學民主,建立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這是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體現學生主體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使每一個學生自覺、主動地活動,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使教師的教在對學生的學的誘發(fā)、組織、輔導、調節(jié)、反饋等方面而發(fā)揮作用,而不只見傳授現成的知識和結論。
要注重知識的升華和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有所得。
總而言之,課程改革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適應高中新課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新課程的行家里手。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八
學習新課標和區(qū)里進行新課標培訓,使我的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了轉變,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原有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的性格得到發(fā)展,從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讓學生學得輕松,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我將這次新課程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新版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師課堂上的所有教學都應堅持以生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時還應順應孩子的天性,愛護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孩子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尊重孩子的創(chuàng)造,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堅持以生為本。
反觀自己的課堂,我認識到自己的生本意識還有待加強,有時對于教學的預設過多,導致對學生的牽引教多。再看昨天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時都十分關注學生,課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學生,把時間充分的交給孩子們自己去讀、去學習、去感悟,這樣的教學,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實效的.。
新版課程標準提出要堅持文化傳承,加強閱讀積累?!案戒洝敝袃?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略有調整,整體數量增多了15篇,課外閱讀著力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詩抄,紅巖等,宣揚革命傳統的書目。
新課標還提倡讓孩子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教師應增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重在教給學生方法,教師還應關注學生性格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作者感情的體會,發(fā)展學生性格?!皶x百遍,其意自現。”的確,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多讀多悟中掌握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情感體驗感受遠比“填鴨”學得更有價值,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新版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語文課程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教師應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多中途徑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并且在大量的實踐和運用中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
語文課程還應鼓勵學生多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進行探究、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大膽質疑、獨立思考的習慣。
總之,在新的課程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讓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走出新的一條道路!
在新課標指導下,給我們教師指明了方向,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fā)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要能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因此,平時備課中要研透教材,搜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fā)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并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突出教與學的互動,教學由實施預案向增加準備如何回答學生現場提出的問題轉變。課上學生會主動提出的問題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這種現場發(fā)散式提出的問題是教師始料不及的,這就需要師生間互相尊重、欣賞,相互交流、溝通、理解和補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強調性格化的教學設計。學生將圍繞自己對課文中最感興趣的部分和知識深入探討、思考和學習。因此,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系和知識結構的綜合性,并強調學生個體的需求和體驗指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面對新課程,我們老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全面、深入地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體會并實踐課程理念的核心“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一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標準。教師將自覺地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不斷更新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放式教學和探究式和討論式學習,要求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解答問題,還要為學生提供尋找輔導材料的線索。因此,教師必須建立和實踐終身學習思想,才能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發(fā)展。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九
我讀了《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找出了和以往的語文課標的異同,明確了解了教學的側重,為自己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文化空間。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悟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結合我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種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做法: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情朗讀,展現課文描寫的形象,抓住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進行體會,落實語言文的綜合訓練。
從課內來說,每一節(jié)語文課留出3到5分鐘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有新的體驗,語文素養(yǎng)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課外來說,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huán)境。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鐘演講;評論班級生活;讀書、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競賽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好方法。
總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給我留下的啟示是深刻的。作為教師,首先要有深入鉆研教材,有效拓展教材的業(yè)務能力,這樣才能切實將語文課做到提高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要鼓勵學生樹立大的語文觀語文的學習要著眼于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學生多在語文實踐中去學習和感受語文。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任重道遠,但是我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為自己的課堂永葆蓬勃朝氣而不懈奮斗!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十
這段時間,我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拜讀夏老師對新課標的解讀,認真記錄,用心思考,受益匪淺。下面就膚淺地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新課標準明確指出了“識字寫字”教學的實施要求: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因此,識字、寫字不單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九年語文教育要一以貫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過程,努力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注意板書規(guī)范、端正,這樣才能給學生做好樣子。
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它既表明了讀書、積累是語文的學習之道,又指出語言文字運用實踐的重大意義。所有的“學”都是為了“用”,“學以致用”是誰也不能否定的。這一次課標的修訂,閱讀教學從原先過度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的“理解閱讀”轉為語言規(guī)律的探尋和運用的“表達閱讀”。在課標中講到要“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為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并“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p>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我要讓學生多留意觀察身邊的事物或發(fā)生的事,日記練筆要堅持不懈,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的收獲諸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吃透修訂的新課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教學。
小學語文新課改心得5
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zhàn)。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fā)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F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fā)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十一
今年五一期間,我參加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甘肅語文課改研討會。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yǎng)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十二
課改勢在必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行業(yè)的研究重點。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討論關于課改的體會。
課改的目的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課改在實施過程中涉及很多方面,比如課程的變化、培養(yǎng)目標的變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等,可以說是掀開了教育行業(yè)的新篇章。全新的課程體系結構需要新的教材內容、新的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等。全新的教材是基礎,課改的關鍵是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沒有新的教育理念做后盾,再好的教材也不過是廢紙一堆。
課改中強調新教育模式下,應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注重知識傳遞的教學觀念,新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學會學習、生存、合作等精神。傳統教學模式下,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只注重了學習的結果,并不在意學生學習的過程,為了應對考試,學生大多靠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來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獲得高分,然而這種方式完全隱藏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窟@種方式取得的高分,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種方式并不可取。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中華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也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中華未來的發(fā)展要靠他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對小學語文而言,學科特色就是文中有情,學中生情。所以,教師應時刻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培養(yǎng)并不是靠教師重復的說教來實現的,要靠教師的熏陶感染,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中慢慢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做一個有愛心、努力進取的國人。
課改同時提出了學生應積極主動的參與、樂于研究,意在培養(yǎng)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包括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等等。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首要條件,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必須先了解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靠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來提高自身學習成績,課改要求新的教學理念下、應做到教師少講、學生多學,把更多學習主動權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的鉆研、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雖然通過的方式不同,在試卷上的分數是卻是相同的,不過從長遠角度看,由于學生掌握的學習方式不同,可能會導致學生實際意義上的收獲并不相同,學習方式不正確,對于學生將來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培養(yǎng)對象,在新課改中,提倡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中,應參與學習目標、學習進度的確定,新的教學模式應是服務于學習的學習模式。那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正確學習方式呢?首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身心舒適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教師應轉變觀念,改變以往知識傳遞的方式。在課堂上,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只要有問題,隨時提出,教師指引學生研究,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師生平等對話,學生間相互交流、溝通,人人都全身心投入,都是學習的主人。其次,教師應鉆研學習內容魅力,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但是在現階段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更好地自主學習。最后,享受成功的樂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給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表揚進步較大的學生,讓學生為自身努力得到肯定而驕傲,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新課改能夠順利實施,教師是關鍵,他們是執(zhí)行者。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為了能夠把更多時間交予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花費時間、經歷研究新教材內容,對于學生能自己學會的、能自己說出來的內容,教師不應在花費課堂時間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教師還應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團隊集體意識,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幾人一組,互教互學,明確分工,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團體合作意識與習慣。
在課改不斷深入的趨勢下,在不久的將來,綜合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將出現在小學課堂上,這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所謂綜合課課程,并不是簡簡單單地將幾門學科的內容加在一起,而是要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淡化學科之間的界限,綜合課堂的出現,不僅僅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有著重要影響,對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也起到了關鍵作用。綜合課程的意義:(1)綜合課程合理的結合了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讓學生在各學科之間建立必要的聯系,各門學科并是不孤立存在,他們之間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綜合課堂的出現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有了綜合認識。(2)綜合課程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教學活動中,既傳授了科學知識與方法,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精神。(3)綜合課堂同時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注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的目的并不是靠高分,而是能在社會實際生活中有所應用。
總之,伴隨著社會的變化,科技的發(fā)展,教育行業(yè)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入,而課改的執(zhí)行,教育模式的轉變,靠的是是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創(chuàng)造使用教材,而且對于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有課堂教學評價藝術,相信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傳統的教學模式會改變,素質教育能夠真正實現。
新課改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篇十三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語文課培訓會。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規(guī)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規(guī)定學生擴大知識面,規(guī)定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法又要轉變學的方法,培養(yǎng)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法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轉變,學的方法也隨之轉變。學的方法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法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與學方法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成長的學習辦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現實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一樣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工作總結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遇,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辦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辦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76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