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教師提前進行教學反思,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編寫教案時要注意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活動有所啟發(fā)。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一
教學目的:
1、喜歡經典文章,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
2、初步掌握經典誦讀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3、基本了解誦讀內容,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理解“一粥一飯……物力維艱”
教學難點:理解誦讀內容,能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
過程設計。
一、簡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學者朱柏序所作,雖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卻飽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三百年來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常誦讀這些經典,不僅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積淀,而且能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誦讀《治家格言》。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譯文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jié)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钡囊馑肌?/p>
1、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該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fā)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并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yōu)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
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
3、課外搜集資料,了解有關《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后與老師、同學交流。
六、作業(yè)練習。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當別人幫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二
三字經的教學將厚重的中華文化融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分享了小班三字經的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體會《三字經》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透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學準備:《三字經》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多種方式,復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3、質疑釋義。
(2)在匯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ㄅ錁?,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好處。)。
(4)小結:只有明白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忙。
三、拓展升華。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四、課外延伸。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這天學的《三字經》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三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chuàng)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huán)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可見在古代,就有人對“后天環(huán)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鐘,因為人性格的養(yǎng)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響,對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打游戲、逃學、說臟話,這些現象在中學生中已經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才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青赤黃,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協(xié)。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斬齊衰,大小幼。至緦麻,五服終。
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唯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究。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圣言,禮樂備。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
始春秋,終戰(zhàn)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yè)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于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tǒng)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chuàng)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輿圖廣,超前代,九十載,國祚廢。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夸。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同光后,宣統(tǒng)弱。傳九帝,滿清歿。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后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鑒。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摪藲q,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為者,亦若是。
犬守夜,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關于國學作文素材。
《孫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所著的一部軍事經典著作。
孫武的生卒年月現已不可考。他本是齊國人,后移居吳國,因擅長兵法,被吳國大臣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廬。孫武將其所撰兵法13篇獻給吳王,闔廬遂以孫武為將,出兵西破強楚,北威齊晉,揚名諸侯之間。孫武最后終老于吳國,葬在吳都巫門外。
《孫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內容出自孫武。但后人因《漢書·藝文志》著錄《吳孫子兵法》有82篇,圖9卷,而多認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齊孫子》,即《孫臏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傳的只有一部《孫子兵法》,而認為13篇出自孫臏之手。不過,在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一部《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的殘簡,以及記載孫武言行的70余枚竹簡后,學者們已多傾向于13篇應出自孫武之手,82篇則是孫武后學所著,是用以補充和解釋13篇的。
《計》篇論述的是能否進行戰(zhàn)爭的問題。孫武指出,戰(zhàn)爭是關系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將”和“法”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五項基本要素?!暗馈敝甘谷嗣衽c統(tǒng)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晝夜、晴雨、寒暑等氣候時節(jié)和天命、人事、道義;“地”指土地和地勢、地形的高下、險要、平坦、距離的遠近,攻守進退的利弊;“將”指將帥的智謀、賞罰必信、愛撫士卒、英勇果斷和軍紀嚴明;“法”則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將吏職責的劃分和管理,以及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孫子認為,從這五要素出發(fā),根據國君是否賢明,將帥有無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條件如何,法令能否貫徹實行,兵力強弱與否,軍隊是不是訓練有素,和賞罰是否分明,可以預知戰(zhàn)爭的勝負,從而采取適當的對策和相應的行動。
《作戰(zhàn)》篇主要闡述的是如何進行戰(zhàn)爭。孫子認為,戰(zhàn)爭的消耗和戰(zhàn)費的開支是十分龐大的,戰(zhàn)爭曠日持久勢必危及國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張速勝。此外,為彌補己方的消耗和削弱敵國,他又主張“因糧于敵”,“勝敵而益強”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五
一、我會填。(2×10=20)。
1、高曾祖,。身而子,。
2、三才者,。三光者,。
3、曰春夏,。此四時,。
4、養(yǎng)不教,。教不嚴,。
5、一而十,。百而千,。
二、我會選。(4×12=48)。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個故事發(fā)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2、“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長c、要認真學習。
3、“融四歲,能讓梨”告訴我們()。
a、要認真學習b、要幫助別人c、要學會謙讓。
4、“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边@句話是說()。
a、要堅持鍛煉身體。b、做人要遵守禮節(jié),講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緊時間學習。
5、《三字經》中介紹了哪個人很會教育孩子,五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a、竇燕山b、曾參c、黃香d、孔子。
6、《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
a古詩b四詩c唐詩。
7、《論語》共有()篇。
8、“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庇谩度纸洝吩谋磉_是哪一句?()。
a.茍不教,性乃遷。b.教之道,貴以專。
c.人不學,不知義。d.幼不學,老何為。
9、“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粱”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
10、“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敝械?“豕”指的是()。
a.豬b.鴨c.鴿子d.狗。
11、王小清的爸爸對兒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只顧著自己打牌。你打算用哪句話來勸他?()。
a.親師友習禮儀b.養(yǎng)不教父之過。
c.昔孟母擇鄰處d.人不學不知禮。
12、三才者指的是()。
a天地人b日月星c君臣義。
三、我是小判官。(2×6=12)。
1.《孟子三遷》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3.《三字經》中竇燕山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
4.“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曾經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
5.“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學”。()。
6.君則敬,臣則忠是十義中的兩義。()。
四、我會連。(2×10=20)。
(1)茍不教,性乃遷教不嚴,師之惰。
養(yǎng)不教,父之過詳訓詁,明句讀。
凡訓蒙,須講究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有義方百而千,千而萬。
一而十,十而百教之道,
貴以專。
(2。
禮)我周公,作周如六經,始可讀。
孝
熟
存治體。
經
子
記其事。
為
初
當講求。
詩
秋
至四書。
經通既明學者書易,,,,四書著六官,方讀撮其要,必有號六經,禮春小學終,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六
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念古詩。
3、能夠用動作表演激發(fā)幼兒吟誦古詩的興趣。
準備:
古詩課件、古詩相關頭飾。
過程:
一、歌曲導入。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聽到的是什么歌曲?
幼:春天的歌曲。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來認識兩中喜歡在春天里活動的小動物。
二、放燕子、鴛鴦圖片。
師:這是誰?(燕子)。
師:燕子長著什么樣的尾巴?(剪刀)。
師:燕子長著剪刀似的尾巴,飛行特別的快。在春天到來時,
我們就可以看到它們愉快的飛來飛去。
師:我們在來看它又是誰呢?
幼:鴨子、鴛鴦。
師:我們有的小朋友會認為它是鴨子,它可不是鴨子,鴨子可沒有這么漂亮的羽毛,它叫鴛鴦。鴛鴦的羽毛特別漂亮,而且鴛鴦是最有感情的動物,它們在出游時總喜歡成雙成對,結伴而行。
師:認識了這兩種動物,接下來老師要帶小朋友學習一首關于燕子和鴛鴦的古詩,名字叫《絕句》。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是怎么吟誦的。
三、展開。
1、播放視頻吟誦古詩《絕句》。
師:好聽嗎?
幼:好聽。
師:這首古詩是一位叫杜甫的老爺爺寫的。老師為小朋友說說這首古詩里講的是什么。
師:遲日江山麗:日,是什么意思意思?
幼:太陽。
師:意思是說,春天來到時,山水都特別的美麗。春風花草香:春風吹過,飄來了花草的清香。
泥融飛燕子:泥,是什么意思?
幼:泥土。
師:松軟的泥地里有幾只燕子在田野里愉快的飛來飛去。
沙暖睡鴛鴦:沙,就是小朋友玩的沙子。天氣暖和了鴛鴦舒適的睡在河邊的沙灘上。
師:下面老師教小朋友學習這首古詩。(學習兩邊)。
師:這樣學習古詩可能小朋友不容易記住,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給它加上動作表演,看是不是就容易記住了。
2、動作表演念古詩兩遍。
師:小朋友都會了嗎?(會了)。
師:老師要來考考小朋友看看你們是不是都會了。哪我們一起來玩古詩接龍游戲把。先來試試看,老師說古詩的前半句小朋友們說后半句。(玩兩次)(分組玩兩次)。
3、師幼共同吟誦古詩一遍。
師:我們大家再一起來念一遍這首古詩,我請大家起立,這一次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身體動作來表演古詩。
四、戴頭飾表演古詩。(交代游戲規(guī)則)。
師:剛才小朋友們學的都很認真,表演的動作都很優(yōu)美。我們就用你們優(yōu)美的動作來表演這首古詩吧。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頭飾,(出示相關頭飾表演古詩)。
五、欣賞古詩新唱。
師:我們學習了這首古詩,也用動作表演了這首古詩,古詩還可以唱,而且唱出的古詩更好聽,我們一起來聽聽。(放視頻唱古詩)。
師:好聽嗎?
師:等下節(jié)課老師再教小朋友學唱這首古詩。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誦讀《國學經典》“家國情懷”部分,理解其義,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愛國”才能被世人稱頌。
3、讓學生知道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由前秦時代的“愛國故事”導入。
二、學習《無衣》。
1、初讀感知。
(1)老師范讀《無衣》。(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3)指名讀。
(4)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結合注釋,邊讀邊試解釋內容。(1)指名學生釋義后,教師明確。(2)學生再次齊讀全文。
(3)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秦軍戰(zhàn)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氣以及他們克服困難、熱情互助,舍生忘死,同仇敵愾的英雄氣慨。)(2)你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學生分小組說說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來介紹故事。
(4)從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茨艿玫绞赖娜俗鹁??(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
(5)小結:是啊,在2000多年以前,戰(zhàn)士們在國家危難之時都能夠舍生忘死、英勇抗敵、保衛(wèi)國家。這種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繼承和發(fā)揚。(5)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誦讀,學生齊讀。
3、各種形式朗讀(1)學生練習朗讀(2)男生、女生賽讀(3)小組比賽讀。
4、教師指導背誦。
5、背誦比賽。
三、學習《黍離》。
1、故事導入或由古詩《春望》導入。
2、寫作背景介紹。
這是一首趕家國興亡的詩。作于西周滅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過舊都,見昔日宮殿、宗廟已夷為平地,種上莊稼,不勝感慨,寫下了這篇哀婉悲傷的詩。
3、初讀感知。
(1)老師范讀《黍離》。(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3)指名讀。
(4)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結合注釋,邊讀邊試解釋內容。(1)指名學生釋義后,教師明確。(2)學生再次齊讀全文。
(3)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的亡國之痛)如今我國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受到了來自美國以及周邊各國的阻撓和干擾,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分子的你,有什么感想?把自己內心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
四、聯系實際,感悟升華。
如果你長大后,做了市長,甚至是國家主席,你會怎么做呢?
四、課堂小結,提出希望。
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無衣》。
《黍離》。
克服困難、熱情互助。
愛國亡國之痛舍生忘死,同仇敵愾。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八
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晌矣X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tǒng)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于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么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后,統(tǒng)一中國做了奠基。統(tǒng)一中國后,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fā)揚它吧!
《三字經》運用事理并舉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蘊含了我們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jié)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fā)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經典詩文感人肺腑,中華美德動人心玄,《三字經》就是教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怎樣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標,如何培養(yǎng)道德情操的。
“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薄叭缒椅灒缬逞?,家雖貧,學不輟。”這是《三字經》中兩則多么激勵人勤奮學習,發(fā)憤圖強的典故呀。當我讀到這兩句時不禁感慨萬千,在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優(yōu)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網絡游戲、電視,很多的孩子都成了熒屏兒童?,F在的孩子很難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奮發(fā)學習的決心。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為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三字經里一個個榜樣,十分明確地告戒我們:向他們學習,就能有所作為。我們要教育學生把榜樣作為模仿的對象,以榜樣的行為規(guī)范自己的舉手投足。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九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而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老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yè)布置下來。當時心里真的覺得老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yè),又深奧又難背。
于是乎,每天讀幾句三字經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天早晨,巷子里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熟讀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秉S香溫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笨兹谧尷娴墓适率刮叶弥t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睉伊捍坦傻墓适掠稚钌畹卮騽恿宋?。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你就像一位的老師,感謝你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tǒng)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xù)下去。同時希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的指引下,天天進步,降成長。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十
1、傳承中華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2、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
3、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全面提高。
20xx年9月20日。
三(2)班教室。
三(2)班全體少先隊員。
1.觀看優(yōu)秀人物視頻。
2.誦讀經典美文。
3.隊員暢談活動收獲。
(二)教師準備。
1.深入學生,詳細了解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開好隊會做準備工作。
2.確定主持人,擬寫班會主持詞。
(三)學生準備。
查找并學習經典詩文,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一).導入。
主持人宣布活動目的、活動意乂。
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國學底蘊深厚綿長!
中國的國學,是華夏兒女繼往開來、和諧發(fā)展的文化根基!
國學,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今天,我們一起走。
進國學,去聆聽華夏五千年的心聲。
甲:張良對老人的“尊敬”讓我們佩服,可見誠信也很重要。
乙:下面請次文業(yè)同學為大家講“一諾千金”的故事。
乙:聽了這么多的故事,請大家跟著音樂,舒緩一下此時的心情,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文學擂臺賽。請同學們聆聽《春江花月夜》、《滿江紅》的配樂朗誦。
甲:說的真好,希望我們每位同學都能流利地背誦出這首愛國古詩,學習先人的愛國情懷,立志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f面有請第一組同學來讀《三字經》,請第二組同學來讀《論語》,
請第三組同學來讀《弟子規(guī)》,請第四組同學來讀《道德經》。
甲:同學們讀得很響亮,可見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滲透著中華經典文化。
我想請問:各位同學自己在學習經典詩文時有哪些收獲?
姜欣宜同學: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們明白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道理。
田靜鈺同學:通過學習經典詩文,我們懂得了“余力學文,溫良恭儉讓”的做人準則。
趙穎同學:通過學習經典詩文我們應該反思自己過去的表現。
甲:最后請班主任做總結。
族精神的`根基,希望大家繼續(xù)暢游在經典美文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希望每位同學都能積極地投入到誦讀活動中,在活動中學習做人的道理,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f面我宣布:三(2)中隊“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美德”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下課。
本次主題隊會活動在學生們的心靈深處生根發(fā)芽了,特別是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所呈現,比如回家再也沒有頂撞父母的現象,家長們也反映孩子們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學校生活中,科任教師也反映班里的孩子比以前知道感恩了,能主動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可見,看似平凡的小事,但在平凡中展示了本次少先隊活動課內容的真諦,對學生起到了重要的教育指導作用。
知識是簡單的事,心靈的塑造是最難的!把品德教育化為學生心靈內在的需要,經典可以做到這一點。經典雖然深奧難懂,但我們不必要求學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記到腦子里,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領悟自然就理解了。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幫助他們積累。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1.要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墻的一角。輪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學把國學經典抄寫在黑板的一角,讓學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課間就可以背誦,確保每天汲取一點國學經典。
2.要評選優(yōu)秀家長。激勵家長參與,對關心孩子經典誦讀,與孩子共同背誦的家長,提出表揚,發(fā)“書香家庭”的獎狀,激勵一些起帶頭作用的孩子更加努力。
3.班級經常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利用班會時間或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學生排練經典誦讀的活動,通過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2.聯系實際,抒發(fā)孝心。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齊誦《入則孝》部分。3.小組比賽讀。
三、進入主題,講解“親有疾——不離床”部分。討論:
1.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生病的時候你最希望身邊的人怎么照顧你?
3.父母生病的時候會怎樣想,他們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怎樣做呢?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墒乾F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七、總結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齊誦《入則孝》部分,結束本課。
滕曉榮。
一、活動目標:
1、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2、誦讀文言經典,感悟人生哲理;
3、賞析美文,提高鑒賞能力;
4、增強對人類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活動重點:
1、在誦讀中悟人生哲理,增強審美能力。
2、開放式活動:有詞朗誦、配樂美文欣賞、唱詩詞。
三、活動課時:三課時。
四、活動準備:
1、學生背誦印發(fā)的小冊子中的內容。
2、學生背誦《滿江紅》《少年中國說》。
3、學生學唱《水調歌頭》。
4、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詞或美文,并精心準備,把握節(jié)奏、感情、聲音大小、人員安排多種多樣。
五、活動過程:
(一)導課:人類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創(chuàng)造了經典文化。誦讀經典我們會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學,體味各家的語言特色。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在經典誦讀比賽中感受經典文化的藝術魅力。
(二)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鑒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證誦讀時間。每周一、三、五早讀時間及每周的晚自習時間為誦讀時間,天天堅持。開展課前一吟,熟讀成誦的活動。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的負擔,教師要提倡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要把以往課前一支歌換為一首詩,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2)教師要根據誦讀內容與誦讀量,劃分每天的誦讀量,制定計劃,根據計劃誦讀并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看誰讀得好,記得牢,鼓勵學生多誦多背。班級內定期開展古詩文誦讀或背誦比賽,激發(fā)學生誦讀的激情。
六、活動總結。
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活動,引導師生養(yǎng)成了愛經典誦詩文的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誦讀的興趣,增加了小學生對中華經典詩文的了解,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開啟學生心智、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還要把這項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并力爭取得更好的效果。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十二
通過開展經典頌讀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初中,供參考閱讀!
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1、總體目標。
通過學校和家庭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養(yǎng)。
2、具體目標。
(1)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修養(yǎng)提高。
(3)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4)培養(yǎng)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yǎng)。
(5)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主要誦記內容以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日有所誦》中的優(yōu)秀選文為主。(其中有:《三字經》、《老子》、《論語》、《孟子》、《大學》等經典的選萃;精選中外現、當代美文等。)以及精選的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篇目。分低、中、高三個階段,6年完成。
一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10首;優(yōu)秀兒歌童謠30首。
二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15首;《三字經》選萃。
三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20首;優(yōu)秀中外現代詩文10首;《老子》選萃。
四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yōu)秀古詩文25首;現代詩文10首;寓言故事、神話故事十則;。
六年級:《木蘭詩》、《滿江紅》、《岳陽樓記》、《勸學》(前三節(jié))、《師說》、《大學》選萃;現代詩文10首。
1、原則。
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階段完成規(guī)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只要有熱情,能讀拼音,就能成為一個誦讀老師。
(2)“小朋友,跟我念”--誦讀的六字真言。帶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勵全班齊念;分組念、個別念、接龍念、默念……,想方法多聽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內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讀,而后從中獲得背誦的樂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讀10分鐘。在學校由老師(以語文老師為主,不限于語文老師)利用經典誦讀課、晨間背誦。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誦讀課進行賞析品誦,并結合語文學科教學時間進行評點。
(5)回家后,再由家長帶動誦讀(親子誦讀)10分鐘。
采用形成性評價和跟蹤性評價的方式。依照“熟讀成誦”的`特點,評價之鼓勵性質大于測試性質。采取“每周評價”、“每月評價”、“每學年評價”、“彈性評價”方式。
1、每周評價。
評價的時間是星期二晨會。以年級為單位由年級負責人組織,全班或小組齊誦通過。
2、每月評價。
評價時間是每月份的最后一個星期四的閱讀課。依托全校少先隊大隊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誦讀活動。
3、每學年評價:采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每學年一級,共6級。由語文教研組長組織老師考核六年級,由年級負責人組織部分優(yōu)秀學生考核其他年級,如:六年級考核五年級,以此類推。
4、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顒娱_展適時適度評價,鼓勵學生跳級考級。(提高:為7—9級)。
各級測評內容:
一級;。
1、古詩:《詠鵝》、《草》、《靜夜思》、《春曉》、《古朗月行》、《登鸛雀樓》、《清明》、《鋤禾》、《一去二三里》、《畫雞》。
二級:
1、古詩:《望廬山瀑布》、《絕句—遲日江山麗》、《。
贈劉景文》、《江南春》、《憫農——春種一粒粟》、《憶江南》、《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尋隱者不遇》、《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早發(fā)白帝城》。
2、《三字經》從開始至“此十義,人所同”。
三級:
1、古詩:《游子吟》、《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春日》、《詠柳》、《回鄉(xiāng)偶書》、《小池》、《山行》、《竹里館》、《江雪》。
2、《老子》從“道可道”到“道法自然”。
四級:
1、古詩:《游園不值》、《樂游原》、《村居》、《春夜喜雨》、《七步詩》、《滁州西澗》、《浪淘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
2、《詩經》(關雎)、《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云章》(第一、四、六、十四、十五、十六章)。
五級:
1、古詩:《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鹿柴》、《梅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別董大》、《贈汪倫》、《獨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長歌行》、《望天門山》、《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贈花卿》。
2、《論語》——《里仁-里仁為美九章》(1、5、8、9、10、14、17、24、25章)、《泰佰-任重道遠三章》(第5、7、10章)。
六級:
1、古詩:《江畔獨步尋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漁歌子》、《寒食》、《竹枝詞》、《烏衣巷》、《望洞庭》、《元日》、《泊船瓜洲》、《望湖樓醉書》、《飲湖上初晴后雨》、《春江晚景》、《題西林壁》、《夏日絕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論語》——《顏淵-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為政-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
七級:
1、古詩:《示兒》、《四時田園雜興》、《題臨安邸》、《墨梅》、《石灰吟》、《竹石》、《己亥雜詩》、《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望》、《過零丁洋》。
2、現代詩文:《鴿子》、《西湖的女神》、《霧》、《等了許久的春天》、《深閉的園子》。
3、寓言故事五則:《畫蛇添足》、《狐假虎威》、《拔苗助長》、《鷸蚌相爭》、《自相矛盾》。
4、神話故事兩則:《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
八級:
1、古詩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泊秦淮》、《山坡羊-潼關懷古》、《天凈沙--秋思》、《望岳》、《烏衣巷》、《初春小雨》、《賣炭翁》、《如夢令》、《西江月》。
2、現代詩文:《春晨》、《荷塘月色》、《斷章》、《春》、《月》。
3、寓言故事五則:《愚公移山》、《螳螂捕蟬》、《賣櫝還珠》、《曾子殺豬》、《朝三暮四》。
4、神話故事三則:《鯀禹治水》、《女媧補天》、《嫦娥奔月》。
九級:
1、現代詩文五篇:《生活是美好的》、《春水》、《笑》、《沙揚娜拉》。
2、《詩經》——《子矜》、《雞鳴》、《短歌行》、《陋室銘》、《大學》第一章。。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十三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1.引領學生誦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通過誦讀,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3.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體會古文凝練、深厚的語言美和抑揚頓挫的音律美。
1.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通過誦讀,引導學生懂得從小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三字經》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戶曉。書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時孩子的蒙學教材。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三字經》等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可見其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三字經》。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三字經》里的一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p>
2.指名讀,正音。
3.小組交流字詞的意思,以及對句子的理解。
4.教師組織交流,重點點撥。
1.朗讀相關典故,幫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義。
《蘇洵壯年好學》。
2.你還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請給大家講一講。
(齊白石、越王勾踐、劉邦、吳承恩)。
3.讀讀下列與本文相關的古詩詞,說說你的感受。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只要我們能堅持珍惜時間,刻苦勤學,就一定能成才的。讓我們牢記這幾句話,背誦今天所學的《三字經》。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案篇十四
設計理念:將厚重的中華文化濃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說勤學成才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學情分析:《三字經》一課,體現了文化的浸潤,這是純樣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不僅是對具體文字的感受,更是對中華文明的感知,對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啟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們身邊,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發(fā)展過程中。
“茍不學”“易為人”“雞司晨”這些詞句,理解起來有難度,但只要讀熟了,記住了,就為今后更好的理解、領悟、印證打下了基礎。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上學的時候先學習什么呢?對,是漢語拼音。古時候的孩子們剛上學時首先要學習的卻不是拼音,而是幾本蒙書,比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字經》的節(jié)選。
二、學習課文。
1、通讀,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自由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交流整體感受:讀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
(四)品析賞讀:
你最喜歡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總結體會,整合感悟:
學生帶著各自對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讀本組文章。
(六)字形的記憶與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把字寫美觀。
1、在這組文章中,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小組同學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2、出示本課的六個生字,讓學生分析字形,然后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非”:非字像個梯子,把梯子一分為二,再反過來拼裝而成。
(設計說明: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字形,都應該給予鼓勵,因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來的就一定是具有個性化的結論。)。
(七)總結與延伸: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蒙學讀本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今天只是讀了其中的幾個片段,同學們課下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xù)誦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55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