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幫助他們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案要注意綜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小編希望這些教案范文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一
讓學生喜歡國學經(jīng)典,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國學經(jīng)典的教案,歡迎大家的借鑒閱讀!
教學目的。
1、喜歡經(jīng)典文章,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
2、初步掌握經(jīng)典誦讀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3、基本了解誦讀內容,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理解“一粥一飯……物力維艱”
教學難點:理解誦讀內容,能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
過程設計。
一、簡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學者朱柏序所作,雖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卻飽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三百年來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jīng)常誦讀這些經(jīng)典,不僅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積淀,而且能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誦讀《治家格言》。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譯文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jié)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意思。
1、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該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并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yōu)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
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
3、課外搜集資料,了解有關《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后與老師、同學交流。
六、作業(yè)練習。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當別人幫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二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jīng)》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構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chuàng)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huán)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梢娫诠糯?,就有人對“后天環(huán)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鐘,因為人性格的養(yǎng)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響,對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wǎng)、打游戲、逃學、說臟話,這些現(xiàn)象在中學生中已經(jīng)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才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三
1、人之初。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字經(jīng)》相關背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2.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3.通過課程內容學習,理解習慣及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貴在專一和堅持。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習興趣,解答為什么要學習國學,國學學什么,學了對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教學難點: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人性的理解。啟發(fā)大家思考如何評判哲學思想,如果辯證的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三字經(jīng)》是古代小朋友上學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啟蒙讀物。他一共有1000多個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內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經(jīng)作為小朋友上學學的第一門課程,學了它,我們就能知道怎么做個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東西,為什么我們會有輩分,中國最長的河是那條河?在我們沒出生以前中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從今天開始也要學習它,通過它我們將會了解很多的東西。
這本《三字經(jīng)》會回答我們。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們的。
二、誦讀新句子:
請一個學生上臺領讀,大家一起誦讀。
三、講解句子,闡釋概念:
2、性相近,習相遠。“近”接近,類似;“習”習染,長期在某種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的習慣;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來差別不大,但是因為后天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3、教之道,貴以專?!敖獭苯逃?,學習;“貴”重要的,好的方面;“?!睂R?。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專心為主,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講解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2)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四、復習(3'):
誦讀新學的句子,齊誦已學的所有句子。
五、總結。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善還是惡,我們都有完全一樣的開始。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專心程度,使我們漸漸差別越來越大。有人經(jīng)過努力成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編成了大家都不喜歡的人。我們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專心學習,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聽父母的話。
2、子不學。
教學目標:
1、.介紹三字經(jīng)。
2、.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應該怎么做。
教學重點:
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容。
教學難點:
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三字經(jīng)前四句內容,提問的方式。
1)上節(jié)課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學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到了什么?
學生回到: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二、講解課文內容。
1、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2)小結: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2、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3、小結;深講黃香和孔融兩個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們如何去感恩?黃香和孔融都是后來成為大官的人,可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成為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這是因為“感恩”自古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內核,使我們最先要做到的。
三、總結。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四
三字經(jīng)的教學將厚重的中華文化融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分享了小班三字經(jīng)的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體會《三字經(jīng)》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透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學準備:《三字經(jīng)》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jīng)》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多種方式,復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3、質疑釋義。
(2)在匯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ㄅ錁?,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好處。)。
(4)小結:只有明白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忙。
三、拓展升華。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四、課外延伸。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這天學的《三字經(jīng)》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五
第一課:
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習俗等。
培養(yǎng)學生的禮貌習慣和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1)、向學生介紹我們的國家是中國,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的外貌特征——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fā)。也可請學生自己來回答外國人的體貌特征,以便區(qū)別。
中國中國人的內在特征——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中國心包括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各地的生活習俗。
舉例說明:漢字是我們的文字;語言——中國話;禮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現(xiàn)代是行禮和握手。(外國人則是親吻、或是擁抱。)還有過春年、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以及清明節(jié)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國家的地方……(教師自己舉例)。
熱愛自己的國家。
舉例——當奧運會我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時,會場上會升起一面五星紅旗,問小朋友會怎么樣?激動、高興、鼓掌等。
中國歷史悠久,古代有四大發(fā)明(造紙、火藥、印刷、指南針)。
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日益富強,我們國家制造的產(chǎn)品暢銷全世界。說明我們的人民聰明有智慧。你做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讓學生自己來舉一些例子,參與到課堂的氣氛中來。
教具:畫一棵大樹枝繁葉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講解:
2)向學生講解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中華民族,它生長了二千五百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這棵大樹上的一片葉子,大樹生長的好,葉子就旺盛。如果大樹的根部斷了,請問學生這棵大樹還會長嗎?那我們作為葉子還會活嗎?(擦掉根部一段)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根和葉的關系。理解大樹的含義、及根的重要性。了解個體和群體的依賴關系。
向學生講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斷了。
比如過去的孩子學習的《弟子規(guī)》現(xiàn)在卻不學了。
接著講解《弟子規(guī)》是學生學習禮貌、學習做人方面的書?,F(xiàn)在的國人禮貌欠缺。具體舉例說明:不會打招呼、不行禮,隨地吐痰、亂扔東西、大聲喧嘩、不能敬老協(xié)幼。比如坐公共汽車不能給老者讓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為核心,驕傲、懶惰、不講誠信等等。那么怎么來挽救呢?就是要從小來學習《弟子規(guī)》。學習禮貌、學習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做一個勤勞勇敢、誠實守信的人。
3)內容學習古代的禮節(jié)——鞠躬、
學習介紹自己——姓名、年齡、學校等。
學習鞠躬:這堂課我們要學習中國古代的一個禮節(jié)——鞠躬。為什么要學習鞠躬?因為表示尊敬他人、謙虛、誠懇等。
老師示范:雙手放在褲線的兩旁,低下頭同時把腰輕輕的彎下去,正確的姿勢看到自己的腳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誠意鞠躬到90度。
實踐活動:請學生主動舉手到前邊來表演,或有老師點名。并且學會介紹自己:我的名字、年齡以及學校班級等等。學會禮貌用語:“請大家多多關照”?!跋M蠹蚁矚g我”?!拔蚁牒痛蠹易雠笥选钡?。也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去想象。
要求:學生鞠躬要發(fā)自內心,誠肯去做。
作業(yè):向自己的家長講解今天學習的內容。中國人、中國心,無論走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的中國心不會變。從今天以后我要學習傳統(tǒng)文化,從《弟子規(guī)》開始。先學會向長者鞠躬。
注意事項:上課時身要坐端正。講話要先舉手,經(jīng)老師同意后方可講話。
請學生到前邊表演時要他自己提出要求,不要勉強。否則有的不愿意來的孩子會拒絕,會給別的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教學體會:剛開始學習鞠躬的時候。學生可能不習慣,膽小的不敢到前邊來表演。說話也不大聲,不連貫。個別的學生還會拒絕學習鞠躬。老師要講究方法,正確引導,要耐心鼓勵,天天訓練。小朋友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第二課: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的大概內容是什么?
教學內容:
學習《弟子規(guī)》的總序。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教學重點:有余力,則學文。
復習內容:上堂課的內容:中國人、中國心,中國的禮節(jié)——鞠躬,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講解題目:《弟子規(guī)》——先介紹原文的出處。
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
內容:采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后改叫《弟子規(guī)》。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學方法:老師念一句,學生重復一句。也可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確定學習時間,需要念幾遍。
講解內容:
弟子規(guī)——是(古代)學生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古人云:學有學業(yè)、退有居業(yè)。弟子規(guī)就是教育學生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圣人訓——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圣人。
訓:可以做為準則的話。指圣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yǎng)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于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準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
總結: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guī)》?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guī)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yǎng)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guī)》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家庭作業(yè):請家長幫助熟念《弟子規(guī)》總序。
教學體會:如果有時間可以再對學生進行禮貌訓練——練習鞠躬。一定讓孩子養(yǎng)成習慣為止。也可以朗讀總序。舉例:一個五歲的孩子,學了鞠躬以后,有一天,他在外面練習騎小自行車,一轉彎碰倒了一位小妹妹。他馬上跑過來給正在扶小孩的家長鞠了一躬,連忙說:“阿姨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妹妹的家長非常高興說:“這個孩子真有禮貌!”
習慣養(yǎng)成了到時候就會用。
第三課:
教學目的: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學生的心田。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
教學內容:《弟子規(guī)》。
一、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重點: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復習內容:讓學生復習上堂課的內容:弟子規(guī)——總序。齊聲背誦。
講解內容:
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應勿緩:____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xiàn)出一種無理的態(tài)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
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蛘叽饝税胩爝€是不動。
父母命行勿懶:______父母讓我們去做事,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蛘吒吲d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須敬聽:____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jīng)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須順承:_____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結合生活實例講解:
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請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yè)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些現(xiàn)象都是不對的。
父母撫養(yǎng)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舉例說明: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y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yǎng)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提問:
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讓他們學著關心自己的父母,用心體會。
作業(yè):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
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梢愿鶕?jù)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教學體會:
一定要有家長的配合。有的家長會不肯讓孩子去做家務,怕打碎了東西。要向家長講清楚,我們是在幫助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品德,不從小教育培養(yǎng),懶惰的習慣養(yǎng)成了不好改正。適當?shù)膭趧右彩情_發(fā)孩子智力的必要條件,他會在勞動的過程中,自己動腦筋去做。做好了他也會有一種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嬌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條件。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小孩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個案:
有個學生,因是單親家庭,從小跟著媽媽生活。媽媽又沒有固定的工作。小朋友不會體諒媽媽的心情,有時媽媽心情不好。她還惹媽媽生氣。結果老是挨打。學了弟子規(guī)后,變化特別大。過去媽媽越打她越倔強,就是不認錯,也不躲避?,F(xiàn)在媽媽一打她,她馬上說:“我錯了,下次一定改”!說著就跑開了。媽媽看見她有進步,“十一”國慶節(jié)還帶她出去旅游了一趟。她回來后還跟老師說:“媽媽說了‘你聽話,春節(jié)媽媽還帶你玩’,我要好好學習弟子規(guī),不再惹媽媽生氣了”!
第四課:
教學目的:教會小朋友在家應該掌握的一些禮節(jié)、與盡量做到的事項。
教學內容:《弟子規(guī)》的2、3段。
提問:上節(jié)課留的家庭作業(yè)“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請小朋友自己舉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飯、或洗碗、或拿筷子,疊被子、掃地等。不論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勵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沒做的接著做,使他養(yǎng)成好的習慣為止。學習弟子規(guī)的目的,不是光會背,主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學會做。反復要求,就會印在腦海里,成為他的習慣。
講解: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清:(電腦里沒這個字)涼的意思?。翰炜础z查(內省)。
要求學生了解一年四季的變化,冬天冷,則需要暖溫。夏天熱,卻要涼爽。一天的開始,早晨要想好今天應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規(guī)律,安寢。弟子規(guī)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體會照顧自己的父母。
舉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的時候,母親便去世了。他看見自己的父親,每天辛苦的勞動。他特別的心疼。為了照顧好自己的父親,他在夏天的時候,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枕頭和席子扇涼;冬天天氣寒冷時,他就會先幫父親把被窩睡暖了,再讓父親去睡??梢婞S香非常懂得體恤別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稱贊。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反:同返)。
教育學生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為自己擔心。比如;早上去上學時要跟父母說:“爸爸媽媽,我上學去了!”放學回來要先向家長報平安?!鞍职?、媽媽我回來了!”生活要有規(guī)律,免去父母牽掛。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對自己一生都有幫助。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茍:如果、假使。
學生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經(jīng)過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錯誤。如果你擅自做了,作為晚輩你是沒有道理。
舉例說明:
1、私自到外邊去玩,去游泳,去“網(wǎng)吧”,去不安全的地方,會有危險發(fā)生時,家長幫不了你。
2、隨便把家中的物品贈與他人,如果是家長有用的東西,你不知道,就會造成錯誤。例如:一個小孩把家里的很有價值的郵票,送給了同學。當家長發(fā)現(xiàn)時,早被同學扔掉了。隨便支配家長的財產(chǎn),會養(yǎng)成大手大腳的壞習慣。也會培養(yǎng)他人的貪占心。
3、在家里不可隨便玩電、玩火,玩危險的玩具。
4、不可養(yǎng)成隨便花錢的壞習慣。(壓歲錢的支配)。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茍:(同上)。
看見別人再好的東西,不可將它據(jù)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東西,哪怕是一塊橡皮,一只鉛筆,都不該拿人家的。從小去掉自己的貪占心,長大才不會犯錯誤。如果是隨便亂拿了人家的東西,被別人發(fā)現(xiàn)了,父母會為你的行為而感到羞恥。
學生有的時候,會對拿別人的東西不以為然。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壞毛病。反面例子:古時候,有個小孩偷了同學的一塊硯臺?;丶液螅凰哪赣H看見了。他的母親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縱容他。后來他的膽子越來越大,從小偷變成了大偷,被官府抓到了要砍頭。他提出要見自己的母親一面,官府同意了讓他見自己的母親。他見到自己的母親后,就說:“我是你奶大的,就讓我再吃一口奶吧!”說著,就把母親的奶頭咬掉了。因為他非常怨恨自己的母親,在他不懂事的時候,沒有給他正確的教育。
有的時候,家長會無形之中給小朋友留下不好的影響。比如;坐公共汽車家長會讓孩子低點頭,可以不買票。這些都是反面教育,培養(yǎng)了孩子愛貪占小便宜的心理。
總結:本節(jié)主要講述了小朋友應該怎樣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習慣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提問:請小朋友講述自己哪些方面還做的不夠?對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作業(yè):反復布置在家里應該做的家情。真正做到學有學業(yè),居有居業(yè)。直到養(yǎng)成習慣為止。關心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用心體會父母的心情。
第五課:
教學目的:通過圣賢的教誨,啟發(fā)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讓他們知道怎么具體去做!
教學內容: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提問內容:上節(jié)課留的家庭作業(yè),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說做了哪些?反復強調,直到養(yǎng)成習慣為止。
講解內容: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好:喜歡惡:厭惡父母親喜歡你做的事情,你要盡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經(jīng)心。
互動:請學生自己來講家長喜歡自己做什么?同時老師也要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確的老師要幫助指正。如;某個學生就說:“我爸爸說:‘在外邊,誰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時代不同,人的素質不同,結合今天的社會,進行正面的教育。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六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明白《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要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愛”完美品質。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ハ嘀t讓禮儀道德。
【教學準備】。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2、《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
3、學習資料的課件設計。
4“經(jīng)典誦讀能手”頭飾、“經(jīng)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2、播放《黃香溫床》《孔融讓梨》動畫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用心聽,用腦想,能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各做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這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的片段資料,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屏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布置誦讀評比規(guī)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播放《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學生聽后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jīng)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jīng)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jīng)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全班同學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10、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的資料你們已經(jīng)記住了,老師期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應怎樣關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么。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之后成為大官,但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可見,孝敬父母,關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么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教學反思】。
經(jīng)典誦讀把學生帶入了傳統(tǒng)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經(jīng)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于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在學生瑯瑯“讀經(jīng)”中,感受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橫生。
在教學《三字經(jīng)》前,我反復閱讀教材,明白這些資料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通篇皆為整齊押韻的三字或四字小節(jié),結構整齊悅目,讀來簡潔凝練,抑揚頓挫,瑯瑯上口,根據(jù)這一特點,我查閱了超多的資料,制作資料有關的小故事課件,借助這些故事幫忙學生理解其含義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學中,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誦讀《三字經(jīng)》的用心性。在教學資料時,利用《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結合文本,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感知何為“孝”何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語言特點,主要的教學支點就是“讀”,采用自讀、練讀、指讀、合作讀、表演讀、競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
這一系列的過程,層層深入,步步提高要求,從誦讀中,教材的'押韻美感、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才能體現(xiàn)出來,或者說正是教材語言特有的聲律美感內在地決定了吟詠誦讀是其主要學習方式。因聽聲而記真切,因吟誦而見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語言的聲音美本身!這能夠看出每一天讓孩子反復吟誦這類讀本,美辭佳句盡入腹中,積累日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凝練、典雅的文言語感和美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識字量及運用知識的潛力得到了促進和發(fā)展。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七
一、我會填。(2×10=20)。
1、高曾祖,。身而子,。
2、三才者,。三光者,。
3、曰春夏,。此四時,。
4、養(yǎng)不教,。教不嚴,。
5、一而十,。百而千,。
二、我會選。(4×12=48)。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個故事發(fā)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2、“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長c、要認真學習。
3、“融四歲,能讓梨”告訴我們()。
a、要認真學習b、要幫助別人c、要學會謙讓。
4、“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句話是說()。
a、要堅持鍛煉身體。b、做人要遵守禮節(jié),講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緊時間學習。
5、《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哪個人很會教育孩子,五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a、竇燕山b、曾參c、黃香d、孔子。
6、《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
a古詩b四詩c唐詩。
7、《論語》共有()篇。
8、“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庇谩度纸?jīng)》原文表達是哪一句?()。
a.茍不教,性乃遷。b.教之道,貴以專。
c.人不學,不知義。d.幼不學,老何為。
9、“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敝械摹傲弧敝傅氖牵ǎ?。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
10、“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敝械?“豕”指的是()。
a.豬b.鴨c.鴿子d.狗。
11、王小清的爸爸對兒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只顧著自己打牌。你打算用哪句話來勸他?()。
a.親師友習禮儀b.養(yǎng)不教父之過。
c.昔孟母擇鄰處d.人不學不知禮。
12、三才者指的是()。
a天地人b日月星c君臣義。
三、我是小判官。(2×6=12)。
1.《孟子三遷》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3.《三字經(jīng)》中竇燕山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
4.“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曾經(jīng)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
5.“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學”。()。
6.君則敬,臣則忠是十義中的兩義。()。
四、我會連。(2×10=20)。
(1)茍不教,性乃遷教不嚴,師之惰。
養(yǎng)不教,父之過詳訓詁,明句讀。
凡訓蒙,須講究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有義方百而千,千而萬。
一而十,十而百教之道,
貴以專。
(2。
禮)我周公,作周如六經(jīng),始可讀。
孝
熟
存治體。
經(jīng)
子
記其事。
為
初
當講求。
詩
秋
至四書。
經(jīng)通既明學者書易,,,,四書著六官,方讀撮其要,必有號六經(jīng),禮春小學終,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八
《三字經(jīng)》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3.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4.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二)出示視頻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钡囊馑?,并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xiàn)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苯處煟涸诤芫煤芫靡郧暗男『⒆铀麄円裁靼走@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三)播放視頻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睅煟喊职謰寢尯拔覀兠值臅r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視頻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里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干凈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guī)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愿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總結: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guī)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活動延伸:
角色游戲:將錄音放在游戲區(qū)中,幼兒扮演爸爸媽媽和孩子,進一步鞏固認識。
日常生活:家園合作,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九
1、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含義,感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2、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揭題。
二、初讀感知。
師:大家自己讀一讀這幾句《三字經(jīng)》,把字音讀準,注意正確停頓。(生自己讀)。
三、學文曉理。
1、才一會兒功夫,大家就讀得瑯瑯上口了!這兩句三字經(jīng)雖寥寥二十個字,但背后卻藏著動人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師給大家講講《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尋找一個對孟子有益的教育環(huán)境,不辭辛勞搬了三次家。從墳場附近搬到市場邊,再三遷至學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學回家,孟母當著他的面將織了一半的布匹剪斷,并且告誡他說:“求學的道理,就像織布一樣,必須將紗線一條一條織上去,經(jīng)過持續(xù)不斷的努力,積絲才能成寸,積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織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讀書也是一樣,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經(jīng)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有成就。否則就像織布半途而廢一樣,一旦前功盡棄就毫無用處了。”
五代時,有一位竇禹鈞(又稱竇燕山),遵照圣賢教誨的義理來教育子女,因此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門。
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其實你們的父母為了你們能夠成才,給你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們作為兒女,應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條件,更加發(fā)奮讀書。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愛親人、孝敬父母。
2、三字經(jīng)中還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初生之時,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來因為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差異越來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隨環(huán)境的影響而改變,所謂先入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應注重在使孩子專心,有定力。課業(yè)的選擇,要以專精為主,不要希求廣博。據(jù)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的發(fā)展,十三歲以前著重在記憶,之后理解力逐漸成長,故十三歲以前應注重記憶念誦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養(yǎng)活他們,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職。老師教導學生,不只是知識、技藝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做人處世的道理,使學生能夠與人相處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義。因此對于學生的要求一定要認真嚴格,不能偷懶怠惰,才能教出好學生。嚴師出高徒,嚴是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四、配樂誦讀。
1、師配樂范讀、朗讀。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容教師相機點撥,請學生結合《三字經(jīng)》的內容,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五、擴展活動:
《三字經(jīng)》里還有好多關于指導教育學習的內容,老師讓你們自己搜集,你們找了沒有?誰能把你喜歡的《三字經(jīng)》內容和大家交流一下。辦一份手抄報。
人性本善嚴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過不嚴師惰。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1.引領學生誦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通過誦讀,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3.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體會古文凝練、深厚的語言美和抑揚頓挫的音律美。
1.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通過誦讀,引導學生懂得從小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三字經(jīng)》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戶曉。書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時孩子的蒙學教材。近年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三字經(jīng)》等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可見其影響之深遠……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三字經(jīng)》。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三字經(jīng)》里的一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p>
2.指名讀,正音。
3.小組交流字詞的意思,以及對句子的理解。
4.教師組織交流,重點點撥。
1.朗讀相關典故,幫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義。
《蘇洵壯年好學》。
2.你還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請給大家講一講。
(齊白石、越王勾踐、劉邦、吳承恩)。
3.讀讀下列與本文相關的古詩詞,說說你的感受。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只要我們能堅持珍惜時間,刻苦勤學,就一定能成才的。讓我們牢記這幾句話,背誦今天所學的《三字經(jīng)》。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2.聯(lián)系實際,抒發(fā)孝心。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齊誦《入則孝》部分。3.小組比賽讀。
三、進入主題,講解“親有疾——不離床”部分。討論:
1.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生病的時候你最希望身邊的人怎么照顧你?
3.父母生病的時候會怎樣想,他們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怎樣做呢?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墒乾F(xiàn)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七、總結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齊誦《入則孝》部分,結束本課。
滕曉榮。
一、活動目標:
1、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2、誦讀文言經(jīng)典,感悟人生哲理;
3、賞析美文,提高鑒賞能力;
4、增強對人類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活動重點:
1、在誦讀中悟人生哲理,增強審美能力。
2、開放式活動:有詞朗誦、配樂美文欣賞、唱詩詞。
三、活動課時:三課時。
四、活動準備:
1、學生背誦印發(fā)的小冊子中的內容。
2、學生背誦《滿江紅》《少年中國說》。
3、學生學唱《水調歌頭》。
4、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詞或美文,并精心準備,把握節(jié)奏、感情、聲音大小、人員安排多種多樣。
五、活動過程:
(一)導課:人類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文化。誦讀經(jīng)典我們會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學,體味各家的語言特色。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在經(jīng)典誦讀比賽中感受經(jīng)典文化的藝術魅力。
(二)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鑒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證誦讀時間。每周一、三、五早讀時間及每周的晚自習時間為誦讀時間,天天堅持。開展課前一吟,熟讀成誦的活動。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的負擔,教師要提倡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要把以往課前一支歌換為一首詩,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2)教師要根據(jù)誦讀內容與誦讀量,劃分每天的誦讀量,制定計劃,根據(jù)計劃誦讀并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凑l讀得好,記得牢,鼓勵學生多誦多背。班級內定期開展古詩文誦讀或背誦比賽,激發(fā)學生誦讀的激情。
六、活動總結。
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活動,引導師生養(yǎng)成了愛經(jīng)典誦詩文的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誦讀的興趣,增加了小學生對中華經(jīng)典詩文的了解,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開啟學生心智、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還要把這項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并力爭取得更好的效果。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二
設計理念:將厚重的中華文化濃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說勤學成才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學情分析:《三字經(jīng)》一課,體現(xiàn)了文化的浸潤,這是純樣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不僅是對具體文字的感受,更是對中華文明的感知,對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啟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們身邊,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發(fā)展過程中。
“茍不學”“易為人”“雞司晨”這些詞句,理解起來有難度,但只要讀熟了,記住了,就為今后更好的理解、領悟、印證打下了基礎。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上學的時候先學習什么呢?對,是漢語拼音。古時候的孩子們剛上學時首先要學習的卻不是拼音,而是幾本蒙書,比如《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字經(jīng)》的節(jié)選。
二、學習課文。
1、通讀,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自由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交流整體感受:讀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
(四)品析賞讀:
你最喜歡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總結體會,整合感悟:
學生帶著各自對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讀本組文章。
(六)字形的記憶與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把字寫美觀。
1、在這組文章中,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小組同學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2、出示本課的六個生字,讓學生分析字形,然后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非”:非字像個梯子,把梯子一分為二,再反過來拼裝而成。
(設計說明:不管學生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字形,都應該給予鼓勵,因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來的就一定是具有個性化的結論。)。
(七)總結與延伸: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蒙學讀本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今天只是讀了其中的幾個片段,同學們課下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xù)誦讀。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誦讀《國學經(jīng)典》“家國情懷”部分,理解其義,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愛國”才能被世人稱頌。
3、讓學生知道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由前秦時代的“愛國故事”導入。
二、學習《無衣》。
1、初讀感知。
(1)老師范讀《無衣》。(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3)指名讀。
(4)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結合注釋,邊讀邊試解釋內容。(1)指名學生釋義后,教師明確。(2)學生再次齊讀全文。
(3)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秦軍戰(zhàn)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氣以及他們克服困難、熱情互助,舍生忘死,同仇敵愾的英雄氣慨。)(2)你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學生分小組說說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來介紹故事。
(4)從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茨艿玫绞赖娜俗鹁??(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
(5)小結:是啊,在2000多年以前,戰(zhàn)士們在國家危難之時都能夠舍生忘死、英勇抗敵、保衛(wèi)國家。這種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繼承和發(fā)揚。(5)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誦讀,學生齊讀。
3、各種形式朗讀(1)學生練習朗讀(2)男生、女生賽讀(3)小組比賽讀。
4、教師指導背誦。
5、背誦比賽。
三、學習《黍離》。
1、故事導入或由古詩《春望》導入。
2、寫作背景介紹。
這是一首趕家國興亡的詩。作于西周滅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過舊都,見昔日宮殿、宗廟已夷為平地,種上莊稼,不勝感慨,寫下了這篇哀婉悲傷的詩。
3、初讀感知。
(1)老師范讀《黍離》。(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3)指名讀。
(4)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結合注釋,邊讀邊試解釋內容。(1)指名學生釋義后,教師明確。(2)學生再次齊讀全文。
(3)從文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的亡國之痛)如今我國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受到了來自美國以及周邊各國的阻撓和干擾,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分子的你,有什么感想?把自己內心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
四、聯(lián)系實際,感悟升華。
如果你長大后,做了市長,甚至是國家主席,你會怎么做呢?
四、課堂小結,提出希望。
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無衣》。
《黍離》。
克服困難、熱情互助。
愛國亡國之痛舍生忘死,同仇敵愾。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四
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體會《三字經(jīng)》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通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學準備:《三字經(jīng)》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jīng)》朗讀磁帶。
一、多種方式,復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3、質疑釋義。
(2)在匯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配樂,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4)小結:只有知道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今天學的《三字經(jīng)》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五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3.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4.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二)出示視頻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的意思,并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xiàn)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苯處煟涸诤芫煤芫靡郧暗男『⒆铀麄円裁靼走@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六
1、誦讀《三字經(jīng)》原文“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一段,理解其義,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學重點:實踐中達到朗讀成誦。
教學難點: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教學準備:課前了解“三王”的故事。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大聲誦讀、品讀解意。
1、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2)指名讀。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4)全班齊讀。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容。
(1)從這四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朝代,夏統(tǒng)治了四百年,商朝統(tǒng)治了六百年,周朝統(tǒng)治了八百年。禹、湯和武王指的是三個君主。
(2)你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學生分小組說說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來介紹故事。
(3)小結:從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茨艿玫绞赖娜俗鹁矗?/p>
(4)是啊,商湯、周武王和大禹一樣,也是非常善良、仁愛、開明的國君,所以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是: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武王。這幾個德才兼?zhèn)涞木醣缓笕朔Q為三王。
(5)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誦讀,學生齊讀。
3、各種形式朗讀(1)學生練習朗讀(2)男生、女生賽讀(3)小組比賽讀。
4、背誦比賽。
a、重點字空留記憶夏()商()周()稱三王b、主句缺失記憶夏有禹()周武王()。
5、理解“稱三王”
(1)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畫而連其中”,三畫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間是頂天立地的一豎代表道,即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王,天下所歸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間的大道,它在人間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應該頂天立地,成為人群的典范和樣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統(tǒng)治方法。三王的統(tǒng)治用的是仁義道德,其結果就是無為而治,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制是王道。歷史上描繪這個時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萬民樂業(yè),天下太平。
三、聯(lián)系實際,感悟升華。
如果你長大后,做了市長,甚至是國家主席,你會怎么做呢?
四、課堂小結,提出希望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板書設計:
夏有禹,商有湯,周武王,稱三王《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東環(huán)路小學陳美麗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2.聯(lián)系實際,抒發(fā)孝心。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齊誦《入則孝》部分。3.小組比賽讀。
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墒乾F(xiàn)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
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
七、總結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齊誦《入則孝》部分,結束本課。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七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明白《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要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愛”完美品質。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謙讓禮儀道德。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3、學習資料的課件設計。
4“經(jīng)典誦讀能手”頭飾、“經(jīng)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這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的片段資料,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屏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布置誦讀評比規(guī)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播放《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學生聽后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jīng)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jīng)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jīng)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男女生互相接讀。為人子,親師友,香九齡,孝于親,融四歲,弟于長。
10、全班同學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1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的資料你們已經(jīng)記住了,老師期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應怎樣關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么。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之后成為大官,但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梢?,孝敬父母,關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么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經(jīng)典誦讀把學生帶入了傳統(tǒng)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經(jīng)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于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在學生瑯瑯“讀經(jīng)”中,感受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橫生。
在教學《三字經(jīng)》前,我反復閱讀教材,明白這些資料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通篇皆為整齊押韻的三字或四字小節(jié),結構整齊悅目,讀來簡潔凝練,抑揚頓挫,瑯瑯上口,根據(jù)這一特點,我查閱了超多的資料,制作資料有關的小故事課件,借助這些故事幫忙學生理解其含義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學中,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誦讀《三字經(jīng)》的用心性。在教學資料時,利用《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結合文本,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感知何為“孝”何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材語言特點,主要的教學支點就是“讀”,采用自讀、練讀、指讀、合作讀、表演讀、競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這一系列的過程,層層深入,步步提高要求,從誦讀中,教材的押韻美感、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才能體現(xiàn)出來,或者說正是教材語言特有的聲律美感內在地決定了吟詠誦讀是其主要學習方式。因聽聲而記真切,因吟誦而見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語言的聲音美本身!這能夠看出每一天讓孩子反復吟誦這類讀本,美辭佳句盡入腹中,積累日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凝練、典雅的文言語感和美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識字量及運用知識的潛力得到了促進和發(fā)展。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教案篇十八
1、傳承中華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2、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
3、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全面提高。
20xx年9月20日。
三(2)班教室。
三(2)班全體少先隊員。
1.觀看優(yōu)秀人物視頻。
2.誦讀經(jīng)典美文。
3.隊員暢談活動收獲。
(二)教師準備。
1.深入學生,詳細了解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為開好隊會做準備工作。
2.確定主持人,擬寫班會主持詞。
(三)學生準備。
查找并學習經(jīng)典詩文,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一).導入。
主持人宣布活動目的、活動意乂。
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國學底蘊深厚綿長!
中國的國學,是華夏兒女繼往開來、和諧發(fā)展的文化根基!
國學,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今天,我們一起走。
進國學,去聆聽華夏五千年的心聲。
甲:張良對老人的“尊敬”讓我們佩服,可見誠信也很重要。
乙:下面請次文業(yè)同學為大家講“一諾千金”的故事。
乙:聽了這么多的故事,請大家跟著音樂,舒緩一下此時的心情,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文學擂臺賽。請同學們聆聽《春江花月夜》、《滿江紅》的配樂朗誦。
甲:說的真好,希望我們每位同學都能流利地背誦出這首愛國古詩,學習先人的愛國情懷,立志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f面有請第一組同學來讀《三字經(jīng)》,請第二組同學來讀《論語》,
請第三組同學來讀《弟子規(guī)》,請第四組同學來讀《道德經(jīng)》。
甲:同學們讀得很響亮,可見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滲透著中華經(jīng)典文化。
我想請問:各位同學自己在學習經(jīng)典詩文時有哪些收獲?
姜欣宜同學: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們明白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道理。
田靜鈺同學:通過學習經(jīng)典詩文,我們懂得了“余力學文,溫良恭儉讓”的做人準則。
趙穎同學:通過學習經(jīng)典詩文我們應該反思自己過去的表現(xiàn)。
甲:最后請班主任做總結。
族精神的`根基,希望大家繼續(xù)暢游在經(jīng)典美文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希望每位同學都能積極地投入到誦讀活動中,在活動中學習做人的道理,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f面我宣布:三(2)中隊“誦讀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中華美德”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下課。
本次主題隊會活動在學生們的心靈深處生根發(fā)芽了,特別是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所呈現(xiàn),比如回家再也沒有頂撞父母的現(xiàn)象,家長們也反映孩子們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學校生活中,科任教師也反映班里的孩子比以前知道感恩了,能主動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可見,看似平凡的小事,但在平凡中展示了本次少先隊活動課內容的真諦,對學生起到了重要的教育指導作用。
知識是簡單的事,心靈的塑造是最難的!把品德教育化為學生心靈內在的需要,經(jīng)典可以做到這一點。經(jīng)典雖然深奧難懂,但我們不必要求學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記到腦子里,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領悟自然就理解了。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幫助他們積累。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1.要充分利用班級文化墻的一角。輪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學把國學經(jīng)典抄寫在黑板的一角,讓學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課間就可以背誦,確保每天汲取一點國學經(jīng)典。
2.要評選優(yōu)秀家長。激勵家長參與,對關心孩子經(jīng)典誦讀,與孩子共同背誦的家長,提出表揚,發(fā)“書香家庭”的獎狀,激勵一些起帶頭作用的孩子更加努力。
3.班級經(jīng)常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利用班會時間或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學生排練經(jīng)典誦讀的活動,通過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52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