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學生教案(熱門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6 15:31:11
孔子和學生教案(熱門17篇)
時間:2023-11-16 15:31:11     小編:ZS文王

教案的修改和完善是一個不斷反思和改進的過程,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寫教案時要注重與其他學科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促進學科整合和綜合應用。教案的實施要注意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手段的選擇。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一

1、大家還記不記得在上一篇課文中,作者開頭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師孔夫子像。

2、為什么要拜孔子呢?(請同學回答,并順勢引出對孔子的介紹)。

3、這么偉大的一位萬世之師,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學生的?答:想。

二、整體感知。

1、好,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與學生》(用多媒體出示課題)。

2、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圈點問題,有不懂的地方畫出來,可以在旁邊寫上字;自學生字。

3、請學生提問,老師將問題整理歸類。

4、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再請同學起來朗讀一下這篇課文。請3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臺下同學當評委,看他們讀的對不對。

5、評論一下,引出生字的學習,用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請同學們讀幾遍,糾正發(fā)音。

三、分析課文,解決問題。

1、什么是有教無類?請同學們根據(jù)字面意思試著解釋一下。老師評價后給予正確解釋。從文中哪幾句話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無類?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請同學解釋一下,老師指正。文中哪幾段體現(xiàn)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從而引出對2、3段的研究)。

3、請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對話中出現(xiàn)了幾個人物?答:4個。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啊?答:顏回、子貢、子路、子張。(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一一出示或板書)。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別對他們做了什么評價?答:信用好,聰明,勇敢,嚴謹莊重。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一一出示或板書)。

5、孔子的學生們各有各的優(yōu)點,孔子跟他們相比,感覺自己怎么樣?。看穑翰患八麄?。

6、聽到孔子這么說,子夏很迷惑,“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跟您學習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問呢?那就讓我們跟子夏一起去問問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們的疑惑。問明白的同學請舉手告訴老師,孔子和你們說了些什么?答:……(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一一出示或板書缺點部分)。

7、就2、3段的內(nèi)容,再進一步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請大家一起來做一個游戲,三人一組,討論交流,分別說出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大家一定要根據(jù)平時的觀察,實事求是的說出同學的優(yōu)缺點。(討論后,老師請3-4組同學來回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們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饼R讀、分組讀、個人讀。請同學說說對本句的理解,老師點撥,使學生了解句意。再讀。各自背,同位互相檢查。

12、現(xiàn)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請大家用兩個詞概括。答: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學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稱為“萬事先師”,他為什么享有這么高的盛名呢?請大家齊讀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滿天下,第一點不難理解。那么為什么說他對中國的教育事業(yè)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呢?四人一組,討論一下,看看我們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師可以先舉例說明,例如不同年齡的人上不同的年級,學不同的東西,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等)。

16、整體回顧四、學寫摘錄筆記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本子來,我們繼續(xù)練習寫摘錄筆記,找出你們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寫到本子上,如果你對有關孔子的知識感興趣,也可以抄下來,另外,老師課上講過的有關名句,也可以記下來。

四、布置作業(yè)。

1、生字一個四遍,組兩個詞。

2、背過“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二

1、導入新課:板書“孔子”,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預習情況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2、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4、板書課題:“孔子和學生”,齊讀課題。

(關于孔子的相關資料很多,為了教學時不喧賓奪主,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資料的活動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準備:在不超越一分鐘的時間里,用喜歡的方式介紹孔子。結果在上課時,有的小組畫了畫,介紹的是孔子的外貌;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一些思想,背了一些孔子的話,并進行解釋;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生平。正如《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中所說的:“教學時,沒有必要把孔子說得神乎其神,也沒有必要對孔子的學說和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做過多的分析批判,因為學生將會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時加深對孔子的認識?!彼晕易隽艘陨显O計,提供一個鍛煉平臺給學生。學生為了這短短的一分鐘發(fā)言,要查閱資料,要確定介紹的主題,然后整理資料,要和別的小組溝通,以便準備的內(nèi)容不“撞車”,還要以集體的智慧訓練小組發(fā)言人。這樣有趣的、充溢智慧的、鍛煉能力的課外作業(yè),學生是興致勃勃地去完成的。)。

(二)整體感知,鞏固識字。

1、過渡:你們預習課文時讀了幾遍課文?有什么收獲?

2、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提醒學生注意讀好預習時新認識的字。

3、識字檢測:同桌互相聽讀新認識的詞語;在小組中互考認字表的字,并選擇其中的一兩個字組成詞語練習說話;開火車;小老師說識字(解決讀音、字形難點);完成學習卡的第一、二題:“拼拼音,再連線?!薄罢乙徽?,把讀音相同的字用相同的符號圈出來?!保ㄕJ字能力培養(yǎng)方面,從第七冊開始,字、詞、句的學習仍然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但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課外完成預習后,教師在課堂上要設計互動的平臺,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

(三)默讀課文,學會質(zhì)疑。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另一篇文章隨文標注問題的例子,感知用符號、線段標注問題或在有疑問的地方用文字標注問題的方法。

3、邊默讀邊圈點自身遇到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每人看5名同學的批注,互相學習如何批注問題,再以8人組為單位推選出做得較好的同學上講臺用投影儀展示。

5、小組討論解決自身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6、小組匯報交流情況,提出未解決的疑難問題,一起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接下去的學習活動中相機引導解決。

7、引導反思:在以上的活動中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在本單元要學會標注問題。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掌握,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教師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實踐。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差別,進行了梯度推進,先讓學生讀第一段,進行批注后,和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學會用問號或橫線旁寫文字的學生,請他們上來用投影儀在全班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個別學生還有困難,鼓勵其先向身邊的同學學習后再開始。)。

(四)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1、考慮: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2、默讀課文,邊讀邊考慮,邊圈點。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巡查學生的課本,務必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jù)問題在有關的語句旁寫文字,引導學生簡要地記下自身的考慮。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實在不會,就走到他的身旁,鼓勵他走出座位,不出聲,悄悄地去看三個同學怎么做,再回到座位做自身的。)。

3、組織學生交流自身探究的結果。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

a、個人讀、小組競賽讀、齊讀有關的語句,用聯(lián)系上文的方法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b、引導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讀孔子與子夏對話,聯(lián)系下文了解孔子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5、小組討論:孔子的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找一找你在哪方面還需要進步?

6、小組發(fā)言人匯報討論結果。

7、教師小結:在孔子的眼里,每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比方顏回的守信用、子貢的聰明、子路的勇敢、子張的嚴謹莊重,都值得自身學習;比起他人,每個人都必定有缺乏,即使是孔子這樣的人,也需要學習。這些思想即使是現(xiàn)在,也很有價值,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所以說他是大教育家。子夏“明白這是老師對自身的教育”,“這”指的是“要不時學習”的道理,我們也受到了啟發(fā),相信這會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態(tài)度有很大的影響。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問題引發(fā)探究,學生在交流閱讀所得時學會合作,在合作釋疑中領會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滲透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本課的生字不多,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貫徹北師大版教材隨文識字的原則,結合拼音識字,在讀中相機鞏固生字詞“富裕、選擇、謹慎、謙虛”。)。

(五)自讀摘錄,深化感悟。

1、讀課文,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身喜歡的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把自身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身對它的理解。

3、拓展考慮:假如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在閱讀中積累,積累的過程也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個性化的積累的同時也積淀了情感,再次對“萬世之師”——孔子的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六)創(chuàng)設情景,逾越文本。

1、對比以下兩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孔子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孔子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三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實際意義的教育思想。

2、學生認生字7個,學寫10個。聯(lián)系課文理解和積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詞語。

3、繼續(xù)練習在自讀中作批注筆記,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四

1.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單元的“學會標注問題”這一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中掌握這一閱讀方法。

2.根據(jù)文章的描寫較為疏淡,語言較為平直的特點,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活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教育思想。

2.學生認生字7個,學寫10個。聯(lián)系課文理解和積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詞語。

3.繼續(xù)練習在自讀中作批注筆記,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板書“孔子”,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預習情況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2.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關于孔子的相關資料很多,為了教學時不喧賓奪主,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的活動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準備:在不超過一分鐘的時間里,用喜歡的方式介紹孔子。結果在上課時,有的小組畫了畫,介紹的是孔子的外貌;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一些思想,背了一些孔子的話,并進行解釋;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生平。正如《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中所說的:“教學時,沒有必要把孔子說得神乎其神,也沒有必要對孔子的學說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做過多的分析批判,因為學生將會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斷加深對孔子的認識?!彼晕易隽艘陨显O計,提供一個鍛煉平臺給學生。學生為了這短短的一分鐘發(fā)言,要查閱資料,要確定介紹的主題,然后整理資料,要和別的小組溝通,以便準備的內(nèi)容不“撞車”,還要以集體的智慧訓練小組發(fā)言人。這樣有趣的、充滿智慧的、鍛煉能力的課外作業(yè),學生是興致勃勃地去完成的。)。

(二)整體感知,鞏固識字。

1.過渡:你們預習課文時讀了幾遍課文?有什么收獲?

2.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提醒學生注意讀好預習時新認識的字。

3.識字檢測:同桌互相聽讀新認識的詞語;在小組中互考認字表的字,并選擇其中的一兩個字組成詞語練習說話;開火車;小老師說識字(解決讀音、字形難點);完成學習卡的第一、二題:“拼拼音,再連線。”“找一找,把讀音相同的字用相同的符號圈出來?!保ㄕJ字能力培養(yǎng)方面,從第七冊開始,字、詞、句的學習仍然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但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課外完成預習后,教師在課堂上要設計互動的平臺,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

(三)默讀課文,學會質(zhì)疑。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另一篇文章隨文標注問題的例子,感知用符號、線段標注問題或在有疑問的地方用文字標注問題的方法。

3.邊默讀邊圈點自己遇到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每人看5名同學的批注,互相學習如何批注問題,再以8人組為單位推選出做得較好的同學上講臺用投影儀展示。

5.小組討論解決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6.小組匯報交流情況,提出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共同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接下去的學習活動中相機引導解決。

7.引導反思:在以上的活動中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在本單元要學會標注問題。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掌握,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教師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實踐。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差異,進行了梯度推進,先讓學生讀第一段,進行批注后,及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學會用問號或橫線旁寫文字的學生,請他們上來用投影儀在全班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個別學生還有困難,鼓勵其先向身邊的同學學習后再開始。)。

(四)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1.思考: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巡查學生的課本,務必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jù)問題在有關的語句旁寫文字,引導學生簡要地記下自己的思考。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實在不會,就走到他的身旁,鼓勵他走出座位,不出聲,悄悄地去看三個同學怎么做,再回到座位做自己的。)。

3.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探究的結果。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

a.個人讀、小組比賽讀、齊讀有關的語句,用聯(lián)系上文的方法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b.引導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讀孔子與子夏對話,聯(lián)系下文了解孔子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5.小組討論:孔子的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找一找你在哪方面還需要進步?

6.小組發(fā)言人匯報討論結果。

7.教師小結:在孔子的眼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點,比如顏回的守信用、子貢的聰明、子路的勇敢、子張的嚴謹莊重,都值得自己學習;比起別人,每個人都必然有不足,即使是孔子這樣的人,也需要學習。這些思想即使是現(xiàn)在,也很有價值,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所以說他是大教育家。子夏“明白這是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這”指的是“要不斷學習”的道理,我們也受到了啟發(fā),相信這會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態(tài)度有很大的影響。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問題引發(fā)探究,學生在交流閱讀所得時學會合作,在合作釋疑中領會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滲透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本課的生字不多,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貫徹北師大版教材隨文識字的原則,結合拼音識字,在讀中相機鞏固生字詞“富裕、選擇、謹慎、謙虛”。)。

(五)自讀摘錄,深化感悟。

1.讀課文,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己喜歡的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

3.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在閱讀中積累,積累的過程也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個性化的積累的同時也積淀了情感,再次對“萬世之師”――孔子的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六)創(chuàng)設情景,超越文本。

1.對比以下兩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孔子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孔子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2.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二部分:這一段課文,寫的是孔子與子夏的對話,可是,作者卻沒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或語氣,今天,我們來當一回“小作家”,把人物對話時的神態(tài)和語氣補上,好不好?為了寫得生動一些,可以先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演一演,試一試怎么說才符合人物的身份,再討論用什么詞語能寫得生動、準確。

3.組織小組、班級交流活動:把你補寫了人物神態(tài)或語氣對話后的片段讀給同學們聽,再請同學們評一評。

(抓住課文的空白點讓學生補寫人物對話時的神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超越文本的創(chuàng)造思維。)。

(七)練習寫生字10個,寫完后組織小組評議。

五、課后反思。

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要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惫膭顚W生質(zhì)疑問難,對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非常重要。而教師鼓勵學生提問題固然重要,方法的引導也非常重要。本課的設計,教師就像是一位教會孩子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創(chuàng)設平臺,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能力,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樂趣。另外,教師在課堂中有機運用小組學習和梯度推進,重視發(fā)揮人力資源的作用,對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實現(xiàn)學習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本課教學設計,花樣不多,實實在在,把大量的時間還給了學生,而老師的主導作用也發(fā)揮得恰到好處。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五

1.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單元的“學會標注問題”這一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充沛的實踐中掌握這一閱讀方法。

2.根據(jù)文章的描寫較為疏淡,語言較為平直的特點,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活動。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實際意義的教育思想。

2.學生認生字7個,學寫10個。聯(lián)系課文理解和積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詞語。

3.繼續(xù)練習在自讀中作批注筆記,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

兩課時。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板書“孔子”,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預習情況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2.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關于孔子的相關資料很多,為了教學時不喧賓奪主,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資料的活動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準備:在不超越一分鐘的時間里,用喜歡的方式介紹孔子。結果在上課時,有的小組畫了畫,介紹的是孔子的外貌;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一些思想,背了一些孔子的話,并進行解釋;有的小組介紹的是孔子的生平。正如《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中所說的:“教學時,沒有必要把孔子說得神乎其神,也沒有必要對孔子的學說和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做過多的分析批判,因為學生將會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時加深對孔子的認識?!彼晕易隽艘陨显O計,提供一個鍛煉平臺給學生。學生為了這短短的一分鐘發(fā)言,要查閱資料,要確定介紹的主題,然后整理資料,要和別的小組溝通,以便準備的內(nèi)容不“撞車”,還要以集體的智慧訓練小組發(fā)言人。這樣有趣的、充溢智慧的、鍛煉能力的課外作業(yè),學生是興致勃勃地去完成的。)。

(二)整體感知,鞏固識字。

1.過渡:你們預習課文時讀了幾遍課文?有什么收獲?

2.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提醒學生注意讀好預習時新認識的字。

3.識字檢測:同桌互相聽讀新認識的詞語;在小組中互考認字表的字,并選擇其中的一兩個字組成詞語練習說話;開火車;小老師說識字(解決讀音、字形難點);完成學習卡的第一、二題:“拼拼音,再連線?!薄罢乙徽?,把讀音相同的字用相同的符號圈出來。”(認字能力培養(yǎng)方面,從第七冊開始,字、詞、句的學習仍然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但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課外完成預習后,教師在課堂上要設計互動的平臺,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

(三)默讀課文,學會質(zhì)疑。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另一篇文章隨文標注問題的例子,感知用符號、線段標注問題或在有疑問的地方用文字標注問題的方法。

3.邊默讀邊圈點自身遇到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每人看5名同學的批注,互相學習如何批注問題,再以8人組為單位推選出做得較好的同學上講臺用投影儀展示。

5.小組討論解決自身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6.小組匯報交流情況,提出未解決的疑難問題,一起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接下去的學習活動中相機引導解決。

7.引導反思:在以上的活動中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在本單元要學會標注問題。學生對閱讀方法的掌握,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教師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實踐。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差別,進行了梯度推進,先讓學生讀第一段,進行批注后,和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學會用問號或橫線旁寫文字的學生,請他們上來用投影儀在全班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個別學生還有困難,鼓勵其先向身邊的同學學習后再開始。)。

(四)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1.考慮: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2.默讀課文,邊讀邊考慮,邊圈點。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巡查學生的課本,務必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jù)問題在有關的語句旁寫文字,引導學生簡要地記下自身的考慮。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實在不會,就走到他的身旁,鼓勵他走出座位,不出聲,悄悄地去看三個同學怎么做,再回到座位做自身的。)。

3.組織學生交流自身探究的結果。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

a.個人讀、小組競賽讀、齊讀有關的語句,用聯(lián)系上文的方法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b.引導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讀孔子與子夏對話,聯(lián)系下文了解孔子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5.小組討論:孔子的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找一找你在哪方面還需要進步?

6.小組發(fā)言人匯報討論結果。

7.教師小結:在孔子的眼里,每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比方顏回的守信用、子貢的聰明、子路的勇敢、子張的嚴謹莊重,都值得自身學習;比起他人,每個人都必定有缺乏,即使是孔子這樣的人,也需要學習。這些思想即使是現(xiàn)在,也很有價值,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所以說他是大教育家。子夏“明白這是老師對自身的教育”,“這”指的是“要不時學習”的道理,我們也受到了啟發(fā),相信這會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態(tài)度有很大的影響。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問題引發(fā)探究,學生在交流閱讀所得時學會合作,在合作釋疑中領會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滲透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本課的生字不多,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貫徹北師大版教材隨文識字的原則,結合拼音識字,在讀中相機鞏固生字詞“富裕、選擇、謹慎、謙虛”。)。

(五)自讀摘錄,深化感悟。

1.讀課文,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身喜歡的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把自身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身對它的理解。

3.拓展考慮:假如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在閱讀中積累,積累的過程也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個性化的積累的同時也積淀了情感,再次對“萬世之師”――孔子的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六)創(chuàng)設情景,逾越文本。

1.對比以下兩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孔子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孔子和顏悅色地告訴子夏:“顏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變通;子貢聰明,但他不夠謙虛……”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六

一、預習課文要求。

1、自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識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邊讀邊圈點自己遇到的問題。

二、導入新課。

1、出示“孔子”的畫像,你認識他嗎?板書“孔子”。

2、根據(jù)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生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5、引導學生思考: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課文。

1、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2、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引導學生了解孔子與子夏對話時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4、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5、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將疑難問題全班交流。

四、作業(yè):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己喜歡的。

一、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孔子的認識。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四、讀名言警句,試著背下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t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tài)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边@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五、讀課文,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后進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議。

一、復習鞏固認詞:

富裕、天資、愚笨、選擇、謹慎、謙虛。

二、比較記憶字形。

裕資擇謹慎。

浴姿澤勤真。

三、練習寫生字10個。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七

本課一共四段,內(nèi)容簡短。第一段主要講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到學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講孔子在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的同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講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學生各有優(yōu)點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斷學習。最后一段講后人對孔子的評價。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正確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能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fā)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1、理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含義。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現(xiàn)實意義。

1、大家還記不記得在上一篇課文中,作者開頭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師孔夫子像。

2、為什么要拜孔子呢?(請同學回答,并順勢引出對孔子的介紹)。

3、這么偉大的一位萬世之師,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學生的?答:想。

1、好,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與學生》(用多媒體出示課題)。

2、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圈點問題,有不懂的地方畫出來,可以在旁邊寫上字;自學生字。

3、請學生提問,老師將問題整理歸類。

4、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再請同學起來朗讀一下這篇課文。請3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臺下同學當評委,看他們讀的對不對。

5、評論一下,引出生字的學習,用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請同學們讀幾遍,糾正發(fā)音。

1、什么是有教無類?請同學們根據(jù)字面意思試著解釋一下。老師評價后給予正確解釋。從文中哪幾句話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無類?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請同學解釋一下,老師指正。文中哪幾段體現(xiàn)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從而引出對2、3段的研究)。

3、請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對話中出現(xiàn)了幾個人物?答:4個。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答:顏回、子貢、子路、子張。(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一一出示或板書)。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別對他們做了什么評價?答:信用好,聰明,勇敢,嚴謹莊重。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一一出示或板書)。

5、孔子的學生們各有各的優(yōu)點,孔子跟他們相比,感覺自己怎么樣?。看穑翰患八麄?。

6、聽到孔子這么說,子夏很迷惑,“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跟您學習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疑問呢?那就讓我們跟子夏一起去問問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們的疑惑。問明白的同學請舉手告訴老師,孔子和你們說了些什么?答:……(隨著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一一出示或板書缺點部分)。

7、就2、3段的內(nèi)容,再進一步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請大家一起來做一個游戲,三人一組,討論交流,分別說出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大家一定要根據(jù)平時的觀察,實事求是的說出同學的優(yōu)缺點。(討論后,老師請3-4組同學來回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們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饼R讀、分組讀、個人讀。請同學說說對本句的.理解,老師點撥,使學生了解句意。再讀。各自背,同位互相檢查。

12、現(xiàn)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請大家用兩個詞概括。答: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學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稱為“萬事先師”,他為什么享有這么高的盛名呢?請大家齊讀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滿天下,第一點不難理解。那么為什么說他對中國的教育事業(yè)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呢?四人一組,討論一下,看看我們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師可以先舉例說明,例如不同年齡的人上不同的年級,學不同的東西,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等)。

16、整體回顧四、學寫摘錄筆記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本子來,我們繼續(xù)練習寫摘錄筆記,找出你們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寫到本子上,如果你對有關孔子的知識感興趣,也可以抄下來,另外,老師課上講過的有關名句,也可以記下來。

1、生字一個四遍,組兩個詞。

2、背過“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知道雖各有優(yōu)點,但都還要不斷學習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朗讀課文。

二、分析課文,解決問題。

1、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別對他們做了什么評價?

2、孔子的學生們各有各的優(yōu)點,孔子跟他們相比,感覺自己怎樣?

3、聽到孔子這么說,子夏很迷惑,“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跟您學習呢?”那就讓我們跟子夏一起去問問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們的疑惑。

4、就2、3段的內(nèi)容,再進一步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三、下面請大家一起來做一個游戲。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四、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板書設計:

有教無類。

“萬世先師”

因材施教。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九

1.理解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教育思想。

2.學認生字7個,學寫10個,聯(lián)系課文理解和積累詞語“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顏悅色”等詞語。

3.繼續(xù)練習在自讀中作批注筆記,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

一、預習課文要求。

1.自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識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邊讀邊圈點自己遇到的問題。

二、導入新課。

1.出示“孔子”的畫像,你認識他嗎?板書“孔子”。

2.根據(jù)自己的`預習情況請生上臺向大家介紹孔子。

3.過渡: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過三千多名學生。

5.引導學生思考: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課文。

1.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圈點。

2.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的看法。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孔子教育學生不分高低貴*,一視同仁,理解“有教無類”一詞。

引導學生了解孔子與子夏對話時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詞。

4.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5.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將疑難問題全班交流。

四、作業(yè):采集孔子的言語,摘錄自己喜歡的。

一、把自己摘錄的孔子名言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孔子的認識。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么?

四、讀名言警句,試著背下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t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表明了孔子對身邊人的態(tài)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边@句話表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的特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

五、讀課文,做摘錄筆記。教師指導后進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議。

一、復習鞏固認詞:

富裕、天資、愚笨、選擇、謹慎、謙虛。

二、比較記憶字形。

裕資擇謹慎。

浴姿澤勤真。

三、練習寫生字10個。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

1、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單元的“學會標注問題”這一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充沛的實踐中掌握這一閱讀方法。

2、根據(jù)文章的描寫較為疏淡,語言較為平直的特點,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想像能力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活動。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一

本課一共四段,內(nèi)容簡短。第一段主要講孔子是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張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受到學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講孔子在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的同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講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學生各有優(yōu)點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斷學習。最后一段講后人對孔子的評價。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二

傳統(tǒng)的五倫關系是這樣排列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師友。可是在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明王朝,有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在他的《夫婦論》里,將五倫關系作了重新排列:夫婦、父子、兄弟、師友、君臣。這個人后來被迫害死于獄中,他就是著名的思想家李贄。

1.本文是一篇駁論文,作者要駁斥的主要論題是什么?要達到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確:駁斥的主要論題是“人皆以孔子為大圣”“皆以老、佛為異端”。要達到的目的是揭示歷代儒家之徒盲目尊孔的荒謬無知。

2.作者是如何證明“人皆以孔子為大圣”“皆以老、佛為異端”這一論題是虛假的?

明確:文章全用反語,層層剝開了“人皆以孔子為大圣”“皆以老、佛為異端”的原因。這就是萬口一詞,千年一律,陳陳相因,從不以為非,不敢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更可笑的是人人相信,人人卻又不是真知,只不過是儒家的先輩這樣說,父師跟著這樣說,大家也跟著這樣說罷了?!爸两袢?,雖有目,無所用矣。”就是這么一種滑稽可笑的情狀。作者還巧妙地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孔子的原話搬出來。原來“人皆以孔子為大圣”“皆以老、佛為異端”,無非是斷章取義,完全是因為主觀臆斷了孔子的“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與“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既然最原始的論據(jù)是虛假的,得出來的結論也必然是虛假的。

明確:以孔子自己的話作為材料,揭穿世代相傳的所謂“大圣”和“異端”,只是儒先們的“臆度而言之”,與孔子的原話并不一樣,是斷章取義,這樣就用有力的論據(jù),駁倒了對方的言論。

明確:這樣寫意在表明后世學孔的道學家,他們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禮教把人們不同的個性“強而齊之”,使人人都變成一個模樣,因而更具有諷刺和批判意義。

明確:作者生活在一個思想統(tǒng)治嚴酷,沒有言論自由,人們的個性被嚴重束縛的社會,有先進思想的人勢單力薄,根本無法與統(tǒng)治者的爪牙——強大的道學家抗衡,只能被迫屈從。

李贄筆下奉孔子為“大圣”的“人人”沒有主見,人云亦云,是一群愚昧懵懂而卻自以為“知”的荒謬鄙陋之徒。而司馬遷是以大量的史實為依據(jù),親讀孔子之書,親臨孔子故里走訪,親見孔子門徒虔誠習禮后,才分析總結給孔子下歷史定論的,他們與司馬遷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晚明政治日趨黑暗,資本主義有了萌芽,這就刺激著一部分具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要求解放思想,重視現(xiàn)實問題。李贄是這時候涌現(xiàn)出的杰出代表。

李贄一生最著力反對的就是當時封建制度的精神和社會支柱——道學家們,即文中的“人人”。這些道學家“陽為道學,陰為富貴,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而他們騙人的招牌就是孔子之學??鬃拥乃枷?,歷史地看,不可以簡單地一概否定。李贄于孔子學說本身,就大體而言,并不取否定態(tài)度,他所深惡痛絕的是后世學孔的道學家,他們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禮教將人們不同的個性“強而齊之”,使人人變成一個模樣。從提倡個性自由、個性解放出發(fā),李贄當然要給予他們尖刻的批判和諷刺。

1.以“我眼中的”為題目作文,橫線上可填歷史文化名人。要求有自己個性化的見解。

2.背誦課文。

3.課后閱讀《李贄——老憤青的童心》(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三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認識一個可能比李老師更有名的人,知道是誰嗎?是孔子……。

二、新授。

1.同學們,你們游過春嗎?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也游春,要想知道這個答案……結合。

3.讀書之前,我提了兩個要求……。

(1)出示生字。

(2)指名讀。

(3)中間有兩個字“眸子、河畔”

(1)指名讀。

學生1: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2:讀第十自然段。

學生3:讀第八自然段“得行”(不讀輕聲)。

學生4: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5:讀第十一自然段。

學生6:讀第十二自然段。

(1)讀成語(領讀-齊讀)。

(2)對于這些成語的理解,大家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解釋,大家還有什么方法?

(3)師生交流方法。

(4)再讀成語。

(5)知道為什么要讓大家再讀一遍呢?(師生交流)。

孔子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我們多讀,多記就便于積累和運用了。

6.2500年,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是怎么樣游春的呢?

(2)師生交流。

(3)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知道在哪里嗎?

7.出示第二段。

(1)指名讀。

(2)喜歡這一小節(jié)嗎?喜歡的理由是什么?

(3)師生交流。

(4)指名讀(讓最好的學生來讀!這一點值得商榷,課堂應該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和展示的舞臺。)。

(5)齊讀文字。

8.當?shù)茏觽兌继兆碓诿利惖拇汗獾臅r候,孔子在干什么?

(1)學生說。

(2)水,對于大家來說,我們太熟悉了……在這平平常常的水中,孔子看到了什么?讀讀你找的句子。

(3)學生讀。

(4)聽了孔子的這番語言,……。

9.哪些話讓你感到很驚訝,哪些話最讓你驚訝,談談自己的感想,并把這種感謝寫下來。

(1)學生自讀、自悟、自寫。

(2)師生交流。

(3)教師小結。

10.知道什么樣的人是君子嗎?

(1)師生交流。

(2)水有什么?還有……還有……。

(3)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這位真君子,齊讀這一小節(jié)。

(4)教師小結。

11.他們在游春的時候還做了什么?

(1)師生交流。

(2)教師板書:談。

志向。

(3)看來。

(4)剛才一直是大家讀書……陳老師也想讀讀。

12.此時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板書:更濃了。

(1)先前……大家就感到春意更濃了。

(2)為什么會這樣呢?

(3)讓大家再讀書,再思考。

13.上課前,我們知道孔子是……,現(xiàn)在你們知道孔子是什么樣的人呢?

(1)師生交流。

學生說:孔子能歌善舞、善施教化的人。

學生說:孔子是一個善于觀察思考的人。

三、總結、作業(yè)。

1.今天大家認識了孔子,但是你們了解孔子僅僅是冰山一角。

2.指名讀作業(yè)。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段。

2學習根據(jù)具體語境及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點詞句,品詞賞句,積累和發(fā)展語言。.

3..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發(fā)學生對他們的崇敬之情。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師要真誠、無私。

課前準備。

了解《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入選的中國人人名、搜集孔子名言等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題。

二、直奔中心,提煉問題。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讀句子。

2.提煉中心問題:孔子和老子有哪些品行得到人們的尊重呢?

三、圍繞中心,品讀感悟。

1.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課文,靜靜地、默默地讀讀課文第二段,劃出能表現(xiàn)孔子拜師辛苦的詞語。

2.品讀“不怕辛苦”

(1)出示學生找到的詞語。

(2)讀一讀詞語。

(3)播放“風雨雷電聲”,感受辛苦。

(4)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孔子會怎么做?相機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5)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讀,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指導朗讀。

3.品讀“有禮貌”

3、感悟“謙虛好學”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a.指名讀這段話。

b.學習“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

齊讀,理解“止境”。聯(lián)系實際談對句子的理解。

師:“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是孔子對學習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師的根本原因。這句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代替,那就是——學無止境?!皩W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他向老子學禮教,向萇弘學習樂理,向師襄學習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也就是說學習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就是他提出來的?/p>

齊讀這句話,告訴你自己。

再讀這句話,告訴同學們。

大聲讀這句話,讓所有的人都知道。

師:孔子就是這樣謙虛好學的,你熟悉的人中有沒有想孔子這樣活到老學到老的?

3.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段。

(1)自由練讀對話。

(2)指名讀對話。

(3)全體合作讀對話。

四、緊扣中心,談孔子和老子。

師:孔子拜師的場面真是感人,難怪成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師之后,師徒二人的舉動還讓人佩服嗎?讀一讀。

出示句子: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1)讀孔子名言。

(2)說說老子是怎么教學的。

再讀中心句。

師:孔子和老子,一個謙虛好學,一個誨人不倦,一個不恥下問,一個毫無保留,多么偉大的古代學者風范?。‰y怪人們?nèi)绱司粗厮麄?,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吧!(出示中心句,齊讀)。

五.拓展延伸,語言實踐。

1.孔子生平簡介。

2.生本對話。

師;今天,我們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走進了孔子,認識了老子?,F(xiàn)在我們要穿越千年是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零距離的交流。

(出示練習題)寫話訓練: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方面,寫一句或幾句話。

(1)我想對孔子說:———————————————————。

(2)我想對老子說:————————————————————————————。

(生做后交流)。

六總結全文。

師:老師讀了這個故事后,還為孔子寫了一首小詩呢。(出示小詩)。

傳誦一個故事,

是為了牢記一位圣人;

懷念一位偉人,

是為了學習一種精神。

請記住這位萬世師表的孔子吧,

他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掌握文章內(nèi)容。

3、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字,掌握“厭倦、洋溢、抑揚起伏、爐火純青”等詞。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教學難點:

能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傳他的學生有三千多人,他是偉大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提醒學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三、學習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同桌合作識字。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針對學生容易讀錯和認錯的字作適當指導。

4、認讀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四、練習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輕聲朗讀,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同組互讀,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4、指名讀。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學習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重點:

學習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深入學習課文。

1、讀課文想一想,根據(jù)課文中描寫的孔子彈奏的樂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試著用課文中的詞來回答。(爐火純青)。

2、爐火純青什么意思?(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彈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這你有什么疑問?

(為什么彈得這么好?他怎么練的?……)。

4、哪部分寫了孔子學琴的內(nèi)容?(2——6自然段)。

(1)自讀2——6自然段,畫出文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想一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高超水平呢,邊讀邊把課文描寫孔子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畫出來,認真讀一讀,仔細體會。試著填表,小組之間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時間孔子彈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會彈沒有真正掌握彈琴的技巧。

過了幾天順暢自然、悅耳動聽沒有領會曲子的思想內(nèi)容。

又過了幾天令師襄如癡如醉沒有體會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不知過了多少天抑揚的琴聲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誰,心情激動。

三、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抓重點詞句逐步體會。

1、引導學生抓住“畢恭畢敬”“一遍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體會孔子練琴的認真、嚴肅。

課件:(對比讀)。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畢恭畢敬地彈著那首曲子,彈完一遍又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彈著那首曲子。

2、練習朗讀。

3、孔子如此刻苦的練習彈琴,但他并不滿足于會彈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據(jù)孔子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和師襄聽琴后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

2、說說學習課文后受到的啟發(fā)。

五、課外拓展。

1、摘抄描寫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精彩語句。

2、積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和學生教案篇十七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子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釋:“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意為: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卻沿著曠野而行??鬃佑靡孕稳菟c弟子被圍于野的困境。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3分)。

1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3分)。

a.諸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tǒng)稱,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為山名,“仲”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c.一以貫之:即“以一貫之”,意思是做人堅守一個根本的原則??鬃又v到“一以貫之”,即將忠恕之道貫穿始終,這是他學問淵博的根本所在。

d.宰,原指貴族的管家,后也作縣令別名,如“家君作宰”,本文為第一種含義。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孔子為人正直,不畏危難。他因批評陳國和蔡國國君的問題,在陳蔡之間遭遇兩國的圍攻,但依然堅持教學,臨危不忘義,處變而不驚,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的士節(jié)寫下了形象的注解。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陳國時,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就連被孔子稱為最勇敢的子路這時也沉不住氣了。

c.子路面對困境,主張反省。他認為孔子的學說得不到當權者的信任,有可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德行不夠,應該加以改進。

d.子路、子貢對孔子“為什么受困在這里”的回答,雖然角度不同,但都對孔夫子之道表示質(zhì)疑,表現(xiàn)了二人“窮”境之中的信仰危機,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評。

1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3分)。

(2)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分)。

(3)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分)。

20.子貢和顏回對孔子問題的回答,分別表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3分)。

答案。

16.a原文斷句為: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根據(jù)主語一致原則,可以先排除c、d,再根據(jù)上文提示,“賜”與下文單獨斷開。

17.b“仲”在這里指孔子在兄弟中的排行。

18.a孔子遭遇陳蔡兩國圍攻的原因是他過于賢能,威脅到了兩國掌權大夫的利益。

19(1)如今的楚國,是個大國,卻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國被重用,那么我們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們就危險了。(聘,征聘,聘請,1分;用于楚,被楚國任用,1分;用事,掌權,1分)。

(2)雖然是這樣,老師還是要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值得擔心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雖然,雖然是這樣,1分;不容,不被接納,1分;病,憂慮,擔心,1分;)。

(3)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yǎng)父母都成問題。

20.子貢:在特殊境遇下,降低標準,動搖信念,改變志向;

顏回:在任何時候都加強修養(yǎng),堅定信念,堅守操行。

參考譯文:

孔子遷居到蔡國三年,吳國攻打陳國。楚國救援陳國,軍隊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住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上,楚國便派人去聘請孔子??鬃诱巴菀娊邮芷付Y,陳國、蔡國的大夫商議說:“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賢人,他所指責諷刺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長久地停留在我們陳國和蔡國之間,大夫們的施政措施、所做所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國,是個大國,卻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國被重用,那么我們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們就危險了?!庇谑撬麄冸p方就派了一些服勞役的人把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無法行動,糧食也斷絕了。跟從的弟子餓病了,站都站不起來??鬃訁s還在不停地給大家講學,朗誦詩歌、歌唱、彈琴。子路很生氣地來見孔子:“君子也有困窘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節(jié)操不動搖,小人遇到困窘就會不加節(jié)制,什么過火的事情都做得出來?!?/p>

這時子貢的臉色也變了??鬃诱f:“賜啊,你認為我是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回答說:“是的。難道不對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種基本原則貫穿于全部學說之中的?!?/p>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中不高興。便叫來子路問道:“《詩經(jīng)》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卻排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們的學說有什么不對嗎?我們?yōu)槭裁磿涞竭@種地步呢?”子路說:“大概是我們的德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謀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放我們通行。”孔子說:“有這樣的話嗎?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里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假使有智謀的人就能暢行無阻,哪里會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出,子貢進來見孔子??鬃訉ψ迂曊f:“賜啊,《詩經(jīng)》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卻徘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們的學說有有什么不對嗎?我們?yōu)槭裁绰涞竭@種地步呢?”子貢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老師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孔子說:“賜啊,好的農(nóng)夫雖然善于耕種,但他卻不一定有好的收獲;好的工匠雖然有精巧的手藝,但他卻未必能使人們都稱心如意。有修養(yǎng)的人能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guī)范國家,用道統(tǒng)來治理臣民,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現(xiàn)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學說,反而追求茍合取容。賜啊,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

子貢出去之后,顏回進來見孔子。孔子說:“回啊,《詩經(jīng)》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卻徘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們的學說有什么不對嗎?我們?yōu)槭裁绰涞竭@種地步呢?”顏回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雖然是這樣,老師還是要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可擔心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一個人不研修自己的學說,那才是自己的恥辱。至于已下大力研修的學說不被人所用,那是當權者的恥辱了。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關系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孔子聽了欣慰地笑著說:“是這樣的啊,姓顏的小伙子!假使你有很多錢財,我愿意給你做管家?!?/p>

于是派子貢到楚國去。楚昭王調(diào)動軍隊來迎接孔子,這才除了這場災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51009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