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事實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在總結中,我們可以結合一些實例和案例,以增加可讀性和說服力。下面是一些可行的建議書樣例,供大家在撰寫建議時參考和借鑒。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的:1、理解古詩的意思,學會古詩學習的方法。
2、通過對古詩的理解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教會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的意思,學會古詩學習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對古詩的理解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看到古詩一詞,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學過的古詩,就讓其背誦;或想起學詩的方法,引導學生補充,教師板書;或問本節(jié)學哪首詩)適機板書課題――長歌行。
師:是呀,古詩語言凝練,有許多千古流傳的名句,告訴我們深刻的人生哲理?!堕L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題為“長歌行”的樂府民歌都有對人生苦短的感悟,這篇《長歌行》也不例外。
二、學習。
師:請同學們各自放聲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生:讀課文。(教師關注讀的不好的學生)。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評價他們讀得怎樣?
(指名幾個學生讀,大家評價)。
生:說不懂的字句。
師:請你和同桌議議這些字句的意思。
師:這首詩寫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讀懂)。
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的?請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交流。
生:討論交流。
匯報:
2、寫花草易萎:“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jié)至,j黃華葉衰?!睖嘏拇禾旖o萬物帶來了恩惠,使它們充滿生機;但常常擔憂秋天的到來,因為一到秋天,草木枯黃,百花凋零,萬物失去了活力。――萬物的`生命雖是美好,但多么短暫??!
3、寫百川歸海:“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北姸嗪恿鞫枷驏|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流回來呢?――百川東流,永遠是一去不復返的呀!
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全詩的主旨句,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青年時期不努力學習,到老了只能白白地傷心后悔。全詩借助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歸海等自然現(xiàn)象警示人們:美好時光短暫而易逝;人生短促,要珍惜時間,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徒然嘆息。全詩令人深思,發(fā)人深省。
5、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扒嗲唷庇髌渖L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指名有感情讀詩)(悟情)。
三、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從中獲得的道理;或是別的惜時名言詩句。
(根據情況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選擇你喜歡的背誦)(延伸)。
師總結:是呀,燕子去了,會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日子,卻是一去不復返的?!吧倌暌桌蠈W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毕M覀兩賶讯嗯?,老大不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呀!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葵,衰,煮,羹,煎。
2.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詞的意思。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2詩人感情的把握。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整體把握。
1.導言:我們曾經學過《古朗月行》,誰給大家介紹或背誦一下?
2.簡介“行”是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學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3.這是一首古代樂府民歌。
二.朗讀詩句,理解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練習朗讀。
1.師范讀,能力較強的同學范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指名朗讀;齊讀。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讀自悟。
小聲朗讀詩句,根據注釋,逐句理解大意。
2.小組合作:每人說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內容,推選出最貼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組代表說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評議,教師點撥。
(2)啟發(fā):全詩講了自然界的什么現(xiàn)象?(自然界萬物從繁盛到衰敗的自然規(guī)律)你體會了什么?(光陰一去不復返)。
(3)由此作者發(fā)出了什么樣的感嘆?。ㄉ賶巡慌?,老大徒傷悲)。
(4)結合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練習背誦。
五、識記生字:癸、衰。
六、導入學習《七步詩》。
1、剛才,大家學習《長歌行》時,非常認真,下面的時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七步詩》。
2、誰知道關于《七步詩》的傳說。(學生知道就由學生來講,如果不知道,由教師來做簡單介紹。)。
七、朗讀詩句。
1、教師范讀;學生范讀。(注意讀出抑揚頓挫)。
2、同桌間練習朗讀,互相糾正讀音、語氣。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4、齊讀。
八、品讀詩句,想想每句詩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據注釋)。
九、作業(yè):把你對詩句的理解講給你的家人聽,請他們提出意見。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弄懂詩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詩句的意思講給你的家人聽后,他們有什么建議或給予你什么樣的評價?(學生暢談)。
2、小組合作:在組內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同學交流。
3、全班交流:各組推舉同學與大家交流,學生評議,教師點撥。
二、理解詩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比喻兄弟相殘)。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于兄弟之間手足相殘的無奈與哀怨。)。
4.練習朗讀這兩句詩。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練習背誦。
五.教師.總結:我們深深同情曹植的無奈,同時被他橫溢的才華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會的帝王之家為了爭奪、捍衛(wèi)權勢不惜手足相殘的扭曲人性。
六.導入: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非常熟悉的詩――《出塞》。誰能給大家背誦這首詩?
七.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八.根據注釋理解詩文。
1.組內討論:每人根據注釋說說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商議。如解決不了,留與向全班同學或老師請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問題,大家商討,教師點撥。
3.練習說出全詩的大意。
九.通過具體詩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紹本詩的歷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讀詩句,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表現(xiàn)詩人對朝廷不能抵御外敵的一種失望,以及渴望出現(xiàn)“飛將軍”李廣式的英雄。
十.舉行“賽詩會”。
類似《出塞》這樣描述邊塞軍旅生活的古詩還有很多,你還讀過哪些?給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兩組,進行比賽式背誦)。
十一.作業(yè):預習《草船借箭》。
《長歌行》、《七步詩》、《出塞》《古詩三首》教學設計之五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三
教材分析:
本課是我國古代樂府詩中的名篇《長歌行》,講的是時間如流水,要珍惜時間,努力上進,教育人們要趁著年輕多努力,其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家喻戶曉的名句,也是少年勵志的座右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會讀會寫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標:體會古詩中告訴我們的惜時的道理,激發(fā)努力學習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標:體會詩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讀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到時間的珍貴。
課前準備:
對聯(lián)。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又沒腳,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時間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指名說一說)。
小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它是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時間,并能用好寶貴的一分一秒,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詩人也正是告訴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板書課題:長歌行。
教師講解:“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今天,老師為同學們的學習設了四道關,在闖關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選手,老師可有禮品相送哦!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老師為同學們設的第一道關是“識字大比拼”,現(xiàn)在,讓我們進入輕松第一關。
請同學們各自放聲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看看哪個字你掌握的還不夠好?
請同學們當“小老師”重點講解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的生字。
可以選擇分析字形、換偏旁、看拼音、猜字謎、比較記憶等方法。
重點要講到:葵(頭戴小草帽雙辮左右翹臉兒仰向天朝著太陽笑)晞焜。
師:誰愿意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三、理解詩句意思。
第二關,詩意大解讀,讓我們共同進入第二關。
師:能把詩句讀通了,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詩讀得更好,還得理解詩句意思,請同學們默讀,或根據注釋,或查字典,或請同桌幫助,弄明白每句詩的意思。
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看詩,咱們來做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老師先用一段話說出兩句詩的意思,你們邊聽邊看畫面,猜猜老師說的是哪兩句詩,找到后大聲讀出來。
師描述:你看,那園中長滿了碧綠蔥蘢的蔬菜,等到太陽一出來,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陽曬干了。(生說出相應的詩句)溫暖的春天正在散布著它的恩澤,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滿了生機勃勃。(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如果你是這位詩人,面對眼前的這一切,你將懷著怎樣的心情去讀這句話?
(生可以說出高興、愉快)。
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詩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隨著時間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這草木都會枯黃,花兒也會枯萎,(生讀出句子)就像河流總會向東流向大海,而從來不會向西又流到他們的起點?(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你準備用怎樣的心情去讀這兩句詩?指名讀。
師: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年老時再傷心后悔也來不及了。
(生讀出相應的詩句)。
四、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關,感情大流露,我們就一起邁進第三關。
面對滾滾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時間,你有什么想法嗎?
你有沒有特別想抓住時間的時候呢?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來談,比如:星期的時候、玩耍的時候、作業(yè)沒有按時完成的時候等)。
是呀,時間總是無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一個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時間,珍惜時間,這樣就不會因為小時候不努力學習,而等到長大了再白白的傷心了,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這首詩。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背一背,你可以搖頭晃腦的背,也可以像詩人一樣踱著方步邊走邊背,甚至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背。
五、課堂練筆。
第四關,財富大考場,讓我們勝利跨進第四關。
第二道題,必答題,這是一首什么詩?
第三道題,搶答題,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第四道題,自選題,請你評出在今天的闖關中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選手?
發(fā)禮品--對聯(lián)。
請說說你的感受。
六、教師總結。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希望我們少壯多努力,老大不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七、作業(yè)。
從你搜集的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送給你的朋友。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葵,衰,煮,羹,煎。
2.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詞的意思。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2詩人感情的把握。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整體把握。
1.導言:我們曾經學過《古朗月行》,誰給大家介紹或背誦一下?
2.簡介“行”是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學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3.這是一首古代樂府民歌。
二.朗讀詩句,理解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練習朗讀。
1.師范讀,能力較強的同學范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指名朗讀;齊讀。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讀自悟。
小聲朗讀詩句,根據注釋,逐句理解大意。
2.小組合作:每人說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內容,推選出最貼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組代表說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評議,教師點撥。
(2)啟發(fā):全詩講了自然界的什么現(xiàn)象?(自然界萬物從繁盛到衰敗的自然規(guī)律)你體會了什么?(光陰一去不復返)。
(3)由此作者發(fā)出了什么樣的感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結合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練習背誦。
五、識記生字:癸、衰。
六、導入學習《七步詩》。
1、剛才,大家學習《長歌行》時,非常認真,下面的時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七步詩》。
2、誰知道關于《七步詩》的傳說。(學生知道就由學生來講,如果不知道,由教師來做簡單介紹。)。
七、朗讀詩句。
1、教師范讀;學生范讀。(注意讀出抑揚頓挫)。
2、同桌間練習朗讀,互相糾正讀音、語氣。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4、齊讀。
八、品讀詩句,想想每句詩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據注釋)。
九、作業(yè):把你對詩句的理解講給你的家人聽,請他們提出意見。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弄懂詩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詩句的意思講給你的家人聽后,他們有什么建議或給予你什么樣的.評價?(學生暢談)。
2、小組合作:在組內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同學交流。
3、全班交流:各組推舉同學與大家交流,學生評議,教師點撥。
二、理解詩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比喻兄弟相殘)。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于兄弟之間手足相殘的無奈與哀怨。)。
4.練習朗讀這兩句詩。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練習背誦。
五.教師總結:我們深深同情曹植的無奈,同時被他橫溢的才華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會的帝王之家為了爭奪、捍衛(wèi)權勢不惜手足相殘的扭曲人性。
六.導入: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非常熟悉的詩――《出塞》。誰能給大家背誦這首詩?
七.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八.根據注釋理解詩文。
1.組內討論:每人根據注釋說說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商議。如解決不了,留與向全班同學或老師請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問題,大家商討,教師點撥。
3.練習說出全詩的大意。
九.通過具體詩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紹本詩的歷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讀詩句,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表現(xiàn)詩人對朝廷不能抵御外敵的一種失望,以及渴望出現(xiàn)“飛將軍”李廣式的英雄。
十.舉行“賽詩會”。
類似《出塞》這樣描述邊塞軍旅生活的古詩還有很多,你還讀過哪些?給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兩組,進行比賽式背誦)。
十一.作業(yè):預習《草船借箭》。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長歌行》,了解詩句的意思,對學生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使學生學會珍惜時間,知道時間的寶貴;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使學生學習體會到時間的珍貴。
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背誦《長歌行》。
認識本課生字,能夠讀準對音字“長、少、行”,會寫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猜一猜:
師:課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又沒腳。
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時間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師;小結:時間是非常珍貴的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它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
新課學習:〖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初讀詩文,學習生字:
1.聽老師朗讀《長歌行》,
調查:誰聽過這首詩,誰又會背這首詩,誰又了解它的意思。
師:看來這首詩非常有名,很多同學早就知道它,還有同學都能背誦下來了,我相信,我們能夠通過這節(jié)課,把這首詩學得更好。
點評:了解學生對本詩的掌握情況,使下面的學習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首詩,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會讀的同學請你把這首詩再讀一讀,看看哪個字你還掌握的不夠好。
3.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4.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
請同學當“小老師”重點講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
5.讀音小練習:
請你讀一讀這幾個字在課文中讀什么音:
長行少。
你知道它們還有什么讀音嗎?
(二)合作學習,了解詩意:
1.請同學朗讀課文。老師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2.小組合作學習:
說說這首詩的說了些什么?
還有哪些地方還不明白。
3.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
4.共同解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點評: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理解詩意,把自主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更好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學習內容:
理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
體會時間的珍貴。
6.再次體會本詩意境:
請同學們看著插圖,和文中詩句,聽老師說:
面對條條江河向東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呢?時間也是這樣一去不回??!
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到老年時再傷心后悔也來不及了。
面對滾滾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時間,你有什么想法嗎?
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點評;鼓勵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想法,進一步強化了對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滲透。
7.正向詩中和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一分、一秒,抓緊時間學習更多的本領。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吧!
8.勇敢背誦課文。小組互相背誦并評價。
(三)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xiàn)了課堂的實效性。
學習小結:
說說你的學習體會。
通過學習這首古詩,同學們體會到了時間的寶貴,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當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學習,不讓時間從我們身邊白白溜走。
板書設計:
長歌行。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珍惜時間。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六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2.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背誦課文并默寫一首古詩,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祖國燦爛的文化底蘊,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體會青春易逝,時不再來,要勤奮求學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珍惜美好年華,體味邊塞風光的壯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朗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讀每一首詩。
(二)難點。
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靈的共鳴。
(三)解決辦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理解,以讀促感悟。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故事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于學生理解。
2.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古詩,并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2.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三國”以后,魏國的第一個皇帝是曹丕,他有個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總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的話就殺他的頭。曹植又氣又恨,輕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絕唱,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詩《七步詩》。
2.教師范讀課文。
(二)交流自學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
1.你理解了哪些詞句,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持:用來(教師強調,與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樣。)。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狀食物。(這是古義,今天不太常用)。
漉:過濾。
豉: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為:把……做成。(與今天意義不同)。
箕:豆秸。
釜:鍋。
泣:哭泣。
2.試著說一說每句詩的意思。
3.你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三)歸納學生問題,集體討論。
1.曹植寫這首詩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師引導: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曹植的這首詩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從而體會這首詩的比喻意義。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聯(lián)系前邊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從而體會這首詩的真正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汁”與后面的“泣”、“急”讀起來并不押的,而古詩對韻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教師直接講解: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變化引起的?!爸痹诠糯x入聲,讀音與“泣”、“急”很相近。)。
(四)反復朗讀,體會感情。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習期讀。
(五)體會寫法。
想一想,這首詩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再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六)背誦全詩,體會寫法,內化感情。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這首詩,向別人講述這首詩的意思和有關它的故事。
第二課時。
(-)學習《長歌行》。
1.導入新課。
“行”是古代的一種詩歌形式,我們曾經學過那首詩?(背誦《古朗月行》)今天,我們學一篇這樣的詩歌叫《長歌行》。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
2.交流自學結果。
(l)你理解了哪些詞句,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葵:一種蔬菜。(教師強調,與今天的意思不一樣。)。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露水被太陽曬干。
陽春:溫暖的春天。
德澤:恩澤,恩惠。
秋節(jié):秋天。
j黃:草木枯黃。
華:同“花”(這叫通假字,兩個字的意思在這里是一樣的。)。
百川:眾多的河流。
復:再,又。
徒:白白地。
(2)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園中綠綠的葵菜葉上,早晨的露珠還在閃光??墒遣痪镁蜁惶枙窀傻?。溫暖的.春天廣布恩澤,世間萬物全都熠熠生輝。常常害怕秋天的到來,草木枯黃,花衰葉落。百川都奔涌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能往西流呢?少壯的時候不知努力,年紀大了只能白白的傷心。)。
(3)提出不懂的問題,相機點撥,指導學生解決。
重點解決:這首詩表面上是在寫景色,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什么?
這首詩與《七步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這首詩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3.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二)學習《出塞》。
1.讀課文,解題。
塞:關塞,邊塞。你怎么理解題目?
簡介作者王昌齡,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少伯,很有才華,曾中進士,擅長“七絕”,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今天學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2.教師范讀課文。
3.交流自學體會。
4.提出問題,教師歸納,集體解決。
(l)秦時明月漢時關:(學生理解不了。教師提示講解)這一句應用了一種古修辭方法(“互文”),應當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也就是說,明月照在關塞上的景象,自秦漢一來,一直如此。
(2)萬里長征人未還;表面意思是,萬里遠征的人還沒有回來。實際上是說,戰(zhàn)亂終年不止,遠征的戰(zhàn)士還沒有返回家園。
(3)教師簡介“龍城”“飛將”“胡馬”“陰山”等詞語。以利于學生理解這兩句詩。
5.體會詩的意境。
(l)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戰(zhàn)亂不斷發(fā)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飛將軍重出,救百姓于水火;這首詩意境深遠,言少意多。)。
(2)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出現(xiàn)英勇善戰(zhàn),體恤士卒的將帥,鞏固邊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業(yè)。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出塞》。
附:板書設計。
長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聯(lián)想言志)。
《長歌行》、《七步詩》、《出塞》《古詩三首》教學設計之四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葵,衰,煮,羹,煎。
2.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詞的意思。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
2把握詩人的感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古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就像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一直盛開在世界文苑之中。學習古詩,能使我們領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風格,更能使我們領略詩中描繪的雄壯、優(yōu)美的意境。
大家曾學過不少古詩,那就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背誦下來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詩人。
1、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誰?哪個朝代的?(板書作者和朝代)。
2、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你對其中兩位詩人的了解。
1、教師導入: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個同學能為我們背一背呢?(指名背)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2、(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3、學習向導:(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學習向導”)。
(1)讀一讀《長歌行》,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4、給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5、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園中的葵花綠油油的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陽光。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常常擔心寒秋季節(jié)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時光流逝像萬條江河流東海,什么時候呀它會在向西流淌?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6、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長歌行》勸導人們珍惜青春年華,是一首傳誦經久的勸誡詩)。
7、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8、教師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9、詩中的哪句話,對世人有規(guī)勸的含義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0、教師小結:《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還打比方,說明光陰似流水,一去不復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奮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這首古詩背誦下來,也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p>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搜集有關勸誡后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附:板書設計。
長歌行漢樂府民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七步詩》,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經過。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二、學習《七步詩》。
1、導言:同學們從《長歌行》中不僅領略了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比喻,更使我們受到了有益的啟發(fā),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句不時地激勵我們珍惜時間,不斷努力。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經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
2、解詩人及創(chuàng)作經過。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沛國譙縣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當皇帝后,他受排擠、迫害,終生遭受軟禁。
(2)請學生介紹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經過。
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學習向導:(跟隨“學習向導”自學本詩。)。
(1)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6、自學,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三、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拿來豆子煮豆羹,濾掉豆渣成為了豆汁。豆秸鍋下燃得旺,豆子鍋里哭啼:咱們本來是同一個跟上生,你為什么迫害我這么急!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長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鍋下燃燒的豆秸,比喻詩人的哥哥魏文帝;鍋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詩人自己。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部相互排擠斗爭的殘酷現(xiàn)實。)。
6、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四、拓展創(chuàng)新訓練。
1、教師導語;這首詩中蘊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是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為曹氏兄弟為了爭奪王位而不顧及兄弟情誼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們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處境。今天讓我們運用我們的智慧與才能重新演繹這個故事吧!
2、學生分頭準備。
3、進行匯報表演,考查學生對這首詩思想內涵的理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預習《出塞》一首詩。
附:板書設計。
七步詩。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豪邁奔放的邊塞詩,表現(xiàn)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請同學們一起讀題目《出塞》。揭題《出塞》。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
2、小組討論預習生字詞的情況并匯報。
關--關塞。
但使--只要。
龍城--地名,又稱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帶。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漢武帝時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戰(zhàn),匈奴稱他為“飛將軍”。
不教--不讓,不使。
胡馬--胡人的兵馬。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
度陰山--度,指越過。銀山,指陰山山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南部。
三、學習古詩(看視頻,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讀:結合課后注釋,試著小聲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學習:在小組里每位同學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3)各小組推舉一位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边@句詩的意思是: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到如今多少戰(zhàn)士萬里長征不見歸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戰(zhàn)的李將軍依然健在,決不會讓匈奴的兵馬度過陰山的。
四、再讀古詩,體會意境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同學之間互相讀。
2、互相交流,談談詩中表達的意境和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樂府中的一首軍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他的詩作多以當時的邊塞軍旅生活為素材。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xiàn)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詩中充滿了對國家安危無限關心的愛國激情。
五、指導朗讀。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七、推薦欣賞:(投影)。
教師導入: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xiàn)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F(xiàn)在老師在為同學們推薦一首歌頌李廣的詩作,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塞下曲。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作業(yè):預習《草船借箭》。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八
1.通讀三首古詩,學會三個生字。
2.了解《長歌行》大意,感受詩人的真摯感情。
教師演示《古詩三首》誦讀動畫,導入新課。
1.讀通三首古詩,學會三個生字。
2.對照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意,標出不懂的地方。
3.小組內簡單交流。
1.導入新課。
“行”是古代的一種詩歌形式,我們曾經學過哪首詩?(背誦《古朗月行》)今天,我們學一篇這樣的詩歌叫《長歌行》。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
2.交流自學結果。
(l)你理解了哪些詞句,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2)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相機點撥,指導學生解決。
(4)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背誦《長歌行》。
附板書:
長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教學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默寫《出塞》。
1.背誦《長歌行》。
2.“三國”以后,魏國的第一個皇帝是曹丕,他有個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總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的話就殺他的頭。曹植又氣又恨,輕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絕唱,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詩《七步詩》。
3.教師演示誦讀動畫。
1.你理解了哪些詞句,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2.試著說一說每句詩的意思。
3.你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曹植寫這首詩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師引導: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曹植的這首詩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從而體會這首詩的比喻意義。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聯(lián)系前邊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從而體會這首詩的真正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1.錄音范讀。
2.學生練習朗讀。
1.讀課文,解題。
塞:關塞,邊塞。你怎么理解題目?
簡介作者王昌齡,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少伯,很有才華,曾中進士,擅長“七絕”,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今天學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2.范讀課文。
3.交流自學體會。
4.提出問題,教師歸納,集體解決。
5.體會詩的意境。
(l)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戰(zhàn)亂不斷發(fā)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飛將軍重出,救百姓于水火;這首詩意境深遠,言少意多。)。
(2)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出現(xiàn)英勇善戰(zhàn),體恤士卒的將帥,鞏固邊防的心情。
1.背誦課文,默寫《出塞》。
2.向別人講述《七步詩》的有關故事。
附:板書設計。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以景抒情)。
教師從故事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于學生理解。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體會詩的意境。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學古詩,并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通讀三首古詩,學會三個生字。
2.了解《長歌行》大意,感受詩人的真摯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演示《古詩三首》誦讀動畫,導入新課。
二、學生初讀課文。
1.讀通三首古詩,學會三個生字。
2.對照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意,標出不懂的地方。
3.小組內簡單交流。
1.導入新課。
“行”是古代的一種詩歌形式,我們曾經學過哪首詩?(背誦《古朗月行》)今天,我們學一篇這樣的詩歌叫《長歌行》。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
2.交流自學結果。
(l)你理解了哪些詞句,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2)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相機點撥,指導學生解決。
(4)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背誦《長歌行》。
附板書:
長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七步詩》和《出塞》,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的真摯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默寫《出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背誦《長歌行》。
2.“三國”以后,魏國的第一個皇帝是曹丕,他有個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總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的話就殺他的頭。曹植又氣又恨,輕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絕唱,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詩《七步詩》。
3.教師演示誦讀動畫。
二、交流自學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
1.你理解了哪些詞句,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2.試著說一說每句詩的意思。
3.你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三、歸納學生問題,集體討論。
曹植寫這首詩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師引導: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曹植的這首詩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從而體會這首詩的`比喻意義。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聯(lián)系前邊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從而體會這首詩的真正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反復朗讀,體會感情。
1.錄音范讀。
2.學生練習朗讀。
五、練習背誦。
六、學習《出塞》。
1.讀課文,解題。
塞:關塞,邊塞。你怎么理解題目?
簡介作者王昌齡,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少伯,很有才華,曾中進士,擅長“七絕”,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今天學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
2.范讀課文。
3.交流自學體會。
4.提出問題,教師歸納,集體解決。
5.體會詩的意境。
(l)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戰(zhàn)亂不斷發(fā)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飛將軍重出,救百姓于水火;這首詩意境深遠,言少意多。)。
(2)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作者渴望出現(xiàn)英勇善戰(zhàn),體恤士卒的將帥,鞏固邊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默寫《出塞》。
2.向別人講述《七步詩》的有關故事。
附:板書設計。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以景抒情)。
教案點評:
教師從故事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于學生理解。啟發(fā)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體會詩的意境。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學古詩,并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
《出塞》第二首的翻譯是: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駿馬出戰(zhàn),戰(zhàn)斗結束后戰(zhàn)場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頭上的戰(zhàn)鼓聲還在曠野里震蕩回響,將軍刀匣里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干。
《出塞》第一首的原文內容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第二首的原文內容是: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一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能深入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3.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加強對和平生活的熱愛。體會邊塞詩的風格,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學的熱愛之情。
能深入理解是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1.師生共同查找有關詩人、時代背景、其他描寫戰(zhàn)爭詩的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詩文。
3.準備課件。
(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樂府詩《十五從軍征》,讓我們體會到了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跟戰(zhàn)爭有關的邊塞詩《出塞》。(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復習方法,交流資料。
1.復習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有一個把古詩學好學透的方法,誰來說一說是什么內容?(生敘述)。
2.交流資料:
(1)介紹作者。
(2)明確背景。
(三)討論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詩,整體感悟。
2.運用學法,小組探究。
3.分句匯報,品味詩句。
a、匯報前兩句。
(1)說清詩意,體會詩情。
思考:為什么要提到秦漢時的明月和關?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帶給你什么感覺?
(2)反復吟詠,熟讀成誦,升華詩情。
(3)拿出摘錄筆記,記錄詩句,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4)聯(lián)系課外,鏈接知識。
b、匯報后兩句。
(1)匯報方法同上:讀、背、摘錄、板書。
(2)看教材我的視角中丁丁的話,了解詩中引用的典故龍城飛將。
(一)憑借情境,升華詩情。(出示課件)。
讓我們再看全詩,大聲誦讀一邊,再來體會作者之情。
(二)回味誦讀,深入品味。(再出示課件)。
學生誦讀,練背。
(一)解決書后練習題,對比本課兩首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各自的感情基調。
(二)再看我的視角,解決冬冬的問題,理解多數(shù)古人選擇戰(zhàn)爭題材寫詩的原因。
收集王昌齡其他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還可以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二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及已積累古文知識,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品味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
3、在幾首邊塞詩的對比參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明了邊塞詩的主要特征,體會詩人的情懷。
1、出示《從軍行》、《塞下曲》,師感情朗讀。
2、這兩首屬于什么詩?簡單介紹“邊塞詩”的特點。
3、引入《出塞》。
1、師配樂朗讀;生試讀。
2、交流讀詩方法:你有什么方法或途徑把詩讀懂?
3、按以上大家交流的讀詩方法自主交流古詩的意思。
4、班內檢查交流情況。
(一)出示“秦時明月漢時關”
1、在這句詩,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明月、邊關)。
2、“明月”和“邊關”從秦漢時期到如今都怎樣?
3、作者想借助這兩種沒有改變的景物來說明邊關的一種什么現(xiàn)象?(邊關的戰(zhàn)事也一直在持續(xù),跟秦漢時一樣)。
4、是啊!幾百年了,邊關的戰(zhàn)事一直都沒有平息,國家始終受到侵擾,此時作者的內心充滿了對國家的什么之情?(擔憂)。
5、點學生品讀出“擔憂”。
6、長年的戰(zhàn)事,作者有沒辦法改變?所以作者內心又是如此的……?(無奈)。
7、點學生品讀“無奈”。
8、每到寂靜的夜晚,將士們面對皎潔如水的月光,“舉頭望明月”“低頭……”將士們思念著什么?(家鄉(xiāng))還思念著家鄉(xiāng)的……?(親人)這又是多么凄涼的夜晚??!
9、點學生讀出“凄涼”。
家鄉(xiāng)的人兒也想著將士您啊!因為您“萬里長征人未還”
(二)出示“萬里長征人未還”
1、為什么“人未還”?
2、此時,你仿佛看到了戰(zhàn)場上一種怎樣的慘景?
3、將士們死的死,傷的傷,他們何曾不想回到家鄉(xiāng),回到親人的身邊?可是“萬里長征”,路途是如此遙遠,來回談何容易?作者內心對將士們如此遭遇充滿了……?(同情)同時為他們發(fā)出哀嘆。
4、點學生品讀“同情”與“哀嘆”。
(三)出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簡介“李廣”
2、從“但使”這個詞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提示:可惜這位名將不在了,作者內心充滿了對這位英雄的什么之情?(懷念)。
點學生品讀出“懷念”
提示:要是這位名將在該多好??!要是朝廷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才該多好?。∵@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品讀出“愿望”
3、以此看出作者希望朝廷能怎樣做?(任用良將)。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邊塞詩。
2、投影其中三首讓學生朗讀。
3、挖掘邊塞詩的共同點。
(寫的都是邊關的景色。寫的都是將士的生活。表達的都是作者同情、哀嘆或贊揚將士的情懷。)。
4、出示《出塞》全詩,學生配樂朗誦。
背誦古詩。
出塞。
景哀嘆(遠離親人)。
人(將士)。
憂國憂民。
但使……。
情愿望(任用良將)。
不教……。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三
1.結合課后注釋及及工具書,自學古詩,了解詩的大意.
2.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悟詩歌博大的人性美.
3.課內外結合,激發(fā)對詩歌的興趣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大體把握詩歌含義,想象詩境,體會詩人情感.
在賞析中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古詩文化,激發(fā)學習古詩興趣,培養(yǎng)自學古詩的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教學準備:。
課件資料。
教學方法:。
自讀自悟為主,點播為輔.
課時:一。
課前游戲:賽詩會,看誰背誦的古詩多。
1、教師激情: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詩歌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閃耀在文學的王冠上.“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讀詩,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浪漫多彩;讀詩,能夠把我們帶入古代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景?,F(xiàn)在,我們就隨著詩人王昌齡的筆跡到古代多事的邊塞去看看吧!
2、導入《出塞》,板書課題,解題,了解“塞”的意思.
簡介作者: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擔任過校書郎、江寧令、龍標尉等職,后世稱為王江寧或王龍標。他的詩激昂慷慨,深摯凝練,表現(xiàn)軍隊生活的邊塞詩尤其感人。他特別擅長五言古詩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七言絕句成就為最高。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冻鋈?、《從軍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詩近180首。
過渡語:熟讀古詩,初步讀懂古詩,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詩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現(xiàn)在誰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學生談說詩的意思.個別字意指導.
教師小結:我們是怎么初步讀懂古詩的?
學習古詩的方法:借助課文的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然后通過朗讀,進上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讀中表達出這種感情.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四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yǎng)。
3、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明了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體會詩人愛國憂民的情懷。
1、提問:“唐朝”在你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朝代,能用簡明的詞語進行概括嗎?(繁榮昌盛、富足、強大……)。
2、同學們知道嗎,在這繁華昌盛的背后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別妻離子,常年戍守在大漠邊關,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人才濟濟的唐代詩人中,也有這樣一些詩人,他們不留念都市的繁華與喧囂,而把目光投向了荒涼的大漠和駐守邊關的將士們。這些詩人以邊塞生活為創(chuàng)作題材,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這就是我們今天將學習的——邊塞詩。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小聲輕讀《出塞》《涼洲曲》這兩首詩歌,注意把每個字音讀準確,并想想它們有哪些共同之處。
2、指名朗讀古詩,一人讀一首,相機正音。
3、全班齊讀兩首古詩,邊讀邊想:這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讀后交流:
(1)都是唐代詩人的作品,且詩人都姓王。
(2)都是邊塞詩。
1、過渡:兩首詩歌雖然類型相同,但側重點卻有所不同。讓我們先來看看《出塞》這首詩。
2、同學們自己細致地讀讀詩文,聯(lián)系注釋,想想這首詩歌的大意。想好了,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議一議,說一說。
3、指名說說詩文的大意,疏通詩意后追問:
(1)作者一開篇就抓住了“明月”和“邊關”這兩樣事物進行描寫。但老師卻有一絲疑惑,詩人為什么要在“明月”和“邊關”這兩樣事物前加上時間限定詞“秦”和“漢”呢?我斗膽改一改,改成“一道明月照邊關”,行嗎?(不行,“秦”和“漢”兩個時間限定詞,說明邊關的戰(zhàn)事已延續(xù)多年,使詩歌顯得雄渾蒼茫,韻味悠長。)。
(2)是呀,從秦至唐近千年的時光,邊塞地區(qū)戰(zhàn)亂不斷,駐守的將士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明月還是那輪恒古不變的明月,邊關還是那蒼涼寂寥的邊關,想到這,作者此時心中多少感慨啊。你能用讀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感慨嗎?(指名讀后再齊讀)。
(3)歲月更替,可駐守邊關的將士們的命運卻大多相同,詩中哪一句告訴我們了?(萬里長征人未還)。
(4)你知道將士們不能還家的原因有哪些嗎?又有哪些人在盼著他們早日歸家呢?
(6)面對這千年來不斷重復的人間悲劇,詩人多想時光能倒流啊,讓時光能回到漢朝,回到那一段相對安寧的日子,因為……(引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保?/p>
1、過渡:李廣,西漢一代名將,驍勇善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令敵軍是聞風喪膽,好幾年不敢入侵中原,唐代詩人盧綸曾有一首詩歌《塞上曲》就描寫了李廣將軍的英勇威猛。
2、教師范讀并口述大意:傍晚,光線昏暗的叢林中風吹草動,將軍拉開了弓箭射向獵物。等到天明去尋找箭頭,卻發(fā)現(xiàn)箭已深深地插入了石頭的棱角中。
3、學生齊讀《塞上曲》。
4、對李廣這位漢代名將懷念的背后,隱含著作者另一層深意,你能揣摩出嗎?(唐朝無良將,企盼有良將能平息戰(zhàn)亂。)。
5、你能用企盼的心情再讀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嗎?
1、過渡:詩人期盼良將,沙場上的將士們又何嘗不是呢?讓我們來到疆場,看看將士們的生活吧。
2、學生自讀《涼洲曲》,聯(lián)系注釋,想想詩歌大意。
3、指名讀并疏通大意。
4、全班齊讀。
5、品悟詩情:
(1)、即將趕赴戰(zhàn)場,卻還舉杯暢飲,將士們真的是飲酒作樂,貪杯好酒而醉嗎?(不是,他們是借酒消愁。)。
(2)將士們愁的是什么呢?
(3)酒入愁腸愁更愁,將士們心里知道“古來征戰(zhàn)……”。誰來用讀說出它們的心聲。
1、是呀,“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正是因為“幾人回”,才致使“萬里長征人未還”。讓我們再來讀讀《出塞》和《涼洲曲》,邊讀邊想,這兩首詩歌表達了哪些共同的愿望。(愛國憂民,盼望和平,厭惡戰(zhàn)爭,企盼良將)。
2、這些美好的愿望不僅僅是唐代詩人們的愿望,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愿望。著名歌手蔡琴就用她的歌聲表達出了同樣的心愿,聽歌曲《出塞曲》。
秦時明月漢時關,葡萄美酒夜光杯,
萬里長征人未還。人未還——幾人回欲引琵琶馬上催。
但使龍城飛將在,醉臥沙場君莫笑,
不教胡馬度陰山。盼望和平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厭惡戰(zhàn)爭。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五
這首詩描寫了一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剛剛結束的情景。棗紅馬剛剛裝上白玉裝飾的馬鞍,戰(zhàn)士就騎著它出發(fā)了。戰(zhàn)斗結束的時候天已經很晚,戰(zhàn)場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頭上催戰(zhàn)的鼓聲仍在曠野上回蕩,刀鞘里的鋼刀血跡未干。詩人用寥寥數(shù)筆,就把將士們的英武氣概,勝利者的神態(tài)生動地描繪出來。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xiàn)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zhàn)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fā)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六
《出塞》第二首的翻譯是: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駿馬出戰(zhàn),戰(zhàn)斗結束后戰(zhàn)場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頭上的戰(zhàn)鼓聲還在曠野里震蕩回響,將軍刀匣里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干。
《出塞》第一首的原文內容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第二首的原文內容是: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七
這首詩抒寫自信、進取、開拓為特征的傳統(tǒng)尚武精神,風格剛健、清新。詩人描寫戰(zhàn)爭的勝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構成一種氣氛。詩歌選取戰(zhàn)斗生活的一個片段,以“騮馬”“沙場”“鐵鼓”“金刀”等戰(zhàn)爭意象串成一系列戰(zhàn)斗生活的畫面,戰(zhàn)斗的激烈與戰(zhàn)場的肅殺盡在其中。詩頭“新跨”一詞將戰(zhàn)士風風火火、迎接戰(zhàn)斗的激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詩尾以“血未干”這樣一幅看似血腥的場景描寫戰(zhàn)士的內心——熱血并未因為戰(zhàn)斗的結束而冷卻。這種激烈肅殺的氣氛,生動地表現(xiàn)出戰(zhàn)士的颯爽英姿和激昂振奮的風貌。
作者在這首詩中抓住戰(zhàn)斗剛剛結束的場面加以描寫,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勇猛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熱情地歌頌了將士們?yōu)閲鴼沉⒐Φ挠赂揖瘛?/p>
詩人描寫勝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構成一種氣氛。把戰(zhàn)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八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一、背誦古詩,激情導入。
大家曾學過不少古詩,那就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背誦下來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詩人。
1、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誰?哪個朝代的?(板書作者和朝代)。
2、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你對其中兩位詩人的了解。
三、學習《長歌行》。
1、教師導入: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個同學能為我們背一背呢?(指名背)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2、(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3、學習向導:(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學習向導”)。
(1)讀一讀《長歌行》,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4、給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5、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園中的葵花綠油油的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陽光。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常常擔心寒秋季節(jié)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時光流逝像萬條江河流東海,什么時候呀它會在向西流淌?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7、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8、教師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9、詩中的哪句話,對世人有規(guī)勸的含義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1、大家把這首古詩背誦下來,也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p>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搜集有關勸誡后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附:板書設計。
長歌行漢樂府民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學習《七步詩》,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經過。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一、復習舊知。
指名背誦《長歌行》。
二、學習《七步詩》。
1、導言:同學們從《長歌行》中不僅領略了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比喻,更使我們受到了有益的啟發(fā),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句不時地激勵我們珍惜時間,不斷努力。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經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
2、解詩人及創(chuàng)作經過。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沛國譙縣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當皇帝后,他受排擠、迫害,終生遭受軟禁。
(2)請學生介紹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經過。
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學習向導:(跟隨“學習向導”自學本詩。)。
(1)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6、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三、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拿來豆子煮豆羹,濾掉豆渣成為了豆汁。豆秸鍋下燃得旺,豆子鍋里哭啼:咱們本來是同一個跟上生,你為什么迫害我這么急!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6、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四、拓展創(chuàng)新訓練。
2、學生分頭準備。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古詩。
附:板書設計。
七步詩。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豪邁奔放的邊塞詩,表現(xiàn)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請同學們一起讀題目《出塞》。揭題《出塞》。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
1、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昌齡(698—756),字少伯,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他擅長寫邊塞詩。選擇邊塞軍旅生活作為寫詩的素材。
2、小組討論預習生字詞的情況并匯報。
關——關塞。
但使——只要。
龍城——地名,又稱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帶。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漢武帝時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戰(zhàn),匈奴稱他為“飛將軍”。
不教——不讓,不使。
胡馬——胡人的兵馬。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
度陰山——度,指越過。銀山,指陰山山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南部。
三、學習古詩(看視頻,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2)互助學習:在小組里每位同學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3)各小組推舉一位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的意思是: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到如今多少戰(zhàn)士萬里長征不見歸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戰(zhàn)的李將軍依然健在,決不會讓匈奴的兵馬度過陰山的。
1、同學之間互相讀。
《出塞》是古代樂府中的一首軍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他的詩作多以當時的邊塞軍旅生活為素材。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xiàn)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詩中充滿了對國家安危無限關心的愛國激情。
五、指導朗讀。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七、推薦欣賞:(投影)。
教師導入: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xiàn)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F(xiàn)在老師在為同學們推薦一首歌頌李廣的詩作,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塞下曲。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附:板書:
出塞古詩教學設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yǎng)。
3、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明了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體會詩人愛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提問引入,談話激趣:
1、提問:“唐朝”在你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朝代,能用簡明的詞語進行概括嗎?(繁榮昌盛、富足、強大……)。
2、同學們知道嗎,在這繁華昌盛的背后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別妻離子,常年戍守在大漠邊關,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人才濟濟的唐代詩人中,也有這樣一些詩人,他們不留念都市的繁華與喧囂,而把目光投向了荒涼的大漠和駐守邊關的將士們。這些詩人以邊塞生活為創(chuàng)作題材,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這就是我們今天將學習的——邊塞詩。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小聲輕讀《出塞》《涼洲曲》這兩首詩歌,注意把每個字音讀準確,并想想它們有哪些共同之處。
2、指名朗讀古詩,一人讀一首,相機正音。
3、全班齊讀兩首古詩,邊讀邊想:這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讀后交流:
(1)都是唐代詩人的作品,且詩人都姓王。
(2)都是邊塞詩。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1、過渡:兩首詩歌雖然類型相同,但側重點卻有所不同。讓我們先來看看《出塞》這首詩。
2、同學們自己細致地讀讀詩文,聯(lián)系注釋,想想這首詩歌的大意。想好了,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議一議,說一說。
3、指名說說詩文的大意,疏通詩意后追問:
(1)作者一開篇就抓住了“明月”和“邊關”這兩樣事物進行描寫。但老師卻有一絲疑惑,詩人為什么要在“明月”和“邊關”這兩樣事物前加上時間限定詞“秦”和“漢”呢?我斗膽改一改,改成“一道明月照邊關”,行嗎?(不行,“秦”和“漢”兩個時間限定詞,說明邊關的戰(zhàn)事已延續(xù)多年,使詩歌顯得雄渾蒼茫,韻味悠長。)。
(2)是呀,從秦至唐近千年的時光,邊塞地區(qū)戰(zhàn)亂不斷,駐守的將士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明月還是那輪恒古不變的明月,邊關還是那蒼涼寂寥的邊關,想到這,作者此時心中多少感慨啊。你能用讀來表達作者心中的感慨嗎?(指名讀后再齊讀)。
(3)歲月更替,可駐守邊關的將士們的命運卻大多相同,詩中哪一句告訴我們了?(萬里長征人未還)。
(4)你知道將士們不能還家的原因有哪些嗎?又有哪些人在盼著他們早日歸家呢?
(6)面對這千年來不斷重復的人間悲劇,詩人多想時光能倒流啊,讓時光能回到漢朝,回到那一段相對安寧的日子,因為……(引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二)參讀《塞上曲》,了解李廣。
1、過渡:李廣,西漢一代名將,驍勇善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令敵軍是聞風喪膽,好幾年不敢入侵中原,唐代詩人盧綸曾有一首詩歌《塞上曲》就描寫了李廣將軍的英勇威猛。
2、教師范讀并口述大意:傍晚,光線昏暗的叢林中風吹草動,將軍拉開了弓箭射向獵物。等到天明去尋找箭頭,卻發(fā)現(xiàn)箭已深深地插入了石頭的棱角中。
3、學生齊讀《塞上曲》。
4、對李廣這位漢代名將懷念的背后,隱含著作者另一層深意,你能揣摩出嗎?(唐朝無良將,企盼有良將能平息戰(zhàn)亂。)。
5、你能用企盼的心情再讀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嗎?
(三)、學習《涼洲曲》。
1、過渡:詩人期盼良將,沙場上的將士們又何嘗不是呢?讓我們來到疆場,看看將士們的生活吧。
2、學生自讀《涼洲曲》,聯(lián)系注釋,想想詩歌大意。
3、指名讀并疏通大意。
4、全班齊讀。
5、品悟詩情:
(1)、即將趕赴戰(zhàn)場,卻還舉杯暢飲,將士們真的是飲酒作樂,貪杯好酒而醉嗎?(不是,他們是借酒消愁。)。
(2)將士們愁的是什么呢?
(3)酒入愁腸愁更愁,將士們心里知道“古來征戰(zhàn)……”。誰來用讀說出它們的心聲。
四、整體參讀,體察詩蘊。
1、是呀,“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正是因為“幾人回”,才致使“萬里長征人未還”。讓我們再來讀讀《出塞》和《涼洲曲》,邊讀邊想,這兩首詩歌表達了哪些共同的愿望。(愛國憂民,盼望和平,厭惡戰(zhàn)爭,企盼良將)。
2、這些美好的愿望不僅僅是唐代詩人們的愿望,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愿望。著名歌手蔡琴就用她的歌聲表達出了同樣的心愿,聽歌曲《出塞曲》。
五、拓展文本外延,展示課外積累的邊塞詩作。
出塞??????涼洲曲。
秦時明月漢時關,?????葡萄美酒夜光杯,
萬里長征人未還。????????人未還——幾人回???????欲引琵琶馬上催。
但使龍城飛將在,?????醉臥沙場君莫笑,
不教胡馬度陰山。盼望和平????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厭惡戰(zhàn)爭。
企盼良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32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