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光的折射教案(優(yōu)秀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6 05:56:20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優(yōu)秀20篇)
時間:2023-11-16 05:56:20     小編:FS文字使者

教案是教師為了進行課堂教學而準備的有關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的詳細設計。教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這些教案范文涵蓋了各學科和年級的教學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一

2、了解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的偏折規(guī)律。

3、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過程與方法。

1、體驗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視覺現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識簡單解釋有關現象。

2、通過實驗觀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感受折射現象,增強熱愛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學,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濃厚的學科興趣。

難點:用光的折射知識簡單解釋有關現象。

教師:實物投影儀,激光筆、玻璃磚、白膠板、水槽、空燒杯、紙杯。

(一)、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學。

投影出示:(1)湯姆大叔漫畫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斷了?

學生思考為什么,帶著問題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中,觀察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

(1)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

(2)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在水中又是怎么樣傳播的?

(3)光從空氣進入水的.界面上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畫光路圖,說明光的折射的幾個概念(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折射角)。

2、概念:

兩種介質的界面、法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折射角等。

信息快遞:能夠傳播光的物質,例如空氣、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質,通常叫做光的介質。

問題:折射規(guī)律和反射規(guī)律一樣嗎?(課本p81實驗)。

a)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b)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演示實驗:使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觀察光束在空氣中和玻璃中的路徑及數據。

數據:光從玻璃入射到空氣。

入射角。

a1。

a2。

a3。

折射角。

總結:(可以要求學生跟著教師作出以下的光路圖)。

1)、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當光從另一種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當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且光路可逆。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隨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

(口訣: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不等,空氣中的角大)。

2、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3、應用: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發(fā)生“彎折”。分析“彎折”原因。

2)、水中的魚看上去比實際的位置要淺、

3)、隔著厚玻璃磚觀察后面的尺子。

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要知道:

2、光從空氣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的折射規(guī)律以及光從水或其它介質射入水中的折射規(guī)律。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二

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將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我們在初中也已經初步了解,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光的反射,現在我們討論光的折射。

(二)教學過程。

光傳播到兩種介質交界面時,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象。

1、折射定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在法線兩側。

(3)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必須指出光線入射的介質為真空;另一種介質可是任意的,如此定義的折射率為介質對真空的折射率又叫絕對折射率。如果光線在任意“兩種介質中傳播,折射率大的介質對折射率小的介質叫光密介質,反之叫光疏介質。它們是相對的。

理解和掌握折射率的物理意義是掌握折射定律的關鍵。

一束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時,其能量分配成反射和折射兩部分,隨著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分配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一束光在兩個介質的界面上會同時產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的規(guī)律與折射率有關。

對于折射率應從下面幾個層次來理解: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兩角的正弦值之比是個常數。

b、對于不同的介質,此常數的值是不同的。如光從真空進入水中,這個常數為4/3,光從真空進入玻璃中,該常數為3/2。顯然,這個常數能反映介質的光學性質,我們把它定義為介質的絕對折射率,簡稱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c、介質的折射率是由介質本身性質決定的。它取決于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

d、由于不同頻率的色光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紅光的傳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

只有掌握了折射率的內涵,才能理解光的折射現象,不僅能掌握折射定律,而且為研究全反射現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三

1.教師出示一只碗,讓學生觀察確定的深淺。給碗加入適量的水,再讓學生觀察碗的深淺,有什么變化。

2.取一根筷子,讓學生看是直的。將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讓學生觀察筷子有什么變化。

教師問:看到了什么現象?(學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變淺了??曜臃湃胨泻孟裨谒嫣幷蹟嗔恕#┙處熢賳枺哼@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來研究光的另一種現象。學習后,同學們就能解釋這些現象了。引出課題并板書。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guī)律。

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

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教學器材:

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說明光是沿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fā)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線。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五

2、知道光從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

3、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重點。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知道光在折射時光路可逆。

難點。

折射現象的解釋,畫出折射的光路圖。

教具。

演示。

燒杯,筷子,水,全反射實驗器,光具盤、玻璃磚,

學生。

主要教學過程。

1、在將筷子插入水中,看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變化。(向上彎折)。

2、在一個碗中放一枚硬幣,讓兩個學生斜看碗中的硬幣,上下移動視線到剛好看不到硬幣為止(此時視線不能動),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幣。(可以看到,好象碗底變淺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來研究光的另一種現象,學后就可解釋了。

1、觀察折射光路。

【演示1】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現象,讓學生觀察光路,在水中沿直線傳播,在空氣中也是沿直線傳播,但在水和空氣的界面處發(fā)生偏折,這就是光的折射過程,讓學生把光路畫下來。引導學生和反射光路比較,得出入射光線、入射點、法線、入射角、折射光線、折射角及位置關系。

2、斜射入兩種介質的界面時才發(fā)生折射。

問:當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時,一定發(fā)生折射現象吧?

【演示2】讓光垂直入水和空氣界面時,不發(fā)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時,才發(fā)生折射。

3、觀察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

【演示3】讓光由水斜射入空氣時,使入射角增大和減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折射角總是大于入射角)。

【演示4】讓光由空氣斜射入水時,使入射角增大和減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歸納:當光在空氣與其他介質發(fā)生折射時,不論時入射角還是折射角,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總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教學過程設計。

(1)漁民叉魚時,總向看天的魚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魚為什么?畫圖6-4解釋。

(2)參書p83圖6-4,6-5,解釋為什么。

(3)我們看到天上的星星的位置是它實際的位置嗎?

6、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1)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再射出來。

(2)光由空氣斜射入三棱鏡再射出來。(光會向玻璃較厚的一方偏折)。

課堂小結:

1、知道什么是折射現象,并能敘述折射規(guī)律,特別要注意斜射入的條件,不要記住在空氣中角大的意義,敘述時要注意因果關系。

2、能應用折射規(guī)律解釋一些簡單的折射現象,并能根據入射光線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3、知道折射時,光路可逆。

本節(jié)《課課通》。

1、什么叫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的現象。

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3、光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光折射時在空氣中的角是大角。

五說明。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六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認識光的折射規(guī)律,能從眾多與光有關的現象中辨別出屬于折射的現象!

(2)通過探究,了解透鏡對光具有會聚(或發(fā)散)作用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2)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感受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透鏡對光線作用。

教學難點:

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關系。

教學形式:教師引導下的學生探究性學習。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4.7。觀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折射情況。

(1)發(fā)現問題:夏天我們去游泳時,雙腳進入水中發(fā)現腿好象“短”了一節(jié)。

(2)提出問題:為什么腳進到水中和陸地上觀察不一樣呢?

這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學生思考后回答)。

(3)猜想與假設:這可能光在傳播過程中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

(對學生設計的實驗加以改進,并讓其上來演示完成)。

現象:光由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得出結論:光由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探究活動4.8,觀察光通過玻璃磚時的折射情況。

(1)提出問題:那么光由空氣射向透明固體的現象是否也一樣呢?

(2)猜想:應該也是一樣的。

(3)設計實驗:由學生討論并得出實驗方案。

可將激光束通過一玻璃,觀察其現象。

(5)現象:當光由空氣射入玻璃是折射光線向法線靠近,從玻璃射出時偏離法線。垂直入射時傳播方向不發(fā)生改變。

探究活動4.9,探究透鏡奧秘。

(1)發(fā)現問題:當我用激光束射向三棱鏡,觀察到出射光線將向底面偏折。

(2)提出問題:那么我將兩塊三棱鏡放成如圖所示,射出光線會怎樣呢?

(3)猜想:光線會向三棱鏡底面偏折。

(4)進行實驗:將兩束光通過如圖所示三棱鏡。

(5)實驗結果:光向底部偏折。

(6)聯想:上述兩個形狀就如同凸透鏡吧。

所以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總結與交流:

1.說說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了哪些問題?你是否有新的問題和想法?

2.談談你學了這一課的收獲。

課堂練習:書上www1—5。

課后收集:從課外書籍上了解一些光折射的現象,和凹、凸透鏡的應用。

回家作業(yè):課課練1—13。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七

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fā)生偏折。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探索光的折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教案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1、簡單了解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過實驗,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

1、課件-圖示:光的折射

2、科學發(fā)現室光學區(qū)域。

1、教師同幼兒討論什么光是怎樣形

討論后讓幼兒知道,當物質溫度高于環(huán)境溫度,我們就看到的熱物質的發(fā)光。

如:火光、燭光、白熾燈的燈光,以及前述鋼鐵、玻璃、石頭等燒紅時的發(fā)光。

2、問題:光沿直線傳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見例子

給幼兒講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三點一直線,在射擊、射箭運動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線傳播,再加上人的雙眼效應,可判斷物體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條,刨了二下就要檢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用眼睛從木條的一端沿木條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隊伍對齊:"向右看齊!"

3、幼兒在光學區(qū)域自由探索、發(fā)現光的折射。

(1)課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過觀看課件演示,讓幼兒對光的折射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實驗:把筷子插到水里發(fā)現筷子在空氣中和水中拐了個彎的原因。

(空氣和水就是兩種不同的介質)

(3)指導幼兒在光學區(qū)域,積極嘗試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實驗,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師講評活動情況,表揚鼓勵探索中有發(fā)現的幼兒

讓幼兒講一講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了什么?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八

1.認識光的折射現象,了解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的偏折規(guī)律。

2.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1.體驗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視覺現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識簡單解釋有關現象。

2.通過實驗觀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初步感受折射現象,增強熱愛自然的情感和尊重科學,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光由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的現象,叫光的折射。

3、向一個空碗中倒水,你會觀察到碗變______(填“深”或“淺”)。

1.小游戲:碗中放入一枚硬幣,調整眼睛到剛好看不見硬幣的位置,另一同學向碗中緩慢倒入水,當水升到一定高度時,請同學們觀察實驗現象。

2.學生實驗:把筷子斜放到水碗中去,請同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1、遷移與思考:

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傳播。那么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到另一種介質時,你覺得光傳播的方向會和空氣中一樣嗎?你的猜想是:|。

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稱為光的`折射現象。

補充:折射現象發(fā)生在兩種介質的界面,并且是“斜射”,當光由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方向不改變,折射現象的發(fā)生是有條件的。

3、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折射現象,先來認識一下幾個物理量:

[一面二角三線]。

一面:界面;

二角: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三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與界面垂直)。

目標1:進行活動4.2探究光通過水時的折射特點回答下列問題:

(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發(fā)生折射現現象,同時發(fā)生現象。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九

2.知道光從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

3.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知道光在折射時光路可逆。

折射現象的解釋,畫出折射的光路圖。

教具演示燒杯,筷子,水,全反射實驗器,光具盤、玻璃磚,

學生。

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1.在將筷子插入水中,看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變化。(向上彎折)。

2.在一個碗中放一枚硬幣,讓兩個學生斜看碗中的硬幣,上下移動視線到剛好看不到硬幣為止(此時視線不能動),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幣。(可以看到,好象碗底變淺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來研究光的另一種現象,學后就可解釋了。

二教學過程設計1.觀察折射光路。

【演示1】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現象,讓學生觀察光路,在水中沿直線傳播,在空氣中也是沿直線傳播,但在水和空氣的界面處發(fā)生偏折,這就是光的折射過程,讓學生把光路畫下來。引導學生和反射光路比較,得出入射光線、入射點、法線、入射角、折射光線、折射角及位置關系。

2.斜射入兩種介質的界面時才發(fā)生折射。

問:當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時,一定發(fā)生折射現象吧?

【演示2】讓光垂直入水和空氣界面時,不發(fā)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時,才發(fā)生折射。

3.觀察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

【演示3】讓光由水斜射入空氣時,使入射角增大和減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折射角總是大于入射角)。

【演示4】讓光由空氣斜射入水時,使入射角增大和減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歸納:當光在空氣與其他介質發(fā)生折射時,不論時入射角還是折射角,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總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教學過程設計(1)漁民叉魚時,總向看天的魚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魚為什么?畫圖6-4解釋。

(2)參書p83圖6-4,6-5,解釋為什么。

(3)我們看到天上的星星的位置是它實際的位置嗎?

6.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1)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再射出來。

(2)光由空氣斜射入三棱鏡再射出來。(光會向玻璃較厚的一方偏折)。

課堂小結:

1.知道什么是折射現象,并能敘述折射規(guī)律,特別要注意斜射入的條件,不要記住在空氣中角大的意義,敘述時要注意因果關系。

2.能應用折射規(guī)律解釋一些簡單的折射現象,并能根據入射光線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3.知道折射時,光路可逆。

三.思考與作業(yè)本節(jié)《課課通》。

1.什么叫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的現象。

2.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光折射時在空氣中的角是大角。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

1.本節(jié)教師演示較多,要注意讓學生能觀察到明顯的現象,以加深對折射現象的印象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開始引入課題的實驗器材,要用碗不宜用杯子,避免解釋的麻煩。筷子要斜插入水中,學生從側面觀察效果好。

2.本節(jié)演示器材較多,重點是觀察折射時的光路。為保證觀察效果,最好在實驗室上課,并且要遮光。

3.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做每個演示實驗前要提醒學生觀察什么。實驗完,教師不急于講解,先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然后教師再補充、小結。當然應注意控制好時間,不要影響教學內容的完成。

4.運用折射規(guī)律解釋現象,學生會有一定困難。教師應注意示范引導,邊畫光路圖邊分析解釋。應強調:人眼看到物體是該物體射出的光進入人眼,而且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覺光是沿直線進入人眼的。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一

2、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guī)律。

3、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1、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2、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交流、團結和協作精神。

重點。

難點。

1、課前練習。

2、課前提問。

【新課導入】。

活動1:“刺魚”活動(學生):

各組取小桶一只,加入適量的水,把數條“小魚”(如圖1)通過10cm左右的細線綁在石塊上(小魚容易從細線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魚”潛入水中較深的位置。

(學生)各小組挑選一名代表,用細鐵絲作魚叉,快速向“魚”刺去,把魚刺出水面為成功,只準刺兩次,看哪個小組能夠成功。

教師問失敗的同學,是否對準了“魚”,學生點頭。學生問:為什么刺不到“魚”?

教師因勢利導,指出這是光的'折射現象,引出課題。

【新課教學】。

演示實驗:(如圖2)取塑料桶,把電筒安裝在鐵架臺上,打開電筒,讓光斜射入水中,從桶的側面可以觀察到一個光亮的點b,加入熱水,觀察現象。

學生觀察到光亮的點不再在原來的b點,而是下移到另一點b',說明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變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小組實驗1。

學生:安裝器材,再把刻度盤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下,盤的頂部略高出桶的邊緣,加入熱水,使水與水平方向的直徑相平,用鐵夾夾住電筒,使電筒通路,讓電筒的光平行并貼近于刻度盤面,并使入射點在圓心(豎直方向的直徑表示法線),(通過熱水的水蒸氣在水面液化的水霧)觀察入射光線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線。

教師提示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用紅色的粉筆畫在白紙上。標上相應的字母。請一位同學把它畫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圖3所示的光路,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三條線以及位置關系。

(教師巡視,解答學生的疑問,幫助有困難學生做好實驗)。

小組實驗2:

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觀察折射光線,判斷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

(甲、乙、丙三位同學板演)。

1、解釋”刺魚“失敗原因。

a、讓個別學生往更深的位置刺”魚“。

b、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動畫,得出”魚“的位置變淺了的結論。

2、水池變淺。

3、硬幣再現。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二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現象叫做。

2、規(guī)律:

內容: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注意:弄清一點、二角、三線的涵義。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三

2.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guī)律.

3.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2.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四

“同學們,其實光的折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如:由于大氣層是不均勻的,早晨,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太陽發(fā)出的光在不均勻的大氣層中發(fā)生了折射,所以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看去,就看見了太陽升高了的虛像,好象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又例如:夏天海面附近的溫度比高空低,空氣由于熱脹冷縮,上層的空氣就比海面附近的空氣稀疏,遠處物體反射的太陽光,在射向空氣的過程中發(fā)生折射,逐漸向地面彎曲,進入觀察者眼中,逆著光線方望去,就覺得海面上空的物體射來的一樣。這就是美麗的海市蜃樓現象。希望各位同學努力學習,改造自然,將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麗!”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五

(1)通過實驗認識光的折射規(guī)律,能從眾多與光有關的現象中辨別出屬于折射的現象!

(2)通過探究,了解透鏡對光具有會聚(或發(fā)散)作用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2)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感受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透鏡對光線作用。

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關系。

教師引導下的學生探究性學習。

(1)發(fā)現問題:夏天我們去游泳時,雙腳進入水中發(fā)現腿好象“短”了一節(jié)。

(2)提出問題:為什么腳進到水中和陸地上觀察不一樣呢?

這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學生思考后回答)。

(3)猜想與假設:這可能光在傳播過程中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

(對學生設計的實驗加以改進,并讓其上來演示完成)。

現象:光由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得出結論:光由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1)提出問題:那么光由空氣射向透明固體的現象是否也一樣呢?

(2)猜想:應該也是一樣的。

(3)設計實驗:由學生討論并得出實驗方案。

可將激光束通過一玻璃,觀察其現象。

(5)現象:當光由空氣射入玻璃是折射光線向法線靠近,從玻璃射出時偏離法線。垂直入射時傳播方向不發(fā)生改變。

(1)發(fā)現問題:當我用激光束射向三棱鏡,觀察到出射光線將向底面偏折。

(2)提出問題:那么我將兩塊三棱鏡放成如圖所示,射出光線會怎樣呢?

(3)猜想:光線會向三棱鏡底面偏折。

(4)進行實驗:將兩束光通過如圖所示三棱鏡。

(5)實驗結果:光向底部偏折。

(6)聯想:上述兩個形狀就如同凸透鏡吧。

所以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1.說說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了哪些問題?你是否有新的問題和想法?

2.談談你學了這一課的收獲。

課堂練習:書上www1—5。

課后收集:從課外書籍上了解一些光折射的現象,和凹、凸透鏡的應用。

回家作業(yè):課課練1—13。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六

1、通過活動了解光透過其他物體時的折射現象。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透明水杯、相同大小玻璃球人手兩顆、鉛筆人手一支、水。

一、教師講述生活趣事“小貓抓魚”,引發(fā)幼兒興趣。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討論并回答。

3、教師小結幼兒的答案。

二、教師介紹今天的實驗材料,并操作示范,引發(fā)幼兒思考。

1、師:剛才我們討論了“小貓抓魚”的有趣現象,小朋友們肯定想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要做的小實驗將會告訴我們答案。

3、幼兒猜測將會出現的現象。

4、教師小結:手指放入水中,會發(fā)現手指折彎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們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這是因為光在水中發(fā)生了折射現象。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光的折射現象吧。

三、教師帶領幼兒做鉛筆插入水中的實驗。

1、教師介紹實驗方法:透明水杯里倒入約2/3的清水,放入鉛筆。

2、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從杯子的側面觀察水中的鉛筆會發(fā)現什么現象?

3、教師小結:可以發(fā)現水面外地部分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入到水中的部分看起來像是被折斷一樣,這是因為“光的折射現象”。

四、引導幼兒觀察投入到水杯中的玻璃球和水杯外的玻璃球。

1、教師介紹試驗方法:將一個玻璃球放到水杯里,并將另一顆玻璃球放在杯子的旁邊,幼兒觀察它們之間的差異,接著再從杯子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方向觀察水中的玻璃球。

2、幼兒自由操作,并觀察實驗現象,積極討論探索。

3、教師小結:從側面觀察水杯中的玻璃球時會顯得較大,而水杯旁邊的玻璃球為正常的大小。當從上或從下觀察水中的玻璃球,將不會出現任何的變化。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七

1、知道當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改變的折射現象。知道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詞及光的折射規(guī)律。認識凹透鏡的發(fā)散作用,凸透鏡的會聚作用。知道有關透鏡的幾個名詞,會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2、通過實驗觀察和實驗探究三個活動,發(fā)現光的折射現象,光的折射規(guī)律,了解透鏡對光的兩種作用。

3、從對折射現象的好奇,誘發(fā)對求知欲望,進而積極參與探究折射現象的實驗活動,并在實驗中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習慣。

本節(jié)主要是通過觀察、實驗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有關應用。共安排了4個活動和1個信息瀏覽。光的折射屬于光在兩種介質中的傳播問題,本節(jié)也是按照:現象――規(guī)律――應用的線索。這是的應用主要指透鏡對光路的控制作用。

1、重點:

1)通過實驗了解光的折射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2)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難點:

科學探究法、討論交流法、實驗法、講授法。

激光筆、水槽、鉛筆、燒杯、硬幣等。

讓學生做兩個實驗,觀察光的折射現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觀察思考。

讓學生觀察思考。

教師: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現象,通過學習光的折射知識,上述問題都可以得到答案。

演示實驗:如課本p56圖3-39(a)在水槽中放置一個光屏,光屏一半露出水面,水中滴入少許牛奶,攪拌均勻,讓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緊貼著光屏射向水面,讓學生觀察現象。

請同學說出所觀察的現象。

然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57上面的內容,理解光的折射的含義,并把它與光的反射進行比較,找出異同。指出:光的折射發(fā)生在兩種介質中。

教師畫出圖示,向學生介紹與光的折射有關的幾個名詞。

教師:對光的折射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讓學生交流討論,提出各自的問題及猜想。

根據學生的提問,教師也可提出一些必要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猜想是否正確,要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仿照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探究實驗,設計一個實驗。

讓學生交流討論。

然后,教師指明一組,談談他們的設計。

根據他們的,師生共同交流討論,直到得到一個正確的。

學生做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請各組交流實驗得出的結論。

請設計實驗驗證提出的猜想。

讓學生做實驗,觀察現象。(教師說明:全反射)。

利用光的折射知識可以制成各種改變光路的器件,凸透鏡和凹透鏡是其中重要的成員。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透鏡,認識凸透鏡是中間厚邊緣薄的,凹透鏡是中間薄邊緣厚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學習二者分別對光路所起的作用。

活動3:用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鏡和凹透鏡上,觀察兩種透鏡對光的折射有什么特點?

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把結果填在文中。

教師:為了研究不同的透鏡對光的不同作用,先要了解有關透鏡的幾個名詞。

(畫圖介紹:光心、主光軸、焦點、焦距)。

結合圖形,分別向學生介紹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活動4: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指導學生學會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根據凸透鏡焦點的定義。并讓學生把商量結果記錄在文中的表格中。

仔細觀察,比較兩塊凸透鏡,你認為影響凸透鏡焦距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讓學生交流討論。(凸透鏡的材料及厚薄程度)。

讓學生閱讀p59的“信息瀏覽”――冰透鏡向日取火。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共同對本節(jié)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

1、完成p59的“自我與作業(yè)”。

2、完成本節(jié)的“基礎訓練”。

1、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補充介紹入射角為零的情況。

2、光的折射中,要明確是光從從空氣射入水中,還是從水中射入空氣中,這是本節(jié)教學中的難點,要對學生的學習做好指導工作,例如:逆向思維,究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八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光的折射’,我們一起來回顧學習了哪些新知識?!?/p>

“我們首先認識了光的折射現象,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其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光的折射?!?/p>

“然后我們通過實驗小結出了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

“我們認識的光的折射現象都要遵守光的折射規(guī)律。”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九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現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點、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敘述光的折射現象的實驗結論.

(3)知道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線,能根據光的折射現象的實驗結論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5)能舉出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實例.

能力目標。

由觀察演示實驗現象入手,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分析、概括出相應結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利用折射現象中的因果關系,再次向學生灌輸注意客觀事物中存在的因果關系的重要性.

本節(jié)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續(xù)課,進一步講解光學的有關知識,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正確理解是本節(jié)的關鍵,對于透鏡的學習,照像機和幻燈機,放大鏡的理解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課本列舉了各種光的折射的實例,對這些實例進行討論分析對理解光的折射規(guī)律有很大的作用.本節(jié)中介紹了在折射中光同樣具有可逆性.

本節(jié)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續(xù)課,進一步講解光學的有關知識,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注意在本節(jié)的講授中要合理有效的運用實驗教學和啟發(fā)式教學兩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理解上,要結合實驗對比使學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這一結論的成立是有條件的.

為了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教師不但要傳授科學的定理、定律,還要傳授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發(fā)現的.因此,講一點相關的物理學史的內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學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當光射到兩種介質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質繼續(xù)傳播,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體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會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種透明介質的交界面上,比如從空氣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進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傳播.在引入課題中要注意學生的主動性.

方案一:向學生演示動畫,使學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氣和水兩種介質的分界面上,光不僅僅會發(fā)生反射,還會發(fā)生折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方案二:演示各種有趣的光的折射現象,例如內畫壺、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變彎了等等從而引入新課.

課堂小實驗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十分普遍,請學生們透過玻璃磚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調換觀察的角度,看一下,發(fā)生了什么現象?也可以用鉛筆,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進行觀察.

實驗結論:視線越斜,錯位越顯著,如果視線垂直于玻璃磚的側面則沒有發(fā)生錯位.

課堂小實驗二:將一枚硬幣放進水中,讓學生觀察硬幣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

實驗結論:硬幣的實際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課堂小實驗三:準備一個比較深的大魚缸,里面放入幾條魚,讓學生伸手抓魚,并讓學生談一下感受.

實驗結論:魚的實際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由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的定義.

進行演示實驗,教師先介紹教材圖6-2所示實驗儀器,然后讓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讓同學觀察實驗現象,并對照實驗講解哪些是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對實驗中所觀察到的反射光線略作說明.

圖6-l。

實驗過程中注意觀察并考慮以下問題。

a.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位置上有什么關系?

b.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位置上有什么關系?

c.改變入射角的大小,觀察折射光線與折射角發(fā)生什么變化.

d.在整個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比較是靠近還是遠離法線,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比較有什么特點.

e.讓光線垂直于界面入射,看到什么現象.

實驗結束后請學生回答以上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所回答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指導,最后得出正確的結果,寫出板書.

(三)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知識點的講授。

通過實驗驗證學生的回答是否與實驗事實相符.

(四)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

用動畫演示改變入射角的大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

對于光的折射現象和它的初步規(guī)律進行定性分析,由于初中學生剛接觸物理知識,對于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不要進行定量的分析,但可以稍加介紹.注意實驗教學在本節(jié)講授中的重要作用。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二十

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學現象,理解由于折射而產生的現象基礎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學習歷來是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的難點,同時又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因而本節(jié)的重點是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的光線偏折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例如魚在那里,池水變淺等。所以本節(jié)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段時間的光學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學習,對光的折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遷移,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時,垂直入射也會發(fā)生反射,學生容易產生垂直入射也會發(fā)生折射的錯誤觀念,因此,在實驗時,要學生注意觀察,強調“斜射”。

知識與技能。

2.了解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的偏折規(guī)律。

3.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過程與方法。

1.體驗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視覺現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識簡單解釋有關現象。

2.通過實驗觀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感受折射現象,增強熱愛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學,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濃厚的學科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難點:用光的折射知識簡單解釋有關現象。

器材準備:

教師:實物投影儀,激光筆、玻璃磚、白膠板、水槽、空燒杯、紙杯。

(一)、復習提問:

(二)、新課教學。

投影出示:(1)湯姆大叔漫畫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斷了?

學生思考為什么,帶著問題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中,觀察實驗現象。

提出問題:

(1)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

(2)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在水中又是怎么樣傳播的?

(3)光從空氣進入水的界面上發(fā)生了什么現象?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畫光路圖,說明光的折射的幾個概念(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折射角)。

2、概念:

兩種介質的界面、法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入射角、折射角等。

信息快遞:能夠傳播光的物質,例如空氣、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質,通常叫做光的介質。

問題:折射規(guī)律和反射規(guī)律一樣嗎?(課本p81實驗)。

a)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b)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演示實驗:使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觀察光束在空氣中和玻璃中的路徑及數據。

數據:光從玻璃入射到空氣。

入射角。

a1。

a2。

a3。

折射角。

總結:(可以要求學生跟著教師作出以下的光路圖)。

1)、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當光從另一種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當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且光路可逆。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隨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

(口訣: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不等,空氣中的角大)。

2、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3、應用: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發(fā)生“彎折”。分析“彎折”原因。

2)、水中的魚看上去比實際的位置要淺.。

3)、隔著厚玻璃磚觀察后面的尺子。

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要知道:

2。光從空氣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的折射規(guī)律以及光從水或其它介質射入水中的折射規(guī)律。

拓展:生活物理社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31398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