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捐獻眼角膜的勵志故事(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01 17:37:52
2023年捐獻眼角膜的勵志故事(4篇)
時間:2023-02-01 17:37:52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捐獻眼角膜的勵志故事篇一

當您每天睜開眼睛看到第一縷陽光的時候,當您在這個明亮的世界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此時就在您的身邊,還有一些人在黑暗中痛苦煎熬,他們或許是因病患從陽光漸漸步入黑暗,或許從來都沒有看到過大地的美景。他們是一群在痛苦匯總期待光明的人!他們渴望光明,渴望有一天能看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眼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療角膜盲的唯一有效方法。通過移植眼角膜讓失明患者復明的手術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捐獻眼角膜的歷史也有半個世紀了。我國角膜盲患者有400多萬,70%可通過角膜移植手術治愈,而可供移植的角膜奇缺,我國每年僅3000人能通過角膜移植手術重獲光明,四川每年僅完成不到300例,絕大多數(shù)角膜盲患者大半生仍然只能生活在無邊的黑暗里。

目前,眼角膜手術所用角膜供體,全部來自個人捐獻。志愿捐獻眼角膜的愛心使者越來越多。

一名剛出生一個月就離開了人世的嬰兒,他的父母將孩子的角膜捐獻給社會,成為我國年齡最小的角膜捐獻者;

全國模范教師、海南師范大學女教授郭力華成為了海南歷史上第一位實現(xiàn)捐獻角膜的勇者,這位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20xx年的女教師,她病逝后把美好留給了人間,讓千余來送她最后一程的人們熱淚長流,國家領導人為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敬獻花圈,并向其家屬表示慰問;

我國眼角膜移植第一人姚曉明博士曾強忍悲痛流淚將逝世母親的角膜移植到患者眼中;

青年歌手叢飛的眼角膜幫助了六個人重見光明,其中一個女孩因為沒有角膜來源,足足等待了20xx年;

僅一千五百萬人的斯里蘭卡,志愿身后捐獻眼角膜的人數(shù)超過500萬,目前已向57個國家捐獻了5萬多枚眼角膜,至少10萬盲人因斯里蘭卡人的捐獻而掙脫黑暗。斯里蘭卡人的眼睛,燭照著世界許多角落,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20xx年大年初六,遙遠的斯里蘭卡有位年過半百的心臟病患者停止了呼吸,他捐獻的一對眼角膜,被2月26日訪問中國的斯里蘭卡總統(tǒng)拉賈帕克薩作為國禮鄭重贈給中國;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李瑩同學把眼角膜作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黨費,在她永遠地閉上了那雙美麗的眼睛時,遠在深圳打工的21歲安徽女青年王俊和26歲的廣東青年張錦威的光明之窗同時開啟,中央、自治區(qū)領導作出“向李瑩同學學習”的重要批示,李瑩的父母也隨之遞交申請,加入眼角膜志愿捐獻者的行列,實現(xiàn)愛與光明的接力……

讓我們向那些無數(shù)的無償捐獻者們致敬!向生命致敬!然而,相對于數(shù)量驚人的角膜盲患者而言,仍然是杯水車薪。

離開這個世界時沒人能帶走什么,所有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人死如燈滅,那就讓我們留下有意義的吧!相信科學,破除迷信,捐獻眼角膜。留下眼角膜去點燃另一片光芒,讓您的生命和光明繼續(xù),去照亮他人前程,也照亮了自己通向天堂的路……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期待著您能夠積極投身到志愿在身后捐獻眼角膜的活動中來,弘揚中華民族熱心助人的傳統(tǒng),為那些等待光明的兄弟姐妹們重見光明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讓您的愛心利益眾生,讓生命在最后一刻閃光,讓更多的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傳遞光明,延續(xù)生命。您只需一個莊嚴的承諾,在身后志愿捐獻眼角膜,讓光明之光永遠繼續(xù)燃燒。您的無償捐獻,將是一生最偉大的善舉,最具超越一切愛心的愛心……當一雙眼睛閉上的同時,請讓另一雙眼睛得到睜開的機會!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捐獻眼角膜的勵志故事篇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每天都在用我們的眼睛看周圍的一切,當我們正借助可貴的光明享受生活時,您是否想到了那些在黑暗世界里苦苦摸索的人們?

角膜病盲是眼科最常見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我國因各類角膜病致盲致殘者約有400多萬人,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而重見光明的。角膜移植是目前公認的治療這類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我國角膜材料來源困難,每年只有極少數(shù)盲人能有幸成為角膜移植術的受益者,而成千上萬的盲人只有在黑暗中苦苦的等待。

我們?nèi)鄙俚牟皇羌夹g,而是角膜!在發(fā)達國家身后獻器官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甚至把身后捐獻器官視為一種美德。而我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觀念禁錮了人們的行為,寧可將遺體燒成灰燼,也不愿捐獻。難道我們?nèi)绦淖屆と送诤诎抵锌嗫嗟却K身嗎?隨著各種宣傳活動的開展,“我用您的眼睛看世界”的觀念也影響了許多人,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市民已經(jīng)加入了角膜捐獻志愿者的隊伍,填寫了角膜捐獻志愿表,希望在身后能幫助黑暗中的盲人重見光明。

對于捐獻角膜,您可能會因為陳舊的人生觀而裹足不前,或因懼怕周圍的種種非議而猶豫不定,可想到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的盲人朋友們,與其讓角膜化為灰燼,不如留下光明,請獻出一份愛心,讓光明永留人間!

在此,我們倡議:讓我們伸出熱情之手,獻出博愛之心,讓眾多的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您的生命將會延續(xù),您的愛心將會永存!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捐獻眼角膜的勵志故事篇三

社會各界的朋友們:

我是一名殘疾人,我自愿身后將自己的角膜獻給那些在黑暗中痛苦生活的視力殘疾人,讓自己的角膜與他們一起享受光明和愛意,能永遠伴隨著他們生命延續(xù),這是一件光榮而又幸福的事情,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發(fā)起向視力殘疾朋友們的捐獻角膜的行動。

我國有8000多萬殘疾人,其中視力殘疾人有800多萬人,他們是殘疾人當中最為困難的群體。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對視力殘疾人給予了許多特別關愛,在全國啟動了“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國家確立了每年的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各級殘聯(lián)把白內(nèi)障手術作為康復的首要任務,每年都有一批白內(nèi)障患者得到救治。盡管如此,仍有一些視力殘疾人由于得不到可做移植的健康角膜,而生活在無光的世界里。

我是一名肢體殘疾人,雖然同視力殘疾朋友殘疾的部位不同,但我們的心靈是相通的,共同不幸的命運把我們連在了一起,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有責任彼此互相幫助,奉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點燃愛的火種,通過身后角膜捐獻行動,給視力殘疾朋友們送去光明。為此,我以一個普通殘疾人的身份向社會的愛心人士和朋友們發(fā)出倡議:

我自愿在身后將自己健康的角膜捐獻給需要角膜移植的視力殘疾朋友。獻出自己身后的角膜,讓一部分視力殘疾朋友從此可以看到多彩的世界,如能因為我們捐出健康的角膜,讓復明的朋友們欣賞世界的美好,這是一件讓人欣慰的事情,我會為此而自豪,為此而幸福,為此而快樂,我的生命也因此而延續(xù)!我相信,我今天的倡議會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及朋友們的響應,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實現(xiàn)這項善舉而努力。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捐獻眼角膜的勵志故事篇四

市民朋友們:

您知道遺體(器官)捐獻嗎?想知道遺體(器官)捐獻是怎么回事嗎?

遺體(器官)指獻是一項自愿的、無償?shù)纳鐣媸聵I(yè),其宗旨是為了我國的醫(yī)學教育和科研事業(yè)服務,也為一些器官喪失功能者提供置換的可能,使他們恢復健康、延續(xù)生命。與義務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一樣,捐獻遺體(器官)、捐獻眼角膜都是造福人類、有利于子孫后代的善舉,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體現(xiàn),己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并正在積極地參與其中。1997年2月19日,世界偉人鄧小平身后捐獻眼角膜,感動了華夏兒女,起到了良好的垂范作用!人類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醫(y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體器官移植技術日趨完善,給許多臟器衰竭患者,帶來了治愈的希望,同時也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的生命。

我國每年約有150萬患者急需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有萬例左右,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對那些器官衰竭患者來說,器官移植是延續(xù)生命的唯一希望,現(xiàn)實生活中每天都有許多患者忍受著與死亡搏斗的煎熬苦苦等待著,甚至逝去。

另一方面,由于人們受幾千年的舊傳統(tǒng),舊觀念,舊風俗的影響,對于器官捐獻還存在諸多顧慮和疑惑,還有人崇尚厚葬,甚至在葬禮上大搞封建迷信活動,這些陋習也是嚴重制約器官捐獻的重要因素。

自愿無償捐獻器官無論對于醫(yī)學教研,救死扶傷,延續(xù)生命,傳遞光明,還是對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節(jié)省資源,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現(xiàn)衡陽市的八城同創(chuàng)都有著極其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為此,恒雁器官指獻宣傳志愿隊向廣大市民發(fā)起倡議并呼吁:一切相信科學,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人都應該行動起來,正確對待生、老、病、死,能夠在離開人世以后,讓自己的生命在奉獻中延續(xù),讓逝者的心臟在他人胸膛中繼續(xù)跳動,同時也衷心地希望,捐獻者的親屬能夠深明大義滿足支持捐獻者的高尚行為。只有讓能夠活著的器官,繼續(xù)活下去,才是對逝者的最好慰籍!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我們的愛心和奉獻讓生命得到持續(xù)與傳承!用自己的行動為衡陽市的文明創(chuàng)建添磚加瓦。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313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