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教學活動制定的一份詳細而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它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法等內(nèi)容,它是教師教學成功的基石之一。我們每一堂課都需要一個精心設計的教案,來確保教學的有序進行。教案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接下來是一份具有啟發(fā)性的歷史教案,通過講述歷史故事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一
1.欣賞各種月餅外形的美。
2.嘗試制作月餅,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課件準備:奇奇月餅店圖片;各種月餅圖片。
2.紙面教具:月餅店字樣。
3.材料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月餅盒。
(2)橡皮泥、美工板、牙簽、小紙盒、彩帶、彩紙、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教學指導。
1.自由欣賞。
引導語:奇奇的月餅店就要開張了。今天,它送來了許多月餅,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導幼兒自由欣賞,看一看月餅上有什么圖案,議一議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圖案,比比哪一種圖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結(jié):月餅的圖案精美、造型獨特,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
2.制作月餅。
引導語:買月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奇奇忙不過來,讓我們一起幫奇奇做月餅吧!
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餅作品。
3.月餅店。
引導語:小朋友們做了這么多的月餅,讓我們一起幫奇奇賣月餅吧!
鼓勵幼兒分角色,運用自制的月餅作品玩“月餅店”游戲。
教學延伸。
1.在美術(shù)區(qū)提供相關的美工材料,引導幼兒繼續(xù)制作月餅。
2.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增加“月餅加工廠”“月餅店”等游戲主題(資源包中提供字樣供老師打印)。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二
復習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熟記歌詞與節(jié)奏。
根據(jù)教師和多媒體的幫助下,學會整套舞蹈動作。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視頻、音樂、電子琴、鈴鼓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回憶歌曲唱法、節(jié)奏,為學舞蹈做基礎。
2、教師彈奏電子琴,復習《爺爺為我打月餅》歌曲唱法。
二、觀看多媒體視頻。
1、觀看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看視頻讓幼兒先跟著練習做舞蹈動作。
3、讓幼兒注意打月餅的動作和節(jié)奏感。
三、學舞蹈動作。
1、在學舞蹈之前,每人手拿鈴鼓準備好。
2、教師唱一句做相應的動作,幼兒也跟著做動作。
3、在教學中強調(diào)舞蹈開場的動作,多重復的練習。
4、練習手拿鈴鼓打節(jié)奏,邊做動作邊注意節(jié)奏。
5、在打月餅的動作時,幼兒要隨著老師轉(zhuǎn)成一個圈。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三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欣賞各種包裝精美的月餅盒對幼兒進行美術(shù)欣賞活動,并用月餅盒進行手工制作活動。
2、通過欣賞和制作活動,體驗來自身邊的、生活中的美,提高幼兒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美的能力。
1、幼兒對10以內(nèi)數(shù)及幾何形體的認識。
二、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大小不同、質(zhì)地不同、形狀各異的月餅盒,布置成小展臺。
三、活動過程:
1、集中活動:
(1)欣賞活動:讓幼兒欣賞收集來的各種月餅盒,引導幼兒從形狀、色彩、圖案上發(fā)現(xiàn)其美麗的地方,充分欣賞其工藝制作的美。
(2)討論、交流、分享活動:請幼兒表述你認為美的部分,分享美的感受。
(3)與數(shù)學整合,復習十以內(nèi)的數(shù),認識長方體、正方體。
(4)教師小結(jié):
2、分組活動:
(1)利用月餅盒進行手工小制作:
小月餅盒:燈籠、機器人、掛飾、小火車。
(2)設計自己的月餅盒圖案。
3、分享活動:幼兒相互觀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四
通過念兒歌,了解中秋節(jié)要看月亮,吃月餅。
圖片月亮月餅。
1、出示月餅。
這是什么?什么時候吃?
2、出示月亮。
見過月亮嗎?月亮長什么樣?
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怎樣的?
3、老師念兒歌。
4、幼兒學念兒歌(集體分組)。
本次活動孩子們在念朗朗上口的兒歌中,初步了解了中秋節(jié)的一些風俗習慣,知道了中秋節(jié)要看月亮,吃月餅。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五
2、會對月餅進行分類數(shù)數(shù),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3、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活動。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各種月餅實物、圖片。
(1)分組放月餅,我是按什么規(guī)律來放月餅的。
(2)我可以和哪個組一起放月餅,是怎么放的。
(3)自由組合放月餅。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六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包、搟的技能。
2、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月餅。
3、感受中秋節(jié)的歡樂氣氛、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的墊板、橡皮泥搟面杖等制作材料。
2、輕柔歡快的背景音樂磁帶、錄音機。
3、制作月餅的錄像。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做月餅的興趣,了解做月餅的過程。
(1)引導幼兒猜猜月餅的制作方法,了解做月餅的過程。
(2)觀看錄像,了解月餅的加工過程,師生共同商討制作月餅的簡單程序:首先揉好用手團、壓(或用搟面杖搟成皮狀),其次再選一種顏色的橡皮泥在上面做成自己喜歡的各種形狀或花朵的裝飾。
2、制作月餅。在音樂背景下鼓勵幼兒大膽制作自己設計的月餅,在制作中感受中秋節(jié)的歡樂氣氛,要求幼兒在做完后要把手洗干凈。
3、分享月餅。與同伴一起欣賞、學習勞動成果,互相參觀。
活動延伸:
將自己制作的月餅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和欣賞!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七
嘗試用涂色、撕貼,印染的方法做月亮。
范畫、蠟筆、手工紙、顏料、海綿月亮ppt。
1、看ppt:小朋友,瞧,這是什么呀?(月亮)——引出中秋節(jié)的月亮。
2、出示不同材料,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
4、展示月亮,布置環(huán)境。
根據(jù)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了用涂色,撕紙和海綿印染的方法來裝扮月亮,并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所以整節(jié)活動孩子們在自由的氛圍中,玩成了裝扮,很有成功感。并通過活動知道了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圓的。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八
教學目標:
1、了解月餅的外形特征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了解制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制作月餅。
3、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嘗月餅的和美、喜悅之情。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過程:
1、教學前聯(lián)系好月餅制作食品店。
2、烤箱4只、制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臺,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制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教學。
教學欣賞: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么?
聞一聞,是什么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么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yōu)槭裁匆栽嘛灒?/p>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么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嘗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嘗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教學反思: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chuàng)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fā)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煉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九
教學目的: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吃的食物,看一看、品一品,知道有各種不同的月餅。
2、運用完整的語言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描述出來。
3、體會同小伙伴分享越變得樂趣。
教學準備:
1、月餅(幼兒每人一塊)。
2、蘇軾、廣式月餅,水果刀。
教學過程:
1、觀察月餅,并相互討論。
老師:小朋友們瞧一瞧盤子里都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呀?聞一聞,感覺如何?
2、觀察月餅餡,知道月餅有各種口味的。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吃過見過的'月餅。
老師:小朋友們還吃過、見過其它什么口味的月餅?
4、嘗一嘗。
幼兒品嘗月餅,體會分享的樂趣。并且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吃的食物。
教學二: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教學目的:
1、聽歌曲,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歌曲表達的情感。
2、運用動作和聲音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教學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2、幼兒園中班教案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1、聽歌,初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意思。
老師:小朋友們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樣的感覺呀?
2、重復聽一遍,初步理解歌詞內(nèi)容。
這首歌說的是什么?
3、一邊聽歌一邊觀看情景表演,進一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
讓幼兒感受爺爺對小寶貝的愛。
4、運用動作和聲音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教學三:動手做月餅。
教學目的:
1、學習用團、壓的動作制作月餅。
2、樂于參加集體教學,體會成功的快感。
教學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娃娃、盤子。
2、游戲貨架。
教學過程:
1、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老師:大家都見過月餅了,請小朋友講一講月餅是什么樣的?是如何做出來的?
3、教師做示范只做月餅,幼兒仔細觀察,掌握材料使用方法及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仔細觀看老師做示范,掌握整個制作過程。
4、動手制作月餅。
教師在一旁巡回指導幼兒用團、壓等方式只做月餅,并提醒幼兒不要用力壓。
請幼兒把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送到游戲貨架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十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統(tǒng)計記錄種子食品。
3、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帶各種種子食品,并對自己所帶的種子食品有所了解,并將桌子布置成長條狀,布置種子食品展覽。。
2、種子媽媽形象。
3、幼兒有關于種子的知識經(jīng)驗準備。
4、每人一份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了解種子的作用。
(出示種子媽媽形象)“種子媽媽聽說小朋友最近對種子特別感興趣,所以今天她趕來了,想考考小朋友呢!”
教師以種子媽媽的身份進行提問,引導幼兒討論,從而了解種子的作用。
(1)你知道哪些種子?
(2)種子主要有什么用?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種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種子巡回生長的過程。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種子可以食用。
(3)你知道哪些種子可以食用嗎?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食用的的種子種類,如稻、麥、豆、花生、玉米、核桃....
(4)假如世界上沒有了植物,沒有了種子,會怎么樣?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種子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植物,沒有了種子,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食用種子。
教師小結(jié):種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它還可以食用,它是我們食物的主要來源,人們每天都在食用著種子,我們離不開種子。
2、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1)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教師:種子可以食用,那么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
(2)幼兒圍坐在長條桌旁,以信息發(fā)布的形式請幼兒自由介紹自己所帶來的種子食品,說說是哪種植物的種子。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通過對種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種子食品。
教師小結(jié):今天的種子食品可真多呀!有花生、有瓜子、有玉米、有松子,有毛豆、有蠶豆、有核桃等等,它們有的是炒著吃的,有的是煮著吃的,有的是爆著吃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了解一些需多次加工的,外形變化很大的種子食品。
教師:除了這些種子食品,你還知道有哪些種子食品?
組織幼兒討論:蛋糕、餅干是種子食品嗎?
教師引導幼兒得出還有許多種子食品就在我們身邊,如蛋糕、餅干、饅頭等,只不過這些種子食品種子需要經(jīng)過多次的加工,它們的變化很大。
3、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進行統(tǒng)計。
(1)激發(fā)幼兒品嘗種子食品的興趣。
教師:今天種子媽媽來舉行一個種子食品品嘗會,請小朋友來品嘗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2)出示記錄單,提出種子食品品嘗會的要求。
教師引導幼兒在品嘗種子食品時還要做好統(tǒng)計記錄,在記錄單上先統(tǒng)計今天一共有多少種種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嘗一下每種種子食品,再將你自己喜歡的種子食品記錄在記錄單上。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隨時將垃圾放入垃圾桶中。
(3)幼兒自由記錄并選取種子食品進行品嘗。
教師引導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品嘗種子后的口感。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這些種子食品。
4、幼兒拿好記錄單,一起交流種子食品品嘗會的感受。
教師:今天這里一共有多少種子食品?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做做的.過程中,讓幼兒感知大米的來歷及用處。
2、能在集體中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并樂意與同伴分享。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米粉、水、糕、粽子、湯圓、米餅、爆米花、盤子、抹布(人手一份)。
2、《大米產(chǎn)生》的圖片。
3、已完成有關米及米制品的調(diào)查表。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米及米制品。
1、(米飯引出)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米從哪里來?(看圖片《大米產(chǎn)生》)。
米除了做米飯,還可以做些什么?
2、與同伴交流分享記錄表。
師小結(jié):米除了煮飯,還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做甜酒釀。米除了直接做這。
些食品外,還可以磨成米粉,做好處的食品。
粉做的食品?
4、今天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用米做成的食品好嗎?
二、幼兒品嘗米做的食品。
1、展示各種米制品。
2、幼兒品嘗,并相互交流食品的味道。
三、引導幼兒在集體中交流、講述自己所吃食品的味道。
四、教師小結(jié)。
1、米可以做很多食品如:粽子、年糕、湯圓等,并口味都不同。
2、幼兒知道要愛惜糧食,了解勞動人民的辛苦。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對米有更直接的經(jīng)驗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直接參與,于是我們請幼兒品嘗了。
米制品,在品嘗得過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勞動的艱辛。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十二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練習了團、壓、捏、刻、印等技能。同時也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1、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2、了解做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節(jié)的歡樂氣氛,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團、壓、捏、刻、印等技能。
1、實物月餅
2、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3、做月餅的面團、餡泥等材料,各種形狀的月餅卡片。
歌唱(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生談話:剛才我們唱了(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小朋友們你們吃過月餅嗎?(吃過)那你們吃的月餅是什么形狀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紅綠絲、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餅讓幼兒觀擦,問: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做一個香甜的月餅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嗎?(愿意)現(xiàn)在老師就來教你們做月餅。
3、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月餅的做法:
(1)先將面揉好,用手團、壓、然后包餡,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邊緣包上、捏緊。
(2)將包好的面團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來。
(3)將做好的月餅放入廚房內(nèi)的蒸籠里蒸熟。
4、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幼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引導幼兒做出各種各樣的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月餅來。
5、帶領幼兒邊唱:打月餅的歌曲邊把自己制作的月餅放入廚房的蒸籠里。
6、師生一起做著游戲等著欣賞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今班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月餅卡片,你們想知道這些卡片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嗎?(發(fā)給幼兒每人一份,先讓幼兒觀察并大膽發(fā)言講一講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7、做游戲:(利用圖片進行二次分類)教師拿兩個紙盒做汽車,請幼兒先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月餅裝到一輛車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餅裝到另一輛車上,再請幼兒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月餅分別分給兩種小動物(小貓、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餅分給(小熊、小鴨)。
8、幼兒做練習:快把小豬商店的月餅裝上車,教師向幼兒交代清楚:月餅的形狀要與車身上的標志相同,再把月餅分別送到小動物的家里。
9、將自己做的月餅帶回家。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fā)揮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chuàng)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fā)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煉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十三
活動目標:
1、感知各類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品嘗水果的滋味,培養(yǎng)幼兒觸摸覺、嗅覺、味覺的能力。
2、幼兒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悅心情。
活動重難點:
感知各類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品嘗水果的滋味。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參觀果園。
2、蘋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個。
3、塑料盤子五個,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引入激趣:
二、感知水果。
1、分組觀察水果(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來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討論。鼓勵幼兒大膽把自己看到、摸到、聞到的感受告訴他人。
三、水果拼盤比賽。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制作水果拼盤。
2、幼兒分組制作水果拼盤(提醒幼兒用刀時要小心)。
3、欣賞各組的水果拼盤,幼兒進行評價。
4、討論:水果還可以怎么吃?(如:榨汁、做果汁、飲料等)。
引導幼兒品嘗自己做的水果拼盤,并說說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戲“運水果”結(jié)束。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十四
目標:
通過感官認識各種水果的特征。
感受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體驗豐收的喜悅。
準備:
每人帶一個新鮮的水果。
請保育員將(梨、蘋果、香蕉等切成小塊)。
禮物盒(裝有梨、蘋果、香蕉、石榴、獼猴桃、桔子等常見的水果)。
過程:
一、猜禮物。
l金老師受到一個禮物盒,你們來猜猜禮物盒合理裝著什么呢?
2幼兒進行猜測。
3究竟是什么,我請你們來摸摸看,摸好了以后告訴其他小朋友,你摸到了什么?
4請幼兒上來摸,你摸上去有什么感覺,是什么?
5教師出示禮物,請幼兒看看是什么?(水果禮盒)。
二、討論水果的吃法。
l我們前天一起去買了水果,請你們到邊上去拿好自己買的水果。
2說說你買的是什么水果?你的水果可以怎么吃?
3你們還喜歡吃水果,這些水果是怎樣吃呢?
三、品嘗水果。
l你們聞聞水果想么?想吃么?
3品嘗之前把自己買的水果放在原來的地方,用毛巾擦擦手。
4幼兒品嘗水果。
四、延伸:
請你們說說你還吃過水果做的什么東西?明天把它們帶來我們提起來品嘗好么。
品嘗月餅教案大班篇十五
活動目標:
1、收集各種海鮮產(chǎn)品,用完整的語言介紹自己熟悉的海鮮。
2、分享海鮮美味,體驗集體品嘗的樂趣。
3、嘗試用簡單地方法進行“海鮮美味”的統(tǒng)計。
活動準備:
1、幼兒沒人帶1~2種海鮮產(chǎn)品。
2、師幼共同布置品嘗會的展臺,準備裝食品的盤子、牙簽等。
3、“我最喜歡的海鮮”統(tǒng)計表、筆、每人一顆小星星。
活動過程:
一、自由討論各種海鮮。
1、談論自己曾經(jīng)吃過的和知道的海鮮。
師:你吃過什么海鮮?味道怎么樣?你喜歡吃嗎?為什么?
2、介紹自己帶來的海產(chǎn)品。
師:請你說說你帶來了什么海鮮?叫什么?味道怎樣?有什么營養(yǎng)嗎?先和小朋友說說,等下在海鮮品嘗會上推薦給大家。(引導孩子從海鮮的名稱、口味、營養(yǎng)等方面完整介紹。)。
二、布置海鮮展臺。
1、請幼兒將自己帶來的海鮮產(chǎn)品放在展示臺上。
2、觀察海鮮的品種與數(shù)量。
師:看,我們的海鮮展示臺上有各種各樣的海鮮,一共有多少品種呢?每種又有多少數(shù)量?
3、請幼兒重新將自己帶來的海鮮產(chǎn)品安不同種類依次放到展示太上,并裝盤等。
三、品嘗海鮮,感受集體分享的快樂。
1、幼兒自由品嘗,體驗不同海鮮的味道,感受集體分享的快樂。
2、可以播放輕松的'音樂,增添愉悅、輕松的氛圍。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品嘗時的衛(wèi)生和禮儀。
四、交流、分享,評選“我最喜歡的海鮮”。
1、師:你品嘗了哪些海鮮?你最喜歡哪種海鮮?它的味道怎樣?
師: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有的喜歡……有的喜歡……有的喜歡……哪種海鮮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呢?現(xiàn)在請小朋友吧自己的星星貼到統(tǒng)計表中部最喜歡的那種海鮮的標記下面,等一會兒我們來看看結(jié)果。
2、師:“我最喜歡的海鮮”評選結(jié)果出來啦!最受小朋友喜歡的海鮮是什么呢?有幾位小朋友喜歡它?這是哪幾位小朋友帶來的呢?其實,不同的海鮮有部通的營養(yǎng),謝謝每位小朋友讓大家分享了美味!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16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