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學習根據數字和圖形標志匹配相同數量的幾何圖形,并能聽懂要求進行操作。
3.愿意與同伴交流,體驗去做客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1)與幼兒數量相等的貼有5—8不同數量魚的盆子。
2)貼有數字圖形標志的手環(huán)和一定數量的四種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
2.課件:去小貓家去做客的路上風景和家里的照片。
3.教具:貼有5—8數字的操作板。
知識準備:幼兒能區(qū)分“多”、“少”、“一樣多”、學會分類、數數和感知5以內數。
[教學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復習8以內的數數)
1.交流做客的禮儀:
(1)教師: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去貓媽媽家做客,我們要去別人家做客要怎樣做才有禮貌?(2)教師: 對了,除了有禮貌,我們上別人家去做客還要帶什么呀?貓最喜歡吃什么呀?
2.準備禮物:
(1)教師:這里有許多盆魚,請每位幼兒每人撈一盆魚,作為禮物。數一數有幾條魚?
(2)幼兒撈魚,
(3)交流:我盆里有幾條魚。(用完整的話說)
二、去做客的路上。(感知8以內的數量)
1.出發(fā)前的準備:
我們都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啦。在去貓媽媽家的路上要交代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們一定要仔細看好我們去貓媽媽家的路上都看見了什么?我們待會要原路返回的。不要忘了回來的路。
2.去的路上:
(1)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原地跑,大屏幕出現1—8不同數量的物體數群,幼兒邊走邊數。
(2)教師隨這畫面的變化提不同的問題:我們走過了幾座橋?幾間亭子?經過幾幢房子?河邊有幾頭牛?看見河里有幾只鴨子?幾張椅子?路邊有幾棵樹?看見了幾個風車?
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
2.給貓媽媽送禮物:貓媽媽年紀大了,數也數不清,盆里有幾條魚,要求你們根據你們魚的數量幾就放在這個數字的筐里。這樣看得清
(檢查:看看都貼對了嗎?老師一看就知道送對了。
3.貓媽媽:你們送禮物給我,他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huán)給我們,不過她只給我們做了一半,還有一半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做出來。
(2)教師邊示范邊介紹材料:手環(huán)上有什么數字和圖形標記?(示范:貓媽媽請我們貼幾個什么形狀的圖形,先撕掉雙面膠,幼兒數,邊貼變數,漂亮嗎?除了圓形還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標記,請看清楚手環(huán)上的數字,就貼幾個相應的幾何圖形。貼對了貓媽媽才會送給你們,先完成的可以和邊上的好朋友說說你們做的手環(huán)。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要看清楚數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huán),數數有幾個什么幾何圖形。
四、回家。
1.教師:天不早了,我們要回家了,我們和貓媽媽再見吧。
2.從原路返回。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原地跑,大屏幕出現8—1不同數量的物體數群,幼兒邊走邊數。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2
小兔子請客課件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能力目標: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口答 。
1個十是, 5個十是(), ?10個十是(),
30里面有()個十, ?70里面有()個十,100里面有()個十。
2、 你問我答,看誰最聰明 。
每盤有10個蘋果,4盤有幾個? ?每盤有10個梨子,6盤有幾個?
師:剛才小朋友們的回答讓老師非常滿意。
二、學習新知:
為了獎勵你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好嗎?這個故事叫——小兔請客。板書:小兔請客
師:在動物王國里,有一只可愛的小兔,它非常勤勞,自己種了一片果樹。經過他精心培育,到了秋天,果子終于成熟了。小兔子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于是就跑到果園里摘了幾盤果子(課件出示圖片:每盤10個,2盤一處,3盤一處),它決定請幾位好朋友來品嘗一下勞動成果。猜猜看,小兔請了哪些客人?(出示第一幅畫面)故事講到這,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誰聽的最認真,看的最仔細 。
1、你們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小白兔先端來了3盤果子,又端來了2盤子果子
2、誰能根據你們得到的這些數學信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呢?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3、這個問題怎么解答呢?算式怎么寫呢?
4、現在請小組內交流,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數呢?
(引導學生利用學具算出得數)
5、學習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師:在加法算式算式中,每一個數都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如果有的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
30 ?+ ? ?20 = ? 50(個)
(加數 ) ?(加數) (和)
師:以后我們把“+”號前后的兩個數都叫做“加數”,“=”后面的數叫做“和”。
嘿!你們真聰明,為了再次獎勵你們,老師接著給你們講故事,聽好了,在這些朋友中,小刺猥是最頑皮的,為了讓大家高興,它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說著就來了一個前滾翻,把一盤子的果子都粘在身上帶走了,逗的大家哈哈大笑,(現示第二幅畫面)通過這段故事和這幅畫,誰能說說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6、盤果子被小刺猬背走1盤,還剩多少個果子?
7、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
8、學習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師:在減法算式中,每一個數也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如果有的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
50 ? ?- ? 10 ? ? = ?40(個)
(被減數) (減數) ? (差)
我們把“-”前面的數叫做“被減數”,“-”后面的數叫做“減數”,“=”后面的數叫做“差”
三、練一練。
1、 P21練一練1題。
(1)、引導學生依次觀察圖A、圖B。
提問:誰來說說這兩幅圖的意思?
學生仔細看圖,依次回答:
A、原來有40 根小棒,又拿來20根一共有多少根?
B、有60根小棒,拿走20根還剩下多少根?
(2)、提出要求:請在書上獨立列式。
(3) 抽生回答,集體訂正。
2、 P21練一練2題。
(1)、 提出要求:請獨立完成在書上。
(2)、 抽學生匯報,并提問:
60 + 30、90 -20,你是怎樣想的?
3、數學游戲:(P21(3)題)
組織比賽。
4、完成書21頁第4題。
四、課堂回顧總結.
1、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你覺得同桌學得怎么樣?
2、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減數的計算方法(把十位上的數相加,末尾寫0),并說出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五、課外拓展
老師知道你們不僅聰明,而且者是懂事的好孩子,對嗎?小白兔有好吃的要與好朋友們一起分享,誰能說說你們在生活中有好吃的是怎么做的?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3
托班鴨媽媽請客課件
活動目標:
1、學說短句:“**,你好”、“**,我喜歡你”,懂得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客人
2、能在集體面前大聲地講話。
3、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 鴨媽媽的家。
2、材料:小兔子、鴨媽媽頭飾, 削好的蘋果每人一份,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
師生問好!寶寶你好!老師你好!向每一個寶寶問好,對聲音響亮的寶寶擊掌表揚。
寶寶,昨天你家來客人了嗎?客人來干什么的?今天吳老師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它要邀請我們小小班的寶寶和老師一起去它家做客,你們看它來了,是誰?(出示課件鴨媽媽),讓老師來跟它打個招呼,“鴨媽媽,你好!”來,寶寶誰來跟它打個招呼?
小結:寶寶真有禮貌,老師待會帶你們去!
二、借鑒角色,學說短句。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誰在叫?老師佯裝找,原來是誰?(請一老師扮演兔子),向小兔子問個好!引導寶寶說:“小兔子,你好!”;這只小兔子真可愛,我想對她說一句好聽的話,你們聽好了我要說啦?。骸靶⊥米樱蚁矚g你!”;哎,剛才吳老師對小兔子說了什么好聽的話?你想對小兔子說這句好聽的話嗎?
你們喜歡吳老師嗎?那誰會對吳老師說一句好聽的話?
小結:寶寶說的真好,如果以后我們看到喜歡的人都可以對他說:“我喜歡你!”
寶寶現在有點會說這句好聽的話了,我們準備去鴨媽媽家吧!
鴨媽媽的家很遠,大家一定要跟著老師走。來,我們先鉆過山洞,爬過草地,這兒有條小水溝,跳一跳,跳過去……。播放輕音樂
三、在做客路上,鞏固短句。
咦!這里有許多老師,來!向老師打個招呼!“老師,你好!”;老師都笑瞇瞇的看著我們,你好喜歡這些老師嗎?那你會去跟老師說一句好聽的話嗎?引導寶寶說: “老師,我喜歡你!”邊說便跟老師抱一抱,親一親。跟老師再見,去鴨媽媽家。
四、在鴨媽媽家,運用短句。
誰的家到了?到別人家先怎么樣?(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敲門,并介紹“我們是小小班的小朋友”)(鴨媽媽開門)引導幼兒向鴨媽媽問好“鴨媽媽,你好!”;這個鴨媽媽長的真漂亮,你想對鴨媽媽說什么?引導寶寶說:“鴨媽媽,我喜歡你!”。
到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不能大聲講話,也不能推擠,不能搶東西。
鴨媽媽給你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在寶寶們吃東西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寶寶進行各種良好習慣的教育,教育寶寶吃東西時,不要講話,要對鴨媽媽說:“謝謝!”
五、離開鴨媽媽家。
我們已經出來很長時間了,要回家了。(引導寶寶和鴨媽媽說:“再見”。)(聽音樂)帶領寶寶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教育活動,從內容到形式,都特別適合小小班的寶寶。因為小小班的幼兒年齡較小,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整個活動過程,都是以鴨媽媽游戲情景貫穿,運用寶寶喜歡的生動形象的小兔子、老師、鴨媽媽做角色,在去鴨媽媽家又設計一些游戲情景,鉆過山洞、爬過墊子、跳過小水溝,始終讓寶寶保持濃厚的興趣,將寶寶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4
活動目標
1.說出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名稱、了解它們的飲食習慣及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
2.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幾種小動物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環(huán)境。
難點:感受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理解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鼓勵幼兒積極表演,加深了對故事的記憶。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提前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2、材料準備:①小熊、小兔子、小猴子、小鴨子、小狗的圖片各一,②熊貓、老虎、丹頂鶴的圖片各一,③小動物的食物卡若干(小草、魚、骨頭、肉、桃子、蘿卜、野果、米飯、樹葉、蜂蜜等)④畫好的盤子4個,(以上皆為自制磁性教具)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導語:“孩子們,現在呀有一位動物朋友要和我們說話,看,它是誰?”
出示小熊圖片,相互問候。(禮儀滲透:)
問題(以小熊的口吻)
①“小朋友,我想問問你們,知道我生活在哪里?我都喜歡吃些什么食物呢?”
②“我今天請了幾位朋友來和我過生日,我為它們準備了好吃的食物,看看都是什么?”
二、探究
1、看一看:出示的食物是什么。
2、 猜一猜:根據這幾種食物,能知道小熊都請誰來了嗎?
3、做一做:請4名幼兒與盤子一一對應站好,然后按要求放食物。
要 求:請4名幼兒在每種食物中各取一個放到自己的盤子里(蘿卜、桃子、骨頭、小草,幼兒能聽懂多重指令)
4、看:幼兒看教師肢體語言,說出小猴子、小兔子的名稱。
聽:幼兒聽教師模仿小動物叫,說出小狗、小鴨子的名稱。
說一說:這幾種小動物分別生活在哪里。
5、禮儀滲透:小動物們輕輕敲小熊家的門然后小熊出門迎接,相互問候。(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
三、討論與操作:請小動物們用餐
1.問題① “孩子們,想一想,餐盤中的食物都是小動物們能吃的嗎?”
解決:請小朋友們說答案,教師操作,將盤子中每種動物不吃的食物挑出來。
問題②這幾種小動物除了吃剛才的食物,它們還吃什么?
解決方法: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2.幼兒根據討論結果再次為小動物們分食物
四、討論
問題(以小熊的口吻)“小朋友,我們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呢?”
提示:引導幼兒回答時,不能簡單的說“好好對待它?!币f的具體一點,并且注意有感情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活動延伸
把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自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我的發(fā)現告訴你》。通過教學,發(fā)現雖然這個教材很老了,但孩子興趣還是挺高的,在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們討論我的生日會有誰來參加?通過食物大部分幼兒都能猜出。然后讓幼兒學習故事,知道懂禮貌的重要性。接著拋出問題:這些小動物除了吃剛才的食物,它們還吃什么?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幼兒根據討論結果再次為小動物們分食物。最后教師以小熊的口吻“小朋友,我們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呢?”,但小班的孩子語言詞匯量有限,只能簡簡單單的說好好對待它們,與它們交朋友,但我認為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完成了。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5
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熊媽媽請客》
一、活動內容:
熊媽媽請客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動物及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2、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性、想象力、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參加活動的樂趣
三、重點:
動物最喜歡吃什么。
難點:幼兒動手操作。
四、準備活動:
1、《熊媽媽請客》課件;
2、《生日快樂歌》歌曲;
3、小動物、食物圖片、及盤子若干。
五、活動過程:
1、導題:聽生日快樂歌。
問題:
師: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歌???
幼:生日快樂歌。
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是誰過生日呢?
任意回答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看看今天到底是誰過生日。
2、放課件:《熊媽媽過生日》
問題:
師:今天誰過生日???
幼:熊媽媽過生日熊媽媽過生日今天請來了好多客人!我們猜一猜都要哪些小客人?
幼:任意回答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看看到底都有誰!
3、放課件:(雞、鵝、狗、羊、貓給熊媽媽過生日)問題:
師:都有誰來了呀?
幼兒:雞、鵝、狗、羊、貓來了這么多客人,熊媽媽會給它們準備什么好吃的食物呢?
4、放課件:(熊媽媽給他們準備了飯菜)問題:
師:熊媽媽給客人準備了什么好吃的啊?
幼兒:蟲、草、骨頭、魚、青菜師:為什么沒吃?
幼兒:送錯了師:小朋友們想想該怎么辦?幼兒:換一換師: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辦法,我們看看小熊是怎么辦的?
5、放課件:(小熊把飯菜換對了)問題:
師:小熊是怎么做的?
幼兒:換一換師:那你們知道它們各自最愛吃什么菜?幼兒:知道師:那我們也來換一換吧!
師:小朋友都換完了,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它們最愛吃的!逐一看。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飯菜,老師拿出食物讓幼兒認。并說出是誰最愛吃的。
教師留出一份:這是什么?是誰最愛吃的呀?
幼兒:菜,鵝那老師就把它放在鵝的盤子里。
老師這里還有這么多呢!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它們送去。幼兒從老師這兒一人拿一份讓個別小朋友告訴大家拿的是什么,誰這愛吃的,然后再讓小朋友一起送去。
幼兒送完。
師:來,我們看看小朋友都送對了沒有?
逐一看,拿起食物,一手拿一手放。
小朋友們都放對了。熊媽媽也給我們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站好隊給客人老師再見,我們去領禮物嘍!
六、活動結束。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當小主人和小客人的快樂,感受小熊請客游戲帶來的樂趣。
2、在請客和做客的游戲中能開心的與人交往。
3、學習待客和做客的禮貌用語和基本禮儀,逐漸養(yǎng)成懂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做客情境表演。
2、小熊及若干小動物頭飾和動物愛吃的食物圖片。
3、游戲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觀看做客視頻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別人家做客嗎?你當過小主人嗎?今天小貓、小猴來到了小兔子、小熊家做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做的怎么樣吧!
二、學習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禮儀
1、請所有幼兒對表演的四只小動物貼小花進行評價。
師:你的小花貼給了誰?為什么?
3、幼兒交流表達,教師歸納,小結。
三、游戲:小熊請客
1、請兩名幼兒玩小熊請客游戲,嘗試做客與待客游戲。
2、師幼互動游戲:①教師扮演主人小熊,幼兒扮演動物客人進行游戲。
②幼兒扮演主人小熊,教師扮演動物客人進行游戲。
3、分組游戲:請四名幼兒分別扮演主人,其他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種小動物到主人家做客。
四、活動結束,幫助小主人一起整理玩具。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7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普通話四種不同的聲調,練習發(fā)準四聲。
2、認真傾聽同伴和老師的發(fā)音,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雞,羊,狗,兔和茶杯、碗,勺,皮球等。布置一個娃娃家的場面。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帶幼兒到娃娃家做客。
今天,娃娃過生日,她請我們去做客。教師帶幼兒進入娃娃家。
2、介紹游戲的玩法。
(1)娃娃和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名字;
(2)娃娃請小朋友們喝茶,請你們坐下DD喝茶請坐。(請幼兒學說,說對了即可坐下喝茶)
(3)娃娃請小朋友們吃飯DD豬油炒飯(方法同上)
(4)娃娃請小朋友們吃菜DD番茄炒蛋(方法同上)
(5)吃完飯,娃娃請大家拍球DD拍球比賽。
(6)和娃娃再見DD非常感謝。
3、幼兒自選小動物一個,玩“請客”的游戲,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請了哪個朋友,怎樣招待他的,請他喝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最后怎么說的`。重點幫助幼兒發(fā)準四聲。
請2-3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娃娃請客”的游戲。
活動反思:
本活動圍繞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現象,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趣味性地開展語言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提高幼兒積極交往的能力,是新《綱要》兒童語言教育觀的具體體現。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8
目標:
1、能感受普通話四種不同的聲調,練習發(fā)準四聲。
2、認真傾聽同伴和老師的發(fā)音,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準備:
娃娃一個;毛絨動物若干;茶杯、碗,勺,皮球等;布置一個娃娃家的場面。
玩法:
設置帶幼兒到娃娃家做客的情境并介紹玩法:
1、娃娃和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名字;2、娃娃請小朋友們喝茶--請坐喝茶(請幼兒學說,說對了即可坐下喝茶)。
3、娃娃請小朋友們吃飯--豬油炒飯(方法同上)4、娃娃請小朋友們吃菜--番茄炒蛋(方法同上)5、吃完飯,娃娃請大家拍球--拍球比賽(方法同上)6、和娃娃再見--非常感謝(方法同上)幼兒自選小動物一個,玩“請客”的游戲,引導幼兒說說請了哪個朋友,怎樣招待他的:請他喝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最后怎么說的。重點幫助幼兒發(fā)準四聲。請2-3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娃娃請客”的游戲。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9
教學目標
1.結合“小熊請客”的具體情境,經歷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主題圖小熊請客,故事引入。)在一片大森林中,住著一位好客的小熊,今天它又邀請了幾位客人到家中做客,看,它在為客人準備什么?看了它串的紅果,你能發(fā)現什么呢?
生:4個紅果串成一串。
師:根據小熊串的紅果圖,你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
生1:我想知道串三串紅果需要多少個紅果?
生2:我想知道串六串紅果需要多少個紅果?
生3:串七串需要多少個紅果?
……
師:同學們真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我相信你們也能解決這些問題。
(二)數一數,看看需要多少個紅果
師:請打開課本第20頁,數一數2串紅果有幾個紅果?3串呢?……9串呢?把答案直接填在這一頁的表格中。(學生都在看圖,數著,填著;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需要幾個紅果,各種答案都能在下面的表格中找到。
紅果有幾串123456789紅果有幾個4812162024283236(三)根據上表,學生獨立編制4的乘法口訣
師:請看書,注意編乘法口訣時,寫出一個乘法算式的答案,接著就相應地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如,1×4=4,相應的口訣是“一四得四”。完成后,同桌交換,互相檢查一下,如果發(fā)現有錯,要告訴同伴,由他自己訂正。確信自己編的乘法口訣正確無誤后,再讀幾遍,爭取把它背下來。
(四)探討規(guī)律,交流記憶4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師:你們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口訣?
生:(齊聲)找規(guī)律,記口訣。
師:你們發(fā)現了哪些有助于記憶的規(guī)律?
生1:每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相差4。
生2:“四五二十”這句口訣最熟悉,加1個4,就是“四六二十四”;減1個4,就是“四四十六”。
師:利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來加強記憶,是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老師真佩服你,善于發(fā)現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五)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運用4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實例
師: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4的乘法口訣?讓我們找一找,說一說吧。
生1:一張課桌4條腿,我們組4張桌子,“四四十六”,一共16條腿。
生2:我家養(yǎng)了3頭豬,每頭豬4條腿,“三四十二”,共12條腿。
生3:我們學校每層樓有4間教室,有5層,“四五二十”,共20間教室。
生4:我們每天上午4節(jié)課,每星期5天上課,每星期上午一共上20節(jié)課。
生5:教室前面國旗一邊有4個字,兩邊有8個字,“二四得八”。
……
師:你們擁有一雙善于觀察和發(fā)現的眼睛。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用4的乘法口訣來解決的實際問題,回家以后請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說一說。
(六)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第21頁第1題。
(1)獨立完成,完成后,與同桌合作,互相檢查、訂正,再說一說:你是怎么連的。
(2)請一個學生匯報第1題的算式可以算出幾個不同的結果(4個:12,18,20,24),再請4位同學到黑板來,每人寫出其中一種結果的乘法算式。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好辦法連算式。
生1:我是先計算,再把計算結果相同的算式連起來。
生2:我沒有想去計算,而是直連算式,連得很慢,都看花了眼。
師: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有什么好辦法。想到好的辦法,事情就會做得又快又好。
2.第2題。請學生獨立完成。請先做完的兩位學生到黑板來,每人計算4道算式,為全班提供反饋。
3.第3題。
(1)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全班討論,交流算法。
生1:黃色小正方形有20個,4×5=20(個)。
生2:藍色小正方形有16個,4×4=16(個)。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3:藍色正方形比黃色的少4個,可以用減法算藍色正方形的個數,20-4=16(個)。
(七)全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4的乘法口訣,現在說說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生1: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訣。
生2:我學會了記口訣有一定的方法。
生3:我們要愛護小動物,它們是我們的朋友。
生4:我們要幫助別人。
生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生6:要學會聽別人的意見。
師:看來大家的收獲還真多!回家以后,請把你們的收獲講給爸爸媽媽聽。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用4的乘法口訣來解決的問題,請你們再找一找,并告訴小組的同伴。
[小學數學小熊請客課件]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0
《貓》鄭振鐸課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習文中生字、新詞,鍛煉查工具書及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質疑問難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yǎng)并逐步提高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自由鑒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查字典、圈點勾畫、研討合作把握文本內容、鑒賞寫作妙處、體會作者情思、感悟生活哲理。
情感與態(tài)度:
學會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待人處事原則,反對主觀臆斷、提倡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1、 自主閱讀課文,質疑問難、討論交流。
2、 根據興趣,多角度欣賞文章的魅力之處。
3、 自由鑒賞,獲得人生感悟。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看老師手中的圖片,這是什么?漂亮嗎,可愛不?喜不喜歡嗎?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小動物啊!那么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作家——鄭振鐸一起走進他的家庭生活,去體驗一下他養(yǎng)貓經歷的快樂與悲傷。
(二)、讀課文,感文意。
1、 自由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通讀課文,看看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注意: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或疑難語句圈點勾畫出來。
2、 群策群力,解決疑難。
生自由提問,合作交流解答。
師輔助解答,并歸納解詞方法。
如沒有,可提問幾個
出示小黑板:
(1) 查字典
(2) 拆字法: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
(3) 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
3、全面?zhèn)刹椤?/p>
師問:在讀文過程中,還有沒有什么別的疑問?
生提出,大家一起解答。
4、 整體把握。
大家的問題都解決了,老師有一個問題問大家。
文中寫了幾只貓?三只貓的來歷和結局分別如何?
(三)、讀課文,品妙處?!?5分鐘】
1、讀一讀,想一想。
速讀課文,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大聲地反復地有感情朗讀,并作批注,說出喜歡的理由。
2、品一品,說一說,
哪位同學把自己喜歡的語段讀給大家聽,說一說它好在哪里,讓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獲!
我的預設:
1、 描寫貓的語段:
例:
花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條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
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它似乎太活潑了,一點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2、抒情的語段
例:
那時太陽光溫暖的照著,欣賞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
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個月來相伴的小侶!當時只得安慰著三妹道:“不要緊,我再向別處要一只來給你。”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個月來相伴的小侶!
我也悵然的,憤然的,在咒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
我心里還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
我心里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3、耐人尋味的語句。
例:“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p>
出示小黑板:
描寫語段的作用:
生動的詞語
逼真的修辭手法 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被描寫對象的特點,并自然而然的將人物的情感蘊于其中
精準的細節(jié)刻畫
抒情語段:
抒情——將內在的情感外顯化,更利于情感的抒發(fā),感染人,打動人。
耐人尋味的語段:
不能忽視文中反復出現的語句 這些耐人尋味的語句往蘊含著作者不愿言表的更為豐富的情感與深刻的思想。
不能忽視句語句之間的細微差異
(四)、讀生活,說感悟。[5分鐘]
1、通過賞析,我們對于作者的痛苦、懊悔和自責感同身受,跳過這些情感不談,作者分明用他深刻的思考、無聲的語言向我們幽幽地訴說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呢?你聽到了嗎?
預設答案:
待人要公正,不能歧視和欺負弱小,要寬容大度,滿懷善意地給弱小以幫助,免受良心的譴責。
不能因為沒有根據的揣測,妄下定論,誤解他人,不給對方辯白的機會,否者有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過失。
做人要嚴于律己,處理問題要客觀公正,要實事求是,反對主觀臆斷。
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此時此刻,老師也有一點感悟要和大家共勉:“關愛動物,尊重弱小,善待生命!”(板書)
2、你喜歡文中的“我”嗎?能不能說說理由。
學生會說喜歡,以及喜歡的理由;不喜歡及不喜歡的理由。
老師介紹并評價鄭振鐸:
鄭振鐸(duó),我國現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又是著名現代作家、學者、翻譯家。1958年,逝世于飛往阿富汗等國訪問的飛機上。
他是魯迅、冰心的至交好友。魯迅年長他17歲,他一直尊稱魯迅為長者和老師,他們都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自我解剖的精神,愛國作家;(五四時期,對于新文化運動起促進作用的兩個文學團體分別是創(chuàng)造社和文學研究會,他是文學研究社的發(fā)起者及重要成員之一)對于后輩青年作家的疼愛,他們又很相像,在這方面魯迅稱第一,鄭就可以稱第二了。大家都知道,冰心就是受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的影響,創(chuàng)作了很多三言兩語的零碎詩句,并結成集子——《繁星》。這個《新月集》《飛鳥集》就是鄭振鐸翻譯的。冰心小他一歲,在協(xié)和女子大學上學的時候就認識了他,并且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良師益友,當冰心從巴金那里得知他因飛機出事逝世的消息后,曾特做《追念振鐸》的感人篇章來還念他!
另外,他與瞿秋白、沈雁冰(矛盾)、葉圣陶等都是好友。人們都說:“看一個人好壞,可以看他結交的朋友。”從這些朋友來看,不難看出鄭振鐸的為人。
他是一個善良、正直、熱忱的人,他是一個熱愛祖國、有憂患意識的人;是一個嚴于律己、勇于承擔責任、勇于改正錯誤的人,有著像魯迅一樣的自我剖析的精神,勇于把自己的瘡疤揭開給人看的人;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敬畏生命的人。
(五)、談收獲
我們自主閱讀的這節(jié)課,大家都收獲了什么?【小黑板出示字詞】
(六)、師小結
這節(jié)課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文章帶給我們的思索卻是無窮的。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能忽視。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做起,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關愛弱群體!謝謝大家!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1
1、作者介紹
鄭振鐸,他生于18,逝世于1958年,是福建長樂縣人。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翻譯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xié)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2、寫作背景
《貓》這篇課文最初發(fā)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學周報》第199期。它屬于鄭振鐸早期的文學作品。受五四前后西方傳入的科學、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響,鄭振鐸已經樹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傷害無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態(tài)度?!敦垺愤@篇作品正是這種人生態(tài)度的真實反映。
3、掌握下列加紅字的讀音。
一縷lǚ 蜷伏quán 銜著xián 懲戒chéng 悵然chàng 慫恿sǒng、yǒng
4、多音多義字:
┍chèn對稱 ┍jiě解放
稱┥ 解┥xiè姓解
┕chēng稱霸 ┕jiè押解
5、區(qū)分形似字
┍悵(惆悵) ┍籠(鳥籠)
┕帳(帳篷) ┕蘢(蔥蘢)
┍戒(戒x) ┍懶(懶惰)
┕誡(告誡) ┕賴(依賴)
6、掌握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慫恿】鼓動別人去做。
【悵然】不愉快的樣子。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怒氣沖天】形容憤怒到極點。
內容分析
整體感知
1、劃分本文的結構。
全文可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我”家養(yǎng)的第一只小貓活潑可愛,不久,不明原因地死去了。
第二部分(3-14段):寫“我”家養(yǎng)的第二只小貓更有趣更活潑,可是被人“偷”走了。
第三部分(15-34段):寫“我”家養(yǎng)的第三只貓“懶惰”、“憂郁”,因此沒人喜歡,最后因“黃鳥事件”遭到不公正的懲戒而悲楚地死去。
其中,第三部分,又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15段):寫第三只貓來得可憐。
第二層(16段-29段):寫鳥被咬死后,貓蒙冤遭棒打。
第三層(30段-34段):寫“我”明白真相后的自責與悔恨。
2、文章按什么順序和線索敘寫了“我”養(yǎng)貓的情況?
養(yǎng)貓是全文記敘的中心,作品圍繞這個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yǎng)貓與亡失為線索展開,都有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具有相對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按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了一段家庭養(yǎng)貓的悲劇史:得貓——養(yǎng)貓——亡失——再得貓——再養(yǎng)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yǎng)貓——復亡失——永不養(yǎng)貓。情節(jié)三起三落,層層推進。
3、概括本文的中心。
《貓》文敘寫了“我”家先后養(yǎng)成三只貓的故事,抒發(fā)了“我”的喜愛、痛惜和勇于自責的思想感情,進而告知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擺脫偏見,決不可主觀武斷。文章反映了當時一個并不完善的知識分子的嚴于律身,勇于解剖自己的可貴精神。
問題思考
1、本文到底主要是寫貓還是寫人?說說為什么?
作者利用的是托物詠情法,所以主要還是寫人。作者著力描繪了“我”——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和思想認識上的變化,并且在“我”的省悟、自責、負疚中還含蓄地闡明了一個發(fā)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2、認真閱讀課文1-14段,比較兩只小貓的異和同,想想作者是從哪些角度描寫的?
兩只小貓除了來歷和亡失各自不同外,在活潑可愛的描寫上也有區(qū)別。寫第一只小貓,作者主要抓住它的毛色:“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并用三妹戲弄它時的動作:“撲過去搶,撲過來搶”、“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以此突出小貓的活潑可愛,“白毛”、“紅帶”、“陽光”相互映襯,小貓的神情也呼之欲出。寫第二只小貓,主要用它自己主動采取的“動作”,如“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梢姸际腔顫娍蓯郏髡摺巴星螽悺?,從不同的角度寫,抓住了它們各自的特征。這樣寫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避免了行文的呆板。
3、仔細體會“我”對三只小貓的感情變化,尤其是對第三只小貓的不幸遭遇,“我”為何感情上的震動這么大?
感情既是情節(jié)的起點,又是情節(jié)的橋梁。作者寫三只小貓的故事,更主要的是寫“我”情感的變化。“我”對三只貓的感情不同:對第一只貓,真切地寫出了“我”的喜愛和樂趣,它是“相伴的侶”。小貓病死后,“我”心里感到“一縷的酸辛”。第二只貓的亡失,引起全家的痛惜?!拔乙矏澣坏?,憤恨地,在詛罵”捉貓者,流露了“我”對小貓無限的喜愛和憐憫之情。但情感僅此而已,內心并無震動。這兩次養(yǎng)貓、失貓,在文中都是略寫,這樣安排為的是襯托第三次養(yǎng)貓、失貓。第三只貓收養(yǎng)的情況不同,是由于可憐,拾來留養(yǎng)的。它“不活潑,又難看”,“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它也不加注意”,在“我”和全家人的心目中,它是若有若無的。只是在“芙蓉鳥事件中”,“我”錯了,把它冤為“兇手”,而且給予“懲戒”,“我”的良心受傷了。后來花貓死在鄰家的屋脊上,因此“永無改正我過失的機會了!”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從花貓的遭遇,“我”意識到的過錯,內心的隱痛永遠不會消失。所以“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全文的故事由養(yǎng)貓起筆,到“永不養(yǎng)貓”結束,而又處處在寫“我”感情的起伏,感情伴隨著故事,既是起點,也是橋梁,耐人尋味。
4、文章著重寫了第三只貓,這同表達中心意思有何關系?作者寫前兩只貓對第三只貓有何作用?
文章著重寫第三只貓,是因為文章的中心意思與第三只貓有直接的關系。“我”的過失、自責、慘痛教訓都是由養(yǎng)第三只貓引出的。寫前兩只貓的目的是在于用它們對比的襯托第三只貓,使讀者覺得對第三只貓的待遇似乎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正是這種感情用事,才產生了主觀粗暴的做法,造成“我”終生的悔恨。
5、文中的議論抒情有什么作用?
作者前兩次養(yǎng)貓的經歷,都是用一種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但寫到他并不喜歡的第三只貓的時候,卻仿佛大海中涌起了微瀾,尤其是當他得知自己冤枉了貓,又無法對它表白時,作者的心再也無法平靜,“想到它的無抵抗地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抒情議論的語句是畫龍點睛,點明了事件的意義,由此,我們也能從作者身上,學習他那種嚴于律己的精神,并悟出一點做人的道理來。
6、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第一只貓的形態(tài)?
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后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tài)。-是自身的形態(tài),剛要來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后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tài),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后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7、家里的人對這第一只貓的態(tài)度怎樣?從哪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來?
家里人都很喜歡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著”,作者則“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受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因為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8、第一只貓的結局怎么樣?家里人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這只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于這只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
9、第二只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皥@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
10、找出文中表現家里的人對第二只貓態(tài)度的詞句,體會家里人對它的感情。
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只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著罵”“飯后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11、第二只貓的結局怎么樣?大家持什么感情?
這只貓最終亡失了:對于這只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12、家里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貓的人所持的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
家里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爸芗业难绢^”代表著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著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一類人。作者借第二只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13、第三只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是從形態(tài)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脫了好幾塊”“憂郁”“懶惰”。
14、對第三只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這幾句話在表現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三句話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只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15、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
有六個情節(jié),小標題可依次擬為: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jié)是詳細述談第三只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個情節(jié),才用寥寥數語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jié)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只貓的同情與憐憫。
16、在寫第三只貓的結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作者用了“難過”一詞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只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示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只貓,“我”深感內疚和自責。越是內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17、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采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么好處?
作品中虛構的“我”,是三只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只貓;他就是前兩只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只貓的悲劇制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fā)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18、“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尾,它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拔摇蹦慷昧饲皟芍回埖牟恍液?,又親自制造了第三只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
專題探究
1、文章選材很微小,但是讀罷卻能夠給人以極大的震撼,仔細體會本文的寫作特色。
(1)結構嚴謹,首尾呼應
養(yǎng)貓是本文記敘的中心。作品圍繞這個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yǎng)貓與亡失為線索展開。三個故事又按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家庭養(yǎng)貓的悲劇史:得貓→養(yǎng)貓→亡失→再得貓→再養(yǎng)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yǎng)貓→復亡失:永不養(yǎng)貓。情節(jié)三起三落,層層推進。文章開頭先交代幾次養(yǎng)貓的結局,總領全文。結尾以“我家永不養(yǎng)貓”收尾,呼應篇首,結構完整而嚴謹。
(2)抓住特征,描寫生動
文章中三只貓,各具特點,各有各的性格。第一只貓活潑天真,常“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第二只貓“更有趣,更活潑”,它亂跑,會爬樹,會撲蝴蝶,還會捉老鼠。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坐在鐵門外邊曬太陽。第三只貓懶惰、憂郁,不喜歡“頑游”,常常“蜷伏”,鉆爐火底,跳上桌子凝望鳥籠,受責打前“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這些描寫,表現出幾只貓的不同的神態(tài)狀貌,突出了各自的特點。
(3)對比和襯托手法的運用
文中第三只貓與前兩只貓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是第三只貓是只野貓與前兩只都是主人喜愛而要來形成鮮明對比;二是它毛色難看,性情憂郁,不喜歡玩游,而第一只貓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第二只貓會亂跑、爬樹、撲蝴蝶。三是它終日懶惰地伏著,與第二只貓“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對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歡它,它是只“若有若無的動物”,連最愛貓的三妹“對于它也不加注意”,這與前兩只貓的地位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于有前兩只貓作對比,后者的命運被襯托得更加悲慘,這就必然會引起人們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過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從多角度探究抒發(fā)的情感。
在平常的學習中,有時候發(fā)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是很重要的?!敦垺愤@篇文章文字淺顯但蘊含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理解作者表達出的思想:體現了“我”反對主觀臆斷、提倡實事求是的精神;體現了“我”嚴于律己的精神和仁愛之心;凡事不能主觀臆斷,妄下斷語,否則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表現了“我”熱愛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責的精神;弱小者的悲劇命運具有必然性。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2
1、《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描寫動物的文章,課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貓十分喜愛的感情。
2、引導學生通過充分閱讀體會貓的特點,感受貓的可愛,學習作者在語言和文章表達上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特別方式。
學情分析:
貓是較常見的家養(yǎng)小動物,學生對貓比較熟悉,絕大多數學生見過,有的學生還養(yǎng)過貓。在教學中激趣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貓的性格特點。在讀中整體感知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用具體事實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屏息凝視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4、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fā)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理解和朗讀重點詞句,了解作者是抓住貓的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2、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討論探究,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蘊涵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大家都知道作家老舍吧?他的作品言語樸實,語句優(yōu)美,常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篇他寫的文章。
2、揭示題目:貓
3、學生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輕聲讀課文。
思考:①作者是從哪兩方面來寫貓的?
②給課文分段。
2、指名讀,交流。
①課文從“貓的性格古怪”和“滿月的小貓更可愛”兩個方面寫貓的。(板書)
②分段:第一段:1—3節(jié),第二段:第4節(jié)
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節(jié)朗讀,劃出表述這一段內容的句子。(第一句)
師:這句話是這一段中的總起句。
2、理解“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板書:古怪)
讀出句子語氣。
3、這一段抓住貓的什么特點來描寫它的古怪呢?自由讀第一段。
交流后出示板書:
老實、貪玩、盡職
膽小、勇猛
4、運用中心句歸納段意。
(1)溫習學過的中心句歸納段意法。
(2)說說段意: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5、朗讀第一段。
三、落實訓練目標
1、讀文章第二段,思考句子間是什么關系?(總分總)
2、用“中心句歸納法”概括段意:滿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p>
(板書:淘氣)
3、齊讀第二段
四、總結并朗讀全文
1、什么樣的段落可以使用“中心句法”歸納段意?怎樣使用“中心句法”歸納段意?
(有總起句、中心句、總結句的段落可以使用“中心句法”歸納段意,先找到中心句,然后進行整理歸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默寫詞語。
板書設計:
老實貪玩盡職
大時——古怪
膽小勇猛
貓:
小時——淘氣玩耍跌倒
教學反思: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描寫動物的文章,課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貓十分喜愛的感情。
我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重點詞句的意蘊,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間蘊涵著的情感。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老實”、“貪玩”、“盡職”等重點詞,通過反復誦讀,從而去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同時,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品味,體會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以及“貓和人”的和諧情趣。如學習第二節(jié)時,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并通過朗讀并結合生活體驗,深化對“蹭”的感受,體會“人和貓”的和諧情趣。
接下來朗讀成了體會情感的主要手段,通過自由朗讀第四節(jié),讓學生感受小貓滿月時的“可愛”,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同時讓學生了解到作者把貓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寫,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在這節(jié)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陷:
首先,教學語言不精煉,情緒也不夠到位。如果能盡量做到自然巧妙地過渡,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會更活躍。
其次,讀的還少。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受到熏陶,朗讀指導還需要加強。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各部分內容,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家的貓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的?課件出示
板書:
貓的性格古怪
滿月小貓可愛
二、深入學習
1、貓的性格古怪:
⑵小組交流并填空:課件出示:
⑷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貓“溫柔可親”:
課件:出示句子: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小梅花指什么?老舍先生為什么說貓爪印是小梅花?你有什么體會?
比較句子:課件出示:
同學們聽過貓豐富多腔地叫嗎?你能從中聽出什么?
⑸小結這一部分:
看看課文從幾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既又( ),
既()又( ),
既()又( );
高興時,( ),
(6)你見過的貓有哪些古怪的表現?喜歡它嗎?為什么? 2、過渡:貓這么古怪,可是滿月的小貓是不是更可愛呢? ⑴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⑶小貓把老舍先生辛辛苦苦養(yǎng)的花弄得枝折花落,老舍先生為什么絕不責打它們?你有什么體會?
⑷出示句子:
三、總結全文
看看全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
喜愛
四、作業(yè)
(可寫、可畫、可拍照、給同學家人講??)
板書設計:
15、貓
貓的性格實在古怪
愛貓
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4
—、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三只小貓;從養(yǎng)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F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xié)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每以下問題:
1.文章寫了幾只貓?重點寫哪—只?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只貓,即自家喂養(yǎng)的三只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只貓,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四、研習課文第—部分:第—只貓的故事
1.學生齊讀課文第—部分。
2.指名學生復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
②家里的人對這只貓的態(tài)度怎樣?從哪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來?
③這只貓的結局怎么樣?家里人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后明確:①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后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tài)?!亲陨淼男螒B(tài),剛宋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后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tài),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后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②家里人都很喜歡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著”,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受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币驗樾∝埢顫娍蓯郏患胰硕己芟矚g它。
③這只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于這只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只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樸的文字寫出了第一只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蓖诖?,也表達了對第—只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題。
3.整理課文字詞,學會運用。
中班數學貓媽媽家去做客篇15
媽媽請客900字作文
星期天,媽媽履行約定請我吃飯,我扯著弟弟作陪。問我為什么受寵,不好噫嘻(意思),是因為我考試考得不錯唄。
媽媽請客點菜,我們姐弟倆兌張嘴吃就得了。媽媽精心點了三菜一湯,酸辣苦甜,各具特色,味香俱佳,我們開心的吃起來。
第一道菜是酸菜魚,不用說它是四川的菜品,曾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它的做法很講究,從配料到火候,環(huán)環(huán)緊扣,操作嚴謹,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最終端到餐桌上。
因為它有獨特的調味和獨特的烹飪技法,所以各地也稱它為酸湯魚。我搶先夾了一片放進嘴里,一下覺得,滿嘴的`牙齒都快要軟掉了。嗯,你還別說,湯味酸酸的,魚嫩鮮鮮的,酸中有香,香中有鮮,我的媽呀,味道真是棒極了,吃了第一口還想再吃第二口!媽媽看我一副饞貓樣,說:“人生就是一個五味瓶,酸代表人生中的磨難與經歷,磨難愈多,結果愈好”。
第二道是辣椒炒白菜,干紅辣椒,在油鍋里翻了一個身,和乳白色的娃娃菜瞬間融為一體,“呲呲呲”的烹調聲,就像兩只小鳥對唱。這道菜的原材料雖然普通,但已經廚師巧妙之手,卻變得紅白相間,色澤嫩綠,水靈靈的。我夾了一片娃娃菜,含在嘴里,只覺得喉嚨里冒煙,兩行眼淚也不聽話的“嘩嘩”辣出來。媽媽說,辣代表著你以后會遇到的意外和逆境,人生漫長苦樂相伴當自量。
第三道菜是苦瓜,它全身散發(fā)著苦味。據媽媽說,在炒的時候不管怎么放糖,也改變不了它本身的味道。就因為它苦,多數人不大喜歡吃。我吃了一小口,我的媽呀,味道真苦,比黃連還苦,我搖著頭,嘴里不停的向外吐,一連喝了幾杯水,才緩過苦味。養(yǎng)生專家說,常吃苦瓜,能夠清熱益氣,補腎明目,還有美容肌膚之功效。媽媽說,苦代表著人生的艱辛,雖然苦,可咬咬牙都能挺過去。
最后一道是甜玉米羹,它是由鮮玉米粒、雞蛋、牛肉和紅糖等一齊烹制而成,晶瑩的玉米粒,緊裹著一層誘人的糖漿,黏而不稠,口味鮮甜,彌漫散發(fā)的香味,早已讓我和弟弟按捺不住誘惑,恨不得一口把它吞掉。這是我最愛喝的湯。媽媽說:“甜代表你的幸福感,只有吃的苦多了,自然覺得心里甜了”。
這頓飯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后來我才悟醒過來,這是媽媽的一片良苦用心,她在啟迪教育我,人的一生就像這四菜湯,充滿著酸辣苦甜,生活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只要勇敢的樂觀面對,一定會苦盡甜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