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4 10:58:19
最新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大全(13篇)
時間:2023-11-14 10:58:19     小編:薇兒

教案可以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記錄和反饋工具,方便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調(diào)整。教案要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教學進度。以下是一些教師們在實際教學中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通過這些教案分享給大家。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一

1、講清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如講解例題:53.40-49.80學生不大容易講出算理,但通過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的方式,針對錯例,有學生說出了錯的理由,學生比較自然的說出相同數(shù)位沒對齊或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數(shù)才能相加減等。

2、關注學生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促進三維目標的落實。整節(jié)課著重關注的學習過程,注重挖掘利用學生練習中生成的錯誤,注意面向全體,傾心聆聽學生的發(fā)言,給他們改正錯誤,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剖析錯誤,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3、注重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數(shù)學感悟。

4、石老師的課挖得深、挖得透,努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

石老師的課讓人看到了課中的挖掘思維含量,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空間。她的課就在于不只讓學生知其然,更讓學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導學生探究出法則背后的知識。學生的思維總是在老師的設疑中步步深入,學生經(jīng)歷了刨根問底、追本溯源的思考過程,這就是科學的探究過程,就是在研究科學、自主建構知識。李老師的課挖的透,還在于問題設計得好,問題設計的有空間,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所以,這樣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開發(fā)和鍛煉。

5、和諧的師生的關系。

課堂是學生的,就要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研究、思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不在于學到多少知識,而在于真正使學生思維受到鍛煉和啟發(fā)。本節(jié)課,李老師幾乎沒有講,她所做的只是在關鍵處設疑和恰當?shù)目偨Y,引著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學生始終處在探究的主體地位,所以,學生真正得到了鍛煉。老師講得少。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二

師: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在這天晴氣爽的季節(jié)拉開了序幕。瞧,運動場上小動物們賽得可熱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比賽的情況吧。(電腦出示主題圖)。

師:看了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幾只?小兔有幾只?小狗有幾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每個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參加?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三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1、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認識,能分辨出四種基本的圖形。

2、學會觀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狀,會舉例。

3、能區(qū)分出面和體的關系,體會“面在體上”。

4、能找出一組圖形的規(guī)律。

5、能在復雜的圖案中找出基本的圖形。

動手做(一)。

學生能自己動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歡的圖案。

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

通過折紙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

動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組成。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只讓學生直觀認識,知道形狀和名稱即可。

動手做(三)。

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元角分》知識點。

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1元=(2張)5角=(10)張1角=(5張)2角。

5元=(5)張1元。

10元=(10張)1元=(5張)2元=(2張)5元。

20元=(2張)10元=(20)張1元。

50元=(5張)10元=(50張)1元=張20元+()張10元。

100元=(10張)10元=(100)張1元。

付出的錢數(shù)-用去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剩下的錢數(shù))。

用去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付出的錢數(shù)。

付出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用去的錢數(shù)(商品的價錢)。

數(shù)學學習方法技巧。

營建超卓的講堂氣氛。

現(xiàn)代教育論以為:超卓的講堂氣氛能夠成為傳遞常識的無聲媒體,能夠成為啟迪智慧的鑰匙,能夠成為熏陶品德的潛在力量。每位教師都有殷切的領會:講堂氣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自動性的發(fā)揮。在教育中,教師規(guī)劃學生喜歡的、賦有情味的學習活動,激起學生學習的喜歡,讓學生愉快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教師給學生供給充沛的參加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在自主根究、協(xié)作溝通中獲取數(shù)學常識、技術、數(shù)學思想辦法,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生動生動、自動根究、賦有特性的發(fā)明進程。這一切,需求超卓的講堂氣氛來支撐。

教師要為學生營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講堂上實在的民主、和諧,源于師生的一種愛。教育進程是師生信息溝通的雙向進程,也是師生情感溝通的進程。教師經(jīng)過自己的教育活動用愛潤澤學生的心田,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熱心,使之自動積極地參加學習活動。以“0的知道和有關的加減法”一課為例,在寫0活動中,教師用到了這幾句話“你想寫0嗎?”“好,伸出小手看屏幕書空”“在日字格里描一行0吧”“你以為寫0時應留神什么?”“想給咱班小朋友說些什么?”“教師相信你的0必定寫得很漂亮,動著手,在下面日字格里寫幾個0吧!”安排學生進行書空、描0、總結寫0的辦法、獨立寫0各項活動。

教師的言語滲透對學生的了解,對學生的尊重和信賴,融入了對學生深深的關愛,使學生愉快、自動獲取寫0的辦法。在根究常識的進程中,學生有錯時,不是批判責怪,而是再給學生一次機會。如請學生說出“盤子里1個桃,用數(shù)幾標明?”時,出現(xiàn)“小猴吃了1個桃,用1標明”的答復。教師不急不躁,接著問:“那個盤子里的桃數(shù)用幾標明呢?”小朋友馬上說出“用1標明?!庇秩缣幚怼皟善扇~上一共有幾只青蛙?”的問題時,一位學生說出4-0,其他學生急于表達自己的等式4+0或0+4。

此刻,教師給學生自己糾正的機會,以“教師沒有聽清楚”為由,請學生再說一遍。美妙地為學生贏得領會成功的機會?!霸俳o一次機會”讓學生感到溫暖、遭到鼓動,維護了學生學習的喜歡,維護了學生根究常識的積極性。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育空氣中心情舒暢,思想生動,敢想、感說,愿想、愿說,學習潛能和自動性得到充沛發(fā)揮。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四

1角=10分。

1元=(2張)5角=(10)張1角=(5張)2角。

5元=(5)張1元。

10元=(10張)1元=(5張)2元=(2張)5元。

20元=(2張)10元=(20)張1元。

50元=(5張)10元=(50張)1元=張20元+()張10元。

100元=(10張)10元=(100)張1元。

付出的錢數(shù)-用去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剩下的錢數(shù))。

用去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付出的錢數(shù)。

付出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用去的錢數(shù)(商品的價錢)。

自主探究。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分組活動。

組匯報: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教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分別展示出來。

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讓學生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的思想教育。

提問:小朋友,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請學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jù)。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一年級數(shù)學《觀察與測量》知識點。

觀察與測量。

1、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

2、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3、去游樂園——(認識米)。

4、估一估,量一量——(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

1、通過觀察實物,體會到從兩個方向(前〈后〉面或側面)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會辨認從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

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1、經(jīng)歷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找一找自己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體會1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4、會通過刻度尺觀察物體的長度。(起點不是0刻度)。

5、能根據(jù)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的刻度尺測量。

去游樂園(認識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長度概念,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2、掌握米和厘米間的關系,能恰當?shù)倪x擇單位表示物的長度。

3、認識米尺,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估一估、量一量(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1、能選用適當?shù)膯挝槐硎鹃L度。

能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會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2、會辨認從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

詳細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

“讓學生在生動詳細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是新課標建議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當時課改中教師們竭力尋求的。一年級上冊教材規(guī)劃了賦有童趣的學習資料和活動情境,例如6~7頁的小豬幫小兔蓋房、第14~15頁的野生動物園、第18頁的排隊購票、第29頁的小猴吃桃……這些都是兒童喜歡、了解的,可親可近。在教育中,需求結合實踐把靜態(tài)的文本資源加工成動態(tài)的數(shù)學學習資源。例如教育“比多少”,應充沛運用主題圖給學生敘說“小豬幫小兔蓋房”的童話故事。

讓學生走進情境,細心查詢、比較,感悟“多”“少”“相同多”。再如教育“0的知道”,教師可依據(jù)第29頁的主題圖編制多媒體動畫課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動詼諧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喜歡。再經(jīng)過查詢小猴吃桃的情境:盤子里有2個桃,小猴吃了一個,又吃了一個,盤子里一個也沒有了……領會“從有到無”的改變,感知0的意義。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把日子與數(shù)學融為一體,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進程變得生動詼諧。

讓學生自動獲取常識。

數(shù)學學習的實質是學生的再發(fā)明。新課標偏重:“數(shù)學教育活動有必要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打開水陡峭已有的常識經(jīng)歷基礎之上……向學生供給充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著手實踐、自主根究與協(xié)作溝通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辦法……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生動的、自動的和賦有特性的進程”。

教育中,要本著“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在講堂上給學生供給充沛的查詢、操作、考慮、溝通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去學習數(shù)學、獲取常識。

(一)讓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根究獲取數(shù)學常識。

例如教育“立體圖形的開端知道”時,課前為學生預備各種形狀的物品,讓學生仰仗關于形狀的感知方面的經(jīng)歷,查詢、溝通物品的形狀是怎樣的,并把形狀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進而談論“這幾樣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體形狀的特征……學生依據(jù)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經(jīng)歷和對實踐情境的感觸進行根究,將理性經(jīng)歷進一步籠統(tǒng)化,打開空間觀念。

(二)讓學生經(jīng)過著手操作,獲取數(shù)學常識。

一年級學生的思想,離不開形象和動作,著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途徑和辦法。例如教育“9加幾”時,在學生溝通不同算法的基礎上,請學生用“放進1盒湊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主意,使學生直觀了解湊10的進程。接著,安排“擺一擺,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動,邊實踐操作邊進行核算,詳細形象的操作進程與籠統(tǒng)的核算進程一一對應。外顯的動作驅動內(nèi)涵思想活動,學生在著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辦法。

(三)讓學生經(jīng)過協(xié)作與溝通,獲取數(shù)學常識。

例如數(shù)學“9加幾”時,由“校園運動會”的詳細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后,把根究處理問題辦法的“使命”交給各組來完結。先讓學生獨立考慮,并在小組內(nèi)談論溝通處理問題的辦法。每個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日子經(jīng)歷用自己的思想辦法考慮,會發(fā)作“點數(shù)”“接著數(shù)”“湊10”等多種核算辦法。接著,請各組向全班學生介紹展現(xiàn)本組的研討作用。使學生了解別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辦法,由此領會到處理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辦法。一起,在溝通中,學生賞識自己的發(fā)現(xiàn)、賞識本組的作用、賞識全班發(fā)現(xiàn)的多種辦法,不斷領會成功的高興。有助于培育學生的根究知道和喜歡,增強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知道。

精心規(guī)劃數(shù)學活動。

新課標特別偏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踐問題籠統(tǒng)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闡明與運用的進程”,重視數(shù)學常識的構成進程是當時數(shù)學課題改造的一個重要理念。

例如“1~5的知道”,教材先表現(xiàn)從實踐國際中籠統(tǒng)出數(shù),接著讓學生經(jīng)過擺小棒進一步領會數(shù)的基數(shù)意義;知道物體和圖形,教材先以“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進步學生對物體形狀的直觀知道,接著出現(xiàn)立體圖形引出物體形狀的稱謂。然后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shù)學常識描繪地址的日子空間……在教育中,需求以教材供給的底子資料和學習活動條理,為學生規(guī)劃查詢、操作、考慮、溝通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常識構成的進程。

例如教育“1~5的知道”時,由學生去過公園或動物園的事例,創(chuàng)設“去野生動物園”的情境,先請學生查詢、了解有哪些心愛的動物,再請學生把查詢和數(shù)的作用通知組內(nèi)的小伙伴,講給全班同學聽,學生經(jīng)過查詢、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的活動從實踐國際中籠統(tǒng)出1~5各數(shù)。接著,讓學生依據(jù)數(shù)擺出小棒,或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卡片來擺。學生在著手操作中把籠統(tǒng)的數(shù)詳細化,加深對1~5各數(shù)的基數(shù)意義的了解。學生經(jīng)過看、數(shù)、說、做各項活動知道1~5各數(shù),經(jīng)歷了數(shù)概念的構成進程。學生不只領會數(shù)的發(fā)作和作用、加深對數(shù)概念的了解,而且嘗試用數(shù)學眼光看周圍事物,并取得成功的領會,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決計。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五

1角=10分。

1元=(2張)5角=(10)張1角=(5張)2角。

5元=(5)張1元。

10元=(10張)1元=(5張)2元=(2張)5元。

20元=(2張)10元=(20)張1元。

50元=(5張)10元=(50張)1元=()張20元+()張10元。

100元=(10張)10元=(100)張1元。

付出的錢數(shù)-用去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剩下的錢數(shù))。

用去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付出的錢數(shù)。

付出的錢數(shù)-找回的錢數(shù)=用去的錢數(shù)(商品的價錢)。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經(jīng)掌握的100以內(nèi)數(shù)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概念的理解。

3.體會數(shù)概念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5.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一年級數(shù)學《觀察與測量》知識點。

觀察與測量。

1、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

2、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3、去游樂園——(認識米)。

4、估一估,量一量——(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

1、通過觀察實物,體會到從兩個方向(前〈后〉面或側面)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會辨認從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

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1、經(jīng)歷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找一找自己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體會1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4、會通過刻度尺觀察物體的長度。(起點不是0刻度)。

5、能根據(jù)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的刻度尺測量。

去游樂園(認識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長度概念,根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2、掌握米和厘米間的關系,能恰當?shù)倪x擇單位表示物的長度。

3、認識米尺,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估一估、量一量(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1、能選用適當?shù)膯挝槐硎鹃L度。

能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會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2、會辨認從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六

2、跳高和長跑是比賽的項目,我們可以根據(jù)比賽項目來統(tǒng)計。

項目合計跳高長跑。

只數(shù)。

3、除了根據(jù)比賽項目來統(tǒng)計,還可以根據(jù)什么來統(tǒng)計?

生:動物的種類。

動物種類合計狗兔猴。

只數(shù)。

4、利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完成上述兩張統(tǒng)計表。

5、交流:看了兩張統(tǒng)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統(tǒng)計的方法不同。

生2:合計都是13。

生3:我明白了對同一中場面進行統(tǒng)計,雖然統(tǒng)計的方法可以不同,但總人數(shù)應該不變。

7、廚師小豬和裁判長小鹿也來了解情況,要求你們向它們推薦最合適的統(tǒng)計表(小組討論)。

交流:

生1:我向小豬推薦統(tǒng)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因為小豬是個廚師,它應該要了解各類小動物分別有幾只,才能決定買什么菜,什么多買些,什么少買些。

生2:我也同意向小豬推薦統(tǒng)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如果它不知道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它就不知道買什么菜,買回的菜也不合小動物的口味。

生3:我向小鹿推薦的是統(tǒng)計項目的這張。因為當裁判員就應該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選手參加,這樣才能更好的組織比賽。

8、小結:

通過剛才的統(tǒng)計,讓我們明白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標準下的統(tǒng)計結果具有多樣性。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七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通過認計數(shù)器數(shù)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并了解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對大數(shù)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學生數(shù)感。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并了解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千以內(nèi)數(shù)位順序。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千以內(nèi)的數(shù)位順序。

多媒體課件,計數(shù)器,正方體。

安排學生提前調(diào)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shù)。

一、欣賞圖片(課件)。

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比100大的數(sh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生活中的大數(shù)(板書課題)請把你找到的大數(shù)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數(shù)。生自由發(fā)言。

二、認一認。

1、師撥數(shù),學生認。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撥,下面學生認。

3、同桌之間一人撥數(shù),一人認讀。

4、請幾組同學到臺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計數(shù)器9)師: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數(shù)怎么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師:也就是我們學過的10個一是10,或1個十是10(板書)。

師撥99,這個數(shù)是多少?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100。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說出100怎么表示嗎。

生:100個一是100,也可以是10個十是100(板書)。

師指名展示。(學生邊講解邊展示)再添一個珠子個位就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十位上的9加進位的一又滿十了,再向百位進一。所以是100。

師:999這個數(shù)怎么讀,再添一個數(shù)是多少?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撥一撥,說一說。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撥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今天我們認識了“千”請同學們看一下計數(shù)器,千位數(shù)是一個四位數(shù),從右邊數(shù)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書)相鄰數(shù)位之間的關系是十進制。

(二)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

1、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

2、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討論數(shù)的方法。(如果學具不夠,可以借助附頁二中的圖片擺一擺)。

3、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一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小正方體。

總結方法:一個一個地數(shù),數(shù)10個是1條。一條一條地數(shù),數(shù)10條是一片,一片有100個。一片一片地數(shù),數(shù)10片有10個100,10個100加起來是1000。也就是說10個百是一千。(板書)。

四、數(shù)一數(shù)。

(一)同桌互相數(shù)一數(shù),從887數(shù)到1000。方法不限。

師:如果一百一百地數(shù),下一數(shù)是什么?生:987。(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計數(shù)器)。

(二)游戲開火車數(shù)數(shù)。

1、師說一個數(shù),一個一個地數(shù)每個同學數(shù)一個。一直數(shù)到一千。

2、從750開始,5個5個地數(shù),數(shù)到一千。

3、從500開始,10個10個地數(shù),數(shù)到一千。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體?多大是一千?我們下節(jié)課將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shù)。

10個一是十。

10個十是一百。

10個一百是一千。

1000。

千百十個。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八

在本節(jié)課的教材設計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紙作為載體,讓學生自主的比較各種不同形狀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到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可以有多種方法。

1、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3、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教師應注意的訓練意識:觀察、比較、獨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識、方法并進。

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圖形的等積變換。

1、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出示掛圖)。

(1)提出看圖要求:你都看見什么圖形?

(2)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動手操作。

(打開學具袋,使用與掛圖配套的圖形進行比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不規(guī)則圖形。)。

提問:想知道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呢?(數(shù)方格)。

2、提出活動要求:現(xiàn)在請大家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形的面積。

預設:

(1)通過數(shù)格子得到圖形面積。

(2)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數(shù)不出來怎么辦?

(適當提出來大家討論方法,或者挑選出能數(shù)方格的圖形)。

(3)可能有部分學生能通過不同方法得到圖形面積。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紙作為載體,呈現(xiàn)各種形狀的平面圖形。借助方格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是為了學習沒有格時怎樣求圖形面積做準備。

(4)匯報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1)將圖中面積相近的圖形分類,讓學生分組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較呢?

(巡視了解活動情況,個別指導,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問題。)。

(3)在小組活動之后,同學進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經(jīng)驗,)。

1=32=5=65+6=81+3=4=79+10=11=12=13。

(4)思考: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匯報時,要指導學生說清自己發(fā)現(xiàn)的方法,和操作過程。)。

我應該預設可能的匯報結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幾種都要心中有數(shù),但此時學生可能只能匯報出書上提示的幾種。這時學生匯報有幾種就引導大家總結出幾種,不必把每種都總結出來評價應根據(jù)匯報的情況隨機進行。

(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能選擇不同的圖形進行面積大小的比較,并通過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

(完成后面幾個圖示的任務)。

1、你們能用自己歸納出來的方法判斷下面哪些圖形的面積與圖(一)一樣大嗎?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第一個練習重點用分割、平移的方法來判斷。)。

個人注意:如果學生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沒這類方法,這時應引導歸納并補上。主要需要學生去體會圖形變化面積沒變,為什么面積沒變就需要分割平移?去證明體會是目的,而是體會圖形變化面積沒變=等積變形。滲透一種數(shù)學思想,為今后學習面積公式推導打基礎,還有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不用給學生概念,會意就行了,只要教師自己明白就行,主要是為學生學習以后的面積計算作鋪墊。

2、你認為下面的哪個圖形補上去就能使這個圖形變得完整?為什么?

(讓學生討論觀察補哪塊圖形好,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用你們手中的方格紙試一試。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圖形,只要面積是否12平方厘米都可以。)。

(1)獨立操作。

(巡視檢查并且了解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完成的情況,巡視的過程中應注意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

(2)全班交流---。

個人注意:我覺得畫圖型的這道題比較重要,如果學生畫的比較簡單,我可以提示一下。這個學習活動中學生畫出來的圖形不用分類,只是鼓勵學生盡量畫出矩形以外的其它圖形就行,目的是體會等積變形。

4、拿出學具袋里兩個圖形,請你試一試它們可以拼成下面的哪個圖形?

(1)獨立操作。

(2)交流演示。

(3)擴展:你還能用這兩個圖形拼成新的圖形嗎?

(4)獨立操作。

(5)在黑板上粘貼交流演示。

圖形的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面積都是相等的?;蛘呓Y合生活實際例子:比如裝修中,地板或墻壁的圖案,很多都是用的等積變形而構成的,把這道變成與生活接近的,讓學生去當設計師。(此環(huán)節(jié)視情況而定)。

學生操作時應下到組里,指導學生,了解學生的情況。多數(shù)人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解決,個別的當場解決,并且不一定要老師解決,提出來讓同學幫助解決,盡量讓學生解決問題。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九

1.使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03~104頁8、7、6加幾。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的欲望。

(錄像出示8個小朋友去公園買門票,然后,又來了5個小朋友的情景。)。

2.小組合作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

生1:我們是數(shù)的,數(shù)了數(shù)這些小朋友一共有13個人。

生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第一次來了8個人,然后接著往下數(shù),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們是把后來來的5個小朋友中的2個人先和8個人湊成10個人,10個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生4:我們是把8個小朋友分成5個小朋友和3個小朋友兩組,然后把這5個小朋友和后來來的5個小朋友湊成10個人,10個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的這幾種辦法都不錯,這4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二、動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如果用計算的方法,應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5。

師:8+5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小棒擺一擺。

小組匯報交流,由于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很容易想到用湊十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們小組先擺了8根小棒,又擺了5根小棒,然后從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湊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師再請幾個小組說一下他們是怎么做的。

教師根據(jù)幾個小組匯報操作的情況,邊板書邊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都想到了從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湊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這種方法真不錯。

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由于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其他方法,如數(shù)數(shù)法、接數(shù)法便不再出現(xiàn)或很少出現(xiàn)。

學生匯報,因為計算8加5時,學生用擺小棒的辦法研究過了,所以用湊十法計算這三個算式應該沒什么問題,教師這時應多讓幾個學生說想法。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小結湊十的方法:同學們剛才都是把8、7、6分別湊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數(shù),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師板書課題)。

鞏固內(nèi)化,發(fā)散思維。

學生匯報:

生1:從9中拿出2,與8湊成10,10加7等于17。

生2:從8中拿出1,與9湊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師對這3種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別表揚第3種方法。教師滲透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教師用課件演示9+8=17想的過程和8+9=17想的過程,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的遷移。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課件出示)1路公交車上原來有6個人,又上來了7個人,這時車上有多少人?

3.(課件出示)小兔找家:每個小兔身上有一個算式,每個小屋上有一個得數(shù),學生做對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課件出示)寫算式。根據(jù)圖中情景,寫出算式,看哪個同學寫得又多又好。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十

一、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91~93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shù)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蘋果、圓片、正方形紙、紙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蘋果。

1、把這4個蘋果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個?

學生說出想法后,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1。

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一半。

提問:一半蘋果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引出并板書課題:分數(shù)。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認識。

1)、教師演示分蘋果。指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

3)、學生活動:用紙片折出它的,并寫上。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哪些不是?說出理由。

(1)(2)(3)(4)。

1、認識1/4。

1)要得到一個蘋果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么表示出來?怎么寫?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1/4。

(2)教師演示把一個蘋果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shù)都是分數(shù)。

(三)認識其他分數(shù)。

1、你們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shù)(幾分之一)嗎?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認識其他的分數(shù)。

(2)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說一說各自的分數(shù)。

2、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四)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

1、出示第一組圖1/2和1/4。

(1)猜想:哪個分數(shù)大一些?

(2)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討論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

3、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shù)的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等2題。

(五)作業(yè)。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十一

1、復習本單元有關知識。

2、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每人準備量角器、三角板、一張圓形紙片、一張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和運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識。

1、練習二第1題:

說說給定圖形中馬路之間的相互平行與相互垂直的關系。并引導學生說明如何確定兩條馬路之間的平行或垂直關系,有些可直觀發(fā)現(xiàn),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驗證。

2、練習二第2題:

結合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說說各馬路之間的平行或垂直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在說之前可讓學生先畫草圖,再說關系。

二、復習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

練習二第3、4題:先讓學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測。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二第5題:

這是一道操作題,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解決問題。這道題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討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解決問題。

1、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通過獨立地觀察找出圖中的直角、銳角、鈍角,然后與同學交流。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一比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篇十三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系列“春游中的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需要用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美德。

學會解決旅游中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能選擇較合理的策略。感悟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活動表格。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出春游的課題。

1、詩歌欣賞:《春天來了》,這是一首學生在語文考試中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這么優(yōu)美的詩,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這美好的春天里,同學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課題。

2、你喜歡旅游嗎?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樂,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要同學們一起解決。讓我們出發(fā)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數(shù)學問題。

1、選擇合適的租車方案。

(2)先讓學生估估、猜猜。與小組同學討論后把租車方案填在課本上。

(3)租車方案怎樣租車最省錢?

(4)匯報結果后總結方法:最省錢的策略是,車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輛大車和2輛小車的方案最合適。

2、快餐店用餐。

師:到達目的地,同學們玩得真開心,轉眼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guī)У揭患铱觳偷暧貌?,這里的食品真豐富,有涼菜、熱菜、主食、飲料等。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你最喜歡的食品。

(1)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再把自己的選擇填在課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錢?(提醒學生別浪費。)。

(2)匯報結果,看看大家都選了哪些營養(yǎng)又美味的食品。

3、買紀念品回家。

師:在快樂的游玩中時間過得真快,到了該返回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guī)У揭患壹o念品商店,讓同學們買些紀念品帶回家。

(2)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并提兩個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再解答出來。

(3)如果你有20元錢,你準備帶什么紀念品回家?說說理由。

三、寫數(shù)學日記。

師:同學們,愉快的一天結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開心吧?而且用你所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請你把它記下來吧。你這一天是怎么過的,在游玩的過程中解決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有什么感受?請按下面的格式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四、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延伸:清明節(jié)到了,如果學校要帶六年級的同學們?nèi)ッ┘規(guī)X烈士陵園掃墓,你能不能設計一個旅游計劃?(填在課本第38頁),下節(jié)課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請你試試吧。

1、租車。

2、用餐。

3、買紀念品。

4、寫數(shù)學日記。

5、設計掃墓計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91269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