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20:07:14
2023年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通用15篇)
時間:2023-11-13 20:07:14     小編:琴心月

有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反思一下過去的種種經歷。在寫作時,我們要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復雜的詞匯和長句。閱讀他人總結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間。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一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深受感受感動,并被文中這位父親舍己為人、堅持不懈救兒子的信念深深的打動了,也被兒子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別的同學,這種可貴的精神打動了。

發(fā)生大地震后,這位父親并沒有像別的父母那樣看到震后的廢墟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倍菆远▽鹤拥某兄Z向那片廢墟走去,在這其中有許多人上來勸告這位父親,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他!”在他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兒子終于被他找到了。

因此我不由得想起了與這個類似的故事,有一年某個地方發(fā)生大地震,消防隊員馬上趕來,在搜救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位母親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了,救護人員透過那一堆廢墟間縫看到,這位母親的身體被壓的變形了,可是在她的身體下卻有一個大約只有三四個月大的嬰兒,毫發(fā)未傷,被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

頓時在場的人哭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位母親是為了救自己的孩子才死去的。

因此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因為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二

父愛的頌歌如果你的兒子已被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學校的廢墟所埋,你會不斷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嗎?如果你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會讓別人先脫險嗎?就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我找到了答案。

這篇課文我一口氣讀了三遍。文章寫了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失去了孩子極度悲痛的情況下去兒子昔日的學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過程中,不斷有孩子的父母來到這里,痛苦的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喊完后便絕望的離開。也有許多好心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個小時后,聽見了孩子的聲音,并最終開辟了一個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14個同學,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多有責任心啊!而他的兒子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讓同學們先脫險,這個兒子又又是多么無私啊!

我讀后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脫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啊!如果這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那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就只有長眠于地下了;如果這位這個兒子畏懼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話,那他的14個同學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記得我小時候,只知道讓大人給我買玩具,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后,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對父子的精神用在學習和生活上,我們一定會天天向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三

課文講的是發(fā)生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的大地震中,兒子的學校成了一片廢墟。父親抱著"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樣的一個堅定的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不怕別人的誤解,最后,父親挖到第38小時的時候,終于在瓦礫堆下救出兒子和他的14個同學的事。

“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中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文中出現(xiàn)了3次,它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父親堅持到底的原因,也是兒子在瓦礫堆下堅持下去的力量源泉。由此可見,他是多么愛他的兒子,父愛多么偉大??!

我的父親也很愛我,從一年級起,我有什么不會做的題都是爸爸教的。有一次,我有一道題目不會做,想了好一陣,還是不會。我跑去問爸爸,可爸爸卻說:“自己做,不要一有不會就跑來問我。讀多幾次題目?!蔽椅鼧O了,想,有什么了不起的,反正下午老師會講,大不了不做,過了一會,爸爸進來,問我那道題做了沒,我冷冷的說了聲:“沒”爸爸便交我做了。

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更加深了我對爸爸的愛。長大后,我一定會好好孝敬爸爸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四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在1994年的凌晨,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大地震,有二十人死亡,六千多人受傷,還有兩千多人無家可歸。有一位年輕的父親知道兒子在學校,可到了那里,學校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父親用自己的手挖呀挖呀,知道挖到第38小時的時候,才看見了自己兒子。

課文中有一句話: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每人再來阻擋他。這句話,是我最為之感動的句子,我仿佛看見了父親那副疲倦的樣子,可是,他仍在挖呀挖,肯本每人再去阻擋住他,叫他不要在挖了。他心中依然堅信,兒子在等著自己!如果自己放棄了這種念頭,那兒子即使在廢墟里存活下來,那他過不了多長時間,也會死去。

沒錯,也許是父親對兒子的愛和父親的這份堅定,感動了上蒼,讓奇跡發(fā)生。不論什么時候,只要有愛相伴,奇跡一定會發(fā)生的!

人人都說:“母愛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愛!”我也這么認為。但是,我讀了這篇課文,知道父愛也是偉大的,父愛體現(xiàn)在種種細節(jié)上。有一次,我發(fā)燒了,爸爸下了班,不顧勞累,把我送到了醫(yī)院,這就是一種愛的表現(xiàn)。課文中所說的父親,他要實踐諾言,心中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兒子一定還活著!因為兒子知道,不論什么時候,父親總會和他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五

人們都說,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可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后,我覺得父愛同母愛一樣是無私、偉大的!

文章記敘了90年代美國洛杉磯大地震后,一位年輕的父親不顧危險,在人們都以絕望的情況下,執(zhí)著地從瓦礫中營救兒子的動人事跡。

父親在營救兒子的過程中,救火隊長、警察都一再勸告:大爆炸隨時發(fā)生,請趕快離開??蛇@位父親卻不聽勸阻,繼續(xù)努力營救兒子,因為他堅信:兒子在等著我。在這位父親心里,沒有任何事比這更重要!

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38小時······他依然挖著、挖著。其他人看到這個挖之不盡的廢墟,都失去信心,停止營救,痛哭而去。但這位滿臉灰土、衣衫破爛、渾身血跡的父親卻仍然執(zhí)著地挖著。因為她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兒子在等著我。

最后,父親終于歷盡千辛萬苦救出了兒子,也救出了其他13個孩子。如果沒有這種父愛,誰也不可能這么長時間,在危機四伏的廢墟中營救自己的兒子。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爸爸在外地工作,每星期才回來一次,每次回來都抓住機會告訴我一些道理,每當這時,我心中就暖暖的,充滿了對父親的敬意。

《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讓我更深刻的了解了父愛的深厚,親情的偉大,只要有愛,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六

今天,我學習了第17課《地怎中的父與子》,令我沉思不已,心靈久久無法平靜,也使我更深切的了解父愛的偉大。

課文是這樣的:在1987年的一天,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使十幾萬人在同一時間收到了不同的傷害,一位父親不顧他人的勸阻,靠著對兒子許下的承諾,不顧自身,勇往直前,足足挖了36個小時,最終就出了在廢墟下的兒子和同學。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的擁抱在一起。

看后,大家有何感想?是否覺得這對父與子非常不可思議,他們靠著對對方獨有的信賴造就了不可想象的奇跡。父愛猶如一片汪洋大海,總是帶給我們獨有的感受、父愛猶如大山,總是帶給我們永恒的力量、父愛猶如一塊價值不菲的瑪瑙,總是帶給我們一種安全;父愛也許母愛那樣含蓄,卻是那樣的深沉,天底下的父親一樣的,他們總會用同一種心去給予給我們不同的愛,我的父親也是那樣的偉大,卻又是那么凡塵。

記得那是一個傍晚,我津津有味的享受著帶給的愉快,“叮咚”門鈴響了,我打開門,又進入了多彩的游戲世界里,爸爸急匆匆的做下飯就急匆匆的走了,走前說:”寶貝,爸有點事,自己把飯吃了。”可我的”饞嘴”又發(fā)作了,非要讓爸爸給買漢堡,傍晚,累喘如牛的爸爸回來了,手里拿著漢堡,我心安理得的吃著漢堡,后來才知道爸爸晚上要開好幾個會,這漢堡是爸爸”長途跋涉”得來的,我哭了,我第一次才感受到父愛也是那么龐大。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七

如果你的兒子已被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學校的廢墟所埋,你會不斷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嗎?如果你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會讓別人先脫險嗎?就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則新聞中,我找到了答案。

這篇文章我一口氣讀了三遍。文章寫了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失去了孩子極度悲痛的情況下去兒子昔日的學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過程中,不斷有孩子的父母來到這里,痛苦的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喊完后便絕望的離開。也有許多好心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個小時后,聽見了孩子的聲音,并最終開辟了一個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14個同學,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多有責任心啊!而他的兒子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讓同學們先脫險,這個兒子又又是多么無私?。?/p>

我讀后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脫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绻@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那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就只有長眠于地下了;如果這位這個兒子畏懼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話,那他的14個同學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記得我小時候,只知道讓大人給我買玩具,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后,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對父子的精神用在學習和生活上,我們一定會天天向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八

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后,我懂得了一位父親為了兒子不怕各種困難,因為他盡了一個父親應有的父愛。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的長途堅持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這篇課文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父親堅持不懈、努力挖掘,不怕困難、不怕艱辛、無比堅定,不顧勸阻以及時刻為孩子著想的濃濃父愛之情。

父親不怕困難,愿意為兒子付出一切,別的家長都走了,而他還在不停地挖,許多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了,人們都認為他精神失常了,但他一心想著兒子,不再理會旁人的勸說,當他挖到38小時,他終于聽見了兒子的聲音,當時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說明了父親為了救出兒子,自己這么苦都還在堅持挖掘,這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呀!

生活中,我也常常體會到父愛。

每天爸爸都會送我上學和我說再見,一次,快遲到了,一到門口,我忘記和爸爸說再見了,剛跑一下,爸爸,忽然叫住我:“拜拜,好好學習哦”,然后,跟我揮了揮手,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涌進,從那以后,每天爸爸都要跟我再見并鼓勵我一句,這段時間,我感到了父愛,從這不經意的動作中體會到爸爸對我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九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被這父子情深感動了。這篇文章主要講了:

1994年的一天,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大地震。三十萬人在幾分鐘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一位父親安頓好妻子之后,奔向兒子那已是一片廢墟的學校。他哭喊過后,猛地想起自己經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于是,他便開始不顧一切地挖那片廢墟。在挖的過程中,有許多人都來勸他,阻止他挖,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挖到38小時的時候,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兒子和其他13個同學。一個安全出口開辟出來后,父親叫兒子出來,兒子卻讓同學們先出去。大家全都出來后,這對了不起的父子抱在了一起。

讀了這篇文章后,感受有很多。讀了這篇文章后,我也明白了很多:天下的父母都非常愛自己的子女,但遠遠沒有中的父親做的好。中的父親為了兒子可以不顧一切,而且信守與兒子的諾言?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就因為這個信念,父親可以不顧一切地救兒子。我希望天下的父母都像那位父親一樣,以那位父親做榜樣,向那位父親學習!兒子做得也非常好。小小年紀就懂得先人后己,不自私、自利;而且不懼怕死神的到來,讓別的同學先上去。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廣大少年學習!

如果天下的父母都與那位父親一樣;天下的孩子都與那位兒子一樣的話,那天下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十

1.父親趕到學校時,“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父親請求幫助時,為什么人們都“搖頭嘆息”,沒人幫他挖?(6分)。

3.填空。(4分)。

在地震災難中,父子倆都想起了“不論發(fā)生什么,我(你)總會跟你(我)在一起”,這句話除了體現(xiàn)父子間的深摯的愛,還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兒子對父親的。

4.文中畫線句子對描寫父親起什么作用?(5分)。

5.文中除了表現(xiàn)父子之愛,還表現(xiàn)了那些人之間的關愛?由此,你對人世間的愛有什么深切的認識(用一兩句話概括)?(6分)。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十一

閱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獲取知識,還能夠拓展我們的思維和提高我們的素養(yǎng)。在我多年的閱讀經歷中,我深深體會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它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閱讀讓我獲得了更廣闊的視野。通過閱讀,我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社會現(xiàn)象。通過閱讀名著文學作品,我了解到了大師們的智慧和思想,也深入思考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與此同時,閱讀也讓我跳出了自己的小圈子,拓寬了我的思維,讓我能夠更好地駕馭和理解復雜的問題。

其次,閱讀讓我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一本好書,無論是小說、歷史還是科普,都是作者用文字抒發(fā)感情和表達思想的藝術品。而通過與這些杰出作家的對話,我學到了如何用準確、恰當、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在課堂上,我可以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思想的碰撞。在社交場合,我也能言之有物,讓自己的觀點更加清晰地傳達給他人。

此外,閱讀也是我善于思考的源泉。通過閱讀,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觀點,這讓我不斷地思考和反思。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都是對的,因此,我需要辯證地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見解。這種思考能力不僅能夠幫助我理清邏輯,還能夠幫助我解決問題,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最后,閱讀讓我變得更加有愛心和同理心。通過閱讀,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和人物,他們的遭遇和命運讓我更加關心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閱讀使我感同身受,體會到了別人的痛苦和快樂,這讓我變得更加善良、寬容和樂于助人。我開始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努力幫助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構建和諧的社會。

總而言之,閱讀給了我很多寶貴的體驗和心得。它開拓了我的視野,提高了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我的思維能力,也讓我變得更加有愛心和同理心。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我能繼續(xù)讀好書,不斷學習和成長,讓閱讀成為我心靈成長的永恒伴侶。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十二

1、(板書:地震)這是前幾天電視、報紙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一個詞,看到這個詞,你會想到哪個特殊的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哪個特定的地點?(四川汶川)。又會想到哪些人?(災區(qū)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消防隊員、黨和政府領導人、志愿者……)你能用上剛才的時間、地點、人物說說發(fā)生在汶川的事嗎?(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發(fā)生8.0級大地震。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災區(qū)人民堅強地和困難作斗爭。)。

(一位父親安頓好自己受傷的妻子,去救兒子,許多人都阻攔,隨時有大爆炸的危險,父親不顧危險和阻攔,一直挖下去,38小時過后,終于挖到了自己的兒子和他的同學,父親對兒子的愛是很深的。)。

2、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板書:了不起。

二、重點研讀,品味感情。

1、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請大家默讀課文,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在你的四人小組中討論。(學生讀課文并在小組中討論)。

2、大家一起來交流交流,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先請同學讀一讀自己畫出的句子,再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我從這段話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八诹?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备赣H在廢墟中挖了36個小時,真了不起。)。

(36小時,兩個白天一個黑夜,父親沒吃沒喝沒睡,多么偉大呀?。?。

4、你從這段話中還體會到了什么?

(在廢墟中挖了36小時的父親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學生齊讀“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p>

5、聯(lián)系我們前面看到的錄像,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他36小時沒有睡覺,加上勞累與焦急,父親的雙眼布滿了血絲。)。

(我仿佛看到鋼筋刮破了父親的衣服,尖銳鋒利的玻璃、破碎的瓦片戳破了父親的手,割傷了父親的腿,到處都是血跡。)。

(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而要從8小時開始寫起?)(為什么沒有人再來阻擋他?)。

(為什么父親挖了36小時,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棄?)。

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這樣寫,更能體現(xiàn)時間的漫長,挖掘的艱難。)。

8、你能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嗎?(生朗讀)。

9、為什么父親挖了36小時,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棄?

出示:“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板書:不論……總……。

10、在地震中,(在課題的“地震中”下畫波浪線)發(fā)生了什么?聯(lián)系上文說一說。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吹竭@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

出示:廢墟絕望阻擋危險搖頭嘆息……。

11、面對這么多的困難,父親停止挖掘了嗎?(他仍然在埋頭接著挖。)。

(不論廢墟下的兒子是死是活,我總要找到他。)。

(不論有多少父母絕望地離開,我總不會停止挖掘。)。

(不論有多少人阻擋我,我總會挖掘下去。)。

(不論在廢墟中挖掘有多么危險,我總會堅持挖下去。)。

(不論挖多長的時間,我總要找到自己的兒子。)。

(不論有沒有人幫助我、理解我,我都要堅持挖下去。)。

13、總之,(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總之,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兒子在等著我。

14、永遠要跟兒子在一起的執(zhí)著讓阿曼達的父親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啊。(生齊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播放小提琴演奏《沉思》)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看到他為了找到廢墟下的你,30多個小時,顧不上喝水、吃飯,更顧不上睡覺;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幫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還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時此刻,你會怎樣讀這段話?(生朗讀)(熱淚盈眶)。

15、你的朗讀打動了我的心。請同學們輕輕的閉上眼睛,老師來讀這段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走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三、抓補白點,升華情感。

2、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兒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師板書:兒子?。

(我找到了這段話:“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弊寗e的孩子先出去,阿曼達是多么無私呀!

2、你對阿曼達在瓦礫堆下的漫長等待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他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等?)(阿曼達在瓦礫堆下會想些什么呢?)。

(當阿曼達等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仍然沒有等到父親的到來的時候,其他的孩子會說些什么呢?阿曼達又會怎樣回答?)。

3、同學們提出的哪一個問題引發(fā)了你的思考,把你想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同桌討論,教師傾聽并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

4、把你想到的說給大家聽。

(在黑暗、狹小、擁擠的空間里,阿曼達和其他的13個孩子在焦急地等待救援,有些同學在哭泣。)。

(廢墟下的阿曼達在想:只要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

(當阿曼達被困在教師的墻角的時候,阿曼達會焦急地說:“爸爸,您快來救我??!”當阿曼達等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仍然沒有等到父親的到來的時候,阿曼達可能會說:“爸爸,您怎么還沒有來救我呀?”一個同學說:“你的爸爸不會來救你了?!卑⒙_堅定地說:“我的爸爸一定會來救我。)”

(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空氣也越來越渾濁。7歲的阿曼達,經過兩天一夜的等待,一定是渴極了,餓極了?。?/p>

6、對父親的無限信賴讓阿曼達充滿了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堅信父親會永遠和自己在一起讓阿曼達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呀!請男、女同學分別讀讀這兩段話。

出示16和23自然段。

7、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chuàng)造出了地震中的奇跡。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的結尾。

(是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是兒子對父親的無限信賴,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師板書:父子情深。

四、回歸整體,感悟寫法。

1、課文中的哪句話最能讓我們感受到父子情深呢?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2、類似的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句話就像一根紐帶,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3、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4、當兒子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盡的希望——。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6、讓我們記住——。

生齊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無論發(fā)生什么,解放軍總會跟我們在一起。無論發(fā)生什么,消防隊員總會跟我們在一起。無論發(fā)生什么和總理總會跟我們在一起。無論發(fā)生什么,全國人民總會跟我們在一起。

8、讓我們一起對汶川人民說————無論發(fā)生什么,我們總會跟我們在一起。

五、課外延伸,開拓視野。

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當中。課后,請同學們完成小練筆,并讀一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板書設計:

父親:挖??不論……總……。

兒子:等??只要……就……。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十三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文章真摯感人,讀后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我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我把“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薄邦I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弊鳛楸菊n的教學難點。

(一)教學思路體現(xiàn)了“一條主線,兩個場景”。條理清楚,令人一目了然,突出了教學重點?!耙粭l主線”就是感悟父親的了不起?!皟蓚€場景就是”:一是別人勸阻父親別挖的場景;二是父親奮力挖掘38小時的場景。

(二)充分引導了孩子們讀,讓同學們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時有層次感,有目的性。例如在重點段12自然段中,我先引導孩子們讀出父親的累,然后通過想象寫話,讓同學們帶著想象讀,讀出感受。接著當學生明白父親之所以能堅持,是因為心中有一個永恒的承諾,有希望,又要同學們帶著希望去讀。在課堂上我采取了多種方式讀,有評價讀、范讀、想象畫面讀、引讀,齊讀等形式,在層層推進的朗讀中強化感受,促使感知轉化為深刻的感悟。從學生的朗讀中我可以感受到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在不斷升華。

(三)注重了學生的自讀感悟,我讓學生邊讀邊寫批畫;抓住重點詞語,重點段落去理解課文,滲透了學法的指導。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進行句子的對比,體會寫作特點等語言文字訓練,使課堂教學比較扎實有效。

(四)貫穿了讀寫結合,給學生們練筆的機會。在這節(jié)課中,我進行了“想象寫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同學們更深地走進父親,情不自禁地感動于父親的了不起。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暴露了我的不足:

(1)教學時間緊,學生自學時間偏短,寫話時間、交流感悟的時間也偏少。

(2)在教學中,我面帶笑容,與文章那分深沉的基調不太協(xié)調。

(3)課堂氣氛不太活躍,學生的情緒沒帶動起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十四

近期我與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雖然我不是唐山人沒有真正經歷過地震,但是這部電影對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讓我感動的面對地震的親情!徐帆演的母親和張國強演的父親在災難發(fā)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愛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惟妙惟肖,一點也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做出了的痛苦選擇過程,被演員演得真實、動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選擇啊,無論是誰都是自己的骨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選擇,那可關系著生死,最后選擇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輕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分離,母親無奈的答應,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姐姐回來了,看到母親為自己準備了“西紅柿”,這是地震前母親說給孩子的。上學的書本,母親也買兩套。母親給孩子跪下了說對不起,漸漸姐姐理解了母親,明白了母親的愛。母親,對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還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奉獻,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災區(qū)的第一線,體現(xiàn)出人民軍隊是人民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電影中對愛的表現(xiàn)處理非常到位。父親不顧生死推開母親自己卻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這些體現(xiàn)了愛也表現(xiàn)出父親對母親的愛;地震后母親30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愛!當看到記載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萬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紀念墻的時候,我的淚終于忍不住掉了下來。雖然唐山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堅強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雙手,從一片廢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園。這部電影是帶有傷感的,讓我們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心得篇十五

“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還回響在我的耳畔。這是《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父親說的一句話。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從廢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他的十四位同學。

這是一位多么偉大的父親,可以連續(xù)38小時不吃不喝地挖,你們可知道38小時相當于1天14小時,這一天14小時是多么痛苦,多么難忍,自己克服自己有點難。可是這位父親為了救兒子,接受了內心的考驗,接受了各種困難,但是他都克服了,并且連續(xù)38小時的挖掘。

通過這篇文章,我聯(lián)想到了生活中的父母,他們供我們吃,供我們穿,還供我們看閑書,我們真的很幸福,簇擁著爸爸媽媽。因為我們是生活在陽光下、鮮花中、美麗的世界中可愛的少先隊員,父母是我們成績天天向上,快樂一天天增加。我們幸福嗎?當然幸福。我們富有嗎?當然富有。因為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想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72254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