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21 08:46:47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10篇)
時間:2023-01-21 08:46:47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一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署員外郎,趙郡王睿舉德行,皆稱疾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卞崃罘胖?。其奴嘗與鄉(xiāng)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于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yuǎn)去,無為吏之所拘?!毙詫捄?,皆此類也。

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賑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备髁盍T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

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xiāng)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節(jié)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之危坐,終日不倦。 危:高。

b.債了矣,幸勿為念也。 幸:希望。

c.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 曹:輩,可譯為“們”。

d.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寢:息,止,可譯為“擱置”。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李士謙“以振施為務(wù)”的一組是

①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

②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

③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

④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

⑤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卞崃罘胖?/p>

⑥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士謙學(xué)識淵博卻淡薄名利。讓他做員外郎,并被推舉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推辭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沒做官。

b.李士謙因為父親早死,家境貧寒,不曾喝過酒吃過肉。他非常節(jié)儉,即使親朋好友來到家中,也只用黍米招待。

c.李士謙樂善好施,使“分財不均,至相鬩訟”的兄弟“愧懼”、“推讓”而成善人。

d.李士謙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鄉(xiāng)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時有上萬人為他送葬。

4.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10分)

(1) 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yuǎn)去,無為吏之所拘。(5分)

(2)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5分)

參考答案

1.a(chǎn) (a項中“?!睉?yīng)為“端正”的意思。)

2.c(本題題干中“以振施為務(wù)”是“以幫助別人為責(zé)任”的意思。明白了這個意思可以得出答案。①表現(xiàn)李士謙少時德行;②從側(cè)面表現(xiàn)其美德,但不屬于“以振施為務(wù)”;⑤表明他的性格寬厚。)

3.b(b項中“家境貧寒”不對,其“家富于財”;“只用黍米招待”不對,原文是“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

4.①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謝”“去”“拘”“為……所”各1分)

②這以后拿出數(shù)千石粟,借給鄉(xiāng)鄰,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借粟的人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道歉。(“粟數(shù)千石” 后置定語、“貸”、“無以”、“謝”四點各1分)

參考譯文

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博覽群書,同時擅長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他做員外郎,趙郡王睿推舉他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稱病不去。隋朝建立后,終生不做官。因為父親早死,不曾喝過酒吃過肉,(然而)等到親朋來聚,就擺上盛酒食的器具,對著他們端正的坐著,一整天都不感到疲倦。李士謙家族人多,曾經(jīng)來到李士謙的住處,面前滿是豐盛的飲食,(士謙)卻先擺上黍米,對眾堂兄弟說:“孔子說黍排在五谷中第一位,荀子也說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難道可以違背嗎?”無論年幼的還是年長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說:“見到君子后,才覺得我們這些人道德不高啊?!?/p>

(李士謙)家里富裕,但自己處處都很節(jié)儉,每每以幫助別人為責(zé)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無法安葬的.,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的需要供給錢財。有兄弟間財產(chǎn)分配不均,以至互相爭吵告狀的,士謙聽說之后拿出自己的錢財給了那個少的,使他的財產(chǎn)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兩人很慚愧,互相推讓,最終都成為善人。有個人的牛毀壞了他的田地,他牽到?jīng)隹斓牡胤轿怪?,比牛的主人照顧得還好??匆娪腥送蹈钏暮淌?,卻默默地避開。他的家童曾抓住一個偷粟的,士謙安慰這人說:“這是貧窮所致,不應(yīng)該責(zé)備?!本妥尫帕怂?。他的仆人曾和同鄉(xiāng)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氣,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謙請罪,士謙安慰他說:“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笔恐t性情寬厚,類似的情況很多。

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數(shù)千石糧食,借給同鄉(xiāng)人。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債家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向李士謙道歉。李士謙說:“我家多余的糧食,本來就是想用來救濟(jì)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于是把向他借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為他們擺下豐盛的酒席,當(dāng)著他們的面燒毀了所有契約,說“你們的債全勾銷了,希望不要再為此掛念了?!弊尳鑲娜烁髯曰厝?。第二年,大豐收,欠債的人都爭相來向他還債,李士謙拒絕了,一點都沒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shù)以萬計。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糧食種子,分給那些貧困的人家。趙郡的農(nóng)民非常感激他。

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dāng)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xiāng)人李景伯等認(rèn)為士謙善行品性在鄉(xiāng)村山野聞名,分條記下他的行為、事跡,到尚書省請求給他一個“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二

《隋書·李士謙傳》閱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孝聞。年十二,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后丁母憂,居喪骨立。趙郡王睿舉德行,稱疾不就。和士開亦重其名,將諷朝廷,擢為國子祭酒。士謙知而固辭,得免。

李氏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歡,無不沉醉喧亂。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笔恐t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jì)。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卞崃罘胖?。

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振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备髁盍T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將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撫其子孫曰:“此乃李參軍遺惠也?!被蛑^士謙曰:“子多陰德?!笔恐t曰:“所謂陰德者何?猶耳鳴,己獨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

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xiāng)人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節(jié)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

4.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

b.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

c.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

d.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

5.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辟:是“招用、征召”的意思,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舉薦,任以官職。

b.丁母憂:是指李士謙的母親有病,李士謙悉心照顧她,等到母親去世后,他消瘦得只剩下骨架。

c.春秋二社:是古代鄉(xiāng)村社會的盛大節(jié)日,其標(biāo)志性時間分別為二月和八月的上戊日,標(biāo)志性習(xí)俗是祭社稷和歌舞宴飲。

d.謚:即“謚號”,指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死后,朝廷根據(jù)其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給予一個帶有評判性質(zhì)的稱號。如清太祖努爾哈赤謚號為“武皇帝”。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士謙幼年喪父,因侍奉母親孝順而聞名。后來和士開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勸說朝廷把他提拔為國子祭酒,士謙知道后,竭力推辭。

b.在一次社日聚會時,李士謙面對豐盛的食物,卻先擺出了黍米飯,前來聚會的親朋從士謙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

c.李士謙雖家境殷實,但厲行節(jié)儉,在鄉(xiāng)里常常致力于救濟(jì)施舍,且與人為善。有一次他把闖進(jìn)他家田里去的別家的牛牽到蔭涼處喂養(yǎng)后便還給主人。

d.李士謙為人處世多積德,他有著高尚的道德風(fēng)范,贏得人們的愛戴,他去世時,趙郡的人們痛哭流淚,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每小題5分)

(1)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

(2)趙郡農(nóng)民德之,撫其子孫曰:“此乃李參軍遺惠也?!被蛑^士謙曰:“子多陰德。”

參考答案

4. (3分) 【參考答案】 c

5.(3分)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丁母憂”指遭到母親的喪事,“丁憂”指遭到父母的喪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禮須守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yù)吉慶之典,任官者并須離職。

6.(3分)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士謙把它牽到蔭涼處喂養(yǎng)后便還給主人”這句錯,應(yīng)是“士謙把它牽到蔭涼處飼養(yǎng),比主人飼養(yǎng)得還好”。

7.【參考答案】 (1) (5分) 后來李士謙拿出幾千石糧食,借給同鄉(xiāng)人,正趕上收成不好,借糧食的人家無法償還,都來表示道歉。(“貸”“登”“無以”“謝”四點各1分,大意1分)。

(2) (5分) 趙郡的農(nóng)民感激他,撫摸自己的子孫說:“這是李參軍留下來的恩惠啊?!庇腥藢钍恐t說:“您的陰德多?!保ā暗隆薄皳帷薄斑z惠”“或”四點各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幼年喪父,因侍奉母親孝順而聞名。十二歲時,北魏廣平王元贊征召他為開府參軍事。后來母親去世,服喪時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來)趙郡王高睿以德行科舉薦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開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勸說朝廷把他提拔為國子祭酒。士謙知道后,竭力推辭,得以作罷。

李家是豪門望族,每年到春秋兩個社祭日,一定舉行大宴,竭盡歡樂,人人大醉,喧鬧不堪。曾經(jīng)有一次在士謙住所聚會,面前滿是豐盛的食物,士謙卻先為堂房親屬擺出了黃米,對眾人說:“孔子稱黃米為五谷之長,荀卿也說吃東西先吃黃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東西,難道能違背嗎?”老少都嚴(yán)肅起來,退席后相互說:“見到君子以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這些人的道德不夠高尚。”士謙家里財富很多,對待自身很節(jié)儉,常常致力于救濟(jì)施舍。家鄉(xiāng)有無力辦喪事的人家,士謙就趕過去,缺多少供應(yīng)多少。有兄弟間分財產(chǎn)不均,以致互相訴訟的,士謙聽說后,就拿出自己的財產(chǎn),補給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慚愧恐懼,相互推讓,終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別人的牛闖進(jìn)他家田里去,士謙把它牽到蔭涼處飼養(yǎng),比主人飼養(yǎng)得還好。望見有人偷割他家的莊稼,他就不出聲地躲開。他的家僮曾經(jīng)抓住偷他家糧食的人,士謙卻寬慰那人說:“窮困致使你這樣,從道理上講不應(yīng)該責(zé)備你?!苯腥笋R上將其放了。

后來李士謙拿出幾千石糧食,借貸給同鄉(xiāng)人,正趕上收成不好,借貸人家無法償還,都來表示道歉。士謙說:“我家的余糧,本來就是打算救濟(jì)用的,哪里是為求利的呢!”于是叫來所有的借債人,為他們擺設(shè)酒食,當(dāng)著大家燒了借契,說:“債了結(jié)啦,請不要放在心上了?!弊尨蠹曳判碾x開。第二年大豐收,借債人家爭著來償還士謙,士謙拒絕了,一點兒也沒收下。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士謙又用盡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了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shù)以萬計。到春天,又拿出糧種,分給貧窮人家。趙郡的農(nóng)民感激他,撫摩自己的子孫說:“這是李參軍留下來的恩惠啊。”有人對李士謙說:“您的陰德多?!笔恐t說:“所謂陰德是什么?就像耳鳴,只有自己聽到,別人都不知道?,F(xiàn)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陰德!”

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dāng)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聚集在葬禮上的有一萬多人。同鄉(xiāng)人整理了他的事跡,到尚書省請求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豎立了碑。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三

《李士謙傳》閱讀答案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2題(17分)

李士謙傳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孝聞。年十二,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署員外郎,趙郡王睿舉德行,皆稱疾不就。后擢為國子祭酒,士謙知而固辭,得免。隋有天下,畢志不仕。

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卞崃罘胖?。其奴嘗與鄉(xiāng)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于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yuǎn)去,無為吏之所拘?!毙詫捄瘢源祟愐?。

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賑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

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節(jié)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皆稱疾不就( ) (2)卒為善士( )

(3)對之燔契( ) (4)趙郡農(nóng)民德之( )

18.下列句中加點詞不存在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一項是( )。(2分)

a.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 b.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

c.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 d.開皇八年,終于家

19.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①事母以孝聞 ②以貸鄉(xiāng)人

b. ①輒奔走赴之 ②無為吏之所拘

c. ①士謙知而固辭,得免 ②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

d. ①后擢為國子祭酒 ②無為吏之所拘

20.把文中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

(2)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

21.李士謙的主要品質(zhì)可從□□□□、□□□□兩個方面概括。(2分)

22.請以現(xiàn)今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簡要評析李士謙的為人。(2分)

試題答案:

(五)17.(1)赴任 (2)最終 (3)焚燒 (4)感激 18.b 19.c

20.(1)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向我請罪呢!(相、謝)

(2)正遇上年成不好谷物歉收,借債人沒辦法償還,都來向李士謙道歉。(值、登、謝)

21.樂善好施、寬厚仁慈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四

原文: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署員外郎,趙郡王睿舉德行,皆稱疾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p>

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遽令放之。其奴嘗與鄉(xiāng)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于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yuǎn)去,無為吏之所拘?!毙詫捄瘢源祟愐?。

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賑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备髁盍T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

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xiāng)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節(jié)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

翻譯:

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博覽群書,同時擅長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他做員外郎,趙郡王睿推舉他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稱病不去。隋朝建立后,終生不做官。因為父親早死,不曾喝過酒吃過肉,(然而)等到親朋來聚,就擺上盛酒食的器具,對著他們端正的坐著,一整天都不感到疲倦。李士謙家族人多,曾經(jīng)來到李士謙的住處,面前滿是豐盛的飲食,(士謙)卻先擺上黍米,對眾堂兄弟說:“孔子說黍排在五谷中第一位,荀子也說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難道可以違背嗎?”無論年幼的還是年長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說:“見到君子后,才覺得我們這些人道德不高啊。”

(李士謙)家里富裕,但自己處處都很節(jié)儉,每每以幫助別人為責(zé)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無法安葬的,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的需要供給錢財。有兄弟間財產(chǎn)分配不均,以至互相爭吵告狀的,士謙聽說之后拿出自己的錢財給了那個少的,使他的財產(chǎn)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兩人很慚愧,互相推讓,最終都成為善人。有個人的牛毀壞了他的田地,他牽到?jīng)隹斓牡胤轿怪扰5闹魅苏疹櫟眠€好??匆娪腥送蹈钏暮淌颍瑓s默默地避開。他的家童曾抓住一個偷粟的,士謙安慰這人說:“這是貧窮所致,不應(yīng)該責(zé)備?!本妥尫帕怂K钠腿嗽屯l(xiāng)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氣,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謙請罪,士謙安慰他說:“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士謙性情寬厚,類似的情況很多。

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數(shù)千石糧食,借給同鄉(xiāng)人。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債家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向李士謙道歉。李士謙說:“我家多余的糧食,本來就是想用來救濟(jì)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于是把向他借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為他們擺下豐盛的酒席,當(dāng)著他們的面燒毀了所有契約,說“你們的債全勾銷了,希望不要再為此掛念了?!弊尳鑲娜烁髯曰厝?。第二年,大豐收,欠債的人都爭相來向他還債,李士謙拒絕了,一點都沒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shù)以萬計。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糧食種子,分給那些貧困的人家。趙郡的農(nóng)民非常感激他。

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dāng)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xiāng)人李景伯等認(rèn)為士謙善行品性在鄉(xiāng)村山野聞名,分條記下他的行為、事跡,到尚書省請求給他一個“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五

原文

南頓張助于田中種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 人見桑中反復(fù)生李,轉(zhuǎn)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蹦客葱〖?,亦行自愈。眾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yuǎn)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shù)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yuǎn)出來還,見之驚云:“此 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币蚓晚街?。

翻譯

南頓有個叫張助的人,在田里種莊稼時發(fā)現(xiàn)一顆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頭看見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種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澆了一些。后來,有人看見桑樹中又長出李樹來,十分驚奇,就互相傳說開來。 正好有個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樹下休息,向李樹禱告說:“李樹您如果能讓我的眼睛變好,我 就以小豬獻(xiàn)給您?!毖弁催@種小病,自然就會好。這樣一來,眾人便你一聲我一聲地附和傳說為:“李神能使瞎子重見光明?!边h(yuǎn)近涌動,樹下車馬成千上百,大家 紛紛前來敬祭,酒肉很快就堆成了小山,綿綿不斷。 時隔一年,張助出遠(yuǎn)門回來,見此情形不禁覺好笑,說:“這樹有什么神靈呀?它不過是我隨便種下的。”于是順手砍掉了它。

啟示

故事批評了那些不進(jìn)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們,以及這種不正常的隨波逐流的社會心理、社會現(xiàn)象。 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從客觀角度出發(fā)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見。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六

《隋書·房彥謙傳》閱讀訓(xùn)練及參考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房彥謙,字孝沖,本清河人也,世為著姓。彥謙早早孤,不識父。長兄彥詢,以彥謙天

性穎悟,親教讀書。年七歲,誦數(shù)萬言,為宗黨所異。十五,出后叔父子貞,事繼母,有逾本生,子貞哀之,撫養(yǎng)甚厚。后丁繼母憂,勺飲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樂陵太守豹,竭盡心力,每四時珍果,口弗先嘗。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終禮,宗從取則焉。其后受學(xué)于博士尹琳,手不釋卷,遂通涉五經(jīng)。解屬文,工草隸,雅有詞辯,風(fēng)概高人。年十八,屬廣寧王孝珩為齊州刺史,辟為主簿。時禁網(wǎng)疏闊,州郡之職,尤多縱弛,及彥謙在職,清簡守法,州境肅然,莫不敬憚。

開皇七年,擢授承奉郎,俄遷監(jiān)察御史。以秩滿,遷長葛令,仁壽中,上令持節(jié)使者巡行州縣,察長吏能不,以彥謙為天下第一,超授若州司馬。內(nèi)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顯,所與交結(jié),皆海內(nèi)名賢。重彥謙為人,深加友敬。煬帝嗣位,道衡轉(zhuǎn)牧番州,路經(jīng)彥謙所。留連數(shù)日,屑涕而別。黃門侍郎張衡,亦與彥謙相善。于進(jìn)帝營東都,窮極侈麗,天下失望。又漢王構(gòu)逆,罹罪者多,彥謙見衡當(dāng)途而不能匡救,以書諭之。衡得書嘆息,而不敢奏聞。

彥謙知王綱不振,遂去官隱居不仕,將結(jié)構(gòu)蒙山之下,以求其志。會置司隸官,盛選天下知名之士。朝廷以彥謙公方宿著,時望所歸,征授司隸刺史。彥謙亦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凡所薦舉,皆人倫表式。其有彈射,當(dāng)之者曾無怨言。司隸別駕劉陀,陵上侮下,訐以為直,刺史憚之,皆為之拜。唯彥謙執(zhí)志不撓,亢禮長揖,有識嘉之。陀亦不敢為恨。其后隋政漸亂,朝廷靡然,莫不變節(jié)。彥謙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頗為執(zhí)政者之所嫉,出為涇陽令。未幾,終于官,時年六十九。

家有舊業(yè),資產(chǎn)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祿,皆以周恤親友,家無余財,車服器用,務(wù)存素儉。自少及長,一言一行,未嘗涉私,雖致屢空,怡然自得。嘗從容獨笑,顧謂其子玄齡曰: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于清白耳。所有文筆,恢廓閑雅,有古人之深致。又善草隸,人有得其尺牘者,皆寶玩之。

(節(jié)選自《隋書·房彥謙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后丁所繼母憂 憂:憂傷

b.彥謙知王綱不振 振:整治

c.又漢王構(gòu)逆,罹罪者多 罹:遭遇

d.有古人之深致 致:情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以秩滿,遷長葛令②斧斤以時入山林

b.①所與交結(jié),皆海內(nèi)名賢②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

c.①衡得書嘆息,而不敢秦聞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d.①刺史憚之,皆為之拜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xiàn)房彥謙直道守常的一組是( )

①及彥謙在職,清簡守法 ②以彥謙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馬

③彥謙見衡當(dāng)途而不能匡救,以書諭之 ④將結(jié)構(gòu)蒙山之下,以求其志

⑤唯彥謙執(zhí)志不撓,亢禮長揖 ⑥雖致屢空,怡然自得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4.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房彥謙15歲時,過繼給后叔父房子貞,事奉繼母超過親生母親;事奉伯父房豹,也竭心盡力,因而成為宗族中的人學(xué)習(xí)的榜樣。

b.房彥謙與內(nèi)史侍郎薛道衡等人非常友善,當(dāng)他看到薛道衡當(dāng)權(quán)卻不能對朝政匡正挽救時,就寫信勸告他,但薛道衡卻不敢上奏皇帝。

c.房彥謙懷有清理世亂的志向,在朝廷大選天下知名人士之時,慨然接受征召擔(dān)任了司隸刺史,雖然朝綱敗壞,但他堅持正道,遵守常法。

d.房彥謙擔(dān)任官職期間,所得俸祿,都用來周濟(jì)親朋好友,日常生活保持勤儉樸素的作風(fēng),雖常常招致貧乏,但他始終怡然自得。

參考答案

1. a(憂:父母的喪事)

2.c(a項,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按照。b項,①連詞,表轉(zhuǎn)折,卻;②連詞,表目的,來。c項,均為介詞,跟,和d項,①介詞,對,向;②介詞,替,給)

3.d(②介紹房彥謙的授官情況;④寫房彥謙辭官歸隱;⑥說房彥謙甘于清貧)

4.b(薛道衡當(dāng)權(quán)卻不能對朝政匡正挽救薛道衡卻不敢上奏皇帝不正確,應(yīng)該是張衡)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七

隋書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9題。

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也,代為西州豪右。熙性嚴(yán)重(尊重;辦事嚴(yán)肅認(rèn)真)有雅量,雖在私室,終日儼然。不妄通賓客,凡所交結(jié),必一時名士。博覽群書,尤明《三禮》;善騎射,頗知音律。起家以通經(jīng)為吏部上士,尋授帥都督,轉(zhuǎn)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憂去職,殆不勝喪。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親,義不絕嗣。何得過爾毀頓,貽吾憂也!”熙自是稍加飯粥。及武帝平齊,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戶。進(jìn)位儀同,歷司勛、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當(dāng)時之譽。

高祖受禪之際,熙以本官行納言事。尋除司徒左長史,進(jìn)爵河南郡公。時吐谷渾①寇邊,以行軍長史從元帥元諧討之,以功進(jìn)位上開府,后拜滄州刺史。時山東承齊之弊,戶口簿籍類不以實。熙乃曉諭之,令自歸首,至者一萬戶。在職數(shù)年,風(fēng)教大洽。開皇四年,上幸洛陽,熙來朝,滄州吏民恐其遷易,悲泣于道。及熙復(fù)還,百姓出境迎謁,歡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還,次汴州,惡其殷盛,多有奸俠,于是以熙為汴州刺史。下車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開門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為聚落,僑人逐令歸本,其有滯獄,并決遣之,令行禁止,稱為良政。上聞而嘉之,顧謂侍臣曰:“鄴都者,天下難理處也?!逼淠陙沓伎?yōu)樘煜轮?,賜帛三百匹,頒告天下。

上以嶺南夷、越數(shù)為反亂,征拜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許以便宜從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補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帥②更相謂曰:“前時總管皆以兵威相脅,今者乃以手教相諭,我輩其可違乎?”于是相率歸附。先是,州縣生梗,長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總管府③。熙悉遣之,為建城邑,開設(shè)學(xué)校,華夷感敬,稱為大化。(選自《隋書·令狐熙傳》,有刪改)

【注】①吐谷渾:也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②渠帥:武裝反抗者的首領(lǐng)或部落酋長。③總管府:朝廷設(shè)置的區(qū)域性軍事管理機(jī)構(gòu)。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時吐谷渾寇邊 寇:敵人

b.尋授帥都督,轉(zhuǎn)夏官府都上士 尋:不久

c.在職數(shù)年,風(fēng)教大洽 洽:和諧

d.民有向街開門者杜之 杜:禁止

7.以下各組句子中,全能體現(xiàn)令狐熙施行“良政”的一項是( )(3分)

①其有滯獄,并決遣之 ②熙以本官行納言事

③以功進(jìn)位上開府 ④令自歸首,至者一萬戶

⑤轉(zhuǎn)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⑥為建城邑,開設(shè)學(xué)校

a.①②⑤ b.③④⑥c.①②③ d.①④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令狐熙對朋友的選擇極其嚴(yán)格,他博覽群書,文武兼?zhèn)?,而且還懂音律,他的才能頗得時人的贊譽。

b.令狐熙治理滄州,政通人和,廣受擁戴。開皇四年他被調(diào)往朝廷任職時,百姓悲傷不舍;他重返滄州主政,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農(nóng)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獄訟積案。考定政績,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獎。

d.嶺南一帶的人經(jīng)常作亂,其首領(lǐng)受前任總管武力脅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廣施恩信,使部落首領(lǐng)深受感動,從而率眾歸附。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大孝在于安親,義不絕嗣。何得過爾毀頓,貽吾憂也?。?分)

(2)及上祠太山還,次汴州,惡其殷盛,多有奸俠。(3分)

(3)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為聚落,僑人逐令歸本。(3分)

答案:

6.a(chǎn)(寇:侵犯)

7.d(良政:有利于民,為百姓擁護(hù)的政策。④勸諭百姓登記戶籍,深受歡迎。①側(cè)面體現(xiàn)。⑥直接體現(xiàn)。⑤體現(xiàn)有才能。②以本官身份代行納言之事,并無良政可言。③憑借功勞得到晉升,未必是良政。) 8.b(原文中令狐熙沒有“被調(diào)往朝廷任職”。)

9.(1)最大的孝道在于讓父母心里安慰,在道義上不讓家族斷絕了后代。怎么能因悲傷過度而精神委頓呢,讓我憂心?。。ò?、嗣、毀頓各一分,句子通順一分)

(2)皇上祭祀泰山回京,臨時在汴州停留,對當(dāng)?shù)匾蛏藤Q(mào)富庶繁盛,不法之徒眾多的社會風(fēng)氣很厭惡。(3分,“祠”“次”各1分,句子通順1分)

(3)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們聚居到村落里,在外鄉(xiāng)居住的百姓,都趕他們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4分,句意1分,定語后置1分,“勒”“逐”各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門大族。令狐熙生性嚴(yán)謹(jǐn)持重,有寬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終日莊重。他不隨便與賓客交往,凡結(jié)交的,都是當(dāng)時的名士。他博覽群書,尤其精通《三禮》;他擅長騎馬射箭,精通音律。因為通曉經(jīng)典,從家里被征召出來,擔(dān)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為帥都督,繼而調(diào)任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聲。因為母親去世離職,幾乎不能忍受失去母親的悲傷。他父親勸誡他說:“最大的孝道在于讓父母心里安慰,在道義上不讓家族斷絕了后代。怎么能因悲傷過度而精神委頓呢,讓我憂心啊!”令狐熙從此才慢慢地吃飯了。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齊,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戶。他先后擔(dān)任司勛、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時人的贊譽。

高祖即位時,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納言之事。不久他被授為司徒左長史,晉爵為河南郡公爵。當(dāng)時吐谷渾侵犯邊塞,他以行軍長史的身份隨元帥元諧討伐敵人,憑借功勞升任上開府知府,后來接任滄州刺史。當(dāng)時山東地區(qū)沿襲了北齊的弊政,住戶人口大都不按照實際情況來登記入冊。令狐熙就曉諭百姓,讓他們各自回鄉(xiāng),當(dāng)時回鄉(xiāng)的就有一萬戶。他在任幾年,風(fēng)尚教化遍及滄州。開皇四年(584年),皇上來到洛陽,令狐熙前往朝見,滄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調(diào)走,在路邊悲痛飲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滄州時,百姓出境迎接,歡呼叫喊聲充滿整條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臨時在汴州停留,對當(dāng)?shù)匾蛏藤Q(mào)富庶繁盛,不法之徒眾多的社會風(fēng)氣很厭惡,于是任命令狐熙擔(dān)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嚴(yán)禁百姓游手好閑、不勞而食,抑制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百姓有向街開門經(jīng)商的,就禁止他們,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們聚居到村落里,在外鄉(xiāng)居住的百姓,都趕他們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有積壓或拖延未審結(jié)的案子,都審判發(fā)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稱為良政?;噬下犝f后嘉獎他,回頭看著侍臣們說:“鄴城,是天下難治理的地方?!边@年令狐熙來京朝見皇上,考定政績,他是天下第一,皇上賜給他布帛三百匹,并頒告天下。

皇上因為嶺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亂,就調(diào)令狐熙去總管桂州等十七州的軍事,同意他隨機(jī)行事,刺史以下官員,他可以按制度補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講究信譽,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領(lǐng)互相交流說:“以前的總管,總是以武力來威脅我們,如今的總管有事卻是親筆寫信相告,我們怎能違背他呢?”于是一起歸附朝廷。在此之前,州縣行政出現(xiàn)障礙,朝廷任命的官員大多不去付任,卻把政務(wù)放在總管府里來辦。令狐熙全部遣散了他們,并為當(dāng)?shù)匦藿ǔ且兀_設(shè)學(xué)校,各族百姓感激敬佩,對社會風(fēng)氣極為稱贊。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八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

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也,代為西州豪右。熙性嚴(yán)重,有雅量,雖在私室,終日儼然。不妄通賓客,凡所交結(jié),必一時名士。博覽群書,尤明《三禮》;善騎射,頗知音律。起家以通經(jīng)為吏部上士,尋授帥都督,轉(zhuǎn)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憂去職,殆不勝喪。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親,義不絕嗣。何得過爾毀頓,貽吾憂也!熙自是稍加飯粥。及武帝平齊,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戶。進(jìn)位儀同,歷司勛、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當(dāng)時之譽。

高祖受禪之際,熙以本官行納言事。尋除司徒左長史,進(jìn)爵河南郡公。時吐谷渾①寇邊,以行軍長史從元帥元諧討之,以功進(jìn)位上開府,后拜滄州刺史。時山東承齊之弊,戶口簿籍類不以實。熙乃曉諭之,令自歸首,至者一萬戶。在職數(shù)年,風(fēng)教大洽。開皇四年,上幸洛陽,熙來朝,滄州吏民恐其遷易,悲泣于道。及熙復(fù)還,百姓出境迎謁,歡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還,次汴州,惡其殷盛,多有奸俠,于是以熙為汴州刺史。下車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開門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為聚落,僑人逐令歸本,其有滯獄,并決遣之,令行禁止,稱為良政。上聞而嘉之,顧謂侍臣曰:鄴都者,天下難理處也。其年來朝,考績?yōu)樘煜轮?,賜帛三百匹,頒告天下。

上以嶺南夷、越數(shù)為反亂,征拜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許以便宜從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補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帥②更相謂曰:前時總管皆以兵威相脅,今者乃以手教相諭,我輩其可違乎?于是相率歸附。先是,州縣生梗,長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總管府③。熙悉遣之,為建城邑,開設(shè)學(xué)校,華夷感敬,稱為大化。

(選自《隋書·令狐熙傳》,有刪改)

【注】①吐谷渾:也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②渠帥:武裝反抗者的首領(lǐng)或部落酋長。③總管府:朝廷設(shè)置的區(qū)域性軍事管理機(jī)構(gòu)。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熙性嚴(yán)重,有雅量 重:持重

b.熙自是稍加飯粥 稍:稍微

c.在職數(shù)年,風(fēng)教大洽 洽:和諧

d.民有向街開門者杜之 杜:禁止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以功進(jìn)位上開府②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b.①上聞而嘉之 ②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

c.①今者乃以手教相諭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d.①我輩其可違乎 ②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能體現(xiàn)令狐熙施行良政的一項是

①轉(zhuǎn)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②熙以本官行納言事

③以功進(jìn)位上開府 ④令自歸首,至者一萬戶

⑤百姓出境迎謁,歡叫盈路 ⑥為建城邑,開設(shè)學(xué)校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令狐熙對朋友的選擇極其嚴(yán)格,他博覽群書,文武兼?zhèn)?,而且還懂音律,他的才能頗得時人的贊譽。

b.令狐熙治理滄州,政通人和,廣受擁戴。他被調(diào)往朝廷任職時,百姓悲傷不舍;他重返滄州主政,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農(nóng)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獄訟積案??级ㄕ?,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獎。

d.嶺南一帶的人經(jīng)常作亂,其首領(lǐng)受前任總管武力脅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

廣施恩信,使部落首領(lǐng)深受感動,從而率眾歸附。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以母憂去職,殆不勝喪。(3分)

(2)時吐谷渾寇邊,以行軍長史從元帥元諧討之。(3分)

(3)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為聚落,僑人逐令歸本。(4分)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九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能克躬勵己 克:克制

b.周武帝為魯公時,引為侍讀 引:推薦

c.臣請預(yù)戎行 預(yù):參加

d.顧問不絕 顧:照顧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績?nèi)龤q而孤 坐而待強(qiáng)援

b.以臣度之 俄以病乞骸骨

c.為外祖韋孝寬鞠養(yǎng) 為虛偽之辭

d.嘗與諸外兄弈棋 績與子元書

3.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曩者偽陳獨阻/聲教江東/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輔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應(yīng)時瓦解

b.曩者偽陳獨阻聲教/江東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輔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應(yīng)時瓦解

c.曩者偽陳獨阻聲教/江東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輔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應(yīng)時瓦解

d.曩者偽陳獨阻/聲教江東/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輔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應(yīng)時瓦解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皇甫績很小就失去了父親,由他的外祖父韋孝寬撫育他。韋孝寬雖然很嚴(yán)厲,可是對皇甫績因下棋而耽誤學(xué)業(yè)沒有過多指責(zé)。

b.衛(wèi)剌王作亂的時候,皇甫績沒有像其他大臣一樣逃走,反而奮勇赴難,因此受到文帝的嘉獎。

c.皇甫績在隋朝曾歷任豫州刺史、都官尚書、晉州刺史、蘇州刺史,后來在打敗叛軍后又出任信州總管和十二州諸軍事之職。

d.顧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績的恩典,在兩軍相持之時,送上酒肉。后來在收閱皇甫績書信后,在城下向皇甫績謝罪。

5.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

①臣實庸鄙,無益于國,每思犯難以報國恩。(4分)

②文帝嘉其壯志,勞而遣之。(3分)

(2)從文章中找出兩個能體現(xiàn)皇甫績“忠于皇室”的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1.d(顧:拜見)

2.a(a而:表修飾,連詞;b以,按照,介詞/因為,介詞;c為,被,介詞/說,動詞;d與,和,介詞/給,動詞)

3.c

4.b(是受到周武帝的嘉獎,而不是文帝)

5.(1)①我實在平庸,又見識淺陋,對國家無益,因此常想冒著危難來報答國家的大恩。(鄙,見識淺陋、粗俗,犯,冒、冒著,各1分;“無益于國”,狀語后置句1分;大意1分)

②文帝嘉獎他的壯志,慰勞他,然后派遣他去。(嘉,嘉獎、贊賞,老,慰勞、勸勉、鼓勵,各1分;大意1分)

(2)①衛(wèi)剌王作亂,城門已閉,百僚多有遁者,績聞難赴之。(衛(wèi)刺王作亂,百官逃散,而皇甫績特意奔赴京城救急)

②“陛下若命鷹揚之將,臣請預(yù)戎行,展絲發(fā)之效。”文帝嘉其壯志,勞而遣之。(皇甫績獻(xiàn)計平陳,并主動請纓,要求前往)

③“子元素感績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皇甫績責(zé)其“作虛偽之辭,欲阻誠臣之心”,并勸其“曉諭黎元,能早改迷,失道非遠(yuǎn)”。(皇甫績嚴(yán)詞拒絕顧子元的拉攏,并勸顧子元早日歸降)

[3分。答對一點2分,兩點3分。找出的事例能體現(xiàn)皇甫績的“忠于皇室”,即可給分。]

【補充細(xì)則】事例引用原文不完整,酌情扣分;兩個事例有一個不完整,最多只能得2分;如果學(xué)生分了三點,只看前兩點給分。

新唐書李紳傳閱讀及答案篇十

李士謙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署員外郎,趙郡王睿舉德行,皆稱疾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于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卞崃罘胖?。其奴嘗與鄉(xiāng)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于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yuǎn)去,無為吏之所拘。”性寬厚,皆此類也。

其后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賑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

開皇八年,終于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余人。鄉(xiāng)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謚,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節(jié)選自《隋書·李士謙傳》,有刪改)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之危坐,終日不倦。 危:高。

b.債了矣,幸勿為念也。 幸:希望。

c.我曹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 曹:輩,可譯為“們”。

d.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于墓。 寢:息,止,可譯為“擱置”。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李士謙“以振施為務(wù)”的一組是

①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

②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

③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

④輒奔走赴之,隨乏供給

⑤其家童嘗執(zhí)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zé)?!卞崃罘胖?。

⑥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士謙學(xué)識淵博卻淡薄名利。讓他做員外郎,并被推舉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

推辭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沒做官。

b.李士謙因為父親早死,家境貧寒,不曾喝過酒吃過肉。他非常節(jié)儉,即使親朋好友來

到家中,也只用黍米招待。

c.李士謙樂善好施,使“分財不均,至相鬩訟”的兄弟“愧懼”、“推讓”而成善人。

d.李士謙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鄉(xiāng)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時有

上萬人為他送葬。

8. a危:端正

9. c(①表現(xiàn)李士謙少時德行;②從側(cè)面表現(xiàn)其美德,但不屬于“以振施為務(wù)”;⑤表明他的性格寬厚。)

10. b(“家境貧寒”不對,其“家富于財”;“只用黍米招待”不對,原文是“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

《李士謙傳》譯文

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博覽群書,同時擅長天文術(shù)數(shù),齊吏部尚書辛術(shù)召他做員外郎,趙郡王睿推舉他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稱病不去。隋朝建立后,終生不做官。因為父親早死,不曾喝過酒吃過肉,(然而)等到親朋來聚,就擺上盛酒食的器具,對著他們端正的坐著,一整天都不感到疲倦。李士謙家族人多,曾經(jīng)來到李士謙的住處,面前滿是豐盛的飲食,(士謙)卻先擺上黍米,對眾堂兄弟說:“孔子說黍排在五谷中第一位,荀子也說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難道可以違背嗎?”無論年幼的還是年長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說:“見到君子后,才覺得我們這些人道德不高啊?!?/p>

(李士謙)家里富裕,但自己處處都很節(jié)儉,每每以幫助別人為責(zé)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無法安葬的,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的需要供給錢財。有兄弟間財產(chǎn)分配不均,以至互相爭吵告狀的,士謙聽說之后拿出自己的錢財給了那個少的,使他的財產(chǎn)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兩人很慚愧,互相推讓,最終都成為善人。有個人的牛毀壞了他的田地,他牽到?jīng)隹斓牡胤轿怪?,比牛的主人照顧得還好??匆娪腥送蹈钏暮淌?,卻默默地避開。他的家童曾抓住一個偷粟的,士謙安慰這人說:“這是貧窮所致,不應(yīng)該責(zé)備?!本妥尫帕怂?。他的仆人曾和同鄉(xiāng)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氣,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謙請罪,士謙安慰他說:“你本來沒有殺人之心,何必請罪呢!但是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離開,不要被官吏捉住?!笔恐t性情寬厚,類似的情況很多。

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數(shù)千石糧食,借給同鄉(xiāng)人。趕上這年谷物不熟,債家沒有用來償還的,都來向李士謙道歉。李士謙說:“我家多余的糧食,本來就是想用來救濟(jì)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于是把向他借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為他們擺下豐盛的酒席,當(dāng)著他們的面燒毀了所有契約,說“你們的債全勾銷了,希望不要再為此掛念了?!弊尳鑲娜烁髯曰厝?。第二年,大豐收,欠債的人都爭相來向他還債,李士謙拒絕了,一點都沒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shù)以萬計。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糧食種子,分給那些貧困的人家。趙郡的農(nóng)民非常感激他。

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dāng)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說了,無不流著淚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軍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xiāng)人李景伯等認(rèn)為士謙善行品性在鄉(xiāng)村山野聞名,分條記下他的行為、事跡,到尚書省請求給他一個“先生”的謚號事情后來被擱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519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