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中班教案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8:16:08
浪花中班教案范文(19篇)
時間:2023-11-12 18:16:08     小編:雨中梧

教案是教學設計的基礎,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教案的編寫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前后知識和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浪花中班教案篇一

1.在學會前滾翻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多種滾翻的方法。

2.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感受成功,獲得情感的滿足和釋放。

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幼兒具有良好的合作,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

1.大小墊子若干張。

2.音樂《天使》。

1.開始部分。

一起來聽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們知道天使是什么意思嗎?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天使,你們也是老師的天使,天使就是你們,現(xiàn)在我請?zhí)焓购臀乙黄鹱鼋∩聿佟?/p>

2.基本部分。

(1)咦,你們聽,是什么聲音?(大海的聲音、海浪聲、海鷗聲……)讓我們一起去海邊看看大海好嗎?(幼兒跟著音樂,跑著、跳著到達“海邊”)。

(2)幼兒進入場地。你們看大海里有什么?(一艘艘小船)我們大家去乘船好嗎?(幼兒隨機選擇一艘船,或坐,或躺)。

(3)好大的浪啊!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在墊子上東倒西搖。

(4)看!浪娃娃在大海媽媽的懷抱里做什么?我們小朋友能不能來表演一下?你們會哪些方法呢?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翻滾的方法最多。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5)突然海浪聲洶涌澎湃,小浪花組成了波濤,想想看,我們怎么練習?幼兒跟隨浪濤聲進行模擬練習,找出方法。(通過練習,得出同心協(xié)力才能波浪滔滔)。

3.結束部分放松練習。

浪濤聲漸遠,浪潮退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到沙灘上跳個舞吧!幼兒隨意站在場地上,隨音樂和老師一起翩翩起舞。

浪花中班教案篇二

1.在學會前滾翻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多種滾翻的方法。

2.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感受成功,獲得情感的滿足和釋放。

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幼兒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

【活動準備】。

1.大小墊子若干張。

2.音樂《天使》。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一起來聽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們知道天使是什么意思嗎?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天使,你們也是老師的.天使,天使就是你們,現(xiàn)在我請?zhí)焓购臀乙黄鹱鼋∩聿佟?/p>

2.基本部分。

(1)咦,你們聽,是什么聲音?(大海的聲音、海浪聲、海鷗聲……)讓我們一起去海邊看看大海好嗎?(幼兒跟著音樂,跑著、跳著到達“海邊”)。

(2)幼兒進入場地。你們看大海里有什么?(一艘艘小船)我們大家去乘船好嗎?(幼兒隨機選擇一艘船,或坐,或躺)。

(3)好大的浪啊!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在墊子上東倒西搖。

(4)看!浪娃娃在大海媽媽的懷抱里做什么?我們小朋友能不能來表演一下?你們會哪些方法呢?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翻滾的方法最多。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5)突然海浪聲洶涌澎湃,小浪花組成了波濤,想想看,我們怎么練習?幼兒跟隨浪濤聲進行模擬練習,找出方法。(通過練習,得出同心協(xié)力才能波浪滔滔)。

3.結束部分放松練習。

浪濤聲漸遠,浪潮退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到沙灘上跳個舞吧!幼兒隨意站在場地上,隨音樂和老師一起翩翩起舞。

浪花中班教案篇三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教案《翻滾的小浪花》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在學會前滾翻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多種滾翻的方法。

2.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感受成功,獲得情感的滿足和釋放。

1.大小墊子若干張。

2.音樂《天使》。

1.開始部分

一起來聽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們知道天使是什么意思嗎?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天使,你們也是老師的天使,天使就是你們,現(xiàn)在我請?zhí)焓购臀乙黄鹱鼋∩聿佟?/p>

2.基本部分

(1)咦,你們聽,是什么聲音? (大海的聲音、海浪聲、海鷗聲……)讓我們一起去海邊看看大海好嗎? (幼兒跟著音樂,跑著、跳著到達“海邊”)

(2)幼兒進入場地。你們看大海里有什么? (一艘艘小船)我們大家去乘船好嗎? (幼兒隨機選擇一艘船,或坐,或躺)

(3)好大的浪啊!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在墊子上東倒西搖。

(4)看!浪娃娃在大海媽媽的懷抱里做什么?我們小朋友能不能來表演一下?你們會哪些方法呢?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翻滾的方法最多。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5)突然海浪聲洶涌澎湃,小浪花組成了波濤,想想看,我們怎么練習?幼兒跟隨浪濤聲進行模擬練習,找出方法。(通過練習,得出同心協(xié)力才能波浪滔滔)

3.結束部分 放松練習。

浪濤聲漸遠,浪潮退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到沙灘上跳個舞吧!幼兒隨意站在場地上,隨音樂和老師一起翩翩起舞。

就孩子們參與程度來分析,孩子們積極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但是在活動中孩子們的運動量太大,有些體質偏弱的孩子整個活動下來很吃力,孩子們對老師準備的音樂非常的感興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浪花中班教案篇四

原地轉一圈再蹲下的平衡能力。

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地上畫一個大圓圈。

幼兒扮演"小魚"站在圓圈上,教師扮演"浪花"站在圓圈的中間。

幼兒邊聽兒歌邊逆時針方向在圓圈上拍手走。當兒歌說完,幼兒做"小魚游"的動作在圓圈里走(小碎步)來走去,而教師扮演的"浪花"就要去捉"小魚","小魚"被"浪花"捉到時要原地轉一圈再蹲下休息,等到"浪花"走掉了,才可以重新參與游戲。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fā)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jié)問題。

小百科: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根據(jù)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tǒng)計,全球現(xiàn)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fā)現(xiàn),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浪花中班教案篇五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看懂圖意,圍繞著我和浪花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認識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體會作者的感情。

2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金色的沙灘上和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想)好,先閉上眼睛,聽到聲音再睜開,好嗎?(動畫出示課文插圖)。

二、指導看圖。

1.一邊聽著海浪聲,一邊觀察圖。

2.先看圖上的小女孩坐在什么地方?從她的臉上可以看出什么?她為什么這么高興?(浪花涌上來,撞在她的小腳丫上,她覺得很好玩,所以她張開嘴,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4.浪花涌上沙灘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像在干什么?

5.再看看大海、天邊。

6.小結:天氣晴朗,景色優(yōu)美。浪花,一會兒與小女孩玩耍,一會兒又為她送來貝殼、小蝦,難怪她跟浪花玩得這么開心。

三、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根據(jù)這幅圖畫來寫的。題目是《浪花》。(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認識浪字,說說識記的方法。

3、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和語氣。

5、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

四、隨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段,明確重點問題:對照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她腳邊的?浪花到她腳邊干什么?聽教師讀一句話,看跟書上第二句話有什么不同?(浪花邁著步子走來,搔癢了我的小腳丫。)哪句更好?為什么?(課文中的句子寫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聲音很輕很輕。)。

2、再讀讀第二句,看看小女孩高興的樣子,是誰給她帶來的歡樂?句子中的它指誰?浪花的家在哪兒?它是怎樣跑回家的?小組內討論以上問題。

3、匯報交流。師點撥,指導朗讀。齊讀這段,注意:輕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嘩嘩嘩要讀得響一些。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我來讀。

4、說說你讀了這段有什么問題嗎?

5、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沙浪淚讓學生用記部首的方法記字形。走讓學生了解字的演變來記字形,多種方法認讀,了解字意,進行擴詞練習。

6、指導用虛宮格寫丫才。

五、作業(yè)布置。

1、積累好詞好句。

2、讀課文,說說你還有那些問題。

一、復習檢查。

1.讀讀生字新詞。(出示寫有生字的幻燈片。)。

2.指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數(shù)有幾句話?

2、過了多久,浪花又跑來了?它這次是怎樣來的?

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這兩句話哪兒不同?哪句好?為什么?

3、看浪花這次給小女孩帶來了什么?請讀第二句。這句話中,哪個詞講出浪花怎樣給我?guī)碡悮?、小蝦?(捧。)學一學捧的動作。

4、對照圖,是什么樣的貝殼、小蝦呢?(雪白的、青青的。)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貝殼、小蝦多不多?你從哪知道的?這么多的貝殼、小蝦,小女孩見了高興極了。我們讀了,也和她一樣感到歡樂。

5、指名讀這段,看誰讀得好;

6、識記雪、貝,了解貝的字理演變,擴詞并練習說話。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第1段是描寫浪花來了和退回去了,第2段寫浪花又來了一次,那兒浪花就來回這兩次嗎?請看第3段又是怎么寫的。

2、指名讀這段。

3、浪花為什么會跑去又跑來呢?你覺得它像什么?

4、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

5、指導朗讀。(又淘氣要重讀、突出浪花來回的次數(shù)和浪花的可愛。)。

6、識記去,并指導用虛宮格書寫淚、貝、去。

7、讓我們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來齊讀課文。

四、作業(yè)布置。

讀課文,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或者畫一畫你心中的浪花。

輕輕的悄悄地。

一群淘氣的娃娃。

唱、笑、跑、捧。

唱、笑、跑、捧。

浪花中班教案篇六

1.認識“玩、步、丫、眼、淚、流、她、給、跑、貝、青、氣”十二個生字,會寫“下、不、氣、貝、見、出”這六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

3.通過讀課文,使學生體會到浪花帶來的變化,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對浪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件(浪花的聲音、生詞、課文的段落)、卡片。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放“浪花的聲音”的錄音。問:這是什么聲音?

2.師生談話:你見過浪花嗎?浪花是在哪里的?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不會讀的畫出來,多拼讀幾遍,或問問同學。

2.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楚生字的讀音。

3.出示卡片,檢查會認字的讀音:

邁步悄悄地小腳丫。

眼淚流出來跑回家。

4、小朋友這么快就和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是用的什么好辦法呢?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學生再自由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邊讀邊想寫了什么,并標出是幾個自然段。

2.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反復讀,讀到你認為讀流利了為止。然后讀給你的朋友聽聽,看誰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或要問的?

4.小組討論:把你讀懂的和要問的問題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5.全班匯報交流,教師點撥。其中在學生的匯報中重點理解:

(1)浪花怎么來的?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怎樣和我玩耍?和同座做一做“撓”的動作。

(2)浪花給我捧來了什么?還可能有哪些?為什么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

(3)為什么說浪花像一群淘氣的娃娃?指導用“像”說話。

6.比賽讀課文,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7.教師小結。

四、質疑。

讀了本課課文,大家有什么疑問或想法,提出來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

[畫一畫,把大海的浪花畫下來。]。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特點。

[找出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壓在橫中線、豎中線的筆畫。]。

2.教師指導書空,描紅。

3.學生在第一個田字格中試寫,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共同問題,集體糾正。

4.學生在第二個田字格中書寫,教師個別輔導。

5.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書寫情況,及時講評。

6.在練習本上書寫生字。注意書寫規(guī)范,姿勢正確。

七、課后練習。

1.照樣子,說一說,要求句子通順,搭配得當。

2.找出自己的句子、段落,讀給同座聽。

3.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詞語花籃里,讀一讀。

八、課后小結。

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撓著淘氣的娃娃。

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

在進行教學時我明確了學生讀書的要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識字教學時讓學生匯報自己識字的方法,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主識字,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在理解課文時,讓學生在表演中,直接觸摸語言,體會浪花的可愛,感受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感受,并用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沉浸、暢游在課文的意境之中。今后還要多進行這種形式的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浪花中班教案篇七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師:準備大海、海岸、海灘圖片。

生:預習課文,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大海。

2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孩子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生自由回答)大海離我們西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但是咱們從電視、各種圖畫書上是經(jīng)??匆姷模隳馨涯闼赖拇蠛幼痈瑢W們一起交流交流嗎?(生互相交流)。

2、是呀,大海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有美麗的海歐,大海邊有美麗的貝殼,大海呀,還有調皮的小浪花呢?(板書:浪花),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到海邊,去同三個小朋友一起去看看浪花吧!(補全課題)。

3、齊讀課題。

二、掃清障礙,自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并拿出筆,在字下面作上一個小記號。

2、借助拼音讀自己所勾畫的字,注意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做到讀準、讀通、讀流利。

4、指名讀,其余生評。(指導讀好表示浪花聲音的“嘩——嘩——”這里破折號的用法,應該在朗讀時體現(xiàn)出來。)。

三、品詞引路,感知課文。

1、指名讀文,其余生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誰在干什么?

2、生找出: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強調用上自己的話來說)。

3、浪花像什么樣呀?(學生說出像問號時,教師板書簡筆畫,并書寫一個大大的問號作對比)。

4、指導朗讀好本節(jié)。

5、我們知道,問號就是表示在提問題呀,今天浪花可為孩子們提了一個問題,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問題是什么嗎?(生提問,注意引導口語訓練)。

生交流。

a、回答第一個孩子的問題時,抓住“海水”和“淡水”,進行分析,讓孩子明確這兩種水的不同之處。

b、第二個孩子的回答時,故意質疑,讓孩子了解海底“火山”和“陸地”的矛盾處,從而理解‘探秘’一詞。

c、第三個孩子的回答時,從挖煤入手,了解礦石,然后理解‘采礦’。

d、假如你也在海邊看浪花,你會想到些什么?你又會怎樣回答。

7、引讀文章內容。

第一個孩子回答說:……。

第二個孩子回答說:……。

第三個孩子回答說:……。

……。

8、學習第三節(jié)。

(1)指名讀第三節(jié),其余生思考:浪花像什么?

句子訓練:浪花像小手。浪花像。

(2)體會“撫摸”,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小孩用手撫摸家中小動物,然后讓孩子用“撫摸”說話。

(3)指導朗讀。

四、品讀詩文,小結全文。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詩文背誦下來。

3、小結。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結全文。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提出學習要求:學習生字詞。

二、自畫生字,讀準字音。

1、從文中找出生字,同桌互讀互學。

2、檢查字音。(開火車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3、出示帶生字的詞,自讀詞。

三、認準字形,組詞運用。

1、出示生字,讓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生字。

2、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難記的字。(總結識字方法)。

4、再讀生字詞。

5、用生字自己組詞。

四、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生認讀。

2、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重點指導。

家、腳、到。

4、學生自己先描后寫。

5、作業(yè)展示。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全文。

2、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浪花中班教案篇八

1.學會9個生字和3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音,有些形近字容易混淆。

課前準備。

1.投影片。

2.海邊風光錄像片。

3.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讓到過大海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觀看海邊風光錄像片。

2.今天,我們一起到海邊去看看金色的海灘和美麗的大海中的浪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楚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

2.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浪的聲母是舌邊音,次的聲母是平舌音。這、唱聲母是翹舌音。玩的韻母是前鼻音,浪、唱的韻母是后鼻音。讀一會兒時,在會后加一個卷舌動作。步子、籃子中的子和了、的、地、著啦都要讀輕聲。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提問:我是在哪兒玩耍?(出示投影片,指導學生理解沙灘:沙子堆積成的海邊陸地。)。

(2)指導朗讀。

小朋友,你們要把自己當作課文里的我,懷著喜愛浪花的感情來朗讀課文。輕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慢一些。嘩嘩嘩要讀得響一些。(學生自由讀、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2.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

(1)為什么說浪花唱著笑著跑來了?(既說浪花卷上海灘發(fā)出的聲音,又表達出我歡快的心情)。

(2)為什么用捧來,不用卷來?(把浪花比作淘氣的娃娃,他好像用雙手托著貝殼和小蝦)。

讓我們帶著喜愛浪花、非常興奮的心情朗讀第二自然段。(齊讀、個別讀)。

3.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學生帶著對浪花非常喜愛的感情朗讀這一段。(齊讀、個別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啟發(fā)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點指導分析以下幾個字。

浪:右邊是良,不能少一點。

貝和見字形相近。看一看有點像,比一比不一樣。貝第四筆是點,見的第四筆是豎彎鉤。

2.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重點指導書寫以下幾個字。

浪、玩跑、次、給5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笑:下面不能寫成天。

唱:口字旁位置偏上,但汪能高于右上面的曰。右邊兩個曰相疊,上窄下寬。

三、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照樣子口頭填詞語。可以填雪白的、青青的、淘氣的、美麗的、兇猛的。

2.課后練習第4題。

(1)同提問的方法,指導學生讀句子。浪花像什么?天上的白去像什么?彩虹像什么?(齊讀、個別讀)。

(2)啟發(fā)學生說比喻句。

a:中秋節(jié)的月亮像什么?(中秋節(jié)的月亮像一個又大又圓的白玉盤。)。

b:孔雀的尾巴像什么?(孔雀的尾巴像一把五彩灑金的大扇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浪花中班教案篇九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透過語言的美來感受浪花的美,領悟到三個孩子愿望的美好。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全詩共分五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講三個孩子坐在海灘看浪花。第二、三、四節(jié)分別講三個孩子看著浪花展開各自的想象:讓浪水變淡水;到海底去探險;到海底去采礦。第五節(jié)講孩子們沉浸在想象當中,說說笑笑忘了回家。詩歌語言清新、活潑,瑯瑯上口。

1比閑瓷字。

2備星槔識粒激發(fā)想象。

前置學習:

1。熟讀課文,認識本文生字,并給每個字擴詞。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三個孩子想象到什么?

3。查找有關指是個的資料。

4。自己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5。積累本文中的好詞好句。

教師:一些關于大海、海岸、海灘的圖片或錄像,本課的生字卡片、生字魔方。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大海。

一、激趣導入。

1。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去個美麗的地方。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猜猜這個地方是哪兒?(播放海浪聲音)。

2???,浪花正唱著動聽的歌在歡迎我們呢?。ǔ鍪纠嘶▓D)。

3??粗@些浪花,你想說什么?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1。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跟著三個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吧!

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詞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好嗎?(生自由讀)。

3。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看誰在剛才讀課文的時候已經(jīng)把這幾個詞拼熟了,讀會了。(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齊讀)。

4。這些詞語的意思都能理解嗎?有不能理解的可以提出來。

5。掌握了這些詞語,讀起課文來肯定更流利了。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不過這次的朗讀老師還有個要求。(出示朗讀要求:在這3個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請用鉛筆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6。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綠浪滾滾連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馬鬃,萬馬奔騰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綢,萬里海疆鋪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撫摩孩子的小腳丫。

7。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幾句話,等會選一束你最喜歡的小浪花讀給大家聽。

三、深入學習課文,感受浪花的美麗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

1。老師想先選一束我最喜歡的浪花送給大家。(師范讀)。

3。聽著大家的朗讀,老師仿佛聽見無數(shù)的浪花都爭著跑過來用它們特有的語言在提問呢!我們也來模仿一下小浪花的聲音好嗎?(生模仿)我還想聽聽浪花由遠而近的聲音,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嗎?(指導朗讀“嘩—嘩—”)。

4??蠢蠋熓謩莘纸M朗讀,讀出浪花由遠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覺。

5。讓我們開開心心地把第一小節(jié)連起來讀讀吧!

過渡:下面老師想聽你們來讀,選一束你最喜歡的浪花吧!

(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

(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1。一起讀讀這句話。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

目標:

1、在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學會說這首散文詩。

2、感受文學作品中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文學藝術作品的情感。

3、能用較為完整、連續(xù)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配樂散文詩的cd、教學圖片、海邊的視頻、課件一組。

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美。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大海的錄音)。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睜開眼睛看一看,這是哪里?(播放海邊的視頻)。

師:說一說,你們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樣的?

師:你們能不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你剛才所見到的大海、浪花、沙灘或者藍天白云?

二、模擬想象,體驗美。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組好看的動畫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畫片里都演了什么場景,一會兒說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

老師為幼兒播放關于散文詩的課件:海邊,浪花娃娃在舔小朋友們的小腳丫;夜晚,浪花娃娃安靜地在聽月亮婆婆講故事;浪花娃娃愉快的和小魚兒們一起唱歌、跳舞;浪花娃娃故意淘氣,它把筋斗翻得很高很高。

師:你們看到浪花娃娃在做什么?

三、整體感知,再現(xiàn)美。

老師播放配散文詩朗誦的課件,請幼兒完整欣賞配樂散文詩《浪花娃娃》。

師:聽了這首詩以后,你有什么感覺?

緊接著請孩子們找一找、說一說詩中最好聽的句子和最有趣的詞。

師: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四、創(chuàng)造感悟,表現(xiàn)美。

請幼兒根據(jù)詩歌內容創(chuàng)作大型畫《浪花娃娃》。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一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認讀9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在理解詞句的過程中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詞句,結合畫面促進想象,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內容:《浪花》是一篇兒童散文詩,通過我感到的、看到的,用擬人的手法,寫浪花涌來退去的樣子、聲音和它給“我”帶來的歡樂。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抓重點詞、句,理解小浪花的淘氣可愛,體會句子包含的感情。

三、教學對象分析:

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他們在一節(jié)課中持續(xù)注意的時限只有20分鐘。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視野不夠開闊,對大海缺乏感性認識。多媒體教學聲像并茂、視聽結合,能以直觀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幫助和激勵,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師生互動、生生合作、自主探究中感悟散文詩的意境和文字的優(yōu)美,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美好生活,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教師期望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感悟、積累與運用。

五、教學媒體設計:

教學媒體的設計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優(yōu)美直觀的情境。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有些重點內容教師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去解釋,但效果常常還不理想;巧用投影,可增強對教學內容的感知,揭示重點,并能使講授內容深入淺出,取得較好的效果。本課的重點之一是結合圖理解詞句的意思,因此,在教學中我巧用投影比較句子、突出重點,同時為課堂的個性化教學的實施提供了便利。不同程度的學生會在多媒體提供的學習資源中有不同的收獲。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課件激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淮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在課文中圈出生字,拼一拼,讀一讀,想一想:你是怎么把字記住的?

4、指名說,教師隨機檢查,學生評價。

課件出示:9個生字。

5、我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6、標出自然段序號,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評價。

7、齊讀課文。

[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讓學生自主識字,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學生最喜歡表現(xiàn)自己了,這無疑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學生在欣賞和評價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并訓練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1、課件演示:小女孩坐在沙灘上感受浪花的情景(教師旁白)。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自由讀,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指名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出喜歡的理由。

5、課件演示:浪花與小女孩嬉戲的情景。

6、理解“悄悄地”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別的詞語代替它嗎?

7、拓展訓練:用“悄悄地”說句子。

課件出示:

浪花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

悄悄地說話。

悄悄地。

五、教學小結,作好鋪墊[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埋伏]。

七、板書設計:

輕輕走。

八、練習設計:

1、理解“悄悄地”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別的詞語代替它嗎?

2、浪花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

悄悄地說話。

悄悄地。

教學反思:

一節(jié)課結束了,但關于這節(jié)課的反思卻開始了,而且縈繞著,揮之不去?!盀槭裁礋o法上出自己預計的效果?――這樣也不錯,能夠以學情為歸依。”“當時的課堂機智怎么會如此的缺乏,錯過了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機。――這就是真實的我?!薄T多的“遺憾”與“不錯”在心里交織。靜下心來理出幾點作為自己今后教學的借鑒和警示。

本節(jié)課教學的優(yōu)點我自己認為在于能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恰當運用電教手段,重在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整節(jié)課都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學生進行了平等的對話,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

一、研究教材,挖掘教材。

說到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短暫,理解能力差,而且十分貪玩好動。不是你讓他“探究性學習”,他就“探究性學習”,那如何在傳統(tǒng)課堂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有效的進行閱讀教學,達到“活學樂背”呢?我是這樣想的:《浪花》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詩。通過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課件演示,把愛玩的小女孩、調皮的浪花、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等景象一一呈現(xiàn),讓學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引趣。

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的確如此。一個精彩的導入可以大大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自主的學習當中。因此,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利用多媒體播放海浪聲,刺激學生的聽覺,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自主識字,提高興趣。

識字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要任務,簡單的認讀、識記往往會造成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常言道:“人生識字聰明始”,可見識字的重要。所以作為老師就要促使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評價識字時還要考查學生是否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以及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這節(jié)課的識字教學,無疑是達到了這個要求。

四、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關于閱讀教學,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薄ⅰ耙湟晫W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边@篇課文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凝聚著感情,從學生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一階段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f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在教學時讓學生在讀、悟的過程中,找出自己感觸喜歡的句子多讀幾次,這樣憑借教材中的教育契機,好好地發(fā)掘、利用,不但體現(xiàn)學生突破難點的過程,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在有一個學生說到最喜歡的句子是“浪花看見了,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睍r,我問她為什么這樣讀,她說,“輕輕的”是聲音很小,所以要讀輕一點。我又讓學生用一個詞語把“悄悄地”換掉,一個學生換成了“偷偷地”。激活學生思維,訓練了學生語言概括的能力,對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達能力。

五、深化練習,延伸擴展。

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確定的重點詞語,運用電教媒體設計練習,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加深理解、熟練運用。如:對“悄悄地”的理解,先是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悄悄地”是為了不讓人發(fā)現(xiàn),再通過換詞加深理解,最后是課件出示練習,練習中先是課文的句子;再半扶半放,補充句子;最后是完全放開,由學生說句子。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感悟、積累、運用。

本課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在指導學生理解浪花邁上沙灘時是輕輕的,聲音很小,而退回大海時,聲音很大且速度很快時,沒有運用到多媒體的設計。

二、評價激勵不夠。在課堂上,學生回答的聲音不夠響亮,我沒有及時調動學生的情緒。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二

1、認識本課的生字,積累象聲詞。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3、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浪花像什么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課前談話。

小結:其實,海底也是一個大寶庫,有豐富的礦產(chǎn),有石油、煤、鐵、天然氣等等。(出示礦產(chǎn)圖)。

2、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海的美景。(1—2分鐘)。

一、導入。

大海是無邊無際的,大海里生活許多可愛的動物,海底蘊藏著無數(shù)的寶藏。今天老師就把大海帶來了。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聽!(播放海水聲音)。

3、學習象聲詞。

(1)聽到什么啦!誰來學學?(生模仿)出示“嘩嘩”。(不好,再放一遍音樂,讓學生模仿)。

(2)這是個表示大海的聲音,聲音特別長,我們在中間加上一個破折號,把聲音拉得長長的。

(3)誰再來學學大海的聲音。

(4)大家一起來吧!你們就組成了一片海,這是澎湃的海。

(5)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我們叫它——象聲詞,生活中還有很多象聲詞,誰來說一說?(生說)。

(6)老師也帶來了幾個可愛的小動物,(1)一只小貓輕輕地走過來了,輕輕地:喵——喵——;(2)青蛙跳出來,他扯著嗓子喊:呱呱(3)可愛的小雞來了,說:嘰嘰。(4)一只鴨子吧嗒吧嗒地走過來,嘎嘎。

剛剛認識的這組新字吧!齊讀。

4、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拍打著海岸,你們看,看到了什么?(出示課文圖)。

(書上是這么說的:三個可愛的小朋友光著腳丫坐在沙灘上看浪花。)你看他們臉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多開心啊,我們也帶著甜甜的笑讀一讀。

5、今天我們就跟著這三個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出示課題,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2、(出示詞語)瞧,一束束浪花帶著詞語寶寶跑出來了,認識他們嗎?先自己讀讀看。(生自由讀)。

(出示:浪花、腳丫、稻穗、天涯、潛水服裝、黑鯊、甩尾巴金疙瘩、彩綢、撫摩)。

指名學生一行一行讀,(誰來當小老師?)。

3、現(xiàn)在小浪花要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分組出示詞語,齊讀)。

(1)重點指導“海疆”“撫摩”讀音。

(2)出示圖片,認識“馬鬃”。(哦,這里的馬鬃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想想是馬的.哪個部位呢?)鬃這個字里也有一幅圖,這是馬的頭,這是長長的脖子,這是飄動的鬃毛,下面是奔跑的馬腿,身旁是徐徐的風,下面還有一個宗字,這個字練“鬃”。

4、小浪花還帶來兩個表示動作的,請你們讀讀看是什么動作?撫摩是什么動作啊?你們能做一做嗎?輕點,再輕點。

甩尾巴(很重很有力哦)我們做著動作來讀。

出示課件。學生說:馬鬃、萬馬奔騰、稻穗、莊稼、黑鯊、潛水服裝、彩綢(人們在歡慶節(jié)日的時候就會舞起彩綢)。

6、這些詞放進課文里還認識嗎?檢查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品味詩歌。

讓我們再讀讀詩歌邊讀邊想,三個孩子看浪花時都在想些什么,找到句子,劃下來。(出示要求)。

生再讀課文。

現(xiàn)在你們知道三個孩子在想什么,心愿是什么吧?

你最喜歡誰的心愿呢,和同桌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過渡,你最喜歡哪個孩子的心愿?

交流:

(一)品讀第一個孩子的心愿。

1、第一個孩子坐在海邊看浪花想到了什么?(指名說,出示:我想讓海水變淡水,嘩啦嘩啦澆莊稼)(板書:變淡水)。

2、這句里也有一個象聲詞(嘩啦嘩啦),讀一讀,聽老師讀讀,你讀出了什么?(快樂)是啊,苦苦咸咸的海水變成了甜甜的淡水,莊稼喝得飽飽的,多快樂啊,讓我們快樂地讀一讀吧!

4、嘩嘩這么多的水,讓莊稼喝得飽飽的,想想莊稼會是什么樣?

8、莊稼長呀長,風一吹,怎么樣?“綠浪滾滾”(指導讀)風再大些,再大些。

茫茫一片,一直連成天涯。不夠遠,連到天邊呢?再遠些?

多美啊!讓我們再去看看這個美好的愿望吧!

小結:引讀。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嘩——嘩——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想什么呀?——“我想讓海水變淡水,嘩啦嘩啦澆莊稼!”嘩——嘩——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綠浪滾滾連天涯。

(二)品讀第二個孩子的心愿。

1、第二個孩子的心愿又是什么?(指名說,出示:我想到海里去探險,身著潛水服裝戲黒鯊。)。

小朋友,你們見過鯊魚嗎?鯊魚是什么樣的?

孩子想到海底去探險,還要去跟黑鯊游戲呢!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勇敢、自信、有冒險精神)。

2、請勇敢的男孩都來讀一讀吧!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勇敢的小男孩,你大聲讀給大家聽聽?

3、如此刺激的戲黑鯊啊,攪得大海也波濤滾滾了。來看看此時的浪花像什么?(指著圖)(馬鬃,是啊,雪白雪白的,是一匹馬嗎?不是,是很多匹。)。

5、你們看,這就是萬馬奔騰的場面,是多么的有氣勢,誰能讀好這個詞嗎?

馬還不夠多,再讀。

6、你們能讀好這句話嗎?

我們又了解了一個孩子的美好愿望。齊讀。

小結: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嘩——嘩——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孩子們,你在想什么呀?——“我想到海底去探險,身著潛水服裝戲黑鯊!”嘩——嘩—---一束束浪花像馬鬃,萬馬奔騰甩尾巴。

(三)品讀第三個孩子的心愿。

1、我們知道了兩個孩子的心愿,那么第三個孩子呢?(大家一起說,出示:我想到海底去采礦,抱出萬千金疙瘩。)。

2、他們一起去采礦,他們會才到什么呢?對啊,這就是課文里的“金疙瘩”。

3、這么多金疙瘩都被我們開產(chǎn)出來了,多高興呀,高興地讀讀這句話。

5、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1)一二組讀。

(2)三四組讀。(相信三四組一定能讀得更好。)。

小結: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孩子們,你們還想什么呀?“我想到海底去采礦,抱出萬千金疙瘩!”嘩——嘩——一束束浪花像彩綢,萬里海疆鋪彩霞。

四、美讀全文。

(1)引讀:三個孩子看浪花,說說笑笑忘回家。嘩——嘩——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撫摩孩子的小腳丫。

(2)孩子們說說笑笑,那么開心,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看浪花。看浪花可不簡單,我們大家都有任務,你們看,這里的師指什么?齊?一二組?三四組?女?男?你們會嗎?我們一起來讀。

五、有感情朗讀,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比喻的手法。

在不同的孩子眼里,美麗的浪花就不同了。(出示比喻句)引讀——。

孩子們在想問題的時候,一束束浪花像——。

海水變淡水,去灌溉莊稼時,一束束浪花又像——。

在勇敢探險的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又像——。

當海底將開采出無數(shù)礦藏,一束束浪花還像——。

當浪花輕輕地拍打著我們的小腳丫時,一束束浪花還像——。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有一個像字的,那你說說是什么句子啊?這些都是——把浪花比作(課件標紅)。

多美啊,我們又積累了這么多美麗的句子。讀一讀吧。

六、拓展。

1、說說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出示圖片,讓學生想象。

1.在貪吃的小明眼里,一束束浪花像——。

2.在天空飛翔的雄鷹眼里,一束束浪花像——。

3.在可愛的企鵝眼里,一束束浪花像——。

在你眼里,浪花像什么?

總結:大家的想象多美啊!多美的浪花啊!(補充板書)。

小朋友們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三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大海的圖片和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6)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大海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特點。

3.指名反饋:看了這些圖片,再次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4.如果你有機會到大海邊,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

5.教師導入課文:有三個小朋友也到了海邊,他們干什么也呢?

6.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5)

1.教師范讀課文。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學生小組內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認讀情況。

5.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

6.朗讀課文。

三、指導讀文,理解內容(17)

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樣的呢?

2.學生讀文后,教師指名反饋,出示相關的句子。

3.出示浪花的釁片,讓學生說一說小朋友為什么說浪花像問號?

4.學生動筆畫一畫浪花。

5.指導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它在問三個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

7.指名反饋,教師出示課文相關的句子。

8.誦讀句子,理解內容。

9.教師總結,鼓勵學生提問題。

10.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7)

1.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教后感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開火車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們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自讀生字并組詞。

4.課文中的小朋友,他們看到浪花時有許多的想法,一起來讀一讀。

5.從這三個小朋友所想的內容中,你們知道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10)

1.教師小結:是呀,三個小朋友熱愛自然,喜愛探索,他們愛浪花,浪花也愛他們。請同學們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

2.讀了這節(jié)詩歌,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說浪花也愛這三個孩子了嗎?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4.指名讀一讀,集體評議。

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10)

1.學生自由地感情朗讀。

2.分角色讀一讀。

3.學生自由讀,試著背一背。

4.指名背誦。

5.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背誦。

6.集體背誦。

四、指導寫字(10)

1.明確本課要寫的生字,學生讀生字卡。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如何寫好這些字,并說說書寫時的注意點。

3.集體反饋,教師強調,適當范寫。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5.教師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集體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8)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

11.看浪花

一個孩子:變淡水澆莊稼

看浪花 一個孩子:到海底探密

一個孩子:采礦抱金疙瘩

教后感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學會要求寫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3、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學會要求寫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教學難點: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關于大海、海岸、海灘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誰來說說你見過的或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的?抽生說,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出生在重慶,很多人都沒有親眼看見過大海,只是在電視上報子上看見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大海。播放錄像。

錄像看完了,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和大海有關,題目是:看浪花,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讀音。

1、下面就請小朋友打開書54頁自瀆課文,把不認識的或紅色音節(jié)的字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讀音,抽生讀、師隨時糾正讀音,齊讀。

3、再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連。

抽生讀,分段讀,師范讀,生齊讀。

4、再讀課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呆會兒老師講解的時候要仔細聽。

三、深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瀆第一二句話,思考浪花的形狀像什么?用波浪線勾出來自己讀一讀。

理解“嘩——嘩”——這是一個擬聲詞。形容浪花流動的聲音。你們還能仿照他說出幾各這樣的詞嗎?抽生。

2、指導朗讀,請自瀆體會。抽生讀,生評價,齊讀。

3、這一束束的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們想什么?那孩子們到底在想什么呢?請小朋友們第3、4、5句話告訴老師。

理解淡水——般江河湖泊里的水是淡的,可以用來灌溉莊稼,

探秘——探索,尋找秘密。

金疙瘩——金屬礦產(chǎn)。

4、聽老師讀這幾句話思考,這一段該怎么讀?抽生答。請自瀆體會。抽生讀,生評價,齊讀。

5、剛才說了浪花像問號,除了這個以外,浪花還像什么?自瀆課文最后一節(jié),用橫線勾出來。

理解“撫摸”——來回輕輕的摸。

四、學習生字。

1、學習新部首“立刀旁”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腳”師范寫,講解書寫要領。

4、生描紅,師評價。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4字2音2詞。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五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大海的圖片和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6)。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大海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特點。

3.指名反饋:看了這些圖片,再次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4.如果你有機會到大海邊,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

5.教師導入課文:有三個小朋友也到了海邊,他們干什么也呢?

6.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5)。

1.教師范讀課文。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學生小組內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認讀情況。

5.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

6.朗讀課文。

三、指導讀文,理解內容(17)。

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樣的呢?

2.學生讀文后,教師指名反饋,出示相關的句子。

3.出示浪花的釁片,讓學生說一說小朋友為什么說浪花像問號?

4.學生動筆畫一畫浪花。

5.指導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它在問三個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

7.指名反饋,教師出示課文相關的句子。

8.誦讀句子,理解內容。

9.教師總結,鼓勵學生提問題。

10.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7)。

1.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教后感。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開火車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們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自讀生字并組詞。

4.課文中的小朋友,他們看到浪花時有許多的想法,一起來讀一讀。

5.從這三個小朋友所想的內容中,你們知道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10)。

1.教師小結:是呀,三個小朋友熱愛自然,喜愛探索,他們愛浪花,浪花也愛他們。請同學們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

2.讀了這節(jié)詩歌,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說浪花也愛這三個孩子了嗎?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4.指名讀一讀,集體評議。

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10)。

1.學生自由地感情朗讀。

2.分角色讀一讀。

3.學生自由讀,試著背一背。

4.指名背誦。

5.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背誦。

6.集體背誦。

四、指導寫字(10)。

1.明確本課要寫的生字,學生讀生字卡。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如何寫好這些字,并說說書寫時的注意點。

3.集體反饋,教師強調,適當范寫。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5.教師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集體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8)。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

一個孩子:變淡水澆莊稼。

看浪花一個孩子:到海底探密。

一個孩子:采礦抱金疙瘩。

教后感。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六

1、認識本課生字,學會要求寫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3、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1、認識本課生字,學會要求寫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生字卡片,關于大海、海岸、海灘的圖片。

小朋友們,誰來說說你見過的或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的?抽生說,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出生在重慶,很多人都沒有親眼看見過大海,只是在電視上報子上看見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大海。播放錄像。

錄像看完了,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和大海有關,題目是:看浪花,生齊讀課題。

1、下面就請小朋友打開書54頁自瀆課文,把不認識的或紅色音節(jié)的字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讀音,抽生讀、師隨時糾正讀音,齊讀。

3、再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連。

抽生讀,分段讀,師范讀,生齊讀。

4、再讀課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呆會兒老師講解的時候要仔細聽。

1、自瀆第一二句話,思考浪花的形狀像什么?用波浪線勾出來自己讀一讀。

理解“嘩——嘩”——這是一個擬聲詞。形容浪花流動的聲音。你們還能仿照他說出幾各這樣的詞嗎?抽生。

2、指導朗讀,請自瀆體會。抽生讀,生評價,齊讀。

3、這一束束的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們想什么?那孩子們到底在想什么呢?請小朋友們第3、4、5句話告訴老師。

理解淡水——般江河湖泊里的水是淡的,可以用來灌溉莊稼,

探秘——探索,尋找秘密。

金疙瘩——金屬礦產(chǎn)。

4、聽老師讀這幾句話思考,這一段該怎么讀?抽生答。請自瀆體會。抽生讀,生評價,齊讀。

5、剛才說了浪花像問號,除了這個以外,浪花還像什么?自瀆課文最后一節(jié),用橫線勾出來。

理解“撫摸”——來回輕輕的摸。

1、學習新部首“立刀旁”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腳”師范寫,講解書寫要領。

4、生描紅,師評價。

抄寫生字4字2音2詞。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教學準備:

師:準備大海、海岸、海灘圖片。

生:預習課文,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大海。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孩子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生自由回答)大海離我們西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但是咱們從電視、各種圖畫書上是經(jīng)??匆姷?,你能把你所知道的大海樣子跟同學們一起交流交流嗎?(生互相交流)。

2、是呀,大海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有美麗的海歐,大海邊有美麗的貝殼,大海呀,還有調皮的小浪花呢?(板書:浪花),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到海邊,去同三個小朋友一起去看看浪花吧!(補全課題)。

3、齊讀課題。

二、掃清障礙,自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并拿出筆,在字下面作上一個小記號。

2、借助拼音讀自己所勾畫的字,注意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做到讀準、讀通、讀流利。

4、指名讀,其余生評。(指導讀好表示浪花聲音的“嘩——嘩——”這里破折號的用法,應該在朗讀時體現(xiàn)出來。)。

三、品詞引路,感知課文。

1、指名讀文,其余生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誰在干什么?

2、生找出: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強調用上自己的話來說)。

3、浪花像什么樣呀?(學生說出像問號時,教師板書簡筆畫,并書寫一個大大的問號作對比)。

4、指導朗讀好本節(jié)。

5、我們知道,問號就是表示在提問題呀,今天浪花可為孩子們提了一個問題,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問題是什么嗎?(生提問,注意引導口語訓練)。

生交流。

a、回答第一個孩子的問題時,抓住“海水”和“淡水”,進行分析,讓孩子明確這兩種水的不同之處。

b、第二個孩子的回答時,故意質疑,讓孩子了解海底“火山”和“陸地”的矛盾處,從而理解‘探秘’一詞。

c、第三個孩子的回答時,從挖煤入手,了解礦石,然后理解‘采礦’。

d、假如你也在海邊看浪花,你會想到些什么?你又會怎樣回答。

7、引讀文章內容。

第一個孩子回答說:……。

第二個孩子回答說:……。

第三個孩子回答說:……。

……。

8、學習第三節(jié)。

(1)指名讀第三節(jié),其余生思考:浪花像什么?

句子訓練:浪花像小手。浪花像。

(2)體會“撫摸”,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小孩用手撫摸家中小動物,然后讓孩子用“撫摸”說話。

(3)指導朗讀。

四、品讀詩文,小結全文。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詩文背誦下來。

3、小結。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提出學習要求:學習生字詞。

二、自畫生字,讀準字音。

1、從文中找出生字,同桌互讀互學。

2、檢查字音。(開火車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3、出示帶生字的詞,自讀詞。

4、交流讀。

三、認準字形,組詞運用。

1、出示生字,讓生用自己的方法記住生字。

2、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難記的字。(總結識字方法)。

4、再讀生字詞。

5、用生字自己組詞。

四、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生認讀。

2、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重點指導。

家、腳、到。

4、學生自己先描后寫。

5、作業(yè)展示。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全文。

2、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浪花簡筆畫。

浪花像問號。

浪花像小手。

浪花像____。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八

1、認識本課的生字,積累象聲詞。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3、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 理解浪花像什么及孩子們玩耍的樂趣。

課前談話

小結:其實,海底也是一個大寶庫,有豐富的礦產(chǎn),有石油、煤、鐵、天然氣等等。(出示礦產(chǎn)圖)

2 、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海的美景。(1 —2 分鐘)

一、導入

大海是無邊無際的,大海里生活許多可愛的動物,海底蘊藏著無數(shù)的寶藏。今天老師就把大海帶來了。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聽!(播放海水聲音)

3 、學習象聲詞

(1 )聽到什么啦!誰來學學?(生模仿)出示“嘩嘩”。(不好,再放一遍音樂,讓學生模仿)

(2 )這是個表示大海的聲音,聲音特別長,我們在中間加上一個破折號,把聲音拉得長長的。

(3 )誰再來學學大海的聲音。

(4 )大家一起來吧!你們就組成了一片海,這是澎湃的海。

(5 )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我們叫它——象聲詞,生活中還有很多象聲詞,誰來說一說?(生說)

(6 )老師也帶來了幾個可愛的小動物,(1 )一只小貓輕輕地走過來了,輕輕地:喵——喵——;(2 )青蛙跳出來,他扯著嗓子喊:呱呱(3 )可愛的小雞來了,說:嘰嘰。(4 )一只鴨子吧嗒吧嗒地走過來,嘎嘎。

剛剛認識的這組新字吧!齊讀

4 、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拍打著海岸,你們看,看到了什么?(出示課文圖)

(書上是這么說的:三個可愛的小朋友光著腳丫坐在沙灘上看浪花。)你看他們臉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多開心啊,我們也帶著甜甜的笑讀一讀。

5 、今天我們就跟著這三個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出示課題,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2 、(出示詞語)瞧,一束束浪花帶著詞語寶寶跑出來了,認識他們嗎?先自己讀讀看。(生自由讀)

(出示:浪花、腳丫、稻穗、天涯、潛水服裝、黑鯊、甩尾巴金疙瘩、彩綢、撫摩)

指名學生一行一行讀,(誰來當小老師?)

3 、現(xiàn)在小浪花要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分組出示詞語,齊讀)

(1 )重點指導 “海疆”“撫摩”讀音。

(2 )出示圖片,認識“馬鬃”。(哦,這里的馬鬃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想想是馬的哪個部位呢?)鬃這個字里也有一幅圖,這是馬的頭,這是長長的脖子,這是飄動的鬃毛,下面是奔跑的馬腿,身旁是徐徐的風,下面還有一個宗字,這個字練“鬃”。

4 、小浪花還帶來兩個表示動作的,請你們讀讀看是什么動作?撫摩是什么動作啊?你們能做一做嗎?輕點,再輕點。

甩尾巴(很重很有力哦)我們做著動作來讀。

出示課件。學生說:馬鬃、萬馬奔騰、稻穗、莊稼、黑鯊、潛水服裝、彩綢(人們在歡慶節(jié)日的時候就會舞起彩綢)。

6 、這些詞放進課文里還認識嗎?檢查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品味詩歌

讓我們再讀讀詩歌邊讀邊想,三個孩子看浪花時都在想些什么,找到句子,劃下來。(出示要求)

生再讀課文。

現(xiàn)在你們知道三個孩子在想什么,心愿是什么吧?

你最喜歡誰的心愿呢,和同桌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過渡,你最喜歡哪個孩子的心愿?

交流:

(一)品讀第一個孩子的心愿

1 、第一個孩子坐在海邊看浪花想到了什么?(指名說,出示:我想讓海水變淡水,嘩啦嘩啦澆莊稼)(板書:變淡水)

2 、這句里也有一個象聲詞(嘩啦嘩啦),讀一讀,聽老師讀讀,你讀出了什么?(快樂)是啊,苦苦咸咸的海水變成了甜甜的淡水,莊稼喝得飽飽的,多快樂啊,讓我們快樂地讀一讀吧!

4 、嘩嘩這么多的水,讓莊稼喝得飽飽的,想想莊稼會是什么樣?

8 、莊稼長呀長,風一吹,怎么樣? “綠浪滾滾”(指導讀)風再大些,再大些。

茫茫一片,一直連成天涯。不夠遠,連到天邊呢?再遠些?

多美啊!讓我們再去看看這個美好的愿望吧!

小結:引讀。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 嘩——嘩—— 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想什么呀?——“我想讓海水變淡水,嘩啦嘩啦澆莊稼!” 嘩——嘩——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綠浪滾滾連天涯。

(二)品讀第二個孩子的心愿

1 、第二個孩子的心愿又是什么?(指名說,出示:我想到海里去探險,身著潛水服裝戲 黒 鯊。)

小朋友,你們見過鯊魚嗎?鯊魚是什么樣的?

孩子想到海底去探險,還要去跟黑鯊游戲呢!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勇敢、自信、有冒險精神)

2 、請勇敢的男孩都來讀一讀吧!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勇敢的小男孩,你大聲讀給大家聽聽?

3 、如此刺激的戲黑鯊啊,攪得大海也波濤滾滾了。來看看此時的浪花像什么?(指著圖)(馬鬃,是啊,雪白雪白的,是一匹馬嗎?不是,是很多匹。)

5 、你們看,這就是萬馬奔騰的場面,是多么的有氣勢,誰能讀好這個詞嗎?

馬還不夠多,再讀。

6 、你們能讀好這句話嗎?

我們又了解了一個孩子的美好愿望。齊讀。

小結:三個孩子光腳丫,坐在海灘看浪花。 嘩——嘩—— 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孩子們,你在想什么呀?——“我想到海底去探險,身著潛水服裝戲黑鯊!” 嘩——嘩—--- 一束束浪花像馬鬃,萬馬奔騰甩尾巴。

(三)品讀第三個孩子的心愿

1 、我們知道了兩個孩子的心愿,那么第三個孩子呢?(大家一起說,出示:我想到海底去采礦,抱出萬千金疙瘩。)

2 、他們一起去采礦,他們會才到什么呢?對啊,這就是課文里的“金疙瘩”。

3 、這么多金疙瘩都被我們開產(chǎn)出來了,多高興呀,高興地讀讀這句話。

5 、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1 )一二組讀。

(2 )三四組讀。(相信三四組一定能讀得更好。)

小結: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孩子們,你們還想什么呀?“我想到海底去采礦,抱出萬千金疙瘩!”嘩——嘩——一束束浪花像彩綢,萬里海疆鋪彩霞。

四、美讀全文

(1 )引讀:三個孩子看浪花,說說笑笑忘回家。嘩——嘩——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撫摩孩子的小腳丫。

(2 )孩子們說說笑笑,那么開心,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看浪花??蠢嘶刹缓唵?,我們大家都有任務,你們看,這里的師指什么?齊?一二組?三四組?女?男?你們會嗎?我們一起來讀。

五、有感情朗讀,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比喻的手法

在不同的孩子眼里,美麗的浪花就不同了。(出示比喻句)引讀——

孩子們在想問題的時候,一束束浪花像——

海水變淡水,去灌溉莊稼時,一束束浪花又像——

在勇敢探險的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又像——

當海底將開采出無數(shù)礦藏,一束束浪花還像——

當浪花輕輕地拍打著我們的小腳丫時,一束束浪花還像——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有一個像字的,那你說說是什么句子啊?這些都是—— 把浪花比作 (課件標紅)

多美啊,我們又積累了這么多美麗的句子。讀一讀吧

六、拓展

1 、說說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出示圖片,讓學生想象。

1. 在貪吃的小明眼里,一束束浪花像——

2. 在天空飛翔的雄鷹眼里,一束束浪花像——

3. 在可愛的企鵝眼里,一束束浪花像——

在你眼里,浪花像什么?

總結:大家的想象多美啊!多美的浪花啊!(補充板書)

小朋友們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浪花中班教案篇十九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9個新詞。認識新偏旁衣字底和竹字頭。

2.看懂圖意,圍繞著“我”和“浪花”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及新的偏旁。

2.看懂圖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看懂圖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2.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教學時間四課時(包括說話寫話)。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二)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三)觀察插圖,圖文對照,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

(二)把課文讀通順,觀察圖畫,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一)把課文讀通順。

(二)學習課文比擬的寫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大海的海灘上和“我”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好,那么,我們來到大海邊,和“我”一起迎接浪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范讀課文,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初步的印象。

(三)讀準生字的讀音。

1.先看田格中的生字。

2.在課文中找到生字的出處,并畫出來。

3.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并且讀一讀生字所在的句子,體會字義。

4.出示卡片,讓同學們讀一讀,鞏固讀音。

(四)借助漢語拼音,把句子讀通順。

1.提示同學們注意幾個字輕聲的讀法。的地了子得啦哇。

2.注意兒化音。比如:一會兒3.先自己讀,后在小組內一人讀一遍。

(五)認真觀察插圖,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1.圖中的女孩是誰?即課文中的“我”。

2.圖上還有什么?浪花,遠處的帆航和海鷗,“我”身邊有個小籃子,盛滿了貝殼。

3.課文是寫“我”坐在沙灘上與浪花嬉戲、玩耍。課文中把浪花當做人來描寫,比如: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浪花又唱著笑著跑來了。使我們讀起來感到很親切。

4.再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是什么。

(六)作業(yè)。

1.熟讀課后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教學目標。

(一)識記本課生字,掌握兩個新的偏旁。

(二)比較形近字,并且組成詞,為今后準確用字打下基礎。

(三)熟讀課文,并且聯(lián)系句子理解生字及新詞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

(一)識記本課生字,掌握兩個新的偏旁。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讀出下面詞語。課后的9個詞語。(用卡片)。

(二)識記生字。

1.認識兩個新偏旁。

2.衣字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32516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