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種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和沉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和進步。較為完美的總結需要注意文字的流暢和條理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舞蹈教學資源和演出視頻,希望能激發(fā)大家的舞蹈激情。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一
翻開《致教師》一書,淡淡的書香中,“我是教師”這首小詩赫然映現,“教師,不是園丁,不是蠟燭不是春蠶……”的感慨,的確,教師就是教師,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故事,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和學生的故事互相編織,我們的直播中有他們的身影,我們的最美時光中離不開我們的學生。
細讀《每天都是最美時光——如何做晨誦午讀暮省》一章,更多地感受到我們的最美時光中少不了書香縈繞。
朱永新教授提出,“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生活方式,它是新教育實驗所倡導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體現?!?/p>
朱教授希望孩子們在每天的黎明時分與經典詩歌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心靈得到喚醒,以飽滿的的精神,開啟一天的學習。想到我們學校每日的經典誦讀就是開啟學生新的一天的“必修課”,這種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領略了優(yōu)美的母語,感受了詩歌所傳達的情境、思想及音樂感。
朱永新教授曾說:一個民族的發(fā)展史就是一個民族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民族的整體閱讀水平。新教育實驗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民族的閱讀,尤其是兒童的閱讀。
猶記得上學時和好友一起讀《紅樓夢》,大家會反復讀,把書中的所有詩句都摘抄下來,還按照格式韻味寫一些酸文酸語;讀《簡愛》時會徹夜不眠,各自寫下十幾頁的感悟交流,視旁人訝異眼光于不顧;讀《文化苦旅》的時候,特別崇拜余秋雨,雖然感覺那時候有點裝文青,但確實學到了很多知識……至今懷念,覺得那是最美的時光,最幸福的時刻。
再看我們的學生,再也沒有了我們兒時得一本書的歡欣,似乎也找不到在書中徜徉的快樂了。電視、網絡、應試等等童年的殺手,肆意吞噬孩子們的閑暇、良知和身心健康,閱讀的世界蒙上了灰色陰影。作為教師,很希望閱讀能如一條潺潺的溪流,流進孩子們那金色的童心天地,讓他們從容地應對一切生活的誘惑與壓力。
現在,孩子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讀什么樣的書。個人認為,老師和家長只需作適當引導,不可過分限制孩子們讀什么樣的書,采得百花方能成蜜,讀書也一樣。其次,是什么時候讀。朱教授提出,午讀只是一個象征意義的時間表述,不一定就是午間閱讀。
再次,怎么讀?朱教授倡導班級共讀,親子共讀,師生共讀。另外,一定的儀式感也是十分必要的,擇一段時光,亮一盞燈火,捧一本好書,拈一枚書簽,以此富于儀式感的方式,去另一個世界里走一走。當這種儀式感成了一種習慣,那就習慣成自然了。
“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如此堅持閱讀,那暮省就也是意料之中了。
這個世界有走不完的路,看不盡的風景,讀不完的書,但愿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能盡我們所能,引領學生用最美的時光去讀書,去感悟,能帶給學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心靈旅行,沉醉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中,去體味書里的精彩與睿智,讓學生收獲成長,收獲幸福!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二
朱永新教授講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他有多少人把書裝進心房;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教育;一個美麗的城市,一定是有滿城飄溢的書香。書像睡美人,書像好朋友,書是人生最重要的里程碑。
《朗讀手冊》一書中有一句話:“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終極武器,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就殲滅她們”。
對于讀書的重要性,兩千多年前我們偉大的先賢圣人孔子就說過:“古之學者讀書為己、今之學者讀書為人”,概括起來讀書的作用就是類己與類人。讀書就是讀書,讀書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讀書是為了自己更豐富,更強大;只有豐富的自我,才能面對未來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難與挑戰(zhàn)。同時也是為了社會、民族、國家而讀書,是為了擔得起更多的責任,扛得起更多的道義。
明朝大儒王陽明1503年貴州龍場悟道,悟出了八字真言:“立志、勤學、責善、改過”,提出了致良知學說。與孔子、孟子、朱熹四人和并稱為“孔孟朱王”。一生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為明朝第一大儒。他更是把讀書放在第一要義,讀書學圣賢是王陽明年少時立下的志向,提出了讀書的五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讀書的價值,讀書做圣賢。第二重境界背誦經典,開啟智慧。告訴我們我們自己背誦經典,教育孩子背誦經典不僅僅是為了開啟他們的智慧,也是借此使他們在反復思索中存養(yǎng)她們的事心;在抑揚頓挫中朗誦中弘揚他們的志向。第三重境界以無心之心讀書。王陽明認為只要做到良知,讀書與科舉并不相妨,讀書時并不會為科舉所累。第四種境界養(yǎng)不動心,隨機而動。讀書就要讀得自里縱橫自在,讀書讀出浩然之氣,第五重境界發(fā)明本心。王陽明強調,讀書“曉得”是第一要義,“記得”是第二要義;曉得則是你從自心中發(fā)現了書中那些道理,記得只是你記住書中的那些話。
晚清重臣曾國藩也強調讀書的有三要: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眾所周知,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愛讀書的民族,也是全球精英最多的民族,他們有一個習慣,就是孩子生下來是之后,媽媽會在圣經上涂滿蜂蜜,然后讓孩子親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愛上讀書,能夠明白讀書是一件甜蜜的事。愛上讀書會讓他們感到快樂。英國女王曾說過:“寧可失去十個印度(殖民地),也不愿失去一個莎士比亞”??梢妰?yōu)秀的作品價值有多大,甚至可以達到超越國家與民族,所以閱讀也是一種生產力,是一種民眾信仰最高的生產力。
那么通過閱讀,我們共同解密了什么樣的精神密碼呢?通過閱讀老子的《道德經》,我們似乎能夠領悟到保持與發(fā)展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道德經里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萬物根植于“道”,但“道”對萬物都是生兒不有得境界,不干涉萬物的自然發(fā)展過程,這就叫“道法自然”?!凹核挥?,勿施于人”,“立己達人”,通過閱讀記錄孔子言行一書《論語》,讓我們明白儒家核心思想“仁”要義。怪不得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在朗誦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詩;“天生我才必有用”豪邁壯語;“疑是銀河落九天,飛流直下三千尺”大美河山描寫時,我們能夠感受到唐朝文化的浪漫精神、自由開放精神、英雄精神和人性精神。在如癡如醉吟誦南宋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時,“醉里挑燈看劍,夢里吹角連營”。以及“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感受到了蒼涼悲愴,但不失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朗誦“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生蓑衣任平生”,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時,詩人即使遭遇人生的困境,那種豁達高貴的精神氣質依然感動無數人,感染著我們。聽“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上,獨上蘭舟”,李清照的《一剪梅秋紅藕香殘玉簟秋一詞時,“語言超逸,令人醒目”。清麗的語言寫出了人生的惆悵與孤寂,真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在閱讀國外名著時,能吸收更多文化的精神價值,拓寬我們的事業(yè),增長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格局,閱讀讓我們變得更加優(yōu)秀。
朱永新教授講:“閱讀讓教師更加智慧”。我特別記住了朱永新教授的這一段話: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應該是一種美麗的花;教師也不是春蠶,教師的生命應該是在四季拔節(jié);教師不是蠟燭,那種不能用犧牲作為準則來要求老師。教師是什么?教師就是教師,為什么教師就是教師呢?難道教師這兩個字不夠偉大嗎?古代的先賢哲人,他們一生都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而“立德、立言、立功”就體現在“著書立說,開壇講學”,例如朱熹,王陽明等。那些先賢哲人都是中國古代教師的代表,他們都是社會名流,當朝明星。所以今天教師,我們要讓教師更加有內涵,就必須加強讀書。因為學校本身就是一個道場,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明方向,更好的去詮釋書記提出的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明事理,做一個明白教師,只有做明白教師,才能做名師;只有讀書,我們才能增長我們的智慧,“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更加美麗,才能做到“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張平德)。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三
讀朱老師《致教師》一書讓我們看到的是一頁一頁的生命發(fā)現——于事實中發(fā)現價值,于日常里發(fā)現永恒,于現象中發(fā)現本質,于局部里看見整體。見真實,見真誠,見理性,見理想;見證深度,也見證溫度。我覺得這是一本基于教師'問題之困',更是平等對話的'智者之聲'.
書中每一個問題像是一個火種,照亮我們這些教師生命里的昏暗與現實。如今互聯網信息與現代化科技水日新月異,然而書信卻是一種傳統(tǒng)而又親近的交流方式,全書以紙面的書信交流,特別能傳遞出一份優(yōu)雅、舒緩而親密的古典情懷,一種細雨敲窗的溫和與浪漫。先生慣有的詩意與理性,親切與深刻,與'信'的語境契合到一起,構成迷人的質感與溫情。
一切為了人的發(fā)展也是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朱老師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認識態(tài)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是時代的召喚我們這些身處一線的老師們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
一、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朱永新老師認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fā)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啟發(fā)。
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孩子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范文九九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二、感受以幸福成全生命真諦。
朱老師《致教師》書里的每個問題與話題,哪一個都逃不出教育與生活的庸常。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塵一樣,先生以他的文字不斷擦亮'教師'二字。在他眼里,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于'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與'完整',成為新教育最為飽滿的兩枚理想種子。因為它們的存在,教師掙脫一切'標簽''臉譜'與'定型',悄然還原成真實的生命,真實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那么,'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說,它在創(chuàng)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chuàng)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fā)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
在朱老師看來,教師是教室的國王,教師的胸懷決定著一間教室的大小。因為,凡能發(fā)光的人,必定在內心燃燒了自己。在他眼里,讀書是尋求心靈的自由,備課就是精神的體操,交友就是與'未來的自己為伍';'大音希聲是行動的回響';'創(chuàng)造的起點是問號','一個人的專業(yè)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空氣穿過針孔時,比穿過山谷更有快感。
三、懂得以現實求證未來。
于時間的波峰浪谷里,總看得見歷史的背影,聽得到現實的歌吟,映得出未來的表情。《致教師》的最后一輯文字,不是答問,勝似答問。讀之,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那是自20xx年起,每一年度的辭舊迎新之時,永新先生深夜或凌晨寫給全國新教育同仁的年度獻辭。
我們知道,自20xx以來,'朱永新'的名字就與其倡導、推動的'新教育實驗'成為生命的共同體。十多年來,新教育由一個學者的熱切理想或書齋念想,化作春天的種子,迅速撒播到大江南北的兩千多所實驗學校,數以千萬計的學生心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亦如朱先生發(fā)出的一個簡單信號,就匯聚了無數理想主義的能量,亦集合起無數生動而深刻的民間智慧。
或許,在永新先生眼里,歲末年初最是年歲的刻度,是現在與未來的節(jié)點。而在他心里,教師的終極意義在于'以現實求證未來'.讀他關于新教育的年度文字,我們無法忽略那漫天飄著祝福的跨年語境,更無法忽略的是,新教育實驗于神州大地間得到的熱切呼應。新教育所構建的'晨誦、午讀、暮省'的教育生活節(jié)奏,正在柔軟地植入了千百萬師生的內心。
教育是一切的'果',也是一切的'因'.對一個教師來說,痛恨積弊的方式是行動,是將讓自己置身于'漲潮的海上',相信'愛教育,就是愛自己',相信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唯有建設,唯有行動,才能'帶著使命,帶著愛','向沒有污染的地方,重新出發(fā)'.最后讓我們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fā)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我們這些龍湖的老師和龍湖的學子們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吧!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四
期中考完試后,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本書——朱永新的《新》。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把它放在一邊,其間也偶爾翻動過幾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墒呛偾?,學校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每位老師在假期中認真研讀《新教育》,做好讀書筆記,并完成一篇讀后感。迫于形勢,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
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書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弊鳛橐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富有“激情”。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富有“愛心”。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fā)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五
這段時間內,我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我的閱讀觀》,不敢說自己是怎么認真地去閱讀,但也確是帶著自己的思索去瀏覽的。在瀏覽目錄后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閱讀讓教師更智慧”,“閱讀,讓孩子成為天使”,“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超越年齡的幸福閱讀”……初讀后只是一知半解,領會感悟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結合教學實際去禪悟,這里只整理感觸較深的一些小章節(jié)來分享個人體會。
(一)。
“和孩子們一起讀這本書吧,在共同的閱讀討論中,家庭也會發(fā)生奇跡,變得更加和諧更加溫暖。在現代社會,其實更需要夜晚燈下親子共讀的時光,需要通過童書溝通親子之愛。有了無數個共讀的夜晚,擁有幸福的將不僅僅是孩子?!背踝x這段話,我感覺作者在夸大其詞,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我在家里對兒子展開了親子共讀。一個個簡單的繪本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童謠,甚至一篇篇優(yōu)秀的課文,都成了我們共讀的讀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fā)現了兒子原來比我想象的要優(yōu)秀,他能指著螞蟻說:“媽媽,螞蟻在背著東西爬山”;他會看著即將落山的太陽說:“太陽和白云在躲貓貓呢?!彼茏约哼呑鰟幼鬟呑詣?chuàng)兒歌:黃鼠狼,不是狼,白天睡在洞里面,晚上出來捕老鼠?!@一切的源泉都在我每晚給他讀的繪本之中。閱讀,真的很神奇。
(二)。
“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應該是一朵美麗的花”;“教師的成長,離不開閱讀。教師閱讀經典,就是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一流的教師應該是一流的讀書人,只有一流的讀書人,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一流的學生?!倍嗝锤挥姓芾?。多么現實的話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作為承擔孩子教育的主要載體——學校,在這里扮演了一個多么重要的角色。不可否認,在學校教育中,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直接受老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所以,身為老師,已經不僅僅是一位簡單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了,更多的時候他應該是學生人格的榜樣,是學生學習的楷模。
記得看過一個發(fā)人深省的小故事。有位老教師上了一節(jié)精彩的課,課后大家紛紛表示祝賀。有人崇敬地問老教師:“這么精彩的課,您肯定下了很多功夫,備課很久吧?”老教師微笑著回答:“具體到這堂課的備課,我花了15分鐘。但是為了這15分鐘,我用了一生的積累?!蹦サ恫徽`砍柴工。教師通過閱讀,讓自己多才多藝,遠離庸俗,表面看與教育無關,其結果卻恰恰是“歪打正著”,提升了自我的智慧,逐步形成教育智慧,最后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文明追求中積累了很多讀書格言,留下了很多刻苦讀書的故事,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鑿壁偷光”等,正是這些讀書的故事和格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而這或許正是朱永新教授費盡心里在做的一件事,也是我們?yōu)槿藥煛槿四府斣撆θ嵺`的事情吧!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六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斷,愈發(fā)增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朱永新致教師。
歡迎大家閱讀。
我利用課余時間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通過讀這本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本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使我深受啟發(fā),受益匪淺。
細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我對新教育有了更系統(tǒng)的認識。對新教育實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yè)發(fā)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其基本思想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
六、六大行動:1.營造書香校園。2.師生共寫隨筆。3.聆聽窗外聲音。4.培養(yǎng)卓越口才。5.構筑理想課堂。6.建設數碼社區(qū)。
朱永新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他說,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
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那些美好而永恒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我們的學校就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開展了“好書伴我行,智慧滿人生”的金典讀書活動。
另外,朱永新教授認為,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tǒng)一體,人不同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yè)發(fā)展的舞臺,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作戰(zhàn)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zhàn),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
最后讓我們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fā)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我們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吧!
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還是愚昧的,還是智睿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為了他們,同時教育為了人的一切,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人的發(fā)展也是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標: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認識態(tài)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認為參加我們實驗的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每個學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覺,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個老師都要成長,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夠成材,成就。所有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著,成長并快樂著。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觸發(fā)我們去思考,我們在縣教育局的極力倡導下,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了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思想》,體味了朱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設書香生活環(huán)境"等教育內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1、朱永新老師認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fā)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啟發(fā)。
2、朱老師的新教育認為,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師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與被愛的需要等,更要促進學生萌發(fā)高層次的需要,如愛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認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fā)展。
3、朱永新曾說:"我過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類教育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不管教育怎么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閱讀都始終沒有變過。閱讀是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活動,那些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毫無例外地都推崇閱讀。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朱老師認為:閱讀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動,新教育將"營造書香校園"列為首要行動,將閱讀細化為若干具體的子項目,有效地解決了不同年級、性格與性別的學生,不同水平與學科的教師分別該讀什么和怎么讀的問題。通過建設濃郁的閱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這無疑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次提升。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斷,愈發(fā)增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對我的啟發(fā)。
1、理想課堂第一重境界為:落實有效教育框架,為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朱永新認為:這成為新教育人進行課堂框架研究的起點。"我們希望這個框架,可以成為我們理解課堂的一個工具。"朱永新還認為:這個框架分為教學目標、預習作業(yè)、個體學生學習清單和教學板塊。"預習"被朱永新稱為這個框架的一大特色,"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不應只是為課堂教學做一些準備工作,而應盡可能地針對所有教學目標,是真正的自主學習。"這就重新確立"教為學服務,讓學生的學習成為課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富有成效。
2、理想課堂第二重境界是:發(fā)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講的"知識",不能理解為靜態(tài)的寫在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視為一個動詞、一個有待重新發(fā)現的事物奧秘,以及發(fā)現這種奧秘的方法和過程。朱永新認為: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重現這一神奇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核心是智力挑戰(zhàn)、思維訓練。
3、理想課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朱永新認為,理想課堂不會停留于人與知識的對話這一維度,而要展開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師生生命的復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對我的又一啟示。
1、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于發(fā)現自己的個性和業(yè)務方面的獨到優(yōu)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yǎng)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并善于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huán)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yǎng)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著創(chuàng)造力。
2、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yōu)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并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3、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guī)范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為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里得到學生的認同。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斷,愈發(fā)增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理想課堂第一重境界為:落實有效教育框架,為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朱永新認為:這成為新教育人進行課堂框架研究的起點?!拔覀兿M@個框架,可以成為我們理解課堂的一個工具。”朱永新還認為:這個框架分為教學目標、預習作業(yè)、個體學生學習清單和教學板塊。“預習”被朱永新稱為這個框架的一大特色,“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不應只是為課堂教學做一些準備工作,而應盡可能地針對所有教學目標,是真正的自主學習?!边@就重新確立“教為學服務,讓學生的學習成為課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富有成效。
理想課堂第二重境界是:發(fā)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朱永新所講的“知識”,不能理解為靜態(tài)的寫在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視為一個動詞、一個有待重新發(fā)現的事物奧秘,以及發(fā)現這種奧秘的方法和過程。朱永新認為: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重現這一神奇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核心是智力挑戰(zhàn)、思維訓練。
理想課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朱永新認為,理想課堂不會停留于人與知識的對話這一維度,而要展開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師生生命的復活”。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七
通過讀了朱永新的致教師,體會到了作為老師要有一顆平等之心,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讀朱永新的致教師。
歡迎大家閱讀。
今天讀了朱永新老師著的《致教師》一書,很有啟發(fā)。這本書全部都是別人向朱老師的來信的提問以及朱老師對每一位的提問老師的回答,通過朱老師深入全面地思考,給提問者,也是給所有走進這本書的讀者高屋建領地坦誠解答。沒有抽象深奧的名詞術語,沒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論,讀這本書就像在聽故事,就像在同筆者對面相互聊天談心,又總能獲得許多思想的哲學的享受,讓我又重新對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在這里我就簡單說一下。
我們之前“差生”之稱謂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的表現,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思想的產物。在這種教育觀念支配下,教育者對這類學生的情感是貶斥厭惡的,其評價標準是簡單孤立的“一元論”、“唯分數論”。在這種教育觀念支配下,教育者對“差生”的教育和管理往往采取放棄的態(tài)度:課上不提問,課下不關心,甚至連作業(yè)批改也睜只眼閉只眼,不做作業(yè)不督促,作業(yè)幫得潦草就不分對錯地打個大紅叉或大筆一揮道“太馬虎!”在這種態(tài)度下,“差生”則越來越“差”,厭學棄學情緒隨之產生,教師不僅不挽留,甚至有“掃地出門”、甩包袱給社會的念頭。在這種觀念支配下,大量學生綴學。雖然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學生流失仍然很高,特別是農村學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困繞眾多教師的一個大問題,經過自己閱讀了《致教師》一書后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要在教室里建立起一個孩子們相互之間彼此信任、彼此關愛的溫暖場域,不要一直支勸這個孩子與其他孩子進一步走近,而是讓孩子間彼此理解、信任、支持。在這個時候,甚至要更多去發(fā)揮孩子們的力量,讓其他孩子懂得這個孩子,從而主動諒解、積極關愛這個孩子。
其次,作為教師,應該走進孩子的家庭,通過家訪了解這個孩子,了解他的母親和父親對他的影響,盡可能地幫助他建立起積極的親子關系。當老師本身給予孩子特別的時候,孩子也會產生移情,這份來自老師的受,也會在相當程度上彌補孩子對父愛母愛的渴求。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類孩子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形成的,所以,不要期待一天兩天就能改變他們,不要期待一次兩次談話就能讓他們蛻變,不要期待一件兩件事就能讓他們新生。足夠的耐心,加上足夠的受,才能讓一顆凍僵的心靈逐漸被滋潤,逐漸被溫暖。
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
他告訴我們,教育既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與被愛的需要等,更要促進學生萌發(fā)高層次的需要,如愛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認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
在他眼里,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于“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
“幸?!迸c“完整”,成為新教育最為飽滿的兩枚理想種子。因為它們的存在,教師掙脫一切“標簽”“臉譜”與“定型”,悄然還原成真實的生命,真實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如何做一個幸福教育的人呢?
1、要對教育生涯充滿理想。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種動態(tài)的追求,反映了人的當下的一種心態(tài)。而教師的幸福又是什么?教師的幸福就是:心中有盼頭,手中有事做,身邊有親友,家中有積蓄。如果僅僅把教師當做一種職業(yè),那么在當下,它可能未必是一種讓人感到輕松愉悅幸福的職業(yè)。
如果沒有理想,任何一種職業(yè)都會是無趣的,更何況是教育。教育不能沒有理想,有理想的教育注定精彩紛呈。教師職業(yè)畢竟比其他職業(yè)有更多憧憬,因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也許我們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說得那樣有詩意,但是當我們想到,我們的工作會在不久的將來起作用,就能使我們感到美和幸福??吹侥切﹨⑻齑髽鋾r,常常想到曾經它們和所有的樹都一樣,曾經都是株幼苗,在經歷了百年、千年后,依然挺立于世,讓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庇蔭,讓所有人敬仰它的活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同每一位詩人那樣,都是因為有夢有理想,有夢有理想的教師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
“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痹谥袊逃默F實中,教師的忙與苦是勿庸置疑。教師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還有教育活動中的突發(fā)事故太多,問題學生層出不窮。
只有當你理解了記憶的方法與過程,才不會為學生背不出科文而生氣了,你也就不苦了;當你理解人的能力差異和發(fā)展差異,理解了所謂“差生”的形成過程時,就不會為“差生”的存在而生氣了,你也就不累了;當你理解了少兒多動癥時,就不會把學生的動當作對上課的反抗,也不會簡單地對自己教學能力的產生否定,你也就幸福并快樂著。恨鐵不成鋼,這個恨是不理性的愛,因為教師沒有掌握鐵如何成鋼的規(guī)律;從專家型教師身上可以看到,他們面對教育教學事故時,是那么的自信與從容,是那么的駕輕就熟。這是因為他們見多了,把握了規(guī)律,從而讓事故變成了故事。
2、要有自己的特性。
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的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要善于認識自己,發(fā)現自己。
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于發(fā)現自己的個性和業(yè)務方面的獨到優(yōu)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yǎng)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并善于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huán)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yǎng)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著創(chuàng)造力。
3、要對學生一視同仁。
人與人之間的智力、才能、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家庭經濟情況等等存在著客觀差別,但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利都是絕對相等的。作為老師要有一顆平等之心,對學生必須“一視同仁”,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全體學生得到發(fā)展。
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yōu)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并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fā)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fā)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這讓我想起了“皮格馬利翁”效應:當教師受到實驗者的暗示,不僅對這些資質平平卻被實驗者認為是“未來的花朵”的學生抱有期望,而且也會有意無意地通過各種態(tài)度、表情與行動方式將這種暗含的期待微妙地傳遞給他們,其中包括更多的提問、輔導等。當這些學生獲得期望的信息后,也會產生鼓勵的效應,更加努力地學習。長此以往,不僅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近了,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和對老師的感激與回報也會逐步提高。
談到教師,人們經常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松、待遇也高;朋友們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yè),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說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焙芏鄷r候,大家對我們職業(yè)的評價都是多余神圣化。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瞬間讓自己覺得亞歷山大。
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后,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于“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靶腋!痹谀睦锬?朱先生說,它在創(chuàng)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chuàng)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fā)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yè)”: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fā)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yè)。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并指引著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為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將以閱讀為基礎的“專業(yè)引領模式”,以寫作為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為基礎的教育生態(tài)模式”喻之為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chuàng)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20xx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里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系;二是人與人的關系;三是與自己的關系。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于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簽。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干、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簽。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tài)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fā)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讀朱老師《致教師》一書讓我們看到的是一頁一頁的生命發(fā)現——于事實中發(fā)現價值,于日常里發(fā)現永恒,于現象中發(fā)現本質,于局部里看見整體。見真實,見真誠,見理性,見理想;見證深度,也見證溫度。我覺得這是一本基于教師'問題之困',更是平等對話的'智者之聲'.
書中每一個問題像是一個火種,照亮我們這些教師生命里的昏暗與現實。如今互聯網信息與現代化科技水日新月異,然而書信卻是一種傳統(tǒng)而又親近的交流方式,全書以紙面的書信交流,特別能傳遞出一份優(yōu)雅、舒緩而親密的古典情懷,一種細雨敲窗的溫和與浪漫。先生慣有的詩意與理性,親切與深刻,與'信'的語境契合到一起,構成迷人的質感與溫情。
一切為了人的發(fā)展也是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朱老師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認識態(tài)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是時代的召喚我們這些身處一線的老師們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
一、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朱永新老師認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fā)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啟發(fā)。
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孩子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愿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范文九九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二、感受以幸福成全生命真諦。
朱老師《致教師》書里的每個問題與話題,哪一個都逃不出教育與生活的庸常。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塵一樣,先生以他的文字不斷擦亮'教師'二字。在他眼里,教師不是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于'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與'完整',成為新教育最為飽滿的兩枚理想種子。因為它們的存在,教師掙脫一切'標簽''臉譜'與'定型',悄然還原成真實的生命,真實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那么,'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說,它在創(chuàng)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chuàng)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fā)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
在朱老師看來,教師是教室的國王,教師的胸懷決定著一間教室的大小。因為,凡能發(fā)光的人,必定在內心燃燒了自己。在他眼里,讀書是尋求心靈的自由,備課就是精神的體操,交友就是與'未來的自己為伍';'大音希聲是行動的回響';'創(chuàng)造的起點是問號','一個人的專業(yè)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空氣穿過針孔時,比穿過山谷更有快感。
三、懂得以現實求證未來。
于時間的波峰浪谷里,總看得見歷史的背影,聽得到現實的歌吟,映得出未來的表情?!吨陆處煛返淖詈笠惠嬑淖?,不是答問,勝似答問。讀之,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那是自20xx年起,每一年度的辭舊迎新之時,永新先生深夜或凌晨寫給全國新教育同仁的年度獻辭。
我們知道,自20xx以來,'朱永新'的名字就與其倡導、推動的'新教育實驗'成為生命的共同體。十多年來,新教育由一個學者的熱切理想或書齋念想,化作春天的種子,迅速撒播到大江南北的兩千多所實驗學校,數以千萬計的學生心田。'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亦如朱先生發(fā)出的一個簡單信號,就匯聚了無數理想主義的能量,亦集合起無數生動而深刻的民間智慧。
或許,在永新先生眼里,歲末年初最是年歲的刻度,是現在與未來的節(jié)點。而在他心里,教師的終極意義在于'以現實求證未來'.讀他關于新教育的年度文字,我們無法忽略那漫天飄著祝福的跨年語境,更無法忽略的是,新教育實驗于神州大地間得到的熱切呼應。新教育所構建的'晨誦、午讀、暮省'的教育生活節(jié)奏,正在柔軟地植入了千百萬師生的內心。
教育是一切的'果',也是一切的'因'.對一個教師來說,痛恨積弊的方式是行動,是將讓自己置身于'漲潮的海上',相信'愛教育,就是愛自己',相信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唯有建設,唯有行動,才能'帶著使命,帶著愛','向沒有污染的地方,重新出發(fā)'.最后讓我們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fā)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我們這些龍湖的老師和龍湖的學子們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吧!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八
關注到每一個生命,每一個日子、每一個課程是一間教室能讓人感到幸福的緣由之一。而這間教室里的引導者——教師的狀態(tài),更加值得我們去關注。
朱永新先生圍繞教師提出的教師關心的重要問題和教師成長的關鍵問題,如“成為教師的理由”“怎樣具備好教師的慧眼”“如何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怎樣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方面,一一為教師“解惑”。
教師,既是一份職業(yè),也是一個志業(yè);那既是一份職責,更是一種使命。讓教師能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給教師帶來職業(yè)的尊嚴與幸福感,點燃教師的激情,成為教育的追夢人,是朱永新先生這本書的初衷。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九
您好!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遇到過許許多多的老師??梢哉f,除了父母,我最熟悉的人莫過于老師了。六年來,您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班級里,到處都是您幫助學生的身影。
記得五年級上學期的一天,放學了,我急匆匆地收拾好書包,就往學校外面沖。剛沖出校門,我就傻眼了?!霸懔耍轮?,今天又沒帶傘,爸媽今天也沒空來接我,我該怎么辦?”我自言自語道。情急之下,我只好硬著頭皮,跑進作文學校,想等雨停了再回家。這時,您走了過來,關切地問道:“怎么了,爸媽沒來接你嗎?看來,他們一定很忙,沒事,再等等,如果他們還沒來,老師送你回家?!边@句話,如同暖流一般,流遍全身,讓我的心滾燙滾燙,上下翻騰。
老師,您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舉手投足,像是在昨天發(fā)生的一樣,歷歷在目,您放心,您的教導我一定會銘記于心!
祝老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您的學生:__。
20__年4月27日。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
今天讀了朱永新老師著的《致教師》一書,很有啟發(fā)。這本書全部都是別人向朱老師的來信的提問以及朱老師對每一位的提問老師的回答,通過朱老師深入全面地思考,給提問者,也是給所有走進這本書的讀者高屋建領地坦誠解答。沒有抽象深奧的名詞術語,沒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論,讀這本書就像在聽故事,就像在同筆者對面相互聊天談心,又總能獲得許多思想的哲學的享受,讓我又重新對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在這里我就簡單說一下。
我們之前“差生”之稱謂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的表現,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思想的產物。在這種教育觀念支配下,教育者對這類學生的情感是貶斥厭惡的,其評價標準是簡單孤立的“一元論”、“唯分數論”。在這種教育觀念支配下,教育者對“差生”的教育和管理往往采取放棄的態(tài)度:課上不提問,課下不關心,甚至連作業(yè)批改也睜只眼閉只眼,不做作業(yè)不督促,作業(yè)幫得潦草就不分對錯地打個大紅叉或大筆一揮道“太馬虎!”在這種態(tài)度下,“差生”則越來越“差”,厭學棄學情緒隨之產生,教師不僅不挽留,甚至有“掃地出門”、甩包袱給社會的念頭。在這種觀念支配下,大量學生綴學。雖然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學生流失仍然很高,特別是農村學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困繞眾多教師的一個大問題,經過自己閱讀了《致教師》一書后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要在教室里建立起一個孩子們相互之間彼此信任、彼此關愛的溫暖場域,不要一直支勸這個孩子與其他孩子進一步走近,而是讓孩子間彼此理解、信任、支持。在這個時候,甚至要更多去發(fā)揮孩子們的力量,讓其他孩子懂得這個孩子,從而主動諒解、積極關愛這個孩子。
其次,作為教師,應該走進孩子的家庭,通過家訪了解這個孩子,了解他的母親和父親對他的影響,盡可能地幫助他建立起積極的親子關系。當老師本身給予孩子特別的時候,孩子也會產生移情,這份來自老師的受,也會在相當程度上彌補孩子對父愛母愛的渴求。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類孩子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形成的,所以,不要期待一天兩天就能改變他們,不要期待一次兩次談話就能讓他們蛻變,不要期待一件兩件事就能讓他們新生。足夠的耐心,加上足夠的受,才能讓一顆凍僵的心靈逐漸被滋潤,逐漸被溫暖。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一
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摯友,和書交流就是同大師對話?!吨陆處煛芬粫?,讓我受益很多,感觸頗深。“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睍衅綄嵉诺奈淖郑鎸嵉陌咐?,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后讓我對自己的職業(yè),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tài)、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致教師》,才真正懂得:教齡、資歷、經驗,未必就意味著是個成熟、理性的教師!讀吳非老師的文章,給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吨陆處煛啡珪卜至嫛白鰝€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里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教師的教育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人生的態(tài)度。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以贊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的領路人,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在教學中,我很容易“急”,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每上完一節(jié)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能接受我的觀念,都能獨立,正確的完成的作業(yè),但往往是事與愿違。于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腦子不開竅。現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廂情愿。就連我自己對任何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一個更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于有耐心。作為教育者,要有種樹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某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對于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吳非老師的文章,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二
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初步了解了他的教育理想。讀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對新教育的理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感受頗深。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yè)發(fā)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從師范院校走進中小學校園的年輕老師,都滿懷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對“教室”的定義,打造和學生一起快樂成長的“完美教室”。和學生共同學習,教學相長,體驗成長的汗水與歡笑。
可是教育的現實很殘酷,因此對教育理想的堅守就很悲壯。堅守內心教育理想的老師們,要么為理想英勇地死去,要么為理想卑賤地活著。在現實面前輸得一塌糊涂,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多數老師更會選擇一種更適應現實的方式:為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靈,放棄理想。相信每個走進教師職業(yè)的人都曾擁有過教育的理想,那個時候我們很年輕,不成熟,在殘酷的現實中,那個理想太過遙遠,來不及努力就已經成熟了。成熟就意味著放棄,放棄掉有過的美好理想,然后我們就這樣沒心沒肺地活著。
畢淑敏在《藍色天堂》中說,旅行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你變得更寬容,讓你理解不同的價值觀,讓你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旅行讓你以另外一種身份開始一種新的生活,進行新的嘗試,讓你重新發(fā)現自己。
其實,學習也是一種旅行,從一個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學習是一種相遇,是對話,與陌生世界、他人相遇,與自己相遇;與新的世界對話,與新的他人對話,與新的自己對話??档聦戇^一篇文章《什么是學習》,??乱矊戇^一篇文章《什么是學習》,他們都認為學習是與客觀世界的對話,與他者的相遇和對話,與自己的相遇和對話。按照這些關于學習的理論,我們就會發(fā)現,學習也是一種旅行。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三
隨筆有人說,“凡有井水飲處,皆可歌柳詞。凡為教育者,都在跟蹤新教育!”
這位教育界的大家,雖然身兼數職,但仍不忘作為一個教育者的初衷,堅持行走在教育的最前沿,以筆吶喊,走出了一條夢想之旅。
喜歡做夢,夢想在三尺的講臺上,你桃李滿天下;
喜歡旅游,游走在教育的空間里,你信心滿滿;
喜歡反思,思考著課堂的實效性,你徹夜未眠……。
更喜歡閱讀,讀出教育的改變,你心花怒放。
風起于“閱讀”之始。
喜歡朱教授的那句:“改變,從閱讀開始!”多么富有哲理的話,多么現實的話!她讓我找到了一方凈土,找到了心靈的港灣,找到了一劑靈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很驚訝!驚訝于原來學生、教師、教育者,所有的人的.改變,只需簡單一詞:閱讀?!案淖?,從閱讀開始!”喜歡這么簡單而富有內涵的話。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在對話。那么當我讀到“改變,從閱讀開始!”這一節(jié)時,我很慶幸,甚至有點“受寵若驚”,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在告訴我們閱讀的力量,閱讀在改變著人生的意義,在改變著人生的旅途。正如朱教授所說: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那么,往小來講,我們的教育需要閱讀:一個不閱讀的學生是沒有潛力的學生;一個不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庸俗的家庭;一個不閱讀的學校是一個沒有發(fā)展的學校。學生的閱讀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閱讀更需要教師的榜樣。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四
曾經喜歡讀書的我和電腦結緣后與書漸行漸遠,近幾年龍山區(qū)教育系統(tǒng)的書香校園活動幫我漸漸找回了失散多年的老友,找到了久違的親切感。利用零散的時間,我拜讀了教育改革家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書中的理念讓我心潮澎湃,不止是教育理論,更多的實驗記錄證實了他們新教育改革的成功。而且書中很多思想與我們正在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謀而合。
朱永新提出的新教育的宗旨是:給老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讓他們對人的內心的復雜性有更為深切的體驗,不但要了解生命的偉大和宇宙的博大,而且要感受生活的豐富與人性的豐厚。以追尋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埋首耕耘,成就我們的人生、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民族。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質內涵。
書中對新教育實驗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實驗進行四大改變: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新教育強調行動起來,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提升,在實踐中成長。幫孩子成為自己,讓我們成為自己,一個完整的幸福的自己。
書中不僅提出了新教育的理念,更提出了具體的做法,新教育實驗進行了十大行動,即: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筑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qū),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fā)卓越課程和家校合作共建。進行這些行動的根本性目標是主張回到教育的原點,主張讓教師和學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強調教育應該培養(yǎng)美好的人性,讓學生擁有美好的人生,從而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新教育實驗中的一些行動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日常活動,如果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引導,促使他們發(fā)現自我生活中豐富的美麗人生,尋找將他們推入“思考”之中的力量,給予他們“情感”之中的智慧,促使他們在學習的發(fā)現、嘗試和冒險中建構內心的生命之帆,那么我們龍山的教育也將享受教育的詩意,享受智慧的快樂。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是一群又一群長大的孩子,從他們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財富是有汗水的,科學是有人性的,享樂是有道德的。而我們正在這條通往彼岸的船上。
心如宇宙,其間萬物流轉。建設心靈,是一項無法竣工的工程,我們始終是個建設者。生命是無法重來的歷程,而教育是涵養(yǎng)生命的唯一可能。我們的教育早一天完備,我們的行動多一分力量,就有可能多一個生命得到新的滋養(yǎng)。讓我們同心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我們終將微笑著對自己輕聲說一句:我沒有辜負此生。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五
《新教育之夢》一書雖然只是讀了一遍,但感動于作者朱永新先生的執(zhí)著和赤誠,這是一本值得老師、校長和教育管理官員一讀的書。
朱永新先生是當前中國難得一見的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家,是素質教育的熱情吹鼓手,也是素質教育的積極實踐者。他沒有把教育停留在理想的層面,沒有停留在理論和口號上,其新教育實驗可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新教育是胸懷偉大的教育理想的,強調“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提出了讓師生“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念?!靶陆逃鞄悯r明地反對那種以犧牲學生的當下幸福為代價,追求所謂的‘未來的幸?!睦碚摗?關注教師,指出“沒有教師的發(fā)展,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幸福,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
新教育是具體而微的,對于一校一班來說,更是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可以幫助校長、班主任、老師厘清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糾結,也為執(zhí)著于應試教育的的校長、班主任、老師架起了一座與素質教育溝通的橋梁。書中提出的“新教育六大行動”、“新教育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和三重境界”、“新教育的九大定律”以及倡議的“新教育每月一事”,都是可以直接借鑒的極具操作性的范本。
新教育重視課堂教學的研究,這本書讓我了解到課堂教學研究的很多知識。“關于課堂教學的研究源遠流長。從孔子的‘憤悱啟發(fā)’到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從夸美紐斯的班級授課制到赫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從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到佐滕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么豐富的營養(yǎng),我們做老師的應該也買來看看。
作者批判了當今學校流行的公開課行為。認為“公開課的課堂話語”其實是“課堂表演秀”,那些最優(yōu)秀的特級教師,他們日常的課堂教學也是與公開課迥異的。作者明確地抨擊了教學管理中的體罰行為,新教育九大定律之三“體罰近乎無能”并引用了明代王守仁的精彩論述:“鞭打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若囹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壁掩覆,以遂其嬉游,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趨之于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我也對先賢王守仁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原來他還是個教育家!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六
《新教育之夢》第一章是《理想的德育》,讀完以后我深有感觸。正如朱永新老師所說的,德育應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教育者應該把德育放在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要實現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和和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首先要實現理想的德育。而作為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父母,也應該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聯系現實的教育,我們雖然提倡的是教書育人,但是在應試教育前提下,我們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抓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上,因而事實上很大程度上育人是服務于教書的。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淡化德育的趨勢。正所謂“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分、分、分教師的法寶”,有了好的成績,你就有了一切。
在這種氛圍下,德育被淡化必然的。然而,世間文化的國際交流日益增多,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的滲透,部分學生的人格缺失,少年犯罪觸目驚心。德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啊!否則,培育的人才無異于“病梅”,魯迅先生的那句“救救孩子”的警言又回蕩在我的耳畔。因而,我們必須端正思想,研究對策,把德育工作做好,培養(yǎng)有德行的有良知的人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huán),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勿庸置疑,德育為首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對于我們來講,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真正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德育,切實研究好的德育方法。
作為教育者,我們都知道,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說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靈的,是不能為人所掌握的。教育應該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中,在學生與教師們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朱永新老師提出,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yǎng)成學生的德性,讓學生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我們不能讓學生整天僅僅忙于上課和做作業(yè),應該多給學生交流和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學生會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面對挫折,如何處理沖突,而這些道德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奏效的。德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學生自覺地創(chuàng)造真善美之人格。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朱永新老師強調,理想的德育應該是:在自然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性,用高尚的道德行為的'生動的實例來充實它,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和領悟道德準則;通過讀書來凈化學生的心靈,把道德的體驗、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上升到一種自覺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某方面的才藝,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起心目中的英雄,用英雄的高尚德行感化學生,內化為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科學合理地設置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形成層次遞進不斷完善的德育目標體系;重視師生間心靈的溝通,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求全責備,以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讓學生很自信地把優(yōu)點放大,把一些不良的品行自覺地消除;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自我教育的習慣,使學生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自教”的自律習慣;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道德的教育不需要蒼白無力的說教,也不需要刻意的追求,它應該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如果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從這些方面把握德育的實質,理想的德育之夢已離我們不遠了。
讀完《新教育之夢》,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心中充滿愛,向我們心中理想的教育邁進。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七
《新教育之夢》一書讓我感受很深.這本書中作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從德、智、體、美、勞、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十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也道出了自己對于更高境界的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的美好追求。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guī)律的學科。那么,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fā)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蛟S有些老師認為,小學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為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fā)。愛心出發(fā)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為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作為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后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了后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八
第一次接觸朱永新的新教育源于一次和朋友的交流,當時我被朋友嘴中所說的新教育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著教育又要翻起新的篇章,意味著一種實現價值的理想行為。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從而加深了我對新教育的認識,使我心情澎湃。我從中深深感到,朱永新教授是一個教育的理想主義者,對教育有一種宗教般的虔誠和獻身,為中華民族的教育騰飛,返璞歸真,發(fā)起草根新教育行動,令人敬仰。讀后受益匪淺,感受頗多,而且我非常認同朱永新說的: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師的發(fā)展看作是學校發(fā)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試想如果教師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fā)現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終是一種缺陷。一個學??梢允裁炊紱]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才是學校。閱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只要有精神的饑餓感,才會閱讀,一天不閱讀則很難受。
朱永新認為:我們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國家教育價值觀,應該把閱讀上升為國家的行為,而不是簡單的教師、家長或者個別學校行為。我覺得全民閱讀非常有必要,而且閱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少年志,則中國強!隨著新教育的推進,營造書香校園,讓讀書伴隨孩子成長,寫日記和讀書筆記是水到渠成的事。讓孩子寫自己的學習、生活;寫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傾訴自己的感悟;訴說自己的心聲。既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個性和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鍛煉他的意志,開闊他的視野,凈化他的心靈。這樣孩子距離成功就不遠了。
另外,說到閱讀,“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
晨誦,在生命的黎明,你讓兒童吟誦什么?前幾十年兒童晨間機械地背誦課文的晨讀,引發(fā)了極大多數人的反對,然后,數學晨讀,英語晨讀等替代性課程便應運而生。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于通過晨誦,既養(yǎng)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yōu)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yōu)美及音樂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學生早晨背誦經典的古詩文,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與經典古詩文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靈動,師生共同傳達一種愉悅、飽滿的精神,并以此開啟一天的學習,三年的堅持下來,我班上的孩子們已經能熟練的背誦《弟子規(guī)》、《滕王閣序》、《岳陽樓記》、《長恨歌》、《出師表》、《木蘭辭》等經典名著和幾十首古詩。讓他們在古文里洗滌了自己的情操,讓他們在每天的誦讀中懂得了什么禮義廉恥,什么是忠孝。
午讀,代表的是整個兒童階段的非學科性質的閱讀。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閱讀屬于他們自己的童年書籍。然而,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他應該讀什么書?我們該怎么開始閱讀活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教育實驗自2006年起,開發(fā)了“毛蟲與蝴蝶——新教育兒童階梯閱讀研究”項目。毛蟲與蝴蝶項目認為,不同年齡的兒童,由于心理發(fā)展階段的限制,他們能夠讀懂的童書是相對有限的,我們要從大量的童書中尋找出每一年齡段兒童能夠閱讀的書籍。于是,從一年級起我就開始每個學期挑選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那時候一、二年級的孩子能認識的字并不多,而且很難安靜地坐下來看很長的書籍,我盡量給他們挑選帶有拼音的、有圖畫的書籍,讓他們在閱讀圖畫書,講故事中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和表達能力。如《三只小豬》《灰姑娘》《成語故事》等等,孩子們喜歡這種看了故事,又能繪聲繪色講給別人聽的方式,就連班上最頑皮的幾個孩子也忍不住加入到我們的閱讀隊伍當中。現在我班上已經三年級了,經過兩年多的歷練,孩子的閱讀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習慣,閱讀的能力也加強了不少,這個學期我試著給他們推薦了《少兒版四大名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等,而且我還組織學生把零花錢節(jié)省下來,放在一起買書讀,現在全班至少每人一本書,每天中午看半小時課外書,這些書同學們之間可以互相交換,也可以互相推薦,另外我在班上還每個月搞了一次,讀書明星的評選,這樣孩子的熱情非常高漲,孩子們快樂,我也跟著快樂了。
暮省,指的是學生隨筆、日記,以及師生通過日記、書信等手段,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用日記記錄成長,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用詞語相互激勵、撫慰,成了新教育實驗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學生寫日記是老師要求的,不得不寫,并且會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特別是中低年級,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但是老師自己有時也需要多寫教育日記,時時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獲得成長,而我也會朝著這方面不斷努力。
晨誦、午讀、暮省,將教育回歸到一個樸素的整體,它既是對學科課程的補充,同時也是對過早精細化的學科課程進行一種矯正。新教育實驗認為,素質不是知識與能力的拼板,而是一個人的完整的理解力與創(chuàng)造力。如果我們的孩子都能做到晨誦、午讀、暮省,那我們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們相信,新教育有望實現素質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十九
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我們會慢慢對自己從事的事業(yè)開始深度思考。究竟我從事的職業(yè)要干什么?我的職業(yè)究竟能給我?guī)硎裁?擁有這樣的職業(yè)我們究竟是否幸福和快樂?我的職業(yè)究竟何去何從?一系列這樣那樣的問題開始縈繞思緒。于是,對于職業(yè)的思考,便成為了我們未來幸福與否的一個關鍵。
《新教育之夢》是朱永新系列叢書的一本。全書試圖用一種擺脫固有教育模式的方式,讓教師和學生通過教育實驗獲得“幸福完整的生活?!比珪ㄟ^十四章充分解讀了“新教育”。閱讀全書,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在教育里的這兩個主體仍然是關注的重點。我認為關注教師、學生閱讀和日常記錄寫作是本書提倡的新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主要閱讀了第七章內容——新教育與教師成長。其中通過閱讀讓教師逐漸養(yǎng)成寫作的好習慣。隨著專業(yè)發(fā)展思考的深入,教師逐漸形成寫作的五種形式:日常教育敘事,教育感悟,師生通過日記批閱、賀卡和書信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學案例及剖析。通過這五種形式使教師對教育行為不斷進行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斷改進教育行為。從而讓教師對于自己的日常教育過程有更直觀的認識,通過日積月累,教師個人的教育經驗就會形成個人獨特的教育思想。這對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十分有利,也是教師實現專業(yè)化成長的很好途徑。
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中,專業(yè)寫作尤為重要。專業(yè)寫作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協作。它主要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和提煉的教育精華。在我看來,作者對于專業(yè)寫作的觀點,可以概括成五個方面:一是基于閱讀后的理解和反思。學習他家思想,實踐于自己教育過程,然后對照自己進行積累反思。二是對自己實踐教學日常記錄,把日常發(fā)生在教育過程中的鮮活事件用專業(yè)的語言記錄,形成自己觀點和對策,便于今后教學改進;三是專業(yè)寫作是教育過程的真實提煉,不需要你花心思去修辭美化,強調客觀呈現,呈現出遇到的問題困惑,簡單而有邏輯的呈現就可;四是專業(yè)寫作是互動的。不是教師單獨的反饋,它應該是基于師生共同心聲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性記錄。五是專業(yè)寫作需要教師重視案例的研究和記錄。我們需要及時的將教育過程發(fā)生的實實在在的事、人、過程、結果、措施等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形成案例研究。
每一個教師可能都曾經有過想要成長的階段。但是教師的成長或者說主動要求成長與個人、單位,還有大的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如果我們身邊有教師渴望著想要成長,是需要我們積極鼓勵和支持的。當然這是外因,最主要的還是需要教師內因起大的作用。向作者說的一樣,教師專業(yè)成長與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是分不開的。甚至,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吹竭@里,我深切的理解新教育倡導的很多觀點。教師個人的專業(yè)成長是需要一種激情,一種不竭的對教育熱愛的激情。突然我想到了我們身邊的優(yōu)秀班主任關紅梅老師,她與學生的相處并沒有因為年齡的偏大而出現代溝,反而越來越受孩子們的喜歡,她的班級一直是那么好,每一個孩子都那樣優(yōu)秀。究其原因是因為她一直保持著對孩子們的愛、對做班主任工作的熱愛、對教育的熱愛。因為有這樣的濃烈的愛,有這種持續(xù)的愛,讓她充滿激情,不感疲憊,反而樂在其中。這也許就是新教育倡導的讓教師獲得幸福完整的生活吧!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二十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里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在這教育的伊甸園里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huán)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那位老師突發(fā)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fā)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yè)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歷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chuàng)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著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家私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里,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朱永新給教師的信讀書心得篇二十一
以往,對于有關教育的著作,我往往是硬著頭皮在那邊啃,自己對自己說:“為了自己的教育技藝能夠更進一步,讀吧!讀多了就能理解了?!倍@次,我在讀此本著作時,我的心隨著朱永新的文字,隨著他的理想,隨著他的筆意而怦怦直跳!我的心是那樣得激動!我也想著去勸我身邊的朋友來看看這本書,也想著按書上構建的創(chuàng)辦個書香般的班級,書香校園不敢,就從我的書香班級開始了。我也想著在即將的開學之際,我要怎么做?我要怎樣地讓我的學生去寫學習日記,讓我的學生也用心地去記錄著每天的成長?在我讀的時候,我還隨時地把我自己突然冒出來的點子記在日記本之后,以便開學能夠付之行動!我還想著能夠馬上進入新教育論壇也去發(fā)發(fā)帖子,哪怕是看看逛逛讀讀也行。我還想著自己去來個實驗課題研究呢!
我急著與我的老師交流,于是,寫下此文。哈哈,見笑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28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