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實用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4:31:08
最新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 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實用11篇)
時間:2023-11-12 14:31:08     小編:影墨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一

長學制指本科5⑻年,本碩博連讀8年等。

職業(yè)教育領域談長學制,國家層面主要從20xx年5月2日頒發(fā)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開始?!稕Q定》提出:“適度提高??聘叩嚷殬I(yè)院校招收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學校招收職業(yè)院校畢業(yè)生的比例”。

20xx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深化產教融會的若干意見》(國辦發(fā)〔20xx〕95號)又提:“適度提高高等學校招收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比例”。

“職業(yè)教育畢業(yè)生”包括中職中技、高職高技畢業(yè)生。這就把兩類畢業(yè)生上“立交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從本來只到達大專的,進到可以連讀本科了。

本《方案》進一步明確要展開職業(yè)教育本科試點和加強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這里又提“長學制”。這樣,我國職業(yè)教育領域的3+2、3+4、3+4+2等長學制教育就和普通教育領域的3+2、3+4、本碩博連讀等長學制教育基本一樣。

至此,職業(yè)教育領域,學歷人材成長管道基本買通,學歷還是職業(yè)教育檢驗學生水平的第一標準,升學仍成職業(yè)院校辦學的導向。

(二)實行建議:

1、長學制培養(yǎng)高端技術技能人材,建議在“以職業(yè)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以教科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基礎上增加一條:以實現“三個對接”為目標展開。

2、寧波技師學院6年學制技師培養(yǎng)可謂長學制培養(yǎng)高端技術技能人材的一種。建議參考。

該校從20xx年開始進行學制技師培養(yǎng),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初中畢業(yè)生入讀技師班。學制6年。

具體做法是:

(1)初中畢業(yè)出發(fā)點學生挑選組成學制技師班;

(3)剩下大約三分之一生源成為技師班學生進入第6年學習;

(4)第6年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做項目。其中,60%項目來自合作企業(yè)。

(5)對這些學制技師班的學生,合作企業(yè)知根知底,畢業(yè)后都被留用,成為企業(yè)滿意的高技能人材。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二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以“月日教育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變革成果不斷顯現。在此次改革中,我也有著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關于教育理念的變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此次教育改革強調素質教育,將學科知識與人文素質、實際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融為一體,強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轉變讓我感到,教育的意義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成為具有情感、品德、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第二段:關于教學方式的改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老師上課講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新的教育改革注重啟發(fā)式教育,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轉變?yōu)橐龑W生的角色,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實踐來理解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第三段:關于教育評價的轉變

以往的教育評價主要是看學生能否考出好的成績,考慮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應試能力。但是,這種評價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和實際水平。而新的教育改革強調綜合評價,除了學科知識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品德、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等多方面的表現。這種評價方式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提高。

第四段:關于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

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受到公平的教育,政府加大了對教育資助的支持力度,建設了更多的教學設施和配套設施,例如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電教設備等,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受教育。此外,還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多層次教育資源,例如特色校園、特殊教育、職業(yè)教育等,讓教育資源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不同層次的學生。

第五段:如何適應教育改革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適應和推進。對于學生而言,要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到實踐和創(chuàng)新中去,充分發(fā)揮個人潛力。而對于教師而言,需要主動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改革。只有這樣,教育改革才能順利推進,讓學生受益,讓教育更好地發(fā)展。

總之,教育改革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推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共同探索、積極嘗試,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三

今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專家精彩的講解,讓我對職業(yè)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我先回憶一下專家講解的主要內容。第一,專家主要講解了課程改革思路與實踐,第二是課程體系建設的內容。

其次我就這次講座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出發(fā)點是人才觀、評價觀、能力觀、教學觀。了解了新的職業(yè)教育課程設計遵循六大原則:

一是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而不是以知識系統(tǒng)為導向;

二是以能力為目標,而不是以知識為目標;

三是以素質為基礎,而不是以應試為基礎;

四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主體;

五是以項目為載體,而不是以邏輯為載體;

六是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而不是知識、理論、實踐分離的課程設計。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四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管理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時刻。作為培養(yǎng)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徑,管理教育的改革顯得尤為緊迫。歷經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深刻認識到管理教育改革不僅僅是對教學方法和內容的調整,更是對整個管理教育體系的重構。在這一過程中,我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心得體會。

首先,管理教育改革需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傳統(tǒng)的管理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企業(yè)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因此,管理教育需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通過與企業(yè)合作開展項目課程、實訓基地等方式,加強與實踐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教師需及時了解市場動態(tài),不斷修訂教學內容,使之符合市場需求,真正培養(yǎng)符合企業(yè)需求的管理人才。

其次,創(chuàng)新理論,注重實踐操作。管理學理論在不斷更新和演進,隨之而來的是傳統(tǒng)管理教育方法和模式需要革新。管理教育需要通過教材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變等方式,以突出實踐操作為重點,強調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課堂案例研討、團隊項目等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產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第三,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管理教育應該注重發(fā)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管理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觀念。學校應提供多元化的培訓方式和課程選擇,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

第四,打破學科壁壘,促進跨學科交叉。管理教育不應該只關注管理專業(yè)知識,還應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管理學與經濟學、法學、心理學等學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和相互依賴關系。管理教育的改革要打破學科壁壘,推動學科交叉融合。通過開設跨學科課程、促進學科間的合作研究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綜合學科背景下進行思考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跨界能力。

最后,加強學生的實踐。實踐是管理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需要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和檢驗,經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踐。學校應該積極與社會建立聯(lián)系,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企業(yè)實習、社會實踐項目等,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我發(fā)現、自我批判和學會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管理教育改革是關系到學校、學生和社會的重要任務,需要積極投入和不斷探索。通過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創(chuàng)新理論、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打破學科壁壘以及加強學生的實踐,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管理人才。只有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管理教育才能迎接挑戰(zhàn),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做出積極貢獻。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五

1、自主學習。通過校本課程“高效學習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徑及措施,使全體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充滿學習激情,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2、自我教育。通過學生參與設計并自主組織系列“主題班會”,自主參與組織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讀書節(jié)等活動,特別是自主組織“班級自我管理競賽”活動,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發(fā)展。

3、自覺發(fā)展。在學生自我教育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展人生理想規(guī)劃與追求、生涯設計與實踐的系列活動(如成年儀式),引導學生走上人生自覺發(fā)展的道路。這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高級階段。

4、教學創(chuàng)新。通過實施“大課堂導學用合一”學案導學的教學策略,大力精簡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評價的矯正與改進功能,大幅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為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真正實現增效減負的成功之路。同時,逐步打造出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的高效課堂,總結形成具有修文中學特色的“導學用合一”各學科教學范式。

二、核心理念

1、好奇與求知是人的本能,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只要教學方法得當,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學業(yè)成功。沒有學不好的學生,也沒有不會教的老師。

2、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語)。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教師永恒的追求。教是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個性差異,決定了其學習方式的差異。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發(fā)現和研究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個性差異,探索適應每個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要求學適應教轉變?yōu)榻踢m應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師應向學生充分展現所教學科的獨特魅力,采取多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親其師,信其道。

5、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夠繼續(xù)教育自己。(杜威)

6、賦有良好素質的教師,總是年復一年地大力精簡教材,最后達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這才是真正的教師(第斯多惠)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集中展現。素質教育的重心應該并且只有落腳在課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質教育,才不是課外活動式的點綴。以“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覺發(fā)展,教學創(chuàng)新”為核心理念的“三自一新”改革就是真正的在課堂上落實的素質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和展示交流能力?;顒右詠?,大部分學生都切實感受到了小組合作正扎實推進,自我管理已蔚然成風,自主學習成效明顯,班級呈現均衡化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

以檢查反饋,點撥提升,記憶訓練,當堂檢測為框架的課堂模式,改變了過去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地包辦代替,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苦的局面;改變了過去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再次甚至多次講解而造成的課堂時間的浪費的情況;改變了過去學生解題不規(guī)范,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改變了過去教師需要一邊上課一邊維持紀律的尷尬境地;改變了過去教師提問時學生低頭不語和無人應答的問題;改變了過去把小組討論只當做公開課時的點綴和花樣的應付心里;總之,這一系列的改變,其實質就是改變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老師們的工作狀態(tài),既解放了學生更解放了老師。

任何改革都會帶來陣痛和困惑。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有下列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1)學案多,作業(yè)量大。部分學生忙于應付老師對學案的檢查,缺少獨立思考,鉆研探究。少數學生只停留在學案上的空填上了,檢查時不會挨批,展示時能抄寫到黑板上,僅此而已。根據學科和課時安排嚴格控制學案數量和學案上的題目數量,要確保學生學習數學和英語的時間,要確保學生查缺補漏的時間,盡量減少純復制式的學案。

(2)檢查反饋訓練展示,有機械化和簡單化傾向。個別課堂上把檢查反饋和訓練展示的環(huán)節(jié)變成了比著學案念、比著學案抄,成了另外一種時間的浪費。一是要做好課件,新授課時重點檢查原理和概念的來龍去脈,也就是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復習課時通過簡單題目的形式進行梳理和檢查;二是要課堂不能等同于學案,學案只是一種載體,課堂是學案的整合和提升。學案相對課堂來說,只是個半成品,要把學案上冷冰冰的題目變成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和喜悅。課堂要有學案上沒有的新意。

(3)新授知識的鞏固訓練不夠到位。某些時候,某些學科如英語,前一天晚自習是預習,第二天課堂是學習,當天晚自習又要預習新學案,由于高中英語的知識難度相比初中大的多,沒有鞏固訓練是不行的,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學生。重點難點知識,要放慢進度,要讓大部分學生跟得上,特別是新授課。

(4)點撥提升過于抽象,不夠形象直觀。某些時候,老師點撥的很精彩,但是學生聽起來很迷茫。點撥過高了,學生聽不明白,點撥過低了,學生沒有興趣。方法還是要從題目中來,到題目中去。

(5)完全忽略情景導入。其他學科個別知識的引入,在新授課上,應該還是要有一個情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把知識完整的呈現出來,不要簡單的機械的變成高三式的復習課。編寫學案時,要設計好學習活動,小步子,低臺階的原則還是要堅持的。對于新授課學案的編寫,要突出導,而不僅僅是練。

雖然,在實踐過程中有各種困惑,但是,要知道這是改革的必然經歷,三自一新的路是對的,這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大家應該對改革有著充足的信心,而不是觀望。要迎難而上,想盡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倒退修文中學永遠沒有出路。從來沒有一種現成的經驗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幻想一把鑰匙能開所有的鎖是不科學的。學科與學科不同,課型與課型不同,內容與內容不同,教師與教師不同,學生與學生不同,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不能簡單化,機械化,三自一新課堂只提供基本的`框架和方向,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天地,等待著每一位教師去開發(fā)、去實現,在三自一新的指導下實現我們的課堂理想,讓學生得到快樂和成長。讓學生得到認識的快樂和得到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的快樂,這是教師的天職。只要路是對的,就不要怕路有多難,路有多遠,只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六

網絡教育近年來發(fā)展迅速,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大亮點。我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也曾嘗試運用網絡教育手段進行教學,而最近也參與了學校網絡教育改革的工作。在這過程中,我頗有心得和感悟,特此分享我的體驗,并探討一下未來網絡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第二段:網絡教育的優(yōu)勢

網絡教育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貫徹靈活、個性、自主的教育理念,提供開放、便捷的教育模式,基于瞬息萬變的技術和網絡條件,使得教育活動的時間、地點、形式更加和諧統(tǒng)一,更加適應教育個性化多樣化需求。另外,網絡教育還可以加強學生對各門課程的學習、調整、修正和完善個人的學習計劃,同時也可以拓寬知識渠道和閱讀空間,讓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與教材。

第三段:網絡教育的挑戰(zhàn)

網絡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來自技術支持、學生缺乏自律性、缺乏教師的指導和輔導等方面。技術支持是網絡教育的最大瓶頸之一,要想實現網絡教育的質量化、規(guī)模化、有效性,一定需要有完善的技術支撐架構來保證教學平臺的運營。因此,建設、完善技術支撐體系是保證網絡教育正常穩(wěn)定運營的關鍵。

第四段:網絡教育改革的體會

教改是一項系統(tǒng)性、復雜性的工作。網絡教育改革工作也不例外,要從體制機制、課程體系建設、教學質量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網絡教育支撐體系。我們學校網絡教育改革的體會是,一方面需加強技術建設,在支撐網絡教育的硬件和軟件上進行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確立專業(yè)的網絡教育構架和教材出版規(guī)范,成立專門的教育評估和監(jiān)管部門,以保證網絡教育的權威性和規(guī)范化。

第五段:展望未來

目前網絡教育已經被記錄在中國未來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劃中,這也是展望未來的方向。網絡教育未來的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但總體趨勢是向好的。最近幾年,在網絡技術不斷更新的支持下,網絡教育的規(guī)模、質量、內容都在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把握這一新時代的機遇,拓寬視野,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教育的品質。這也是未來網絡教育發(fā)展的方向。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高瞻遠矚,繼往開來,不但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有新的視角和立意。尤其是公報上將教育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完全體現了黨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懷,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xù)關注,更加明確了教育徹底改革創(chuàng)新的鮮明態(tài)度。公報中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敘述中,首次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疇。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guī)律,注重創(chuàng)新的模式轉變。

在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圍繞“教育改革”主線,自覺參與,積極創(chuàng)新,立足本職,恪盡職守,聯(lián)系教學實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施教,踏踏實實育人,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做到求真務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充實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健康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做到文明執(zhí)教,育人為本。要尊重和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牽系著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教育牽系著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平時要克服急躁情緒,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注意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對待待優(yōu)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視他們,注意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予以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人,有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心,精心營造和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積極為他們的騰飛創(chuàng)造條件。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師德形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一定要充滿愛心,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師最偉大人格魅力的體現。育人不能僅僅憑熱情和干勁,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師的舉止言行,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作為一名教師,一生要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yè)。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chuàng)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讓我們的生命在發(fā)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中發(fā)出光和熱。

4.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的教育改革實踐,關注細節(jié)、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jié)課,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5、緊跟全國課改的新形勢,積極參加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在以導學稿為載體的探究式教學改革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鋒者。在工作中認真學習教育改革理論,用素質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線,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時代的曙光吧!

教育改革心得體會范文5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fā),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tǒng)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qū)”的教育改革扎實穩(wěn)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qū)”之后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xiāng)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云南騰沖,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于“面向貧困地區(qū)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qū)的農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十八大以來,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yè),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yè)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yǎng)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tǒng)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消息引發(fā)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準稿公開征求意見。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guī)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制約民辦教育發(fā)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我國積極創(chuàng)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項目;完善均衡發(fā)展義務教育機制,安徽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6月,《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fā)展水平、學業(yè)發(fā)展水平、身心發(fā)展水平、興趣特長養(yǎng)成、學業(yè)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瓷龑W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qū)”里挺得住,走得穩(wěn)。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yè)的成敗。教育規(guī)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制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師,培養(yǎng)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yè)標準(試行)》先后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于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guī)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yǎng)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yǎng)”模式,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yǎng);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陜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tǒng)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十八大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qū)”、啃下“硬骨頭”的決心。

教育改革心得體會范文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八

今天,有幸聆聽了兩位老師的說課和教改理念,深受觸動。從上學期開始,我校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課)教改活動。下面談談我在課改教學中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我個人一些粗淺的看法。

第一,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為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條件。

在教學前,教師深入地鉆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實質的基礎上,能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教學,彌補教材的某些不足,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精心備課,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方式的教案。

第二,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三,讓學生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探索創(chuàng)新。

活動是學生學習乃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最根本途徑,我們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依據“思維從動作開始”的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活動、探究、思考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面對同一難題,有的學生采取獨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最終都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可見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完全可以達到很好效果。

課改過程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松,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fā)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結合自身與學生的實際,把握(課)教改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率。相信我會在課程變革理念的指導下,激發(fā)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并且相信自己也會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課堂變革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九

近年來,中國教育改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到職業(yè)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教育改革更是必不可少的話題。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闡述筆者對中國教育改革的心得體會。

一、貫徹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過去幾年,更是提高了貫徹實施的力度。素質教育側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之前注重知識點講解有所不同。這種改革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綜合素質,但在具體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活動改革等。

二、創(chuàng)新課程設計

課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科技和文化繼續(xù)進步,課程設置需要不斷更新改進。比如“雙一流”高校建設,提升了學術水平和研究實力,而職業(yè)教育的開展則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力。此外,針對不同年級的課程設置也需靈活多變。目前,在基礎教育和高校教育等課程設置上也出現諸多優(yōu)勢和不足。

三、構建性價比高的優(yōu)質教育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教育領域的機會成本也逐步升高,尋找性價比更高的優(yōu)質教育需求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此,一些社會力量開始參與教育服務。比如,無障礙教育,東西部協(xié)作教育等,增強了公平性。同時,也有加強教育資源統(tǒng)籌、完善政策和措施、提高招生質量等多項需要進一步深化探討。

四、適應社會需求廣泛的人才培養(yǎng)

教育改革需要結合社會工業(yè)化、生產力提升、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關注人才培養(yǎng),以滿足社會對于各類人才的需求。而且,不僅僅是技術型人才,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企業(yè)領袖、文藝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在人才培養(yǎng)上,與實際經濟需求相結合、與市場需求相契合,更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但是,畢業(yè)生的質量和與用人單位對接的能力也值得分析。

五、提高師資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

顯然,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體之一,教師們的素質、教學水平也是需要不斷提高。目前,各地方也開始加大對教師培訓和招聘的投入,以提升師資質量。同時,我們需要也正視教育管理本身的問題,如管理科學上長效性管理措施等。

總結來說,中國的教育改革需要全方位的協(xié)作和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樣式才是符合一個發(fā)展中大國的國情的。教育改革僅是一種手段,關鍵還在于實現目標對各方的凝聚。希望各方能夠繼續(xù)加強協(xié)作,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為中國全面建設強國作出貢獻。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十

中國教育改革自20世紀開始,經歷了眾多的嘗試和挫折,但一直在不斷前進。在大規(guī)模的教育改革過程中,我有幸親身經歷了許多重要事件和歷史節(jié)點,我的心得體會正是來自這些親身經歷。

第二段:改革追求的目標

教育改革背后的目的,是為了推動社會進步和發(fā)展。其中,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一直是改革的核心目標。教育公平意味著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避免因外在因素而影響了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而素質教育則強調了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多個方面,而不是單純地追求分數和升學。

第三段:改革過程中的挑戰(zhàn)

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改革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zhàn)。例如,學生數量龐大,學術研究需求多樣化等問題都阻礙著教育的發(fā)展。在改革中,我們也面臨很多挑戰(zhàn),例如權貴階層的特權、人民群眾對師資力量的不滿等。這些困難都不是簡單的問題,必須逐一攻克。

第四段:改革成果的展現

改革的收獲不只是解決問題,更應該是展現成果。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邁出了不少重要的步伐。例如,針對鄉(xiāng)村地區(qū)教育落后的問題,政府出臺了多項扶貧助學政策,加強對鄉(xiāng)村教育的經費支持和對村級學校的建設,從而提升這些地區(qū)孩子的受教育機會和教育品質。此外,還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積極推動教育向前發(fā)展。

第五段:未來展望

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遠,改革的過程和成果都需要我們不斷迭代和優(yōu)化。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我們應該關注國家意志、學生需求、師資水平、社會發(fā)展等多方面內容,繼續(xù)推進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同時促進教育信息化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向更高水平的發(fā)展。

基礎教育改革心得體會篇十一

20xx年5月7日晚6:00我校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之精神。通過學習進一步燃起了我對教育的激情,使我更加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拓寬了思維、明確了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面就圍繞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所提出的“弘揚高尚師德。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創(chuàng)新師德教育,完善師德規(guī)范,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tǒng)一、言傳與身教相統(tǒng)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爭做‘四有’好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等關于師德方面的理念和要求,簡要談談我個人學習后的思考和體會:

什么是師德?所謂“師德”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簡稱,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處理各種關系應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包括教師的道德品質、思想信念、對事業(yè)的態(tài)度和感情以及有關的行為習慣等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國學與書法教師,我認為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對于一個有著30多年從教經歷的教師來說,我深切認識到:以忘我的精神獻身于崇高的職業(yè),率先垂范,鑄造師魂,這是一個教師的最大幸福。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就選擇了奉獻,回顧在冠華工作的17年,我曾經擔任過學校教學主任、辦公室主任、常務副校長、校長等職,經歷可謂“豐富”,但無論崗位怎么變,我的人生價值觀、執(zhí)著的教育情懷沒有變,時時恪守著“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諾言,時刻保持著不斷學習、努力進修、積極進取的精神。我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yè),就應該靜下心來朝著目標前進!目標是什么?目標就是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

教育的真諦是什么?教育是心與心的傳遞:心里有關愛,把它傳遞出去這就是關愛教育。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也是師德的重要內容。

回顧在冠華工作的10多年來,我能夠努力做到身體力行,用心謀事,用心做事,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職責,把育人視為己任,把傳遞關愛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一貫以來我能堅持教書育人的宗旨,注重加強個人道德修養(yǎng),對學生循循善誘,從不訓斥學生,侮辱、體罰學生,師生關系融洽?!皩W高為師,德高為范”,我深知要育人,首先自己要學會做人。在工作中,我能熱愛、關心全體學生,經常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時時刻刻傳遞著關愛教育,由此近五年來在每學年的教師年度考核中均考評為“優(yōu)秀”等級。

通過本次《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深遠意義,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教育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也更加堅定要終身做一位傳遞關愛的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知音和榜樣,要充滿愛心,關愛每一名學生,只有真心實意的愛,才會感動學生;這樣,學生才會常常懷有敬畏之心,充滿感恩之念,表達祝福之情?!皞鬟f關愛”是一種發(fā)自靈魂的芬芳,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我堅信日子久了就必定會有一團“幸福云”緊緊裹住你的的心靈。

“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就是君子圣賢的標準,是深深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沃土的。通過這次《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學習,我又進一步明白了“四有”好教師之要旨:“爭做‘四有’好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鬃诱f的“志道據德,依仁游藝”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宗旨和精髓,“四有”好老師標準中,“至于道”最重要,從“道”上入功最重要,它不只是我們中國老師所必需,而且是我們中國教育所必需。

在冠華工作17年來,我主要從事學校管理及國學教育等教學方面的工作,我把“吃良心飯,做良心事”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時時提醒自己:各項工作要以身作則,既要做指揮員,同時又要做戰(zhàn)斗員。因此我一貫以來能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以律己,以身示范;在工作中,我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有比較清晰的工作思路,有勤奮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能夠恪盡職守,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我放棄了許多休息時間,通過加班加點,默默工作,每學年都能較出色地完成上級、董事會、校長室布置得各項任務。

在教學方面,我能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把國學于書法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力求教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自然。

面臨新時代,理想和現實之間,不變的是跋涉;過去與未來之間,不變的是奮斗。身為一名國學與書法教師,我深刻認識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重要性和使命感。近幾年來,我能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教書育人的思想,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努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培訓,通過學習,提高了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激發(fā)了我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并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冠華工作10多年來,我雖然盡心盡責、踏實工作、樂于奉獻作出了點滴成績,但是對照“四有”好教師的高標準、高要求,我認為還遠遠不夠,今后我還將加強師德修養(yǎng)、努力進取、奮力前行!最后用我本人創(chuàng)作的一副“教師言志楹聯(lián)”作為結束語吧,同時也聊表我努力做一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好老師之堅定信念:

如蠟燭無私,執(zhí)教為民,盡責盡忠,愛心奉獻平凡里;

似春蠶有志,育才報國,任勞任怨,師范融于事業(yè)中。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2466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