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功之路就在腳下素材 成功的道路就在腳下(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7:45:10
最新成功之路就在腳下素材 成功的道路就在腳下(4篇)
時間:2023-01-11 17:45:10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成功之路就在腳下素材 成功的道路就在腳下篇一

牟平區(qū)高陵鎮(zhèn)中心小學孫軍

這學期,我讀了《教師成長 追溯生命軌跡》這本書,作者在書中借10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典型事例,闡釋了教師如何進行專業(yè)化發(fā)展。書中既有深刻的教育理論,又有真實的教育案例,給我以深深的啟迪。

翻開《追溯生命軌跡》一書,沿著作者齊健老師對教師專業(yè)成長思考的脈絡,深入研讀。我讀懂了教育的本質,讀懂了教育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需求,懂得了思想是教師的靈魂,教師要做生命的歌者。其中十位齊魯教育名師成長的事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治興老師研究作文教學,創(chuàng)立了“快速高效作文法”;韓興娥老師引導學生海量閱讀,提高了教學效率;史建筑老師一路與書相伴,提升了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楊屹老師癡迷于課堂教學改革而創(chuàng)立了“情趣教學法”。當我捧讀這一位位“名師”成長的感人故事,他們化蛹成蝶的教育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他們專業(yè)發(fā)展之路也漸漸在我眼前清晰起來。他們在教學實踐中都有過自己的困惑,但他們面對困惑沒有迷茫,沒有等待,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邊走邊歌,一路上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絢爛的教改之花。正是因為他們求知若渴,才促使自己去讀書學習、實踐研究、反思求索,自己成長的同時,學生也得到了生命的成長。他們專業(yè)成長的事跡讓我懂得了要想使自己成為具有教育思想的“生命型教師”,就必須學習,必須實踐,必須反思,把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樹植根于自己教育實踐的沃土。

回想自己的成長歷程,有艱辛,有挫折,有歡笑,也有思索。記得2009年剛調到高陵中心小學的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當成績出來的時候,我驚呆了,自己與平行班的老師的成績相差了整整四分,看著眼前的成績,我有點不知所措。在試卷分析時,我認真查找原因。經過比較,我發(fā)現(xiàn)我們

1班的閱讀與作文成績太差,導致我們班的成績整體下滑。因為與別的老師成績相差太大,分管學習的王主任找我了解情況,我把自己的分析向領導做了匯報,王主任聽后對我說:“既然你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所在,那你就要在閱讀和作文教學方面多研究,平時要善于學習,要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币幌捳f得我茅塞頓開,同時,我也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識的貧乏與淺薄。是啊,不學習,心靈之泉就會枯竭,工作也就無“心”可用。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這個水源就是學習、實踐、反思。

帶著這樣的認識,我開始積極投入到讀書學習中去?!缎W語文課堂教學診斷》、《竇桂梅教你閱讀》等教育理論書籍擺在了自己的案頭。開始的時候,我耐著性子去讀,自己逼著自己去讀。一遍讀不懂,再讀一遍。白天上課,時間不足,我就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去讀。在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書讀過后,沒有太多的印象,于是我就邊讀邊寫摘抄筆記,在閱讀的同時我還常常把自己讀書的感受與自己的教學實踐聯(lián)系起來進行反思和總結。除了閱讀教育專業(yè)理論書籍,我還觀摩名師的教學課例,對他們的課堂教學藝術我認真地看,用心地揣摩。讀書和學習讓我眼界大開。我發(fā)現(xiàn),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真實地領略到了語文教學之美,備課變得容易了,課也講得生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濃厚了,每次學校聽課,都會得到領導和教師的好評,教學成績也逐步上升,2010年在區(qū)教研室質量抽測中,我們班的語文獲得了全區(qū)第二名的好成績。看到這個成績,看到自己顯著的變化,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我和學生們一起得到了成長。我真切的感受到讀書學習對于教師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雖然我在自己的教育崗位上,只是向前邁出了一小步,但我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成長的力量?!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讀書學習,讓我的課堂呈現(xiàn)出生機和活力,讓我與學生共成長,也讓我的教育生命更豐盈。

如今,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論正不斷挑戰(zhàn)著我?!皶r不待我,只爭朝夕。”“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學習的過程是艱苦的,俗語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敝挥谐料滦膩恚c書為伴,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使自己的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讀完此書,我清晰地記得美國著名作家弗格森曾說過的一句頗為精辟的話“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打開這扇門?!蔽颐靼捉處煹膶I(yè)成長之門也只能由教師個人開啟,專業(yè)發(fā)展之路也只能以自己的追求去開拓、延展。謝謝齊健老師,他讓我懂得了如何開啟教師專業(yè)成長之門,更讓我懂得了教師專業(yè)成長之路就在自己的腳下。

成功之路就在腳下素材 成功的道路就在腳下篇二

前一段時間,我們連結合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加強和改進科學文化學習教育的意見》,就戰(zhàn)士成才問題進行了“當兵想干啥”的思想調查。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大家希望成才,渴望成才,有成才的強烈愿望。但是,大家對成才的看法和認識卻不盡相同。有一部分同志認為到無人機隊、通信站或者汽車隊等專業(yè)技術比較強的單位去工作,學習和掌握一些實用技術,才算是有了成才的條件和基礎,對在我們連工作不太安心。更有人感到“當兵,是走對了路,可到咱們警勤連卻是入錯了門”,甚至有人直截了當?shù)貑栁遥骸爸笇T,我也知道,在部隊能夠鍛煉成才,可在咱們連,天天站崗執(zhí)勤,到底能成啥才?”

這些想法,歸結起來,無外乎是在我們連工作學不到專業(yè)技術,成不了才。應該承認,我們連的專業(yè)技術特點確實不是很強,但這并不等于說在我們連工作就學不到東西,成不了才。相反,我認為,在我們連工作不僅有望成才,而且大有可為。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討論的話題:成才之路就在腳下。

看到這個題目,有的同志可能要說,我們小戰(zhàn)士一個,再怎么努力也當不了科學家,成不了軍事家;在連隊,人手少,任務重,甚至連鉆一鉆電腦、學一學駕駛這樣的機會都很少,怎么能成才? 的確,科學家、軍事家是人才,一般的同志是當不了;懂電腦、會開車也算是有才,在咱們連,你也不容易有機會都學會。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在咱們連就不能成才。這里面,首先有一個怎樣看待人才的問題。

一、怎樣看待人才

《辭?!飞现v:“人才,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能以其創(chuàng)造性勞動,對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做出一定貢獻的人。”

從人才的定義上看,它并沒有把人才局限在科學家、軍事家上,也不僅僅只是懂電腦、會開車。你只要有一技之長,能對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那你就是人才。

那么,怎樣看待人才呢?我們應該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人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和相對性

我國著名的華羅庚、陳景潤等科學家是人才,我們學院的專家教授是人才。但是,連隊的戰(zhàn)士中也有人才,你能說連隊里做出香甜可口飯菜的炊事員不是人才?通信站確保通信暢通的接線員不是人才?炮連里連發(fā)連中的炮手不是人才?

在我所列舉的這些人中,有科學家,有專家教授,也有我們普通一兵,這就是人才的多樣性和層次性。

關于人才的相對性。我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有一個人對他的朋友說:“我贏了象棋大師和圍棋大師?!?/p>

朋友驚訝,“你太厲害了!你是怎么贏的?”

那人說:“這還不簡單,我與象棋大師下圍棋,與圍棋大師下象棋,就是這么贏的?!?/p>

當然,這只是個笑話。但這個笑話告訴我們,象棋大師之所以稱之為“大師”,是因為他在象棋方面有所建樹,如果讓他改下圍棋,就稱不上“大師”了。同樣一個道理,如果你讓華羅庚、陳景潤去操作火炮,他們肯定玩不轉;反而言之,如果讓我們去研究數(shù)學,那我們肯定比不上華羅庚、陳景潤。所以說,我們立志成才,眼光不能老是盯在科學家、軍事家,還有電腦、汽車上。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二)人才都是有出息的人

這里所說的“出息”,指的是在所從事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集體和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我們平常說 “某某同志有出息”,或者說“某某同志出息了”,指的就是他在自己的工作上干出了一定的成績。

比如說,我們學院無人機隊的四級士官巨孝成,他入伍的時候只有初中文化,但他不氣餒,先后參加了中專、大專函授和本科自考。他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了13項裝備技術革新,成了無人機專業(yè)的技術尖子和學院唯一的給本科生上課的“士官教員”。去年,他被評為“全軍優(yōu)秀士官”,名字上了《解放軍報》、《科技日報》,戰(zhàn)友們夸“巨孝成真有出息”。你能說他不是人才嗎?

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連每年入黨、立功、受獎和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的同志,他們都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為連隊做出了貢獻,都是有出息的人,是連隊建設的人才。所以說,作為連隊的一名戰(zhàn)士,就應該把成才的追求與為連隊建設作貢獻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你才能走上正確的成才之路,才能做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

(三)人才都是后天之才

人們常把那些才智超群的人稱為“天才”,認為這些人后來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由先天帶來的。其實并非如此,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天生就是人才。“才干”并不是與生俱來、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的不斷努力而形成的。也就是說,成才是有過程性的,人才成長的過程就是他們不斷付出辛苦勞動,進而收獲成功的過程。大發(fā)明家愛迪生說:“天才,百分之一來自于靈感,而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睌?shù)學家華羅庚說:“發(fā)白才知智叟呆……一分辛苦一分才?!敝v的就是這個道理。

由此可見,人才都是后天之才,經過后天努力才能成才。應該說,在成才的道路上,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機會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只要大家朝著正確的方向和合理的目標去努力,人人都可以成才。

以上,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是人才和怎樣看待人才的問題。那么,在咱們連能不能成才呢?答案是肯定的:警勤連的戰(zhàn)士也是能夠成才的。這就是我要和大家探討的第二個內容。

二、怎樣認識警勤連戰(zhàn)士能夠成才 前面我已經講了,咱們連不同于其他專業(yè)分隊。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站崗執(zhí)勤,你可能學不精電腦,也可能沒機會學開車。但這并不等于你就學不到知識、長不了能力。事實上,軍營里的每一個崗位都與成才的道路相連,成才的最近通道,就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在大家看似平常、單調、枯燥乏味的站崗執(zhí)勤中,你將磨練出軍人特有的思想、意志、品質和作風,你也就由此邁上了成才的階梯。

為什么這樣講呢?至少有以下三點可以說明:

(一)連隊重要特殊的工作任務,可以培養(yǎng)我們成才所需的責任意識

強烈的責任意識,既是成才的基礎,也是成才的動力。無論你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上,責任意識都是必備的基本素質。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擔負著大量的警衛(wèi)、糾察、巡邏以及升旗等任務。能否完成好這些任務,事關學院的安全穩(wěn)定,事關學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事關學院的對外形象,事關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梢哉f,我們的工作,崗位特殊,責任重大。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學院的大門哨位已成為省城合肥的一道靚麗風景,素有“安徽第一哨”之稱;國旗班每天升國旗已成為連隊、學院乃至駐地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咱們自己平時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幾組片斷(插播錄像)。從中,不難看出,連隊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和莊嚴,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緊張和充實。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的熏陶下,對于培養(yǎng)我們的責任意識,激勵我們愛崗敬業(yè)、礪志成才都是十分有益的。可以說,我們的小連隊是個大熔爐,我們連隊的小環(huán)境是個大課堂。

老一點的同志可能還記得朱本澤,他是我們連2002年退伍的戰(zhàn)士。這位同志在剛來到我們連隊時,面對整天的站崗執(zhí)勤,也一度產生過這樣那樣的想法,后來在連隊環(huán)境的影響下,靠著對任務職責的深刻理解,熱愛上了站崗執(zhí)勤這份工作,刻意磨練自己,成為了全院上下公認的“警衛(wèi)標兵”,先后當了班長、入了黨、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還榮立了三等功。退伍時,正遇上地方銀行招聘保衛(wèi)干事,他第一個被錄用。

我這里有他當年的兩篇日記。第一篇是他剛到咱們連隊時,面對枯燥的哨位,滿腹疑慮。他在日記中寫到:“新兵連結束后,我被分到了警勤連,主要任務是站崗,現(xiàn)實一下子把我的夢想擊碎了,我本來想去戰(zhàn)場,誰知卻跑來站崗……”經過兩年的連隊生活,他接受磨礪,感受收獲。在接下來的日記中,他道出了另一番心里話:“?工作有分工,干啥都光榮?,軍營有權選擇我,而我卻不能像逛商店、挑商品那樣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只有負責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才能算是優(yōu)秀的士兵?!?/p>

講到這兩篇日記,或許有人會問,他的日記怎么會在我手上?那是老兵退伍離隊的最后一天,朱本澤穿著已經摘下肩章和領花的軍裝,帶著大紅花,握著老指導員的手,熱淚盈眶。他說:指導員,我朱本澤能有今天,都是在連隊鍛煉的結果。馬上就要離開連隊了,真舍不得。我這有本日記。我把當兵這幾年的困惑、感悟和經歷都記在了里面。我想把它留在連隊,希望對后來的戰(zhàn)友有所幫助。老指導員含淚替大家收下了這本珍貴的日記,并傳到了我這一任指導員手里。

從朱本澤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在連隊的成長過程,就是努力培養(yǎng)工作責任感,并把這種責任感轉化為愛崗敬業(yè)實際行動的過程。他在退伍時能給連隊留下日記,說明他的這種責任感,已經轉化為他自身的一種內在素質。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被銀行第一個招聘錄用。

(二)連隊嚴格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可以磨練我們成才所需的意志品質

俗話說的好,“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馬,溫室中栽不出萬年松?!逼D苦的環(huán)境,緊張的生活,每時每刻對軍人都是一種考驗。正是這種考驗,磨練著軍人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品質。有了這樣的意志和品質,在工作和生活中才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為挫折所屈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我們連2003年退伍的溧陽籍戰(zhàn)士黎永剛,入伍時連初中都沒有畢業(yè),報名參加自學考試,因為文化水平低,對那些深奧的專業(yè)知識一時搞不懂,就不想學了,一度放棄了3個多月。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又拿起了書本。有一天,我就問他原因,他告訴我:之所以重新拿起書本,是因為在一次值勤時悟出了一個道理。他說:“那是在一個冬天的晚上,2點鐘要起來站崗,雖然極不情愿,但還是起來了。當時天下著大雪,我站在冰冷枯燥的崗臺上想:有什么事能難得過大冬天深夜2點起床站崗?還有什么事能比在這冰天雪地里一站兩個小時更單調乏味?這些我都能做到,我在學習上為什么就沒有這個勁呢?我想,只要我堅持,我就一定能學下來。”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小黎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讀完了規(guī)定的所有課程,獲得了大專文憑。就是因為他有著這股韌勁和執(zhí)著,退伍時,被深圳的一家公司老總看中。參加工作后,他在思想品德、管理能力和工作作風上的優(yōu)勢很快就顯現(xiàn)出來,業(yè)績非常突出,被破格提升為公司副總經理。

他去年給我來過一封信。在信中他說:“雖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乏味枯燥的崗臺上站了兩年,但我決不后悔,是連隊艱苦的環(huán)境和緊張的生活磨練了我的意志,錘煉了我的性格,是連隊嚴格的管理、系統(tǒng)的教育,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才干。假如還有機會讓我選擇的話,我還會選擇軍營,選擇我們的連隊。”

通過黎永剛的事,我們應該感到,一個人要想成才,沒有毅力是不行的。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你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是不能缺少的。而這些基本素質,在連隊尤其是在我們警勤連,你將得到全面的磨練和提高。

(三)連隊緊張有序的工作訓練,可以培養(yǎng)我們成才所需的實際能力

在我們連隊,無論是隊列訓練、升旗訓練、心理訓練,還是日常生活管理,我們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進行的是正規(guī)化訓練和管理,著重培養(yǎng)、練就軍人緊張快速、雷厲風行的戰(zhàn)斗作風和組織、管理、協(xié)調等多種綜合能力。我們每周組織警衛(wèi)人員模擬營門衛(wèi)兵處理各種糾紛,并召開勤務分析會,讓大家集體會診,提出最佳處理辦法,就是為了鍛煉提高大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公勤人員模擬辦文、辦事,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大家認真、細致、周到的工作作風;我們模擬組織大型活動,讓大家自己排兵布陣、模擬連隊干部組織訓練,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鍛煉大家組織管理能力;我們組織有一定技術的放映員、駕駛員、打字員、炊事員分類比武、技能競賽,目的是為了給大家創(chuàng)造一個競技環(huán)境,做到精益求精。我們這樣做,就是要大家在緊張的工作和訓練中不知不覺地鍛煉能力,提高素質,打好成才的基礎。

最近,我作了一次統(tǒng)計,我們連自95年組建以來,先后有400多名同志在這里工作和生活過,他們當中有42%的同志受到各種獎勵,60%以上的同志通過“兩用人才”培養(yǎng)取得中專以上學歷或掌握一門實用技能,有12人考取軍校。去年退伍的39名戰(zhàn)士中,有3人被地方事業(yè)單位錄用,17人成為地方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生產和管理的負責人,有12人利用學到的本領在家鄉(xiāng)成為致富帶頭人。從我們身邊看,現(xiàn)在正在研究生隊攻讀作戰(zhàn)指揮學碩士學位的我們的老連長孔祥峰,原來就是我們連的公勤班戰(zhàn)士。還有我們院計算機教研室的曲文虎教員,原來也是我們連的警衛(wèi)排戰(zhàn)士。他們的成長進步離不開自身的主觀努力,更離不開在連隊的鍛煉和積累。

以上我和大家一起探討了怎樣看待人才,回答了警勤連戰(zhàn)士可以成才的理由。也許有同志會說:“這些問題我已經明白了,但我不知道究竟怎樣做才能成才?”下面,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怎樣做才能成才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要想成才,關鍵要靠自己努力。聯(lián)系咱們自己工作和生活實際,我感到大家應該自覺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要立足本職努力干

愛崗敬業(yè),干一行愛一行,是對軍人的基本要求。我們不能說為了成才,就把自己的工作丟在一邊,這是不對的。要知道,干工作的過程,就是自己成才的過程。

有的同志可能會在心里說:“連隊的工作、生活那么緊張,條件有限,甚至可以說是艱苦,壓力太大,有時勁頭不足。”對此,大家應該非?,F(xiàn)實地想一想,我們那些常年在雪域高原、沙漠邊陲的戰(zhàn)友,與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相比,他們在惡劣的條件下,癡心不改,堅守崗位,創(chuàng)造業(yè)績,可謂是“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與他們相比,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事實上,成才與自然環(huán)境沒有多大的關系,無論條件怎樣,都要干好工作,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你就已經走在成才的道路上了。

無數(shù)的事實說明,只要有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和嚴格要求的工作標準,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大家都說在通信站能學到技術,可是通信站尤其是話務班的工作也是很枯燥的,成千上萬個電話號碼要背,成百上千個問候語每天都要重復,上千條技術數(shù)據要熟記,但是她們就是憑著對本職崗位執(zhí)著的追求,贏得了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的光榮稱號。

因此,一個真正的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們都是把成才的著眼點和出發(fā)點放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的。如果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干不好,不想干,那你還談什么成才呢?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二)要擠出時間刻苦學

勤奮學習是成才的前提。我們連隊一直堅持有計劃地組織大家進行學習,盡可能地為大家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但僅靠連隊組織是不夠的,必須靠自己擠時間,多學一點,學深一點。

有的同志說:“工作那么緊張,每天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哪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辈诲e,大家每天站崗執(zhí)勤,苦不苦?確實苦,累不累?肯定累。站崗值勤一天下來6、7個小時,確實想歇一歇,休息一下。而正是在這“歇一歇,休息一下”的過程中,就可能白白地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間。關于業(yè)余時間,我粗略地計算過,每天有24個小時,除掉站崗執(zhí)勤大約7個小時,學習、訓練大約3個小時,睡覺8個小時,就餐大約1個多小時,文體娛樂和處理雜務用掉大約1個小時,那么還有近4個小時的業(yè)余時間。在大家服役的兩年里,業(yè)余時間總共有近3000個小時,相當于120天還多。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魯訊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我們連隊已考取軍校的12名同志,他們都是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學有所成的。我想,只要大家善于“擠”,就能巧妙地抓住稍縱即逝的寶貴光陰,比別人獲得更多的時間財富,用來學習求知。如果做到了這一點,我相信,你將會與眾不同。

(三)要自我加壓勤鍛煉

大家都知道“臥薪嘗膽”這個典故,它告訴我們舒舒服服是成不了大事的。我們要想在崗位上有所建樹,就要發(fā)揚“臥薪嘗膽”的精神,自我加壓,發(fā)奮圖強,勤于鍛煉。

在我們連隊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是有很多鍛煉機會的。比如說,當好一名骨干可以鍛煉你的指揮和管理能力;當好一名普通的警衛(wèi)戰(zhàn)士,善于妥善處理各種糾紛,可以鍛煉你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連隊舉辦活動,你主動承擔,可以提高你的組織能力;生活中遇到困難,你想方設法去克服,可以鍛煉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你善于自我加壓,鍛煉的機會可以說無處不在。多一次鍛煉,就多了一份成才的積累,也就多了一份成才的希望。

人生從這里啟航,成才從這里起步。同志們,不要停留觀望,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自己,從現(xiàn)在做起,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成才之路就在你的腳下。

今天就講到這里,下課。

成功之路就在腳下素材 成功的道路就在腳下篇三

路就在自己腳下:黑龍江小村官成就大事業(yè)

2009-04-22 00:00:00 作者:王繪灃 邵? 來源:黑龍江日報 瀏覽次數(shù):721 網友評論 0 條眼下正值鄉(xiāng)村大忙季節(jié),在海林市海林鎮(zhèn)蔬菜村,人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個年輕人的身影,他或是騎著摩托車穿梭往來于田間地頭,或是鉆進大棚溫室與菜農攀談商討。他叫康偉,許多村民都稱...眼下正值鄉(xiāng)村大忙季節(jié),在海林市海林鎮(zhèn)蔬菜村,人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個年輕人的身影,他或是騎著摩托車穿梭往來于田間地頭,或是鉆進大棚溫室與菜農攀談商討。

他叫康偉,許多村民都稱他“小康”、“康書記”。今年28歲的康偉,出生在海林市海林鎮(zhèn)雙橋村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對農村的貧窮落后有著深切體會。2004年,他從東北農業(yè)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去北京的機會,報名參加了我省“村村大學生行動計劃”,回到了家鄉(xiāng)海林市并選擇了蔬菜村,決心用他所學的知識報效家鄉(xiāng)父老。他被海林鎮(zhèn)黨委任命為蔬菜村黨委副書記,開始了兩年的農村工作和生活。

蔬菜村是海林市最大的一個行政村,也是海林市乃至牡丹江地區(qū)蔬菜產業(yè)的龍頭村??祩サ饺魏?,充分利用村里1400平方米的“科技樓”,多次協(xié)調邀請農業(yè)專家、教授到村里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他還依托國際互聯(lián)網豐富的信息資源,幫助村民上網宣傳,拉客戶、找定單。如今全村棚室總面積已經達160萬平方米。去年,僅西紅柿一項就出口俄羅斯1200多萬公斤。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康偉協(xié)助村委會建設了海林市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為蔬菜交易提供了平臺,年交易蔬菜量達5億斤,蔬菜產業(yè)為全村創(chuàng)收3000多萬元。

寒來暑往,一晃兒,康偉到蔬菜村工作已是第5個年頭。如今,康偉已經在這里娶妻生子。相比那些在城市里發(fā)展的同學,他不感自卑,反而自豪。他說:在這片廣闊的田野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鄉(xiāng)親們需要我!

騎車走遍了蔬菜村的上萬畝耕地。

“嘗嘗俺們出產的西紅柿,出口到俄羅斯呢!”

幫助村民建大棚。

幸福的三口之家。

教村民學上網查信息。

成功之路就在腳下素材 成功的道路就在腳下篇四

成功之路在腳下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來自初2017級(4)班,我演講的題目是《成功之路在腳下》。

再過一個月,我們的同學就要參加期末考試了。要想成功,就必須有目標。在這決定人生旅程的關鍵時候,有的同學早就有了自己的目標,正在為實現(xiàn)目標而奮力拼搏;有的同學雖然還沒有正式確定自己的目標,卻也在暗自努力,希望到時候能更上一層樓;但還有一些同學,至今還昏昏沉沉,得過且過,沒有自己的目標。當然,目標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必須付諸行動,要知“行動才是果實,言語不過是樹葉”。

成功之路是充滿失敗的路。就像剛剛結束的模擬考,有的同學就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這滋味是痛苦的。這個時候,有兩條路:一條是一蹶不振之路,這條路通向徹底失??;另一條路是吸取教訓,重新來過之路,這條路通向成功或者失敗,但道理很清楚,只有踏上這條路,才會有成功的希望。

成功之路無坦途,只要有目標,恒心和勤奮,不畏失敗,成功會向你走來。同學們,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腳下,請你珍惜。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上學期舉行的“2018《紅豆》系列中小學文學創(chuàng)作征文大賽”中,我校初二年級羅增濤、韋詩羽同學經過層層選拔,在全市范圍內脫穎而出,其中,羅增濤榮獲三等獎,韋詩羽榮獲優(yōu)秀獎。我校區(qū)初二語文備課組榮獲“2018《紅豆》系列中小學校園文學創(chuàng)作征文大賽”優(yōu)秀組織獎。

梁毅副校長給初二語文組頒獎。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選拔賽中,我校區(qū)啦啦操隊,()挑戰(zhàn)極限,參加比校園組更高級別的公開組比賽,在多只高水平隊伍的比拼中榮獲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

梁毅副校長、譚冠毅副主任為啦啦操指導教師和參賽隊員頒獎。

升旗儀式結束后,由政教處劉聰副主任總結上一周學校工作。在剛剛結束的校運會中,全體師生以熱情和汗水展現(xiàn)了三中人的風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彰顯了“真·愛為本,追求卓越”的三中精神。劉副主任希望師生們繼續(xù)以昂揚的精神,積極參與元旦嘉年華的籌備工作。接著,劉聰副主任肯定了上一周值周班級初2017級(3)班的工作,贊揚了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的班級風氣,并鼓勵本周值周班級初2017級(4)班繼續(xù)發(fā)揚三中精神,承擔好校園主人翁的角色。

作者:梁艷婷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717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