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4:28:05
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五篇)
時間:2023-01-11 14:28:05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篇一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創(chuàng)建示范學校,使科普教育能有計劃、有步驟、有實效地進行,特成立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組織機構與領導小組。

一.領導組機構成員名單 組長:郭莉(校長)

副組長:吳李盈(書記)、姚偉(副校長)、樊軍俠(輔導員)、成員:楊娟(政教處主任)、劉潔(教導處主任)、劉明濤(電教主任)、連紅娟(教科研主任)、張存才(總務處主任)

二.創(chuàng)建工作執(zhí)行機構成員名單 組長:姚偉

副組長:楊娟、劉潔、劉明濤、連紅娟 成員:各年級組長

政教處:高科

科普教師:張楠、信瑩

三.項目指標總負責人 組織領導:張梅

基礎設施:戴強、王宇、董彥、石鑫 科普活動:張楠、信瑩

四.領導小組職責

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創(chuàng)建是學校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普及科普知識的重要途徑,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小組是學校的核心,是學校科技教育發(fā)展方向的引領者。為了充分發(fā)揮領導小組的作用,現(xiàn)制訂如下職責:

1.掌握學校科技教育的辦學方向和辦學宗旨,確定學校的辦學目標,堅持學校良好的科教興國、科技興校發(fā)展理念。制定完善規(guī)章制度,保證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納入學??萍冀逃w,正常運行。2.協(xié)調校內外各部門之間關系,爭取社會各部門的支持,努力創(chuàng)造科普教育內部和外部的良好環(huán)境。

3.制定每年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宣傳活動計劃,并指導好教師開展好科普教育宣傳活動。

4.成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社團,設專項活動經(jīng)費。

5.加強行政白班、夜班24小時值班管理,保持行政人員、值班人員通信暢通,及時掌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學生生活秩序。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7.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轄區(qū)內或鄰近地區(qū)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后,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地震后10分鐘內到本單位集結待命。

8.領導小組在上級統(tǒng)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校內搶險救災。(1)迅速發(fā)出緊急警報(連續(xù)的急促鈴聲和口哨聲),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到指定的避險場地。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tǒng)(應急照明系統(tǒng)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xiàn)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9.積極開展震后心理干預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穩(wěn)定人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

10.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上級有關部門。11.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五.領導及成員分工

劉鶴:整體規(guī)劃學??萍冀逃?、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孫玉龍:全面負責創(chuàng)建過程的指導與監(jiān)督。

王莉:負責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課程滲透與專題課程安排。張梅:具體負責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的組織管理。孫鐵林:組織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科普教育實踐研究。

董彥:負責各年級、班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拓展科普教育課外、校外和社區(qū)活動。戴強: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主題活動。

趙金艦:具體負責科技教育校園環(huán)境建設與管理,不斷完善硬件設施,不斷優(yōu)化內部管理。

石鑫:具體負責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中有關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

武春艷:具體負責學校創(chuàng)建、科普教育校本培訓、教研活動等。

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宣傳志愿者隊伍 教師隊伍:地理學科教師

張楠、信瑩等 學生隊伍:校學生會干部及各年級學生會成員。

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篇二

珍惜生命,加強“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馬鞍山七中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眳R報材料

馬鞍山市第七中學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一、學校基本情況

馬鞍山七中建于1964年8月,占地35196平方米,建筑面積13600多平方米,現(xiàn)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600余人,在職教職工150人,專任教師合格率100%,中高級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shù)的70%以上。學校坐落在城市新區(qū)中心,擁有以華東地區(qū)首家傾斜式校園天象館為代表的完備的教育教學設施,合理的布局、綠色的校園,以及人性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構成了美麗的校園,令人賞心悅目,充滿現(xiàn)代氣息。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秉承“求真求新”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辦學為民、科普特色、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辦學方針,把科普教育作為自己的辦學特色,按照“課堂普及、活動延伸、科研先導、質量為本”的思路,大力開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斷追求新高度,提高辦學水平,學校從一所昔日城郊結合部的薄弱學校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化的先進學校,2005年11月被安徽省教育廳正式批準為“安徽省特色初中”。

幾年來,我校先后獲得了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全國人才幼苗培養(yǎng)基地、中國少科院科普基地、安徽省少年科學院二級分院及會員單位、創(chuàng)建教育實踐基地、全國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推廣廠(事)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檔案管理省一級先進單位、馬鞍山市首屆文明單位標兵、馬鞍山市教學研究基地等榮譽。學校辦學水平逐年上升,已連續(xù)五次獲得兩年一度的馬鞍山市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優(yōu)秀等級,學校已逐步發(fā)展成為我市公辦品牌學校。

二、主要做法

我校對實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高度重視,以省、市兩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己藰藴省睘闃藴剩粩嗯?,使得創(chuàng)建工作不斷深入。去年底,市地震局、市科協(xié)、市教育局聯(lián)合啟動“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眲?chuàng)建工作后,我校根據(jù)自身科普特色的實際情況,首先成立了以校長、書記為組長的創(chuàng)建領導小組,明確職責,進行責任分解,形成了校長書記決策,分管校長牽頭,各部門組織實施,班主任、輔導員老師落實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眲?chuàng)建機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創(chuàng)建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按照“宣傳先導,課堂普及,打造陣地,凸顯活動”的創(chuàng)建思路,不斷實施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宣傳先導,營造“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校園氛圍

今年初我校就啟動了“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眲?chuàng)建工作,首選的是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營造創(chuàng)建氛圍,在這過程中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開了“四會”,即行政辦公會、全體教師會、全體班主任會、全體學生會,通過這四個會議進行各個層面的宣傳動員。二是利用校園載體宣傳。即:利用校園電視網(wǎng)、廣播網(wǎng)、宣傳櫥窗、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等宣傳平臺進行“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宣傳。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減災法》專題宣傳欄,5月份在“5.12”活動期間分別出了一期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欄和黑板報,進行了一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方面的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也進行了不少次數(shù)的防震減災宣傳,通過這些宣傳,營造了濃厚的校園“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校園氛圍,強化了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

(二)課堂普及,讓學生人人受到“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在創(chuàng)建活動中,我們注意發(fā)揮課堂在“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過課堂讓學生受到深入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在這方面我們安排了“四種”課堂,一是專門安排地理老師對初

一、初二各班級上“防震減災知識教育”課,每學期不少于兩節(jié),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預報和自救互救知識。二是安排“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電教課,下雨天學校大課間活動不能進行,我們就利用學校電視網(wǎng)組織學生在班級觀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們有意識地安排“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片,讓學生觀看,通過視覺效果讓學生受教育。三是每學年安排不少于兩節(jié)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班會課,主題內容由政教處安排,班主任實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一次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講座課,由相關專家進行,比如,今年5月12日我校就邀請了市地震局陳研究員給我校學生進行防震減災專題講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這“四種”課堂,使我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較好的效果。

(三)打造陣地,搭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有效平臺

為了保證“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能夠實施,我們利用學?,F(xiàn)有資源開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這樣做還很不夠,還需要更多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專項活動設施,必須搭建新的平臺,以適應教育的需要。為此,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來,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會實踐活動平臺。我們比較重視利用社會資源進行“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比如:我校和市地震局開展共建活動,得到了市地震局領導和專家的指導和幫助,最近我們還準備帶學生到市地震臺實際感受。又比如:我校和市氣象局是共建單位,每年我們都帶學生到氣象局科技館參觀學習,其效果是在學校不能做到的,最近幾年,我們每年還帶學生到江蘇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上??萍拣^、安徽科技館等參觀學習,尤其是學生在科技館內“地震小屋”體驗地震,其效果非常的好。另一方面在校內搭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專項教育平臺。雖然我校教育用房緊張和教育經(jīng)費短缺,我們還是擠出教學用房和經(jīng)費,建設了一個宣傳內容比較全面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展室,專門用于“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對學生開放,對社會開放。這一平臺建設標志著我?!胺勒饻p災科普教育”進入了正?;?,我們將在這一平臺上把“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做的更好。

(四)凸顯活動,以活動提升學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

在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钡倪^程中,我們注重活動的開展,注重讓學生有實踐體驗,通過實踐和體驗增強學生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學生防震減災能力。為此,我們組

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篇三

亳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我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規(guī)范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管理,進一步發(fā)揮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充分吸取5.12汶川大地震經(jīng)驗教訓,提高地震科普宣傳活動實效,根據(jù)《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皖政辦〔2007〕13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顒拥闹笇枷胧牵阂云占翱茖W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宗旨,以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保障一方平安為目標,主動、慎重、科學、有效地開展地震科普宣傳教育,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防震避震能力,保護中小學生生命安全和學校地震安全。

第三條 全市中小學校要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教育方式,豐富宣傳教育內容,提高宣傳教育水平與實效。

第二章 申報資格與條件

第四條 申報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資格:經(jīng)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具備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條件的中、小學校。

第五條 申報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成立有學校領導負責的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領導小組,將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列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和考核內容;

(二)學校制定較健全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計劃和管理規(guī)章制度,建立完整的防震減災科普活動檔案;

(三)建立防震減災科普輔導員隊伍。輔導員應掌握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熱心地震科普宣傳教育,具有一定的輔導經(jīng)驗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

(四)學校能夠為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提供經(jīng)費和條件支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印發(fā)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材料,購置宣傳教育教學設備;

(五)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室面積不小于50平方米,有一定數(shù)量的地震科普圖書、展板、掛圖和展品;室外科普知識宣傳櫥窗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定期更換櫥窗內容,每年不少于2次;

(六)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2個學時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教

育;建立課外地震科普知識興趣活動小組;參加或組織防震減災知識競賽、講座、科普夏令營;到地震臺、地震遺址遺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地震應急指揮中心以及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參觀學習。

學校每年開展或者參與各類活動不少于2次,參加活動的學生數(shù)量不少于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80%;

(七)學校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社區(qū)宣傳、下鄉(xiāng)宣傳、家庭宣傳、廣場宣傳等防震減災社會宣傳活動;

(八)在學校網(wǎng)站或校辦刊物上開辟地震科普宣傳專版或專欄;采用多媒體教育、廣播、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等傳媒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防震減災教育;

(九)制定學校地震應急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地震應急演練,開展地震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模擬演習,不斷提高學生的應急能力。

第六條 申報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應提供以下材料:(一)申報報告;

報告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基本情況; 2.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情況; 3.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計劃;

(二)亳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申報表(見附件);

(三)證明符合申報條件的有關材料。

第三章 認定與命名

第七條 市地震局會同市教育局、市科協(xié)負責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組織考核認定。學校所在地地震部門對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第八條 申請單位向所在縣(區(qū))地震局(辦)提交申報材料??h(區(qū))地震局(辦)、教育局、科協(xié)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審查合格的報市地震局。

第九條 市地震局會同市教育局、市科協(xié)對申報單位的材料進行審查,對申報學校進行實地考查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學校由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協(xié)聯(lián)合發(fā)文命名,頒發(fā)《亳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證書》,授予“亳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迸曝?。

第四章 監(jiān)督檢查

第十條 “亳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睉斪悦蟮牡诙昶?,將工作總結報所屬縣(區(qū))地震局(辦)備案(一式兩份)。

第十一條 市地震局會同市教育局、市科協(xié)將定期或不定期對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開展活動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取消其資格,收回證書和牌匾。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亳州市地震局負責解釋。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執(zhí)行。

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篇四

為學生的安全奠基

江口鎮(zhèn)中心小學

中國地震局發(fā)布的《國家防震減災規(guī)劃》中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強烈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占全球陸地面積的7%,但20世紀全球大陸35%的七級以上地震發(fā)生在中國,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120萬人,中國占59萬人,居各國之首。緊鄰北川的四川安縣桑棗中學,在“

5、12”大地震中全校2200多名師生成功疏散,無一傷亡,這得益于平時的多次演習;中國救援醫(yī)學創(chuàng)始人李宗浩哀嘆于汶川地震中人們對一些必備救助常識的缺乏,很多病人因為救助方法不當而造成終生輾轉于床榻上的截癱。這充分說明掌握防震逃生與救助技能對一個人的終身發(fā)展是多么重要。

江口鎮(zhèn)中心小學自2007年起就在學生中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及研究,搭起了創(chuàng)建少年兒童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學校的舞臺,并逐步彰顯辦學特色。

一、學?;厩闆r

江口鎮(zhèn)中心小學現(xiàn)占地4320余畝,綠化面積達400平方米,地處彭山縣江口鎮(zhèn)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布局合理,環(huán)境幽雅,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建有綜合實驗樓、辦公樓。教學設備齊全,有普通教室和計算機教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實驗室等各類專業(yè)室。計算機寬帶網(wǎng)進入教室,每個教室配有多媒體。學校2500平方米的運動場,籃球場、綜合實踐室等,這些設施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個性發(fā)展空間,也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物質保 障。

學校目前有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8人,教職工24人,專職教師近22 人,其中高級教師11人,市及學校各類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共3人,學歷達標率100%,一流的師資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學校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教育教學質量好,體藝教育卓有成效,具有鮮明個性的體藝特色辦學體制,備受社會各界好評。

二、強化領導,確保科普示范學校工作落到實處

為搞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親自抓,安辦具體抓,制定工作計劃,研究完善工作方案及預案,從組織機構、經(jīng)費投入、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解決防震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防震減災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健全各項制度,明確職責,確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常態(tài)化進行。

三、加大投入,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為了搞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我校投入資金,配備必要的防震減災教學設施及圖書資料等,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的宣傳提供必要的條件。

1、學校在所有的教室投資建成了具備上網(wǎng)條件的先進電子備課室,為教師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提供了先進的備課手段、便利的資料查詢、快捷的課件制作條件。

2、學校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建成了多媒體網(wǎng)絡設備,為學生接受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提供了培訓場所和網(wǎng)上自由獲取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知識,查閱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知識資料的現(xiàn)代媒體手段。3、2011年春,我校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建成校園監(jiān)控系統(tǒng),不僅可以對校園個關鍵部位實現(xiàn)全天24小時監(jiān)控錄像。

4、學校還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站,運用網(wǎng)絡豐富的資源,開放的環(huán)境,快捷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四、采取措施,確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扎實推進

為了確保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爭創(chuàng)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

(一)、通過活動,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近年來,我校極為重視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1、舉辦專題講座。為了增強師生及家長的防震減災意識,我校邀請市地震局、市科技局的領導、專家到我校作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專題講座,同時學校領導也親自為師生作防震減災報告。近年來,我校舉辦了多期由全體師生參加的防震減災知識科普講座。

2、利用板報、專欄等形式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我校利用校園網(wǎng)、防震減災活動室、校園宣傳欄等宣傳陣地不定期舉辦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專欄,同時不定期要求各班辦好防震減災知識宣傳黑板報。不僅如此,我校還通過校園廣播、手抄報等形式宣傳防震減災知識。

3、利用教室多媒體等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我們利用校園多媒體 系統(tǒng)播放地震科普光盤。

4、通過征文、演講比賽和知識競賽等形式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這種形式簡便易行,喜聞樂見,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很受師生們喜愛。經(jīng)抽查,我校100%以上的學生掌握了地震應急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等。

5、利用主題班會、上科普課等形式宣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等。我們每一學期都要求每班至少召開一次以“防震減災”為主題的班會,同時上兩課時以上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課。

6、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動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我們要求學生將自己學到的防震減災知識傳授給家庭,保證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掌握防震、避震、逃生等知識。使防震減災工作由點到面,由學校到社區(qū)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7、通過網(wǎng)絡學習活動增強師生對地震知識的認識。目前,師生基本知道了:a、在上課時遇到了地震應該怎么辦?b、在家里遇到了地震怎么辦等知識。

(二)、強化演練,確保師生真正掌握逃生和救護能力。近年來,我校極為重視防震減災演練工作,學校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大型防震演習活動。演習前我們制定預案,根據(jù)各班學生的基本情況,編制應急疏散體系流程圖,將演習疏散的順序、通道及注意事項等規(guī)定的清清楚楚,做到疏散路線互不交叉,不混走,避免擁擠、踩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發(fā)揮示范,廣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經(jīng)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我校被認定為“彭山縣教育局防震減災示范學?!薄榱税l(fā)揮“示范?!钡淖饔茫傊?,經(jīng)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我校防震減災工作扎實開展,成效顯著,獲得了彭山縣“防震減災示范?!钡墓鈽s稱號,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評價和關注,我們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領導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離。今后,我們將繼續(xù)高舉科研興校的旗幟,在上級教育部門及防震部門的領導幫助下,加大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研究、探索力度,為全面實施學生素質教育,培養(yǎng)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防震減災示范校創(chuàng)建匯報材料篇五

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濟源市沁園中學

中國地震局發(fā)布的《國家防震減災規(guī)劃》中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強烈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占全球陸地面積的7%,但20世紀全球大陸35%的七級以上地震發(fā)生在中國,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120萬人,中國占59萬人,居各國之首。緊鄰北川的四川安縣桑棗中學,在“

5、12”大地震中全校2200多名師生成功疏散,無一傷亡,這得益于平時的多次演習;中國救援醫(yī)學創(chuàng)始人李宗浩哀嘆于汶川地震中人們對一些必備救助常識的缺乏,很多病人因為救助方法不當而造成終生輾轉于床榻上的截癱。這充分說明掌握防震逃生與救助技能對一個人的終身發(fā)展是多么重要。

濟源市沁園中學自2007年起就在學生中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及研究,搭起了創(chuàng)建少年兒童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學校的舞臺,并逐步彰顯辦學特色。

一、學?;厩闆r

濟源市沁園中學創(chuàng)辦于1982年,現(xiàn)占地120余畝,建筑面積49500 余平方米,地處濟源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布局合理,環(huán)境幽雅,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按24規(guī)制72個教學班設計,可容納學生3600人,按國家一類學校標準建有綜合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公寓樓、教師公寓樓、后勤樓。教學設備齊全,有普通教室和計算機教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實驗室、心理咨詢室等各類專業(yè)室100余個。計算機寬頻網(wǎng)進入教室,每個教室配有多媒體。學校將建成國際標準全塑400米的田徑場,籃球場(10個)、排球場、乒乓球臺、音樂館、美術館、多功能報告廳、琴房、綜合實踐室,一流的設施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個性發(fā)展空間,也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物質保障。

學校目前有5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600人,教職工近200人,專職教師近190 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2人,中學一級教師50人,省、市及學校各類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共37人,學歷達標率100%,一流的師資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學校內抓管理,外樹形象,譜就了“爭創(chuàng)高品位、有特色、現(xiàn)代化一流學?!钡膷湫缕?,教育教學質量連年穩(wěn)居全市前列,體藝教育卓有成效,先后為國家隊、河南省體工隊、省體校和高一級學校培養(yǎng)輸送240名體育優(yōu)秀人才,為國家培養(yǎng)5名一級運動員和51名二級運動員,并奪得國家級季軍8個,省級冠軍28個,數(shù)十次組團參加省內外體藝大賽,榮獲多項獎勵;全力實施課題帶動戰(zhàn)略,五項國家級課題研究成效顯著,具有鮮明個性的體藝特色辦學體制,備受社會各界好評。學校受到了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河南電視臺、教育時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關注報道,被原國家教育司司長李一本同志譽為“人才騰飛的基地”。

近年來,學校獲得了“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貫徹國家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全國中學生籃球協(xié)會會員學?!?、“河南省青少年體育項目訓練基地”、“河南省籃球傳統(tǒng)項目學?!?、“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學?!薄词惺着摹笆痉秾W?!?、“地市級文明單位”、“地市級花園式單位”、“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濟源市教育科研基地學校”、“濟源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市綠化先進單位”、“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濟源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钡壬习夙棙s譽稱號。

二、強化領導,確保科普示范學校工作落到實處

為搞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親自抓,副校長具體抓,制定工作計劃,研究完善工作方案及預案,從組織機構、經(jīng)費投入、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解決防震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防震減災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健全各項制度,明確職責,確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常態(tài)化進行。

三、加大投入,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為了搞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我校投入資金,配備必要的防震減災教學設施及圖書資料等,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的宣傳提供必要的條件。

1、學校在三個苑區(qū)所有的學科備課室投資建成了具備上網(wǎng)條件的先進電子備課室,為教師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提供了先進的備課手段、便利的資料查詢、快捷的課件制作條件。

2、學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建成了1座多媒體報告廳,56個教室全部安裝了多媒體網(wǎng)絡設備,為學生接受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提供了培訓場所和網(wǎng)上自由獲取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知識,查閱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知識資料的現(xiàn)代媒體手段。3、2010年春,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融校園監(jiān)控和校園廣播為一體的校園閉路電視系統(tǒng),不僅可以對校園個關鍵部位實現(xiàn)全天24小時監(jiān)控錄像,還可以作為校園廣播對全校56教學班實施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廣播。

4、學校還充分利用學校網(wǎng)站:。運用網(wǎng)絡豐富的資源,開放的環(huán)境,快捷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四、采取措施,確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扎實推進

為了確保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爭創(chuàng)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

(一)、通過活動,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近年來,我校極為重視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1、舉辦專題講座。為了增強師生及家長的防震減災意識,我校邀請市地震局、市科技局的領導、專家到我校作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專題講座,同時學校領導也親自為師生作防震減災報告。近年來,我校舉辦了多期由全體師生參加的防震減災知識科普講座,近萬人次受到了教育。

2、利用板報、專欄等形式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我校利用校園網(wǎng)、防震減災活動室、校園宣傳欄等宣傳陣地不定期舉辦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專欄,同時不定期要求各班辦好防震減災知識宣傳黑板報。不僅如此,我校還通過校園廣播、手抄報等形式宣傳防震減災知識。

3、利用教室多媒體等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我們利用校園多媒體系統(tǒng)播放地震科普光盤、錄像等。

4、通過征文、演講比賽和知識競賽等形式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這種形式簡便易行,喜聞樂見,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很受師生們喜愛。經(jīng)抽查,我校60%以上的學生掌握了地震應急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等,并能夠撰寫學習心得和科普文章等。

5、利用主題班會、上科普課等形式宣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等。我們每一學期都要求每班至少召開一次以“防震減災”為主題的班會,同時上兩課時以上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課。

6、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動宣傳防震減災知識。我們要求學生將自己學到的防震減災知識傳授給家庭,保證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掌握防震、避震、逃生等知識。使防震減災工作由點到面,由學校到社區(qū)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7、通過參觀等活動增強師生對地震知識的認識。如我們組織學生參觀市科技館,參觀我校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從而了解地震的成因等。目前,師生基本知道了:a、在上課時遇到了地震應該怎么辦?b、在家里遇到了地震怎么辦等知識。

(二)、強化演練,確保師生真正掌握逃生和救護能力。近年來,我校極為重視防震減災演練工作,學校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大型防震演習活動。演習前我們制定預案,根據(jù)各班學生的基本情況,編制應急疏散體系流程圖,將演習疏散的順序、通道及注意事項等規(guī)定的清清楚楚,做到疏散路線互不交叉,不混走,避免擁擠、踩踏。特別是2009年,我們與地震局、消防支隊等單位聯(lián)合舉行了大型防震減災緊急疏散演習。消防車、120急救車到達現(xiàn)場,通過觀看錄像、緊急疏散、現(xiàn)場包扎、滅火演練,全校師生參加,全市各中心校和市直學校領導、部分學生及家長臨場觀摩,市電視臺、日報社對此進行了報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發(fā)揮示范,廣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經(jīng)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我校被認定為“濟源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為了發(fā)揮“示范?!钡淖饔?,每年市教育局都組織全市各校相關領導和教師到我校參觀學習。截至目前,已有230余人次到我校參觀學習,發(fā)放防震減災宣傳材料5000多份。他們通過觀摩學習、參觀展室、觀看錄像、聆聽講座等,受到了極大的教育。

總之,經(jīng)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我校防震減災工作扎實開展,成效顯著,獲得了濟源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钡墓鈽s稱號,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評價和關注,我們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領導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離。今后,我們將繼續(xù)高舉科研興校的旗幟,在上級教育部門及防震部門的領導幫助下,加大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研究、探索力度,為全面實施學生素質教育,培養(yǎng)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492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