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論文腳注篇一
有很多中文期刊和畢業(yè)論文腳注尾注都要求大家用方括號,但word自動編號腳注格式里面是沒有方括號的,經過我的搜索和著摸,找到以下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查找替換法。大家一般都熟悉常用的查找和替換,但是一些特殊字符的查找和替換一般很少有人用過。如怎么批量清除段落之間多余的空行呢?我們只要查找“^p^p”,并替換為“^p”即可,這里的^p就是換行符。接下來說怎樣用特殊字符替換功能給尾注編號加方括號。如果用自定義方法加入方括號,當你調整段落順序后,參考文獻的序號不會跟著調整,這樣麻煩更大了。首先,我們還是用默認的1、2、3插入尾注,等做完了所有工作,再用word的特殊字符將尾注編號替換為帶方括號格式的[1]、[2]、[3]即可,當然也可以替換為<>{}《》等格式。具體操作辦法如下:如果用了尾注就查找尾注標記“^e“,然后全部替換為“[^&]”即可;如果用了腳注就查找腳注標記“^f”,再全部替換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時讓“不限定格式”按鈕為灰色,^&估計是通配符,但替換時不能勾選“使用通配符”選項)。
總結一下簡單的操作流程:
1、正常插入尾注 或腳注格式用1、2、3、4,全部弄完后
2、在word-編輯-替換里面,“查找”里填 ^e 或 ^f,“替換”里面填 [^&]
照著做就行了,注意查找時讓“不限定格式”按鈕為灰色 替換時不能勾選“使用通配符”選項。
二、采用宏修改方法。
sub refineendnote()dim n as integer n = 1 for each endnote in es es(n).before(“ [”)es(n).after(“]”)es(n). ft unit:=wdcharacter, count:=3, extend:=wdmove xt(“[”)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extend:=wdextend cript = false 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extend:=wdmove xt(“]”)n = n + 1 next end sub 另外講一下word尾注實現(xiàn)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編號及加方括號方法
寫論文時,參考文獻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每個雜志要求的文獻格式是不一樣的,包括在文中插入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順序等都不同。根據(jù)排列順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按插入順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內容如果要改動(包括移動、插入或刪除),對參考文獻在最后的排序影響不大,編號也好改。但如果是按插入順序排序(國內的絕大部分雜志和國外的許多雜志都是這樣的),則文章如有改動,參考文獻的增刪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會變得很煩瑣,而且容易出錯。有的編輯對這方面的要求很嚴格,把參考文獻的格式作為筆者是否認真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所以,參考文獻是我們寫論文時不容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有一個很出名的軟件reference manager是專門用來管理參考文獻的,它功能很強大,能對文獻進行二次檢索、管理,與word結合還可完成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都用它解決了參考文獻的插入問題。我只是耳聞并沒有操作過,而且該軟件是收費的,但我發(fā)現(xiàn)其實只要簡單地用word中的插入尾注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解決按插入順序排序的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排序問題。方法如下(以word2007為例):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引用”——“插入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建議選“節(jié)的結尾”。
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shù)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shù)字。
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文章所需格式(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文章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
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xù)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xiàn)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xù)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9、切換到普通視圖,雙擊已插入的尾注序號,如雙擊“1”,這時最下方出現(xiàn)了尾注的編輯欄。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的越大。在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jié)插入參考文獻的,超爽!
14、再用上文談到的方法將參考文獻改成方括號格式便可。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參考文獻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請高手們不要見笑。
存在一個小問題:
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1,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
2,單擊“引用”菜單中的“交叉引用”命令。3,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
5,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帶格式)”選項。
6,單擊“插入”按鈕,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不過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注釋,word 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后按 f9 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如果 不容易只選定交叉引用編號,請連同周圍的文字一起選定,然后按 f9 鍵。
論文腳注篇二
word腳注、尾注加中括號“【1】”的方法
有很多中文期刊和畢業(yè)論文腳注尾注都要求大家用方括號,但word自動編號腳注格式里面居然沒有方括號的,連這點中國國情都不照顧,還談什么office中文版?這一難題困擾了我7年,在學校word高手經驗交流會上,這一技術難題被xx同志列為學術界3大word難題之一。我一直使用他說的變通方法,但今天,終于覺得還是麻煩,難道,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就想不到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嗎?我今天想到了用替換,但是當我還沒有琢磨出究竟的時候,一個網友的帖子進入了我的視線
--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改變尾注的編號呢?答案就在強大的word替換功能里。大家一般都熟悉常用的查找和替換,但是一些特殊字符的查找和替換恐怕很少有人用過。如怎么批量清除段落之間多余的空行呢?我們只要查找^p^p...,并替換為^p即可。這里的^p就是換行符。再說如何用特殊字符替換功能給尾注編號加方括號。很多雜志和論文要求參考文獻編號帶有方括號,但是word的腳注/尾注中默認格式中唯獨沒有方括號。如果用自定義方法加入方括號,當你調整段落順序后,參考文獻的序號不會跟著調整,麻煩更大了。
我們還是用默認的1,2,3插入尾注吧,等你做完了所有工作,再用word的特殊字符將尾注編號替換為帶方括號格式的[1],[2],[3]即可,當然也可以替換為:<>{}《》等格式。
具體操作辦法如下:如果用了尾注就查找尾注標記^e,然后全部替換為[^&]即可;如果用了腳注就查找腳注標記^f,再全部替換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時讓“不限定格式”按鈕為灰色)。簡單吧,一鍵進入新時代~牛大了!
看到這個網友寫的,我試驗了一下,很好用,太高興了,終于解決了。
^&估計是通配符,但奇怪的是替換時不能勾選“使用通配符”選項
我寫個簡單的操作流程:
1、正常插入尾注 格式用1、2、3、4,全部弄完后
2、在word-編輯-替換里面,“查找”里填 ^e,“替換”里面填 [^&] 照著做就行了,注意查找時讓“不限定格式”按鈕為灰色 替換時不能勾選“使用通配符”選項
今天終于查到了困擾已久的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采用宏修改word的尾注格式,加上中括號。
sub refineendnote()dim n as integer n = 1 for each endnote in es es(n).before(“ [”)es(n).after(“]”)es(n). ft unit:=wdcharacter, count:=3, extend:=wdmove xt(“[”)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extend:=wdextend cript = false ght unit:=wdcharacter, count:=1, extend:=wdmove xt(“]”)n = n + 1 next end sub word尾注實現(xiàn)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編號及加方括號方法
寫論文時,參考文獻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每個雜志要求的文獻格式是不一樣的,包括在文中插入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順序等都不同。根據(jù)排列順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按插入順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內容如果要改動(包括移動、插入或刪除),對參考文獻在最后的排序影響不大,編號也好改。但如果是按插入順序排序(國內的絕大部分雜志和國外的許多雜志都是這樣的),則文章如有改動,參考文獻的增刪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會變得很煩瑣,而且容易出錯。有的編輯對這方面的要求很嚴格,把參考文獻的格式作為筆者是否認真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所以,參考文獻是我們寫論文時不容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有一個很出名的軟件reference manager是專門用來管理參考文獻的,它功能很強大,能對文獻進行二次檢索、管理,與word結合還可完成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都用它解決了參考文獻的插入問題。但這個軟件不是免費的(d版的不算),而且對于一些不是很高手的人來說,把rm的功能都開發(fā)出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對rm就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我發(fā)現(xiàn)其實只要簡單地用word中的插入尾注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解決按插入順序排序的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排序問題。方法如下(以word2000為例):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腳注和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建議選“節(jié)的結尾”。
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shù)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shù)字。
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
6.對著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xù)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xiàn)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xù)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
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這時最下方出現(xiàn)了尾注的編輯欄。(word2007為ctrl+alt+d)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xù)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xiàn)了,選中它,刪除。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的越大。在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jié)插入參考文獻的,具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參考文獻的方法,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請高手們不要見笑。
存在一個小問題:
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1,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
2,單擊“插入”菜單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
5,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選項。
6,單擊“插入”按鈕,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不過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注釋,word 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后按 f9 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如果不容易只選定交叉引用編號,請連同周圍的文字一起選定,然后按 f9 鍵。
關于[1][2][3]類的腳尾注格式問題,與各位分享(修改)
1.首先,按照普通方式插入腳尾注
+h喚出替換窗口
3.前一個替換欄輸入^f(此是腳注,尾注用^e)
4.替換為欄為〔^&〕(這里不管是腳注還是尾注都不用變)
word2007插入選項卡特殊符號組不見了怎么辦?
1、打開word2007
2、單擊開始按鈕
3、單擊下面的word選項
4、在彈出的對話框里單擊左邊的加載項選項
5、看到下面的管理了嗎?看到就選擇下拉菜單里面的com加載項,然后點轉到
6、看到了吧,下面的office special symbol input add-in前面打上對號,點擊確定就搞定了
替換空行:
查找/替換——查找內容:^p^p——替換內容:^p
論文腳注篇三
腳注格式
一、文獻類型標識
1.常用文獻類型用單字母標識,具體如下:(1)期刊[j](journal)(2)專著[m](monograph)(3)論文集[c](collected papers)(4)學位論文[d](dissertation)(5)專利[p](patent)
(6)技術標準[s](standardization)(7)報紙[n](newspaper article)(8)科技、會議報告[r](report)(9)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10)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z]。
2.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用雙字母標識,具體如下:(1)磁帶[mt](magnetic tape)(2)磁盤[dk](disk)(3)光盤[cd](cd-rom)(4)聯(lián)機網絡[ol](online)(5)db——數(shù)據(jù)庫——(data base)
(6)cp——計算機程序——(computer program)(7)eb——電子公告——(electron bulletin)
? 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方法為:[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例如:(1)聯(lián)機網上數(shù)據(jù)庫[db/ol](data base online)(2)磁帶數(shù)據(jù)庫[db/mt](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3)光盤圖書[m/cd](monograph on cd-rom)(4)磁盤軟件[cp/dk](computer program on disk)(5)網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
(6)網上電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二、編輯本段文獻類型標識著錄格式
1.期刊:著者.題名.刊名[j].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2.專著:著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論文集:著者.題名.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著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題名[p].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技術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7.報紙:著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8.科技報告:著者.題名[r].保存地點.年份
9.電子文獻:著者.題名[電子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文獻出處(出版者或可獲得網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10.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論文著者.論文題名[a].論文集編者(任選).論文集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1.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著者.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2.網上檢索:[ ]河南省衛(wèi)生廳,2013工作報告,網址:——(2013.12.11)
【外文文獻】引文及參考文獻中的論文排序方式和中文文獻基本相同;書名及刊名用斜體字,期刊文章題名用雙引號;是否列出文獻類型標識號及著作頁碼(論文必須列出首尾頁碼)可任選;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頁碼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外文文獻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題名之后的括號內附上中文譯文),切忌僅用中文表達外文原義。編輯本段舉例
不論何種文獻類型,須用阿拉伯數(shù)碼外加方括弧標注其在文中的位置,其序號與所在文中序號一致。[1]
三、舉例: 1.期刊論文
[1]周慶榮,張澤廷,朱美文,等.固體溶質在含夾帶劑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度[j].化工學報,1995(3):317-323 [2] dobbs j m, wong j 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 [j].ind eng chem res, 1987, 26: 56 [3]劉仲能,金文清.合成醫(yī)藥中間體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細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2, 63: 465 2.專著
[1]蔣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127 [2] kortun tance spectroscopy [m].new york: spring-verlag, 1969 [3] re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歷史的回聲: 當代中國的納西音樂)[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論文集
[1]郭宏,王熊,劉宗林.膜分離技術在大豆分離蛋白生產中綜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屆全國膜和膜過程學術報告會議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21-425 [2] eiben a e, vander hauw j 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 81-86 4.學位論文
[1]陳金梅.氟石膏生產早強快硬水泥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學大學,2000 [2] chrisstoffels l a 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d].the netherland: twente university.1988 5.專利
[1] 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 coating composition [p].ep 0634524.1995-01-18 [2]仲前昌夫,佐藤壽昭.感光性樹脂[p].日本,特開平09-26667.1997-01-28 [3] yamaguchi k, hayashi growth promote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 [4]廈門大學.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備方法[p].中國發(fā)明專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術標準
[1] iso 1210-1982,塑料——小試樣接觸火焰法測定塑料燃燒性[s] [2] 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霧度實驗方法[s] 7.報紙
[1]陳志平.減災設計研究新動態(tài)[n].科技日報,1997-12-12(5)8.報告
[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密相氣力輸送技術[r].北京:1996 9.電子文獻
[1]萬錦柔.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10.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1]劉桂騰.單鼓音樂研究[a].田聯(lián)韜.民族音樂論文集[c].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社,1990∶176-77 11.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
[1]溫廷寬,王魯豫.古代藝術辭典[z].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論文腳注篇四
文獻類型標識折疊編輯本段
1.常用文獻類型用單字母標識,具體如下: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類型標識
(1)期刊[j](journal)
(2)專著[m](monograph)
(3)論文集[c](collected papers)
(4)學位論文[d](dissertation)
(5)專利
(patent)
(6)技術標準[s](standardization)
(7)報紙[n](newspaper article)
(8)科技報告[r](report)
2.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用雙字母標識,具體如下:
(1)磁帶[mt](magnetic tape)
(2)磁盤[dk](disk)
(3)光盤[cd](cd-rom)
(4)聯(lián)機網絡[ol](online)
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方法為:[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例如:
(1)聯(lián)機網上數(shù)據(jù)庫[db/ol](data base online)
(2)磁帶數(shù)據(jù)庫[db/mt](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
(3)光盤圖書[m/cd](monograph on cd-rom)
(4)磁盤軟件[cp/dk](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5)網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6)網上電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3.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z]。
編輯本段
文獻類型標識著錄格式折疊編輯本段
1.期刊:著者.題名.刊名[j].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2.專著:著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論文集:著者.題名.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著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題名
.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技術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7.報紙:著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科技報告:著者.題名[r].保存地點.年份
9.電子文獻:著者.題名[電子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文獻出處(出版者或可獲得網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10.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論文著者.論文題名[a].論文集編者(任選).論文集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1.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著者.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外文文獻】引文及參考文獻中的論文排序方式和中文文獻基本相同;書名及刊名用斜體字,期刊文章題名用雙引號;是否列出文獻類型標識號及著作頁碼(論文必須列出首尾頁碼)可任選;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頁碼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外文文獻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題名之后的括號內附上中文譯文),切忌僅用中文表達外文原義。
編輯本段
舉例折疊編輯本段 不論何種文獻類型,須用阿拉伯數(shù)碼外加方括弧標注其在文中的位置,其序號與所在文中序號一致。[1]
1.期刊論文 折疊
[1]周慶榮,張澤廷,朱美文,等.固體溶質在含夾帶劑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度[j].化工學報,1995(3):317-323
[2] dobbs j m, wong j 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 [j].ind eng chem res, 1987, 26: 56
[3]劉仲能,金文清.合成醫(yī)藥中間體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細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2, 63: 465
2.專著 折疊
[1]蔣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127
[2] kortun tance spectroscopy [m].new york: spring-verlag, 1969
[3] re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歷史的回聲: 當代中國的納西音樂)[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論文集 折疊
[1]郭宏,王熊,劉宗林.膜分離技術在大豆分離蛋白生產中綜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屆全國膜和膜過程學術報告會議論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21-425
[2] eiben a e, vander hauw j 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 81-86
4.學位論文 折疊
[1]陳金梅.氟石膏生產早強快硬水泥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學大學,2000
[2] chrisstoffels l a 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d].the netherland: twente university.1988
5.專利 折疊
[1] 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 coating composition
.ep 0634524.1995-01-18
[2]仲前昌夫,佐藤壽昭.感光性樹脂
.日本,特開平09-26667.1997-01-28
[3] yamaguchi k, hayashi growth promoter and productionthereof
.jpn, jp1290606.1999-11-22
[4]廈門大學.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備方法
.中國發(fā)明專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術標準 折疊
[1] iso 1210-1982,塑料——小試樣接觸火焰法測定塑料燃燒性[s]
[2] 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霧度實驗方法[s]
7.報紙 折疊
[1]陳志平.減災設計研究新動態(tài)[n].科技日報,1997-12-12(5)
8.報告 折疊
[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密相氣力輸送技術[r].北京:1996
9.電子文獻 折疊
[1]萬錦柔.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10.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折疊
[1]劉桂騰.單鼓音樂研究[a].田聯(lián)韜.民族音樂論文集[c].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社,1990∶176-77
11.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 折疊
[1]溫廷寬,王魯豫.古代藝術辭典[z].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參考文獻格式: 1 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引文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規(guī)范中采用gb7714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參考文獻著錄項目
a.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注意在本項數(shù)據(jù)中不得出現(xiàn)縮寫點“.”。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b.文獻題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d.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
f.文獻起止頁碼。
g.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1)根據(jù)gb3469規(guī)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
專著
論文集
報紙文章
期刊文章
學位論文
報告
標準
專利
文獻類型標識
m
c
n
j
d
r
s
p
(2)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標識建議采用單字母“a”;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采用單字母“z”。
(3)對于數(shù)據(jù)庫(database)、計算機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建議以下列雙字母作為標識:
電子參考文獻類型
數(shù)據(jù)庫
計算機程序
電子公告
電子文獻類型標識
db
cp
eb
(4)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對于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本規(guī)范建議采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盤(disk)——dk,光盤(cd-rom)——cd,聯(lián)機網絡(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如:[db/ol]——聯(lián)機網上數(shù)據(jù)庫(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帶數(shù)據(jù)庫(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盤圖書(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盤軟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網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tǒng)文獻在引作參考文獻時不必注明其載體類型。文后參考文獻表編排格式
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參考文獻:”(左頂格)或“[參考文獻]”(居中)作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shù)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參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1] 劉國鈞,陳紹業(yè),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3] 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tǒng)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數(shù)學研究所,1983.[4]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5] 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6] 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一種用于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shù)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4):62-67.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7] 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瑋.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471.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8] 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e.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9] 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f.專利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10]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26.g.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11]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ol].http://。
2、再次引用已引用過的著作時,注釋格式如下:
(1)僅注出作者姓名、頁碼即可,如:
soule, & , eds., p.45.(2)如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兩本(篇)或兩本(篇)以上的著作,則須加注書名,如:soule, prosperity decade, p.134.(3)本注與緊鄰之上注所引資料出于同一著作,可以ibid.代替,意為“引書同上”或“出處同上”(如本注所引著作并非與緊鄰之上注、而是與間隔之上注相同,則不可用ibid.代替),如:
③harold 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pp.23-25.④ibid., p.51(意為與注釋③引書相同,頁碼不同)
⑤ibid.(意為與注釋④引書及頁碼都相同)
這個說明是本刊采用的基本注釋規(guī)范,希望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自覺遵照執(zhí)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我們將根據(jù)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本注釋體例規(guī)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7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