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能夠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為了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并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以及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感謝以下教師們分享的教案素材,對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一
1、理清故事情節(jié),體味關(guān)鍵語句。
2、感受并學習主人公的精神品質(zhì)。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guān)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身,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課前準備:
1、分小組搜集南極和有關(guān)南極探險的資料。包括南極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物種、礦產(chǎn)資源、科學研究,寫成解說詞,并配上電腦。課件。
2、預(yù)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教學設(shè)計。
(課前播放南極探險歌曲,使學生進入情境。)。
一、預(yù)習匯報。
有人說,天上最難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難的事,是叩訪南極。千百年來,南極一面向世人裸呈著自己冰肌玉骨、絕世無雙的美麗,一面你一起層層兵張,酷冷回絕了人類無數(shù)次好奇的拜訪。你想揭開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國的面紗嗎?你想一堵她的卓越風姿嗎?那就請快快登上我們的“南極號”極地油輪,跟我們的導(dǎo)游們,一起開始我們神奇的南極之旅吧。
(展示南極風光,南極動物等圖片或錄像,配上字幕,音樂,導(dǎo)游解說)。
第一位導(dǎo)游:各位游客朋友,請往前看,南極大陸已經(jīng)在向我們招手了,下面現(xiàn)有我給大家介紹有關(guān)南極的地理知識:
南極點位于南緯90度,南極洲的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區(qū)域常年被冰雪覆蓋,被人稱為南極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僅有5%的無冰源覆蓋的裸露基巖,稱為無冰區(qū)或白色沙漠的綠洲,白色沙漠的綠洲是南極陸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棲息地。正是這些生物給南極這塊凄涼冷漠的大陸帶來了生機。
第二位導(dǎo)游:我來講南極的自然環(huán)境:
南極的自然環(huán)境有五大世界之最:
1、南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年均氣溫為零下25攝氏度――零下89.2度。
2、南極是世界上冰雪貯量最多的大陸。
3、南極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陸。這是地球上最后一塊未被開發(fā)的大陸。有著世界上最干凈的水,土和空氣。但也無處不隱藏這致命的危險,如:奇寒,殺人風,冰縫,白色沙漠,移動的島嶼、乳白天空、雪盲。
第三位導(dǎo)游:來到南極,拜訪這里的主人是不能少的:
先看看企鵝島上憨態(tài)可掬的企鵝。他們早已在伸長脖子在企盼我們的到來。南極有七種企鵝,現(xiàn)有1.2億只,占世界總數(shù)的87%。
南極大陸生物稀少,然而,圍繞南極大陸的海洋――南大洋,棲息著數(shù)千種海洋生物。開發(fā)利用南極的海洋生物資源,將是人們研究南極首先得到的經(jīng)濟效益之一。
師:各位旅客,這次愉快的南極之旅即將結(jié)束了,在旅行中我們既飽覽了南極風光,還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那么,是誰揭開南極那充滿神奇色彩的冰雪王國的面紗呢?(勇敢的探險家和科學家)。
二、導(dǎo)入。
是的,南極,這塊被冰雪包裹的圣潔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險家的足跡,但是,也有許多探險家因為氣候或條件的不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F(xiàn)在,讓我們看看那些為探索南極而獻出生命的勇士們。
由此引入本文課題(展示圖片引入題目)。
三、學習目標(展示)。
1、理清故事情節(jié),把握關(guān)鍵語句。
2、感受并學習主人公的精神品質(zhì)。
四、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
展示圖片,配入風雪交加的背景音樂(傾聽雪暴聲)。
1、概括的談?wù)?,本文寫了什么?nèi)容?(展示問題)。
寫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和它的隊員在探索南極的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
2、根據(jù)圖片概括復(fù)述故事情節(jié)。(加入音樂)注意環(huán)境描寫。
(1――3)滿懷希望奔向南極無限失望登上歸程。(每復(fù)述完后打在圖片上)。
(4――7)歸程途中危險驟增埃文思發(fā)瘋死去。
(8――10)奧茨越來越走不動走向暴風雪迎接死亡。
(11――16)三位英雄集體死亡卻不哀嘆任何困難。
五、研讀課文。
1、大家看課文的題目:“偉大的悲劇”,悲劇是以悲慘結(jié)局結(jié)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慘的故事為什么蘊含著偉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詞組合成課文標題,對全文的情節(jié)和意義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題目)。
2、我們先從悲處入手,本文的悲劇之所以悲,體現(xiàn)在斯科特探險隊之行的那幾個方面?(展示斯科特探險隊)。
生:因為他們后到達南極。
師:從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無垠的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
師:他們這時是什么心情呢?戰(zhàn)栗了。
生:不得不為阿蒙森一行勝利者作證。
師:體現(xiàn)在哪?(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wù),他要忠實的去屢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師:此時,他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證之悲)。
生:他們在歸途中全都犧牲了。
師:為什么犧牲了?(遇到險阻)都面臨哪些困難?(線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氣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們斗不過這些歸途中的困難,壯烈犧牲了。(死亡之悲)。
生:這篇文章能夠流傳至今,本身就說明了世人對他們的懷念和對他們離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生:悲壯,因為雖然他們上演了一幕悲劇,但作者也認為他們是偉大的。
師:很好,這就談到了題目中的偉大二字,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痹獾綒绲膬H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體,生命,而他們的精神確是有價值的,是偉大的。所以文章充滿了悲壯的情感。
3、那么大家就討論一下,從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偉大之處,并有感情的朗讀出來。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邊朗讀邊展示畫面,加入朗讀內(nèi)容)。
一組。
代表回答:a我們組認為。
第1段:“1912年1月――幾乎已經(jīng)完成?!?/p>
第5段:“當初他們一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yè)時,就有超人的力量”。表明了斯科特他們對探險事業(yè)的深深的熱愛。(充滿驕傲)。
b我補充一下,斯科特他們在回來的路上表現(xiàn)得十分勇敢,當他們與死亡抗爭時,當他們一個個犧牲時,沒有一個害怕,如:
第11段:“三個人在小小的帳篷里同注定的死亡進行了八天的斗爭,3月29日,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于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的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爬進各自的睡袋,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第13段:“斯科特海軍上校的日記一直記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記到他的手指完全凍住,筆從僵硬的手中滑下來為止。他希望有人會從他的尸體旁發(fā)現(xiàn)這些能證明他和英國民族勇氣的日記。正是這種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記寫到最后一課。”(低沉有力)。
師??偨Y(jié):這一組同學領(lǐng)會到了他們勇于探索,為事業(yè)獻身的崇高精神,現(xiàn)在請同學有感情的朗讀我們剛才談到的段落句子。
(展示相應(yīng)的畫面及語句配音)。
二組。
代表回答:我們討論后發(fā)現(xiàn),文中最感人的是奧次走出帳篷,走向死亡這一節(jié)。
第10段:“奧茨突然站起身來,對朋友們說:“我要到外邊區(qū)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時候。”其余的人不禁戰(zhàn)栗起來,誰都知道,在這種天氣下,到外面去走一趟意味著什么。但是誰也不敢說一句阻攔他的話,也沒有一個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別。他們大家只是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近衛(wèi)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保ǜ甙褐杏兄澏叮?。
師。總結(jié):奧茨為了同伴而舍棄自己的生命,這叫集體主義精神。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也需要這種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們的班集體中,就需要有顧全大局的思想,有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三組。
代表回答:我們組認為,斯科特他們很誠實,守信用,如果斯科特等人是愛耍賴,不守信用的人的話,他們完全可以銷毀阿蒙森留下的痕跡,而取代“世界第一”的資格但他們沒有這么做。毅然決定為阿盟森作證,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他們?nèi)匀蝗プ?,所以我們認為他很守信用。課文第二段,特別是結(jié)尾部分都是寫的這種痛苦。
第2段:“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wù),他要忠實的去屢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保曊{(diào)低沉,表現(xiàn)一種痛苦)。
四組。
代表回答:我們組認為斯科特熱愛祖國,熱愛生命,熱愛親人,熱愛朋友,甚至臨死前,奠基的始終是祖國,朋友,而不是自己。這是一種崇高的精神,這是一種偉大,課文12段談到這個問題。
第12段:斯科特海軍上校會想起了與自己有關(guān)的一切,因為只有在這種未被人聲沖破過的極度寂靜中,他才會悲壯的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他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jīng)和他有過聯(lián)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斯科特海軍上校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用凍僵的手指給他所愛的一切人寫了書信。(低沉有利)。
師總結(jié):同學們從內(nèi)容和情節(jié)的分析中,體會到了悲劇和偉大的精神實質(zhì)。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二
2理清故事情節(jié),體味關(guān)鍵語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guān)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身,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
感知內(nèi)容。
檢查預(yù)習“讀一讀,寫一寫”
學生默讀,復(fù)述課文,理清故事情節(jié)。
出示問題組:
1.本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哪些細節(jié)最讓你激動難忘,說給大家聽。
2.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然后四人小組互相復(fù)述故事。
研讀課文。
1.教師導(dǎo)學。
學生朗讀課文重點片段,在朗讀中深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2.合作探究。
(1)斯科特等探險隊們表現(xiàn)出人類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具體表現(xiàn)在那里?
(2)作者為什么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3)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意義是什么?
3.小結(jié)。
體驗與反思。
導(dǎo)學。
斯科特等人為人類事業(yè)而獻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了這片文章對你有什么啟發(f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
作業(yè)。
積累字詞句。
寫一篇讀書筆記。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三
學習目標:
知識能力: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
過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情感態(tài)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1、為了揭示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內(nèi)涵,作者在把握事實的基礎(chǔ)上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突現(xiàn)悲劇的不同凡響的意義,使讀者心靈受到震撼。
2、教學過程中我想以這些震撼人心的細節(jié)為重點,引導(dǎo)學生走進文本,在飽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體會斯科特隊員的偉大高貴的品質(zhì),并在閱讀中逐漸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提升。
難點:1、文章對斯科特五人在失敗和死亡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坦然和勇敢進行了著力的描寫,2、品味關(guān)鍵詞句,打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學習時間:2節(jié)課。
一、了解作者:
二、了解南極:
1、地理位置的南極。
2、自然環(huán)境下的.南極。
三字詞(你都認識了嗎?)。
四、理解“悲劇”的含義(注意概括要素)。
1.課文《偉大的悲劇》就記錄了南極探險史上最為悲壯的篇章。請快速閱讀課文,列出課文所寫的主要事件和發(fā)生的時間。(盡量用一句話概括每件事)。
2.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同學講述完之后,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話談?wù)効赐旯适潞蟮母惺埽?/p>
4.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悲劇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1.文中的哪些語言細節(jié)描述讓你感受強烈?為什么?
2、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寫道:“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保ㄟ@兩句話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作者為什么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六、收獲:
這篇文章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你學習借鑒的地方?
七、拓展: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四
學習目標: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并說出它的作用。
2、體會、感受作者文中表達的情感。
課前學習:
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了解詞的大意。
2、查資料,進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園。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或從學過的十三歲際遇導(dǎo)入課文)。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對燕園的了解。
交流。
3組織學生交流、評價交流,學生互評。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明確任務(wù)。
3組織交流、評價。
組內(nèi)交流,討論。
第三塊:語文活動:我談季羨林。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季羨林卻常常為一些小動植物而落淚,你怎樣看待其人?
明確任務(wù)。
2組織學生展示所搜集的作者資料,以便資源共享。
展示搜集成果。
3組織學生思考、交流、評價。
思考、交流、互評。
課后反思。
課后學習:
1、寫一篇周記,描寫你喜愛的一種動植物體現(xiàn)出其美好的一面。
2、在你的生活周圍是否也有類似本文作者所揭示的現(xiàn)象或問題,請談?wù)劜⑴c其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與其交流你學習本文的感受,對其所為提出你的想法。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五
執(zhí)教:王文點評:韓全富。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上三幅圖片(課件)。
師:這是1986年1月28日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時的情景,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這是北大科考隊和登山隊攀登希夏邦馬峰時的照片,隊員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難。
這是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即將返回地面前夕解體時的照片,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師:在人類科學探險的道路上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太多太多了,人類科學探險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這一切從未阻止過人類繼續(xù)探索的腳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的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寫的――《偉大的悲劇》。
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預(yù)習過課文了,下面請回憶一下課文內(nèi)容,看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請大家四人為一小組進行交流,把各自概括的內(nèi)容說給其他人聽。(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交流完了?哪個小組先說說?
生(1):19以斯科特為首的探險隊登上南極點,但卻敗給了阿蒙森。
生(2):斯科特一行5人在從南極返回的途中,由于精神和物質(zhì)的缺乏都遇難而死。
生(3):阿蒙森和斯科特兩隊探險隊進行角逐,阿蒙森勝利而返,斯科特一行在返回的途中遇難而死。
師:大家說得很好!我們能不能縱覽全文,按照敘事的要素,更為精煉全面的總結(jié)呀?
師:事件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生(4):1912年。
師:地點在哪里?
生(5):南極。
生(6):南極點探險返回途中。
師:這個同學說得更為具體準確。人物是誰呀?
生(7):斯科特、埃文斯、奧茨、威而遜、鮑爾斯。
師:只用一個人名來指代人物群體應(yīng)該怎么說呀?
生(8):斯科特等。
生(9):斯科特一行五人。
師:人數(shù)都能交待清楚,很具體。事件經(jīng)過怎么概括呀?
生(10):返回途中死了。
生(11):被凍、餓死了。
生(12):用“死了”一詞不好,應(yīng)該用“遇難”,這樣能表達一種悼念感情。
師:這個同學真了不起,能考慮到在概括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如果要強化一下這種感情,前面還可以再加上一個詞。
生(13):不幸遇難。加上“不幸”一詞。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連貫起來,我們可以這樣概括文章的意思:本文講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從南極點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難的過程。(屏幕顯示確定的文章大意。)。
師:下面請大家再讀一讀文章,看看文中哪處情節(jié)最讓你感動和敬佩,并且說說你的理由。自己先閱讀、尋找、思考,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小組討論)。
師:小組交流完了?哪個小組能說說你們組深有同感的一處情節(jié)?
生(14):我們小組認為課本103頁關(guān)于奧茨的那一段很感人,也很悲壯。
師: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好嗎?
生:(齊讀)。
師:在這一段中,“戰(zhàn)栗”一詞大家認為表現(xiàn)了什么?
生(15):對奧茨的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的敬佩,也含有悲痛和惋惜。
師:是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奧茨這一出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什么呢?
生:(齊)死亡。
師:在奧茨的身上,我們不難看到一種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生(16):不畏懼死亡。
生(17):為別人著想。
師:是的,這就是奧茨,選擇了死亡的奧茨。選擇了死也就是選擇了讓其他隊員的生,也就是選擇了高尚和尊嚴。
師:還有其他的情節(jié)讓你感動和敬佩嗎?
生(18):有。在101頁關(guān)于威爾遜博士的一段。
師:大家看到這一段,這位同學能說說你們小組確定這一處的理由嗎?
生(19):表現(xiàn)了威爾遜博士敢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這種精神很偉大。
師:從哪里看出來?
生(20):從“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須的載重外,還拖著16公斤重的珍貴巖石樣品?!笨梢钥闯觥?/p>
師:說的很好。還有嗎?
生(21):他有事業(yè)心。
師:說得很好,威爾遜博士是一個科學家,在他眼里,科學研究甚至高于生命。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出了一個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情節(jié)讓你感動敬佩呢?
生(22):還有,我們小組找到了一個詞語“驕傲”。在課本的103頁上。我們小組認為這個詞寫出了他們面對死亡時的心情,表現(xiàn)出一種很了不起的精神。
師:哦!說得很有道理。從文章里面我們可以看出斯科特和他的隊員目前能有什么選擇呢?
生(23):除了被凍死就是餓死。
師:也就是說,他們其實已經(jīng)無可選擇。結(jié)果只有一種,就是死亡。
生(24):我認為他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不哀嘆,十分可貴。
生(25):我覺得他們在想,我們此行即便死去也無怨無悔。
師:說得都很好。確實,他們在死亡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從容和鎮(zhèn)靜,讓我們感受。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六
首先,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通過快速默讀課文(在十分鐘內(nèi)默讀完)緊抓課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的能力。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讓學生圍繞選題自由選點品析,并運用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第三,重點朗讀體現(xiàn)主旨和充滿情感的句段,讓學生直接與作品對話,激發(fā)學生主體感受,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第四,發(fā)散思維的有效訓(xùn)練,多側(cè)面地探究主旨,培養(yǎng)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力求使他們的思維有所拓展和創(chuàng)新。
兩課時。
1、收取信息,概括要點,梳理故事發(fā)生的整個過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
2、學習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成語,品味文章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
3、感悟南極探險隊員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極探險的悲劇意義。
默讀法、朗讀法、復(fù)述法、競賽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問答法。
1、根據(jù)需要選有關(guān)資料。
2、準備幻燈片。
1、收集有關(guān)南極資料。
2、預(yù)習課文,使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1、默讀課文,十分鐘內(nèi)讀完。
2、按時間順序,勾畫關(guān)鍵時間詞。
3、按人物故事,勾畫文中關(guān)鍵人物。
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歸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難,最后一個個悲哀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尋找英雄的遺體遺物,強調(diào)了他們盡管失敗了,但卻是一個時代的偉大悲劇。
1、他們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難?
明確:惡劣的氣候、沒有食物、沒有熱能、心理壓力、全靠腳行……。
2、文章中較詳細地描寫了哪些探險隊員犧牲的情況?你想到了些什么?
1、抄寫詞語。
堅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悶悶不樂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洋洋得意怏怏不樂姍姍來遲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畏縮不前魯莽大膽念念有詞精打細算。
2、用下列的詞語造句:
(1)風餐露宿。
(2)語無倫次。
上節(jié)課,同學們略讀了課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我們就課文內(nèi)容進行閱讀搶答競賽。(收集有價值的信息,體驗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環(huán)境,了解特定環(huán)境下的人物。)。
1、英國探險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達南極點的?
2、誰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時,還拖著十六公斤重的巖石?
3、他們中間誰最先死去?
4、奧茨是怎樣走向死亡的?
5、誰的日記一直寫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6、你能說出最后死去的三名探險隊員的姓名嗎?
7、五名探險隊員悲壯覆滅是與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到來分不開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了南極惡劣氣候的句子。
(1)荒無人煙的白色雪原上。
(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
(4)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
(5)天氣變得愈來愈惡劣,冬季比平常來得更早。
(6)冰冷的黑夜,周圍是呼嘯不停的暴風雪。
(7)但暴風雪刮得異常兇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8)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
1、請同學們選擇你感受最深的細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品讀中再現(xiàn)英雄的形象,走入他們的心靈,感受作者的摯情。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簡析這一細節(jié)給你帶來怎樣的體會與感受。
3、以班為單位,分細節(jié)進行交流。
(1)學生選擇情節(jié)。
(2)學生選擇朗讀方式。
(3)小組代表闡述體會與感受,其他同學補充。
(4)老師點撥,歸納。
學生可能選擇的細節(jié)有:
(1)斯科特接受為勝利者阿蒙森作證的任務(wù)。
(2)威爾遜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仍拖著十六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3)奧茨獨自走向死亡。
(4)斯科特極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個細節(jié)的選擇,學生因感受不同,順序是隨機的,應(yīng)按學生所提供的順序來賞析,不應(yīng)拘泥。但每個部分的探討應(yīng)深入。在歸納的過程中對學生所談的'環(huán)境惡劣、命運悲慘及探險家的精神高尚、偉大進行板書,提升學生對主題的認識。)。
1、學生速讀課文。
2、學生提出問題。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4、以班為單位進行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3)作者為什么不去給勝利者寫書,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作傳呢?
(5)斯科特為什么要把“妻子”改為遺孀呢?
(6)斯科特他們?yōu)槭裁匆獮楦偁帉κ职⒚缮髯C呢?
(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隨時都可能質(zhì)疑,許多問題可能教師不曾預(yù)設(shè),應(yīng)該隨時解決。兩個環(huán)節(jié)不應(yīng)生硬脫節(jié))。
5、齊讀最后一段。
6、總結(jié)。
1、根據(jù)課文的觀點,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談?wù)勗鯓涌创??請分組討論。
2、例證。
(1)1986年,世界上第一個漂流長江,探索長江的中國探險家堯茂書,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萬里長江自古無人漂流的歷史從此結(jié)束。
(2)1996年,徒步走中國的上海探險家余純順,在溫度高達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400萬字的日記和一萬余張照片給后人留下珍貴的資料。
(3)20xx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是1986年的“挑戰(zhàn)者”號的悲劇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勵著人類對太空進行探索。
總結(jié):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稟承他們偉大的精神去探索人類未知領(lǐng)域。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七
導(dǎo)入一:
有關(guān)南極的視頻導(dǎo)入。
師:這是南極,曾是一塊神秘的大陸,吸引著眾多的探險者來到這里。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敗,要求學生簡單陳述理由。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美好的祝愿或擔心,隨斯科特他們一起踏上南極探險的旅程。
導(dǎo)入二:
聊天對話。
同學們,你喜歡探險嗎?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歡、因為有趣、好玩,也可能說不喜歡,因為有危險等。
師:這是我們想象中的探險,下面請同學們跟隨斯科特經(jīng)歷一次真正的探險。
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梗概。
承上面學生的概述。
1、關(guān)于“悲劇”的理解。
假如沒人死但是失敗而歸是不是悲劇)。
師:概括我們所說的內(nèi)容,這次探險中包含了:死亡悲劇、失望悲劇、見證者悲劇……等,同學們對“悲劇“的解讀可以說很深刻了,那么作者為什么成這樣的悲劇為“偉大的悲劇”呢?(或“面對這樣的悲劇,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你認為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偉大”呢?(偉大之處究竟是在于何處)。
請你找出來,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
生分析朗讀、老師參與。
師:同學們對課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讓茨威格因為知己了。他不選成功者來贊美,卻滿懷深情禮贊這些失敗的英雄,正是要贊美他們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正是這樣一些精神,是人類永恒的動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師還讀出了茨威格關(guān)注的不是事業(yè)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價值取向,關(guān)注人物的心靈。
師生交流(學生說啟發(fā)估計太空,一定要提醒他們?nèi)ふ疑钪械囊恍├樱?/p>
師生各用一句話總結(jié)。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八
學習目標:
知識能力: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
過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情感態(tài)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1、為了揭示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內(nèi)涵,作者在把握事實的基礎(chǔ)上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突現(xiàn)悲劇的不同凡響的意義,使讀者心靈受到震撼。
2、教學過程中我想以這些震撼人心的細節(jié)為重點,引導(dǎo)學生走進文本,在飽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體會斯科特隊員的偉大高貴的品質(zhì),并在閱讀中逐漸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提升。
難點:1、文章對斯科特五人在失敗和死亡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坦然和勇敢進行了著力的描寫,2、品味關(guān)鍵詞句,打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學習時間:2節(jié)課
一、了解作者:
二、了解南極:
1、地理位置的南極
2、自然環(huán)境下的南極
三字詞(你都認識了嗎?)
四、理解“悲劇”的含義(注意概括要素)
1.課文《偉大的悲劇》就記錄了南極探險史上最為悲壯的篇章。請快速閱讀課文,列出課文所寫的主要事件和發(fā)生的時間。(盡量用一句話概括每件事)
2.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同學講述完之后,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話談?wù)効赐旯适潞蟮母惺埽?/p>
4.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悲劇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五、理解“偉大”的含義:
1.文中的哪些語言細節(jié)描述讓你感受強烈?為什么?
2、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寫道:“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保ㄟ@兩句話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作者為什么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六、收獲:
這篇文章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你學習借鑒的地方?
七、拓展:
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所知道的“偉大的悲劇式”的人物或事件,這些人或事對你有什么啟示?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九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guān)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身,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
檢查預(yù)習讀一讀,寫一寫
學生默讀,復(fù)述課文,理清故事情節(jié)
1.本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哪些細節(jié)最讓你激動難忘,說給大家聽
2.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然后四人小組互相復(fù)述故事
研讀課文
1. 教師導(dǎo)學
學生朗讀課文重點片段,在朗讀中深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2. 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險隊們表現(xiàn)出人類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具體表現(xiàn)在那里?
(2) 作者為什么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意義是什么?
3. 小結(jié)
導(dǎo)學
斯科特等人為人類事業(yè)而獻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了這片文章對你有什么啟發(f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
作業(yè)
積累字詞句
寫一篇讀書筆記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十
重點講解:
1、本文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并扼要概括其大意。
四部分:一、(1—3)斯科特探險隊滿懷希望奔向南極,發(fā)現(xiàn)他人已先到,無限失望地。
登上歸程。二、(4—7)歸程途中危險驟增,被認為最強壯的埃文思因精神失常而死去。
三、(8—10)奧茨越來越走不動,便英雄似的走向暴風雪迎接死亡。四、(11—16)三位英雄爬進睡袋,集體死亡,卻不哀嘆任何困難。他們的事跡傳遍世界。
2、斯科特一行探險有何意義?
認識自然,挑戰(zhàn)人類自我,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難點突破:
1、文題為《偉大的悲劇》,既是“悲劇”又為何“偉大”?這是否矛盾?
這不矛盾。斯科特之行雖然是一出悲劇,但他們頑強走向困難并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和勇氣、為集體甘愿犧牲個人的精神、接受失敗的科學精神、忍受失敗的屈辱甘為勝利者作證的胸懷、熱愛祖國親人的人生態(tài)度、為集體榮譽而甘于獻身的探索精神的意義,是遠遠大于“失敗”這一結(jié)局的,而恰是“悲劇”之外的“偉大”體現(xiàn)。這也是作者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書寫這悲壯一幕的原因,斯科特等人在悲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是人類精神的驕傲,會給后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
2、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xiàn)出人類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a、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他們勇于承認自己的失敗,且愿意“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人列最求的”。
b、堅毅,執(zhí)著,為事業(yè)而獻身的氣概:他們于歸途中和死亡抗爭,直至悲壯地倒下仍然無怨無悔。
c、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他們團結(jié)協(xié)作,在關(guān)鍵時刻為了保護同伴,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如奧茨為不拖累同伴而毅然“向死神走去”。
d、無私的愛: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還惦記著別人:朋友、妻小以及祖國和人民。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十一
首先,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通過快速默讀課文(在十分鐘內(nèi)默讀完)緊抓課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的能力。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讓學生圍繞選題自由選點品析,并運用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第三,重點朗讀體現(xiàn)主旨和充滿情感的句段,讓學生直接與作品對話,激發(fā)學生主體感受,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第四,發(fā)散思維的有效訓(xùn)練,多側(cè)面地探究主旨,培養(yǎng)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力求使他們的思維有所拓展和創(chuàng)新。
兩課時。
1、收取信息,概括要點,梳理故事發(fā)生的整個過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
2、學習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成語,品味文章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
3、感悟南極探險隊員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極探險的悲劇意義。
默讀法、朗讀法、復(fù)述法、競賽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問答法。
1、根據(jù)需要選有關(guān)資料。
2、準備幻燈片。
1、收集有關(guān)南極資料。
2、預(yù)習課文,使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一、略讀全文。
l、默讀課文,十分鐘內(nèi)讀完。
2、按時間順序,勾畫關(guān)鍵時間詞。
3、按人物故事,勾畫文中關(guān)鍵人物。
二、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歸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難,最后一個個悲哀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尋找英雄的遺體遺物,強調(diào)了他們盡管失敗了,但卻是一個時代的偉大悲劇。
三、復(fù)述課文。
1、他們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難?
明確:惡劣的氣候、沒有食物、沒有熱能、心理壓力、全靠腳行……。
2、文章中較詳細地描寫了哪些探險隊員犧牲的情況?你想到了些什么?
四、積累詞語。
1、抄寫詞語。
堅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悶悶不樂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洋洋得意怏怏不樂姍姍來遲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畏縮不前魯莽大膽念念有詞精打細算。
2、用下列的詞語造句:
1、風餐露宿。
2、語無倫次。
一、導(dǎo)語設(shè)計。
上節(jié)課,同學們略讀了課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二、回顧課文。
我們就課文內(nèi)容進行閱讀搶答競賽。(收集有價值的信息,體驗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環(huán)境,了解特定環(huán)境下的人物。)。
1、英國探險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達南極點的?
2、誰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時,還拖著十六公斤重的巖石?
3、他們中間誰最先死去?
4、奧茨是怎樣走向死亡的?
5、誰的日記一直寫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6、你能說出最后死去的三名探險隊員的姓名嗎?
(1)荒無人煙的白色雪原上,……。
(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
(4)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
(5)天氣變得愈來愈惡劣,冬季比平常來得更早。
(6)冰冷的黑夜,周圍是呼嘯不停的暴風雪,……。
(7)但暴風雪刮得異常兇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8)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
三、品讀課文,多角度與作品對話。
1、請同學們選擇你感受最深的細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品讀中再現(xiàn)英雄的形象,走入他們的心靈,感受作者的摯情。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簡析這一細節(jié)給你帶來怎樣的體會與感受。
3、以班為單位,分細節(jié)進行交流。
(1)學生選擇情節(jié)。
(2)學生選擇朗讀方式。
(3)小組代表闡述體會與感受,其他同學補充。
(4)老師點撥,歸納。
學生可能選擇的細節(jié)有:
(1)斯科特接受為勝利者阿蒙森作證的任務(wù)。
(2)威爾遜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仍拖著十六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3)奧茨獨自走向死亡。
(4)斯科特極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個細節(jié)的選擇,學生因感受不同,順序是隨機的,應(yīng)按學生所提供的順序來賞析,不應(yīng)拘泥。但每個部分的探討應(yīng)深入。在歸納的過程中對學生所談的環(huán)境惡劣、命運悲慘及探險家的精神高尚、偉大進行板書,提升學生對主題的認識。)。
四、質(zhì)疑討論,品味意味深長的語句。
1、學生速讀課文。
2、學生提出問題。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4、以班為單位進行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3)作者為什么不去給勝利者寫書,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作傳呢?
(5)斯科特為什么要把“妻子”改為遺孀呢?
(6)斯科特他們?yōu)槭裁匆獮楦偁帉κ职⒚缮髯C呢?
(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隨時都可能質(zhì)疑,許多問題可能教師不曾預(yù)設(shè),應(yīng)該隨時解決。兩個環(huán)節(jié)不應(yīng)生硬脫節(jié))。
5、齊讀最后一段。
6、總結(jié)。
1、根據(jù)課文的觀點,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談?wù)勗鯓涌创。空埛纸M討論。
2、例證[幻燈]。
(1)1986年,世界上第一個漂流長江,探索長江的中國探險家堯茂書,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萬里長江自古無人漂流的歷史從此結(jié)束。
(2)1996年,徒步走中國的上海探險家余純順,在溫度高達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400萬字的日記和一萬余張照片給后人留下珍貴的資料。
(3)20xx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是1986年的“挑戰(zhàn)者”號的悲劇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勵著人類對太空進行探索。
總結(jié):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稟承他們偉大的精神去探索人類未知領(lǐng)域。
2、以組為單位辦一份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手抄報或電子報,報名自擬。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十二
導(dǎo)入一:
有關(guān)南極的視頻導(dǎo)入。
師:這是南極,曾是一塊神秘的大陸,吸引著眾多的探險者來到這里。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敗,要求學生簡單陳述理由。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美好的祝愿或擔心,隨斯科特他們一起踏上南極探險的旅程。
導(dǎo)入二:
聊天對話。
同學們,你喜歡探險嗎?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歡、因為有趣、好玩,也可能說不喜歡,因為有危險等。
師:這是我們想象中的探險,下面請同學們跟隨斯科特經(jīng)歷一次真正的探險。
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梗概。
承上面學生的概述。
1、關(guān)于“悲劇”的理解。
假如沒人死但是失敗而歸是不是悲劇)。
2、關(guān)于“偉大”的理解。
師:概括我們所說的內(nèi)容,這次探險中包含了:死亡悲劇、失望悲劇、見證者悲劇……等,同學們對“悲劇“的解讀可以說很深刻了,那么作者為什么成這樣的悲劇為“偉大的悲劇”呢?(或“面對這樣的悲劇,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你認為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偉大”呢?(偉大之處究竟是在于何處)。
請你找出來,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
生分析朗讀、老師參與。
師:同學們對課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讓茨威格因為知己了。他不選成功者來贊美,卻滿懷深情禮贊這些失敗的英雄,正是要贊美他們勇于探索、勇于獻身的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正是這樣一些精神,是人類永恒的動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師還讀出了茨威格關(guān)注的不是事業(yè)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價值取向,關(guān)注人物的心靈。
師生交流(學生說啟發(fā)估計太空,一定要提醒他們?nèi)ふ疑钪械囊恍├樱?/p>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十三
1、能快速默讀,把握悲劇發(fā)生的過程。
2、品味感人的情節(jié)和關(guān)鍵語句,感受人物的偉大精神。
3、從題目的“偉大”“悲劇”中,理解這一事件的偉大意義。
同學們,你們了解南極嗎?(請學生介紹,以下資料供參考)。
南極點位于南緯90度,南極洲的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區(qū)域常年被冰雪覆蓋,被人稱為南極冰原或白色沙漠。
南極的自然環(huán)境有五大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氣溫為零下25攝氏度—零下89.2度;是世界上冰雪貯量最多的大陸;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陸;是地球上最后一塊未被開發(fā)的大陸。有著世界上最干凈的水,土和空氣。但也無處不隱藏這致命的危險,如:奇寒,殺人風,冰縫,白色沙漠,移動的島嶼、乳白天空、雪盲。
南極大陸生物稀少,然而,圍繞南極大陸的海洋——南大洋,棲息著數(shù)千種海洋生物。開發(fā)利用南極的海洋生物資源,將是人們研究南極首先得到的經(jīng)濟效益之一。
天上最難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難的事,是叩訪南極。
正是由于南極的神秘和美麗,吸引了無數(shù)探險家,探索它的奧秘。這片凈土講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偉大的悲劇(板書課題)。
茨威格:奧地利作家。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后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歷。在法國結(jié)識了羅曼·羅蘭、羅丹等人,受他們的影響。成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師》、《最初的經(jīng)歷》等。
1、快速瀏覽課文,試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本文講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從南極點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難的過程。
2、本文共寫了5個人物,他們的姓名和身份分別是什么?
(1)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英國海軍上校。
(2)鮑爾斯——?
(3)威爾遜——博士,負責科學研究。
(4)埃文斯——英國海軍軍士。
(5)勞倫斯·奧茨——英國皇家禁衛(wèi)軍的騎兵上尉。
——悲劇之“悲”: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4、為什么又說這個悲劇是“偉大”的呢?何以見其“偉大”?
他們歸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請一一列舉。
(1)惡劣的天氣。
(2)路程危險增加十倍。
(3)身體非常虛弱。埃文斯和奧茨相繼死去。
(4)儲藏點的燃料太少。
(5)燃料告罄,卻遭兇猛的暴風雪襲擊。
“回來的路程危險增加了十倍”。請用課文內(nèi)容證明這句話。
1)必須順著自己原來的足跡走去,……絕對不能偏離自己原來的腳印,以免錯過事先設(shè)置的貯藏點。
2)他們的腳早已凍爛。
3)奧茨已經(jīng)在用凍掉了腳趾的腳板行走。
4)他們的燃料已經(jīng)告罄,而溫度計卻指在零下40攝氏度。
5)……。
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最令你感動的段落。
u歷盡艱辛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占領(lǐng)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并要失敗者對他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wù)。(公正無私、恪守信用)。
u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并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事業(yè)重于生命)。
u奧茨越來越走不動,為了不拖累同伴,選擇了自我犧牲,獨自走向暴風雪迎接死亡(集體主義)。
u三個“疲憊、羸弱”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了,卻不哀嘆自己遭遇的種種困難。(獻身事業(yè))。
——認識自然,挑戰(zhàn)人類自我,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教師小結(jié):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斯科特他們英勇無畏,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表現(xiàn)出了崇高的精神。因此,說這個悲劇是“偉大”的,一點也不過分。
1、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談?wù)勊谋磉_效果。(學生小組交流)。
重點理解以下語句。
——南極點第一個到達南極點。
表達了斯科特角逐失敗后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
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這個觀點。
——這是擬人手法。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飄揚的挪威國旗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在耀武揚威、洋洋得意。
——從側(cè)面烘托這幾位英雄的崇高精神感人之深。
斯科特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心靈經(jīng)受了考驗,變得無比高尚。
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
這句話是主旨句,起點題作用。
——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僅是事業(yè)的成功者,而是事件背后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
3、創(chuàng)造閱讀。
(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表見解)。
在科學探索史上,類似的悲劇還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嗎?
20xx年北大“山鷹”登山隊在西夏邦馬峰遭到雪崩,5名隊員遇難。
20xx年2月1日,美“哥倫比亞”在返回地面時失事,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2、請用一句話說說你學完本文后受到哪些啟示?(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讓整個一生都在追求中度過吧,因為人類的第一使命就是——探索!
——第谷·布拉赫。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南極大陸,更了解了人類對南極大陸最初的探險過程是多么的艱辛。作者以飽滿的激情頌揚了令人尊敬的斯科特一行,他們那種勇于探索的大無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讓全世界人民所仰慕,并給我們以精神的鼓舞。
偉大的悲劇教案中班篇十四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并說出它的作用。
2、體會、感受作者文中表達的情感。
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了解詞的大意。
2、查資料,進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或從學過的十三歲際遇導(dǎo)入課文)。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對燕園的了解。
交流
3組織學生交流、評價交流,學生互評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明確任務(wù)
3組織交流、評價
組內(nèi)交流,討論
第三塊:語文活動:我談季羨林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季羨林卻常常為一些小動植物而落淚,你怎樣看待其人?
明確任務(wù)
2組織學生展示所搜集的作者資料,以便資源共享
展示搜集成果
3組織學生思考、交流、評價
思考、交流、互評
課后反思
課后學習:
1、寫一篇周記,描寫你喜愛的一種動植物體現(xiàn)出其美好的一面。
2、在你的生活周圍是否也有類似本文作者所揭示的現(xiàn)象或問題,請談?wù)劜⑴c其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與其交流你學習本文的感受,對其所為提出你的想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18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