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苗教案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06:56:18
插秧苗教案范文(15篇)
時間:2023-11-10 06:56:18     小編:ZS文王

教案需要經過反復修改和完善,以確保教學效果的實現。教案的步驟應清晰明了,遵循教學的邏輯順序。教案是教師為了教學目標而編寫的一種詳細的教學計劃,它可以幫助教師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對所教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備,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供廣大教師參考借鑒,希望能給教師們提供一些靈感。

插秧苗教案篇一

教學理念:

1、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提供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

2、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學生在開放、民主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新的思維火花才會迸發(fā),再創(chuàng)造的激情和靈感才會閃現。

3、學生喜歡閱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閱讀的興趣,積累語言,內化文章的表達方式。

4、注重生生、師生間的互動。開放評價,既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又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田、照、藍、農、民”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勞動之美,然后進行續(xù)寫。

課前準備:預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認生字、讀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圖片、課文插圖、班德瑞《田園風光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天來了,老師想帶大家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想不想去?請大家看屏幕。知道是什么地方嗎?(學生猜)這幅圖表現的是農民在水田里插秧。(板書課題:插秧學生念題)。

二、據題質疑,據圖釋疑。

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可能會問:“插秧”是什么意思?誰插秧?在哪兒插秧?(指導學生觀察書上插圖,引導學生理解圖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動叫插秧。)究竟是誰插秧?在哪兒插秧?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三、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出示學過的識字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學詞,讀通課文。

(1)借助拼音;(2)問別人;(3)聯系上下文猜字;(4)聽別人讀。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4.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現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同學們還認不認識?出示生字卡片,用“開火車”和“摘字”(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3遍。)兩種游戲來檢查學生識字情況。并讓學生匯報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家中,全班齊讀課文,解決先前質疑的兩個問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四、細讀課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組仔細看圖讀課文,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

2.全班交流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3.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五、范讀引路,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評一評老師哪些地方讀得好?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2.學生練讀。教師提問:水田里映照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給你什么感覺?農民伯伯在這么美的環(huán)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點指導學生讀出水田映照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的美和農民插秧時歡快、充滿希望的心情。

4.配樂朗誦,嘗試背誦。

(1)同位討論背誦的順序。

(2)配上音樂,閉上眼睛邊背誦邊想像。

六、發(fā)揮想象,拓展延伸。

2.你能不能照著書上的句式,當小詩人把水田映照的東西寫一寫。

七、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

2.全班交流匯報識記字形方法。教師適當提供識記方法:如用部件法記“藍”字……。

3.重點指導書寫:藍:上面是“艸”,要與“籃”區(qū)分開來。農、民:與課后語文天地中的練習結合起來指導。

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插秧苗教案篇二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

1.體會春天的美麗,勞動的快樂。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練習編寫詩歌。

3.識字6個,鞏固學過的字。

4.在教學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想象、合作等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培養(yǎng)想象力,練習編寫詩歌。

課前讓學生在倒?jié)M水的盆子前照一照自己,看看還能照出什么的影子。讓學生了解水面像鏡子,能映出很多東西。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母雞種稻子》,誰知道種稻子的過程呢?(生匯報后師總結)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很美很美的詩歌《插秧》。

二、初讀,解決字詞讀音。

1.問題: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怎么辦?(生匯報后師總結出示識字方法:1拼拼音。2問別人。3聽別人讀。)。

2.自由讀,畫出不認識的字,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

3.同桌互讀互教。

4.匯報:通過讀課文,你新認識了哪些字?怎樣認識的?還有哪些不認識的字?小組內解決。

5.師范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檢查生字詞讀音。

(1)出示詞語:插秧鏡子藍天映照農民。

齊讀、指名讀、組內練讀、開火車讀。

(2)出示生字:插鏡藍農映照民秧。

齊讀、自由練讀、指名讀(區(qū)分“映”和“秧”)、找朋友游戲(每人一張生字卡片,組詞找朋友,不能組成詞的可讓學生當朋友補充成詞)。

三、當朗誦家,感情朗讀。

2.師感情朗讀課文。

3.自由練讀。

4.指名讀,評價(結合評價滲透朗讀方法)。

5.組內練讀(加動作讀)、賽讀。

6.背誦詩歌。

(1)指導背誦。同學們,你們在讀課文的時候發(fā)現詩歌的第一小節(jié)和第二小節(jié)有什么不同?(根據回答板書,指導背誦)。

(2)自由練背、加動作背。

(3)小組賽背。

7.質疑問難,理解課文。

(1)生質疑(如無疑問師質疑:農民插秧插在水田里,為什么詩中說插在綠樹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藍天上呢?)。

(2)生思考后回答。(如有困難可小組內討論解決)。

(4)生匯報。

四、當小詩人,編詩歌。

2.小組合作編詩歌。出示:

水田是鏡子,農民在插秧,

映照著,插在,

映照著,插在,

映照著,插在,

3.小組匯報后評價。(重鼓勵,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

五、總結評價。

1.談收獲。

2.評價自己的表現。

3.給自己提出要求。

插秧苗教案篇三

2、師: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花也開了,草也綠了,這時候農民也要忙著播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插秧》。

1、請同學們看書上插圖,說說什么叫插秧。(引導學生理解圖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動叫插秧。)。

2、究竟是誰插秧?在哪兒插秧?等我們學了課文大家就知道。

1、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請同學說說學過的識字方法:

(1)借助拼音;

(2)問別人;

(3)聯系上下文猜字;

(4)聽別人讀。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學詞,讀通課文。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評選朗讀高手。(相機出示詞卡,穿插識詞,識字)。

4、讀詞語,再讀課文。

1、同學們讀得真好,現在我們比比,誰能最快把課文背下來。會背的就舉手,第一個舉手并能出來的同學可以評為背誦大王。

2、這篇課文很簡短,可容易背錯,你是用什么好方法把它背下來的,介紹背誦方法。

a、觀察插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從上到下:藍天、白云、青山、綠樹)。

b、游戲:送詞語寶寶回課文家,板書,利用字卡演示。為什么說農民在秧插在綠樹、青山、白云、藍天上。

c、其他。

3、同學們自由選擇上述其中方法背誦。

4、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背一邊想像。

5、說說看到了什么。(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1、水田是鏡子,除了可以映照出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之外,還能映照出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編兒歌。

2、出示小黑板:水田是地毯,農民在地毯上;水田是棋盤,農民在棋盤上,水田是,。編兒歌。

插秧苗教案篇四

《插秧》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首兒歌,通過比喻和想象,以“水田是鏡子”一句領起,詩化了插秧的耕作過程,詩化了艱苦的農業(yè)勞動,詩化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場面。詩歌音韻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想象豐富,富有兒童情趣。根據教材特點、兒童的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會寫6個。滲透識字方法。

2、了解春天到來時,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勞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課外采風活動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學語文。

2、通過合作學習、朗讀感悟等手段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和朗讀感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形象的感知春天的美麗和勞動的意義,讓學生從小樹立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觀念。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低年級學生應該重點積累生字,所以正確認讀生字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感特點,讀通課文并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春天的美、勞動的美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心理學家說過,兒童永遠生活在童話里,本篇課文描述的有關春天的景象可謂讓人流連忘返、癡迷沉醉。所以根據課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擬采用“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

教師的魅力對于低年級的孩子顯得尤其重要,所以,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擬采用“范讀法”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并通過自評和他評的學習方法來訓練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必須付諸一些講解法,這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形象地理解課文的生字詞,教師還必須適當運用表演法輔助教學。

現代教學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輔助設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算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

獲得成功并得到獎勵永遠是孩子們最興奮的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打算采用獎勵法。

在教學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生詞,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才能舉一反三,形成能力。

除此之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活動永遠是兒童最感興趣也是最能增長知識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算讓學生懂得在活動中學習知識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知道生活處處皆知識的道理。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插秧也是一種農活。并板書課題:插秧。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2、隨文識字學詞。

新課程改革提倡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識字教學,即讓學生在聽、說、讀的過程中盡快的認識并掌握生字。揭示課題后,我讓學生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并練習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把生字畫出來。在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以后,再隨課文出示生詞。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學習生詞。在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識記生字,多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識字,并恰當地引導學生發(fā)現字的規(guī)律及特點,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使之形成較強的識字能力,為今后的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生字后,安排學生做“把字寶寶送回家”的游戲。游戲的過程是這樣的:同桌之間互相讀,把認識的生字下面的鉛筆線擦去,如果還不認識則請同桌幫助認識,然后再擦去下面的鉛筆線。這樣,就等于把字寶寶送回家了。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寫字能力,但對于那些容易寫錯或不容易寫好看的字老師必須加以指導,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本課我重點指導孩子書寫“農”“民”這兩個字。農:第三筆撇起筆要寫在豎中線上,要寫得舒展。民:要注意筆順,最后一筆是斜鉤。然后讓孩子在田字格內認真書寫。在孩子書寫時,教師要提醒孩子注意: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寫字的要求。這樣也就很好地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3、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通過前面的自己練讀,學生對課文已經比較熟悉了。但是,一年級學生唱讀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樣克服呢?我打算采用教師范讀法為孩子們學習朗讀奠定基調并形成學習的目標。然后通過自評、互評的方式來訓練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并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教師范讀時說,昨天春姑娘夸老師了,說老師把她讀得很美,還獎勵了老師一朵紅花呢!誰能把描寫水田美景的句子讀得正確、流利?教師相機簡筆畫課文中描寫的春天的景物: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他讀得怎么樣?你也讀給大家聽聽好嗎?水田像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吧!教師相機板書:水田是鏡子、映照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農民伯伯在水田里干什么?(插秧)插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吧!教師相機板書:農民在插秧、綠樹、青山、白云、藍天。農民在插秧,插在綠樹上,其實是插在哪里?老師朗讀課文,你們做動作好嗎?通過做動作,讓學生體會到水田的美,在水田中插秧的美。在重視朗讀指導的同時,再配上音樂(鳥鳴、流水的聲音),請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然后美美地讀課文。最后引導學生想象:水田這面大鏡子還能映照著什么呢?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為后面的仿寫奠定了基礎。我想,到這時,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4、趣味作業(yè),課外延伸。

在本課教學即將結束時,我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的勞動更是美的。水田這面大鏡子還能映照著什么?農民伯伯還能把秧苗插在哪里?請把你想象的景物畫出來,并仿照課文編一首兒歌。這樣,把課內的知識延伸到了課外,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打開了學生思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美的存在。最后,播放兒歌《春天在哪里》,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最后,我想談談我的板書設計。在導入新課時我就板書了課題《插秧》,并多媒體出示一些有關春天的圖片。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深刻,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指導寫字時,我在黑板上范寫“農”“民”這兩個字。給學生的書寫提供了范例,這是很有必要的。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我在黑板上畫出相關的簡筆畫。在學生朗讀課文時相機板書:水田是鏡子、農民在插秧??v觀本課的板書可以發(fā)現,我的板書不但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而且為學生的仿寫奠定了基礎,降低了學生仿寫的難度。

總之,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愛學。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怎樣使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將是我一直探索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我將沿著這個方向鍥而不舍地努力。

插秧苗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田、照、藍、農、民”5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勞動之美,然后進行續(xù)寫。

課前準備:預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認生字、讀讀課文;教具: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班德瑞《田園風光曲》。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二、據題質疑,據圖釋疑。

三、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出示學過的識字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學詞,讀通課文。(1)借助拼音;(2)問別人;(3)聯系上下文猜字;(4)聽別人讀。2.同桌互讀正音。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4.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現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同學們還認不認識?出示生字卡片,用“開火車”和“摘字”(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3遍。)兩種游戲來檢查學生識字情況。并讓學生匯報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家中,全班齊讀課文,解決先前質疑的兩個問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四、細讀課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組讀課文,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

2.全班交流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3.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五、范讀引路,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評一評老師哪些地方讀得好?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2.學生練讀。教師設問:水田里映照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給你什么感覺?農民伯伯在這么美的環(huán)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點指導學生讀出水田映照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的美和農民插秧時歡快、充滿希望的心情。

3.配樂朗誦,嘗試背誦。

六、發(fā)揮想象,拓展延伸。

2.你能不能照著書上的句式,當小作家把水田映照的東西寫一寫。

七、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2.全班交流匯報識記字形方法。教師適當提供識記方法:如用部件法記“藍”字……3.重點指導書寫:藍:上面是“艸”,要與“籃”區(qū)分開來。農、民:與課后語文天地中的練習結合起來指導。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教學反思:《插秧》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想體現三個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一是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二是通過初讀、細讀、背誦這一有層次、有梯度的讀的設計,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積累語言,內化文章的表達方式。三是注重生生、師生間的互動。評價變得開放,既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又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再只為了甄別與選拔,而是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插秧苗教案篇六

1.誦讀詩歌,讀準字詞,把握詩歌形式上的特點。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學習作者的表達技巧。

3.領會勞動人民淳樸、勤勞的品質,感受勞動。

1、教學重點。

梳理詩歌主要內容,把握詩歌富于幽默詼諧的風趣的語言特色及白描的藝術手法。

1、導入新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我們懷抱著對荷塘之上美景的憧憬,從童真走來。今天,讓我們一齊走近楊萬里描繪的另一幅生活圖景,一起來學習《插秧歌》。

2、寫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楊萬里常州任滿,西歸故鄉(xiāng)吉水;途經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時值農田大忙季節(jié),詩人目睹一戶農家插秧之辛勞,作該詩。

3、作者介紹。

楊萬里(1127-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紹興(宋高宗年號,1131-1162)進士,曾任秘書監(jiān)。主張抗金。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學江西詩派,后轉以王安石及晚唐詩為宗,終則脫卻江西、晚唐窠臼,以構思精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獨具的詩風,號為"誠齋體"。楊萬里學問淵博,才思健舉。亦能文,對理學亦頗注意。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存詩四千二百余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今存。

4、題目解說。

“插秧”指將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從秧田移植到稻田里。《插秧歌》是楊萬里在途中見到農民男女老幼冒雨插秧后寫的。

5、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首頁,描寫插秧的繁忙。

第二部分:頷聯,反襯勞動的緊張、艱苦。

第三部分:頸聯、尾聯,表現勞動緊張、農人勤勞。

6、全文分析。

1、邊誦邊讀,用“/”劃分這首詩的朗讀節(jié)奏,并用“”標出詩的韻腳。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p>

2、《插秧歌》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離詩外”,實則堪稱“神來之筆”,請作簡要賞析。

此句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上用“兜鍪”(“頭盔”)和“鐵甲”分別比喻“笠”和“蓑”,暗示搶插稻秧就像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從而突出了農忙搶種的題旨。

3、《插秧歌》這首詩,句句平易自然,卻又不乏新奇快語,請結合詩句進行賞析。

首聯寫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拋”“接”“拔”“插”四個動詞,準確具體平實,又可暗示分工明確;頜聯點明雨中搶插秧苗的情形,以“盔甲”防護之嚴,雨水仍然不免從頭上流入脖頸并沾濕肩膀,不難領會春雨之密、之急、之大;頸聯寫勞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飯讓歇一會兒卻無人答話,連抬頭看一眼的工夫都沒有,如此便寫出了搶插的緊張程度;最妙的是尾聯寫出全家其樂融融的畫面,模擬田夫口吻說這塊田還沒插完,讓趕緊照看好那幫鴨鵝。詩人運用口語化的語言,隨意擷取田夫的肢體動作和對答語言,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選擇《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給他(她)寫段心靈獨白。(200字左右)。

插秧苗教案篇七

本班共有學生56人,班額較大,大部分學生態(tài)度端正、學習上進、對閱讀較感興趣,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借助工具書基本上可以自行閱讀,并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內心世界的基礎上,獲得屬于自己的良好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取向,是一個難點。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田、照、藍、農、民”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勞動之美,然后進行續(xù)寫。

教學重點:認識6個生字,會寫“田、照、藍、農、民”5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勞動之美。

課前準備:預習: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認生字、讀讀課文;

教具: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班德瑞《田園風光曲》。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二、據題質疑,據圖釋疑。

三、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四、細讀課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組讀課文,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

2.全班交流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3.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五、范讀引路,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評一評老師哪些地方讀得好?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3.配樂朗誦,嘗試背誦。

六、發(fā)揮想象,拓展延伸。

2.你能不能照著書上的句式,當小作家把水田映照的東西寫一寫。

七、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2.全班交流匯報識記字形方法。教師適當提供識記方法:如用部件法記“藍”字……3.重點指導書寫:藍:上面是“艸”,要與“籃”區(qū)分開來。農、民:與課后語文天地中的練習結合起來指導。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插秧苗教案篇八

“五一放假了,小學生作文大全我望著頭頂火辣辣的太陽,心里可不情愿了。媽媽說:“五一是勞動節(jié),就是應該參加勞動,你以為大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有點不服氣,心想:“不就是把秧苗從土里拔起來嘛!這還不容易?!笨墒强此坪唵蔚氖乱惨屑记桑瑧撐兆∷南露?,向地面傾斜,才能連根拔起。我掌握了要領,很快就感覺得心應手,還在心里暗暗與他們較勁,看誰的速度最快。太陽似乎也卯足了勁,像個火球一樣,曬烤著大地,晶瑩的汗珠從我們的臉上流淌下來,這讓我想起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插秧苗教案篇九

暑假,我回到了老家馬嶺。這里的空氣格外的清鮮。由于昨天剛下了一場小雨,天氣顯得十分涼爽,腳下的泥土也變得松軟起來,仿佛腳隨時都能陷進去。

吃過午飯,我跟著媽媽來到一個阿姨家。阿姨的'女兒叫婷婷,是我在家鄉(xiāng)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媽媽和阿姨在一旁聊天,突然婷婷提議,說:“不如我們一起去拋秧苗吧!”我從小住在城市里,很少回家鄉(xiāng)接近大自然,根本不知道“拋秧苗”是什么意思,我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興奮地點了點頭。婷婷拉著我,跑向她家的后院抱起了一大捆秧苗,說:“走吧,我們去田里?!蔽掖蟛搅餍堑馗诤竺?,嘴里哼著小曲。

到了田邊,婷婷剪開捆著秧苗的繩子,把秧苗攤在地上,然后卷起褲角,脫下鞋子,赤腳走進了全是稀稠的泥土地里。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想學著婷婷脫下鞋子時,婷婷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著解釋道:“你不要下田,你就在岸上把苗子一棵棵地丟進田里就行了。我負責在田里把你丟在田里的秧苗歸攏好。”我明白了,興致勃勃地拿起一棵秧苗,剛想投進田里,可誰也沒想到,我踩在了一塊斜著的石頭上,正好石頭在我踩上去的那刻晃動起來。秧苗倒是丟進了田里,而我,也跟著這秧苗一起一頭栽在田里,摔了個嘴啃泥。一身潔白的衣裳,一下子變得烏黑了,就連我的臉也變得黑極了。被摔紅的鼻子,加上一身的黑色,這下子,我看起來活像個演京劇的丑角。我和婷婷對視良久,“撲哧”一聲笑了起來。我慢悠悠地從泥土里爬起來,腳底一滑,又倒在了泥土里。這下可好,我真成一個“小黑人”。

夕陽夕下,天色漸漸暗了,望著那種滿秧苗的秧田,我們情不自禁地笑了。

插秧苗教案篇十

插秧苗是農村的常見勞動項目之一,今年夏天,我經過了一段插秧苗的體驗,收獲頗豐。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對于這項體力勞動的一些感悟。

第二段:選擇品種的重要性。

在插秧苗的前期,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選擇適合當地生產環(huán)境的優(yōu)良品種。這項工作很有必要,因為只有品種更勝一籌,才有可能提高產量,增加農民的收益。我通過觀察田間,與當地的種植技術工作人員交流了解到,種粳稻和秈稻在含水量、品質及育秧能力等方面不同,而我們在選擇品種時一般要視當地的氣候、土壤、種植環(huán)境等因素確定。有了對品種特性的認識,我們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品種,提高插秧苗的成功率。

第三段:技巧方法的掌握。

插秧苗的技巧方法掌握對于提高插秧苗的成功率也是非常關鍵的。例如我們要注意掌握插秧的深度、角度、距離等,保證苗的生長環(huán)境。在具體操作中,還要注意在插種前施肥,處理好稻秧的生長環(huán)境,促進了胚芽分生,使稻秧生根發(fā)芽,增加枝葉,從而能夠更好的抵抗天敵的侵襲,提高稻谷產量。在日常的種植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土地的情況,保持水田里的濕潤,利于苗的成長,適當的灌溉和放水,能夠讓稻谷更好地生長。

第四段:多角度視野的開拓與拓展。

在插秧苗的工作中,不僅僅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工作,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也需要拓寬我們的視野,全方位地了解當地種植技術規(guī)范和農業(yè)的生產流程。我們還可以通過參加一些農業(yè)的培訓課程,了解一些前沿的農業(yè)科技,如施肥技術和農藥的應用,在插秧苗的生產中加以應用,以達到提高農業(yè)產品的品質和數量的目的。

第五段:結語。

種植和插秧苗不僅僅是農業(yè)的工具,還是一個人積累經驗和知識的過程。通過種植和插秧苗的體驗,我們可以深刻地了解到時代的進步和農業(yè)的發(fā)展,認識到農業(yè)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并推進農業(yè)的現代化。本文闡述了關于插秧苗相關的心得體會,放眼農村、深悟農事,相信這對于我們今后的發(fā)展和實踐具有一定的幫助。

插秧苗教案篇十一

碧水綠苗笑漫田,正是插秧季節(jié)時。我們隨著大家的歡笑聲走向農田,開心極了!沿著鄉(xiāng)間的小路,我似乎聞到了田野的味道。

到達目的地后,我發(fā)現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粗r夫牽著的牛在田里大小便時,許多同學都不敢進去了!牛大便都拉到田里了,還怎么進去啊?還要赤著腳?我可不想踩上去啊!我從未見過這么臟的泥田。

正當我們打退堂鼓的時候,楊爸爸第一個走向泥田,和農民伯伯們給我們示范插秧,鼓勵我們說:“第一個下來的同學有五個大拇指,看看誰最勇敢!”

聽了叔叔的鼓勵,我勇敢地邁出了一步。感覺踩下去松松軟軟的,還覺得泥土在我腳上冒泡泡。后來,泥土實在是太粘了,好像我的小腳都陷進泥土里,拔不出來了。我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走,學著叔叔的樣子,用手把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到田里。心里在想:小秧苗,你要聽話呀,不要倒下去!我一只手輕輕地把秧苗往水里插,保持每棵秧苗的距離一樣,還要對齊。我的雙腳好像不聽我的使喚,剛插好幾棵,想把小腳往后排挪,怎么拔都拔不出來,一定是我的力氣太小了!插秧真的好累啊,農民伯伯真是太辛苦了!

接著我們參觀了機器插秧,這機器速度好快,不一會兒一排排整齊的秧苗便展現在我們眼前!明顯機器比人工快多了。聽說機器一小時能插三畝,人工一天只能插一畝,這差距太大了,機器真是好神奇!

這是我第一次插秧,插秧真是太不容易了!今天我真正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農民伯伯很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不要浪費!

插秧苗教案篇十二

插秧苗是農耕文化中一項極重要的技術活動。它不僅是精神層面上的生產盛事,更是人與土地之間息息相關的細節(jié)之一。作為一個長在城市里的人,這是我第一次親自參與到插秧苗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想法和體會都發(fā)生了一些改變。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從三個方面分析我對插秧苗的體會和感悟。

做任何事情,身體都十分重要。插秧苗的過程同樣是如此。在田間地頭彎腰、伏地擠泥可以鍛煉身體。不但如此,插秧苗也是一項極具耐力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彎腰、下蹲、站立,完成復雜的插秧動作。這讓我體會到了身體的力量和極限。通過插秧苗,我不僅使自己得到了一次完整的鍛煉,也更加深入的明白了身體的力量與健康相輔相成。

第三段:插秧苗能提升注意力和專注力。

在插秧苗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需要嚴密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否則,插秧的位置和角度就會出現錯誤。這是對思維和身體方面的極大挑戰(zhàn)。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練習,我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不但如此,我的視野也開闊了不少,看待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有了不同的變化。

第四段:插秧苗能增進感性認識和體驗。

農田是一個富有生命,充滿不確定的地方。在插秧苗的過程中,我明顯地感受到了這些方面。我可以感覺到泥土溫暖黏稠的質感和沉重的暢快感,如飛一般的挖掘感和激情和興奮。在插秧苗的過程中,我的手指能夠感受到泥土的微妙差異,我的耳朵能聽到秧苗的微小顫抖。這是一種用感性去感受、體驗不同事物的方式。這些感性經歷也使我更好的了解和體會土地,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大美和神秘。

第五段:總結和展望。

作為一個城市里的年輕人,參與到插秧苗的過程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通過這個過程,我對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了解了自身的身體和精神條件,發(fā)現了新的方向并且獲得了新的體驗。這讓我更好的了解了自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也會繼續(xù)開展探索和發(fā)現的旅程。

插秧苗教案篇十三

正逢農忙時節(jié),剛收完小麥,又要插秧。我家上上下下忙得手忙腳亂。這天正是星期六,媽媽吩咐我寫好作業(yè)去稻田里幫忙插秧。我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幫爸媽分擔家里的任務是每一位少先隊員應該做的事。

“哎呀我的小公主,你怎么能那樣插秧呀?一撮一撮的像韭菜一樣多,都像你這樣那一畝地得多少秧苗呀?再瞅瞅你拿秧苗的姿勢,哪有苗根朝外苗梢朝里的,你看我是怎么拿的!你不能一排只插一撮呀!”媽媽在一旁邊笑邊說。我往媽媽那兒一看,是呀,媽媽插的秧每一撮最多三棵秧,而且距離均勻。再看看我的,的確像菜園里的韭菜那樣稠密。

媽媽還告訴我插秧也是技術活兒。每一小撮不能超過三棵小苗,每一撮之間的距離大約有20厘米,大人每一行大約插十來棵,小孩也要五棵左右。每兩行之間的距離至少也要有15厘米,這樣容易通風,等它一星期之后扎根了,它還會發(fā)出很多的新的頭來。

遵照媽媽的方法,我又干了起來。插了一會兒,我的手臂開始酸痛,頭頂的驕陽也讓我的額頭沁出汗珠。我卻一聲不吭往后退,為家里的大人分擔一點點勞苦,也是光榮的。

猛一抬頭,我發(fā)現眼前一片綠油油的禾苗,仿佛種下了一片希望,身體雖然很勞累,心里卻是甜的。

插秧苗教案篇十四

我看他們干的熱火朝天,我的手也癢癢了,就迫不及待的要下去。

暑假里的一天,我與叔叔、嬸嬸和堂妹一起來到鄉(xiāng)下干活。我們一進村子就看見大人小孩都在田里干活。中午,在我的催促下,大家終于動身一起去干活了。這時,驕陽似火,我們被這毒辣的太陽曬得滿頭大汗。到了田邊,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插秧。只見叔叔左手拿著一捆秧苗,右手插秧,看上去好像很熟練的樣子,一下子一排,一下子一排,他不僅速度快,質量也很好,看上去很整齊。

我看他們干的熱火朝天,我的手也癢癢了,就迫不及待的要下去。這時,叔叔就走過來一步一步地教我:首先兩腳張開,大約張的比肩膀寬一點,腰大約彎下45度;其次左手拿一把秧苗,右手準備插秧,每兩顆秧苗的間距大概是15厘米,每兩排的行距大概是20厘米;再其次插秧深度,插太淺秧苗會被風吹浮起來,插太深秧苗長不茂盛,谷子不飽滿。明白基本要領后,我學著叔叔的樣子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分秧,右手一棵一棵的插,雖然插得不夠好,但我一直在很努力的干。干了一會兒,我已經滿頭大汗、腰酸背痛了,雖然我很累,但我還是把我要做的事做完了。這時,我想起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要多節(jié)約和愛惜糧食,要知道農民伯伯的艱辛。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叫累,叔叔笑著跟我說:“今天插秧只是種田的開始,后面的工作更加辛苦,要澆水、殺蟲、施肥等等?!?/p>

這次活動雖然很累,但我覺得很有意義。

插秧苗教案篇十五

“丁零零,丁零零。”下課鈴聲終于響起了,早已按捺不住激動心情的我,飛快地跑到門外,牽著爺爺的手,奔向開心農場。

種秧苗的第一步就是翻土了,只見爺爺手拿鋤頭,用力地往下挖,再往回拉,沒幾下就把大的泥塊弄碎了,重復了幾次后,地就翻好了。我看得心里癢癢的`,忍不住拿起鋤頭,也想試一試:我把鋤頭用力地往上舉,看似輕巧的鋤頭在我手里卻有千斤重,我怎么舉也舉不起來,就直接放在土里往回拉,鋤頭也不聽使喚。不一會兒,我就累得滿頭大汗,一件看似那么簡單的事,我做起來居然那么難,這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

種秧苗開始了,聽爺爺說,坑不能太深,太深了小秧苗就長不高;秧苗之間要有30厘米的距離。我照著爺爺說的方法去做:先用鏟子在地上挖了個坑,再把小秧苗放在坑里,扶正,往坑中一點兒一點兒地填上小的碎土(因為大泥塊會弄傷小秧苗),用手輕輕地將秧苗四周填上的土拍實,一株小秧苗就這樣被我種好了!還要給秧苗澆水呢,我們用瓢舀了滿滿一瓢水,均勻地灑在了秧苗四周的泥土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11369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