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篩選整理了2017年山西高考滿分作文,2017年山西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guān)注學分網(wǎng)。
2017年山西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只屬于中國人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大若天地。我們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大地萬物的生靈全部都要靠食物來補充能量,獲取營養(yǎng),維持生命。再看這部《閑話中國人》,開頭第一炮便是在大談“飲食”。中國的飲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歷史,可算得上是傳統(tǒng)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
外國人重于情趣,中國人則重于飲食。中國人既然能以食為天,則“悠悠萬事,唯此為大”,世界上還有比天大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中國人甚至認為“普天之下,莫非一吃”,認為不管任何事都能用“吃”來解決。這就是現(xiàn)代中國人對千百萬年前的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飲食文化的認識,這也是書中所說的“泛食主義”。說到這“泛食主義”,它也包含在飲食文化內(nèi),只不過是口語上通過文字來表達的。就像是說人就叫“人口”;謀生就叫“糊口”;職業(yè)和工作就叫“飯碗”。干什么工作就吃什么飯,就像書中所說的:“修鞋補鍋是吃手藝飯;說書賣唱是吃開口飯;當教書匠是吃粉筆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兒。”總而言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切都與“吃”扯得上邊。
飲食,說白了也就是吃飯。但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終于深刻的了解了中國人的“吃飯”文化。
何為“吃飯”文化,我想這也只能在中國才尋找得出答案。在中國人看來,食物乃生命之源。因此給人食物,請人吃飯,是一種很重的禮儀;而接受他人的食物,則是受了很大的恩惠,必須加以回報。這,便是中國文化中“吃飯”文化的基本準則。但在這一來一往,你一席我一頓的過程中,這“吃飯”文化漸漸的變了味兒。中國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日漸豐滿的腰包也閑不住了,開始流行起“請客吃飯”,而“吃飯”文化的基本準則也漸漸成為中國人請客吃飯的正當理由。大家也習慣起這新一代的“吃飯”文化。像這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老人做壽誕,小孩過生日,誰家不請,哪個不吃如果升了職位,漲了工資,搬了新居,走出國門,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也都會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請客吃飯。有人來了要“接風”,送人走了要“餞行”,有事要“撮一撮”,沒事也要“聚一聚”。用書上的話總結(jié):中國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愛請客吃飯的民族。
這飲食飲食,說完了“食”,接著得說“飲”了。
既然說到“飲”,那么“茶”,便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
中國人愛喝茶,西方人愛喝酒?!拔魅孙嬀贫∑渲?,國人飲茶乃取其氣”,這是書上的原話。西方人喝酒是為了身體,中國人品茶則是為了意境。
自古以來,茶就是文人雅士所熱衷的“至清至雅之物”,它也往往用于陪襯一些山水美景,文雅之趣。所以,這喝茶不叫“喝茶”,得叫“品茶”,從這品茶中還能品出人生哲理,事物的啟迪,從而自古產(chǎn)生那么多的偉大詩人來“頌”茶。就連這品茶中,還品出了茶術(shù)之道。
不單“食”能請,這“茶”也能請。比如這“吃早茶”,則是如今商場上用來談生意的辦法之一。吃早茶不過于排場,但也不過于寒酸,幾疊小食,一杯清茶,既能解決早餐問題,也可以享受其中的一點“意境”。它也確實比請客吃飯少了一點銅臭味,少了一點利益和關(guān)系。
柴米油鹽醬醋茶,廚房中的繁雜瑣事,生活中的切切察察;悠悠上下五千年,時代中的巨大變遷,歷史中的中國文化。
相關(guān)閱讀:2017年新課標全國高考高考作文
2017年山西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
農(nóng)村是一個美麗富饒、清新閑適,時而靜謐時而熱鬧的好地方。它總是給予人們質(zhì)樸、自然、和諧的感覺。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又會怎樣
清晨,賢淑的女人,在一陣陣清脆的鳥叫聲中醒來,勤快地操持家務(wù),裊裊飲煙在晨霧里漂移,村子里的空氣便帶著一種柴火的香氣。那鍋碗瓢盆、洗洗刷刷、低聲耳語的聲響,更顯出鄉(xiāng)村的幽僻。男人似乎聽見了鼓動的號角,睜著朦朧的睡眼,扛上農(nóng)具,走向希望的田野。孩子們正背著書包,唱著歌兒蹦蹦跳跳地上學去……充滿生機活力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便失去了一種質(zhì)樸而安恬的開始。
時常望著在田間耕作的農(nóng)民,他們衣著樸素,面目黝黑,然而他們有火熱的紅心,平靜的目光里充滿了溫厚,凸起的青筋顯示著力量。悠悠的風吹過,仿佛是給農(nóng)民的嘉獎。那一塊塊不規(guī)則的田地,那一片片生機勃勃的作物,仿佛一篇篇優(yōu)美而生動的散文,令人賞心悅目。于是,一支激昂的勞動之歌在我心中驟然響起。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便失去了一份動人的勞動場景。
那連綿不斷的山,層層疊疊,是綠色的大衣;那嘩嘩作響的溪水,彎彎繞繞,是清逸的圍巾;那慢悠悠啃著草的牛羊,隱隱現(xiàn)現(xiàn),是點綴的飾物。還有那戲水的鴨,扒土的雞,拱食的豬,崎嶇的路,幽幽的井,錯落的小屋,野趣的荷塘……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便失去了一幅和諧而美妙的景致。
農(nóng)村的一天如歌,農(nóng)村的四季如畫。清晨,鳥兒的喧鬧叫醒了黎明,羊兒咩咩,牛兒哞哞;中午,農(nóng)婦的呼喚響徹了四野,娃兒回家,他爹吃飯;黃昏,女人的嬉笑熱鬧了小溪,歌聲一片,笑聲一片。春光明媚時,油菜鋪就黃色花海,田野上孩子們在追逐希望;夏夜清涼時,大樹撐開墨綠大傘,竹椅上大人們在忙里偷閑;秋風送爽時,微風掀起金色稻浪,田垅間勞動者在收獲成果;寒冬凜冽時,白雪覆蓋銀妝素裹,火塘邊一家人在歡度新年。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便失去了許多美好的情感。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這么多的美好的東西,生命又怎么會精彩。所以,我不想想象,如果失去了農(nóng)村,我們的生活會蒼白成什么模樣。
學分網(wǎng)小編提示:以上是2017年山西高考滿分作文,2017年山西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學分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xuefen.com.cn 2013-2022 蘇ICP備2022025589號-4-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