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高考歷史解答主觀題時應該分“四步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
2017年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高考歷史解答主觀題時應該分“四步走”
高考歷史解答主觀題時應該分“四步走”:首先是審題。
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樣既有針對性,又可以節(jié)省時間。審題時要分析問題結構,一般可以概括為三部分,即中心詞、提示語和限定語。以2007年高考38題為例,第⑴問:材料一中“十二萬萬五千萬人”和“二萬萬五千萬人”分別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是提示語,“十二萬萬五千萬人”和“二萬萬五千萬人”是限定語,指的是什么是中心詞。第⑵問:概括材料一中孫中山關于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關系的觀點。概括材料一是提示語。孫中山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關系是限定語。觀點是中心詞。第⑶問: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孫中山為什么在演講中強調民族主義。根據(jù)材料一是提示語,孫中山在演講中強調民族主義是限定語,指出為什么(原因)是中心詞。
高考歷史解答主觀題時應該分“四步走”:第二步是閱讀。
閱讀材料要注意幾個字:全、精、拆、畫。全,除材料內容本身之外,材料的標題和出處可以給考生一些提示,幫助考生對問題做出判斷。精,有些材料比較長,而且信息量比較大,在閱讀材料時需要概括每段材料的中心,找出中心詞,為正確理解分析題意做準備。拆,是分層、分段,主要是有利于一些概括、對比類的問題的理解分析。畫,在閱讀時對一些重要的詞句做以標記,或用橫線畫出來,使線索更清晰,以明確把握重要的內容。
相關閱讀:2017年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2017年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高考歷史四大關系
2017年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高考歷史復習要點
2017年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高考歷史三輪復習方法
@xuefen.com.cn 2013-2022 蘇ICP備2022025589號-4-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