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xì)v史復(fù)習(xí)資料:漢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2016/08/28 04:05:23文/網(wǎng)編2

學(xué)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xì)v史復(fù)習(xí)資料:漢朝皇帝列表及簡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guān)注學(xué)分網(wǎng)。(http://mlvmservice.com/)

高三歷史常識:漢朝皇帝列表

西漢皇帝列表

漢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共12年。

漢朝開國皇帝終年62歲,葬于長陵。朝代故事:垓下之戰(zhàn)、白登之圍。

漢惠帝(劉盈)(公元前211——前188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共7年。

高祖長子,高祖死后繼位。劉盈為人軟弱,呂后專權(quán)。病死,終年24歲,葬于安陵。

漢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在位,共4年。

被呂后所殺,時年12。

漢后少帝劉弘(——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共4年。

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呂后死后和兄帝梁陽、常山王同時被大臣所殺。

呂后(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0年執(zhí)政,共16年。

高祖皇后,高祖死后執(zhí)政,病死,終年62歲,葬于高祖長陵的西園(今陜西省咸陽市東35里處)。注呂后并未稱帝。

漢文帝(劉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80年登基——公元前157年在位,共23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呂后立非正統(tǒng)的少帝。呂后死后,周勃等殺死呂產(chǎn),迎立劉恒為帝病死,終年46歲。葬于霸陵。朝代故事:緹縈救父、文景之治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共16年。

漢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繼位,病死,終年48歲,葬于陽陵。朝代故事:文景之治、七國之亂。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漢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后繼位。于巡視途中病死,終年71歲,葬于茂陵。朝代故事:張騫出使西域、獨(dú)尊儒術(shù)、漠北之戰(zhàn)、霍去病之死、蘇武牧羊、司馬遷與史記。

漢昭帝(劉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共13年。

漢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繼位。病死,終年22歲,葬于平陵。

昌邑王(劉賀)生卒年不祥,在位27日。

漢武帝孫,昭帝侄。昭帝死后無子,由他繼位,因淫戲無度,被輔政大臣霍光廢黜,后事不祥。

漢宣帝(劉詢)(公元前90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共25年。

武帝曾孫,昌邑王被廢后繼位。病死,終年42歲,葬于杜陵。朝代故事:宣帝中興。

漢元帝(劉奭)(公元前76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共16年。

漢宣帝子,宣帝死后繼位,病死。終年44歲,葬于渭陵。朝代故事:昭君出塞。

漢成帝(劉驁)(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共26年。

漢元帝子,元帝死后繼位,病死。終年45歲,葬于延陵。

漢哀帝(劉欣)(公元前26年——公元前1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共6年。

漢成帝養(yǎng)子,成帝死后繼位,病死,終年26歲,葬于義陵。朝代故事:斷袖之癖。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公元0年——公元5年在位,共5年。

原名劉箕子,元帝孫,中山王劉興子,哀帝死后繼位,一說被王莽毒殺,一說病死,終年14歲,葬于康陵。

孺子(劉嬰)(公元5年——公元25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共3年。

漢宣帝玄孫,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為帝,在位,公元8年,王莽自立,西漢至此結(jié)束。公元25年,劉嬰于混戰(zhàn)中為亂兵所殺,終年21歲,葬處不明。朝代故事:王莽代漢。

西漢王朝共15帝立國210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長安

新皇帝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公元9年—23年在位,15年。

國號“新”,史稱“新朝”。年號為“始建國”。公元14年改元“天鳳”,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新王朝共1帝立國15年。

玄漢王朝23年—25年首都長安

更始帝劉玄23年—25年在位3年字圣公,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縣西南)人。劉玄原本是西漢皇族,祖父為蒼梧太守劉利,父劉子張,母何氏,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

玄漢王朝共1帝立國3年。

東漢皇帝列表

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25年—57年在位,共32年。

原名劉繡,字文叔,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參加綠林起義軍后,在昆陽以少勝多,打敗王莽,25年劉秀稱帝。病死,終年63歲,葬于原陵。

漢明帝劉莊 (28年——75年),57年—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

初名劉陽,劉秀的第四子。明帝時在洛陽建白馬寺,這是佛教傳入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佛寺。病死,終年48歲,葬于顯節(jié)陵。朝代故事:班超出使西域。

漢章帝劉炟(56年——88年),75年—88年在位,共13年。

明帝第五子,章帝喜歡儒術(shù),并且實行與民修養(yǎng)的政策,人口迅速增長,在位時班超出使西域。章帝還是一位書法家,尤善草書,被后世稱“章草”。病死,時年31歲,葬于敬陵。

漢和帝劉肇(78年——105年),88年—105年在位,共17年。

漢章帝第四子,10歲即位,由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竇憲掌實權(quán)。后來殺掉竇憲自己掌權(quán)。病死,終年27歲,葬于慎陵。

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在位8個月就得病而死。

漢和帝的小兒子,即位時剛滿月,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

漢安帝劉祜(94年——125年),107年—125年在位,共18年。

漢章帝孫,父清河孝王劉慶,即位時才13歲,由鄧太后掌權(quán),他在太后死后掌權(quán)。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時年32歲,葬于恭陵。朝代故事:蔡倫造紙。

漢嬰帝劉懿,漢安帝去世后,太后閻姬為了把持國政,在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但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

漢順帝劉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

漢安帝的兒子,順帝是由宦官扶持上臺的,朝政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敗。他下令宦官可以養(yǎng)義子,并且可以世襲封爵。后來宦官與外戚相互勾結(jié),政治更加腐敗。病死,時年30歲,葬于憲陵。朝代故事:張衡和地動儀。

漢沖帝劉炳(143年——145年),144年—145年在位,不足1年。

漢順帝的兒子,在位半年。病死,時年3歲,葬于懷陵。

漢質(zhì)帝劉纘(138年——146年),145年—146年在位,不足1年。

漢章帝的曾孫,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即位時8歲,非常頗伶俐。因說大將軍梁翼為“跋扈將軍”,被梁翼毒死,時年9歲,葬于靜陵。

漢桓帝劉志(132年——167年),146年—167年在位,共21年。

漢章帝的曾孫,蠡吾侯劉異的兒子。桓帝即位時15歲,當(dāng)時外戚掌權(quán),后來他依靠宦官誅殺外戚梁翼,此后又被宦官專政。病死,時年36歲,葬于宣陵。

漢靈帝劉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23年。

漢章帝玄孫,桓帝死無子,劉宏即位。靈帝朝一團(tuán)污氣,宦官把持朝政,稱“十常侍”。靈帝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膘`帝之世,民不聊生,買賣官爵,橫征暴斂,社會矛盾激化,終于于184年,爆發(fā)了黃巾大起義。病死,時年33歲,葬于文陵。

漢少帝劉辯(176年——190年),189年在位5個月。

漢靈帝長子,又稱為皇子辯或弘農(nóng)王。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是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葬于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朝代故事:黃巾軍起義。

漢獻(xiàn)帝劉協(xié)(181年——234年),190年—220年在位,共30年。

漢靈帝的兒子,即位時9歲,董卓專權(quán),后曹操迎獻(xiàn)帝于許昌。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自立為帝,建立魏國,漢朝滅亡,劉協(xié)被貶為山陽公。病死,時年54歲,葬于禪陵。朝代故事:孫策霸江東、官渡之戰(zhàn)、曹操統(tǒng)一北方、赤壁之戰(zhàn)、劉備入川、濡須之戰(zhàn)、關(guān)羽走麥城。

東漢王朝共14帝立國196年

兩漢共29帝立國411年

以上內(nèi)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xì)v史復(fù)習(xí)資料:漢朝皇帝列表及簡介》,對于漢朝皇帝的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點(diǎn)呢更多學(xué)習(xí)相關(guān)材料,敬請關(guān)注學(xué)分網(wǎng),小編隨時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復(fù)讀材料及方法!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文綜歷史知識點(diǎn):高考文綜歷史事件復(fù)習(xí)怎樣記憶
2017年高考?xì)v史復(fù)習(xí):關(guān)于明清時期文化的口訣及解釋
2017年高考?xì)v史復(fù)習(xí)資料:清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2017年高考?xì)v史復(fù)習(xí)資料:元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guān)文章

高考?xì)v史開放性試題類型 高考?xì)v史開放性試題答題步驟
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 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高中歷史開放性試題類型 高中歷史開放性試題解題方法
高中歷史材料題答題技巧及方法 高中歷史材料分析題怎么做
清朝滅亡的具體原因 清朝覆滅的標(biāo)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