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的依據(jù),也是教學的指導工具,對教師的教學起到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這些教案范文的編寫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具有很高的指導性。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一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八冊(全冊)。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八冊(全冊)。
目錄:
1:聚聚散散2:小圓點的魅力3:黑與白4:主體與背景5:冰川與晚霞。
6:畫嗅覺7:卡通畫8:雙胞胎9:藏書票10:我和我的小伙伴。
16:迷宮17:電腦美術18:會游的玩具19:光的魅力20:珍愛國寶秦始皇兵馬俑。
第1課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聚和散的感覺。
難點: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聚和散。
教具準備:
吳冠中的作品學生作品水粉顏料排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
1讓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nèi)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點的位置及產(chǎn)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課題聚聚散散。
二體會大師作品中的韻律:
這里有作品欣賞,請大家欣賞后小組討論:你最想為大家介紹哪幅作品?作品描繪了什么?
通過欣賞你能不能找出吳冠中老師繪畫的特點,體會其中的精髓(板書:點線結(jié)合)。
三游戲體驗。
1教師語言引導,啟發(fā)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是否有見過聚和散。
2師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xiàn)聚和散。
4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范例師生共同研究課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課后小結(jié)。
第二節(jié)。
一師生交流:
1教師重點講解并示范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強調(diào)水分的掌握。
2學生動手嘗試顏色的噴與點,體驗聚和散的感覺。
3師生對學生的嘗試練習進行評價。
二布置作業(yè),教師強調(diào)用不同的工具嘗試表現(xiàn)聚和散。
三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yè):用各種工具滴(噴)灑顏料,產(chǎn)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學生作品,師生評價。
五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欣賞用多種方法制作表現(xiàn)的聚和散的效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制作。
第2課小圓點的魅力。
課型: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紙上畫擺放小圓點,體驗各種變化,并組合出各種創(chuàng)意的作品。
2在擺放圓點中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圓組合會產(chǎn)生美感,給自己帶來心靈的愉悅。
教學思路: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讓學生有創(chuàng)意地玩小圓點,用圓點組合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教學準備:
預習:指導學生預習教材內(nèi)容,收集圓的物品,觀察尋找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圓的圖案。
教具:平面構(gòu)成圓點的變化。
學具:彩筆瓶蓋紐扣等圓的東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
展示課件動畫圖片和播放聲音,出現(xiàn)一個小圓點,(說話:同學們,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圓點,我喜歡穿各種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領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變化還能給人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覺!在生活中和美術作品中經(jīng)??梢砸姷轿业纳碛?!大家都稱我為魅力的小圓點呢!)。
二講授新課。
學生來一個畫圓,
老師用圓規(guī)示范畫圓的方法當然我們在畫的時候不可能這么標準,做到盡量而已!
(一)大家看見今天的課題肯定會覺得有點奇怪,小圓點的魅力在哪里?怎么體現(xiàn)出來呢?我們馬上就可以領略到啦!
老師出示一個乒乓球,加與示范,這就好比是一個小圓點,師生一起進行總結(jié)出三種感覺:
1.下落感(懸空的感覺)。
2.穩(wěn)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樣,四平八穩(wěn))。
3.安定感(沒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師拿出2個小圓黑點,要求同學們在一張白紙上擺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請出2位同學上來進行擺放)。
并得出以下兩點感覺: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師總結(jié):小圓點只要把位置改變了一下,就能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覺,所以我們在畫畫時,要注意,主體物的位置就象小圓點一樣,位置不同也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畫面和心理感覺!(出示課件,結(jié)合美術作品進行講解)。
(主體物---蘋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學們都知道,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是由什么組成呢?點線面,哪位同學告訴老師,點是如何變成線的呢?(張貼兩張點的范圖)。
1.直線曲線的感覺。
圓點越密,線的感覺就越明顯,朝一個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條直線,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條曲線所以點排列在一起會有線的感覺(師生互動,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動的感覺。
圓點從大到小,是一種透視現(xiàn)象,漸變后會產(chǎn)生移動的感覺!(師生互動,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課件---火車圖片,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圓點無處不在,看:
出示課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圓點存在的圖片,聯(lián)系生活,從身邊尋找靈感,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如---衣服鞋圍棋人民會堂燈藥丸被子等等!)。
老師加于講解,并滲透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圖案的相關知識。
(四)利用小圓點還可以擺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圖形呢!大大小小的圓點組合在一塊,就成了一張美麗的作品了!
出示課件,展示小圓點的美術作品書本范作。
三布置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
(播放輕音樂,愉悅課堂氣氛)。
四作業(yè)欣賞評價。
五總結(jié)拓展。
小圓點無所不在,美也無所不在,只要我們善于用發(fā)現(xiàn)審美的眼睛去觀察去創(chuàng)造,美就在我們身邊!
第3課黑與白。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黑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嘗試才能了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激發(fā)他們的靈感。
2.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chuàng)作靈感。
3.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xiàn)不同的正負形。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chuàng)作靈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xiàn)不同的正負形。
教學準備:教具:有關的圖片資料范圖。
學具:收集到的圖片資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
二發(fā)展階段。
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jié)創(chuàng)作黑白正負圖形的要領:
1不規(guī)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xiàn)。
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
3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
4二方連續(xù)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
四作業(yè)要求:
1用黑與白表現(xiàn)正負形。
2圖形簡潔,有創(chuàng)意,形式感強。
3線條流暢,涂色均勻。
五展示評價:
1學生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引導作者反思,說說你覺得自己這幅畫有何改進的地方?
六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根據(jù)這節(jié)課所學的正負形,體會其形式美。
第4課主體與背景。
課型: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中主體與背景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繪畫形式。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二
第三課: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人教版)。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解決方法:通過小組間的游戲練習應用線條簡練描繪物體的能力,并應用于繪畫中。
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
解決方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及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部分學生還做好了課前預習。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應用手繪線條刻畫事物的能力不高。學習本課比較吃力,應重點輔導。
通過游戲、小組討論、集體討論等方法,解決本課問題。并放在實踐中去檢驗。
德育滲透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羅丹語)。
教學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初步了解繪畫過程抓住事物特征繪畫的重要性。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xiàn)自己生活中的萬事萬物。
能力滲透點: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生活日用品(數(shù)件)、磁性白板、手繪線條圖片(數(shù)件)。
探究學習法。
2課時。
1、手繪線條圖片欣賞導入。
老師:同學們好,老師近日畫了一張畫,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學生(齊聲):想。
(老師展示手繪線條圖片畫。)。
老師:誰知道我畫的都是什么東西?
(學生爭先回答并認真欣賞,產(chǎn)生濃厚興趣。)。
2、師生初步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
老師誰能用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東西,他們都是做什么用的?
(學生發(fā)言踴躍,通過發(fā)言初步意識事物因作用不同而產(chǎn)生的外形的差異。)。
(老師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鼓勵、肯定。)。
學生:我也想畫出這么美的畫,可是我能行嗎?(及類似的話)。
學生(齊聲):好。
3、師生共同探討總結(jié)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方法。
老師:那么,通過剛才的欣賞,誰說一下我們該如何描繪一件物品呢?
(學生開始分小組邊議論邊發(fā)言,各抒己見。)。
(接下來,教師將各小組的討論結(jié)果拿出來與全體學生共同進行探討總結(jié)。)。
(各小組相互取長補短,一起完善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方法。)。
(最后,老師將探討結(jié)果板書到黑板。)。
學生看作品,進一步系統(tǒng)的了解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4、老師總結(jié)本科教學內(nèi)容。
老師: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太棒了,我們想到了這么多方面。
(老師邊總結(jié)邊板書,并給與一定的補充。進行小結(jié)。)。
5、內(nèi)傳遞本科目標,激發(fā)學生興趣。
老師:我們先來畫這幾樣東西,看看誰畫的好。
(此時,學生探索美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出來)。
學生分組開始寫生,老師組織、協(xié)調(diào)。
(學生分組開始寫生。)。
課堂內(nèi)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jié)。
(學生分組出示優(yōu)秀作品,自我評析,共同欣賞。)。
(老師組織、協(xié)調(diào)并進行總結(jié)。)。
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方法。
1、手繪線條圖像的特點:形象鮮明、繪制快速、用具簡單、表達多樣、易于掌握。
2、用具:筆(鉛筆、鋼筆、圓珠筆、毛筆等)。
紙(各種類型紙張均可)。
橡皮(可不用)。
3、注意事項:線條力求簡潔概括。
抓住繪畫對象的特征。
選擇最合適的描繪視角。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三
1。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人以及他們的事跡。
2。尊敬和欣賞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人們。
活動準備。
1。有關和平人士的事跡。
2。收集到的相關圖片、文字等資料。
課時:3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中國,和平的國度。
1。介紹一些如"化干戈為玉帛"等的典故,讓學生懂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并很早就提出了"和為貴"的思想。
2。引導學生通過影視作品和書籍等找有關和諧、和平的成語或故事,在課堂上交流。
第二課時。
一、和平使者——周恩來。
交流周總理生前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所做的種種事情??梢灾谱髻Y料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交流。
二、我敬佩的和平使者。
1。學生交流展示課前搜集到的和平使者的事跡,如宋慶齡、安南、特雷莎、施韋澤、珍妮?古道爾、陳香梅、海明威等,介紹他們的事跡,交流對他們的理解與感情。
2。卑咽占的自己最敬佩的和平使者介紹給同學并說說敬佩他們的原因。
第三課時。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人物譜。
1。利用網(wǎng)絡和其他渠道查找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以及他們的杰出事跡。
2。與同學合作制作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人物譜。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人物譜。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四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三冊(全冊)。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三冊(全冊)。
目錄:
1:流動的顏色2:變化無窮的線條3:閃光的名字4:有趣的彩泥5:喂,你好。
6:花花衣7:金鑰匙8:對印的花紋9:蜻蜓飛飛。
10:我也是藝術大師。
11:用畫來寫信12:有趣的瓶蓋13:回家的路上14:今日的菜單15:乘著大象。
16:風來了17:會轉(zhuǎn)的玩具18:電腦美術19:指偶劇院。
20:形形色色的世界。
課題:流動的顏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1知道兩種顏色調(diào)和后會產(chǎn)生第三種顏色。
2吹畫后產(chǎn)開想象,并添畫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教學重點:了解三原色,發(fā)揮想象力。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使用水彩顏料。
課前準備:1學生準備紅黃藍三色水彩顏料,吸管一根,毛筆水罐。
2教師準備與學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畫。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請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學生作品及作畫步驟,然后討論:
這些作品分別是怎樣畫出來的,使用了幾種顏色,吸管在今天的作業(yè)中有什么用處?
(2)發(fā)展階段。
1首先要調(diào)顏色。
3最后用筆將調(diào)好的不同顏料滴落在作業(yè)之上。
4然后用傾斜畫面用吸管吹等方法使顏色流淌。
5最后,對畫面進行添畫,時期構(gòu)圖情節(jié)更加豐滿。
(3)收拾與整理。
保持室內(nèi)清潔衛(wèi)生。
(4)課后拓展:
用吹畫的方法繪制抽象作品。
課題:變化無窮的線條。
課時:1課時。
教學重點:是了解不同形態(tài)的線條。
教學難點:是能用線條表達情緒。
教學準備:各種繩子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畫變化的線條。
二講授新課。
1欣賞。
欣賞書中的例圖,了解線條的變化及特色,(木炭筆線條松軟,深淺明顯且層次豐富,柔軟的毛筆畫出的線條變化豐富;鋼筆畫的線條鋼勁有力,富有彈性,但深淺和粗細變化不大;鉛筆也可以畫出變化多端的美麗線條,非常豐富的層次,因此可以細膩刻畫對象)。
2線條不僅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對象,還可以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體現(xiàn)個人的性格特征。
3線條還可以表現(xiàn)質(zhì)感,粗糙的細膩的光滑的等質(zhì)感都可以通過不同的線條來表現(xiàn)。
4用線條去表現(xiàn)對象時,需要注意它的輕重虛實和疏密變化。
5用流暢的線條畫速寫,可以表現(xiàn)運動著的對象。
三學生作業(yè)。
試用富有變化的線條描繪一個形象,可以使用各種筆來完成,在作畫過程中體驗線條的變化。
四課后拓展。
1收拾與整理,保持室內(nèi)清潔衛(wèi)生。
2還可以用擺拼的方法完成線條的作品。
課題:閃光的名字。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美術字。
2能綜合運用各種材料繪畫或書寫自己的名字。
教學重點:將自己的名字寫得足夠大,并進行裝飾。
教學難點:選擇與眾不同的材料,將自己的名字裝飾得有特色。
教具準備:欣賞材料范畫變體美術字。
學具準備:彩色紙彩色筆閃光材料(包裝紙鋁箔閃光膠閃光顏料等)膠水,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導入。
同學們,老師和你們相處也有一段時間了,同學們知道老師的名字嗎?(學生反應,老師寫出自己名字)但是老師的名字就像一張畫一樣,你們相信嗎?請大家看一看(出示老師名字的范圖,請同學欣賞討論)。
請同學看教材上的畫面,讀教材上的文字。
然后討論這節(jié)課要求我們做什么?
難看,甚至寫錯了,這是很不應該的這一節(jié)課同學們就來幫你的小伙伴名字穿衣戴帽,讓它變得漂漂亮亮的金光閃閃的閃光的名字(板書課題)。
二引導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名字。
(1)美術字欣賞。
引導學生欣賞一些書寫自由而且夸張變形的.美術字作品。
(2)學生思考,然后交流:
準備用什么材料來做,選擇怎樣的制作方式?
2輔導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名字。
學生可以選擇繪畫剪貼撕貼或其他手法來表現(xiàn),材料方面可交換使用。
指導學生如何巧妙使用手中的材料,按需裁剪,合理使用。
注意使用對比手法,突出主體,使名字閃光。
3整理畫面。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yè)后,可根據(jù)需要對畫面進行修整,剪去多余部分,讓畫面盡量完美。
三收拾整理。
四課后拓展。
五課后小記。
學生興趣很高,看到自己的名字有別樣的寫法都很高興,回家以后要給爸爸媽媽設計名字。
課題:有趣的彩泥。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與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歡的。
教學重點: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動物的特征。
教具準備:橡皮泥等用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認知體驗。
1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么特征?
2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動物的影片教師板書課題: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
三表現(xiàn)。
1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小組合作探討制作的過程:
構(gòu)思你要作什么動物。
用捏揉方法做動物的身體與頭部。
上動物的細部特征,加上裝飾,使動物更生動。
師:大家能動腦總結(jié)做動物的步驟,一年級我們學過什么方法來做食品?
3復習舊知識:搓捏壓粘卷揉等技能。
教師用較快的速度示范動物的制作過程與方法。
四創(chuàng)作體驗: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小小動物園請小組代表手拿著作品上臺表演。
六回味體驗,課外延伸。
課題:喂,你好。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1簡單了解電話的發(fā)展史;
2學習用泥或紙盒來做電話機手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造型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電話機的制作。
教學難點:1電話發(fā)展史。
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設計有特點。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話機一只。
學生準備:橡皮泥合適的紙盒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了解電話的發(fā)展。
3多媒體展示:各種固定電話照片多媒體出示問題:
藍貓問:小朋友,你看中了這里哪只電話機,為什么喜歡它?形狀色彩。
4師生交流。
5多媒體展示:移動電話的圖片。
6多媒體出示問題:
藍貓說:你喜歡哪一只?喜歡它哪里?外形色彩功能。
7師生交流。
三制作電話。
1引導創(chuàng)意:
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未來的電話會是什么樣的?
3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玩游戲,交流作品。
2請們把你做好的電話機放到前面的展板上。
五課堂總結(jié),收拾整理。
2請。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五
《識別公共標志》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的第一課,屬于“欣賞?設計”領域的美術課程,目的是引導學生能通過標志的欣賞,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提高設計意識以及自己動手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本科教材從生活出發(fā),內(nèi)容涉及從識別標志的涵義到研究、學習標志的用途、特點及設計標志的極思、取材等方面。
教材中,提供了用剪對稱形和圓形組合造型的方法創(chuàng)造、設計標志,力求使學生作品更規(guī)范、更美觀。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yǎng),在生活中也見到過一些標志,但有些學生受家庭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學習條件的限制,在鑒賞、動手、創(chuàng)作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美術課堂上,我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法外,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創(chuàng)作要求上,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全員參與,共同提高。
1、識別生活中的標志,了解有關標志的文化,初步學習標志的極思、設計要領。
2、會用對稱形或用圓點造型的方法設計學校需要的標志。
3、通過對標志的識別、欣賞、研究,啟發(fā)學生設計、創(chuàng)作生活中、校園中需要的標志,培養(yǎng)學生物以致用的設計理念和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達力及創(chuàng)作欲望。
教學重點:識別標志,了解標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設計的標志易識別,簡潔、美觀。
為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教學流程及策略設計如下: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的是:情境創(chuàng)設——觀察探究——啟發(fā)點撥——交流合作——歸納拓展五步教學法。
情景創(chuàng)設:做一個猜猜看的游戲,各組選一個代表回答問題:這是什么標志?有什么涵義?你在哪里見到過。
觀察探究:通過學生對已有標志的觀察總結(jié)出標志的分類、標志的特點。
啟發(fā)點撥:
1、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思考標志的作用。
2、欣賞標志,研究它們的設計極思,以及造型方法。
交流合作:
1、我們的校園中需要哪些標志?
2、為自己的校園設計一個或幾個標志。
歸納拓展:欣賞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標志作品。
我在教學中主要設計以下教法:a、觀察演示法:通過欣賞圖片,培養(yǎng)學生主動觀察的意識,了解豐富的微觀世界。b、討論法: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jù)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適當采用感受及討論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的學習欲望。c、試驗法:鼓勵嘗試多種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為激活學生思維,發(fā)展想像力創(chuàng)造條件。
學法:a自主體驗:學生通過自己的欣賞,觀察,討論,游戲及動手繪畫等方法學習,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了積枀性,b激發(fā)情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標志的美妙,c團結(jié)協(xié)作:在繪畫練習多展示圖片,降底了學生的繪畫難度!
本課中,學生從好奇感知——樂中體驗——交流合作——大膽創(chuàng)作,都是通過自我的觀察、體驗、探究、合作而完成最后的作品的。
作業(yè)講評:
(1)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
(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造型方式來完成作業(yè)?
(3)通過標志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你們有何收獲?(用展牌展示學生作業(yè))。
課后拓展: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收集不同的標志。
1、導入新課:a、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猜猜看”的游戲,誰能告訴我們這是什么。
標志?你在哪里見過它們?
b、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設計一些生活標志。(書寫課題)。
2、講授新課:
根據(jù)剛才的游戲總結(jié)出標志的類別:公共標志——在公共場所見到的,對所有人都有一定提示作用的標志。
徽標——代表某一行業(yè)或單位的標志。商標——用于流通、買賣的商品的標志。
出示圖片,引導討論:標志有什么作用?(警示、引導、提示)。
欣賞標志,指出它們的造型方法和設計思路。
討論:我們的校園中需要什么樣的標志?
你準備怎樣去設計這些標志?
作業(yè):為我們的學校設計一個或幾個標志。
作業(yè)展示。
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生活中的標志,當你看到標志是,你知道應該怎么做了嗎?
標志并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時候不叫標志叫圖騰,你看這就是原始圖騰,已經(jīng)符合了標志的這些特點?,F(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一些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標志作品,設計師在設計時是非常注意含義和色彩的。
其實標志的知識很多,我們一節(jié)課講不完,你可以用老師教你的方法去分析標志,爭取設計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板書設計:
設計生活標志。
一、類別;公共標志徽標商標。
二、特點:簡單醒目易識別美觀。
三、作用:警示引導提示。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六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初始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時已學習了一些較為簡單的簡筆畫,此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點、線、面,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豐富畫面。為了不使學生對作畫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看誰畫得點、線種類多,誰畫得美,讓每一位同學都因自己畫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顏色感到興奮和愉悅。
教學目標:
1、了解、體驗、感受繪畫多種媒材的特點。
2、培養(yǎng)同學的造型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集體作畫感受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拓寬同學對工具、資料的認識,分析多種工具資料表示的繪畫作品。
教學難點:
合作畫一幅大畫并講講畫中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討論課本。
1、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資料畫的?
2、你還知道哪些繪畫的工具資料?
3、你看到小朋友畫了些什么內(nèi)容?
4、你覺得這些畫美嗎?說說你的感受?
二、創(chuàng)作準備。
1、小組討論要畫一幅什么內(nèi)容的畫?
2、用什么資料、工具?
3、如何分工?
4、小組代表匯報本組的構(gòu)思,教師鼓勵同學大膽創(chuàng)作。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七
3自畫像。
6聽聽畫畫。
7大嘴巴。
猴子上樹。
小泥人。
快樂的舞蹈。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形象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xiàn)力,簡單認識各種舞蹈。
2、用自己喜愛的表現(xiàn)方式表現(xiàn)舞蹈者的姿態(tài)。
3、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懷。
教學重點:
感受舞蹈的快樂,并將快樂的舞蹈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教學難點: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xiàn)舞蹈者的姿態(tài)。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
2、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笥眩氩幌胫浪麄儭绷弧惫?jié)排了什么節(jié)目。
生:想!
師:好!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快樂的舞蹈》!
二、引導回答。
生:好!
2,小組交流,組內(nèi)表演舞蹈。
3,師:同學們的舞蹈姿勢都挺優(yōu)美的!哪位同學來給我們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綜合體驗。
1、師:同學們,他們跳得怎么樣。
生:挺好的!
師: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師:好!那我們就來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待會我們圍成一個大圈,聽到音樂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樂聲一停,你們就擺出你們最漂亮的動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動!
2、播放音樂,學生跳舞。
3、好!扭扭你的`脖子,觀察你周圍同學的動作,然后選擇一個同學的動作記下來。
4、師:你觀察到了誰的動作誰來給我們學一學!
5、師:老師也觀察到了漂亮的動作,我也把他記了下來,可是記的方法跟你們不一樣,你們看!
6、師在黑板上示范。
生:能!
8、生作畫。
四、賞析評述。
生1:他們的畫上畫有舞臺!
生2:還有觀眾!
……。
2、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我們的畫如果少了這些,就少了些快樂了。你們能不能將這些用上,讓你們的舞蹈也快樂起來??!
生:能!
3、播放音樂,學生繼續(xù)作畫。
五、交流評析。
1、師:請各小組的組長帶領你們的組員去欣賞其他組的作品,選擇一幅你覺得畫得好的,給他貼上小貼片。
2、生互相欣賞,貼上貼片。
3、共同欣賞得票多的作品。
4、師:同學們!想一想,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
生:我學到了怎樣畫跳舞的人!
生:我學會了速寫!
……。
六,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到的速寫,不僅僅可以用來畫跳舞的人,大家平??吹狡恋臇|西也可以用上速寫,將它畫下來!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八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五冊(全冊)。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五冊(全冊)。
目錄:
1魔幻的顏色2萬花筒3大人國與小人國4前前后后5天然的斑紋。
6校園里的花7最受尊敬的人8今天我值日9有趣的鞋10團包手工。
11巧巧手12變廢為寶13夢幻中的城堡14我設計的自行車15星空的聯(lián)想。
16新穎的電腦17電腦美術18會響的玩具19美術小記者20迷人的動畫片。
1、魔幻的顏色。
領域造型表現(xiàn)。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diào)和之后產(chǎn)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diào)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diào)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用三原色調(diào)出三個間色。
2.能否分別說出三個間色分別是由那兩個原色調(diào)出來的。
3.能否調(diào)出預想的顏色。
4.能否記住三原色以及用他們調(diào)出的間色(間色這一概念可以不出現(xiàn))。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2.學生準備學具:水彩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2.發(fā)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3.收拾與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主學生將水彩畫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進行作業(yè)展評。
三課后拓展。
教學參考資料。
蒙德里安與紅黃藍的構(gòu)成。
蒙德時安。
2、萬花筒。
領域設計應用。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并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xiàn)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
3.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xiàn)色彩。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表現(xiàn)對稱的圖案。
2.能否用先設計一個花樣再復制的思路來設計對稱的圖案。
3.能否表現(xiàn)記憶中的色彩的感覺。
4.如何引導學生在設計應用領域?qū)W習。
5.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制定設計方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2.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2.發(fā)展階段。
3.收拾與整理。
萬花筒:
大人國與小人國。
領域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舉例說明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體現(xiàn)出來的。
2.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繪畫(制作)大人國或小人國。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用對比的方法,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現(xiàn)方法是否有創(chuàng)意。
3.構(gòu)圖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歡的色彩組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教師也可以用一些圖片,影像資料告訴學生: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顯示出來的。
2.發(fā)展階段。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開始作業(yè)。
3.收拾與整理。
4.學生的創(chuàng)作往往要兩課時才能完成,在第一課時結(jié)束的時候,教師可將作業(yè)收起來。
三課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圖表現(xiàn)立體的大人國或小人國。
教學參考資料。
格列佛游記。
前前后后。
領域造型表現(xiàn)欣賞評述。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xiàn)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這一規(guī)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xiàn)物體的前后關系的作品。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例舉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
2.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guī)律來表現(xiàn)前后關系。
3.畫面是否表現(xiàn)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4.三年級的學生怎樣學習透視知識。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3.學生準備學具:剪刀,漿糊,彩色紙,繪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2.發(fā)展階段。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前后關系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后,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xiàn)景物前后關系?教師可以為學生的作業(yè)指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后自主命題,并選擇一種作業(yè)形式(繪畫,拼貼,或兩者結(jié)合)。
繪畫之前可以與學生探討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么比較合理?
3.收拾與整理。
要讓學生養(yǎng)成將剪下的廢紙屑隨手放進紙簍的習慣,這樣課后的收拾與整理就比較方便。
三課后拓展。
尋找,收集與本課內(nèi)容有關的世界名畫,并用簡單的語言加以書面評論。
教學參考資料。
林間村道。
荷蘭霍貝瑪。
第5課天然的斑紋。
領域造型表現(xiàn)。
課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現(xiàn)1-3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評價建議。
1.能。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九
【教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作品,了解剪紙的歷史發(fā)展和造型藝術特點。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紙創(chuàng)作方法,認識剪紙在生活中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了解抓髻娃娃剪紙,并結(jié)合自己喜歡的形象設計制作。感受到剪紙中蘊含的民間文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剪紙藝術,熱愛民間藝術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對不同地域、不同風格剪紙作品的欣賞,感悟風格多樣的剪紙文化及其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對《抓髻娃娃》特點的把握及對文化背景的了解。
【突破方法及模式】。
【媒體使用】師:多媒體課件、剪刀、彩紙。
生:課本、課前搜集的資料、剪刀、彩紙、膠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一張彩色紙。
總結(jié):剪紙是我國古老的民族技藝,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風格獨特,深受國內(nèi)外人士的喜愛。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剪紙中的古老記憶》板書課題。
二、探究剪紙的知識。
1、欣賞剪紙作品。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剪紙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看看這些剪紙的都有什么作用。(課件出示剪紙作品)(結(jié)婚的喜花、窗花、剪紙故事、吉祥娃娃等)。
【設計意圖】注意引導欣賞剪紙的內(nèi)容、用途、寓意、方法等。
2、分析剪紙的分類。
學生小組交流集中匯報:
按用途分:喜花、窗花、裝飾畫、布影戲等。
按內(nèi)容分為:人物、鳥獸、花木昆蟲、風景山水等按技法分為:陰刻、陽刻、陰陽結(jié)合刻不管怎樣分類,總之剪紙是一種具有豐富表現(xiàn)力,深受廣大農(nóng)民喜歡的民間藝術形式。
力。
三、探究剪紙技法。
1、了解抓髻娃娃的歷史背景。
(問:誰來談談你們以前都學過哪些剪紙的知識?
出示抓髻娃娃問:你們知道這幅剪紙中表現(xiàn)的小孩是誰嗎?
總結(jié)正面站立,兩肩平張,兩臂下垂或者上舉,兩腿分開,手足皆外撇。抓髻娃娃有許多的變體,有虎娃娃、魚娃娃、蓮花娃娃,這些形象反映了勞動人民對生命的繁衍興旺的美好愿望。
2、:方法。
抓髻娃娃:剪一個娃娃。
問:要讓你剪一個抓髻娃娃,你將怎樣剪?學生匯報,先折紙,(為什么要對折?)。
再設計里面的花紋?(主要突出五官,發(fā)型、服飾花紋)最后剪紙。
學生伴隨音樂動手剪一個抓髻娃娃形象。
3、拉手娃娃:剪一串娃娃我們剛才剪的是一個娃娃,不相連,你們看老師這有這里的娃娃有什么不一樣?提問:這樣一串娃娃你知道是怎樣剪的嗎?可以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再回答。
總結(jié):這種剪紙的方法叫二方連續(xù),是用一個單獨的娃娃,向左右兩個方向無限延伸的方法就叫二方連續(xù)。二方連續(xù)在生活中多用于花邊的裝飾如,墻面的腰線裝飾,衣服的花邊裝飾、窗簾的底邊裝飾等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裝飾方法。將剪好的作品用點膠的方法貼在彩色卡紙上或者要裝飾的物體上。
【設計意圖】探究二方連續(xù)剪紙方法,教師動手將剪好的娃娃拉開,然學生體驗剪紙的奇妙。鼓勵學生根據(jù)課上欣賞的有關抓髻娃娃的作品,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
四、布置作業(yè):
今天我們就模仿或者創(chuàng)作一幅抓髻娃娃的剪紙(單剪或二方連續(xù)似的剪紙),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花、動物、和娃娃組合,剪好后,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趕快動手來做一做吧!
五、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輔導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1剪得娃娃不是一串(折紙方法不對)。
2左右兩邊各剩半個娃娃(娃娃畫的不對)3娃娃兩邊不對稱(剪紙設計問題)。
六、拓展延伸: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你還想對老師、同學以及母校說些什么?
七、板書設計:剪紙中的古老記憶展評作品示范。
八、課堂反饋:通過學習本課,學生從中了解剪紙的歷史發(fā)展和造型藝術特點。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紙創(chuàng)作方法,認識剪紙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剪紙藝術,熱愛民間藝術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習慣。
九、分層作業(yè):
全體學生:運用一些基本的剪紙創(chuàng)作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抓髻娃娃的剪紙作品。
十、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jié)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nèi)容,既要了解剪紙這種民間藝術,又要掌握剪紙的基本技能,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學會設計抓髻娃娃圖案。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設計了復習《百變團花》中的基本紋的剪法;《吉祥圖案》中內(nèi)容的分類及諧音、寓意。在欣賞環(huán)節(jié),我精心挑選了國外剪紙和我國東南西北方的民間剪紙,讓學生站在一定高度、全面的了解剪紙。這節(jié)課,整體來說沒有什么大問題。學生配合的很好,作品數(shù)量、質(zhì)量都很好。
學生練習:(復習舊知識):
1、用筆:中鋒和側(cè)鋒的使用。畫面的什么地方可以用中鋒,什么地方可以用側(cè)鋒。
2、用墨:濕墨與干墨交替使用,分別用在哪里合適。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
造型表現(xiàn)綜合探索。
1、知識: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技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情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gòu)圖。
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
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等。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數(shù)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1、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
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師:小結(jié):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2、揭示課題。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請學生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遠近的不同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教師再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師小結(jié):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
教師啟發(fā)學生:古代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來形容廬山?!皺M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币彩莵硇稳輳牟煌嵌扔^察事物的美。2、請學生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提問學生:從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還隱藏著哪些美的蹤跡呢?小結(jié):這些景色都是我們平時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
3、學生用這種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美的蹤跡。)。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麗,滴滴水珠也美麗。
我家的房屋很美麗,整齊的磚瓦也美麗。
我們的學校很美麗,??也美麗。
4、欣賞肌理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肌理現(xiàn)象,找尋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圖片。(制作的肌理圖片表現(xiàn)點和線的各一張)。
在欣賞照片肌理現(xiàn)象中,提問學生: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在欣賞制作的肌理圖片中,提問學生: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后打開后的效果。
學生討論。
小結(jié):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作業(yè)設計:
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業(yè)評價:
學生相互欣賞,通過師生互評對作業(yè)進行評價。
五、拓展:
(1)用照相機記錄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如植物的生長、季節(jié)的變化、昆蟲的演化等。
(2)比比,看誰的照片拍得好。
教學反思: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一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整體熟知教材內(nèi)容。
2、讓學生知道本學期美術課的訓練重點。教學用具:
cd帶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2、出示學習目標(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學習目標)。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教材目錄及教材內(nèi)容,思考:
1、教材中的繪畫種類有哪些?
2、教材中的哪一項占的比例較大?還有那些種類呢?
5分鐘后檢測。
三、檢測自學。
1、指名回答,生補充。
2、教師放cd帶學生欣賞。
四、總結(jié)并板書。
1、手工制作的幾大類型:剪紙、拼貼、泥塑、其它材料的制作。
2、繪畫種類:水彩、蠟筆畫、彩鉛、線描。
五、結(jié)束教學。
1、生寫出本學期美術達到的目標。
2、師鼓勵學生達標。教學反思:
剪貼畫。
——花瓶。
(一)。
學習目標:
1、學會用方形紙剪小花。
2、能夠運用小花粘貼一幅美麗的花瓶圖。教學用具:
多媒體、示范作品剪刀、膠棒、彩紙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今天我們來學習手工制作,剪貼畫——花瓶。請看老師帶來的范畫。
2、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
二、出示自學指導。
(一)。
1、認真看小花的剪法步驟圖,試一試你能剪出來嗎?
2、每一步剪出的小花一樣嗎?如果把要剪的位置變換一下,小花的形狀會改變嗎?
三、出示自學指導。
(二)小組合作,剪貼花瓶。思考:
1、花瓶的形狀你會用什么造型呢?
2、畫面用什么樣的構(gòu)圖方式。
3、小組合作時,怎樣分工更合理?
提示(花瓶誰創(chuàng)作小花誰來剪葉子誰剪呢又是誰來貼)。
4、你會尋求老師幫你什么呢?
四、后教。
1、更正。
對于自學指導中的問題,學生如有不同意見,請讓其更正,并說明其更正原因。
2、討論:對于共性疑點,讓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fā)言,教師點撥。問題:2每一步剪出的小花一樣嗎?如果把要剪的位置變換一下,小花的形狀會改變嗎?點撥:先兵教兵,依然不會的師實例展示,直至學生會做。
五、當堂訓練生開始制作師指導。
六、展評作品。
七、拓展(多媒體播放圖片)。
教學反思:
剪貼畫。
——花瓶。
(二)。
學習目標:
能夠?qū)⑸瞎?jié)課的花瓶圖整理成品教學用具:
示范作品、剪刀、膠棒、彩紙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能夠?qū)⑸瞎?jié)課的花瓶圖整理成品。
二、出示自學指導。
1、花的造型要豐富。
2、畫面構(gòu)圖合理,主體物突出。
3、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
三、當堂訓練。
學生制作師指導。
四、展評作業(yè)教學反思:
豫劇臉譜。
(一)。
學習目標:
能夠設計一個豫劇臉譜教學用具:
多媒體、示范作品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豫劇臉譜。大家都知道戲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弘揚文化是我們的責任。
2、觀看幻燈,欣賞圖片,了解豫劇臉譜。
3、出示學習目標。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觀看圖片,想一想:。
1、臉譜中的線條是直的還是彎的?
2、臉譜的特點是什么?
3、臉譜的造型設計運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2分鐘后檢測。
三、檢測。
1、抽生回答。
2、師正答案。
四、自學指導。
(二)。
認真觀察示范圖,你能說一說畫臉譜的方法步驟嗎?
五、檢測。
指名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六、后教。
3、更正。
對于自學指導中的問題,學生如有不同意見,請讓其更正,并說明其更正原因。
七、當堂訓練。
1、出示作畫要求。
2、學生作畫,師指導。
八、展評作業(yè)教學反思:
豫劇臉譜。
(二)。
學習目標:
能夠?qū)⑸瞎?jié)課所畫臉譜涂色完成教學用具:
水粉、水彩筆、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師:今天我們就利用水粉和水彩筆將臉譜涂色完成。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用黑色勾出臉譜的輪廓。
2、確定臉譜使用的顏色,要求純度較高。
3、注意對稱下的顏色必須一致。
4、臉譜的顏色搭配要有深淺變化,具有空間感,切不可全暗,全亮。
三、當堂訓練。
生作畫師指導。
四、后教部分。
強調(diào):
1、顏色的純度要高。
2、色澤對比強烈、鮮艷。
3、涂色均勻,畫面干凈整潔。
4、注意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
五、展評作品教學反思:
多彩的面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想像,制作一個簡單的人物面具。
2、讓學生感受面具制作的樂趣。教學用具:
多媒體。
面具示范作品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3分鐘)1.談話導入新課并板題。
你見過面具嗎?你了解面具嗎?你做過面具嗎?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面具課堂。2.觀看幻燈,欣賞圖片,了解面具。3.出示學習目標:
大膽創(chuàng)作想像,制作一個簡單的人物面具。
二、出示自學指導。
(一)(3分鐘)。
認真觀察示范作品,思考:面具有什么特點?提示:性格()五官()色彩()裝飾性()。
三、檢測自學1.個別抽查提問。
2.師肯定答案并點出夸張的造型。
四、當堂訓練。
1、出示自學指導。
(二)(4分鐘)小組合作制作面具,思考:(1)如何設計、制作面具。
a.用什么形狀作臉b.用什么形狀設計五官c.又用什么顏色來填充。
(2)小組合作時,怎樣分工會更合理。
2、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20—23分鐘)。
五、作業(yè)展示(5—8分鐘)1.生自評2.教師點評。
六、拓展(1分鐘)。
1、出示不同材質(zhì)的較復雜的面具作品,讓學生開闊視野。
2、幻燈出示國外的一些面具,讓學生知道還有很多的面具素材。
七、小結(jié):(1分鐘)。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大膽地進行了創(chuàng)作,感受到了制作人物面具的樂趣,同學們很有創(chuàng)意,只要大家善于動腦,勤于動手,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教學反思:
線描稿。
-----靜物盆景臨摹。
(一)。
學習目標:
1、掌握并運用好長弧線的畫法。
2、能夠運用長弧線臨摹一幅花盆圖。教具準備:
示范畫、圖片、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盆花,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請看大屏。(學生齊讀)。
師:大家有信心嗎?目標的完成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請看自學指導。
二、出示自學指導。
(一)仔細觀察步驟圖,思考以下問題。
1、比較花盆與花在畫面中的大???
2、此盆花多運用了哪類線條?
3、此盆花中葉子的姿態(tài)是怎樣的?又是怎樣排列的呢?
2分鐘后比一比誰說的最好。
三、檢測自學。
指名回答。
四、出示自學指導。
(二)。
認真判斷葉子的幾種畫法,思考:
1、哪一種葉子的畫法是正確的?
2、葉子的形狀有什么特點?
3、長弧線在畫時應注意什么呢?
五、檢測自學。
1、指名回答。
2、師總結(jié)答案。
六、后教部分。
強調(diào):
1、長弧線既要畫的長又要保持流暢。
2、葉脈的排列要緊密均勻。
七、當堂訓練。
1、出示作畫要求(生齊讀)。
2、學生開始作畫,師指導。
八、展評作業(yè)教學反思:
盆景臨摹。
(二)。
學習目標:
1、掌握好構(gòu)圖方法。
2、較熟練的運用線條將物體表現(xiàn)出來。教具準備:
示范畫、圖片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畫盆花的線描稿。
2、出示學習目標:能夠?qū)⒋伺杌ㄓ镁€描稿的形式完整的表現(xiàn)出來。
二、出示作畫要求:
1、構(gòu)圖合理(花盆三分之一,花三分之二)。
2、長弧線運用的要流暢。
3、葉子的姿態(tài)要有變化。
三、學生作畫,師指導。
四、展評作業(yè)。
教學反思:
會變的蔬果。
學習目標:
我能利用各種蔬果進行創(chuàng)作教學用具:
蔬果、刻刀、示范作品、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謎語導入。
師:上課前老師請同學們猜兩個謎語,請看大屏a黃金布,包銀條,身體彎彎兩頭翹。
b身穿綠衣裳,個頭胖又圓,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兒多,個個黑臉膛。師引出(形狀和顏色)。
2、播放幻燈學生欣賞圖片。
3、出示學習目標。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
認真觀看視頻中的各種蔬果造型,想一想:動畫片中有什么?是什么變的?是怎么變的?
師引出(根據(jù)蔬果的形狀和顏色,運用拼接組合的方法可以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蔬果作品)。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
四、再次觀看圖片開拓學生思維。
五、創(chuàng)作指導。
1、討論:觀察小組的蔬果形狀、顏色有什么特點?你們準備將它變成什么?怎么變?
2、學生開始創(chuàng)作,師指導。
六、展示、拓展。
1、生評。
2、師點撥。
3、播放幻燈。
七、課堂小結(jié)教學反思:
《裝飾畫------黑白蜻蜓》。
學習目標:
能夠完成一幅蜻蜓的黑白畫。教學用具:
示范作品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直接圖片導入。
2、出示學習目標。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觀察圖片思考:
1、蜻蜓的造型有什么特點?(身體里的裝飾物)。
2、色彩的搭配是怎樣的?我們把這樣的畫給他起個名字。
3、我們能不能創(chuàng)作一個黑白蜻蜓畫呢?
3分鐘后比誰說的好。
三、檢測自學(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四、后教部分強調(diào):
1、造型美觀。
2、裝飾物的線條流暢。
3、線條疏密排列有序。
五、學生作畫,師指導。
六、展評作業(yè),修改整理教學反思:
手工制作。
——節(jié)日吊飾。
學習目標:
學會制作“春”字紋樣的節(jié)日吊飾教學用具:
多媒體、示范作品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師:過完了熱鬧祥和的春節(jié),迎來了暖暖的春天,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個春字的節(jié)日吊飾,裝扮我們的春天。
2、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
二、自學指導。
(一):
認真觀察吊飾的展開圖,想一想:
1、所使用的紙張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2、紙張一共折疊了幾次?是順一個方向折還是正反折呢?
3、制作的步驟你能簡單說一說嗎?
4、還有更好的裝飾創(chuàng)意嗎?
3分鐘后請同學們說一說。
三、檢測自學。
1、指名回答。
2、師正答案。
四、出示自學指導。
(二)討論:
3分鐘后請小組代表回答。
五、檢測自學。
1、指名回答。
五、后教。
1、更正對于自學指導中的問題,學生如有不同意見,請讓其更正,并說明其更正原因。
點撥:先兵教兵,依然不會的師實例展示,直至學生會做。
六、當堂訓練。
生制作師指導。
七、展評作品教學反思:
“六一”創(chuàng)作畫。
(一)學習目標:
能夠創(chuàng)作一幅“六一”的繪畫作品初稿教學用具:
多媒體、示范作品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1、“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這是我們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希望同學們能夠借助畫筆給我們的“六一”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2、出示學習目標。
二、欣賞圖片,出示自學指導。
1、欣賞過圖片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呢?你的小學生活中又有什么美好的回憶呢?
2、根據(jù)參考作品,你能把你的美好回憶畫出來嗎?
三、當堂訓練。
1、出示創(chuàng)作要求。
a、畫面構(gòu)圖合理。
b、主題突出。
2、學生作畫師指導。
四、作品初稿展評。
教學反思:
“六一”創(chuàng)作畫。
(二)。
學習目標:
能夠?qū)ⅰ傲弧钡膭?chuàng)作初稿整理完成教學用具:
示范作品、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的任務是能夠?qū)⑸瞎?jié)課的創(chuàng)作初稿整理完成。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畫面干凈整潔。
2、線條流暢。
3、主題突出。
三、當堂訓練。
生作畫師指導。
四、展評作品教學反思:
“六一”創(chuàng)作畫。
(三)。
學習目標:
能夠?qū)⒘粍?chuàng)作畫進行初步涂色教學用具:
各種涂色工具、示范作品、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觀察圖片,想一想:
1、六一節(jié)歡樂的場面顏色怎樣?
2、我們是否可以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多種技法來填涂我們的作品呢?(油水分離、漸變、點畫法......)。
3、畫面要干凈整潔。
三、當堂訓練。
1、生作畫師指導。
2、師強調(diào):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
四、展評作品教學反思:
“六一”創(chuàng)作畫。
(四)學習目標:
能夠?qū)⒘蛔髌吠可瓿?,整理成品。教學用具:
多媒體、示范畫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今天我們的學習任務是要把六一的創(chuàng)作畫整理成品。同學們可以嗎?
二、出示自學指導:
1、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多種技法進行涂色。
2、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
3、畫面干凈整潔。
4、貼上標簽。
三、當堂訓練。
1、生作畫師指導。
2、展評作品教學反思: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二
2、學習作文插圖知識。
3、學會作單幅插圖及連續(xù)的幾幅畫。
1、畫出了作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畫面和作文相符。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圖數(shù)幅。
1、插圖的作用。
形象思維是兒童階段的主要思維模式,即使是成年人,在接受新知識時,仍需要通過大量形象、直觀的演式作為傳輸?shù)拿浇楹褪侄巍?/p>
在文字中加以插圖,使所接受的信息具體化,更宜理解。
2、繪制插圖的過程。
(1)欣賞范畫。
a河馬b老狼。
c郊游。
(2)討論方法。
a深刻地理解作文的主要內(nèi)容。
b打輪廓。
c涂色。
運用多種工具、多種方法。
比如:水彩、蠟筆、水粉、彩色鉛筆……。
3、學生繪制。
(1)可以在作文中的關鍵段落畫插圖。
(2)可以畫單幅插圖,也可畫出邊續(xù)的'幾幅插圖。
(3)可畫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畫文中的精彩片段。
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4、作業(yè)評價。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三
1、初步了解扇子的歷史、相關知識及認識扇面繪畫的特點。
2、學習運用水墨畫的方法創(chuàng)作扇面畫,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國畫創(chuàng)作能力。
3、通過欣賞和創(chuàng)作扇面畫,激發(fā)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增強他們對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對中華扇子的了解、感受與創(chuàng)造。
難點:中華扇子文化內(nèi)涵的了解與感受、水墨表現(xiàn)的構(gòu)思與構(gòu)圖。
(學生)水墨畫工具,收集一二把好看的扇子帶到課堂。
(教師)教學課件,課件可以包括一些優(yōu)秀的中華扇子、人們?nèi)粘J褂玫纳茸?、扇面畫等圖片,教學是凡用的工具與材料,裁成扇面的宣紙(學生作業(yè)用),好看的幾把扇子等。
教師引語:同學們,在炎熱的夏天,你們是怎樣納涼消暑的?
簡單交流,教師引出《韓熙栽夜宴圖》,簡要介紹作品的名稱與作者,然后請學生觀察:“古人是怎樣納涼的?”[揭示課題《中華扇子》。
(1)設問:“畫中的`扇子叫團扇,根據(jù)形狀、材料、結(jié)構(gòu)等的不同,扇子還有許多種,同學們還知道有哪些不同的扇子?你帶來的是什么扇子?每個部分可以怎么稱呼?”
回答交流,了解扇子的有關知識。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一些現(xiàn)代日常生活中的扇子和中華古代的扇子圖片。
學生結(jié)合自己帶的、教師帶的扇子、課件上展示的扇子,進行交流,了解與感受中華古扇子的藝術與文化。
棗結(jié)合學生的交流與回答,教師再展示一些適合學生欣賞與感受的扇面國畫作品。
在感受扇面作品藝術特點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水墨畫的方式進行臨摹或創(chuàng)造性臨摹。
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畫面的安排是否好看?等。
最后教師可以把各小組較好的作品用扇面的底板與骨架進行展示,并開展一些全班性的評價交流活動,進行共同的學習與提高。
教師小結(jié):從中華扇子可以看出傳統(tǒng)藝術的優(yōu)秀與偉大??
拓展要求:課外制作或購買一把白底的扇子,然后用水墨畫的方式進行美化。
(學生)水墨畫表現(xiàn)的工具。
(教師)學生扇面形的作業(yè)紙,教學示范的工具與材料,教學的課件,上節(jié)課學生優(yōu)秀的扇面臨摹作業(yè)、有代表性構(gòu)圖問題的作業(yè)。
出示上一節(jié)課的優(yōu)秀作業(y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欣賞與評價,結(jié)合進行簡要的點評與肯定。
再出示一些上節(jié)課在畫面構(gòu)圖方面不太完善的作業(yè),教師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與分析作品中不太完善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提出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要求棗自己創(chuàng)作一幅扇面的水墨畫作品。
點擊課件,出示幾幅扇面畫的作品,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與分析:“扇面畫的構(gòu)圖與一般國畫的構(gòu)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觀察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簡要小結(jié)。
學生觀察比較,陳述自己的理由,教師給以肯定與補充。
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素材,或自己組織的材料構(gòu)思一個畫面,用水墨的方式進行表現(xiàn),要求畫面的構(gòu)圖合適好看。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一些簡單的水墨創(chuàng)作素材,如水果、花卉、山水等,鼓勵學生自由選擇這些素材,構(gòu)思一個畫面,教師進行簡要的水墨示范,并在示范中講述扇面畫一般的表現(xiàn)技法與步驟,提出繪畫中應該注意的要點。
棗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并使構(gòu)思獨特,構(gòu)圖好看。
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作品的構(gòu)思,欣賞水墨表現(xiàn)的趣味。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書中圖片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感受另一種凄慘的美,古風古韻的美。
2、技能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讓學生更加珍惜歷史遺留給我們的巨大的財富—歷史建筑。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們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資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遺產(chǎn)。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地球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這是前人留給全人類的財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它們,了解它們,感受歷史帶給我們的震撼。
板書課題:追尋文明的足跡。
二、新授。
教師播放課件《古代文明異國風光》。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剛才電腦播放的哪些圖片有的了解,學生根據(jù)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點擊電腦上的圖片為同學們做解釋。
2、你還收集到了哪些圖片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3、除了課件中提到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你還知道哪些?有圖片嗎?展示一下!
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很全面,通過這些圖片資料,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留給我們一筆不小的財富,同時我們通過它們也能看到過去的歷史中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4、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現(xiàn)實的,那么還有很多已經(jīng)遺失的古跡,它已成為了一個跡,比如巴特農(nóng)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軍隊炮轟致毀;還有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它是人們夢想中的花園,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們?nèi)詿o法尋得根源;還有羅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為年代的久遠無從考證。
三、課外拓展。
其實我們就近來看,在我們中國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跡,九寨溝,故宮,蘇杭二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更好的保護它們,讓他們繼續(xù)存留下去,把它留給未來。
四、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書中圖片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感受另一種凄慘的美,古風古韻的美。
2、技能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讓學生更加珍惜歷史遺留給我們的巨大的財富—歷史建筑。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們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資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遺產(chǎn)。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意識。
教具準備:幻燈片,世界地圖及各種材料。
教學方法:提問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為展評法激活靈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談一談對文化遺產(chǎn)的認識。
二、新授。
1、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談一談熟悉的各種文化遺產(chǎn)。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圖片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3、教師介紹一些其它的文化遺產(chǎn)。
三、課外拓展。
教師播放課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遺產(chǎn),讓學生們說一說對播放的圖片有有哪了解,學生根據(jù)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點擊電腦上的圖片進行探索。
四、教師總結(jié)。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五
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觀察,感受各類蔬果的外形、色彩、紋理、質(zhì)感等,展開豐富聯(lián)想,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過程方法目標:
運用削、切、插、接等基本制作手法,小組創(chuàng)作一組具有情節(jié)性的蔬果立體造型。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體驗蔬果造型的樂趣,養(yǎng)成觀察聯(lián)想的好習慣,學會善于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
教學重點:
用各種蔬果制作出各種立體造型,體驗設計、應用的樂趣。
教學難點:
讓學生有針對性的聯(lián)想,嘗試用發(fā)散性的思維創(chuàng)作。
教學準備:
課件、蔬果、牙簽、水果刀、墊板等。
學生用具:蔬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導入。
1、今天老師讓同學們帶了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你們看看這些蔬果在平時的生活中用來干什么呢?——(課件展示)。
2、你喜歡吃什么蔬菜瓜果?為什么?
3、為了讓吃也成為一種美的享受,我們把蔬果拼成了漂亮的圖形,雕出各種生動的形象。今天我們也要來為生活創(chuàng)造一份美。
二、小組交流——歸結(jié)方法及步驟。
1、你喜歡它的原因?(這件作品哪里吸引你了?)。
2、在制作過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板書)生匯報。
小結(jié):除了插、切、削、挖、接幾種常見的方法,還有很多的方法,同學們在做的時候可以去嘗試。
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做?(這材料還能做什么?)。
師小結(jié):同學們都觀察的很仔細,不僅通過蔬果的形狀、顏色來聯(lián)想蔬果造型,還關注到了蔬果的紋理和質(zhì)感。
三、大膽創(chuàng)新——制作造型。
小組合作完成一組有情節(jié)的蔬果立體造型,明白的同學已經(jīng)開始了。
四、展示欣賞——評價作品。
你喜歡哪組作品,給它取個名字吧。
六年級美術全冊教案贛美篇十六
1、了解畫家林風眠及其作品的藝術特色,初步學習彩墨的表現(xiàn)方法。
2、通過對比欣賞、遞進式體驗感知作品的獨特韻味,嘗試彩墨畫的用筆、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畫家的人格魅力和堅持不懈的藝術創(chuàng)新精神。
重點:了解畫家林風眠作品的藝術特點。
難點:彩墨畫技法的.運用。
一、介紹林風眠并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介紹林風眠的藝術人生。
2、作品欣賞。
(1)師生一起欣賞教科書中的作品,了解林風眠其人其畫。
(2)教師提出問題。
問題一:畫家林風眠的作品表現(xiàn)了哪些內(nèi)容?
問題二:你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獨特效果嗎?
(3)學生欣賞、討論。
3、對比欣賞。
(1)教師提問:為什么林風眠的畫那么有名?作品與齊白石、徐悲鴻的作品有何不同?
(2)比較欣賞:欣賞林風眠與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學生通過對比欣賞找出獨特表現(xiàn)形式。
(3)筆墨體驗:仔細觀察林風眠的作品的用筆、用墨和用色,并嘗試用筆臨摹林風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筆用墨。
(4)教師總結(jié)。
4、嘗試實踐。
(1)臨摹林風眠彩墨靜物畫一幅畫。
(2)學生作業(yè)。
(3)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作畫,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筆。
5、作業(yè)評價。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并加以鼓勵。
三、課堂總結(jié)。
四、課后拓展。
1、嘗試以生活中常見的景、物為對象,用彩墨畫的藝術形式去表現(xiàn)。
2、收集林風眠的相關資料,了解他的藝術對其學生及后世的影響。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76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