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改進自己。如何處理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zhàn)?小編特意為大家找來了幾篇精品總結范文,供大家欣賞和鑒賞。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一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尋的,一般需遵循“一讀二找三改四檢查”的順序。
一讀,讀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本來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確修改。
二找,確定句子的病癥。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癥,確定病因。一般我們可以根據所學的幾種病句的常見原因,幫助查找病癥。
三改,對癥下藥。根據語句的病癥及原因,經過認真思考,采用增、刪、調、換等方法,動手把錯的地方改正。
四檢查,改完后還得重讀一兩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當,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二
一、修改病句的原則:
保留原意,使句意清晰、明確;。
多留,少改。
二、修改病句的技法:
1、一般方法:
“增”(增添字詞)、
“刪”(刪除多余)、
“調”(調換順序)、
“換”(更換詞語)。
2、具體修改步驟:
找別扭:結合語境,依靠語感,句意表達上感覺別扭的地方,通常就是問題所在。
巧辨析:針對有問題的地方,從語法、詞法和邏輯三個方面進行解析、判斷和修正。
(1)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辨析句子成份是否殘缺。
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時要注意辨認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如:
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常常能夠使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諦。
這個句子的主干是“使我們明白道理”顯然整個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是什么“使我們明白道理”?顯然應該是“閱讀文學名著”。
(2)從詞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飾語同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的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
如:
語文課下課后,黃曉靜交給老師二篇課外完成的作文。
這個句子中數詞運用不當,應把“二”改成“兩”。如不說“二張桌子”“二盞燈”,而說“兩張桌子”“兩盞燈”。
(3)從邏輯事理入手。
中學課文雖沒有章節(jié)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一定的邏輯知識。邏輯即事理,其實不難理解。平時應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如:
汽車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
“離弦之箭”是筆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邏輯。應改為“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急馳,如離弦之箭一般?!?/p>
3、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三種易被忽略的病句“格式”。
(1)成分殘缺:
通過這次普法學習,使我增強了法制觀念。(“通過”和“使”同時使用,把句子主語淹沒了,應該去掉其中一個。)。
通過開展校園讀書活動,使同學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
(2)不合邏輯(前后矛盾或不對應、否定不當等)。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惱怒,二忌臥處當風,三忌吃得太飽。(“三忌”與后面的“忌”矛盾。)。
有沒有意志是成功的關鍵。(“成功”之前應加“能否”,前后不對應。)。
新舊體制交替,不免不出現管理漏洞。(多了一個“不”,意思弄反了,否則不當。)。
(3)隱藏的語意重復。
美國對伊進行軍事打擊的目的的為了摧毀其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目的”與“為了”重復)。
這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設計的應征者大多是以大學里的青年師生為主的。(“以……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屬重復)。
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這個。(“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與“左右”矛盾)。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又默默地寫了一本大約16萬字左右的書。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三
“刪”就是指給意思重復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腫,從而使句子簡潔明了的方法。重復,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詞語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詞語重復了,給人的感覺就顯得啰嗦,好比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修改時,對重復的部分擇一就行了。
如上面的例句:我第一個首先發(fā)言。
句中的“第一個”和“首先”重復,可刪掉其中一個。改為“我第一個發(fā)言?!被颉拔沂紫劝l(fā)言?!?/p>
再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聲來。
例句中的“不禁”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個句子中就顯得意思重復了。這個句子可改為:我不禁笑出聲來?;颍何胰滩蛔⌒Τ雎晛怼?/p>
2、換。換詞搭配法。
換詞搭配法,就是指給詞語搭配不當的病句換個詞語,從而使句子寫通順的方法。某些詞語在意義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來是不符合語言習慣的,如果搭配了就會造成病句。經常出現的病句是: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修改時,一般只要換一處詞語就可以了。具體換哪一處應根據內容而定。
如:開學,我們樹立了計劃,明確了努力方向。
句中“樹立”和“計劃”搭配不當,根據句子意思,應保留“計劃”,就應將“樹立”換成“制定”.句子改成:開學,我們制定了計劃,明確了努力方向。
再如:在聯(lián)歡會上,李麗演唱了動聽的歌聲。
這個例句,“演唱”和“歌聲”不能搭配。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聲是指歌的聲音,就好比鳥聲、機器聲一樣。這是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的病句,修改時,把“歌聲”換成“歌曲”等就可以了。
3、調。即調整詞序法。
調整詞序法,就是指給詞序混亂的病句理順詞序,從而使句子變通順的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句話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一變,句子的意思就發(fā)生變化,甚至造成語病。因此,給詞語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時的語言習慣,不能隨意顛倒。
如:兩輛新舊電動車真是鮮明的對比啊!
句中“兩輛新舊電動車”是指四輛電動車,“兩輛”和“新舊”順序顛倒了,應是“新舊兩輛”。所以句子調整為“新舊兩輛電動車真是鮮明的對比啊!”
再如:小鳥動聽的歌聲被他陶醉了。
讀這個句子,我們感到意思不清。如果是“歌聲”做主語,說歌聲被他陶醉了顯然不通。那么,“陶醉”的應該是誰?從句意分析看,應該是“他”。什么東西使他陶醉了呢?當然就是“小鳥動聽的歌聲”了。因此,全句改為:他被小鳥動聽的歌聲陶醉了。
4、補。即補充成分法。
補充成分法,就是指給不完整的病句補充需要的成分,從而使句子寫完整的方法。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語、謂語和賓語。具體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細分析。通常情況下,主語位置居前,謂語居中,賓語居后(無賓語,則謂語居后)。由于句子不僅是主干成分構成,還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補啥。
如:聽了老師的一番話,很受教育。
按照補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補上合適的。通過分析,句中缺少主語,誰“受教育”,沒有交代清楚。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補上主語“我(我們)”。句子改為:聽了老師的一番話,我很受教育。
在如:我們?yōu)榻衲陣鴳c準備。
這個例句有主語和謂語,而“準備”是動詞充當謂語成分,“準備”什么呢?沒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賓語成分,可補“精彩節(jié)目”等。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四
1、成分殘缺。一個完整的句子應該是“枝葉”齊全,意思完整明確。
例1:“這種不愛護公物應該受到批評?!薄@一句中缺少主心語,應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為”三個字。
例2:“他穿著一件灰色上衣,一頂藍色帽子。”——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謂語中心語(謂語動詞),應在“一頂”前添上“戴著”二字。
2、用詞不當。用詞不當是指句中所用的詞不符合語境,或用了詞義相近,甚至相反的詞。
例1:“她喜歡一個人在平靜的環(huán)境里看書。”——應將“平靜”改為“安靜”。
例2:“校園里屹立著一棵棵白楊樹?!薄獞獙ⅰ耙倭ⅰ备臑椤巴αⅰ?。
例3:“升旗儀式開始了,鮮紅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薄獞獙ⅰ磅r紅”改為“鮮艷”。
3、搭配不當。句子中一對詞不能搭配或違反語言習慣就是搭配不當。
例1:“早晨,金燦燦的太陽光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應去掉“光”字。
例2:“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200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千手觀音》,接受了全國觀眾的好評?!薄獞獙ⅰ敖邮堋备臑椤笆艿健被颉暗玫健薄?/p>
4、語義重復。語義重復就是指一個句子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詞同時出現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復啰嗦。
例1:“上課時,同學們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聽講。”——去掉“全神貫注”或“聚精會神”。
例2:那個房間非常寬敞得很?!サ簟胺浅!被颉暗煤堋?。
例3:松樹屹立在陡峭的險峰上?!サ簟岸盖偷摹被驅ⅰ半U峰”改為“山峰”。
例4:那個三條邊的三角形畫好了?!サ簟澳莻€三條邊的”。
5、歸類不當。歸類不當是指將不屬于同一屬類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國少年報》《小主人報》《兒童時代》等報紙,我都很喜歡?!薄獞サ簟秲和瘯r代》,或者將“報紙”改為“報刊”。
例2:“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勝古跡。”——應去掉“和南京長江大橋”。
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開班會前三分鐘,全班同學基本上全部到齊了?!薄獞サ簟盎旧稀被颉叭俊?。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薄獞獙ⅰ鞍怼比サ簦蛘邔ⅰ耙灰埂备臑椤耙粓觥?。
7、詞序顛倒。詞序顛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詞沒有按一定語法順序進行造句,而是詞的順序顛倒了。
例1:“我們必須發(fā)揚和堅持刻苦學習的精神?!薄獞獙ⅰ鞍l(fā)揚和堅持”改為“堅持和發(fā)揚”。
例2:“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大操場走去?!薄獞獙ⅰ斑~著整齊的步伐”與“排著整齊的隊伍”的次序對換。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稱交代不明確,造成句子意思混亂。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兒……〕和疑問代詞〔誰、哪里〕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這類病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一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二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例1:劉明和陳慶是好朋友,他經常約他去打球?!獞獙ⅰ八洺<s他去打球”改為“劉明經常約陳慶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在那里?!獞獙ⅰ俺霈F在那里”改為“出現在哪里”。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違反常規(guī)。
例1:他異口同聲地說:“這里的風景真美?!獞サ簟爱惪谕暤亍?。
例2:這明月高懸、繁星滿天的夜空真美?!獞サ簟懊髟赂邞摇被颉胺毙菨M天”。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五
不同的語序可能表達不同的意義。語序如果不當將會使表意不明等。語序不當主要有以下種情況:句子成份順序不當、定語狀語詞序不當、主客體顛倒、分句位置不當。
1.定語、中心語位置顛倒。
例:這個國家石油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石油的生產”應為“生產的石油”)。
2.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如何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在全校教工中熱烈地引起了討論。(“熱烈地”應放在“討論”之前。)。
3.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將“充分”調至“激發(fā)”前,并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北京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的這件金縷玉衣是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將“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在休息室里許多代表昨天都與他熱情的交談。(應改為“熱情的與他交談”)。
6.關聯(lián)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強,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應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顛倒。
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于許多日本企業(yè)家是不陌生的。(應改為:“許多日本企業(yè)家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為支援災區(qū)人民,村里的人寧愿獻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寧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獻出大米。”)。
(二)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一般包括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附加成分與中心語搭配不當、主語和賓語意義上搭配不當以及前后照應錯誤。
1.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
例:我覺得這個答復,和對這些問題的調查處理,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答復”和“調查處理”并不是態(tài)度,這屬于主謂搭配不當,可把“是”改做“表現出”。)。
2.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出色地塑造了漢末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的英雄事跡。動詞“塑造“”與賓語中心語“事跡”不能構成動賓關系,可將“事跡”改為“形象”。)。
3.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我們班干部嚴肅地研究了同學們對班委工作的建議,又虛心地征求了老師們的意見。(“嚴肅”作狀語,不能修飾限制“研究”,可改為“認真”、“慎重”等。)。
4.主語和賓語意義上搭配不當。
例:所謂“膜如紫綃”,是指殼內緊貼殼的內壁的白色薄膜。(這是典型的主賓搭配不當。)。
5.前后照應錯誤。
例:學習態(tài)度的正確與否是成績優(yōu)良的先決條件之一。(“正確與否”是兩方面,而“優(yōu)良”只是一方面,前后搭配錯誤。)。
(三)成分殘缺或贅余。
所謂成分殘缺或贅余,指句子的主、謂、賓等主要成分或應該有的修飾成分、關聯(lián)詞語等遺漏或者出現重復多余,使語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羅嗦。常見的成分殘缺或贅余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1.殘缺。
缺主、謂、賓語;缺必要的修飾成分、附加成分。
2.贅余。
主、謂、賓語多余;修飾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例1經過志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的怒氣逐漸平息,最后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主語殘缺。多用了一個介詞“經過”,使得原句主語變成了狀語,造成主語殘缺。)。
例2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fā)展養(yǎng)豬事業(yè),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yǎng)員技術培訓班。(賓語殘缺,句中“推廣”的賓語應該是“經驗”,而不應是“喂豬”;在“喂豬”后面加上“的經驗”句子就通了。)。
例3南堡人民經過苦戰(zhàn),一道大壩巍然屹立在天目溪邊。(該句缺謂語,句中主語“南堡人民”和狀語“經過”,而沒有謂語,若把“經過”一詞前置句首,“經過南堡人民”便成為狀語,“一道大壩”便成為主語,“屹立”成為謂語,這樣的句子成分就不殘缺。)。
例4全運會結束后,運動健兒們凱旋而歸。(謂語重復?!靶本褪恰皻w”的意思,可改為“勝利歸來”。)。
例5經過廣泛的討論,反復的修改,新的獎酬金制度終于付諸于實施了。(介詞多余?!爸T”在這里本來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詞“于”,就重復了。)。
例6我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按老師的要求仔細審題。(“原因”與后“因為”重復,應去掉“的原因”或“因為”。)。
(四)結構混亂。
所謂結構混亂,指將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纏繞在一起說,造成語句不通順。常見的結構混亂類型主要是句式雜糅。
例1這部學術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學的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典型的句式雜糅。這是將“著作的作者是兩位年輕教授”和“著作是由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兩句雜糅而成,可刪去“的作者”或“寫成的”。)。
例2不難看出,這起明顯的錯案遲遲得不到公正的判決,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在作怪。(句式雜糅,可去掉“在作怪”。)。
例3作為一個共產黨員、黨的領導干部,辦事、想問題都要從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后半截是“從……出發(fā)”和“以……為出發(fā)點”兩句式的雜糅??扇サ簟皬摹备臑椤耙浴?。)。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類型主要有語意不明、指代不明、歧義等。
例1會上,對如何疏通產品銷售渠道的問題,大家談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議很不成熟。(“看法”和“建議”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造成語意不明。)。
例2地對于人類、特別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而黃土對于原始社會極其落后的初級農業(yè)尤為重要。(“黃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說清,語意不明。)。
例3學習寫作是否一定要多讀多寫呢?從前人的寫作經驗來看,這是一條必由之路。(“這”指代的內容未說明。)。
例4我認為,應該盡可能使用簡化字,不要濫用繁體字,這樣會給漢字規(guī)范和青少年學習增加困難。(“這樣”指代不明。)。
例5大家對護林員揭發(fā)林業(yè)局帶頭偷運木料的問題,普遍感到非常氣憤。(歧義。大家“氣憤”的是什么?是護林員揭發(fā)問題這件事還是護林員揭發(fā)出來的問題?如果在“揭發(fā)”后面加上一個“的”字,歧義就消除了。)。
(六)不合邏輯。
所謂不合邏輯,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類、判斷失誤造成的語病。常見的不合邏輯的語病有不符合客觀事實、前后矛盾、分類列舉不當、否定失當等。
例1為了防止今后不再發(fā)生類似的事件,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措施。(與常理不符?!胺乐埂焙汀安辉佟辈缓线壿?。)。
例2兩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著落水者,居然沒人下河救人!(兩三百人怎么會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
例3當你佇立岸邊,放眼無邊的大海,眼前會涌現出一幅我們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壯麗圖畫。(既然“放眼大?!?后面所呈現的圖畫應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蓪ⅰ按蠛!备臑椤斑|闊的大地”等。)。
例4今天下午,我們班的任務是掃地、拔草、墊道和搞校園衛(wèi)生。(分類列舉不當。掃地、拔草、墊道都是“搞校園衛(wèi)生”的具體內容,不能用表并列關系的“和”來連接。)。
例5有人說他的落選與個人恩怨有關,但他反駁時非??隙ǖ胤裾J不是與人人恩怨有關。(雙重否定失當,句意正好相反??蓜h去“不是”。)。
1.語感覺察法。
審讀病句,可以從感覺上察覺毛病,按習慣的說法會覺出別扭。以上搭配不當,語序不當,語義重復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2.提取主干法。
運用語法分析的方法,將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去掉,提取出主干,檢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沒毛病,再檢查附加成分,看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修飾語內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3.邏輯分析法。
有的病句沒有語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邏輯分析法是從概念使用,判斷、推理方面考慮是否違背邏輯。以上語義重復,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總之,改病句不能滿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實踐,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不斷提高辨識能力。
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
想象和聯(lián)想伴隨著語文學習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想象和聯(lián)想。比如:再看課文《背影》的過程中可以聯(lián)想到現實生活中自已親人的背影,再現課文的內容和情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把語言文字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結合起來。這樣的鍛煉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運用到寫作中,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
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
在課堂上老師對課文的理解是老師的理解,融入了老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而同學們也許會有自己的理解,是站在一個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理解課文的,也許學生的理解會更好,所以學生要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些課堂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他們各種能力。所以,同學們應該多思考,把課堂變成學習和消化知識的第一步。
養(yǎng)成良好的良好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尤其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字要規(guī)規(guī)矩矩的寫,課文要仔仔細細的讀,練習要踏踏實實的做,作文要認認真真的完成。用心聽講、作業(yè)書寫規(guī)范、獨立完成作業(yè)、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文水平。因為語文的知識太廣泛,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可能學好語文學科的。
學會快速閱讀:
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同學不甚閱讀,更不用說大量的閱讀課外書籍。長期下去造成的結果是不會讀書,沒有形成熟練的閱讀技能,在語文學習上是很不利的。這里我所講的閱讀技能并不是指能簡單的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是指能夠根據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學會閱讀中抓住文章的主線。學會總結中心思想。
重視教材:
很多人認為翻來覆去的研習課本,沒有多大用處,又有人聽說高考語文以課外內容為主,以知識的牽移和運用為重點,課本學不學不重要,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殊不知,教科書體現了一定的教學目標,對中考起到了引導向作用,它雖不等于出題內容,但卻是個總剛,一切題型必須以它為依據。
正確的學習方法:
明確學習的目的,制定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中是極為重要的,平時多請教老師,多與同學討論,多進行探究,都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事倍功半,要多研究別人的學習經驗,探索出適合自己風格的學習方法。特別要重視語感培養(yǎng)、知識的歸納和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等等。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六
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的考試題型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關于小學語文修改病句方法,希望對同學們修改病句有幫助!
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有毛病的句子。
1、成分殘缺。
一個完整的句子應該是“枝葉”齊全,意思完整明確。
例1:“這種不愛護公物應該受到批評。”——這一句中缺少主心語,應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為”三個字。
例2:“他穿著一件灰色上衣,一頂藍色帽子。”——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謂語中心語(謂語動詞),應在“一頂”前添上“戴著”二字。
2、用詞不當。
用詞不當是指句中所用的詞不符合語境,或用了詞義相近,甚至相反的詞。
例1:“她喜歡一個人在平靜的環(huán)境里看書?!薄獞獙ⅰ捌届o”改為“安靜”。
例2:“校園里屹立著一棵棵白楊樹?!薄獞獙ⅰ耙倭ⅰ备臑椤巴αⅰ?。
例3:“升旗儀式開始了,鮮紅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薄獞獙ⅰ磅r紅”改為“鮮艷”。
3、搭配不當。
句子中一對詞不能搭配或違反語言習慣就是搭配不當。
例1:“早晨,金燦燦的太陽光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薄獞サ簟肮狻弊?。
例2:“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200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千手觀音》,接受了全國觀眾的好評?!薄獞獙ⅰ敖邮堋备臑椤笆艿健被颉暗玫健?。
4、語義重復。
語義重復就是指一個句子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詞同時出現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復啰嗦。
例1:“上課時,同學們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聽講。”——去掉“全神貫注”或“聚精會神”。
例2:那個房間非常寬敞得很?!サ簟胺浅!被颉暗煤堋薄?/p>
例3:松樹屹立在陡峭的險峰上?!サ簟岸盖偷摹被驅ⅰ半U峰”改為“山峰”。
例4:那個三條邊的三角形畫好了?!サ簟澳莻€三條邊的”。
5、歸類不當。
歸類不當是指將不屬于同一屬類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國少年報》《小主人報》《兒童時代》等報紙,我都很喜歡?!薄獞サ簟秲和瘯r代》,或者將“報紙”改為“報刊”。
例2:“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勝古跡?!薄獞サ簟昂湍暇╅L江大橋”。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開班會前三分鐘,全班同學基本上全部到齊了?!薄獞サ簟盎旧稀被颉叭俊薄?/p>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薄獞獙ⅰ鞍怼比サ?,或者將“一夜”改為“一場”。
7、詞序顛倒。
詞序顛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詞沒有按一定語法順序進行造句,而是詞的順序顛倒了。
例1:“我們必須發(fā)揚和堅持刻苦學習的精神?!薄獞獙ⅰ鞍l(fā)揚和堅持”改為“堅持和發(fā)揚”。
例2:“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大操場走去?!薄獞獙ⅰ斑~著整齊的步伐”與“排著整齊的隊伍”的次序對換。
8、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稱交代不明確,造成句子意思混亂。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兒……〕和疑問代詞〔誰、哪里〕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這類病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一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二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例1:劉明和陳慶是好朋友,他經常約他去打球?!獞獙ⅰ八洺<s他去打球”改為“劉明經常約陳慶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在那里。——應將“出現在那里”改為“出現在哪里”。
9、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違反常規(guī)。
例1:他異口同聲地說:“這里的風景真美。——應去掉“異口同聲地”。
例2:這明月高懸、繁星滿天的夜空真美?!獞サ簟懊髟赂邞摇被颉胺毙菨M天”。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七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尋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讀二找三改四檢查”
一讀:讀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本來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確修改。
二找,確定句子的病癥。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證,確定病因。一般我們可以根據所學過的幾種病句的常見原因,幫助查找病癥。
三改,對癥下藥。
根據語句的病癥及原因,經過認真思考,采用增、刪、調、換等方法,動手把錯的地方改正。
四檢查,改完后重讀幾遍。
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當,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八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全國統(tǒng)一選拔性考試。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學習方法修改病句答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試卷中,每年都有病句檢測題?!犊荚囌f明》中明確規(guī)定考生必須學會辨析與修改的六種病句: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這些語病如果細化,可以有以下種類:
a、她炒了兩個丈夫愛吃的菜
b、開刀的是他的父親
c、大步走向文明的'秦皇島
a、當上級領導把這項任務交給我們時,我們有一種既光榮又自豪的感覺是頗能形容的。
b、參加這次口語大賽的人員,大多是以外語學院的學生為主。
a、專家指出,魚和其他動物一樣,死后肌肉組織仍然繼續(xù)進行著僵硬、自溶腐化的生物化學反應的過程。
b、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相差懸殊。
c、這次我們完成的任務,大約是全年的40%左右。
a、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b、九江人民經過一個月的奮戰(zhàn),一道攔河大壩終于建成了。
a、誰也不能否認這次成績的取得不是學雷鋒的結果。
c、我想應該是不必敘述,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的。
a、今年的工業(yè)生產總值,比去年下降三倍。
b、這個地區(qū)的火災發(fā)生率,比去年降低了六倍。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九
(1)感情色彩不當。歸類聯(lián)想句:他那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效尤。分析:“效尤”是“學壞的樣子”的意思,屬貶義詞,用在褒義的語境中不合適,應改為“學習”。(2)關聯(lián)詞用錯。歸類聯(lián)想句:只有堅持核查,就能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分析:“只有”和“才”連用,應把“就”改為“才”。
2.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歸類聯(lián)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分析:“品質”是不能“浮現”的,把“品質”改為“他那偉大的革命形象”。(2)動賓搭配不當。歸類聯(lián)想句:上??萍奸_發(fā)中心聚集了一批熱心為科技開發(fā)服務、善于經營管理的專業(yè)化隊伍。分析:“聚集”的應該是“專業(yè)化人才”,把“隊伍”改為“人才”。(3)主賓搭配不當。歸類聯(lián)想句:這最后一天的勞動是同學們最緊張、最愉快、最有意義的一天。分析:“勞動”與“一天”搭配不當,應刪去“的勞動”。
3.成分殘缺。
(1)缺主語。歸類聯(lián)想句:通過學習雷鋒的感人事跡,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喪失了主語作用,所以,應刪去。(2)缺賓語。歸類聯(lián)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當年我們一起玩耍、同桌共讀。分析:這個句子缺少賓語中心詞。應加上“的情景”。
4.語序不當。
(1)邏輯語序不當。歸類聯(lián)想句:學校通過并研究了新的規(guī)章制度。分析:“通過”與“研究”順序顛倒。應是先“研究”后“通過”。(2)關聯(lián)詞語序不當。歸類聯(lián)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對過他的人現在也信任他了。分析:兩個分句是同一主語時,關聯(lián)詞語在主語后邊。如a句,兩個分句的主語都是“我”,“不但”應在主語“我”后邊。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lián)詞語在主語前邊。如b句,兩個分句主語分別是“我”“人”,關聯(lián)詞語“不但”應放在“我”前邊。
一、語感審讀法。在審讀過程中,從語言的感性認識上覺察語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覺得句子別扭,就再作分析比較,找到語病所在。用這種方法做題,要做到膽大心細。膽大就是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細就是要有仔細分析和查找語病的耐心,二者要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如:“作為一個共產黨員、黨的領導干部,辦事、想問題,都要從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边@個句子我們初讀時就會覺得不順暢,仔細分析會發(fā)現這個句子犯了句式雜糅的毛病。類似這樣的句子,我們憑語感就能判斷出來。
二、筋脈梳理法。所謂筋脈梳理法,就是劃分句子成分,即運用語法手段,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語、謂語、賓語),審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或殘缺不全等錯誤;再清理句子枝葉(定語、補語、狀語),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部是否有毛病以及與中心語的搭配是否得當。如:“兩隊的比賽還沒開始,看臺上已坐滿了數萬名熱情的人群?!边@個句子,憑語感很難看出有什么錯誤,但通過劃分句子成分,我們能很容易發(fā)現這個句子中的定語出了問題,即“數萬名”與“人群”搭配不當。
三、邏輯分析法。有的語病不容易從語法上分析,這時就要從事理上著眼,看其是否違反事理。要注意從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多個側面進行分析。如:“田野里的高梁熟了。遠遠望去一片金黃?!边@個句子,讀起來順暢,語法上找不到錯誤,但一推敲,問題就出來了,因為成熟了的“高粱”根本不是“金黃”,而應該是紅色的。
四、造句類比法。有的句子,從語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它是否有毛病時,可以仿照原句的結構造一個常用的句子,經過分析比較來確定該句是否有語病。如:“這些軟件單買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買才要333元,價錢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边@個句子是否有錯誤,有的同學弄不清,甚至認為句中的“近三分之二”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用造句類比法來判斷:如:原來賣1元,現在賣5角,價錢便宜了一半;原來賣1000元,現在賣500元,價錢便宜了一半;原來賣1000元,現在賣333元,價錢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正確的,因此,原句也是正確的。再如:“圍墻用的是紅磚砌的?!边@個句子,讀起來有點別扭,但是否有毛病則拿不太準,這時,同學們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文章用的是英語寫的?!薄耙路玫氖遣甲龅摹!边@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因此推斷出原句是錯誤的。
修改時可采用增(成分殘缺的)、刪(多余的)、換(用詞不妥當)、簡(修改使其簡要)、調(不搭配、不照應的)等方法,根據不同的語病,采取恰當的方法。其具體方法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
1.補充法。
多用于成份殘缺的病句,如:這次期中考試,得了第一名。(這就要補主語,改為:這次期中考試,我得了第一名。)。
2.替換法。
將感到有問題的地方從句子里面取出來,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看是不是合適。
例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地改善。(主謂搭配不當,應將“改善”改為“提高”);又如:要搞好食品安全監(jiān)督,監(jiān)督人員必須要有熟練的業(yè)務知識和敢于斗爭的精神。(應把“熟練”取出來,改為“豐富”,句子也就通順了)。
3.類比法。
發(fā)現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語感相沖突,而又無法斷定有什么毛病時可以造出幾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或短語進行類比,容易發(fā)現語病。
例如:同學們搞好校園清潔衛(wèi)生是為了凈化學習環(huán)境為目的。(這里“為了凈化學習環(huán)境為目的”明顯不妥,我們可以造出一些結構類似的語句:“我們學習是為了考取理想的學校為目的”。從這個相似的語段中可以看出,“為”和“為目的”不能同時使用,應當要么就是“為了……”,要么就說成“以……為目的”。所以此句犯了兩種格式混用的毛病)。又如: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寫的。(就可以類似的造出相同結構的語段:“這支筆的所有人是我用的”,所以不難看出,這句話實際上是把關于同一意思的兩種說法“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和“這本書是我寫的”混在一起了)。
4.縮句法。
就是運用對復雜單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謂、賓),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定、狀、補等),來檢查句子的正確與否。
例如:白衣天使奮戰(zhàn)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他們動人的事跡和犧牲精神在廣大人民心中傳誦。(這個句子比較長,一時難以判斷是錯在哪里,我們如果采取縮句的方法就容易判斷了,我們可將它縮成“天使奮戰(zhàn)在一線,事跡和精神在傳誦?!蔽覀兒苋菀卓闯鲞@是“精神”的“傳誦”搭配不當的錯誤)。又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yǎng)活一家人的生活。(我們可以縮成“錢不夠養(yǎng)活人的生活”。這就很容易看出錢“養(yǎng)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
1.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現在,擺在翻譯工作者面前的任務就是如何提高翻譯質量的問題了。
2.今年2月9日,在執(zhí)行滅火任務中不幸犧牲的消防戰(zhàn)士孫絡絡的骨灰從上?;氐焦枢l(xiāng)湖北武漢,安葬在武漢市的烈士陵園,湖北各界群眾數百人前來吊唁。
3.據悉,一種新型的袖珍電腦將亮相本屆科博會,它采用語音輸入、太陽能供電,具有高雅、時尚、方便、環(huán)保的功能和作用。
4.中國珠算入選20xx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上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多的國家。
5.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生活閱歷是不是豐富,往往與其年齡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眼界學識、經驗閱歷、分析問題的能力都會有大幅度提升。
6.疾控部門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判定這是一起由飲用不潔桶裝水引起的以諾如病毒為主的感染性腹瀉疾病。
7.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世界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觀念,并將相關理論在該書的編撰中得到實施。
8.一切兒童文學作品都應該永遠持著守護童年的立場,遵循兒童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富有豐富的想象力,充滿愛與希望,傳遞古老傳統(tǒng)中的善與美。
9.在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我們是否能夠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關系到我省經濟的長遠發(fā)展,關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須防止“精神懈怠”。
10.自1993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我市老齡化速度加快。據統(tǒng)計,我市60周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145.6萬,占總人口的17.7%,老齡人口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1.數字化時代,文字記錄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致使很多人提筆忘字,長此以往,將影響到漢字文化能否很好地傳承。
12.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xù),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緩解就業(yè)壓力已成為世界各國最大的難題。
13.中心思想是針對文章的整體內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14.作為古希臘哲學家,他在本體論問題的論述中充滿著辯證法,因此被譽為“古代世界的黑格爾”。
15.生態(tài)環(huán)境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只有減少環(huán)境污染,踐行低碳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漸得到改善。
16.除了駕駛員要有熟練的駕駛技術、豐富的駕駛經驗外,汽車本身的狀況,也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條件之一。
17.打車軟件為乘客和司機搭建起溝通平臺,方便了市民打車,但出租車無論是否使用打車軟件,均應遵守運營規(guī)則,這才能維護相關各方的合法權益和合理要求。
18.如何引導有運動天賦的青少年熱愛并且投身于滑雪運動,從而培養(yǎng)這些青少年對滑雪運動的興趣,是北京冬奧申委正在關注的問題。
19.要深化對南極地區(qū)海冰融化現象在南極上空大氣運動過程的認識,就必須擴大科學考察區(qū)域,加強科研觀測精度,改進實驗設計方法。
20.針對教育資源非均衡分布的情況,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學”,本意是為了促進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學區(qū)房竟然瘋狂上漲,“就近入學”大有“價高者得”的趨勢。
【參考答案】。
1.搭配不當,“任務”不能是“問題”,可刪去“任務”或“的問題”。
2.搭配不當,“骨灰……回到……武漢”主謂搭配不當。
3.搭配不當,定語“高雅”“時尚”不能與中心語“功能和作用”搭配。
4.搭配不當,“中國珠算”與“國家”不搭配。
5.搭配不當,“經驗閱歷”不能“提升”。
6.搭配不當,“一起”不能與“疾病”搭配,可將“疾病”改為“疫情”。
7.搭配不當,“理論”與“實施”不搭配。
8.搭配不當,主語“作品”與謂語不搭配,可將“作品”改為“作家”。
9.搭配不當,兩面對一面;關聯(lián)詞使用也不當,把“就”改為“所以”。
10.搭配不當,“我市老齡化速度加快”應改為“我市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最后一句應為“老齡人口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1.搭配不當,一面對兩面,可將“到”刪去,“能否很好地”改為“的”。
12.搭配不當,應為“挑起了……重擔”或“承擔……任務”。
13.搭配不當,主語“中心思想”與謂語部分“要求具有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搭配不當。
14.搭配不當,可改為“作為古希臘哲學家,他的有關本體論問題的論述充滿了辯證色彩,因此他被譽為‘古代世界的黑格爾’”。
15.搭配不當,改善的應是“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不能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16.搭配不當,“引導”與“頑疾和陋習”搭配不當。
17.一面對兩面。在“的狀況”前加“良好”。
18.搭配不當,“維護”與“合理要求”搭配不當。
19.“加強”與“精度”搭配不當。
20.搭配不當,“學區(qū)房”不能“瘋狂上漲”,當改為“學區(qū)房價格竟然瘋狂上漲”。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一
1、原則:
以改通順、改正確為原則,不作語言潤色,可增(增加字詞)、刪(刪去多余的字詞)、調(調整字詞順序)、換(更換字詞),但絕不能改變原意。
2、辨析病句方法:
(1)、讀句子,明確錯誤的類型。
(2)、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語,謂語,賓語,看是否有殘缺,搭配是否得當.
(3)、理清枝葉,定語,狀語,補語是否恰當.
(4)、體味語境,看句子的語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
(5)、弄清關系,復句要看關聯(lián)詞語搭配是否得當.
(6)、要盡量不改變原意,在原來意思基礎上修改,這是根本原則.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二
這里所說的并列結構,主要是指動詞并列、名詞并列以及形容詞的并列等。出現了并列結構,我們可以從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例3: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
例4:我們要認真討論并聽取王校長的發(fā)言。
例5:要辦好一個企業(yè),仍舊需要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才智,集體的力量和集思廣益的效果。
例6:這位高能機械工程師的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已被國內有關單位采用,并受到國外專家的贊賞。
解析:在一個句子當中,含有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詞語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
例3中報刊、雜志就屬于出版物,因此他們不好放在一起。
例4中的并列短語“討論并聽取”中的“討論”和“聽取”有先后順序,應該先聽取后討論。
例5中,謂語“發(fā)揮”與賓語“集思廣益的效果”之間不能搭配。
例6中,主語部分是一個并列結構,謂語部分也是一個并列結構,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句中的“出色工作”與謂語“被采用”不能搭配。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三
1選出下列各組語句中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句。
a、國家隊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優(yōu)秀的籃球教練來了。
b、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上,發(fā)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
c、里面陳列著各式各樣列寧過去所使用的東西。
d、這種種子要不要換,在領導和群眾中廣泛的引起了討論。2()。
a、我們來到這舉世聞名的博物館,看到琳瑯滿目的藝術珍品,無不使人感到自豪。
b、搖滾樂那強烈快速的節(jié)奏和迷離閃爍的燈光效果,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強對抗性訓練,中國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則連亞洲也沖不出去。
3()。
a、我國棉花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
b、我覺得這個答復,和對這個問題的調查處理,都表現出一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掙來的錢還不夠養(yǎng)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們并不完全否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4()。
a、十月十一日,抱著向航空系學習的想法,我們的黑板報也出版了。
b、會員家屬除憑發(fā)出的入場券外,并須有家屬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場。
c、可見對工人階級的關心負責的態(tài)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d、最近又發(fā)動了全面的質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完成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5()。
a、現在漁民自己選出了行政組長,負責掌握漁民的生活及生產的管理。
b、老張逝世離現在已經十年了。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共同綱領頒布了,婦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d、先生侃侃而談,他的音容笑貌雖然沒什么變化,但眼角的皺紋似乎暗示著這些年的艱辛和不快。
6()。
a、只有密切接觸社會,聯(lián)系群眾,才能對國家安危和人民憂樂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意見。
b、“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寫詩的適用,為文的也適用。
c、對科學問題上的是非之爭,不應采取壓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獄一類的東西,歷史上凡是這樣做了的,沒有一次有好結果。
d、駕車經過此地時,他發(fā)現一邊放著一個寫滿紅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跡不很清楚。
7()。
a、《醫(yī)師法》明確規(guī)定,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注冊醫(yī)師必須要加入當地的醫(yī)師協(xié)會。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四
很多小學生反應小升初語文修改病,是小學語文考試最難得題目,很多的學生不能夠準確的掌握修改病句的答題技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于語文病句修改技巧匯總,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培訓網!
內容和結構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見的病句有:
成份殘缺;搭配不當;重復羅嗦;語序顛倒;前后矛盾;用詞不當;指代不明;分類不當;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檢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當。
2、如果句子主干沒有毛病,就檢查輔助成份與主干搭配是否合適。
3、檢查句子是否符合邏輯,語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確,有無邏輯錯誤等。
4、如果確有錯誤,就開始動筆修改。
(1)學習《革命烈士詩兩首》一課,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答案)學習《革命烈士詩兩首》一課,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覽了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和南京長江大橋等名勝古跡。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當。根據常識知道,南京長江大橋不屬于古跡。
(答案)我游覽了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南京長江大橋和秦始皇兵馬俑等名勝古跡。
(3)秋天的北京是一個迷人的季節(jié)。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語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兩個詞沒有按要求表達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達不清楚。(答案)秋天的北京是一個迷人的季節(jié)。
(4)全班同學都到齊了,只有王娟同學沒有到。
(答案)全班同學除了王娟沒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齊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許多外國游客都不住地贊嘆不已。
(分析)這個句子的病因是重復羅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贊嘆不已”是不停地稱贊。
(答案)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許多外國游客都不住地贊嘆不已。
(6)一進花園,我就聞到一陣陣清香和悅耳的鳥叫聲。
(分析)這個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現象,怎么能聞到聲音呢?
(答案)一進花園, 我就聞到一陣陣清香和聽到悅耳的鳥叫聲。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五
(1)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余。(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生產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的同他交談”)。
(3)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和深刻的說明。(詞語的前后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guī)定”應照應“政策”。)。
2、搭配不當。
(1)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fā)出沙沙的聲響。(主謂搭配不當,“月光”不會發(fā)出聲響。)。
(2)她拍攝完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員生涯。(動賓搭配不當,“生涯”不能“退出”)。
(3)這是一次競爭激烈的考試,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戰(zhàn)勝其他競爭者。(關聯(lián)詞搭配不當,“非”與“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殘缺或贅余。
(1)魯迅先生在斗爭中創(chuàng)造了雜文,成了文學藝術中的奇葩。(缺主語,將“創(chuàng)造了”改為“創(chuàng)造的”)。
(2)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缺謂語,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3)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么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缺賓語,在“肯吃苦”后加上“的決心”)。
(4)其余這是過慮的想法。(多余,“慮”就是想,可刪去“的想法”)。
4、結構混亂。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遠志、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制而成的。(應該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兩種格式或選用一個)。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與讀者見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譯作……見面的”兩句話揉在一塊兒說了,只能選一句說)。
5、表意不明。
(1)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的領導,不明確)。
(2)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6、不合邏輯。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了解病句的幾種常見類型,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指出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規(guī)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為了使句子表達準確,語句明白無誤。修改病句時,必須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樣了。
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公園里彩旗飄揚,歌聲嘹亮。
這個句子犯的是搭配不當的毛病,“彩旗飄揚”可以看到,“歌聲嘹亮”卻看不到。修改這個病句時,不能因為搭配不當就把“歌聲嘹亮”刪去,因為整個句子是要從兩個方面來表現公園的熱鬧非凡的,刪去“歌聲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給改了。這個句子可以改成“一走進西湖公園,就看到彩旗飄揚,聽到歌聲嘹亮”。
3、從語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無論是單句、復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時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時要注意辨認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殘缺,主謂、動賓搭配不當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糧庫主任的失職,使40噸小麥霉爛變質。上級領導為了嚴肅法紀,決定給他行政記過處分,并賠償部分經濟損失。
這個句子的主干是“上級領導……決定……并賠償……”顯然有悖整個句子的意思,“賠償”的人應該是失職的糧庫主任,而不是上級領導。應在“賠償”前面加上“責令他”。
4、從詞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飾語同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恰當,句子的實詞、虛詞的運用是否恰當。
語文課下課后,黃曉靜交給老師二篇課外完成的作文。
這個句子中數詞運用不當,應把“二”改成“兩”。如不說“二張桌子”“二盞燈”,而說“兩張桌子”“兩盞燈”。
5、從邏輯事理入手。中學課文雖沒有章節(jié)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一定的邏輯知識。平時應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論文篇十六
(1)缺主語:
例:由于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應改為由于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2)缺謂語。
例: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3)缺賓語:
例: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大力發(fā)揚了敢拼敢搏,終于奪得了。(應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開春,小麥就長得很好,獲得了可喜的收獲。(應在獲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時間)。
(5)關聯(lián)詞語殘缺:
例: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并不長。(應在時間前加盡管一詞)。
2、贅余。
(1)主語多余。
例:我們的革命前輩,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流了多少血,獻出了多少寶貴的生命。(前邊有了主語革命前輩,因而他們不必要有。)。
(2)謂語多余:
例:同學們正在努力復習,迎接高考到來。(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來,故應刪去。)。
(3)賓語多余:
例:今天,我來到揚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覽了白塔、鈞魚臺和五亭橋等風景點。(的地方多余,應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為精簡字數,不得不略加刪改一些。(一些與前略加重復,可以刪掉一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63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