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01:00:11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范文(18篇)
時間:2023-11-09 01:00:11     小編:XY字客

是對學習成果和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和反思。善于運用修辭和技巧,如排比、比喻、應(yīng)用句型等,以增加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吸引力。7、讀范文可以開闊我們的思路和視野。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一

教具準備:

課文重點語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儀。

教學要求:

1、感受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直接描寫主要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等和對比描寫不同人物的方法來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確定目標。

(1)速讀課文,回憶本文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情?

板書:堅持工作不幸被捕沉著斗爭英勇就義。

(2)這節(jié)課我們將細細品讀課文,你想學些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2)學生齊讀,師說明:文章開頭就點題,使讀者印象深刻。

三、學習第二段。

(2)李大釗堅持工作,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讀2—6節(jié)。

(4)出示:“他不論多忙……含糊地回答我?!?/p>

a自讀,概括這兩句話分別寫什么?

b聯(lián)系上文思考:父親的態(tài)度為什么不同?

c小結(jié):同是對“我”提出的`問題,父親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板書:對比)。

d自讀,聯(lián)系上文體會李大釗對待親人和革命工作的態(tài)度分別是怎樣的?(慈愛和善認真嚴肅)。

(5)有感情地朗讀2—6節(jié),思考:從這一段你可以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忠于革命)。

(6)指讀課文第二節(jié),李大釗為什么燒掉書和有字的紙片?并說說你是怎樣知道的。

小結(jié):這種前面說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應(yīng)”(板書)。

(7)引讀第七節(jié)。

(8)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然后簡要說一下李大釗被捕的經(jīng)過。

(2)找出本段中描寫敵人的一個比喻句“魔鬼似的”體現(xiàn)在那里?

(3)文章是怎樣寫李大釗當時的表現(xiàn)的?從他的表現(xiàn)中你能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英勇無畏)。

(4)這一段除了寫父親、“我”和敵人以外,還寫了誰?

你根據(jù)書上的描寫介紹一下當時的閻振三嗎?

通過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前文和處也提到了閻振三(找出來)這里有沒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現(xiàn)在學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嗎?這種寫法我們稱它叫什么?(照應(yīng))。

(5)感情練讀第三段,再質(zhì)疑。

(6)小結(jié)。

五、小練習。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閻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盡量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二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李大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深入領(lǐng)會描寫李大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生字生詞卡片。

三課時。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李大剖嗎?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張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種種酷刑,始終堅貞不屈。4月28日反動派絞死了李大制。這篇文章是李大鍘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延安寫的,當時正是李大制遇難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題為《十六年前的回憶》。(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預習的理解來回答,主要寫了李大例犧牲的經(jīng)過。)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

第二段(從“那年春天一到“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講被捕前父親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從“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到“我們被關(guān)在女拘留所里。)寫父親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從“十幾天過去了”到“想不到這竟是我們最后的一次見面”)講在法庭上父親與敵人作斗爭。

第五段(從“28日黃昏”到結(jié)束。),寫父親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一被難”是什么意思?(遭受災難的意思,這里指李大鍘同志被害j十六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軍閥割據(jù),張作霖入關(guān),占領(lǐng)河北等地,鎮(zhèn)壓革命運動。)這一段是文章的開頭,主要講了什么呢?(講我永遠忘不了十六年前父親被害這一天。)

2、指名讀第二段。

(1)父親平時是怎樣對待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總是耐心他講給“我”聽)這次為什么這樣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峻,不是向孩子們談心的時候,而且燒毀文件的事情是很難向孩子說清楚的?!昂敝刚f話的意思不清楚。)

(2)從哪些地方看出局勢越來越嚴重,李大鍘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父親早出晚歸,整理書籍和燒毀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勢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為什么堅決不離開北京?這說明了什么?

(李大鍘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勢非常危急,個人處境十分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xiàn)了他高度負責的精神。)

(4)這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局勢緊張,但李大鍘不離開工作崗位,說吩他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對工作高度負責。)

四、朗讀第一、二段。(要求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出語氣。)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

2、借助“思考·練習”1理解第三、四段內(nèi)容。

一、復習導人

1、指名讀第一、二段。

2、說說第一、二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李大制在被捕時是怎樣表現(xiàn)的?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這說明了什么?

(“不慌不忙”“沒有什么,不要怕”““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彼谋憩F(xiàn)從容不迫,沉著鎮(zhèn)定,說明他具有臨危不亂,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3、敵人是怎樣逮捕李大制的,說明了什么?(“憲兵、偵探、警察一一擁而入,擠滿了小屋子”這些都說明敵人心虛,“為了抓一個人,動用了這么多人,‘橫肉’是說相貌兇惡,不要放走一個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槍對著父親和我”這些都說明敵人的殘暴。)

4、“我”是怎樣表現(xiàn)的?(“劇烈的心跳”,劇烈是猛烈的意思;“恐怖的眼光”,恐怖是驚慌)害怕的意思。這說明作者年紀小,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面,感到害怕。)

5、練讀第三段。(要求讀出不同人不同的語氣。)

6、說說這段講了什么?(講李大劊被捕時從容不迫,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李大劊在法庭上是怎樣表現(xiàn)的,說明了什么?(“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這說明李大劊即使受過刑,仍保持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對兒女的愛。對于親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八樕系谋砬榉浅0捕ǎ浅3林?,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就是對革命事業(yè)的必勝信心,使他在敵人酷刑下不動搖,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憂傷。這就是偉大革命家胸懷。)

3、“我”在法庭上是怎樣的?(為了保護哥哥,搶著回答自己“是最大的”“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會意”是領(lǐng)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這說明“我”在父親沉著、鎮(zhèn)定的影響下,在他的予命精神的影響下,由恐懼害怕到機智勇敢地同敵人作斗爭。)

4、練讀第四段課文,在讀中進一步理解內(nèi)容。

四、學習第五段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家人得知李大制被害后的情形怎樣?從哪些詞句看出來?(舅老爺“哭著回來”,“我”“感到眼前蒙了一團云霧,昏倒在床上”,母親“昏過去三次”這都說明李大劊的死給親人們帶來的巨大悲痛。母親醒來后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咬緊牙說“昨天是4月28”“這些是說家人沒有被悲痛壓倒,而是牢記親人碎害的日子,不忘敵人欠下的血債。)

3、練讀第五段,要求讀出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一、復習導人

1、指名讀詞語。(出示詞語卡片)

2、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以下詞語的意思:含糊、恐怖、會意、一擁而入

3、朗讀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

2、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課文贊頌了李大劊忠于革命事業(yè)及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偉大精神,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對兇惡的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三、了解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

1、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氣什么關(guān)系?你從這樣的開頭和結(jié)尾中體會到什么?

2、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3、教師引導討論并總結(jié)。

(這篇課文是回憶錄,開頭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親的被難日,結(jié)尾又強調(diào)母親囑咐自己要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這個日子就是4月28日。這樣首尾呼應(yīng),突出了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4、找出課文中前后照應(yīng)的句子。(出示寫有“思考·練習”2的小黑板。)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答出:

課文的結(jié)尾與句子(1)照應(yīng)?!盀榱吮苊恻h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與句子(2)照應(yīng)。

“在軍警中間,我發(fā)現(xiàn)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與句子(3)照應(yīng)。

四、指導識記字形

1、說說哪些字可以在比較中記憶。

“劇”與“據(jù)”,“娛”與“誤”、“袍”與“抱”,字形有相似之處,要注意區(qū)別,在比較中記憶。

2、說說你是怎樣記生字的。

指名“閥”是形聲字?!熬恕鄙喜恳獙懻_。

五、完成“思考·練習”4

1、指名讀詞語。

2、書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每詞兩遍。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三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李大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深入領(lǐng)會描寫李大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三、教具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李大剖嗎?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張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種種酷刑,始終堅貞不屈。4月28日反動派絞死了李大制。這篇文章是李大鍘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延安寫的,當時正是李大制遇難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題為《十六年前的回憶》。(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預習的理解來回答,主要寫了李大例犧牲的經(jīng)過。)。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

第二段(從“那年春天一到“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講被捕前父親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從“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到“我們被關(guān)在女拘留所里。)寫父親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從“十幾天過去了”到“想不到這竟是我們最后的一次見面”)講在法庭上父親與敵人作斗爭。

第五段(從“28日黃昏”到結(jié)束。),寫父親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一被難”是什么意思?(遭受災難的意思,這里指李大鍘同志被害j十六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軍閥割據(jù),張作霖入關(guān),占領(lǐng)河北等地,鎮(zhèn)壓革命運動。)這一段是文章的開頭,主要講了什么呢?(講我永遠忘不了十六年前父親被害這一天。)。

2.指名讀第二段。

(1)父親平時是怎樣對待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總是耐心他講給“我”聽)這次為什么這樣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峻,不是向孩子們談心的時候,而且燒毀文件的事情是很難向孩子說清楚的?!昂敝刚f話的意思不清楚。)。

(2)從哪些地方看出局勢越來越嚴重,李大鍘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父親早出晚歸,整理書籍和燒毀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勢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為什么堅決不離開北京?這說明了什么?

(李大鍘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勢非常危急,個人處境十分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xiàn)了他高度負責的精神。)。

(4)這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局勢緊張,但李大鍘不離開工作崗位,說吩他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對工作高度負責。)。

四、朗讀第一、二段。(要求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出語氣。)。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

2.借助“思考·練習”1理解第三、四段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人。

1.指名讀第一、二段。

2.說說第一、二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李大制在被捕時是怎樣表現(xiàn)的?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這說明了什么?

(“不慌不忙”“沒有什么,不要怕”““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他的表現(xiàn)從容不迫,沉著鎮(zhèn)定,說明他具有臨危不亂,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3、敵人是怎樣逮捕李大制的,說明了什么?(“憲兵、偵探、警察一一擁而入,擠滿了小屋子”這些都說明敵人心虛,“為了抓一個人,動用了這么多人,‘橫肉’是說相貌兇惡,不要放走一個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槍對著父親和我”這些都說明敵人的殘暴。)。

4、“我”是怎樣表現(xiàn)的?(“劇烈的心跳”,劇烈是猛烈的意思;“恐怖的眼光”,恐怖是驚慌)害怕的意思。這說明作者年紀小,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面,感到害怕。)。

5、練讀第三段。(要求讀出不同人不同的語氣。)。

6、說說這段講了什么?(講李大劊被捕時從容不迫,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李大劊在法庭上是怎樣表現(xiàn)的,說明了什么?(“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這說明李大劊即使受過刑,仍保持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對兒女的愛。對于親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就是對革命事業(yè)的必勝信心,使他在敵人酷刑下不動搖,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憂傷。這就是偉大革命家胸懷。)。

3.“我”在法庭上是怎樣的?(為了保護哥哥,搶著回答自己“是最大的”“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會意”是領(lǐng)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這說明“我”在父親沉著、鎮(zhèn)定的影響下,在他的予命精神的影響下,由恐懼害怕到機智勇敢地同敵人作斗爭。)。

4.練讀第四段課文,在讀中進一步理解內(nèi)容。

四、學習第五段。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家人得知李大制被害后的情形怎樣?從哪些詞句看出來?(舅老爺“哭著回來”,“我”“感到眼前蒙了一團云霧,昏倒在床上”,母親“昏過去三次”這都說明李大劊的死給親人們帶來的巨大悲痛。母親醒來后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咬緊牙說“昨天是4月28”“這些是說家人沒有被悲痛壓倒,而是牢記親人碎害的日子,不忘敵人欠下的血債。)。

3.練讀第五段,要求讀出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人。

1.指名讀詞語。(出示詞語卡片)。

2.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以下詞語的意思:含糊、恐怖、會意、一擁而入。

3.朗讀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

2.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課文贊頌了李大劊忠于革命事業(yè)及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偉大精神,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對兇惡的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三、了解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

1.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氣什么關(guān)系?你從這樣的開頭和結(jié)尾中體會到什么?

2.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3.教師引導討論并總結(jié)。

(這篇課文是回憶錄,開頭提出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親的被難日,結(jié)尾又強調(diào)母親囑咐自己要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這個日子就是4月28日。這樣首尾呼應(yīng),突出了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4.找出課文中前后照應(yīng)的句子。(出示寫有“思考·練習”2的小黑板。)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答出:

課文的結(jié)尾與句子(1)照應(yīng)。“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與句子(2)照應(yīng)。

“在軍警中間,我發(fā)現(xiàn)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與句子(3)照應(yīng)。

四、指導識記字形。

1.說說哪些字可以在比較中記憶。

“劇”與“據(jù)”,“娛”與“誤”、“袍”與“抱”,字形有相似之處,要注意區(qū)別,在比較中記憶。

2.說說你是怎樣記生字的。

指名“閥”是形聲字。“舅”上部要寫正確。

五、完成“思考·練習”

1.指名讀詞語。

2.書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每詞兩遍。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四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李大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深入領(lǐng)會描寫李大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生字生詞卡片。

三課時。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李大剖嗎?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張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種種酷刑,始終堅貞不屈。4月28日反動派絞死了李大制。這篇文章是李大鍘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延安寫的,當時正是李大制遇難十六周年。所以文章題為《十六年前的回憶》。(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預習的理解來回答,主要寫了李大例犧牲的經(jīng)過。)。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

第二段(從“那年春天一到“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講被捕前父親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從“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到“我們被關(guān)在女拘留所里。)寫父親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從“十幾天過去了”到“想不到這竟是我們最后的一次見面”)講在法庭上父親與敵人作斗爭。

第五段(從“28日黃昏”到結(jié)束。),寫父親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一被難”是什么意思?(遭受災難的意思,這里指李大鍘同志被害j十六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軍閥割據(jù),張作霖入關(guān),占領(lǐng)河北等地,鎮(zhèn)壓革命運動。)這一段是文章的開頭,主要講了什么呢?(講我永遠忘不了十六年前父親被害這一天。)。

2.指名讀第二段。

(1)父親平時是怎樣對待我們提出的問題的?(總是耐心他講給“我”聽)這次為什么這樣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峻,不是向孩子們談心的時候,而且燒毀文件的事情是很難向孩子說清楚的?!昂敝刚f話的意思不清楚。)。

(2)從哪些地方看出局勢越來越嚴重,李大鍘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父親早出晚歸,整理書籍和燒毀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制在局勢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為什么堅決不離開北京?這說明了什么?

(李大鍘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勢非常危急,個人處境十分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xiàn)了他高度負責的精神。)。

(4)這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局勢緊張,但李大鍘不離開工作崗位,說吩他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對工作高度負責。)。

四、朗讀第一、二段。(要求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出語氣。)。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

2.借助“思考·練習”1理解第三、四段內(nèi)容。

一、復習導人。

1.指名讀第一、二段。

2.說說第一、二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李大制在被捕時是怎樣表現(xiàn)的?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這說明了什么?

(“不慌不忙”“沒有什么,不要怕”““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彼谋憩F(xiàn)從容不迫,沉著鎮(zhèn)定,說明他具有臨危不亂,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3、敵人是怎樣逮捕李大制的,說明了什么?(“憲兵、偵探、警察一一擁而入,擠滿了小屋子”這些都說明敵人心虛,“為了抓一個人,動用了這么多人,‘橫肉’是說相貌兇惡,不要放走一個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槍對著父親和我”這些都說明敵人的殘暴。)。

4、“我”是怎樣表現(xiàn)的?(“劇烈的心跳”,劇烈是猛烈的意思;“恐怖的眼光”,恐怖是驚慌)害怕的意思。這說明作者年紀小,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面,感到害怕。)。

5、練讀第三段。(要求讀出不同人不同的語氣。)。

6、說說這段講了什么?(講李大劊被捕時從容不迫,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李大劊在法庭上是怎樣表現(xiàn)的,說明了什么?(“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這說明李大劊即使受過刑,仍保持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對兒女的愛。對于親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八樕系谋砬榉浅0捕ǎ浅3林?,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就是對革命事業(yè)的必勝信心,使他在敵人酷刑下不動搖,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憂傷。這就是偉大革命家胸懷。)。

3.“我”在法庭上是怎樣的?(為了保護哥哥,搶著回答自己“是最大的”“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會意”是領(lǐng)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這說明“我”在父親沉著、鎮(zhèn)定的影響下,在他的予命精神的影響下,由恐懼害怕到機智勇敢地同敵人作斗爭。)。

4.練讀第四段課文,在讀中進一步理解內(nèi)容。

四、學習第五段。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家人得知李大制被害后的情形怎樣?從哪些詞句看出來?(舅老爺“哭著回來”,“我”“感到眼前蒙了一團云霧,昏倒在床上”,母親“昏過去三次”這都說明李大劊的死給親人們帶來的巨大悲痛。母親醒來后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咬緊牙說“昨天是4月28”“這些是說家人沒有被悲痛壓倒,而是牢記親人碎害的日子,不忘敵人欠下的血債。)。

3.練讀第五段,要求讀出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一、復習導人。

1.指名讀詞語。(出示詞語卡片)。

2.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以下詞語的意思:含糊、恐怖、會意、一擁而入。

3.朗讀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

2.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課文贊頌了李大劊忠于革命事業(yè)及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偉大精神,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對兇惡的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三、了解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

1.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氣什么關(guān)系?你從這樣的開頭和結(jié)尾中體會到什么?

2.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3.教師引導討論并總結(jié)。

(這篇課文是回憶錄,開頭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親的被難日,結(jié)尾又強調(diào)母親囑咐自己要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這個日子就是4月28日。這樣首尾呼應(yīng),突出了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4.找出課文中前后照應(yīng)的句子。(出示寫有“思考·練習”2的小黑板。)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答出:

課文的結(jié)尾與句子(1)照應(yīng)。“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與句子(2)照應(yīng)。

“在軍警中間,我發(fā)現(xiàn)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與句子(3)照應(yīng)。

四、指導識記字形。

1.說說哪些字可以在比較中記憶。

“劇”與“據(jù)”,“娛”與“誤”、“袍”與“抱”,字形有相似之處,要注意區(qū)別,在比較中記憶。

2.說說你是怎樣記生字的。

指名“閥”是形聲字?!熬恕鄙喜恳獙懻_。

五、完成“思考·練習”4。

1.指名讀詞語。

2.書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每詞兩遍。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五

1、出示課題“十六年前的回憶”,你有什么疑問?(學生自由談心中的疑問)。

2、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課本尋找答案吧。

1、自由輕聲讀文,借助工具書,做到正確流利讀課文。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檢查正確流利讀課文情況,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時間順序?qū)懥死畲筢摰哪男┦??你從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

4、學生借助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李大釗的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生字、生詞。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作者李星華追憶了父親李大釗生前發(fā)生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批注。

1、學生自由匯報被捕前部分。

課文第二段,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為了革命工作達到忘我的程度,從另一側(cè)面體會當時形勢緊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和理解讀出來。

課文3—6段,引導學生體會一向慈祥的父親,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問題,同學們想象當時的情況,再次體會時局的嚴重,讀出情況的緊急。

課文7段,課件出示李大釗說的話的含義,從中體會父親把革命事業(yè)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重點讀好父親的話。

過渡語:是啊,盡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盡管同志們多次勸他離開北京,盡管母親不止一次勸說他,可父親總是堅定地說(課件出示父親的話)讀好父親的話,從讀中體會父親對革命事業(yè)的高度負責精神。

2、學生匯報被捕時部分。

匯報10—11段,從“不慌不忙”一詞體會父親鎮(zhèn)定自若,體會父親為革命事業(yè)早已做好各種準備。從父親的語言和動作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匯報17段,體會父親在敵人面前態(tài)度嚴峻,猜測父親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匯報其他段落,從敵人兇殘和野蠻體會當時社會的黑暗。

盡管敵人似魔鬼一般,父親卻表現(xiàn)的鎮(zhèn)定自若,這樣勇敢堅強的父親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讀8--17段。

3、匯報被捕后部分。

19段從“亂篷篷”一詞你想到什么?(出示19段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教師小結(jié):父親為了革命事業(yè)早已經(jīng)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愛天下所有受苦受難的人們,他愿意為自己所追求的事業(yè)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覺得值,這就是一個革命者,他時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親人。學生再讀22段。

1、課件出示李大釗圖片: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信心,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親人)。

2、就是這樣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親,戰(zhàn)友眼中的好同志,卻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軍閥張作霖殺害了,同學們自由讀29-30段,體會全家人的悲痛心情。

3、他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面對眼前的這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締造者,你想說點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筆,把自己想說的話記在書中。

教師總結(jié):作者按事情順序,采取前后照應(yīng)的寫作手法,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父親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

2、作業(yè)超市。

(1)抄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2)課外閱讀《紅巖》《烈火金剛》《敵后武工隊》等書籍。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六

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敵人的兇殘”與“李大釗的安定沉著”這一對比,深入體會李大釗鎮(zhèn)定勇敢的形象。

在引導學生感悟李大釗的偉大形象時,我引導學生抓到一些描寫人物偉大形象的詞語或句子,讓學生仔細品讀,從字里行間體會人物大義凜然的革命形象。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七

1.會寫15個生字,正確讀寫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

3.領(lǐng)悟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表達方法。

4.感受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價值觀。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八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瞅、釗”2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軍閥、娛樂、僻靜、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爺、絞刑。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4、領(lǐng)悟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表達方法。

深入領(lǐng)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李大釗同志照片及相關(guān)資料。

一、結(jié)合印象深刻的語句體會李大釗的革命精神。

1、同學們好!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課《十六年前的回憶》。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對李大釗的革命精神有了初步的認識。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把上節(jié)課畫出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語句互相讀一讀,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分小組學習交流)。

2、現(xiàn)在讓我們來交流一下感受吧。

(1)“父親是很慈祥的……父親竟這樣含糊的回答我?!崩畲筢撝谰謩菸kU,可他還是不肯躲起來,真是對工作負責。

(2)“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當時很危險,隨時都有被捕和犧牲的的可能,從這里我體會到李大釗對革命負責任的態(tài)度。

(指導朗讀,讀出這種堅定的語氣)當時,軍閥瘋狂地鎮(zhèn)壓革命者,許多革命者被迫離開北京,整個北京處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局勢這樣緊張,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yè)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多么忠誠于革命事業(yè)呀!(進一步朗讀體會情感)。

(3)“父親不慌不忙地……就向外走?!薄安换挪幻Α笨闯隼畲筢撎幾儾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有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4)“父親保持著……沒有道理可講?!睆倪@里可以看出李大釗大無畏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態(tài)度,而且還體現(xiàn)出李大釗很蔑視敵人。

(5)“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平靜而慈祥的臉”李大釗即使受過苦刑,還是這么平靜、慈祥。從這里可以體會到他對革命事業(yè)有著堅定的信念。

(6)“他臉上的表情……”面對親人的哭喊,李大釗仍然安定、沉著,正是因為他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的信心。

無論面對的是敵人的苦刑還是親人的哭喊,李大釗的態(tài)度始終是那樣的堅定,那樣的從容。正是他對革命的信心使他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小結(jié):是的,李大釗那為了中國的進步、人民的解放而慷慨赴死的凜然正氣,對革命事業(yè)無比忠誠的革命信念深深感染了我們。那么,我們再來看看課文,哪句話最令你感動,就請你站起來讀一讀,把你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表達出來。

二、學習前后呼應(yīng)的表達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這篇文章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成的,不僅回憶了父親被捕、被害的前后經(jīng)過,也表達了自己強烈的感情。請同學們再讀讀文章開頭的一個自然段和結(jié)尾的三個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然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體會文章首尾呼應(yīng)的寫法。)。

2、誰能試著讀讀這幾個自然段,把那種悲痛的心情讀出來。

三、總結(jié):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體會到了李大釗對革命事業(yè)忠貞不渝、充滿信心的精神。我們忘不了的是李大釗犧牲前慷慨的講演,忘不了的是李大釗為革命勇于獻身的精神,更忘不了的是那千千萬萬為革命拋灑熱血的革命先烈!

最后,請同學們把課文中需要積累的詞語及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在筆記本上。

四、作業(yè):

這篇課文我們就學到這里。同學們回去后查找關(guān)于李大釗的事跡,可以把這些故事講給同學或家長聽,也可以在班里舉行一次故事會。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九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資料,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領(lǐng)會描述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清明節(jié)有什么好處?

(清明節(jié),我們要到親人的墓前懷念過世的親人。

清明節(jié),我們經(jīng)常去烈士碑前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節(jié),我們拜祭先人,獻上鮮花,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懷念。)。

師:這天,讓我們一齊來緬懷一個偉人,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的第一人李大釗同志。(出示“民族魂”網(wǎng)上人們悼念李大釗的網(wǎng)上留言)。

師:許許多多人,他們透過各種方式緬懷李大釗同志,這是“民族魂”網(wǎng)上,人們給李大釗同志的留言,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讀。

同學們,這天讓我們一齊來緬懷這位梅花品格、君子蘭名字一樣的革命先驅(qū)李大釗同志。

(二)、初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生字。

2、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狀況,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3、邊讀邊畫,畫出文中描述李大釗神情、神態(tài)的句子。

交流出示: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不慌不忙)。

父親持續(xù)者他那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

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他臉上的表情十分安定,十分沉著。

相機標出文章的順序(被捕前被捕時審問時被害后)。

自己讀讀這幾個句子,李大釗給你留下來什么印象?

交流討論。

(三)、再讀課文,深度探究。

過渡:在作者的印象中,父親是個慈祥的人。

講給我聽。

1、給“慈祥”換個詞語,(和藹),你從哪里看出他的慈祥、和藹?你來讀讀這一段話。

2、父親既不罵又不打,那么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你來猜看。這樣的一個父親,孩子們肯定很幸福。

3、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作者發(fā)現(xiàn)父親許多方面的舉動很異常?

(學生肯定先說“含糊”引導到前面的段落:回來很晚,早上出去很早;整理燒書籍)。

4、從李大釗的這些舉動來看,據(jù)你觀察,可能發(fā)生來什么狀況?

(發(fā)現(xiàn)風聲緊了抓共產(chǎn)黨)。

5、介紹背景,當時中國軍閥割據(jù),北洋奉系軍閥首領(lǐng)張作霖,在帝國主義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產(chǎn)黨人。(插入李大釗的介紹。)。

6、可作者當時還小,沒有發(fā)覺,作者奇怪父親的做法,問父親……。

5、父親確含糊的回答dd真的是不要了嗎?為什么要燒掉呢?那他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呢?讀這句話。

6、對話讀。

被抓,說明他們肯定明白了這個線索,下一個被抓得就可能是北方共產(chǎn)黨的負責人李大釗了。

可父親的朋友、母親勸他離開的時候,父親卻說:

出示: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明白此刻是什么時候,那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1、讀這段話,父親認為認為他不能離開的原因是什么?讀后面兩句話。

2、你就是他的孩子,你來告訴他,此刻是什么時候了dd。

3、父親明白我們所說的危險嗎?(明白)可他確不愿意離開,你來讀整句話。

4、注意父親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啊?堅決,你把這種堅決地語氣讀出來。

5、給堅決換個意思相近的詞。(斬釘截鐵堅定)讀。

6、他認為越危險的時候越要留下來,對黨組織負責,不讓更多的同志犧牲,保全黨組織。

7、他身邊的戰(zhàn)友肯定在勸說他,你來勸勸他。可父親還是dd。

8、你是他的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家庭,你再來勸勸他。dd。

9、然而父親還是繼續(xù)留在北京,而且還那么堅定,讓我們再讀這句話。

這樣的一位革命戰(zhàn)士,深深的打動了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出示:

7、帶著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讀第7自然段父親的講話。

過渡:危險真的到來了,4月6日的早晨,憲兵帶著閻振三來了。當父親被捕的時候,

父親持續(xù)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從被捕時李大釗那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中,你讀懂了什么?

能夠體會到“父親”在殘暴敵人面前,持續(xù)革命者的尊嚴。

(四)、回顧拓展。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李大釗被捕前,和被捕時的兩個片段,一個高大的共產(chǎn)主義者形象展此刻我們的面前。

立刻就到清明節(jié)了,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是62年了,如果讓你在網(wǎng)上悼念的地方,寫下一段留言,你會寫些什么呢?學生自由小練筆。

評課:滿意兩點,不滿意四點:

1、父親確含糊的回答處的處理。

守黨的秘密。設(shè)計中有變化,貼合學生的思維順序。

最滿意的一點:

2、李大釗堅定留下的那句話,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1、讀第二句話,父親認為此刻是什么時候?讀后面兩句話。

2、你就是他的孩子,你來告訴他,此刻是什么時候了dd。

3、父親明白我們所說的危險嗎?(明白)可他確不愿意離開,你來讀整句話。

4、注意父親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啊?堅決,你把這種堅決地語氣讀出來。

5、給堅決換個意思相近的詞。(斬釘截鐵堅定)讀。

6、他認為越危險的時候越要留下來,對黨組織負責,不讓更多的同志犧牲,保全黨組織。

7、他身邊的戰(zhàn)友肯定在勸說他,你來勸勸他。可父親還是dd。

8、你是他的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家庭,你再來勸勸他。dd。

9、然而父親還是繼續(xù)留在北京,而且還那么堅定,讓我們再讀這句話。

這樣的一位革命戰(zhàn)士,深深的打動了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出示:

10、帶著對李大釗的崇敬之情讀第7自然段父親的講話。

最后學生的填空表達豐富多彩,而且這些語言都是有自己個性,不是程式化的。

多么大義凜然的革命戰(zhàn)士?。≡谧钗kU的時候,你毅然放下了逃生機會,依然選取了寧死不屈。

多么堅強的革命戰(zhàn)士??!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下了自己的生命,依然選取了浴血奮戰(zhàn)、保衛(wèi)家園。

多么勇敢的革命戰(zhàn)士??!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下了自己的是生命,依然選取了保衛(wèi)國家。

多么堅強的革命戰(zhàn)士?。≡谧钗kU的時候,你毅然放下了家庭和生命,依然選取了站在對抗軍閥的第一線。

多么的革命戰(zhàn)士??!在最危險的時候,你毅然放下了自己的生命,依然選取了保衛(wèi)祖國。

1、抽象和形象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讓學生去猜想遇到的特殊狀況。這樣更形象、更直觀。

2、問題設(shè)置要通俗化,階梯性。

在感受李大釗慈祥和藹的時候,有個問題,他可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這個問題問的不好。太抽象。有同學就回答說教育方式就是用“慈祥的方式”。

起始問題的設(shè)置要在學生的嘴邊,能找到,或稍加思考。

3、注意學生回答中的用詞準確性。

感性。

4、評價語言幾乎沒有。

方面要改善,這和平時的教學習慣有很大關(guān)系。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鑒于嶄新的閱讀理念,審視閱讀教學的過程,本課時設(shè)計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表達讀后感、掌握學習方法和文章的表達方法,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文情文理的共鳴,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3、領(lǐng)悟課文運用對比、前后照應(yīng)、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tǒng)的熏陶感染。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李大釗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

1、學生準備:收集與課文有關(guān)的背景資料。

2、教師準備:制作ppt演示課件,相關(guān)教具。

同學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除開頭外,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板書: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同時我們還了解到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抱著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即使在局勢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決留京工作,那么接下來將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8至17自然段,了解情況。

設(shè)計意圖:

簡單的導入語意在喚起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回憶,讓學生理清思路,為下文的學習作鋪墊。

1、這個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2、敵人是怎樣逮捕李大釗的?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劃上波浪線,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3、面對敵人的抓捕,李大釗的表現(xiàn)如何?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劃上直線,讀一讀,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不慌不忙 保持嚴峻)

4、“我”的表現(xiàn)呢?

設(shè)計意圖:

讓學生找出敵人、李大釗、“我”不同的表現(xiàn),為下面學習對比寫法打下基礎(chǔ)。

5、現(xiàn)在我們把敵人、李大釗、“我”不同的表現(xiàn)聯(lián)系起來讀一讀,你體會到什么?

設(shè)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李大釗同志在被捕時那種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大無畏精神。

6、過渡性語言:這樣的寫法叫對比,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shù)效果和感染力。之前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哪篇也運用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匆匆》一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

7、(拿出課前準備的兩個不一樣的布娃娃)你能運用對比的寫法,表達出你更喜歡其中一個嗎?(提示學生抓住樣子、色彩、用料等方面進行比較。)

設(shè)計意圖:

先讓學生明確了解到對比寫法大量應(yīng)用于寫作中后,再讓學生充分掌握對比寫法的好處,然后嘗試運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這樣層層深入,讓學生習得寫作方法。

1、小結(jié)學法(讀—畫—議),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文,了解片段大意。

(2)圈畫句子,體會人物思想。

(3)小組商議,掌握文本信息。

自學提示:在法庭上,李大釗的表現(xiàn)如何?(找出相關(guān)語句)母親、妹妹表現(xiàn)如何?“我”的表現(xiàn)又如何?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變化?(按自學提示閱讀18—29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

自學提示里的問題有效引導學生體會李大釗在法庭上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平靜慈祥、安定沉著,也正因為李大釗的這種表現(xiàn)深深地感染了家人,讓家人學會化悲痛為力量,變得堅強。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匯報自學成果。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平靜慈祥 安定沉著。)

設(shè)計意圖:

學貴有法,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不僅使學生得益于當前,而且受益于終生。“在法庭上”這個部分的內(nèi)容與前一部分“被捕時”結(jié)構(gòu)上類似,師生合作歸納學習方法后,學生先根據(jù)自學提綱自學課文,再同桌交流學習心得,最后集集體智慧共同匯報學習課文,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的意識和合作精神。

過渡性語言:可怕的一天無奈地發(fā)生了,當“我們”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后,4月28日,李大釗英勇就義……這是多么令人傷心欲絕呀!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朗讀最后3個自然段,緬懷這位革命烈士。

2、課文中也有幾處運用了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你能從文中找出跟以下句子相照應(yīng)的句子嗎?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3)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去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開頭: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9級大地震,奪去了數(shù)以萬計人民的生命,許多人痛失家園,這突如其來的災害,震驚了世界各地。

設(shè)計意圖:

教學中結(jié)合當前社會上發(fā)生的大事,令學生拓寬視野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地掌握首尾呼應(yīng)的寫作方法,最后安排嘗試練寫,使學生習得方法。

4、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英勇犧牲了,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話想對李大釗或李大釗的家人說,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下心中的點滴吧!

5、展示交流。

設(shè)計意圖: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心中應(yīng)有千言萬語想表達,此舉正好符合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做到讀寫結(jié)合的要求。

課后找有關(guān)李大釗同志的書籍讀一讀,也可聽聽爺爺奶奶講革命故事。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 局勢嚴重 堅持工作

被捕時 不慌不忙 保持嚴峻

法庭上 平靜慈祥 安定沉著

被害后 無比悲痛 銘記日子

設(shè)計意圖:

板書再現(xiàn)了課文的脈絡(luò),讓學生一看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一

教學目的:

1、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表現(xiàn),深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及其好處。

3、培養(yǎng)閱讀理解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回顧所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交流上節(jié)學習的收獲。

二、引發(fā)研討,深讀悟情。

1、投影出示思考題:

(1)你認為李大釗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作者的心理有什么樣的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問題設(shè)計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在學生對課文稿有充分感知的基礎(chǔ)上,引發(fā)研討,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利于學生整體上把握課文稿內(nèi)容,進而深刻領(lǐng)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從兩題中任選一題進行研究。

(深化理解認識,開放學習內(nèi)容,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三、匯報交流,升華情感。

1、投影出示。

(1)李大釗是個()的人,因為()。

(2)我感到(),因為()。

(問題設(shè)計便于規(guī)范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根據(jù)研討的問題,自主選擇習題。第一個問題也可能引導學生結(jié)合收集的資料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

2、師小結(jié):激情過渡。

3、指導感情朗讀,引導相互評價。

教師可以采用配樂的形式,作適當?shù)?示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升華文章的主題。

四、課堂練習。

讀下面的句子,再找出課文中和它相聯(lián)系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2、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3、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五、實踐活動。

六、收集其他革命先驅(qū)的事跡資料,召開一個故事會。

板書:

1、留守北京:高度負責。

2、不幸被捕:處驚不變。

4、被害之后:激勵。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二

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之后學習10課《十六年前的回憶》,齊讀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資料,理清了課文敘述的順序,下面誰來說一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板書:被捕前——被鋪時——法庭上——被害后)。

抓住回憶整體感知:

一.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重點讀一讀描述李大釗言行的語句,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畫出來,然后和同桌說說你的體會。

1)自由讀文2).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體會。

二、課文中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動呢?(班上匯報)。

1、課文第7自然段我最受感動。(出示第七自然段)。

生:我感受到了局勢的嚴重,我從前文軍閥張作霖派人來檢查,父親燒掉書籍和文件;工友閻振三被抓,能夠看出局勢十分嚴重。但是父親不聽母親和朋友的勸告,堅持留在北京,能夠看出父親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我很受感動。(板書:燒毀書籍文件)。

師:你從局勢的嚴重體會到李大釗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安全更重要。

生:我從李大釗說話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他的堅決,那里用了兩個反問句:一個是“不是長對你說嗎”一個是“我哪能離開呢?”從這兩個問句中我感受到了李大釗已經(jīng)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了。

師:你從李大釗說話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他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誰來讀一讀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體會李大釗的堅決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指名讀——導讀——齊讀)。

2.課文還有哪些地方打動了你呢?(匯報11自然段)。

生:1)、短短的一段新聞還沒有看完,就聽見啪啪幾聲尖銳的槍聲,之后就是一陣紛亂的喊叫。而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手槍,我體會到父親早已做好了準備,明白這一天遲早要到來的;敵人極大的恐慌,李大釗已經(jīng)給他們構(gòu)成了很大的壓力;李大釗從容,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敵人在虛張聲勢。(膽量比較)。

生:2)“穿灰制服和長筒皮靴的憲兵……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屋子”?!八麄兠咳四弥话咽謽寣χ赣H和我?!敝挥懈赣H和我兩個人,他們卻是那么多人啊,像魔鬼似的,從那里我體會到敵人的心虛和害怕,來了這么多人,還大喊大叫,一擁而入。(人數(shù)比較)。

生:3)還有,敵人粗暴的吼聲;便衣的滿臉橫肉;偵探的冷笑;和父親嚴峻的態(tài)度構(gòu)成了比較。我體會到敵人極大的恐慌,個性的心虛;父親是那樣的從容,鎮(zhèn)定,毫不懼怕。有著革命者的大無畏精神。(態(tài)度比較)。

3.看得出被捕時的片段打動了你,那么課文還有那些地方打動了你呢?(匯報19自然段———法庭上)。

生:課文19自然段打動了我。(課件出示在法庭上……平靜而慈祥的臉。)。

1)父親沒戴眼鏡,頭發(fā)亂蓬蓬的,我可看出父親受過酷刑了,但是父親沒有沮喪,卻還是那樣平靜而慈祥。

2)。從“平靜”一詞我體會到父親雖然經(jīng)過了殘酷的折磨,但仍舊那樣堅強,他早已經(jīng)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我很受感動。

3)、我從“慈祥”一詞我體會到父親是那樣的愛著我們。

師:那么你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練讀——指讀——齊讀)。

4、師;看到這樣的父親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哭了。但是父親卻怎樣樣呢?誰之后匯報(課件出示22自然段)。

師:應(yīng)對親人的哭聲喊聲,父親沒有說一句話,只是瞅了瞅我們,難道父親不疼自己的孩子,不愛自己的妻子嗎??誰來談你的理解。

1)、父親不想連累我們。

2)、父親要用自己的安定沉著安慰親人,感染親人,

3)、父親是在用眼神告訴我們不要慌亂,不要害怕,要安定沉著。(板書:安定沉著)。

師:是啊,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充滿著必勝的信心,所以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狀況下能夠坦然自若,正因為他對革命事業(yè)充滿著必勝的信心,所以在敵人的嚴刑毒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不因親人的哭聲喊聲而憂傷,相反地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你能有感情的把這一段讀一讀嗎?(指讀——練讀——指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師:我們從李大釗外表神態(tài)上感受到了他的內(nèi)心有著一個強大的力量支撐著,那就是“他對革命事業(yè)的信心”。明明深愛著親人,此時只能默默相對,明明眷戀生命,也只能舍身相棄。李大釗一方面肩負著革命的重任,他堅定無畏,視死如歸;一方面他有著作為父親和丈夫的深沉的愛的情感,下面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分主角來讀課文的(18——29)自然段。(配樂朗誦)。

師:是啊,我們就這樣與父親見了一面,就匆匆分別了,沒想到這竟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4月28日父親被軍閥張作霖殺害了,在被殺害的20多個革命者中,李大釗第一昂首走向絞刑架,并發(fā)表了他最后的演講:(課件出示:“我們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許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chǎn)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保ㄖ该x——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生:1)、我體會到了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課文前后都寫了父親被害的時間)。

6、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這樣寫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的事情記憶深刻,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同時期望同學們在今后寫作文時也學習這樣的寫法,做到前后照應(yīng)。)。

1.、師:文中除了父親被害的時間上首尾呼應(yīng)以外,在課文中還有幾處前后呼應(yīng)的句子,你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前后呼應(yīng)的句子)。

7.從最后三個自然段你還體會到什么嗎?

1)、體會到了李大釗被害家人的悲痛欲絕。(舅老爺哭著回來----母親昏過去三次----我又哭了。)。

2)、體會到母親悲痛欲絕,要我記住4月28日,父親被害是家人心中那份永遠的痛。(板書:全家沉痛)。

師:同學們,李大釗把年僅38歲的年輕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yè),獻給了他摯愛著的祖國,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黨中央這樣的評價:(課件出示: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工會典范。)全體同學起立讀碑文。

四、回顧全文教師總結(jié)。

1總結(jié)板書。

2教師總結(jié)。

(課件出示圖片)這就是臨危不懼,將生死置之度外,最后革命事業(yè),堅貞不屈的李大釗同志。

在為革命的斗爭中,還有許多像李大釗一樣的革命先輩。他們無私無畏,視死如歸,我們深情滿懷他們,我們的民族為他們而驕傲!也正是李大釗式的千千萬萬個革命黨人仁人志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這天的和平和幸福,我們不能忘記1927年4月28日,這一偉大的革命黨人被害的日子,更不能忘記這位偉大的革命黨人光輝而又響亮的名字———李大釗。

(下課后,同學們能夠結(jié)合65也“課外書屋”的提示,去閱讀一兩本革命題材的小說。《紅巖》《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等)。

板書設(shè)計被捕前:燒文件和書籍。

敵人:心虛、殘暴。

法庭上:安定、沉著。

被害后:全家沉痛。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三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回憶錄,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1943年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周年所以題目為《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文章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開頭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結(jié)尾又強調(diào)母親囑咐自己要記住父親被害的日子。這樣首尾呼應(yīng),充分顯示了敵人的兇殘和革命者的英勇。

學情分析:

對于李大釗,部分學生有所了解。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理解課文,并適當展開討論,使學生深入體會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yè)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深入領(lǐng)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詞句。

2、深入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讀課文,初知全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的。

1、默看導讀,明確要求。

2、導入課題。

毛主席在“詠梅”詞中,贊頌了梅花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梅花的品格在無數(shù)革命者身上得到具體體現(xiàn)。李大釗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個,為了革命,他不謂艱險,面對敵人,他大義凜然,表現(xiàn)了革命者無所畏懼的崇高品德。

本課是革命先驅(qū)李大釗烈士的女兒李星華在1943年寫的,這年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16周年——李大釗烈士犧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題目叫《十六年前的回憶》。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同志,在父親遇難十六周年所寫的回憶錄中,把我們帶到那腥風血雨的年代。

3、簡介背景。

1927年,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率兵進關(guān),占領(lǐng)河北、山東等地,以武力威脅正在勝利北閥的國民革命軍,還下令通緝在北京堅持革命斗爭的李大釗同志,但李大釗同志毫不畏懼,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仍然留在北京從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張作霖逮捕,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在獄中繼續(xù)領(lǐng)導黨的工作,4月28日被敵人絞死。

二、初讀課文,思考:

1、自讀課文,讓作者永遠忘不了的是哪一天?為什么永遠忘不了?

2、本文介紹了誰的什么事?(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自學生字詞,有不會的地方查字典。

1、讀準字音。

2、記清字形。

3、理解字意。

軍閥:指舊中國擁有武裝部隊,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兒童娛樂場: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兒童樂園之類。

僻靜:偏僻安靜。

恐怖:驚慌、害怕。

憲兵:舊社會反動派用來鎮(zhèn)壓人民的軍隊。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罰。

押:暫時把人扣留,不準自由行動。

絞刑:死刑的一種,用生字勒死。

四、鞏固練習。

1、抽讀生字卡,口頭組詞語。

2、讀課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四

2.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課本尋找答案吧。

1.自由輕聲讀文,借助工具書,做到正確流利讀課文。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檢查正確流利讀課文情況,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時間順序?qū)懥死畲筢摰哪男┦?你從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

4.學生借助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李大釗的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生字、生詞。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作者李星華追憶了父親李大釗生前發(fā)生的哪件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批注。

1.學生自由匯報被捕前部分。

課文第二段,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為了革命工作達到忘我的程度,從另一側(cè)面體會當時形勢緊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和理解讀出來。

課文3—6段,引導學生體會一向慈祥的父親,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問題,同學們想象當時的情況,再次體會時局的嚴重,讀出情況的緊急。

課文7段,課件出示李大釗說的話的含義,從中體會父親把革命事業(yè)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重點讀好父親的話。

過渡語:是啊,盡管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越來越緊張,盡管同志們多次勸他離開北京,盡管母親不止一次勸說他,可父親總是堅定地說(課件出示父親的話)讀好父親的話,從讀中體會父親對革命事業(yè)的高度負責精神。

2.學生匯報被捕時部分。

匯報10—11段,從“不慌不忙”一詞體會父親鎮(zhèn)定自若,體會父親為革命事業(yè)早已做好各種準備。從父親的語言和動作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匯報17段,體會父親在敵人面前態(tài)度嚴峻,猜測父親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匯報其他段落,從敵人兇殘和野蠻體會當時社會的黑暗。

盡管敵人似魔鬼一般,父親卻表現(xiàn)的鎮(zhèn)定自若,這樣勇敢堅強的父親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讀8--17段。

3.匯報被捕后部分。

19段從“亂篷篷”一詞你想到什么?(出示19段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教師小結(jié):父親為了革命事業(yè)早已經(jīng)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愛天下所有受苦受難的人們,他愿意為自己所追求的事業(yè)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覺得值,這就是一個革命者,他時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親人。學生再讀22段。

1.課件出示李大釗圖片: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信心,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親人)。

2.就是這樣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親,戰(zhàn)友眼中的好同志,卻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軍閥張作霖殺害了,同學們自由讀29-30段,體會全家人的悲痛心情。

3.他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面對眼前的這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締造者,你想說點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筆,把自己想說的話記在書中。

教師總結(jié):作者按事情順序,采取前后照應(yīng)的寫作手法,給人留下很深印象,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父親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

2.作業(yè)超市。

(1)抄寫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2)課外閱讀《紅巖》《烈火金剛》《敵后武工隊》等書籍。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五

課前準備:閱讀革命故事(看錄象《烈火中永生》)。

讀熟課文。

教具準備:課文重點語句打印列出示屏展示儀。

教學要求:

1、感受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直接描寫主要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等和對比描寫不同人物的方法來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確定目標。

(1)速讀課文,回憶本文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情?

板書:堅持工作不幸被捕沉著斗爭英勇就義。

(2)這節(jié)課我們將細細品讀課文,你想學些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2)學生齊讀,師說明:文章開頭就點題,使讀者印象深刻。

三、學習第二段。

(2)李大釗堅持工作,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讀2—6節(jié)。

(4)出示:“他不論多忙……含糊地回答我?!?/p>

a、自讀,概括這兩句話分別寫什么?

b、聯(lián)系上文思考:父親的態(tài)度為什么不同?

c、小結(jié):同是對“我”提出的問題,父親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板書:對比)。

d、自讀,聯(lián)系上文體會李大釗對待親人和革命工作的態(tài)度分別是怎樣的?(慈愛和善認真嚴肅)。

(5)有感情地朗讀2—6節(jié),思考:從這一段你可以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忠于革命)。

(6)指讀課文第二節(jié),李大釗為什么燒掉書和有字的紙片?并說說你是怎樣知道的。

小結(jié):這種前面說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應(yīng)”(板書)。

(7)引讀第七節(jié)。

(8)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然后簡要說一下李大釗被捕的經(jīng)過。

(2)找出本段中描寫敵人的一個比喻句“魔鬼似的”體現(xiàn)在那里?

(3)文章是怎樣寫李大釗當時的表現(xiàn)的?從他的表現(xiàn)中你能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英勇無畏)。

(4)這一段除了寫父親、“我”和敵人以外,還寫了誰?

你根據(jù)書上的描寫介紹一下當時的閻振三嗎?

通過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前文和處也提到了閻振三(找出來)這里有沒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現(xiàn)在學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嗎?這種寫法我們稱它叫什么?(照應(yīng))。

(5)感情練讀第三段,再質(zhì)疑。

(6)小結(jié)。

五、小練習。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閻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盡量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六

1.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領(lǐng)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七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鑒于嶄新的閱讀理念,審視閱讀教學的過程,本課時設(shè)計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表達讀后感、掌握學習方法和文章的表達方法,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文情文理的共鳴,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3、領(lǐng)悟課文運用對比、前后照應(yīng)、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tǒng)的薰陶感染。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李大釗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

1、學生準備:收集與課文有關(guān)的背景資料。

2、教師準備:制作ppt演示課件,相關(guān)教具。

一、復習導入,理清思路

同學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除開頭外,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板書: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同時我們還了解到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抱著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即使在局勢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決留京工作,那么接下來將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8至17自然段,了解情況。

【設(shè)計意圖】

簡單的導入語意在喚起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回憶,讓學生理清思路,為下文的學習作鋪墊。

二、新授課文,滲透學法

1、這個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2、敵人是怎樣逮捕李大釗的?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劃上波浪線,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3、面對敵人的抓捕,李大釗的表現(xiàn)如何?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劃上直線,讀一讀,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不慌不忙、保持嚴峻)

4、“我”的表現(xiàn)呢?

【設(shè)計意圖】

讓學生找出敵人、李大釗、“我”不同的表現(xiàn),為下面學習對比寫法打下基礎(chǔ)。

5、現(xiàn)在我們把敵人、李大釗、“我”不同的表現(xiàn)聯(lián)系起來讀一讀,你體會到什么?

【設(shè)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李大釗同志在被捕時那種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大無畏精神。

6、過渡性語言:這樣的寫法叫對比,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shù)效果和感染力。之前我們學過的課文有哪篇也運用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匆匆》一文第一自然段的寫法。)

7、(拿出課前準備的兩個不一樣的布娃娃)你能運用對比的寫法,表達出你更喜歡其中一個嗎?(提示學生抓住樣子、色彩、用料等方面進行比較。)

【設(shè)計意圖】

先讓學生明確了解到對比寫法大量應(yīng)用于寫作中后,再讓學生充分掌握對比寫法的好處,然后嘗試運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這樣層層深入,讓學生習得寫作方法。

三、遷移學法,自學自悟

1、小結(jié)學法(讀—畫—議),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文,了解片段大意。

(2)圈畫句子,體會人物思想。

(3)小組商議,掌握文本信息。

自學提示:在法庭上,李大釗的表現(xiàn)如何?(找出相關(guān)語句)母親、妹妹表現(xiàn)如何?“我”的表現(xiàn)又如何?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變化?(按自學提示閱讀18—29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

自學提示里的問題有效引導學生體會李大釗在法庭上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平靜慈祥、安定沉著,也正因為李大釗的這種表現(xiàn)深深地感染了家人,讓家人學會化悲痛為力量,變得堅強。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匯報自學成果。、(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平靜慈祥,安定沉著。)

【設(shè)計意圖】

學貴有法,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不僅使學生得益于當前,而且受益于終生?!霸诜ㄍド稀边@個部分的內(nèi)容與前一部分“被捕時”結(jié)構(gòu)上類似,師生合作歸納學習方法后,學生先根據(jù)自學提綱自學課文,再同桌交流學習心得,最后集集體智慧共同匯報學習課文,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的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體悟中心,升華文本

過渡性語言:可怕的一天無奈地發(fā)生了,當“我們”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后,4月28日,李大釗英勇就義……這是多么令人傷心欲絕呀!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朗讀最后3個自然段,緬懷這位革命烈士。

2、課文中也有幾處運用了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你能從文中找出跟以下句子相照應(yīng)的句子嗎?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3)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去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開頭: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9級大地震,奪去了數(shù)以萬計人民的生命,許多人痛失家園,這突如其來的災害,震驚了世界各地。

【設(shè)計意圖】

教學中結(jié)合當前社會上發(fā)生的大事,令學生拓寬視野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地掌握首尾呼應(yīng)的寫作方法,最后安排嘗試練寫,使學生習得方法。

4、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英勇犧牲了,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話想對李大釗或李大釗的家人說,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下心中的點滴吧!

5、展示交流。

【設(shè)計意圖】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心中應(yīng)有千言萬語想表達,此舉正好符合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做到讀寫結(jié)合的要求。

五、課外延伸,布置作業(yè)

課后找有關(guān)李大釗同志的書籍讀一讀,也可聽聽爺爺奶奶講革命故事。

六、板書設(shè)計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局勢嚴重、堅持工作

被捕時、不慌不忙、保持嚴峻

法庭上、平靜慈祥、安定沉著

被害后、無比悲痛、銘記日子

【設(shè)計意圖】

板書再現(xiàn)了課文的脈絡(luò),讓學生一看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wù)n篇十八

:閱讀革命故事(看錄象《烈火中永生》)

1、感受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yīng)的寫法及這種寫法的好處。

3、學習本課直接描寫主要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等和對比描寫不同人物的方法來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小練筆

(1)速讀課文,回憶本文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情?

板書:堅持工作不幸被捕沉著斗爭英勇就義

(2)這節(jié)課我們將細細品讀課文,你想學些什么?

(2)學生齊讀,師說明:文章開頭就點題,使讀者印象深刻。

(2)李大釗堅持工作,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讀2—6節(jié)

(4)出示:“他不論多忙……含糊地回答我?!?/p>

a 自讀,概括這兩句話分別寫什么?

b 聯(lián)系上文思考:父親的態(tài)度為什么不同?

c 小結(jié):同是對“我”提出的問題,父親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板書:對比)

d 自讀,聯(lián)系上文體會李大釗對待親人和革命工作的態(tài)度分別是怎樣的?(慈愛和善認真嚴肅)

(5)有感情地朗讀2—6節(jié),思考:從這一段你可以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忠于革命)

(6)指讀課文第二節(jié),李大釗為什么燒掉書和有字的紙片?并說說你是怎樣知道的。

小結(jié):這種前面說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應(yīng)”(板書)

(7)引讀第七節(jié)

(8)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1)默讀,然后簡要說一下李大釗被捕的經(jīng)過。

(2)找出本段中描寫敵人的一個比喻句“魔鬼似的”體現(xiàn)在那里?

(3)文章是怎樣寫李大釗當時的表現(xiàn)的?從他的表現(xiàn)中你能體會到李大釗具有怎樣的精神?(板書:英勇無畏)

(4)這一段除了寫父親、“我”和敵人以外,還寫了誰?

你根據(jù)書上的描寫介紹一下當時的閻振三嗎?

通過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前文和處也提到了閻振三(找出來)這里有沒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現(xiàn)在學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嗎?這種寫法我們稱它叫什么?(照應(yīng))

(5)感情練讀第三段,再質(zhì)疑。

(6)小結(jié)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閻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盡量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53251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