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23:15:06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時間:2023-11-08 23:15:06     小編:LZ文人

創(chuàng)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想我們需要鼓勵和支持創(chuàng)新??偨Y時可以參考已有的范文,但要保持自己的獨特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寫作上的啟發(fā)和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一

1、初步掌握四點、心字底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點”、“志”、“杰”、“羔”、“然”、“忍”、“忠”、“態(tài)”,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二、教學提示。

1、復習前課內容。

出示“攻、軟”兩個字,讓學生說說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然而在桌上書空練習及在紙上練一練。

2、新課指導。

出示四點、心字底例字,或教師黑板上放大示范書寫,引導學生觀察。要求: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和相同筆畫出現(xiàn)的變化。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四點、心字底都作字底,書寫時要盡可能寫扁,并成上收下放聚散狀。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四點:四點排列要均勻,外面兩點稍長,中間兩點稍短,上下呈聚散狀。

心字底:心字底三點分別為左點、挑點、右點,臥鉤應向左上出鉤,以平均分割上部空間。因為如向上出鉤,字中宮空間就大,字形就松散。教師可向學生滲透“字宜中宮收緊”這一審美規(guī)律??梢匀梭w身材苗條應收腰來作比,頗形象逼真。

(2)“小博士信箱”。本節(jié)的關鍵詞是:“變化與呼應”。

字要寫得清楚、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還應有個“生動”的要求,具體書寫時就主要體現(xiàn)在“變化與呼應”上,只要注意變化和呼應,字就會生動起來。

“變化”是自然的變化,是在筆畫的形狀和出勢上的變化。如本課的重點就是點的變化,如四點底四點從左到右依次為左點、豎點、豎點、右點呈聚散狀排列。心字底三點從左到右依次為左點、挑點、右點。這些點均以自然的筆勢呼應。對于“呼應”的引導,教師可以人與人之間目光對視來啟發(fā)。

三、例字指導。

“點”,成三角形,豎居口部上方正中,短橫寫在豎的中間,下部四點向左右呈放射狀。

“志”,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杰”,上下結構,上收下放,“木”部改捺為點,以收縮字形。

“羔”,上下結構,呈梯形,短豎居正中。

“然”,上下結構,上部呈左右兩個長方形,緊緊靠在一起,“犬”部改捺為點,整字呈上收下放狀。

“忍”,上下結構,呈梯形。“刃”部撇從橫折之橫中間處出,以左點平衡字形。

“忠”,上下結構,上緊下松,豎居正中,心字底舒展。

“態(tài)”,上下結構,“太”部改捺為點,并注意兩點的變化,心字底舒展。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明白“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的道理。

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匯報展示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在學習新知、解決問題的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明白“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預習學(課前預習初步感知)。

(一)回顧舊知做好鋪墊。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過程。

12–3=15–6=20–5=14–8=17–9=。

37–20=45–30=24–10=35–12=56–24=。

2.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說說筆算時應注意什么?

56889469。

–22–62–71–37。

------------。

(二)獨立思考探究新知。

1.認真閱讀數(shù)學書18頁。

思考:個位上1減6不夠減該怎么辦?

(1)想好后結合小棒直觀圖說說自己的想法。

(2)自己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擺的過程。

(3)試著用豎式計算邊算邊說筆算的過程。

2.試著填一填19頁例3,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觀察算式總結方法。

認真觀察例2、例3的算式,想一想筆算退位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四)嘗試計算檢測效果。

456243。

–17–45–25。

---------。

(五)我的疑惑()。

二、定標學(梳理問題確定目標)。

1.指生說預習題中“新知鋪墊”。

提升:在計算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交流預習中困惑。3.針對困惑整理學習目標。4.揭示課題。

三、小組學(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小組長組織交流輪流談談自己的想法。

2.當組員表述有困難時小組成員共同探究,也可以向其它組員或老師求助。

3.組長負責記錄下你們小組組員所想出的所有想法。

四、展示學(展示算法交流提升)。

(一)展示例2。

預設:

一組:邊擺小棒邊說想法。

二組:我們組是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板書豎式并說想法)。

(二)展示例3。

1.當被減數(shù)個位是0不夠減時又該怎么辦呢?

生:板演(其它生補充19頁例3)。

2.交流想法。

(三)總結方法。

筆算退位減法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五、反饋測評學。

1.用豎式計算(基礎題)。

67803590。

–39–61–8–7。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變式題)。

81789535。

–49–38–16–17。

------------。

42308918。

3.22頁10題。

六、拓展延伸學。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三

本節(jié)課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層次清楚,主要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1、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56c22=?讓學生根據(jù)以前學的方法來思考,想想相同數(shù)位的數(shù)直接相減?把豎式寫在記錄本上。

2、方法的交流與展示: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直觀圖的教學。

3、具體情景中適用方法運用:57c1439c8讓學生用筆算的方法計算?

4、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要注意什么?這堂課的教學,發(fā)現(xiàn)許多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首先是學生主體性?!稊?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應該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己去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教師不因該牢牢的“抓”著學生,生怕學生出錯。這樣容易把學生帶入教師預設的方法中。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認同書本上相對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讓學生說的練習的還不夠。如今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的探索,改變過去應用題教學片面強調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做法,做了題目就要讓學生講出,你是什么算的,為什么是這么算的,通過長時間的鍛煉之后,可以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接著是新授前的引入。兩年級的小朋友,還是處于地段學生。他們的自我掌控能力還不夠,上課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通常只能維持在10至20分鐘的時間,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讓學生能夠在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里學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識,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堂課可以充分發(fā)揮情景圖的作用,利用情景圖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能夠盡快的進入上課的最佳狀態(tài);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從情景圖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為后面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計算作好準備。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四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社”、“補”、“禮”、“視”、“神”、“初”、“襯”、“被”,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二、教學提示。

1、復習前課內容。

(2)具體說說貝字旁和頁字邊分配到具體字中,它們的形狀如何做到“因字而異”?

2.新課指導。

(1)讓學生在黑板上直接嘗試書寫示字旁,衣字旁。針對學生書寫現(xiàn)狀,師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后教師黑板上再放大示范書寫,引導學生觀察。要求: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

(2)學習書寫示字旁,衣字旁,也可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直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相似的地方和細微有區(qū)別的地方,于此處著力尋求教學突破口。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示字旁: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首筆為側點。第二筆為橫撇,與點拉開距離。第三筆寫垂露豎,與側點對齊。末點靠近豎畫起筆處,并注意與首點的變化。

衣字旁:與示字旁同理,撇點和末點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應。

(2)“小博士”信箱。本節(jié)關鍵詞是:“穿插”,左右結構的合體字,左右兩部分之間的距離要恰當,太緊太松都不行。為了更好地使左右兩部分融為一體,“穿插”是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你這邊空間有余,而我這邊又有長筆畫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讓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渾然一體,達到較好的效果。如“社”字,字下橫起筆,可穿插到左邊點的下方。

三、例字指導。

“社”,左右結構,左小右略大,右邊“土”下橫可適當插入左點下放空間。

“補”,左右結構,左右等寬等高,注意兩部分中間的空白要適當。

“禮”,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豎彎鉤“豎”長,底部“彎”短。

“視”,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見”中豎撇和豎彎鉤的起筆在同一條豎線上。

“神”,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申”字豎居正中,為懸針豎,與左邊垂露豎形成對比。

“初”,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左長右短,右部“刀”居中。

“襯”,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部“寸”字點偏上,靠近短橫。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五

1、初步掌握貝字旁和頁字旁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則、項、財、貞、負、顧、頓、順”,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二、教學提示。

1、復習前課內容。

(2)字底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2、新課指導。

(1)出示貝字旁和頁字旁例字,或教師黑板上放大示范書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個偏旁的異同點,讓學生明白,只要掌握好貝字旁的寫法,即可舉一反三寫好頁字旁。要求: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

(2)教學貝字旁,可要求學生先仔細觀察整個字形,并著重引導學生觀察撇起筆處的位置。待學生明確貝字旁字形及撇的正確起筆位置后,即可讓學生大膽嘗試書寫。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與字帖對比,找出不足。通過教師示范,讓學生感受書寫時筆畫之間的筆斷意連。

在教學頁字旁時,因為有了前面教學貝字旁的鋪墊,只要引導學生觀察首橫的長短及短撇的位置,即可做到書寫時的胸有成竹。

3、書寫指導。

“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貝字旁:第一筆為垂露豎,寫橫折時注意與豎起筆稍留空隙,兩豎左右對稱,撇為豎撇,在字中心點處起筆,順勢作點,與撇收筆處對稱。

頁字旁:首橫宜短,保持“頁”部瘦長“本色”,在短橫中間出短撇,下部寫“貝”,比“貝”字旁稍寬。

貝字旁和頁字旁在整個字的運用中要注意“因字而異”。

“小博士”信箱。本節(jié)關鍵詞是:“因字而異”,即偏旁部首分配到具體字中的形狀要“因字而異”,如本課“貝”字作字旁時稍窄,作字底時稍寬。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并明白類似的現(xiàn)象會在合體字中高頻率出現(xiàn),要求學生認真仔細觀察,并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三、例字指導。

“則”,左右結構,左右兩部分基本等高等寬。四個豎劃連同豎撇平均分割空間。力刀旁短豎位于字的中間偏上部位。

“項”,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左邊處于附屬地位,“工”改橫為提,居于中間。

“財”,左右結構,右部稍大。

“貞”,獨體字,貝作字底,字形偏寬偏短。短豎和下部貝字豎撇在同一條直線上。

“負”,獨體字,貝作字底,字形偏寬偏短。下部撇和點的收筆在同一水平線上。

“顧”,左右結構,左右兩部分基本等高等寬。

“頓”,左右結構,左右兩部分基本等高等寬。

“順”,左右結構,左右兩部分基本等高等寬。左邊三豎長短不一,緊靠在一起成一長方形。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六

由于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三位數(shù)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這就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了正向的遷移,因此,在新授段,我并沒有對新授的內容做任何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索與嘗試,讓學生在親自探索的過程中掌握計算的方法。同學交流不僅鞏固了所學的內容,也大大地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原有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又獲得了新的計算方法。進而教師對重點內容進行說明和強調,既不繁瑣又能畫龍點睛,使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內容:

課本p18---p19例2、例3。

教學目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

教學重點:掌握用筆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學難點:能運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聰聰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2。

a.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思考計算方法。

b.分小組交流想法:個位上6減8不夠減怎么辦。

c.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豎式計算。

e.用擺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思考并匯報。

2、教學例3。

3、小結。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設計意圖]:通過猜想、練習、交流總結,使學生掌握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5題。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指名匯報。

3、完成練習三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五、隨堂練習。

第9課時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

教學內容:

課本p23例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解答方法,體驗解答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

五、隨堂練習。

第10課時連加、連減。

教學內容:

課本p26---p27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同學間的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3、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教學難點:

靈活使用口算或加減法豎式等方法計算連加連減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口答。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三個的加減法。

[設計意圖]:復習引入,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學例1。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圖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學生根據(jù)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你想到的問題,并解答出來。

(3)、怎樣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算式28+34+23這道題怎樣計算呢?學生試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展示算法。比較各種豎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優(yōu)劣。

2、教學例2。

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主題圖,了解信息。分小組交流從圖中發(fā)現(xiàn)的信息。思考解題方法。在練習本上寫出連寫的豎式。學生,匯報,板演解答過程。

3、完成練習26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匯報、板演,并說明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27頁做一做。

2、完成29頁練習五第1、2題。

3、引導完成29頁練習五第3題。算好后學生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

四、課堂總結:

學生在知識、方法上做一個回顧。學生自由說說。

五、隨堂練習。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景中,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進一步培養(yǎng)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自主探索。

十萬個為什么貓和老鼠兒童百科全書。

28元16元43元。

好多書啊.你想買什么書呢為什么根據(jù)這兩個小朋友買的書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來呢。

這么多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用喜歡的方法自己說一說.――指名一兩名說一說。

有沒有買其他書的小朋友你又是怎么算的呢。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除了你喜歡的方法,再找一種方法說給同桌聽聽――指名說說。

剛才通過口算你覺得這兩個減法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揭出課題)。

鞏固深化。

摘蘑菇。

選一組跟同桌說說算法。

在計算每組的兩題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打氣球。

算第一組.你在計算這3題時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其他3個氣球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

釣魚。

你們個個眼睛厲害,槍法如神.不知道你們的釣魚水平如何。

(算第一組)你們怎么會算得這么快的。

摸獎。

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好嗎。

總結。

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我們不僅學會了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而且還用學到的知識在游藝活動中好好露了一手.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九

1、掌握尸字頭和戶字頭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尼”、“啟”、“尺”、“盡”、“尾”、“肩”、“扇”、“房”,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二、教學提示。

1、復習前課內容。先讓學生寫“社”、“補”兩個字,寫后評價,讓學生說說寫好“社”和“補”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然而再矯正書寫。

2、新課指導。

出示尸字頭和戶字頭例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兩個字的異同?;蚪處熀诎迳戏糯笫痉稌鴮?,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要求:重點仔細觀察長撇的形狀和“戶”字點書寫的位置。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尸字頭:這個偏旁分三筆寫成。首筆橫折稍斜,橫稍長。第二筆再作一短橫,使兩橫基本平行,由此兩筆組成的框架稍扁,并內收。第三筆作長撇,為主筆,要舒展。

戶字頭:戶字頭與尸字頭寫法基本一致,首點為斜點,屬“遙擲一點”,要注意點的位置與“尸”部的呼應。

(2)“小博士”信箱。本節(jié)關鍵詞是:“重心平穩(wěn)”。“重心平穩(wěn)”是楷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所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字要平正,就必須注意重心的位置,尤其是字形偏斜,上大下小或結構不規(guī)則的字,更要重視重心的把握,如“尸”和“戶”字,屬于偏斜結構,是不易寫正的字,在處理時,要重點突出長撇,把它作為整個字的支柱,這樣,其他的筆畫也容易把握了。

三、例字指導。

“尼”,屬半包圍結構,整體成梯形,底部豎短,彎鉤適當寫長,與撇收筆點齊平。

“啟”,半包圍結構,整體成梯形。上下兩個“口”形要注意變化。

“尺”,獨體字,撇為豎撇,捺放開,撇捺底部齊平。

“盡”,撇捺向左右伸展,底部齊平,兩點寫在豎中線上,注意呼應,中宮略收。

“尾”,半包圍結構,整體成梯形。撇向左伸展,以讓給下部“毛”更多的空間。

“肩”,半包圍結構,撇較陡,點和“月”的中心線對齊。

“扇”,半包圍結構,撇向左伸展,以讓給下部“羽”更多的空間。點與第一個“習”的豎對齊。

“房”,半包圍結構,撇向左伸展,以讓給下部“方”更多的空間。上下兩點在同一條直線上。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不退位的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主要通過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用豎式計算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的基本方法,并結合具體的數(shù)量關系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用加法驗算減法的方法。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又有了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筆算的經(jīng)驗積累,所以引導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進行遷移,自主理解掌握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不退位)的筆算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反而是減法的驗算,不同于前面剛剛學過的加法的驗算,所以我把重點放在了理解掌握驗算方法上面。

減法的驗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具體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理解掌握利用加法進行的驗算方法。要讓學生在真正理解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上,自主探究驗算的方法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就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填表,填表有兩個作用,一是在計算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只有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減;二是在計算過后通過觀察表格進行討論,借助具體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理解“原有本數(shù)”“借出本數(shù)”“剩下本數(shù)”三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為下面學生能運用這些數(shù)量關系進行驗算方法的探究奠定基礎。事實證明,學生通過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比較好地認識了這組數(shù)量關系,也就出現(xiàn)了學生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提出了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這里數(shù)量關系借助紙條進行適當移動,對于幫助學生比較清晰地認識驗算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雖然教材只要求學生掌握用加法來驗算減法的方法,但是這里學生提出來可以用減法來驗算,就說明他們比較好地理解、運用了前面的數(shù)量關系。所以我還是讓學生一起來口頭算一算,這也是對減法筆算的鞏固,又因為通常都是用加法來驗算減法的,為了更加突出利用加法來驗算的方法,我讓每一個學生都動筆來算一算,這樣操作,不僅讓學生體會了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化,又突出了常用的驗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一

生:能。

師:現(xiàn)在大家拿好書,試著讀一遍,有不認識的字聽聽其他同學是怎么讀的。

生:(齊讀課文)電閃雷鳴烏云翻,狂風猛刮樹枝斷,雞鴨貓狗豬牛跑,雨點連串像條線。

師:在自學中你認識了那些字?比一比,誰認的多?

生:我認識了“云”“風”“雷”字。

生:我認識了“枝”“雨”“?!?。

生:我認識了“鳥”……

師:同學們真聰明,自己能認這些字,都不用老師教了。這么多字你們是怎么記住的?有什么好辦法快告訴老師。

生:我記“鳥”時想,“鳥”和“烏”差不多,“鳥”字有一點,“鳥”字沒有一點。

生:我記住“樹”啦,樹是木字加對字。

生:我知道樹與木有關,所以,樹有木字旁。

生:老師,我看出“樹”字還是“權”字加“寸”字。

師:你的眼力很好,老師都沒想到,你還認識“權”字呢。(師板書木、又、寸、對、權)記住一個字,復習了這么多字,還幫大家認識了一個新字“權”,你真聰明。大家齊讀這幾個字吧。

生:(齊讀)

師:大家共同合作,學的可真多。下面還有誰找出難記字的記憶方法說一說,這也是為大家做貢獻啊。

生:我看出雞鴨兩個字都是家里的動物,都有鳥字旁,只是左邊不一樣。

生:老師,他說的不對,雞鴨不是家里的動物,它們是家禽,家禽與鳥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有鳥字旁。

師:你怎么知道這么多知識的?還能說出家禽一詞。

生:我是從《兒童畫冊》里看到的。

師:愛看書就是懂得知識多。

生:老師,我也看到了“貓”“狗”“豬”都是動物,所以都有“??”字旁?!柏垺弊钟疫吺恰懊纭弊郑驗樾∝埥新暿恰斑鬟鳌苯?,所以右邊是“苗”。

師:那大家學著小貓的樣子叫幾聲吧!

生:(笑)喵——喵——

……?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二

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shù)學教育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xiàn)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要發(fā)揮數(shù)學在培養(yǎng)人的邏輯推理和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的功能。本節(jié)課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到測量長度需使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比較短的(限整厘米長)物體的長度。并讓學生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到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的習慣。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從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設計了談話引入、探索新知、課堂練習、全課小結等幾個有序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shù)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課堂結構完整,環(huán)節(jié)清晰流暢自然。教師注重借助教具,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操作法等,抓住學生認知起點,讓學生從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輕松的氛圍中經(jīng)歷觀察、實驗、驗證等一系列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動手能力,形成認真務實習慣,發(fā)展空間感。

設計有效教學活動,建立1厘米長度概念。新課程中考量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必須考慮三個要素,即提高學習效率,增進學習結果,強化學習體驗。在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這一教學重點中,教師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特點,有效利用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設計了猜一猜,即在腦子里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找一找,即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的長度;比一比,即用手指比出1厘米長度;記一記,即閉上眼睛記一記1厘米的長度;說一說,即說一說生活中的1厘米。這樣通過猜、找、比、記、說的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自主獲得知識,學會運用。通過輕松的學習過程讓1厘米的長度在學生頭腦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同時也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設計開放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意識?,F(xiàn)代數(shù)學教育觀把思維教育作為數(shù)學教育的潛在目的,把創(chuàng)新教育作為教學的新目標。因此,看一節(jié)數(shù)學課是否符合現(xiàn)代數(shù)學教育觀,一是看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二是看學生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這節(jié)課,教師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一定的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標。開課便由自己想辦法量出課桌長度這樣的一個開放式的設計導入。認識1厘米時,教師先后肯定了學生所找的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這一段是1厘米,2刻度到3刻度之間的這一段是1厘米,等等。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這些開放式的問題促進了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和思維方式的發(fā)展。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識字教學;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教學方法:

圖文結合法。

學習方法:

朗讀感悟法。

教具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課件、

一、導入新課:

1、播放生日歌。你能聽出這是什么歌曲嗎?這是生日歌。什么時候會唱起這熟悉的旋律呢?慶祝生日。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我們的祖國也有自己的生日。你們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那一天嗎?(10月1日)是的,我們馬上就要迎來祖國媽媽的第66個生日,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國慶節(jié)的來歷?(設計意圖:了解國慶節(jié))。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歡慶國慶節(jié)的小詩,板書課題:歡慶。

大家結合自己過節(jié)的感受說說什么是“歡慶”?你歡慶過什么節(jié)日或活動?

如、過年、歡度“六一”等文中歡慶的是什么?

3、就讓我們帶著滿懷激動的心情大聲的齊讀課題:歡慶。

二、學習字詞。

課題中出現(xiàn)了一個生字,你們能讀出他的名字嗎?(讀“慶”)能不能給他找些朋友?

其他的生字寶寶也急著和大家見面呢,出示生字詞。

1、現(xiàn)在老師就把生字寶寶都請出來了,課件出示生字。指讀,(1)指讀正音。有哪些生字的字音要提示大家?誰能領讀?(指名)學生自讀正音,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b、都讀好了嗎?讓小火車開起來吧?。ㄉ〗M開火車讀生字,讀對了全班跟讀,錯了就快速指出錯誤)。

4、打亂順序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指讀。

2、默讀課文,

(1)這首詩歌課題是:歡慶。圍繞課題,寫了誰在歡慶?“()”畫出;歡慶什么?怎樣歡慶?——畫出。郚完小組交流。課件演示畫面。(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田野、楓林、藍天、大海)。

e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旗幟是什么?在這里指的是什么?

(f、出示藍天(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師:你聽到小鴿子在對祖國媽媽說什么呢?

仿佛聽見大海會對我們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3、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這十三億孩子,包括誰?

這十三億孩子,是怎樣歡慶這美好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吧!

4、同學們,觀看這莊嚴而熱烈的場面你們心情怎樣呢?(高興、激動、興奮……)好,那么大家滿懷激情的再一次把這首小詩朗讀一下,通過朗讀把自己對祖國的愛表達出來吧。

新中國成立以后,祖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ǔ鍪菊n件)。

生:自豪!驕傲!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

師:那我們帶著這種自豪驕傲的語氣來讀最后一句。

生讀。讀最后一句話。

b、為什么說十月一日。

是個“美好的日子”?

四、指導背誦課文。

這么美的詩句,如果能把它積累下來就更好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誰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誦)。

五、十月一日,一個美好的日子。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處處都是歡樂的海洋。這是一幅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呀。那么,讓我們全體起立,把高興表現(xiàn)在臉上,把興奮體現(xiàn)在聲音里,在悠揚的歌聲中把最美好的祝愿獻給您——祖國媽媽?。R配樂背課文,)(播放背景音樂:今天是你的生日)。

師:祖國媽媽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為她祝壽,看你打算怎樣為祖國媽媽過的生日呢?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師:讓我們在媽媽的生日賀卡上寫上我們最美的祝福,你可以模仿課文寫上一段,也可以自己編一首詩歌來為媽媽慶祝。

(生創(chuàng)作詩歌)。

最后,讓我們伴隨著這首祝福的歌曲下課。伴奏曲目:《生日快樂》。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四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拋硬幣”的內容,這是“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有關概率的知識,這是學生初次接觸這方面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設計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并升華為理性認識尤其重要。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不確定現(xiàn)象,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設計了拋硬幣,摸球,裝珠子等游戲活動,來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xiàn)象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關知識的構建。

在“拋硬幣”的游戲過程中,學生通過猜測落地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體會這是不能事先確定的,所以在猜測過程中不一定猜準確,結合這一事例讓學生理解當事件不能確定時,應采用“可能”來進行描述。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能夠較好地理解不確定現(xiàn)象,但學生在自己進行總結時,只說了一種“可能”情況:有的`說:“可能正面朝上”,有的說:“可能反面朝上”。而沒有說成:“正面或反面,這兩種可能都有”,而我在這點上強調還不夠。

第二個活動是進行“摸球”游戲,這個活動我分了三步完成,一是先讓學生猜,我摸;二是分小組來摸;三是每個大組兩個孩子上講臺來摸。第一步的摸球活動是在一個黑袋子里分別裝上3個白球和3個黃球,讓學生感受事件的不確定性,即從盒子里任摸一個球,有兩種情況發(fā)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基本進入了角色,能夠順著教師的引導去思考問題了。有了第一步摸球活動為基礎,第二步的摸球活動,大部分學生知道應該怎樣操作了,所以老師不需要再強調摸球規(guī)則,只強調一下注意事項,學生便能順利完成操作,而且操作既科學又快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還采用了小組交流的方式要求人人都要用今天學過的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述你們組的摸球情況。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基本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最后還有一個裝珠子游戲,是讓學生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在這個活動進行小結時,學生的回答都抓住了要點。

總的說來,這節(jié)課都是以“活動――猜想――驗證――表述”的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線,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感受事件的不確定性,并獲得結論,能用相應的數(shù)學語言進行描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五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1.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找朋友。

3.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六

雷雨,也叫雷陣雨,大都發(fā)生在夏天,它來得快去得也快,是一種前后變化非常大的天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0課《雷雨》.

2,請大家捧起你的語文書,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讀課文) (板書:前,中,后)

3,大家可真會讀書!不知生字詞掌握得怎么樣了 (出示)先自己讀一讀!

現(xiàn)在只剩下生字了.還會嗎 我們齊讀一下.是做動作學生理解"壓,垂"做動作識字是一種識記生字的好方法.請拿出你的生字卡片,說一說你自己好的記字方法,并快速的記住它.

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呀

現(xiàn)在我們來收卡片.聽我口令:我說壓,壓下來的壓.—我收壓,壓下來的壓.

我收蛛,蜘蛛的蛛……小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剛好落在大家的生字口袋里.來,把生字口袋放在你桌子的左上角.

寫字:我們看到這個"垂"字,我們要想把他寫好,應該注意些什么 (垂字有四橫,長短各不同,中間橫最長,舒展在橫中.)自己拿起筆在課本70頁的田字格里只寫一個.注意身正,肩平,足安.

4,"垂"我們可以組個什么詞 課文中有一句話,說誰從哪兒垂下來呢

同學們見過小樹擺動的樣子嗎 好,現(xiàn)在你們是一棵棵小樹,伸出小手:微風來了…狂風來了…微風吹…狂風吹… 停,孩子們,這就是亂擺,這就是一陣大風下的小樹,(貼樹冠)用你的朗讀把這感受讀出來.(指名讀)

(板畫樹干,蜘蛛垂)從"垂"字你體會到什么 小作者的一個垂字用得多妙啊!讓我們看到蜘蛛以它自己最快的速度從網(wǎng)上下來逃走.帶著這種感受再來讀課文吧!

雷雨前還出現(xiàn)了什么與平時不同的現(xiàn)象.

6,請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學一邊聽,一邊想,看到了什么

來!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

你還找到了什么不一樣的現(xiàn)象

(板畫閃電)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的雷聲是什么樣的

請你們把雷打得越來越響.(教師手勢由低到高)(聲音越來越響)

雷雨前最讓人害怕的就是電閃雷鳴了.更何況此時——閃電…雷聲…再讀.

誰能照樣子說說 誰能用其中的一個詞語來說句話 出示課件: 越( )越( )

用你的朗讀把它表現(xiàn)出來,捧起書齊讀1-3段.

文中這三個"嘩"你認為該怎樣讀

好!誰想上臺畫給大家看 (版畫雨)…大家看他畫得怎么樣

你感覺這樣怎么樣 (教師坡下粉筆畫,示意學生)

此時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是啊!一切的景物…………

過渡:漸漸的,漸漸的,(……)

同學們,你能把"漸漸地"換一個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嗎

對!"漸漸地"就是"慢慢地"逐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8,看,雨停了,雨后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誰來讀 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你看到些什么 聽到些什么 (教師板畫太陽,彩虹,貼池塘,畫青蛙)

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帶著你的這種心情讀給你的同桌聽!你可以做動作讀,也可以同桌接讀.

學生展示讀.師生接讀.

9,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小青蛙:你會怎樣叫

10,同學們,學習完課文,沐浴著雷雨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你想說些什么呢

11,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雷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多少樂趣呀!老師把《雷雨》這一課進行了改編,讓我們和著優(yōu)美的旋律一起來歌唱吧!——齊唱.

12,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到了雷雨前前后后的變化.(指板書)其實不光是雨后的景色美,我們生活中其他的自然現(xiàn)象也是異彩紛呈的.如果沒有雨雪云霧,我們的生活該有多么單調啊!所以,課下希望同學們用心去觀察這些自然現(xiàn)象,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感悟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人教版二年級退位減教學設計篇十七

1、聽聲音,猜這是什么自然現(xiàn)象?(點名說)

2、出示課題?? 18:雷雨,齊讀課題(2次)

師板書

3、同學們的聲音真響亮,跟我們的生字寶寶打個招呼吧

(點名讀——分小組讀——齊讀)

二、新授

請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描寫雷雨?

2、匯報(師板書)邊聽邊板書

雷雨前、中、后的順序寫得

3、真會動腦筋的小朋友們,請你們欣賞課文,看看課文描寫了什么影象(出示課件)

4、我們先要闖第一關,才能進入學習課文

第一關,考你的細心觀察能力(出示兩幅圖)對比

5、過關了,果然利害,課文就是圍繞這兩幅圖來描寫雷雨的,那么請同學自由讀(1~3段),邊讀邊劃課文寫了雷雨前什么景象。

6、出示圖:請用一句話說(點名說)

把課文中描寫這幅圖的句子讀出來(齊讀)

(點名讀)——請同學在句子中找出一個動詞——點名說——全班來做一做這動作。

7、師解說“從壓”可以知道烏云來勢兇兇,很有殺氣。

所以在這里要重讀這“壓”字(師范讀)——點名讀——男同學讀句子。

8、出示表格:

9、因為天空給烏云籠罩著了,所以天氣很悶熱,請同學把說明天氣悶熱的句子畫出來“-----”

(點名說——出示句子——齊讀)

出示句子(相比較)

你認為哪一句好,請你來讀一讀(點名讀——齊讀)

10、老師聽出來了,你會把握詞語的語感非常好,重讀了“一動不動”,“一聲也不叫”等詞語,你們可能想表達“一動不動,一聲也不叫”有強調作用,所以重讀,同學們真會讀句子,所以作者選擇第一句。(板書:悶熱)

11、出表格

12、大風來了,請女同學讀第二段

師復述,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

樹上有一只可愛的蜘蛛,它有什么行動?(點名說)

13、出示句子(齊讀)

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師說:這只蜘蛛它為什么不從樹上爬下來,而是從網(wǎng)上爬下來呢?有誰知道?(點名說)

師說:真聰明的蜘蛛,所以這句子中“垂”字用得好,因為說明蜘蛛很害怕,以最快速度離開。

師板書:大風。

(點名讀,齊讀)

14、表格

15、請聽聲音,聽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點名說,點名讀)

誰能用“越……越”造個句子?

師(齊讀句子):越……越……也是起調作用,而且句子用了兩個越來越更能體現(xiàn)雨即將下了。

板書:閃雷鳴。

16、請同學根據(jù)雷雨前天氣的變化朗讀(1~3段)

17、雷雨下起來了(請自由讀課文4~6段)

要求:雷雨是不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想想它的過程如何。

18、匯報

師邊聽邊板書。

(下起來了——越下越大——漸變?。?/p>

(合作讀——小組合作讀——點名讀)

19、很快雨停了,請看圖,說一說

板書:清新(齊讀第7段)

20、出示表格(小組合作在書中找出答案)

21、匯報。

一條彩虹掛在天空上

你覺得美嗎?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得出?你如何讀好句子。

(點名讀)

提示:找個動詞。

22、真會動腦筋,請你用“掛”造句。

23、匯報動物出來的情況。

24、聽蟬叫的聲音

出示句子,蜘蛛又坐回網(wǎng)上

師說:從這個動詞“坐”字,可以體會到太陽出來了,天氣很好,動物們都出來,從這個字可以知道蜘蛛很會享受。

25、齊讀,聽音樂

26、請你高興地讀第8段

27、問疑。

28、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51227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