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有責任感,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先進行素材整理和歸納。推薦給大家?guī)灼偨Y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一
1、推法:用拇指面(正側兩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選定的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直推法;用雙手拇指面從同一穴位起,向兩端分開推,稱分推法。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選定的穴位上貼住皮膚,帶動皮肉筋脈作旋轉回環(huán)活動,稱揉法。治療部位小者用指端揉,大者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病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起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于小兒疳積,故又稱“捏積”。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攏)面自病兒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處,稱推脊法。此法適用于高熱。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二
1、感冒鼻塞癥狀:鼻塞流鼻涕,鼻翼兩側有點紅,有的寶寶還伴有發(fā)熱癥狀。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還沒有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查,比較容易感冒。感冒后鼻黏膜發(fā)生水腫引起寶寶鼻塞。
2、急性鼻竇炎鼻塞癥狀:除了有鼻塞、流膿鼻涕、張口呼吸等鼻部主要癥狀外,有些寶寶還有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癥狀。寶寶反復得上呼吸道感染會導致鼻竇黏膜充血腫脹,分泌物邊多,阻塞而引起急性鼻竇炎。
3、鼻痂阻塞引起鼻塞癥狀:因為鼻腔通道比較狹窄,寶寶如果鼻子有鼻痂會阻塞狹窄的鼻道。鼻黏膜每天都會分泌少量分泌物,因為寶寶小不會清理自已的鼻子,家長沒有及時給寶寶清除鼻腔里的分泌物,會使分泌物慢慢積累,干燥變硬而就形成鼻痂堵住鼻子。
4、異物堵塞癥狀:大部分的寶寶為一側鼻腔堵塞,通氣不暢;如果繼發(fā)感染,黏液逐漸變?yōu)槟撔?如果異物停留的時間過長,會使鼻黏膜糜爛,長出肉芽,會有臭味。
5、過敏性鼻炎鼻塞癥狀:寶寶鼻塞很明顯,同事噴嚏也多,常常流鼻涕。過敏性鼻炎有2種,即季節(jié)性和常年性。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三
《推拿三字經(jīng)》為光緒年間(1877年)徐謙光所著,尚未見刊本。青島市中醫(yī)院于1958年根據(jù)李德修老師收藏多年的抄本,油印了數(shù)十冊,作為學習李老小推拿經(jīng)驗的資料。因李老已謝世多年,作者曾向其后人尋求原手抄本而不得。現(xiàn)僅以青島市中醫(yī)院1958年的油印本為依據(jù),作以淺釋。錯誤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推拿三字經(jīng)》所記載的推拿技法,多為治療當時民間流行的某些**兒疾病時所用,尤其對痢疾、腹瀉、脫肛、霍亂、瘟疫、癆瘵、痰喘、瘡腫、驚風,癲狂、牙痛、腹痛等病的癥狀、診斷、取穴、預后、療效等方面,敘述較詳。由于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有些認識和提法,顯然不適合于當代。為尊重原著,全面反映推拿三字經(jīng)派的特色,作者一并作以淺釋,而不只拘于小兒。僅供參考。
清代民間無鐘表,推拿計時靠計數(shù),故《推拿三字經(jīng)》中有“大三萬”、“小三千”、“嬰三百”等詞句,均指推拿次數(shù)而言。推拿次數(shù)的多少,時間的長短,是根據(jù)病人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和病情輕重,靈活掌握,臨床治病不必拘泥此數(shù)。
徐謙光名宗禮,字謙光,號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親治病。
藥無緣母親服藥即吐,無法治療。
推拿恙用推拿治療母病,不藥而愈。
自推手從此開始用推拿為人治病。
辨諸恙辨明證候,確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畫圖彰畫圖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備后人學習。
上療親對上治療雙親或長輩之疾。
下救郎對下解救百姓孺嬰之患。
推求速推拿應速度快,以每分鐘200次左右為宜,速度快可加強氣血進行,消除病邪,推大人從應快且重,推小兒應快而輕。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證取穴、手法輕重適當,即可見效。
獨穴治獨穴是指只取一個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為度。
大三萬16歲以上為大人,推按3萬次,約相當150分鐘,**、感覺較鈍,推拿次數(shù)宜多,時間宜長,臨床不必拘泥定數(shù)。
小三千5歲至15歲為小,小兒形體結構和生理功能均未發(fā)育成熟,推拿次數(shù)宜少。
嬰三百4歲以下為嬰,嬰兒氣血脆弱、皮膚較嫩,感覺靈敏,推拿次數(shù)更要減少。
加減良推拿次數(shù),應根據(jù)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病情輕重,靈活運用。
分歲數(shù)區(qū)分病人年齡大小。
輕重當看明病的輕重,選用適當手法進行治療。
從吾學自從我學習、動用推拿治病以來。
立驗方不斷總結經(jīng)驗,創(chuàng)立用獨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讀對已有的良法,應熟讀牢記。
勿心慌臨床施治認真仔細,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療急厥霍亂等一些急性病,
一穴良以獨穴為佳。
大數(shù)萬用獨穴為大人治病,推拿的時間要長,大約需要推拿數(shù)萬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確,用足夠的推拿時間,病可立愈。
幼嬰者指4歲以下的小兒。
加減量按照年齡、病情、決定推拿次數(shù)的多少。
治緩癥治療兼癥、癆傷或外感內傷等一些慢性病,
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數(shù)要足。
虛冷補虛冷者為氣虧當用補法,熱嗽者為癆;血虧當用清補法。
熱清當熱病當用清法治療。
大察脈大人應診脈,察色,脈主何癥,色主何臟,
理宜詳按醫(yī)理運用四診八綱,詳細辨證。
浮沉者浮主表癥,輕手可得,沉主里癥,推筋著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癥還是里癥。
遲數(shù)者三至為遲,遲為冷;六至為數(shù),數(shù)為熱,以辨別寒熱。
冷熱傷病有寒熱之分,
辨內外辨明是由內因引起,還是外因引起的,外因為六淫癘氣,內因為七情勞倦,也有內因外因兩傷者。
推無恙只要分清表里寒熱,辨明何病,推之立愈。
虛與實指虛脈與實脈,
仔細詳診脈應仔細辨別。
字廿七27種脈象,
脈訣講脈訣講的27種脈象中,有脈與證不相符者,應仔細辨別思考。
明四字明辨浮、沉、遲、數(shù)4種基本脈象,
治諸恙諸病不外此4種基本脈象。
小嬰兒小兒寸口短小,只用一指診脈,辨明遲數(shù),遲主寒,數(shù)主熱。
看印堂小兒以望診為主,診脈不如察看印堂色澤,印堂在兩眼中間,睛明之上。
五色紋指印堂部位出現(xiàn)的青、紅、黃、白、黑5種色紋。
細心詳印堂穴用水洗凈后,細心詳細地觀察五色變化,按色診病。
色紅者紅色屬心,色紅者,為肺同受熱,色紫為熱甚。
心肺恙凡印堂有紅筋紅色,皆心肺之疾,
俱熱癥皆屬熱癥。
清則良根據(jù)熱則清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則,熱病宜用清法。
清何處看清印堂五色紋,辨明病在何處,決定當用哪個穴位。
心肺當印堂紅色,應清心穴、肺穴,心經(jīng)有熱,不能直接清心穴,可用天河水穴代替。
退六腑若色紫則為熱甚,必須大清,用退大熱的六腑穴。
色青者青色屬肝,印堂色青者,
肝風張為肝風內動。
清補宜必須辨明病的虛實,實則清之、虛則補之。
自無恙清補得宜,自能愈病。
平肝木肝為將軍之官,可平不可補,虛則補其母,補腎即補肝。
補腎臟五行之中水生木,腎為肝之母,肝虛可補腎水以養(yǎng)肝木。
色黑者黑色屬腎,印堂色黑。
風腎寒為風寒入腎,其色黑,病寒證。
揉二馬獨穴治,久揉二馬,大補腎中水火而祛寒,功同八味丸;。
清補良若上熱下寒,必須清上暖下;。
列缺穴驚風必須拿列缺急救,腎寒拿之出汗,風邪即散,
亦相當列缺穴能解寒火,止驚搐,用之相宜。
色白者白色屬肺,肺為腎之母,印堂色白,
肺有疾為肺有痰。
揉二馬此穴屬腎經(jīng),腎為肺之子,腎虛水泛為痰,先揉二馬取熱;。
合陰陽自陰陽穴向中間合推,為合陰陽。
天河水天河水能清上焦之熱,重推痰即散,
立愈恙痰涎壅盛先揉二馬,再合陰陽,重推天河水,推之恰當,痰化可愈。
色黃者黃色屬脾,印堂色黃者,
脾胃傷為脾胃之癥,小兒多脾胃病,飲食不節(jié),恣食生冷必傷脾胃。
推大腸大腸穴在食指外側上節(jié),
一穴愈推大腸一穴即愈,屢驗有效。
來往忙來回推之為清補大腸,凡清之氣下降,補之氣上升,清補則和血順氣,利小便而止大便,故瀉肚痢疾,來回多推大腸一穴,有良效。
言五色指青紅黃白黑五色,根據(jù)五色配五臟,辨病取穴。
兼脾良脾主運化,小兒飲食不節(jié),無不傷脾,故腹瀉加推脾穴。
曲大指大指屬脾經(jīng),若補必須曲指推,
補脾方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凡脾胃病多用。
內推補曲大指向內推為補。
外瀉詳直推向外推為瀉,來回推為清補。
大便閉便秘多因脾熱脾燥所致。
外瀉良拇指伸直向外推為瀉脾,火旺者瀉之;。
瀉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便秘腸結乃因肺燥,肺燥大腸亦燥,必須用瀉法推大腸,
立去恙脾肺為母子關系,若燥,瀉之立愈;。
兼補腎腎為先天,脾為后天,相互資生,相互促進,關系密切,治療便秘時須兼補腎。
愈無恙按以上配穴推拿,可徹底治愈。
若腹痛腹痛之因,非寒即熱。
窩風良一窩風穴能治下寒腹痛,
數(shù)在萬感寒腹痛揉一窩風,輕癥一萬次,重癥數(shù)萬次,
立無恙力到數(shù)足,痛止立愈。
流清涕鼻流清涕者,
風寒傷因外感風寒所致。
蜂入洞用食、中二指入鼻孔,左右旋轉,名黃蜂入洞,
鼻孔強鼻孔為肺竅,左右旋轉揉之,可以發(fā)汗祛風寒。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四
我們說過,小孩子是父母的寶,無論他們出現(xiàn)什么問題,都將是父母所勞心的,那么大家知道小孩子怎么樣去好好的照顧么?除了我們平時的呵護之外,我們還要做的就是要學會推拿,那么推拿怎么推怎么拿,這個大家知道么?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小兒推拿秘旨書籍簡介,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小兒推拿秘旨》,推拿專著。又名《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小兒推拿活嬰全書》。原書2卷(后人又將下卷再析為2卷)。明?龔廷賢撰。姚國禎補輯。刊于16。龔氏本為世醫(yī),有“醫(yī)林狀元”之譽,勤研《內》《難》,精通數(shù)科。在廣泛搜集并總結前人有關小兒推拿按摩療法成就的基礎上,結合自家臨床實踐中的心得體會,編成此書。卷上首先詳細論述小兒變蒸、驚風、諸疳、吐瀉四病的病因病機及證治,其次敘述兒科的診法、推拿手法、穴位及圖并其他外治方法。卷下將兒科多種疾病編成歌訣、并載述各種疾病的方藥治法。此書為現(xiàn)存推拿專著中年代較早而又較為完善之作。對后世影響頗大?,F(xiàn)存明萬歷刻本、多種清刻本。1958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校訂排印本。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五
61、增組如添羽,增部如添翼。
62、在這什么都善變的人世間,我想看一下永恒。
63、按出的健康,推出的長壽。
64、苦想沒盼頭,苦干有奔頭。
65、我知道我的一切都不再是你想要,瘋了一樣塞給你只會讓你想逃。
66、傳承中華古技法,養(yǎng)生保健康天下。
67、我用堅強續(xù)寫明天的譜,用執(zhí)著走完未來的路。
68、普通人成功并非靠天賦,而是靠把尋常的天資發(fā)揮到不尋常的高度。
69、妙手通經(jīng)絡,德心理乾坤。
70、曾經(jīng)每一個甜蜜的回憶,都成了如今致命的傷痛。
71、誰說回憶不是美好的?雖然不放假,想想也開心:祝你六一快樂!
72、人人都增員,渠道窄變寬。
73、如果你注定不能給予我期待的`回應,那么就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吧!
74、寶貝,看到你快樂成長,我們由衷感到:無論我們經(jīng)歷了多少艱辛,都是值得的!
75、和他人攀比,會帶來焦慮。
76、人不會一直倒霉,洗洗心情,晾干后重新出發(fā),其實陽光無處不在。
77、當你長大的那天,但愿你不會嫌我嘮叨瑣碎,成長的過程再困難,再疲憊,你也不要輕易放棄和后退。
78、“留安康”,柳安堂。
79、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80、孩子,可要記住,哭泣的時候,媽媽就在這里等著你。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六
小兒推拿可用以緩解寶寶驚嚇過度,驚嚇是由于小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完善,對突然產(chǎn)生的聲音與事物產(chǎn)生恐懼,多表現(xiàn)為煩躁哭鬧不安、睡眠不沉易驚醒;兼有發(fā)熱等癥狀。中華保健養(yǎng)生學會的小兒推拿師介紹,小兒受到驚嚇多因受外來不良刺激所引發(fā),如聲、光、接觸或跌落等。驚嚇癥治療及時預后良好,但若不及時治療,可影響患兒智力發(fā)育,導致其無神、反應遲鈍、精力不集中等,通過小兒推拿也可以治療小兒受驚嚇。
1、清心經(jīng)3分鐘,心經(jīng)是手少陰心經(jīng)的簡稱,十二經(jīng)脈之一。
2、清肝經(jīng)3分鐘,全稱足厥陰肝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之一。該經(jīng)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
3、分手陰陽3分鐘,大橫紋又名橫紋,即腕部掌側的橫紋。
4、揉小天心2分鐘,位于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處。
5、運內八卦2分鐘,內八卦穴是小兒推拿中的臨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
6、摩囟門2分鐘,小嬰兒的頭頂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較軟的地方,有時還可見到它在上下跳動,這就是小嬰兒的前囟門。它是兩側額骨與兩側頂骨之間的菱形間隙。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七
1、先用食指和中指從孩子胳膊a點推擦到b點,手法要輕柔。按照這個方向推200次,在中醫(yī)按摩里這叫推三關。
2、用食指和中指從孩子胳膊c點推擦到d點,手法要輕柔。按照這個方向推200次,這叫推六腑。
3、用食指和中指從孩子胳膊1點推擦到2點,手法要輕柔。按照這個方向推10次,叫清天河水。
4、把從1到2的這段距離(就是天河水的位置)多沾濕點涼水,然后從1到2方向邊用兩個手指拍打邊用嘴吹涼氣,要感覺手指下面拍打的時候有涼涼的感覺,這樣方向邊吹涼氣邊由1到2方向拍打,做8-10遍左右。這一步是整個退熱推拿里最重要的一步。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八
小孩子由于身體弱,比較容易患上感冒,感冒后會出現(xiàn)咳嗽的癥狀,看著孩子咳嗽,家長心里面很難受。為了孩子盡快恢復健康,除了給孩子吃藥以外,對癥的推拿也可以幫助治療的。那小兒感冒咳嗽推拿的方法是什么?很多家長朋友都想知道,下面就關于這個問題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小兒感冒咳嗽推拿的方法是什么?
治療咳嗽,不分男女,一律左手,大人拿著小兒左手無名指最后一個指節(jié),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推,就是向著指尖方向推,一個方向。一個注意事項是不可以干推,要沾著滑石粉或是水,但是具體沾什么東西,要判斷一下孩子感冒是屬于風寒還是風熱,受涼引起,流清稀鼻涕,屬風寒,要沾著蔥姜水推拿,用開水將蔥姜略煮一煮用;如果受了風熱,或是風寒沒有及時治好會轉熱,用滑石粉、痱子粉或是涼水就可以。
至于推拿的時間,要看小兒年齡,一歲一下,三到五分鐘;一歲以上五到十分鐘;二歲以上可以十分鐘以上。每天推拿兩到三次,孩子如果不讓,可以等他睡著了操作,次日見效,堅持推兩到三天就能好。
上文就是關于小兒感冒咳嗽推拿的方法是什么的介紹,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如果您家里面有孩子感冒咳嗽了,可是試試這個方法,不過要是總是不好,就需要到醫(yī)院治療了,以免延誤了,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希望寶寶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沒病沒災!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九
1、清心經(jīng)3分鐘,心經(jīng)是手少陰心經(jīng)的簡稱,十二經(jīng)脈之一。
2、清肝經(jīng)3分鐘,全稱足厥陰肝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之一。該經(jīng)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
3、分手陰陽3分鐘,大橫紋又名橫紋,即腕部掌側的橫紋。
4、揉小天心2分鐘,位于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處。
5、運內八卦2分鐘,內八卦穴是小兒推拿中的臨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
6、摩囟門2分鐘,小嬰兒的頭頂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較軟的地方,有時還可見到它在上下跳動,這就是小嬰兒的前囟門。它是兩側額骨與兩側頂骨之間的菱形間隙。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
由于孩子的身體從小就不太好,只要生病不是吃抗生素就是打抗生素,但是孩子身體也越來越不好,每次就是一個小小的感冒也要1個月左右才能好。現(xiàn)在孩子上了小學,我也意識到這種情況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于是上網(wǎng)查找改善孩子體質的方法,這就來到了邦尼康小兒推拿中心。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買了一療程10次的調理。第一次看診,老師告之孩子是瘦小舌,苔紅,有草莓點,加之孩子那幾天睡前翻騰的特別厲害,入睡難,老師給孩子的判斷是心火旺,陰虛體質。在第一次的推拿過程中,和老師聊天得知,孩子屬于上焦熱,表現(xiàn)為孩子嗓子及扁桃體一直腫大,中焦寒,孩子表現(xiàn)為早上起床,胃部寒冷。是因為孩子飲食習慣不好,肉魚蛋奶攝入過量,老師建議治療期間停食肉魚蛋奶三個月。而且孩子是主要調體質,所以不能著急,要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來做。
第一天推完回家,晚上睡覺,發(fā)現(xiàn)兒子居然睡前變安靜了,不再像前幾天那樣滾來滾去,難以入睡。居然只適當?shù)姆艘恍?,就入睡了。我心里真的是比較高興,但是又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真的能這么神?但是堅定了小兒推拿的決心。
就這樣,孩子的推拿生涯正式開始了。2月24日,在孩子開學一周左右,由于天氣變化,孩子感冒了,流清鼻涕,鼻塞。我真是很擔心,因為每次一個小小的感冒后面會引起他的.咳嗽,發(fā)燒等等一連串的毛病,折騰一個月,打針吃藥,我們都心力交瘁。晚上10點多了,我試著在qq上問診,當時時間已經(jīng)很晚,沒想到,王老師立刻回復我,她說:拿風池,推大椎,直到孩子微微出汗。于是我就照做了,自己還加了開天門,推坎宮,以及王老師給孩子以前做的酸麻辣(按太陽穴),做完了,孩子這的出了一些汗,入睡了。這一晚,鼻子還是囊,但是不影響睡眠。早上起來,基本不流鼻涕了,下午放學回來,據(jù)孩子自己說也沒流鼻涕,但是鼻子還是有點囊。晚上我又做了一遍手法,還搓了鼻翼。第二天上學回來,孩子的癥狀全消失了。感冒過去了!我和爸爸真心的高興,同時非常感謝王老師的熱心的幫助。
帶孩子來邦尼康推拿,不僅能治好孩子的身體,更有老師時刻在耳邊和您交流育兒的理念,幫你分析孩子的身體情況,讓每個家長也能學習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可以說是老師是傾囊相授,不會有半點保留。每位老師都認真負責,從分析孩子體質,到孩子飲食,到注意情況面面俱到,這種熱情和認真負責每一位孩子的態(tài)度,這是在任何三甲醫(yī)院里都不會有的。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一
小兒感冒鼻塞是一種常見的癥狀了,一般都是吃藥治療,但是藥物效果快慢都是不同的,孩子鼻塞流鼻涕非常的難受不舒服,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經(jīng)常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其實除了藥物治療,孩子鼻塞也可以推拿呢,下面我們看看小兒鼻塞的推拿方法。
(1)患兒由大人扶抱或俯臥位,家長以手掌蘸少許生姜汁沿脊柱兩側膀胱經(jīng),用大魚際著力推搓背,腰部,以紅熱為度。
(2)家長以雙手拇指在背部風門、肺俞穴分別按揉1分鐘。
(3)患兒仰臥位,家長以雙手拇指推鼻翼兩側各20~30次,然后推印堂、攢竹穴,再向左右分抹額部,抹到太陽穴后用拇指按揉法。如此反復數(shù)遍,以皮膚微微發(fā)紅為度。
(4)家長以拇指先點后揉曲池、合谷穴各1~3分鐘。
(5)患兒仰臥位,家長用兩手拇指自印堂穴開始,交替上推至前發(fā)際30次,然后,自額中分抹至兩側太陽穴30次,按揉雙側太陽穴1~3分鐘。
(6)家長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拿揉上下肢部肌肉并做掌擦每部位3~5次。
以上就是治療鼻塞的幾種推拿方法,治療小兒鼻塞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也沒有藥物的副作用。如果孩子感冒鼻塞癥狀較輕的話可以使用介紹到的方法進行治療,癥狀較重那么可以配合藥物治療,會恢復的比較快。另外小孩子鼻塞流鼻涕也要注意保暖,經(jīng)常鍛煉身體可以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的。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二
1.隨著圣誕夜的到來,又想起遠方的同窗好友,問一聲:你好嗎?道一聲:圣誕快樂!愿友誼長存!祝新年愉快!
2.奮斗是必然的,付出是應該的。節(jié)日不是經(jīng)常的,祝福不能忘的。愿你每天都是難忘的,平安夜是平安的,身體是健康的,好運是成雙的,成功是輝煌的。祝平安夜,圣誕節(jié)快樂!
3.圣誕老人翩翩至,圣誕禮物款款來,圣誕祝福送幸福,我來為你慢慢讀:祝你圣誕快樂,幸福常在健康長伴好事圓圓好運連連!
4.秋分時節(jié)溫度降,天涼保暖添衣裳;生活工作雖然忙,朋友其實不會忘;一條短信訴衷腸,愿你平安又健康,幸福永遠在身旁。
5.秋分秋分,晝夜平分,炎熱降溫,舒爽不悶,美好時節(jié),思念平分,牽掛為首,惦記緊跟,情誼綿長,祝福平分,快樂常跟,歡笑秋分!
6.都說流星有求必應,我愿意守在星空之下,等到一顆星星被我感動,劃破長空,載著我的祝福落在你枕邊,祝你圣誕節(jié)快樂。
7.用我滿懷的愛,祝爸爸生日快樂,是你使我的生活有了意義,我對你的情無法用言語表達,想與你共度生命每一天。
8.按摩祛病一點通,培本固元顯神功。
9.秋天到啦,小白和小露來啦,它們?yōu)槟泸屪呤畹每釤?,帶來秋的涼爽,它們?yōu)槟泸屪呤畹脽┰铮瑤砬锏膼芤?,當然我也不甘示弱,發(fā)條短信祝福你,白露節(jié)快樂,天涼記得添衣裳。
10.在有時候,最好的安慰,就是無言的陪伴。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三
小兒推拿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即可達到療效,它的純綠色療法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青睞。小兒推拿又稱小兒按摩,是以中醫(yī)辨證理論為基礎,通過推拿穴位、調節(jié)臟腑、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保艦治療方式,早在多年前我國就有中醫(yī)典籍在這方面進行論述。小兒推拿是完全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為中醫(yī)所特有的,西醫(yī)沒有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穴位代草藥。
據(jù)了解,原則上兒童都可以進行小兒推拿,但三歲以下的效果最好。小兒推拿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穴位代替草藥,穴位組方相當于中醫(yī)的湯藥組方,穴位抓準了,就達到了療效。清朝有中醫(yī)兒科專著《幼科鐵鏡》記載曰:“寒熱溫平,藥之四性,推拿揉掐,性與藥同。用推即是用藥,不明何可亂推。推上三關,代卻麻黃肉桂?!边@里的“上三關”指的是穴位,“麻黃、肉桂”是中藥名,推這個穴位達到了服用中藥的效果。
另外,在小兒推拿中,穴位推拿的輕重和次數(shù)相當于湯藥的劑量。和成人推拿持久有力、均勻柔和的特點不同,小兒推拿強調輕快柔和、平穩(wěn)著實,形成了以“按摩掐揉推運搓冶為主的一整套小兒推拿手法和復式操作法。一般情況下,讓小孩感覺到疼的手法要放到最后,不然小孩哭鬧起來特別不配合醫(yī)生,也就影響了療效。在小兒推拿過程中,不宜輕、不宜重、不宜緩、不宜急,一分鐘按揉多少次,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上推還是下運都要根據(jù)病情來定。
小兒推拿并非百無禁忌。小兒推拿在治療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疾病時有顯著療效,如夜啼、便秘、腹瀉、干嘔、溢奶、咳嗽、食欲不振等小兒常見病,但不是包治百玻患有較嚴重疾并需要動手術、休克等情況下并不適宜進行小兒推拿,一定要及時就醫(yī)。如果孩子在推拿過程中哭鬧或有排斥情緒,最好安撫好孩子情緒后再推拿。診室墻上粉刷的都是卡通人物,在辦公桌上還放著山楂、柚子等可口水果和零食,這些都是結合小朋友的喜好來設置的,有安撫情緒的作用。
近年來社會上各種小兒推拿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針對這種現(xiàn)象,要去除魚目混珠,嚴格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運作機制。小兒推拿一定要在專業(yè)中醫(yī)師指導下方可進行,小兒推拿不是按摩,切忌盲目進行。街頭巷尾的那些小兒推拿所并不能保證安全,若推拿失當甚至可能造成嚴重后果。事實上,國家對中醫(yī)院小兒推拿項目的價格有著嚴格的標準,費用并不高,而社會上某些養(yǎng)生機構卻是高消費。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四
徐謙光?名宗禮,字謙光,號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親治病。
藥無緣?母親服藥即吐,無法治療。
推拿恙?用推拿治療母病,不藥而愈。
自推手?從此開始用推拿為人治病。
辨諸恙?辨明證候,確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畫圖彰?畫圖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備后人學習。
上療親?對上治療雙親或長輩之疾。
下救郎?對下解救百姓孺嬰之患。
重,推小兒應快而輕。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證取穴、手法輕重適當,即可見效。
獨穴治?獨穴是指只取一個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為度。
長,臨床不必拘泥定數(shù)。
小三千?5歲至15歲為小,小兒形體結構和生理功能均未發(fā)育成熟,推拿次數(shù)宜少。
嬰三百?4歲以下為嬰,嬰兒氣血脆弱、皮膚較嫩,感覺靈敏,推拿次數(shù)更要減少。
加減良?推拿次數(shù),應根據(jù)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病情輕重,靈活運用。
分歲數(shù)?區(qū)分病人年齡大小。
輕重當?看明病的輕重,選用適當手法進行治療。
從吾學?自從我學習、動用推拿治病以來。
立驗方?不斷總結經(jīng)驗,創(chuàng)立用獨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讀?對已有的良法,應熟讀牢記。
勿心慌?臨床施治認真仔細,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療急厥霍亂等一些急性病,
一穴良?以獨穴為佳。
大數(shù)萬?用獨穴為大人治病,推拿的時間要長,大約需要推拿數(shù)萬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確,用足夠的推拿時間,病可立愈。
幼嬰者?指4歲以下的小兒。
加減量?按照年齡、病情、決定推拿次數(shù)的多少。
治緩癥?治療兼癥、癆傷或外感內傷等一些慢性病,
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數(shù)要足。
虛冷補?虛冷者為氣虧當用補法,熱嗽者為癆;血虧當用清補法。
熱清當?熱病當用清法治療。
大察脈?大人應診脈,察色,脈主何癥,色主何臟,
理宜詳?按醫(yī)理運用四診八綱,詳細辨證。
浮沉者?浮主表癥,輕手可得,沉主里癥,推筋著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癥還是里癥。
遲數(shù)者?三至為遲,遲為冷;六至為數(shù),數(shù)為熱,以辨別寒熱。
冷熱傷?病有寒熱之分,
辨內外?辨明是由內因引起,還是外因引起的,外因為六淫癘氣,內因為七情勞倦,也有內因外因兩傷者。
推無恙?只要分清表里寒熱,辨明何病,推之立愈。
虛與實?指虛脈與實脈,
仔細詳?診脈應仔細辨別。
字廿七?27種脈象,
脈訣講?脈訣講的27種脈象中,有脈與證不相符者,應仔細辨別思考。
明四字?明辨浮、沉、遲、數(shù)4種基本脈象,
治諸恙?諸病不外此4種基本脈象。
小嬰兒?小兒寸口短小,只用一指診脈,辨明遲數(shù),遲主寒,數(shù)主熱。
看印堂?小兒以望診為主,診脈不如察看印堂色澤,印堂在兩眼中間,睛明之上。
五色紋?指印堂部位出現(xiàn)的青、紅、黃、白、黑5種色紋。
細心詳?印堂穴用水洗凈后,細心詳細地觀察五色變化,按色診病。
色紅者?紅色屬心,色紅者,為肺同受熱,色紫為熱甚。
心肺恙?凡印堂有紅筋紅色,皆心肺之疾,
俱熱癥?皆屬熱癥。
清則良?根據(jù)熱則清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則,熱病宜用清法。
清何處?看清印堂五色紋,辨明病在何處,決定當用哪個穴位。
心肺當?印堂紅色,應清心穴、肺穴,心經(jīng)有熱,不能直接清心穴,可用天河水穴代替。
退六腑?若色紫則為熱甚,必須大清,用退大熱的六腑穴。
即去恙?推拿到熱退為止。
色青者?青色屬肝,印堂色青者,
肝風張?為肝風內動。
清補宜?必須辨明病的虛實,實則清之、虛則補之。
自無恙?清補得宜,自能愈病。
平肝木?肝為將軍之官,可平不可補,虛則補其母,補腎即補肝。
補腎臟?五行之中水生木,腎為肝之母,肝虛可補腎水以養(yǎng)肝木。
色黑者?黑色屬腎,印堂色黑。
風腎寒?為風寒入腎,其色黑,病寒證。
揉二馬?獨穴治,久揉二馬,大補腎中水火而祛寒,功同八味丸;
清補良?若上熱下寒,必須清上暖下;
列缺穴?驚風必須拿列缺急救,腎寒拿之出汗,風邪即散,
亦相當?列缺穴能解寒火,止驚搐,用之相宜。
色白者?白色屬肺,肺為腎之母,印堂色白,
肺有疾?為肺有痰。
揉二馬?此穴屬腎經(jīng),腎為肺之子,腎虛水泛為痰,先揉二馬取熱;
合陰陽?自陰陽穴向中間合推,為合陰陽。
天河水?天河水能清上焦之熱,重推痰即散,
立愈恙?痰涎壅盛先揉二馬,再合陰陽,重推天河水,推之恰當,痰化可愈。
色黃者?黃色屬脾,印堂色黃者,
脾胃傷?為脾胃之癥,小兒多脾胃病,飲食不節(jié),恣食生冷必傷脾胃。
推大腸?大腸穴在食指外側上節(jié),
一穴愈?推大腸一穴即愈,屢驗有效。
肚痢疾,來回多推大腸一穴,有良效。
言五色?指青紅黃白黑五色,根據(jù)五色配五臟,辨病取穴。
兼脾良?脾主運化,小兒飲食不節(jié),無不傷脾,故腹瀉加推脾穴。
曲大指?大指屬脾經(jīng),若補必須曲指推,
補脾方?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凡脾胃病多用。
內推補?曲大指向內推為補。
外瀉詳?直推向外推為瀉,來回推為清補。
大便閉?便秘多因脾熱脾燥所致。
外瀉良?拇指伸直向外推為瀉脾,火旺者瀉之;
瀉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便秘腸結乃因肺燥,肺燥大腸亦燥,必須用瀉法推大腸,
立去恙?脾肺為母子關系,若燥,瀉之立愈;
兼補腎?腎為先天,脾為后天,相互資生,相互促進,關系密切,治療便秘時須兼補腎。
愈無恙?按以上配穴推拿,可徹底治愈。
若腹痛?腹痛之因,非寒即熱。
窩風良?一窩風穴能治下寒腹痛,
數(shù)在萬?感寒腹痛揉一窩風,輕癥一萬次,重癥數(shù)萬次,
立無恙?力到數(shù)足,痛止立愈。
流清涕?鼻流清涕者,
風寒傷?因外感風寒所致。
蜂入洞?用食、中二指入鼻孔,左右旋轉,名黃蜂入洞,
鼻孔強?鼻孔為肺竅,左右旋轉揉之,可以發(fā)汗祛風寒。
若洗皂?用食、中二指分開,在鼻翼兩旁推揉。
鼻兩旁?洗皂穴位于鼻兩旁。
向下推?曲食、中二指向下推之。
和五臟?可調和五臟之氣,小兒用此穴。
女不用?女子不用洗皂穴,
八卦良?用運八卦也能調和五臟之氣。
若瀉痢?瀉肚、痢疾二癥,
推大腸?用推大腸一穴治之,其驗如神,
食指側?食指外側為大腸的真穴,
上節(jié)上?食指外側第3節(jié),穴位如豆粒大小,
來回推?用力均勻往返推之,根據(jù)病情輕重,定推拿次數(shù)。
數(shù)萬良?病重者推的時間長,可達數(shù)萬次。
牙痛者?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骨為髓之府牙痛分虛實,此指虛火牙痛。
骨髓傷?入病傷陰,腎精耗損,陰虛火旺,致虛火牙痛。
揉二馬?二馬穴能補腎益精,滋陰降火,
補腎水?補腎水能滋陰潛陽,治虛火上炎。
推二穴?若推二馬、腎水二穴不效,牙痛反加重者,為實火牙痛,應重推六腑以愈為止。
數(shù)萬良?少則不驗,必須多推。
治傷寒?治療傷寒,
拿列缺?重拿雙手列缺穴,令毛孔全開,
出大汗?用力久拿,自頭至足必須出大汗,
立無恙?寒邪隨汗而出,表解病愈。
受驚嚇?小兒受驚,先掐五指節(jié),每節(jié)掐7下,
拿此良?然后,再拿列缺穴即愈。
不醒事?昏迷不省人事,目閉口緊陰脈不絕者。
亦此方?拿列缺必醒。
或感冒?傷風等一切外感癥,
急慢恙?急驚風、慢驚風等癥,
非此穴?非拿列缺不能爽快治好,故稱仙手,即指此穴。
不能良?一切邪入心包、閉竅昏迷、動風發(fā)搐諸癥,非此穴不能愈。
凡出汗?推拿出汗或自汗盜汗時,
忌風揚?應避風,令汗自干為要。
霍亂病?霍亂病有三,陰瀉、陽吐、陰陽者上吐下瀉,必須分明。
暑秋傷?發(fā)病多在暑后秋前,因中暑氣,又中寒氣所致。
若上吐?上吐者為陽霍亂,因受暑過重,胃氣上逆所致。
清胃良?止吐用清胃法。
大指根?從腕橫紋至大指根橫紋,大魚際肌的外側緣屬胃經(jīng)。
震艮連?震、艮是八卦穴中的兩個方位,在大魚際肌的內側。
向外推為清胃。
真穴詳?以上黃白皮部位,為胃的真穴所在。
凡吐者?凡嘔吐者。
俱此方?皆因胃氣下降,反而上逆所致,清胃可使胃氣下降,所以都用清胃。
法,清之則氣下降,補之則氣上升,因胃氣下行為順,故只用清法,不用補法。
立愈恙?胃氣下降而不上逆,嘔吐可愈。
倘瀉肚?下瀉者為陰霍亂,因暑輕寒重所致。
仍大腸?仍來回推清大腸,利小便止大便,瀉立愈。
般夏秋間常見的急性胃腸炎)。
板門良?治此病板門穴為好,板門穴屬脾胃,脾虛作瀉,胃虛作吐,板門能通達上下之氣。
揉數(shù)萬?重揉多推,立愈(徐謙光治上吐下瀉霍亂多人,取板門獨穴治之,推數(shù)在3萬左右,病去如矢)。
進飲食?板門之穴屬脾胃經(jīng),又能運達上下之氣,故能進飲食。
亦稱良?板門穴治上吐下瀉及心口痛(即胃痛)皆有良效。
瘟疫者?瘟疫是指兩脈細數(shù),傳染于人,雖出汗而熱不解的一種病。
腫脖項?瘟疫結于項,出現(xiàn)耳垂下溫腫疼痛,俗稱“痄腮”、“蛤蟆瘟”,即現(xiàn)代的“流行性腮腺炎”。
上午重?上午病重屬陽證。
在須臾,單推此穴,推數(shù)約3萬次,無不立愈。)。
下午重?下午病重,屬陰證,
二馬良?重揉二馬,以愈為止,此穴大熱去寒;
兼六腑?兼推六腑,以清熱解毒。
立消亡?分清陽證、陰證,如法推之,病可治愈。
分男女?遵古之言,當分男女,
左右手?男用左手,女用右手。
男六腑?男用左手六腑穴向下推,稱退下六腑;
女三關?女用右手三關穴向下推,為涼,
此二穴?男左六腑、女右三關二穴,推法一下一上正相反,
俱屬涼?俱屬涼穴,故去病相同。
男女逆?男女不同,所以左右手的取穴相反,
左右詳?男用左手六腑穴向下推,女用右手三關穴向上推,必須詳記清楚。
脫肛者?肛門脫出是因脾肺氣虛,元氣不足,陰寒凝滯所致。
肺虛恙?肺與大腸相表里,肺虛即氣虛,氣虛下陷而致肛門脫出。
補脾土?五行之中土生金,故脾為肺之母,脾虛不能生肺金,推補脾使脾氣旺則肺氣足;
二馬良?二馬穴大補元氣,專治陰寒而補腎水,故下寒能解;
補腎水?補腎水能生肝木而不克脾土,脾土健則肺金生;
推大腸?大腸謂為肺之腑,肺虛大腸不能升提而滑脫,推大腸治本腑之病。
來回推?來回推大腸穴,有固大腸、利小便、和血順氣之功。
久去恙?脫肛病程較長,推拿時間應長,病才能治愈。
或疹痘?疹指麻疹,痘指天花。
腫脖項?疹痘之毒結于項間。
仍照上?仍按照瘟疫結于項的治法推之,男推左六腑,女推右三關,當分陰陽虛實。
午后恙?根據(jù)子時,午時前后的病情變化,辨別陰證或陽證。
諸瘡腫?一切瘡瘍腫毒之證,都有陰陽之分,治法不同,陽證用清法,陰證用補法。
照此詳?必須按照晝夜子午時的病情變化,辨明陰證陽證,依法推之。
虛喘嗽?此為腎虛咳嗽,肺脾亦虛,出現(xiàn)氣短喘促,咳聲無力,痰白清稀,自汗怕冷。
二馬良?腎虛下元必寒,重用二馬補腎陽,壯命火,功同八味地黃丸;
兼清肺?肺虛則氣逆喘咳,清肺可降氣平喘;
兼脾良?脾虛則痰濕內生,補脾就是補肺,為培土生金之法。因此在揉二馬的同時,兼用補脾。
小便閉?小便窿閉,排尿困難,是因腎陽虛衰,膀胱氣化無力所致的。
清膀胱?清膀胱可開郁化氣利尿;
補腎水?補腎可滋陰溫陽,通竅利尿,
清小腸?小腸主化物而分清別濁,大小便異常與小腸有關,清小腸可利小便,加強排尿功能。
食指側?食指外側為大腸穴,大腸主傳送糟粕,是排出糞便的通路。
推大腸?推大腸,用清補法,
膀胱,來回推,能分別清濁;
輕重當?推拿手法應輕重適當,用力勻稱。
倘生瘡?若身上生瘡,
辨陰陽?必須辨明是陰證陽證,
陰者補?若下午至夜間疼痛重者為陰證,用補法治之。
陽清當?若拂曉至上午疼痛重者為陽證,當用清法治之。
紫陷陰?凡瘡色白而平塌或紫而陷者,為陰證。
紅高陽?瘡色紅而高腫煩痛者,為陽證。
虛歉者?虛歉冷寒者,陰毒盛不能外越,
先補強?以先補為佳,使邪外出,不留于內。
諸瘡癥?瘡類屬純陰或半陰證者,
兼清良?均應先補,補后兼用清法,使陰邪消除。
瘡初起?瘡的初起不分陰陽,都是氣血淤滯。
揉患上?重揉瘡頂之上,不怕碗大之瘡,
立消亡?瘡頂硬腫立刻消失(若瘡已成膿或膿血盛者,不可揉推)。
胸膈悶?肝在膈下,肺在膈上,胸肺相連,五臟之氣不調,出現(xiàn)胸膈滿悶,
八卦詳?運八卦能調和五臟之氣。
男女逆?凡運八卦,男女逆運之。
向推運,稱為逆運。
離宮輕?離宮屬火,推時宜輕按,心火不可動,
痰壅喘?痰涎壅滯,氣血不和則病喘,
橫紋上?重揉四橫紋,和血順氣可止喘;
左右揉?左右揉數(shù)相等,因氣血不可偏,古書分左右四六之數(shù)揉之。
久去恙?凡虛癥日久,不能很快治愈,須多推久推,才可奏效。
治歉證?氣虧為歉,血虧為癆,雖不嗽也為癆癥。
并癆癥?癆傷指五臟勞損所致的五勞病,與歉癥并見。
歉弱者?歉癥多為氣虧血弱力不足,
氣血傷?氣虧作冷,血虧作熱。
辨此癥?辨氣血之癥,要看脈準不準,并望其形體,
在衣裳?看病人穿衣多少,即可辨之。
人著褡?人皆穿著夾衣。
伊著棉?病人穿著衣仍覺寒冷,為氣虧陽虛,陽是外寒,所以怕冷。
亦咳嗽?伴咳嗽不止,傷于癆癥,又名歉癆,是氣血雙虧引起。
名七傷?這種病是七情所傷,不可不辨。
補要多?歉癥多有內傷,是因七情勞倦、飲食饑飽、房事不節(jié)所傷,必須多補。
清少良?以補多清少為佳。
人穿褡?健康人穿夾衣時,
他穿單?病人穿單衣還覺得煩熱。
名五癆?咳嗽無時,名為五癆,是血虧不能制氣,
腎水傷?水虧不能制火,故熱而冷,此是腎陰虧虛所致的陰虛火旺證。
分何臟?癆有五種:心癆、肝癆、脾癆、腎癆,必須辨明病在何臟,為哪種癆證。
清補良?多清少補,切合病情。
在學者?必須認真學習。
細心詳?細心診察病情,辨證取穴,認真施治,無不生效。
眼翻者?肝開竅于目,肝風內動出現(xiàn)兩眼竄視,斜視或直視,常見于急慢驚風等癥。
上下僵?目睛向上下左右斜視或直視轉動不活,
揉二馬?揉二馬穴,大補腎中水火,有滋陰潛陽之功;
搗天心?搗小天心穴,此穴在手掌坎宮穴下。
翻上者?兩眼上視,眼球上翻,
搗下良?向下?lián)v小天心;
翻下者?兩眼下視,眼球翻下,
搗上強?向上搗小天心;
左搗右?眼球右翻,向右搗之;
右搗左?眼球向右翻,向左搗之;若對眼,向兩旁搗之。
陽池穴?陽池穴屬陽,在手背面手腕下約1寸(小兒約2寸)的前臂凹陷中,
頭痛良?頭痛者,取陽池穴左右揉之,以愈為止。
風頭痛?因外感風寒引起兩太陽穴痛者,
蜂入洞?食、中指入鼻孔,
左右旋?左右旋轉不必拘數(shù)。
立無恙?可祛風寒,立刻去病。
天河水?天河水穴通心、膻中,舌為心之苗,若心火旺盛,此穴能清心火。
口生瘡?心脾為母子關系,口生瘡多因心脾蘊熱,推天河水可清熱瀉火。
遍身熱?脾生肉,心生火,手心熱脾火旺,應清補脾、清天河水主之。
多推良?凡有效之穴,多推為好。
中氣風?皆因內傷而外感風邪,氣虛痰生。
男女逆?逆推,男推右手,女推左手。
右六腑?右手六腑穴屬熱,去風開郁化痰;
男用良?男推此穴,立刻見效,愈后不復發(fā)。
左三關?左手三關穴屬熱,去風開郁化痰,但必須逆用。
女用強?女用左三關有效,治此病男女逆用,方有良效。
獨穴療?凡言獨穴,不可用二穴,用則有害,互相牽制。
數(shù)三萬?用獨穴必須推的時間長,少則不驗,但不必拘泥3萬數(shù)。
多穴推?若病情復雜,必須采用多穴,分清主穴配穴,恰當配伍。
約三萬?治緩癥推拿時間要長,并非一次而愈。
遵此法?諸病遵此推法。
無不良?諸癥無不見效,不可妄自更改穴位。
遍身潮?遍身潮熱而皮膚不滑潤,是汗脈未動,
分陰陽?以兩大拇指,從掌根向兩旁分推,為分陰陽,能分寒熱,平氣血。
拿列缺?列缺穴在掌根腕踝兩側的凹陷處,用拇、食二指相對用力拿之。
汗出良?汗出即愈。
五經(jīng)穴?即五指根紋來回推之,開臟腑寒火,
肚脹良?治腹脹便結效佳。
水入土?運水入土自小指根向坎宮推之,土者指脾胃,水者指腎水。
不化谷?五谷不化推運水入土,補脾土虛弱。
土入水?運土入水自大指根向坎宮推之。
外勞宮?外勞宮穴屬熱,能去風寒冷氣。
左右揉?曲小指左右旋轉揉之,無偏為要。
久揉良?重揉不計次數(shù),以愈為止。、
嘴唇裂?口唇屬脾,唇裂、唇腫、唇痛,口外生瘡,
脾火傷?因脾火太盛而致;
眼胞腫?上眼皮屬脾,下眼皮屬胃,眼胞腫,
脾胃恙?皆因脾胃火盛,胞腫雖屬脾胃之火,但有寒熱虛實之分,外因與風濕有關,內因與肝腎有關。
清補脾?以上病癥非寒即熱,非實即虛。應先辨明寒熱虛實,再確定清補之法,
俱去恙?辨證施治,均可治愈。
向內補?向內推為補脾,治虛證;
向外清?向外推為清脾,治實證;
來回推?來回推則和血順氣,虛實皆治。
清補雙?來回推為清補脾,為平補平瀉之法,治虛實夾雜或虛證,實證皆可,故稱雙治。
天門口?指天門入虎口穴,大指內側向下推之,
順氣血?可順氣和血。
五指節(jié)?此穴屬肝經(jīng),可調和氣血,舒筋活絡,諸穴推畢,必節(jié)節(jié)掐之,以提高療效。
驚嚇傷?小兒驚嚇,傷于肝膽,肝旺克脾出現(xiàn)吐瀉。
不計次?推拿五指節(jié)穴,不必計算次數(shù)和操作順序。
揉必良?治驚嚇、痞積、或在左,或在右。
時攝良?每日按時推拿,則氣消滯化。
一百日?堅持推100天,
即無恙?就能治好病。
上有火?上有火者,下焦必寒。
下有寒?下有寒者,上焦有火。
外勞宮?外勞宮在手背中心,與手心相對。此穴大熱,能去寒風冷氣。
下寒良?外勞宮為暖穴,善治下寒。
六腑穴?左手六腑,穴性大涼,可解大熱,去寒火。
去火良?上火下寒,必須兼推此穴。
左三關?左手三關,穴性大熱,培補元氣,治表虛自汗、盜汗。
去寒恙?推上三關為補,解上焦之寒。
右六腑?右手六腑,穴性大熱,善治寒火,女用相宜,
亦去恙?亦去上焦之寒。
虛補母?虛則補其母,如腎為肝之母,肝虛不直接補肝,可補腎,即滋水涵木。
實瀉子?實則瀉其子,如心為肝之子,肝實不直接瀉肝,可瀉心火。
木克脾土,脾土克腎水,五臟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
生我母?生我者為母,例如水生木,腎為肝之母,腎水充足,能涵養(yǎng)肝木,使肝柔不燥,功能正常。
中,每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的兩方面關系,所以五行相生關系,又稱母子關系)。
穴不誤?掌握住五行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規(guī)律,治病取穴,自會不誤。
治無恙?只要辨證準確,取穴精當,病可治愈。
古推書?在前人的推拿書上所定的穴位。
身首足?大多分布在頭、軀干和四肢,適合男用,女子不便用,
執(zhí)治嬰?而且書中大多是記載治療嬰兒的推拿法。
無老方?卻無治老人之方。
皆氣血?人身皆為氣血。
何兩樣?不應該有男女老幼之分。
數(shù)多寡?根據(jù)病人的年齡,決定推數(shù)的多少,
輕重當?手法輕重得當。
吾載穴?我記載的穴位。
不相商?與前人不同,主張獨穴療病,推數(shù)要多,經(jīng)驗多次,確有良效。
少老女?不論老少男女,
無不當?均可用推拿治病。
遵古推?若遵照古書推法。
男女分?男女分推左右手。
俱左手?我主張都推拿左手。
男女同?男女推拿方法一致,作用相同。
予嘗試?我曾經(jīng)試驗過。
并去恙?男女俱推左手,一樣能治愈疾病。
凡學者?凡是立志學習推拿的人,
意會方?應當潛心研究,領會書中要旨,則變化無窮。
加減推?治病取穴,當加則加,當減則減,以明辨寒熱虛實,最為重要。
身歉壯?根據(jù)體質強弱、氣血盛衰,病之輕重,決定推數(shù)多少,不能千篇一律;
病新久?病有新久,輕重之分,看準為要;
細思想?要仔細考慮,認真辨證;
推應癥?推拿取穴與癥相符,方可得效。
無苦恙?推拿無痛苦,去病保安康。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五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jīng)中所有陽經(jīng)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于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出血3—5滴為宜。
刮痧療法是人們常用的民間療法之一,對高熱也有奇效??梢赃x用上述穴位進行刮痧,也可以選背部沿督脈和膀胱經(jīng)、腋窩、肘窩較大面積處,自上而下,先輕后重,刮至局部皮膚出現(xiàn)紫紅色痧點即可。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六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體的面部的鼻翼兩側,在鼻翼旁外緣的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功效:通利鼻竅、疏風解表、祛風通絡、宣通鼻竅、通便止痛。
主治:鼻塞、鼻出血、鼻竇炎、牙痛、感冒、口歪、面癢、膽道蛔蟲癥。
2、揉山根穴。
位置:山根穴位于小兒兩目內眥連線的中點上,處于鼻根的低洼處。
按摩方法:按摩時用中指指腹螺紋面著力,按揉兩目內毗連線的中點處山根穴約100次左右。
功效:掐山根穴有開關竅、醒目定神的作用。
主治: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鼻塞不通等。也可作診察穴使用,若見青筋基邢,則是驚風或內傷的表現(xiàn)。
3、揉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頭部枕骨之下,在胸鎖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虎口張開,用拇指和食指嚴重脖子向上推至枕骨下的凹陷處即為風池穴。
按摩方法:對小兒進行按摩時注意將雙上肢肘關節(jié)屈曲,兩手上舉,左手固定小兒頭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起按揉雙側風池穴50次。
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4、摩擦鼻梁。
位置:鼻梁兩側。
按摩方法:進行鼻梁摩擦的具體做法時用雙手的大拇指指腹,從迎香穴開始向上擦自鼻根處,小兒皮膚稚嫩,注意手法應當輕柔,以免擦破皮膚,如此反復摩擦,直到小兒局部皮膚潮紅發(fā)熱為佳。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七
厭食對于很多人來說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所謂厭食就是對各種食物看起來沒食欲,這種現(xiàn)象對于小孩是特別常見的,小孩因為身體發(fā)育還不是很完善,所以脾胃的功能比較薄弱,如果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消瘦,影響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其實對于小兒厭食的治療方法也不是都是要靠吃藥的,推拿也能對小兒厭食起到調理和保健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胃經(jīng):胃經(jīng)穴位于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之間。操作時,沿赤白肉際,自腕橫紋推向掌指橫紋,100-500次。具有調胃、和胃、化積清熱之功效,能治療食少,腹脹,泄瀉、嘔吐胃痛等。
運內八卦:以內勞宮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為半徑,所形成的圓圈。分乾、震、巽、兌、坤、坎、艮、離八個方位。運300-500次,能寬胸和胃,調理升降,對治療咳嗽、厭食、腹脹有良效。
揉四橫紋:為食、中、無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間關節(jié)橫紋。操作時,掐揉四橫紋為從食指紋至小指紋,每揉3-5次掐一次。具有化積消疳之功效,能治療胃痛、腹痛、厭食、消瘦等。為化食消導之要穴。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八
清代民間無鐘表,推拿計時靠計數(shù),故《推拿三字經(jīng)》中有“大三萬”、“小三千”、“嬰三百”等詞句,均指推拿次數(shù)而言。推拿次數(shù)的多少,時間的長短,是根據(jù)病人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和病情輕重,靈活掌握,臨床治病不必拘泥此數(shù)。
徐謙光名宗禮,字謙光,號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親治病。
藥無緣母親服藥即吐,無法治療。
推拿恙用推拿治療母病,不藥而愈。
自推手從此開始用推拿為人治病。
辨諸恙辨明證候,確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畫圖彰畫圖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備后人學習。
上療親對上治療雙親或長輩之疾。
下救郎對下解救百姓孺嬰之患。
推求速推拿應速度快,以每分鐘200次左右為宜,速度快可加強氣血進行,消除病邪,推大人從應快且重,推小兒應快而輕。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證取穴、手法輕重適當,即可見效。
獨穴治獨穴是指只取一個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為度。
大三萬16歲以上為大人,推按3萬次,約相當150分鐘,**、感覺較鈍,推拿次數(shù)宜多,時間宜長,臨床不必拘泥定數(shù)。
小三千5歲至15歲為小,小兒形體結構和生理功能均未發(fā)育成熟,推拿次數(shù)宜少。
嬰三百4歲以下為嬰,嬰兒氣血脆弱、皮膚較嫩,感覺靈敏,推拿次數(shù)更要減少。
加減良推拿次數(shù),應根據(jù)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病情輕重,靈活運用。
分歲數(shù)區(qū)分病人年齡大小。
輕重當看明病的輕重,選用適當手法進行治療。
從吾學自從我學習、動用推拿治病以來。
立驗方不斷總結經(jīng)驗,創(chuàng)立用獨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讀對已有的良法,應熟讀牢記。
勿心慌臨床施治認真仔細,切勿粗心大意。
治急病治療急厥霍亂等一些急性病,
一穴良以獨穴為佳。
大數(shù)萬用獨穴為大人治病,推拿的時間要長,大約需要推拿數(shù)萬次。
立愈恙只要取穴正確,用足夠的推拿時間,病可立愈。
幼嬰者指4歲以下的小兒。
加減量按照年齡、病情、決定推拿次數(shù)的多少。
治緩癥治療兼癥、癆傷或外感內傷等一些慢性病,
各穴量辨病取穴,推數(shù)要足。
虛冷補虛冷者為氣虧當用補法,熱嗽者為癆;血虧當用清補法。
熱清當熱病當用清法治療。
大察脈大人應診脈,察色,脈主何癥,色主何臟,
理宜詳按醫(yī)理運用四診八綱,詳細辨證。
浮沉者浮主表癥,輕手可得,沉主里癥,推筋著骨。
表里恙辨明是表癥還是里癥。
遲數(shù)者三至為遲,遲為冷;六至為數(shù),數(shù)為熱,以辨別寒熱。
冷熱傷病有寒熱之分,
辨內外辨明是由內因引起,還是外因引起的,外因為六淫癘氣,內因為七情勞倦,也有內因外因兩傷者。
推無恙只要分清表里寒熱,辨明何病,推之立愈。
虛與實指虛脈與實脈,
仔細詳診脈應仔細辨別。
字廿七27種脈象,
脈訣講脈訣講的27種脈象中,有脈與證不相符者,應仔細辨別思考。
明四字明辨浮、沉、遲、數(shù)4種基本脈象,
治諸恙諸病不外此4種基本脈象。
小嬰兒小兒寸口短小,只用一指診脈,辨明遲數(shù),遲主寒,數(shù)主熱。
看印堂小兒以望診為主,診脈不如察看印堂色澤,印堂在兩眼中間,睛明之上。
五色紋指印堂部位出現(xiàn)的青、紅、黃、白、黑5種色紋。
細心詳印堂穴用水洗凈后,細心詳細地觀察五色變化,按色診病。
色紅者紅色屬心,色紅者,為肺同受熱,色紫為熱甚。
心肺恙凡印堂有紅筋紅色,皆心肺之疾,
俱熱癥皆屬熱癥。
清則良根據(jù)熱則清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則,熱病宜用清法。
清何處看清印堂五色紋,辨明病在何處,決定當用哪個穴位。
心肺當印堂紅色,應清心穴、肺穴,心經(jīng)有熱,不能直接清心穴,可用天河水穴代替。
退六腑若色紫則為熱甚,必須大清,用退大熱的六腑穴。
即去恙推拿到熱退為止。
色青者青色屬肝,印堂色青者,
肝風張為肝風內動。
清補宜必須辨明病的虛實,實則清之、虛則補之。
自無恙清補得宜,自能愈病。
平肝木肝為將軍之官,可平不可補,虛則補其母,補腎即補肝。
補腎臟五行之中水生木,腎為肝之母,肝虛可補腎水以養(yǎng)肝木。
色黑者黑色屬腎,印堂色黑。
風腎寒為風寒入腎,其色黑,病寒證。
揉二馬獨穴治,久揉二馬,大補腎中水火而祛寒,功同八味丸;。
清補良若上熱下寒,必須清上暖下;。
列缺穴驚風必須拿列缺急救,腎寒拿之出汗,風邪即散,
亦相當列缺穴能解寒火,止驚搐,用之相宜。
色白者白色屬肺,肺為腎之母,印堂色白,
肺有疾為肺有痰。
揉二馬此穴屬腎經(jīng),腎為肺之子,腎虛水泛為痰,先揉二馬取熱;。
合陰陽自陰陽穴向中間合推,為合陰陽。
天河水天河水能清上焦之熱,重推痰即散,
立愈恙痰涎壅盛先揉二馬,再合陰陽,重推天河水,推之恰當,痰化可愈。
色黃者黃色屬脾,印堂色黃者,
脾胃傷為脾胃之癥,小兒多脾胃病,飲食不節(jié),恣食生冷必傷脾胃。
推大腸大腸穴在食指外側上節(jié),
一穴愈推大腸一穴即愈,屢驗有效。
來往忙來回推之為清補大腸,凡清之氣下降,補之氣上升,清補則和血順氣,利小便而止大便,故瀉肚痢疾,來回多推大腸一穴,有良效。
言五色指青紅黃白黑五色,根據(jù)五色配五臟,辨病取穴。
兼脾良脾主運化,小兒飲食不節(jié),無不傷脾,故腹瀉加推脾穴。
曲大指大指屬脾經(jīng),若補必須曲指推,
補脾方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凡脾胃病多用。
內推補曲大指向內推為補。
外瀉詳直推向外推為瀉,來回推為清補。
大便閉便秘多因脾熱脾燥所致。
外瀉良拇指伸直向外推為瀉脾,火旺者瀉之;。
瀉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便秘腸結乃因肺燥,肺燥大腸亦燥,必須用瀉法推大腸,
立去恙脾肺為母子關系,若燥,瀉之立愈;。
兼補腎腎為先天,脾為后天,相互資生,相互促進,關系密切,治療便秘時須兼補腎。
愈無恙按以上配穴推拿,可徹底治愈。
若腹痛腹痛之因,非寒即熱。
窩風良一窩風穴能治下寒腹痛,
數(shù)在萬感寒腹痛揉一窩風,輕癥一萬次,重癥數(shù)萬次,
立無恙力到數(shù)足,痛止立愈。
流清涕鼻流清涕者,
風寒傷因外感風寒所致。
蜂入洞用食、中二指入鼻孔,左右旋轉,名黃蜂入洞,
鼻孔強鼻孔為肺竅,左右旋轉揉之,可以發(fā)汗祛風寒。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十九
1、注意飲食衛(wèi)生:給孩子吃的食物應新鮮、清潔,變質的食物一定不可以給孩子吃。孩子最好有自己專用的食具,而且必須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養(yǎng):母乳是六個月以內寶寶最適宜的食物,母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所以有條件的媽媽都應盡量母乳喂養(yǎng)。
3、按時添加輔食:小兒在添加輔助食物時必須注意從少到多,逐漸增加,使嬰兒有個適應過程。從稀到稠,先喝米湯,漸漸過渡到稀飯、軟飯;從細到粗,如加水果時,開始喂果汁,然后再慢慢過渡到果泥。五個月試加雞蛋黃、魚泥、嫩豆腐;七個月以后可添加富有營養(yǎng)、適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魚、肉末、青菜、餅干等,逐漸為斷奶做些必要準備,但應避免在夏天斷奶。在逐漸添加食物時,最好先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加另一種食物,不要同時添加幾種。孩子生病時,應暫時不加另一種食物。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5、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及病后體弱的孩子,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wèi)生。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6、避免不良刺激: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7、避免交叉感染:發(fā)現(xiàn)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及時做好隔離治療,患者的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8、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二十
1、失敗,鋪墊出來成功之路!
2、整天怕自己會摔跤而提心吊膽的人,最終還是擺脫不了摔交的命運。
3、天地精華固本原,推拿按摩保健康。
4、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沒有陽光。
5、要么沒有,要么全部。要么現(xiàn)在,要么永不。
6、柳安國手,延年益壽。
7、人的精彩,總是心走得很美,而與腳步能合一。
8、燦爛的季節(jié)迎接燦爛的你。這個世界因你而變化。
9、中醫(yī)的神奇祖?zhèn)鞯牡慕^技。
10、人生真是諷刺,一個人,竟然真的會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反感的樣子。
11、媽媽只希望寶寶健康快樂平安的長大!寶寶,媽媽愛你。
12、摩力養(yǎng)生正元,拿捏健康生活。
13、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年輕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14、祝小寶寶,健康成長,人見人愛,聰明活潑,將來考個名牌大學,前途無量!
15、別怕輸不起,一切來得及!
16、人真的要自己爭氣,只要你一做出成績來,全世界都會和顏悅色。
17、祝妙妙聰明漂亮,平安健康,開心快樂,生活妙不可言(妍),在以后的每一天沒有煩惱。
18、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19、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不要害怕過錯而錯過。
20、愿你是一棵樹: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灑一抹如泉的涼蔭;秋天,舉一樹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個養(yǎng)精蓄銳的好夢!(在線造句)。
小兒推拿文案策劃篇二十一
尤以出生后最初數(shù)月內應以母乳喂養(yǎng)。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yǎng)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yǎng)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yōu)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yǎng)。應注意正確的喂養(yǎng)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yǎng)可預防小兒腹瀉。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
3、及時補液防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yǎng)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xiàn)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4、按時添加輔食。
小兒生長發(fā)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yǎng)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yǎng)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后,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從少至多,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2至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4至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
5、注意飲食質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yǎng)及人工喂養(yǎng)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fā)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jié){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6、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29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