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讀后感是對于所讀書籍的思考和感受,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作讀后感時,可以嘗試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書中的內(nèi)容,給出自己的評價和感悟。讀完這些讀后感,你會發(fā)現(xiàn)對同一本書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和感受,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理解和思考方式。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一
飄飄灑灑,淅淅瀝瀝,醉人的小雨跳躍起靈動的舞蹈。我獨倚窗前,靜聽冷雨,記憶似乎開始變得縹渺,思緒最終定格在古詩中的雨上……雨天是最適合讀古詩的日子,尤其是讀古詩中的雨。
打開窗,清新的泥土芳香中夾著淅瀝的雨聲飄然而入。呵,此情此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不出的愜意,說不出的怡人。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約,三分東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薄,一段納蘭的心緒,湊成十分的愜意再來傾聽自然的雨聲。
欣賞雨的詩情畫意,感悟雨的自古多嬌,品味雨的百年滄桑。古典的雨像飄飄落落的花瓣芳菲著時空,芳菲著閱讀的心事。
而今,我喜歡一個人在夜里傾聽古詩中的雨的聲音,和著自然的旋律,醉心于遠離塵世的優(yōu)雅從容。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便多一分優(yōu)雅從容。我寧愿做一個與世無爭毫無心機優(yōu)雅從容之人。
噢,雨天讀古詩,讀古詩中的雨,讀得清清爽爽,讀得恍恍惚惚,讀得輕輕松松,讀得沉沉重重,讀得歡歡欣欣,讀得悲悲戚戚,讀得分不清哪是現(xiàn)實中的雨,哪是古時的雨。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二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同學(xué)們,唐代詩人孟郊寫的《游子吟》可謂是眾所周知啊!每當(dāng)我讀起這一首詩,我便想起了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母愛!
這首詩寫了慈愛的母親手中的線,最后縫成了游子身上的衣服。
在兒女臨走時密密地縫了又縫,擔(dān)心孩子遲遲不回來。
誰說那小草的一片孝心能報答得了春天陽光對它的厚愛?母愛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就可以體現(xiàn)。
有一次,我生病了,在人民醫(yī)院掛鹽水,那天,媽媽正好在上班,但是,知道我生病了,就立即與別人調(diào)了班,急忙到醫(yī)院來陪我。我醒來時才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睛里布滿了血絲。我問媽媽累不累,媽媽只是笑了笑說:“我不累,你再睡會兒吧!”
此時,我已是感動不已……媽媽有時溫柔得像只小綿羊,有時生氣起來我都不敢看她一眼。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太好,回家后,就支支吾吾地匯報了考試的成績。媽媽聽了雷霆大怒,說了我?guī)拙?。雖然媽媽這樣,但歸根到底她還是希望我好啊!全天下的媽媽們哪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們不能怨她們,要理解她們,要設(shè)身處地為她們著想。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三
我是一名采油女工,在閑暇之余偶爾翻閱了《重溫最美古詩詞》這本書,心中些許感觸。于丹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詮釋書中千古名句,無時不讓人感覺讀書是一種享受。書中從春風(fēng)盎然,寫到秋雨惆悵;從明月思鄉(xiāng),寫到斜陽感傷。歷史的光影旋轉(zhuǎn)散射,轉(zhuǎn)瞬即逝,不留痕跡。我坐在燈下,與詩人們在心靈最深處相逢,而后開始學(xué)著詩意的生活。
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條載滿詩意的小溪流向明亮幸福的方向。細品著清麗雋永的詩句,也才最終明白,詩是心靈的寄托,伴著生命的成長,我們就越需要一種激情,喚醒自己疲憊的心靈,我們就越需要一種力量,引領(lǐng)我們掙脫世俗的牢籠,走向真正的成熟與強大。
或許我們知道的詩句不多,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看見斜陽晚鐘的時候,我們看見田園林泉的時候,我們看見千古明月和旭日長虹的時候,我們會有所思考,有所感觸。無論是大悲大喜,還是大起大落,都要去吟首詩,以洗滌心靈的積塵。詩不再是一種寄托,而是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
人生如詩,生命如詩。面對如詩如畫的生活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個詩的境界和詩的韻味出來的。面對詩意十足的世界,我們都應(yīng)該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麗的詩篇。
我想,這也是于丹最想告訴我們的吧,生活中不乏詩意,我們雖遠離城市喧囂,在荒涼的大山深處堅守著采油樹,聽著輸油泵的轟鳴聲,看著山脊上的太陽升起又落下,日復(fù)一日與孤寂為伴,與荒涼為伍,但幸福感卻不曾缺少。只因我們拾起詩意與恬然,做我們精神上的富翁。
青春有限,詩意無窮,讓我們享受著詩意的生活,在荒蕪的戈壁灘上,在黃土高原的溝壑中,我們石油人在黑色的油海中開出自己最美最絢麗的石油花。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四
今天上了文學(xué)院開設(shè)的第一節(jié)《中國古典文獻學(xué)》課程,原本認為艱澀的課程,在吳浩軍教授的精心備課和個人實例講述下被上得妙趣橫生,學(xué)生心底也激情澎湃,對中國古典文獻及其保存、保護有了更為崇高的理解和體會。
課后,為完成考察作業(yè)而拜讀了葛兆光先生為《古詩文要籍?dāng)洝穼懙脑侔嫘蜓?。還未讀過的舍友問起來:“你讀完有沒有千思萬想洶涌出來的感覺?”我的回答是“沒有”,因為我的感受就是沉淀后的娓娓道來,而不再那般頂禮膜拜。
葛先生的這篇序言可一分為三。第一部分,提起中華書局重印舊著的事,十七八年后再版寫序,自然回想起了當(dāng)年的種種艱辛。為了給導(dǎo)師金開誠先生編寫教材而接下撰寫《古代文學(xué)要籍介紹》(后定書名為《古詩文要籍?dāng)洝罚┑娜蝿?wù),當(dāng)年還心高氣傲的葛兆光先生決心拋開講義,徹底推陳出新,這必然要面臨巨大的考驗。嚴(yán)寒酷暑、精力與時間的投入,除了這些都還烙印在葛先生的記憶中外,還有的,就是從故紙堆里發(fā)現(xiàn)資料的喜悅感。
第二部分,葛先生開始介紹《古詩文要籍?dāng)洝罚潴w例有三:一是梳理文獻的成書、刊刻和流傳;二是考察內(nèi)容的缺佚和真?zhèn)?;三是討論選本和注本的優(yōu)劣。葛先生在考察古籍成書、對比校勘、注釋討論的過程中,收獲頗豐——不可人云亦云,要“在不疑處有疑”。
第三部分,也是要細讀的一部分——文獻學(xué)的意義。葛先生認為,他與導(dǎo)師金開誠先生的這次合作,是他后來做學(xué)問的基礎(chǔ),有了這些打底夯實,才有了后來的巨大造詣。目錄學(xué)讓人迅速查找資料,??睂W(xué)使人發(fā)現(xiàn)新知,“小學(xué)”用以判斷學(xué)術(shù),于是,葛先生重提了古典文獻的意義。
讀過葛先生的再版序言之后,似乎原本崇高而不可捉摸的文獻與文獻學(xué),變得親切了許多。對我們個人來說,背負著巨大的民族責(zé)任去學(xué)習(xí)文獻學(xué),雖是動力,卻也是束縛。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說的,對這一學(xué)問的學(xué)習(xí),不像百米賽跑般激動人心,而更像馬拉松——后半程見功力,學(xué)習(xí)文獻學(xué)時所下的苦功夫、笨功夫,是積累,也將是本錢。
意義,在于個人的追尋,而不在于他人的灌輸。用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來說服自己,“為什么”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我們一定要做下去!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五
春秋時候的衛(wèi)國似乎盛產(chǎn)詩人,“詩三百”里面,光是衛(wèi)國的詩就有二十六、七首,又分了《邶風(fēng)》、《鄘風(fēng)》、《衛(wèi)風(fēng)》,而這些詩里面,有愛情的、有軍旅的、有刺政的、有言志的種種不一,表現(xiàn)手法也非常多樣??梢哉f,衛(wèi)地的詩歌,在整個《國風(fēng)》里面是有非常重要地位的。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是指減弱,也就是天色將要黑,卻還沒有黑下來的時候。白天明亮的日光漸漸的減弱下來,可是被等待的那個人,卻還沒有回來。用“微”字,來寫這種天色的變化,而不是用“暗”、“黑”這種表示狀態(tài)的詞,其實是描寫了一種等待的過程。因為等待而關(guān)注了天色的變化,又因為天色漸晚而心生焦慮,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發(fā)問“胡不歸?”為什么還沒有回來呢?這句話的重點,在“胡”上面,因為天晚,所以按照常理,應(yīng)該是歸去的,可是卻沒有,那么自然是發(fā)生了一些什么。
《毛詩序》:《式微》,黎侯寓于衛(wèi),其臣勸以歸也。若作這種解釋,那么后句的“微君之故”,自然是指“黎侯”了,不歸的原因是黎侯,不歸的結(jié)果是“中露”,“泥中”。
其實我倒更加愿意把這首詩看作一首情詩,這種看法也確實沒有什么不合理的。春秋時候很多外交、君臣之間的交流,都會引用民間的小調(diào)來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在前面的很多詩里面我已經(jīng)提到了。事實上這里的詩,從字面上更容易理解為一個婦女,在等待她晚歸的丈夫?!拔⒕?,胡為乎中露!”我為什么還沒有回去,自然是在外面餐風(fēng)飲露的等你回來了。這種等待有的時候只需要很短暫,就可以夫妻雙雙把家還,有的時候卻很漫長,漫長到傳說中女子變成了“望夫石”,日夜在村邊眺望。
除了你之外,我又怎么會在外面風(fēng)露中呢?這種傾訴看似埋怨,其實并不是埋怨,而是一種非常真摯專一的情感的表達。那種為了對方甘愿付出艱辛的摯愛,以及期盼中忐忑的焦慮,在短短的十六個字中刻畫得淋漓盡致。自己未歸是因為對方,而對方未歸卻并不知道原因,這種懸念的設(shè)置,和沒有答案的結(jié)局,給予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又把這種不安和真情傳達的非常準(zhǔn)確。詩未盡而意已足。
記得小時候,我的母親有幾年因為工作原因經(jīng)常加班晚歸。每次晚歸,父親在飯后都會走到小區(qū)外面的馬路上面等待母親一同歸來。有的時候是下雨,有的時候是寒風(fēng)瑟瑟,有的時候甚至大雪紛飛,父親從沒有一次在家里看電視安坐。我問父親,母親又不是小孩子,不需要去接阿,父親總是笑著回答,不放心。是的,因為是所愛的人,所以不能放心她一個人歸來,看著天色漸漸沉下,心里自然就會被“胡不歸”的問題縈繞。
“式微,式微,胡不歸?”總是在討論什么是愛情,其實這就是愛情啊。
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發(fā)牢騷的小詩,讓人想起卡夫卡的一個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廣大民眾得到命令去修筑長城,據(jù)說這是來自遙遠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遙遠得難以想象,皇帝是誰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長城,反正不得不修。
這篇寓言式的小說所揭示的人生處境,大概適合于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將況。小人物沒有大多的奢望,沒有無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飽穿暖居安。他們的純樸忠厚與愚昧無知并存,如魯迅筆下的阿q一樣,劃船便劃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著。他們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魯迅說他之所以寫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六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假期里,老師要求我們對古詩文進行詳細地解讀和賞析。
我選擇的是《古詩文誦讀》這本書。讀了這本書,我對古詩文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最動人的是《長歌行》這首詩。詩中這樣寫道:“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啊,如果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珍惜時間,不努力學(xué)習(xí),長大了只有空嘆息,就會后悔莫及。
我國元朝著名畫家、學(xué)者、詩人和纂刻家王冕出身貧寒,家中無力供他上學(xué),他只得到一個姓秦的人家放牛。就在這種情況下,王冕還時刻想著學(xué)習(xí)。每次去放牛,他都借本書帶在身上,有時騎在牛背上讀書;牛吃草時,他就坐在樹下讀書。而且他每晚都借佛殿長明燈夜讀。就是靠著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他學(xué)習(xí)了很多知識,終成一代名畫家。
不僅我國的古人如此,外國的一些名人,像高爾基、安徒生等,也是通過珍惜時光努力奮斗,才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著名物理學(xué)家愛因斯坦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與宴會,他曾經(jīng)這樣諷刺社交活動與宴會:“這是把時間喂給了動物園?!彼芯M行科學(xué)研究,不愿意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宴會上。為了躲避自己五十歲生日的慶?;顒?,他在生日前幾天,就跑到柏林近郊的一個花匠的農(nóng)舍里隱居起來。有一次,幾個物理學(xué)家想請愛因斯坦去看一出新戲,愛因斯坦這時正在書房里寫科學(xué)論文,便拒絕了他們的邀請,并語重心長地說:“等你們活到60歲,就感到時間的珍貴了。”愛因斯坦不論是在年輕時還是晚年都十分珍惜時間。
我把這首《長歌行》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貼在了自己的書桌前。當(dāng)我忍不住想玩游戲時,我就會讀讀這首詩;當(dāng)我寫作業(yè)磨磨蹭蹭時,我就會讀讀這首詩;當(dāng)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學(xué)習(xí)時,我也會讀讀這首詩,每次它都會告訴提醒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xué)習(xí)。
通過對古詩文的誦讀,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還堅定了我的人生信念。我以后要多閱讀古詩文,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和寫作水平。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七
我一直相信,每個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都是在詩歌里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長。
小的時候,誰沒有跟著李白看過“床前明月光”?雖然不懂得什么叫思鄉(xiāng),但孩子的眼睛卻像月光一樣清清亮亮。誰沒有跟著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聲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紛紛啼鳥。
長大以后,開始工作,忙碌、煩惱紛至沓來。我們想安靜,想放松,誰沒有想起過陶淵明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古夕陽下,陶淵明的詩意溫暖了后世的每一叢帶霜的菊花。
在《重溫最美古詩詞》一書中,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詩詞為線索,結(jié)合當(dāng)代中國人生存現(xiàn)狀及精神世界,以其獨特的人文風(fēng)格對中國古詩詞意象、風(fēng)骨、內(nèi)涵、感悟進行鑒賞解讀。以“明月”“清風(fēng)”等古詩詞常見意象為線索,導(dǎo)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與情懷,通往中國式人生哲學(xué)的陰陽平衡、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在全球的現(xiàn)代化語境中,這樣的聲音和其所抵達的深度有可能為世界文明困境提供一種既高貴古典又清新現(xiàn)代的解法。
在現(xiàn)代的忙碌生活中,詩對我們究竟是一種必需品,還是一種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們的房貸、醫(yī)藥費、孩子的學(xué)費,還有每個人的工作現(xiàn)實、生活夢想,詩歌變成了一件奢侈品。但如果我們真的愿意相信詩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們也許就真的可以過得詩意盎然。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的“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yī)治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痛”。誰沒有經(jīng)過春來秋往的滌蕩?誰沒有經(jīng)歷日月交疊的輪轉(zhuǎn)?誰不曾渴望逃離喧囂,尋訪靜謐的田園?其實,詩意一直都在,只不過我們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詩意隨時會醒來,但在它醒來的時候,我們要準(zhǔn)備好一顆“詩心”來迎接它。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間回蕩著的`詩意,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八
唐詩與宋詞,兩顆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熠熠生輝的璀璨珍珠。幾千年來,其高雅的文字,精美的詞句,不知令多少人心醉不已。
本書中,于丹教授就以她淡雅雋永的筆調(diào),為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藏在那瑰麗詞句背后的動人故事。本書分為春、夏、秋、冬、月詞、酒賦等幾個篇章。幾乎每翻一頁,我的心情就激動一分,我真的沒想到,平日里讀來,不過爾爾的句子,竟有那番千回百轉(zhuǎn)的滋味。
南唐后主李煜的千古名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可多少?記得我很久以前就讀過這首詞,當(dāng)時只不過以為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哪知,李煜這一問,乃國仇家恨盡問天的悲憤與不甘,真可謂是筆力千鈞。再言溫庭筠的詞,人道溫詞是濃妝貴婦,極盡艷麗之能事,可他卻也有“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母吒裨~調(diào)。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將這一句視為做學(xué)問的第一境界。想來也是與做學(xué)問中的某種境界相通吧。
就我個人而言,在宋詞大家中,我欣賞柳永的詞脈章法,也愛東坡的意韻高撥,在《定風(fēng)波》一詞中,東坡所述:“回首何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边@一句,讓我對這位千年前的古人心生敬佩。說起蘇軾,不禁想起另一位豪放派大家,辛棄疾。在世人眼中,稼軒永遠都是一幅“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钡拇笳煞蚰?。誰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樣麗質(zhì)天成的佳句出自他手。但是又有誰知他“把吳鉤拍了,無人會登臨意”的寂寞。假設(sh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仙李白能與稼軒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們倆肯定不會寫出這么多自剖心跡,流芳百世的佳句了吧!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痹絼 赌档ねぁ返某~讓我生生想起了陸游的釵頭鳳。這戲臺上才有的動人故事,被主人公陸游寫的字字泣血,如哭如訴。“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绷赖脑~以婉轉(zhuǎn)居多,像那“多情自古訴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道盡了離別久哭??伤灿小暗麘倩ㄖ?,擬把疏枉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樂還無味。夜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钡奶孤手卑?,不禁叫人心生憐惜。
關(guān)于宋詞,我真的說了很多,可唐詩,我認為駱賓王寫的寥寥十字足以概括人生的種種境遇。“昔時人沒處,今日水猶寒?!?/p>
感謝,感謝這本書讓我平凡的暑假生活變得不平凡,讓我不至于再次發(fā)出“人生長恨水長東”的莫名感慨。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九
六月西湖的景色與其它季節(jié)不同???,荷葉一望無際,與天相連,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碧綠。仔細一瞧,有的荷葉上面還有幾顆晶瑩的小水珠在滾動呢。象滿天星似的荷花點綴在荷葉間競相開放,紅色的花看起來是那么的艷,白色的花看起來又是那么的清雅,它們互相映襯著,像仙境一樣。一陣微風(fēng)吹來,荷花姑娘們跳起了優(yōu)美的芭蕾舞,有的彎著腰,還有的還在旋轉(zhuǎn)呢,真是多姿多彩。
這是多么美的景色啊!雖然說西湖的四季風(fēng)光各有特色,但這碧綠的荷葉,紅艷艷的荷花,詩人僅用一句“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便能夠突出地體現(xiàn)了荷葉的多,荷花的美。這句詩可謂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這說明了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景色中更加顯得與眾不同的原因。直讓讀者與詩人一樣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驚喜與贊嘆。
楊萬里的這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以其獨特的手法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紅碧交錯、驚采艷絕的畫面:翠綠的蓮葉,蔓延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
這首詩寫出了西湖的韻味,西湖的美麗,真是讓我心有感觸,如同身臨其境。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
古詩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著非凡的意義,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卻情景交融,表達出深刻的意境。
我們在小的時候,都背過這一首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臨終之前給兒子所寫的《示兒》,陸游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fù)失地的正義事業(yè)。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在臨終之前還念念不忘收復(fù)祖國的失地。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更是他愛國衷心的'真實寫照。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lǐng)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tǒng)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lǐng)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包括我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dāng)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古人的這腔愛國情懷,令我深受感動。作為新中國培養(yǎng)起來的一代新人,我們更要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繁榮與未來,貢獻自己的熱血!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一
《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是明朝的詩人,于謙寫的。這是于謙12歲的作品。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zāi)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
但英宗復(fù)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詩可以說是他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它的第一句是說石頭很難從深山開采出來,第二句是說把石頭煉制成石灰的過程很辛苦,說明石灰從出世時即經(jīng)受磨煉。后面兩句是寫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jīng)過烈火煅燒,面對嚴(yán)酷考驗,卻從容自若,“烈火焚燒”與“若等閑”,鮮明對照,更襯托出石灰的頑強。后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guān),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潔品格在人間的追求。我在生活上也應(yīng)該擁有這種不屈不饒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永遠不放棄,要一直勇往直前,充滿著信心地做每一件事。不要半途而廢,要做倒有始有終,跌倒了就再爬起來,累了休息后再繼續(xù)干事。要學(xué)會堅強,不能怕吃苦,以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學(xué)習(xí)上,我們做作業(yè)做累了,可以適當(dāng)?shù)男菹⒁幌?,但不能光想著玩,光想著下課。上課時要好好聽講,將來長大了為國家出一份力!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二
低年級小學(xué)生語感積淀貧乏,識字有限,朗讀長句時就顯得拖拉難聽。如何讓他們明白朗讀時節(jié)奏的快慢、聲調(diào)的低昂等,操作起來較為困難;尤其是古詩的朗讀,他們讀起來像唱歌一樣。我總是適時地點撥,引導(dǎo)學(xué)生感悟,自我評價,讓心靈與語言碰撞出火花。
教古詩《春曉》的朗讀時,我先示范朗讀給學(xué)生聽,讓他們注意老師的停頓,并根據(jù)老師的停頓在詩中畫出斜線來,再教他們用“二三二三”的節(jié)奏去讀,如“春眠/不覺曉”,讀出停頓的節(jié)奏,在自由練讀后,指名朗讀,等該生讀完后,我讓他們評評自己,我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生1:“我覺得自己開始讀時沒有停頓,好象唱歌一樣,不好聽,現(xiàn)在我學(xué)會了讀時有停頓,好聽多了。”
生2:“我覺得以前我讀古詩不像朗讀,像唱歌那樣,現(xiàn)在有了停頓,就有了節(jié)奏,讀出像朗讀的樣子了?!庇谑?,我再次進行了范讀,再讓學(xué)生練讀,再讀時,學(xué)生讀得更投入,更出色。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三
心中仿佛一縷陽光透入,溫暖,宜人,又帶有一絲感動。我想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有此感觸吧!書中用如夢幻般唯美的語言帶領(lǐng)我們進入了一個詩意的世界。詩意故而在記憶深處低回,熟悉而又陌生,卻牽動著我的心。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我喜歡這種淡淡的詩意,就像書中作者所言,“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個中國人生命的深處都蟄伏著詩意?!笔聦嵰嗳缡?,詩意的世界充滿了浪漫,如畫而映于心。
在詩意的世界中,在這幅畫卷里,盡管紙張有些破舊,有點模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記載著跨越千載的情思。何人獨倚明月樓?何人琵琶語凝愁,思如淚,沾衣袖,世人只知琵琶舊,誰嘆那年愁滿頭?詩意的世界,情感總是細膩,朦朧而美好。
夕陽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邊界,馬上就要墜入茫茫黑夜,這一瞬間,人心百轉(zhuǎn)千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煽傆心敲匆恍┤巳章洳坏脷w。正如《詩經(jīng)·王風(fēng)》中所說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倍潭贪藗€字,道出了多少人思歸不得歸的苦,又讓人懂得了多少悲傷與苦痛。每當(dāng)斜陽晚照你又是否對著夕陽嘆息哀愁?可惜現(xiàn)在每天都忙碌著生活,哪還會有許多人對著夕陽訴說情思?其實,詩意就在你的心中,如畫般映在心頭,只要你去發(fā)現(xiàn),詩意的世界會被你營造。
水闊山長,辛棄疾曾在登樓時寫下“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彼麑⒆约核械那樗技挠跇巧?。那種愁苦,如今在我眺望遠方時也能體會的到。“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绷谠惨琅f用充滿詩意的句子道出一片愁。他們都是如此的令我敬佩。在他們眼里,風(fēng)花雪月都是詩,春夏秋冬皆為意。
詩意如畫映于心,在你聽到李清照這個名字,你會想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睍唤麌@息到:“風(fēng)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
在詩意的世界中,你會不動聲色飲茶,踏碎一世繁華的瀟灑,會有執(zhí)著如淚,滴入破碎的心的唯美,也會有月滿西樓人獨守的靜謐。詩意就這樣如畫映于心。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四
蘇軾應(yīng)是北宋最為文采斐然的文豪,一位具有頗多藝術(shù)成就的藝術(shù)家。他雖然具有極高的文學(xué)天賦和藝術(shù)天賦,但較少政治天賦,因而在當(dāng)時北宋政政壇踉踉蹌蹌,舉步維艱。
他少承父訓(xùn),飽讀儒學(xué),想以此濟天下,度蒼生,年僅二十歲中進士,后官至禮部尚書。但他缺少敏銳的政治觸覺和為官之術(shù),所以除少數(shù)幾個志同的摯友外,并不受當(dāng)時官場的歡迎。
蘇軾思想上受老莊影響較大,安于傳統(tǒng),排斥新政,這首先讓王安石老大不愿,但王宰相畢竟是一位很有胸襟的政治家,也比較賞識蘇軾之才,對其并未如何。然蘇軾自己感到政治理想難以實現(xiàn),便主動請求外調(diào),先后任密州、徐州、湖州太守。但王安石為了新法的推行,用了一批表示支持新法的所謂“新銳勇進之人”,實際上這些人并非真為推行新法富民強國,而是借此政見分歧排除異己,鞏固政壇地位。蘇軾的幾句牢騷惹惱了他們,此輩便狂吠著要置蘇軾于死地。此中以御史中丞李定尤甚,數(shù)蘇軾四大罪狀,要求皇上“大明誅賞,以示天下”,其實李定的慷慨陳詞,只不過是把蘇軾作為逆黨代表懲治來向新黨掌權(quán)者送禮邀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賴朋友相助,蘇軾僥幸不死,但活罪難免,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后司馬光舊黨上臺,蘇軾被召回京,按理說蘇軾應(yīng)是舊黨功臣,應(yīng)當(dāng)?shù)弥静攀恰5址锤暌粨?,不滿舊黨集團全盤否定新法,認為“免役法”有萬世之利,又遭舊黨排擠無處容身,只好又請求外調(diào),再任杭州、揚州、定州等地太守。后東風(fēng)又壓倒西風(fēng),新黨再起,對“元祐黨人”進行迫害,蘇軾又一再被貶,從嶺南惠州直到海南儋州。宋徽宗即位后遇赦,北歸途中去世。
這樣的貶謫流放,在仕途史上是罕見的。其政敵們自是為達到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目的,但他們雖然能操縱著蘇軾的仕途命運,但在意志上徹底失敗了。他們沒想到蘇軾的抗打擊能力太強,就像以油滅火,越是打擊,生命力越是頑強,越能激發(fā)起旺盛的創(chuàng)作熱情。蘇軾遭貶的規(guī)跡,從他的作品便能清晰地反映出來。來到密州,寫下《江城子。密州出獵》,仍希望“西北射天狼”以報朝廷;到了杭州,人間天堂慰藉了他飄零孤獨的心靈,西湖泛舟,寫下《飲湖上初睛后雨》,把西湖比為西子,并留下“蘇堤春曉”的豐碑與勝景;到湖北黃岡,正是他人生經(jīng)歷劫后余生的最低谷,卻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最為豪邁的時候,在這里留下其豪放詞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散文名篇前后《赤壁賦》;直至越過五嶺,到了當(dāng)時還是蠻夷之地的惠州,蘇軾猶能大快多頤,“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羨死了貴妃,氣死了政敵。
政敵們沒有想到蘇軾有這樣頑強的生命力,主要是蘇軾有著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明白的自我開解的秘方:美酒、山水、詩文、學(xué)佛、尋道?!昂我越鈶n?唯有杜康”,遷客騷人,行者秋士,生命中是離不了酒的。他們借酒撫慰內(nèi)心創(chuàng)痛,借酒傾吐不平之氣。而貶謫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又能使蘇軾飽覽奇山異水,山水開闊了他的胸襟,凈化了他的心靈,成為其精神家園,并且能在對大自然天地萬物的思索中參透人生哲理。心有所感,則發(fā)諸筆端,于是便有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文。在黃岡赤壁,經(jīng)歷人生最大的劫難后,他在山水之間做了冷靜的思索,《赤壁賦》中表達了他對人生的大悟: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p>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此語尤值得咀嚼。什么功名利祿,什么榮華寶貴,造化能讓你享用江上的清風(fēng)與山間的明月,便是幸事了?,F(xiàn)代人煩惱太多,主要是因為欲望太多。蘇軾雖然仕途多舛,但京官也做了,地方官也做了,近千年以前他便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伸手。也正如此,他才能得到子民及后世的愛戴和景仰?,F(xiàn)在不再叫仕途,叫官場,正式一點則叫政界,叫法變了,但道理總是不變的。
我們在感嘆蘇軾的韌性與堅強之后,不必為這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表示同情。如果讓其衣食無憂地活著,可能就沒有這些燦爛于青史的文章了。就像有人說,不如別讓李煜當(dāng)這破皇帝了,讓他專門寫詞多好。其實不讓他當(dāng)這亡國的皇帝,便也就沒有了“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的文字流傳于世了。這就更讓我們了解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道理。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五
今年暑假我讀了《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這本書。邊讀邊背,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里面的一些名句讓我記憶深刻,而且我還因此在“國學(xué)達人”里做題得分做到了“禮部侍郎”呢!
書中有很多勸慰、警醒世人的詩句。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句來自漢樂府的《長歌行》,告訴我們要趁著年輕勤奮努力,要不然到老時只有后悔和失望!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鄭板橋)一首《竹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擲地有聲、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發(fā)出“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感慨,愛國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則表達了對母親濃濃的感激之情!這些詩句代代相傳,鼓舞激勵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書中還有很多描寫美景的詩句?!安恢毴~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來自賀知章的《詠柳》,讓人看到了無數(shù)剛剛抽出嫩芽的柳葉隨風(fēng)搖擺,仿佛垂下了千萬條的綠絲帶。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則因為調(diào)皮的蜻蜓的到來賦予了初夏小池的動感之美?!巴\囎鴲蹢髁滞?,霜葉紅于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圖,而“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達詩人夜宿農(nóng)家那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讀了這本書,我還認識了很多詩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七步成詩的曹植,號稱“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詩圣”杜甫,當(dāng)然我最喜歡的還是詩仙李白,喜歡他樸實無華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喜歡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大氣奔放;喜歡他“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神來之筆;更喜歡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誠地祝愿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被注入了它獨有的詩魂,仿佛帶我進入了一個千變?nèi)f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寶貝啊——《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詞》。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六
我剛看完《古詩有故事》,感想很多。這本書的內(nèi)容與其他古詩不一樣,因為這本書很有趣,并且詳細地講了詩人與他的出生、發(fā)展、結(jié)局,還講了詩人寫時詩的心情,詩的意思等等。書中內(nèi)容不像有些寫古詩的書,那么死板,而是十分有趣,用了很多有意思的詞。比如寫蓮葉作者寫了另一種江南的讀法:“哦嗬——蓮葉東,哦嗬——蓮葉西,哦嗬——蓮葉南,哦嗬——蓮葉北”這樣念令我覺得又好玩又俏皮。
這本書很好看,我現(xiàn)在正要去看《古詩有故事2》呢!你一定也想去看了吧!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七
在一個新的學(xué)期,我們班主任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書名叫朵拉的古詩奇幻之旅,這本書又好看又有意思,其中有好多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現(xiàn)在,我就正式的給大家分享這本書。
作者簡介“姜秋月”作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dǎo)師,國際注冊禮儀培訓(xùn)師,20xx年被聘為前沿講座特約專家,20xx年被任命為中國家庭教育聯(lián)合會阜新親少年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著有優(yōu)雅一生的33堂禮儀課完美女孩青春期手冊完美男孩青春期手冊我有超級自控力我能行我很棒等三十多種圖書,深愛讀者喜愛。其中完美女孩青春期手冊完美男孩青春期手冊被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評為20xx年度優(yōu)秀圖書獎,并入選20xx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書。曾在國內(nèi)知名期刊上發(fā)表過學(xué)術(shù)文章多篇。
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我最喜歡的故事“粽子媽媽”朵拉和安迪來到一片竹林里,聽到了一騙幽默的竹琴聲,一看,云中君和土地老在說話,安迪聽到了,云中君說土地老壞話,很生氣,就拿石頭打碎了酒壇,土地老生氣極了,把她們倆變成了粽子,被扔掉,又被一位農(nóng)夫揀走,過了一天,安迪、朵拉和其他的粽子被扔到了江里,他們快要喘不過氣的時候,土地老的一張大漁網(wǎng)把他們救了上來,土地老又把他們變了回來,朵拉有感情的背了一遍“游子吟”。
好了,就先分享到這里,同學(xué)們,再見!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八
自從我校開展經(jīng)典誦讀以來,我讀了很多古詩文,如《石灰吟》、《山行》等,而我最喜歡《游子吟》。我被這首詩深深地感動了。
這首詩講的是:慈祥的母親在昏暗的燈光下用針線吃力地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母親擔(dān)心兒子在外耽擱久了,衣服容易破,所以母親把針腳縫得非常緊密。作者發(fā)出了感嘆:誰說小草的心能報答得了春天的溫暖呢?(也就是:誰說兒女的心能報答得了母親對子女的養(yǎng)育恩情呢?)。
每當(dāng)我讀完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我的媽媽。她每天天沒亮就去上班,晚上回家,還要做家務(wù),輔導(dǎo)我學(xué)習(xí),非常辛苦。她為了我愿意付出一切。
記得有一天放學(xué)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雨,我望著窗外心想:媽媽平時都比較忙,肯定不會來接我,正在我想著怎么回家的時候,一個熟悉的面孔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是媽媽來接我了,路上,媽媽只顧給撐傘,自己被淋濕了。后來感冒了。每次想到這些,我就想對媽媽說:
媽媽,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能掙錢養(yǎng)活您,但我會努力學(xué)習(xí),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您,將來我要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報答您。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十九
今天,我學(xué)習(xí)了《游子吟》這首古詩,我深深地被這首詩所感動。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敘述了母親為即將出門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的事,歌頌了偉大的母親。
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她就像蠟燭一樣,總是燃燒自己,為我照亮前面的`路,使我能安全地向前走;她就像那紅彤彤的太陽,賜予我溫暖。
小時候,我還正在學(xué)走路,站都站不穩(wěn),去哪里都要媽媽跟著,再說我又不聽話,到處亂跑,害得媽媽心“砰砰”跳,生怕我會跌倒,在我哇哇大哭時,媽媽就會千方百計地逗我笑。
以前,我總認為媽媽的愛就是無用的嘮叨。每次都是這樣,一大早,我還在被窩里睡大覺,“起床,六點鐘到了!”我從睡夢中醒來,揉了揉睡眼蒙朧的眼睛耳傳到了媽媽的嘮叨聲,“知道了?!蔽掖┖靡路把?,衣服穿反了,快點脫下來換一面。”于是我就順從了媽媽的旨意。在上學(xué)時,媽媽給了我兩塊錢,我接過,拎起書包拔腿就跑,后面?zhèn)鱽砹藡寢尩膰Z叨聲,“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做小動作,路上小心……”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直接大聲應(yīng)一句:“哎呀!別吵了!煩死了!”然后“砰”地把門關(guān)起來。讀了這首詩后我知道了,我錯了,媽媽以前對我的嘮叨不是煩,而是出自對我的一片關(guān)愛。
高中古詩讀后感篇二十
母親,一個多偉大而溫馨的名字啊!
天下的母親是一樣偉大?!队巫右鳌冯m然是一首短短的詩文,但是它所體現(xiàn)的是母親對兒子的深切關(guān)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恩德的報答。母親在孩子心中是最慈善、是美的。我想到了自己的行為。和母親頂嘴是我最大的壞毛病,我很后悔。每當(dāng)我想到這些,想到母親那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我總是無地自容。
通過解讀了《游子吟》,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母愛的偉大。理解母親,尊重母親,孝敬母親,應(yīng)該從我做起,這就是我從《游子吟》中得到的啟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11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