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鼎尖教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個幫助殘疾人。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詩歌。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小黑板,錄音帶、投影。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擴詞。
課外:讀背詩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人們都很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會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歡樂童年清波替
(3)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讀。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
3、分小節(jié),理清脈絡。
(1)這首詩共16行,分成幾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有幾行?
(2)看看下面四個小節(jié)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給盲婆婆送蟈蟈。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3)指名學生填寫。
(4)小結。
(5)分4組讀課文,每組讀一節(jié)。
5、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1)圖上畫了什么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樣?他右手提著什么/蟈蟈是什么顏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樣?她的手勢、動作說明了什么?
(4)小結圖意。
2、分小節(jié)學習。
第一節(jié)
(1)指名讀。
(2)這一節(jié)只有一句話,告訴我們這位紅領巾提回蟈蟈時神情怎樣?他為什么會這么高興?他為什么要關心盲婆婆?
(3)小結。
(4)齊讀第一節(jié)。
第二節(jié)
(1)指名讀。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那為什么紅領巾說它會唱歌?
(3)第二句說了什么?紅領巾說在我上學的時候,就這句話說明了什么?你們看,紅領巾愛蟈蟈,但他更愛誰?為什么這么說?
(4)小結,齊讀。
第三節(jié)
(1)指名讀。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這句中的歌聲指的是什么?歌聲會領您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蟈蟈本來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見東西,為什么偏要說她會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說了什么?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時間?請想一想,上面一句說的是歌聲會使盲婆婆想到田野,這一句說的是歌聲會使人想到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圖上的盲婆婆拿著什么?她神情怎么樣?她為什么這么開心?
b、在盲婆婆的周圍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說說圖意。
(5)指名二人分讀本節(jié)兩個字詞對稱的句子,聯(lián)系圖意,體會一下。
(6)小結。齊讀。
第四節(jié)
(1)指名讀。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這一句和第二小節(jié)第一句說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們能體會出來嗎?
過渡:蟈蟈到底能不能給盲婆婆帶來歡樂呢?請看第二句。
(3)第二句說了什么?紅領巾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4)指名有感情地讀第四節(jié)。
(5)小結。
三、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對殘疾人的愛心。
你們讀了,有什么體會?你們也關心殘疾人么,可以說說。
第三課時
一、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
3、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背。
3、各人輕聲背誦。
4、分組交換背。
5、全班齊背。
鼎尖教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篇二
《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升國旗莊嚴隆重的氣氛,激發(fā)熱愛國旗、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升旗儀式時的莊嚴隆重。
教學過程:
一、以旗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國旗,讓學生說說國旗的特點。
2、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驕傲。自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后,這鮮艷的旗幟就永遠飄揚在祖國大地上。每天早上,在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都會和太陽一同升起。
二、聲像引路,自主識字
1、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老師范讀課文。
2、學生談感受,說說看到了什么。
3、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生字多拼讀幾遍或請教別人,把課文讀通順。
4、出示生字詞,學生自由拼讀。
5、同桌互讀,互相糾正字音。
6、指名讀生字詞,檢查字音。
7、著重指導讀準前鼻音:旦、班;后鼻音:京、令;多音字:曲。
8、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讀文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集體討論解決不理解的詞語。如。
人山人海,讓學生結合實際說說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場面。
禮服、綬帶,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加以理解。
擎著、持槍禮、舉手禮、注目禮,讓學生動手做一做,演一演,加深理解。
3、導入:你從哪些詞語、句子可以體會到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莊嚴隆重?
(1)自由讀課文,找出體現(xiàn)升旗儀式莊嚴隆重的詞語、句子。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
(3)全班交流(學生說到哪里,教師相機點撥),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①體會“人山人海”。播放“人山人海”場面錄像,指導學生朗讀時要重讀這個詞,體會莊嚴隆重。
②體會描寫國旗班戰(zhàn)士的服裝、動作的詞、句子,通過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句來體會文章莊嚴的情感。
a.請學生找出表示動作的詞。
b.自由讀、自薦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些詞,體會莊嚴的情境。
c.演一演,讓學生分小組演一演,加深體會。
③描寫人們觀看升旗儀式行禮的句子。
出示補充題:國旗護衛(wèi)隊員行,軍人和少先隊員行,群眾。讓學生說一說,讀一讀,演一演,體會人們對國旗的崇敬與熱愛。
4、再次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錄像,看著畫面,老師引讀,學生補充,合作朗誦課文。感受莊嚴隆重的升旗儀式。
5、看畫面,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讓學生談談此時此刻的感受。
鼎尖教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篇三
《鄉(xiāng)下孩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鄉(xiāng)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3、為自己作為一名鄉(xiāng)下孩子而感到驕傲。培養(yǎng)孩子熱愛農村,將來建設新農村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鄉(xiāng)下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老師給大家留了一點作業(yè),這節(jié)課,老師要看看大家完成得怎樣,你們一定會讓老師大吃一驚的。
二、精讀課文
(一)讀、悟課文第一小節(jié)
1、師讀第一小節(jié),讓學生邊聽邊回憶自己躺在媽媽懷里,趴在爸爸背上那種幸福的時刻。
2、大家聽完課文后,一定想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快說出來吧!
3、指導朗讀,讀出父母與孩子之間互敬互愛的感情。
(二)讀、悟第二小節(jié)
過渡:孩子,你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大家的生活經歷又各不相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書中描寫的鄉(xiāng)下孩子的生活情境。
1、學生邊讀邊觀察插圖,結合自己所知道的想象:怎樣捉蝴蝶,會編個什么樣的故事?會吹支什么樣的曲子?
2、小組練說,指名說。
3、鄉(xiāng)下孩子的生活如此快樂,那么怎樣朗讀呢?指導學生用輕松、愉快的語氣朗讀。
(三)讀、悟第三小節(jié)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小節(jié)。
2、交流匯報,師生評價。
(四)讀、悟第四小節(jié)
過渡:讀了前面的三個小節(jié),你有什么感覺?課文中一樣嗎?趕快去讀一讀。
1、學生自讀課文第四小節(jié),感知鄉(xiāng)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
2、思考:鄉(xiāng)下孩子為何如此快樂?(充足的陽光,開闊的空間,多彩的生活,父母的呵護)
三、知識的延伸(成果的展示)
過渡:同學們,我們是鄉(xiāng)下孩子,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會做什么呢?
1、學生把自己經歷過的和從父母那里到的告訴大家
①采野花②釣魚③捉螃蟹④拾稻穗
⑤割草⑥去草地打滾⑦捉蚱蜢⑧去樹林中捉迷藏
2、那你們能依照書中的樣子,說一說這些事嗎?
3、學生大膽地、創(chuàng)新地進行說話練習。
例如:采一束野花編織一個美麗的花環(huán),妝扮了美麗的房間,送給愛我的老師,送給愛我的老奶奶。
捉一只螃蟹,急壞了調皮的小弟弟,嚇壞了我的奶奶。
拾一籃稻穗,逗樂了我的媽媽,樂壞了我家的小公雞。
4、教師及時評價學生。
四、小結
同學們,我們的鄉(xiāng)村山清水秀,樂趣無窮,你們愛它嗎?那你們快快行動起來,學好知識,把我們的鄉(xiāng)村建設得比城市更美。
鼎尖教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篇四
《閃光的金子》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造句。
3、學習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二、教學重點:學習生字和新詞;用“已經”造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徐虎是個一心想著別人,為人民服務的好人。
三、教學難點: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詞句中理解徐虎總是這樣一心想著別人,利用休息時間為千家萬戶服務。
四、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五、教學時間: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理解課題的意思;學習生字:修談供凡及。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12“閃光的金子”
學生齊讀課題
2、質疑:課文的題目是?(學生齊讀),難道課文真的向我們介紹那些會發(fā)光的金子嗎?課文中“閃光的金子”指什么?自己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指導
1、學生自由讀,并給課文的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
(1)出示新詞
(2)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評議)
(3)齊讀課文
(4)討論:“閃光的金子”在課文中出現(xiàn)幾次?
a出示:開頭和結尾的兩句話
徐虎是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卻被上海的居民譽為“閃光的金子”。
人們感激徐虎,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指名讀、齊讀
b你是怎樣理解課文的題目的?
c在這里題目上加上雙引號,表示課文不是真的寫金子。其實是寫徐虎,寫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d在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閃光的金子”,這叫首尾呼應。同學們在寫話的時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應的方法來寫。
四、書寫生字:修談供凡及
1、讀生字
2、師范生字
3、學生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通過課文的字詞句來理解徐虎是個一心想著別人的人。學習徐虎他利用自己的擅長為人民服務思想。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書空默寫生字修談供凡及
2、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閃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
3、徐虎到底是誰,他是怎樣一個人?
找出課文中相應的話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
1、相機學習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卻被上海的居民譽為“閃光的金子”。
指名讀
理解:普通水電修理工
徐虎他特別擅長于修理水電。只要水電出現(xiàn)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為什么把這樣高的榮譽送給徐虎呢?
請讀一讀下面的文章,
2、相機學習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樣做的?
(2)理解:
“特約、故障、提供”
(3)自從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齊讀
(4)讀了這一段,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徐虎的確是“閃光的金子”?
(5)交流:
圈出“每天、總是、挨家挨戶”。
3、學習第四、五段
(1)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寫了他為居民服務的情景。
指名讀
(2)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著別人的詞語、句子。
交流后,齊讀。
(4)小結:(引讀)許多年來,徐虎就是這樣————。他利用————走遍————,給大家?guī)砹恕?。人們感激徐虎,都說——————————。
(5)齊讀第5自然段
三、總結:
讀完課文,請你再來說說徐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你應該向徐虎學習寫什么呢?
第三課時
學習生字:具按勸便;用“已經”造句;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一、課堂練習
1、出示:
天已經黑了。
我已經是一名少先隊員了。
當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趕到第五家時,已經是夜晚10點多鐘了。
2、指名讀句子
3、先口頭造句,再寫下來。
4、教師個別指導。
二、學習生字:具按勸便
1、抽生字,識記生字(書空默寫)
2、師范寫字
3、學生完成習字冊
鼎尖教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篇五
《晚上的“太陽”》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會復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朗讀 (2)了解這句話是誰說的
2、介紹“愛迪生”,教師適時介紹
愛迪生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fā)明家,被譽為“世界發(fā)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chuàng)造發(fā)明。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在愛迪生小時候,母親就教育他要愛祖國、愛人類。
有一天,他的媽媽生病了,情況危急急需要做手術,可是卻遇到了一個難題。是什么難題呢?
3、揭示課題:晚上的“太陽”
(1)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說說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太陽”的引號,說明這不是真正的太陽,那又是什么呢?
二、學習課文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剪輯跳過)
(二)整體交流
1、晚上的“太陽”指的是什么?(用鏡子反射出的“油燈”的光)
2、這晚上的“太陽”解決了媽媽手術中的大難題,所以醫(yī)生說:“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媽媽!”
(1)“你”指的是誰?
(2)設疑:為什么說愛迪生用智慧救了媽媽呢?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媽媽得的是什么病?(急性闌尾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教師介紹“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在現(xiàn)在看來是比較常見的,只要及時醫(yī)治一般問題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于醫(y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沒有得到及時的醫(yī)治而死亡,所以當時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4、那你覺得,這個夜晚對愛迪生一家人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5、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引讀:在這樣一個夜晚,媽媽急需要做手術,可是當時還沒有電燈,油燈——,用它照明做手術——。
2、面對著痛苦呻吟著的媽媽,醫(yī)生、愛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現(xiàn)?學生默讀課文的相關內容。(默讀就是不出聲地讀)
(1)面對正痛苦呻吟的媽媽,醫(yī)生猶豫了。
理解“猶豫”:說說醫(yī)生猶豫的是什么。
(2)面對正痛苦呻吟的媽媽,爸爸無可奈何地搓著手。
爸爸一邊搓著手,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______________”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理解“無可奈何”。
(3)面對著正痛苦呻吟的媽媽,愛迪生心里急嗎?從哪里看出來?(站在一旁焦急地看著媽媽,連手心都攥出了汗水。)
你知道此時此刻,愛迪生著急的是什么?(醫(yī)生猶豫,媽媽痛苦,爸爸無可奈何,還有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時間就是生命,媽媽的痛苦一點點加深,危險也一點點加大)
(4)指導學生讀好這部分內容。
(5)教師小結:那緊皺的眉頭,握緊的手心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愛迪生對媽媽的愛。(板書:愛)
3、就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愛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個辦法。究竟什么辦法呢?
(1)學生讀相關段落,用“先……然后……最后……”說說愛迪生是怎么做的。
(2)根據(jù)學生課前所做的實驗,指導學生說出先不用鏡子,再用上鏡子之間的變化。(鏡子不光可以增加亮度,還可以調節(jié)光源的方向。)
(四)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讀好醫(yī)生說的話:這么好的辦法,難怪醫(yī)生高興地說——
2、再次回憶愛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媽媽的: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分兩人來讀)
3、為什么別人都沒有想出來,而愛迪生卻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平時注意觀察、愛思考、沉著冷靜)再讀醫(yī)生說的話。
4、媽媽終于轉危為安了,快看,現(xiàn)在的一家人——
引導學生想象,爸爸、媽媽會說些什么。(聯(lián)系媽媽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媽媽轉危為安,愛迪生的心中也樂開了花,他拉著媽媽的手——(出示)
(1)大家注意到沒有,愛迪生的話里有兩個太陽呢?有什么不同?
(2)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一本正經)
(3)愛迪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把光明帶給更多的人)
(4)讓我們再一齊讀一讀他的錚錚誓言吧!讀好這段話。
(五)第五自然段
1、引讀:正是有了這份遠大的理想,后來,愛迪生——。
2、愛迪生最終發(fā)明了電燈,他的靈感來自于哪里?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愛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從小就善于動腦、積極思考,并且一直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終才發(fā)明了電燈。)
3、教師小結:如果說對媽媽的愛,使得愛迪生急中生智,創(chuàng)造了這晚上的“太陽”;那么正是出于對全人類的愛,使得愛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難發(fā)明了電燈,從而使人類的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所以,在每個漆黑的夜晚,當我們在享用著電燈帶給我們的光明時,千萬別忘了一個偉大的名字——愛迪生。
三、默讀課文,復述故事
(一)回憶內容,列出提綱:
1、媽媽得病,急需手術
2、想出妙法,“太陽”發(fā)光
3、手術成功,醫(yī)生夸獎
4、鄭重表示,要造“太陽”
5、發(fā)明電燈,造福人類
(二)練習講故事。
(三)指名講故事。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
2、學習筆順圖,重點指導 “醫(yī)”的筆順和偏旁(匠字框)
3、指導書寫,學生練習反饋。
五、作業(yè)
1、把《晚上的“太陽”》講給別人聽。
2、找一找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再讀一讀。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9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