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一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是小學數(shù)學最后教學的形體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一樣,圓柱和圓錐也是基本的幾何形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經(jīng)常能夠看到這些形狀的物體。教學圓柱和圓錐,能夠擴大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范圍,豐富對形體的認識,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教學圓柱和圓錐,也能夠豐富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活動經(jīng)驗,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利于完善認知結構,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圓柱和圓錐,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機會,有利于轉(zhuǎn)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具體安排見下表:
例1 圓柱、圓錐的形狀特點
例2 圓柱的側面積
例3 圓柱的表面積
例4 圓柱的體積
例5 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shù)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第1課時 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fā)現(xiàn)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先指名學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fā)現(xiàn)。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 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 1個曲面
高 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shù)據(jù),多量幾條,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
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shù)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 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shù)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 1個 圓形
側面 1個 曲面
高 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nèi)容。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3題。
第2課時 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1頁的例2、第12頁的例3和第1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4~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推理,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探究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意義,正確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師生各備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紙包好,剪刀、膠水、圓規(guī)、白紙一張、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滲透思想
⒈(出示一張長方形紙)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我想讓它站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嗎?
小結:原來在一定條件下平面可以“化直為曲”。
⒉把這個圓柱形的紙筒打開后是什么形狀?
小結:同樣地,在一定條件下曲面可以“化曲為直”。
⒊揭題:這節(jié)課將運用這個知識來研究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板: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特別愛喝飲料,今天我們共同帶來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來?
師引導:我們就來先來解決這位同學提出的商標紙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圓柱的側面積)
1、引導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①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商標紙的面積呢?
②全班交流:沿著接縫把商標紙剪開,再展平。
③小組合作探究: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聽清要求:先獨立剪開商標紙展開,再觀察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接頭處忽略不計。
④匯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fā)現(xiàn)?指名上臺拿著學具匯報,生。(師再追問:通過剛才同學的匯報,我們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呀?學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⑤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再次追問:為什么?(補充板書)
⑥小結:你們真不錯,巧妙地運用化曲為直,探討發(fā)現(xiàn)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①現(xiàn)在請你計算一下這罐椰子汁所用商標紙的面積(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長約是 厘米,高約是 厘米)你是怎樣算的?
②解決例2:
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直接告訴你底面周長,例如怎么算?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指名一生板演,集體反饋。
③思考:要求一個圓柱的側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④小結: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應用已知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然后求側面積。
(二)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①動手貼出圓柱表面積:拿著實物,光這樣一個側面能裝飲料嗎?還需加上(兩個底面)我們把這個圓柱飲料罐各部分一一展開粘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發(fā)現(xiàn)兩種常見粘法)交流展示,最好這樣放。
看著圓柱展開圖,讓它在頭腦中動起來(長方形的長等于…寬等于…)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指著圖,由這些些部分組成了圓柱的表面積,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板書)
②動手畫出圓柱表面展開圖:下面我們要畫圓柱的展開圖,畫前先算一算,學生算好后回答,師板書。
要求畫在書上的方格紙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畫出圓柱的哪幾個面?二要注意每個方格紙邊長厘米,根據(jù)算的數(shù)據(jù)合理布局。(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作評價)
3、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①例3中的圓柱表面積會算嗎?
獨立做在書上,交流反饋: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時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積。
②出示易拉罐的數(shù)據(jù),圖例:半徑:2.5厘米,高:12厘米,求鐵皮用料。
③要求一個圓柱的表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練習,鞏固深化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圓柱體實物,你會根據(jù)實際算出它們要求的面積嗎?
1、教材第12頁“練一練”(理解題意要求的是圓柱的哪部分面積后獨立做)
2、練習二第6題。(通過填表幫助學生進一步區(qū)分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表面積三個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側面積、底面積與表面積之間的聯(lián)系,使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課總結,認識升華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4、5題。
板書:
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長
圓柱的高=長方形的寬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ch
圓柱表面積=1個側面積+2個底面積
第3課時 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練習二第14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二、實際應用
1、練習二第7題
(1)學生通過讀題理解題意,思考“需要白鐵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幾個面的面積?(側面積)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3)集中分析評講。
2、練習二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9題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4、練習二第10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這個“博士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求哪些面的面積?
(3)學生自主完成。
(4)集體評講,注重后進生輔導。
5、練習二第11題
(1)學生讀題。
(2)提問:要想求“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須先求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
6、練習二第12題
(1)學生讀題。
(2)引導思考。
(3)集體練習
7、練習二思考題(學有余力學生完成。)
引導思考:截成3段截了幾次?一共多了幾個面?幾個什么樣的面?那么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會做嗎?接下來學生練習。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對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四、課堂作業(yè)
基礎訓練。
第4課時 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了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ppt課件 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xiàn)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啟發(fā):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體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怎么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學例4
1、觀察比較
引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個立體,提問:
⑴這三個立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它們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⑶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可能相等嗎?為什么?
2、實驗操作
⑴談話:大家都認為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積乘高。那用什么辦法驗證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提醒: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辦法把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嗎?各小組說出自己的想法,有條件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操作一下。
⑶討論交流: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后能否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引導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結果會怎么樣?
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課件演示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拼成的立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3、推出公式
⑴提問: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
指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樣求圓柱的體積?為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體積公式: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⑶引導用字母公式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 ↓↓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v= sh
三、分層練習,發(fā)散思維,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討論:知道什么條件就一定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了?分別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⑴說一說:這兩個圓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圓柱的體積嗎?
⑵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
⑶對照板演,說說計算過程。
2、做“練一練”第2題。
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該怎么求它的體積呢?引導學生根據(jù)底面周長求出底面積。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六、作業(yè)
練習三第1~3題。
板書: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 ↓↓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v= sh
第5課時:圓柱體積的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練習三第4~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圓柱的體積公式。2.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我們是怎么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的?
3、知道哪些條件,我們就能算出圓柱的體積?
二、基本練習
1、做練習三第4題。
⑴猜猜看,哪個杯子里的飲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個杯子里的飲料多?
2、算出下面各圓柱的體積。
⑴底面積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徑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徑6分米,高8分米
練習并指名板演,然后對照板演說說每題的計算過程。
三、討論實際問題
1、練習三第5題。
說說為什么要從里面量?如果從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怎么知道這個保溫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2、練習三第6題。
怎么算一枚硬幣的體積?
3、練習三第7題。
先估計這兩個圓柱的體積,指出哪一個大,再計算它們的體積,驗證前面的估計。(如有困難,可以動手操作,實踐一下。)
4、練習三第8題。
引導學生思考:根據(jù)底面周長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容積。
5、練習三第9題。
出示一個圓柱形茶杯,討論:要知道它的容積,需要量出什么數(shù)據(jù),怎么量?學生動手測量、計算。
四、作業(yè):基礎訓練。
第6課時 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練習三第10~16題、思考題、動手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解決問題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底面積、側面積、表面積和容積這些概念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
2、提高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運用圓柱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圓柱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一、復習回顧,理清思路。
1、回顧復習。
教師談話:用一句話介紹前面幾節(jié)課學習的關于圓柱的知識。
預設學生回答:圓柱的體積計算;圓柱的特征;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和各種情況。
2、理清思路。
同桌說說計算圓柱體積的步驟,先算出底面積,再算出圓柱的體積;
同桌說說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步驟,先算出底面積和側面積,再算出圓柱的表面積;
3、揭示課題——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練習課。
二、基本練習,形成技能。
1、練習三第10題。
根據(jù)表中的已知分別計算每個圓柱的未知量。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三第11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注意分清3個小問題分別求什么問題。
3、練習三第12題。
引導思考:第1個問題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噸,要從體積入手;第2個問題要弄清楚求的是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4、練習三第13題。
學生讀題,分析題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齊練。評講時注意后進生的輔導。
5、練習三第14題。
⑴出示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⑵討論:塑料薄膜的面積相當于什么?
大棚內(nèi)的空間相當于什么?
⑶分別怎么算?
引導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間有多大,分別求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的一半。
6、練習三第15題。
分析:玲玲把一塊長方體橡皮泥捏成一個圓柱體雖然形狀變了,但什么沒變?(體積)
7、練習三第16題。
提問: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開闊思維。
1、第19頁思考題。
學有余力學生完成。
⑴把圓鋼豎著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這個圓鋼的體積?
⑶這題還可以怎么想?
讓學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體積就是那一部分鋼材的體積。
2、第19頁動手做。
講解測量方法——在容器里放適量的水,把土豆浸沒在水中,測量并記錄相關的數(shù)據(jù),算出土豆的體積。并且提供一張表格,提示應該記錄容器的底面積、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放入土豆后的水面高度以及算出的土豆體積。然后是測量與計算,一邊操作一邊思考應注意什么。如,容器底面積不能直接量得,只能測量底面的半徑、直徑或周長。測量半徑需要確定圓心,測量周長還要計算直徑,一般測量直徑,既容易量,也便于算。又如,測量底面直徑、水面高度都要在容器里面進行,利用容器里面的數(shù)據(jù),算出的才是水的體積、土豆的體積。
四、作業(yè):
基礎訓練
第7課時 圓錐的體積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20~21頁例5及相應的 “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參與實驗,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2.會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間觀念。
4.以小組形式參與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5.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時體積間的倍數(shù)關系。
教學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一套,一些沙或米等。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立體圖形體積的求法?(學生回答時老師出示相應的教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然后板書相應的計算公式。)
2、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推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是把圓柱體轉(zhuǎn)化為長方體來推導的。板書:轉(zhuǎn)化)
3、(出示教具)大家覺得這個圓錐與哪個立體圖形的關系最近呢?(老師比較學生指出的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高。)
4、大家覺得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圓錐的體積可能轉(zhuǎn)化為什么圖形來研究比較簡單呢?能說說自己的理由嗎?
5、它們的體積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二、實驗操作、推導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1、課件出示例5。
(1)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2)讓學生猜想:圖中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們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用學具演示)在空圓錐里裝滿黃沙,然后倒入空圓柱里,看看倒幾次正好裝滿。(用有色水演示也可)從倒的次數(shù)看,你發(fā)現(xiàn)圓錐體積與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得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老師把圓柱里的黃沙倒進圓錐,問:把圓柱內(nèi)的沙往圓錐內(nèi)倒三次倒光,你又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和圓錐都有這樣的關系?教師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圓柱,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錐才是圓柱體積的。
2、教師課件演示
3、學生討論實驗情況,匯報實驗結果。
4、啟發(fā)引導推導出計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 1/3=底面積×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小結:要求圓錐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公式中的底面積乘以高,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乘以1/3 ?
5、教學試一試
(1)出示題目
(2)審題后可讓學生根據(jù)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自己試做。
(3)批改講評。注意些什么問題。
三、發(fā)散練習、鞏固推展。
1、做“練一練”第1、2題。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強調(diào)要乘以1/3 。
2、做練習四第1、2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之后學生反饋。錯的要求說明理由。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錐有怎樣的特征?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練習四第3題。
板書: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 1/3=底面積×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第8課時 圓錐體積的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練習四第4~12題和第23頁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步理解、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能根據(jù)不同的條件計算出圓錐的體積。
2、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進—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體積計算。
(1)提問: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2)口答下列各圓錐的體積。
①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積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2.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圓錐體積的計算,通過練習,還要能應用圓錐體積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新課
組織練習。
1、做“練習四”第4題。
學生獨立計算。
2、做“練習四”第5題。
把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和圓錐體積相互轉(zhuǎn)化,從已知的圓柱體積得出相應的圓錐體積,從已知的圓錐體積得出相應的圓柱體積,繼續(xù)加強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系的理解。
3、做“練習四”第6題。
出示第6題的圖。
引導分析:根據(jù)圖示的各個立體圖形的底面直徑與高,尋找與圓錐體積相等的圓柱,可以從圓錐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1/3,推理出體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如果底面積相等,圓錐的高是圓柱的3倍圓柱的高是圓錐的1/3;如果高相等,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3倍圓柱的底面積是圓錐的1/3。還要注意到,大圓的直徑是小圓的3倍小圓直徑是大圓的1/3,大圓的面積則是小圓的9倍小圓的面積是大圓的1/9。
4、做“練習四”第7題。
(1)提問:圓錐體積最大時與圓柱的關系是什么?(等底等高)
接著讓學生獨立練習。
(2)讓學生自主地提出其他問題,進一步的掌握圓錐和圓柱的關系。
5、做“練習四”第8題。
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6、做“練習四”第9題。
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繞它的兩條高旋轉(zhuǎn)一周形成兩個大小不同的圓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計算。
7、做“練習四”第12題。
出示圓錐形模型,提問:你有什么辦法算山它的體積嗎,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怎樣測量直徑和高。請同學們回去測量你用第115頁圖制作的圓錐,求出它的體積來。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練習了圓錐的體積計算和應用:計算體積需要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沒有告訴底面積,我們要先求半徑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應用圓錐體積計算方法,有時候還可以計算出圓錐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四第10、11題。
2、學有余力學生完成思考題。
第9課時 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nèi)容:
第24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的特點。能判斷一個物體或立體圖形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容積)計算方法,并提高靈活應用計算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進一步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容積)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圓柱和圓錐”這一單元,今天開始復習圓柱和圓錐。(板書課題)通過復習,一方面,要進一步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熟悉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掌握圓柱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包括容積)的汁算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復習特征
1、說出物體名稱。
出示一些圓柱和圓錐的物體和模型,讓學生說一說各是什么形體。
2、復習特征。
(1)同時出示圓柱和圓錐的圖形。
指名學生說出各圖的名稱。(板書:圓柱、圓錐)
(2)提問:誰能拿出圓柱和圓錐,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在圖中板書)圓錐的高怎樣測量,試著量一量你手里圓錐的高。
(3)提問:哪位同學來說說圓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學來說說圓錐有什么特征?
三、復習計算
1、練習與應用第1題。
出示表格,說明要求,讓學生計算,填在表格里。學生口答結果,老師板書填表。
提問:圓柱的表面積怎樣計算的?(板書:圓柱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圓柱的側面積怎樣計算?為什么用底面周長乘以高? 這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的,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到的?(強調(diào)把—個新知識轉(zhuǎn)化成舊知識,得出新的結論)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的?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又是怎樣得到的?這兩題計算過程完全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
2、練習與應用第2題。
提問:壓路機前輪是什么形狀的?前輪滾動一周所形成的面的大小相當于前輪的哪一部分面積?接下來學生獨立完成。
3、練習與應用第3題。
引導思考:水桶底部的鐵箍大約長15.7分米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求做這個水桶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分米就是圓柱水桶的哪些面的面積之和。這個水桶能盛120升水嗎?要拿什么和120升比較?學生自主完成。
4、練習與應用第4題。
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要求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與應用第5~6題。
第10課時 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5~26頁“練習與應用”第7~11題、“探索與實踐”12~14題、評價與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步掌握圓柱、圓錐體積計算方法,溝通已經(jīng)學過的一些形體體積計算之間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溝通已經(jīng)學過的一些形體體積計算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復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這節(jié)課繼續(xù)復習這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表面積、體積計算知識的實際應用。(板書課題)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表面積、體積的汁算方法,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
二、復習體積計算
1、復習公式。
提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板書時出示相應圖形)為什么正方體體積等于邊長a的立方?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這個公式怎樣得到的?圓錐的體積公式是怎樣的?為什么要乘以 ?
2、做復習第7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計算。
三、知識應用復習
我們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可以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1、做練習四第8題。
引導學生把新知與舊知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比較。
2、做練習四第9題。
結合畫圖演示水流的速度就是圓柱的高,每分鐘的高在每秒的基礎上乘以60。
3、做練習四第10題。
提問:用這堆沙子去填長方體的沙坑哪一個量是相等的?(體積)接著學生計算。
4、做練習四第11題。
出示題目:
結合題目和圖形理解長方體紙箱的長、寬、高與每個圓柱體飲料罐相相關數(shù)據(jù)的關系。接下來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要注意后進生的輔導)
5、做練習四第12題。
可以先舉例說明,再概括。
6、做練習四第13題。
提問:要求圓柱體飲料罐的容積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要注意從它的里面測量)
通過計算再與商標紙上標出的容積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什么?加強學生把數(shù)學與生活有效結合起來。
7、做練習四第14題。
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再交流。
8、評價與反思:結合3個方面讓學生自主評價。
9、讓學生了解“你知道嗎?”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復習,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yè) 基礎訓練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二
教材地位:
本單元是在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圓柱與圓錐都是基本的幾何形體,也是生產(chǎn)、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幾何形體。教學圓柱和圓錐擴大了學生認識形體的范圍,增加了形體的知識,有利于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思維正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zhuǎn)變,本單元立體圖形的學習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學具,讓學生觀察、動手、動腦,豐富其表象,訓練形象思維,而本節(jié)的復習課又便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整理、拓展等實踐活動,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對知道的整理提高學生的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能力。在練習、討論、合作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進一步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整理、交流、合作、探究、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特點與特征,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圓柱、圓錐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
難點:通過對知識進行整理,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與概括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復習目標
同學們,我們在《圓柱和圓錐》這一單元中學習了有關圓柱、圓錐的相關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對這些知識做一個系統(tǒng)的整理并運用它們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生自主作業(yè)
讓同學們自主整理本章知識。
(三):兩兩交流、解疑(兵教兵)
同桌之間交流整理成果、相互解答各自的疑惑。
(四)組內(nèi)幫教、組間交流、解疑
小組內(nèi)合作,復習鞏固本單元學習的主要計算公式;組間交流,提出自己學習中的疑惑并相互給予解答。
(五)小組展示,討論、完善,形成基本的知識網(wǎng)絡。
各組選派代表,展示、完善整理成果。
圓柱和圓錐
基本特征 基本公式
圓柱 兩個底面,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一個側面 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 一個底面,
一個側面 體積=底面積×高÷3
〔教師點撥:〕
(1)圓柱的側面怎樣剪展開圖是平行四邊形?
(2)圓柱展開圖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3)說出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遷移運用圓面積推導的轉(zhuǎn)化思想)
(4)回憶說出圓錐體積公式推導的實驗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對知識的整理,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與分析、綜合、概括知識的能力,在小組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質(zhì)疑、辯論的能力。
(六)鞏固應用、互練互測(兵練兵)
1.屏幕呈現(xiàn):一個圓柱體木料,底面直徑20厘米,高30厘米。
(1)根據(jù)已知條件,結合已學圓柱、圓錐的知識,提出問題,看誰的更有創(chuàng)意?(2)學生思考后提出問題。
〔預設問題:〕
①木料的側面積是多少?表面積是多少?
②木料的體積是多少?
③把木料削成一個的圓錐,它的體積是多少?
④……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思考,讓同學們根據(jù)所學知識,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刷”出表面積有關的知識。
〔教師引導:〕針對這一圓木,生活中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求表面積?
〔預設回答:〕給圓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積的時候需要用表面積的知識。
〔教師追問:〕給圓木涂油漆有幾種情況?都發(fā)生在什么條件下?
〔預設回答:〕①如果是柱子時,只刷側面。
②如果是個木樁,只涂一個側面和一個上面。
③如果是個圓木料,可涂整個表面。
〔設計意圖:〕一個“刷”,刷出了與表面積有關的符合實際的有價值的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積。
〔教師引導:〕有同學說可以把圓木切開,求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那同學們說說可以怎樣來切?
〔預設回答:〕
①可以橫切,分兩段切一刀,增加兩個底面大小的面,分三段切兩刀,增加4個底面大小的面,以此類推。
②還可以沿直徑縱切,增加兩個長方形的面,長和圓柱的高相等,寬和直徑相等。
〔課件演示:〕橫切和縱切
〔設計意圖:〕橫切、縱切兩種不同的切法探究,加上課件的演示,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削”出圓錐,討論圓柱與對應圓錐的關系。
〔教師引導:〕除了對圓木“涂”“切”以外,有同學說還可以“削”成一個的圓錐。那怎樣“削”才算是呢?你能用四句話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預設回答:〕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圓柱體積比圓錐體積多2倍,圓錐體積比圓柱體積少三分之二。
〔教師引導:〕如果圓柱和圓錐等底等積,那你能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預設回答:〕圓柱和圓錐等底等積:圓柱高是圓錐高的三分之一,圓錐高是圓柱高的3倍。
〔教師引導:〕如果圓柱和圓錐等高等積,那你能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預設回答:〕圓柱和圓錐等高等積:圓柱底是圓錐底的三分之一,圓錐底是圓柱底的3倍。
〔設計意圖:〕將圓柱削成一個圓錐,讓同學們討論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便于進一步理解兩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挖”出容積。
〔教師引導:〕我們還可以對圓木如何加工呢?
〔預設回答:〕可以挖成一個木桶,求求它的容積,內(nèi)外涂清漆,求涂漆的面積是多少。
〔教師追問:〕容積和體積有何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設計意圖:〕“挖”出容積,將容積和體積加以何聯(lián)系和區(qū)別,木桶的內(nèi)外都涂上清漆,與前面的涂漆問題加以聯(lián)系和區(qū)分,學生的空間觀念得以進一步的發(fā)展。
(七)聯(lián)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學校要修建一個圓形水池,池內(nèi)安裝噴泉,水池直徑5米,深1.5米。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預設問題:〕
①水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②挖這個水池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③如果給水池貼瓷磚,貼瓷磚的面積是多少?
④水池裝滿水,能裝多少立方米?
〔教師提問:〕
⑤如果給水池接一圈水管,并4米安裝一個噴頭,需要按幾個?
⑥池內(nèi)如果注入1.2米深的水,那將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教師追問:〕每一個問題都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識?
〔設計意圖:〕一個水池問題,讓同學們再一次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問題解決中,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八)課堂小結:同學們暢所欲言,談收獲和感受。
附:板書設計
圓柱和圓錐
基本特征 基本公式
圓柱 兩個底面,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一個側面 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 一個底面,
一個側面 體積=底面積×高÷3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三
單元總目標:
1、認識圓柱、圓錐的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2、理解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體積的意義。會推導表面積、側面積、體積的公式,認識進一法取近似值,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3、掌握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以及空間觀念。
5、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考能力,有條理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重點: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單元難點:
(1)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
(2)圓柱體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
(2)利用圓柱體、圓錐體等底等高條件下的關系解有關復雜應用題。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充分運用直觀教具,進行割拼演示、實驗,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推導出計算公式和有關概念。
單元難點的剖析:
(1)表現(xiàn)為:學生難于想到把一圓柱體的立體圖形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來研究。怎樣把它轉(zhuǎn)化。
原因:圓柱體和長方體在表面看來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并且學生還很難由圓與圓柱的聯(lián)系,而想到圓能轉(zhuǎn)化成長方形來研究,圓柱就可以轉(zhuǎn)化成長方體來研究。
解決策略:首先回憶研究圓的面積計算時把圓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如何剪拼成了這個學過的圖形?借助多媒體課件把一個個完全一樣的圓形堆成一個圓柱體,通過這個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進行猜想:圓柱體能剪拼成什么圖形,請學生試試看。
(2)表現(xiàn)為:對圓柱體的側面積公式容易獲得,但學生對已知r或d求側面積的問題,學生轉(zhuǎn)不過,容易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而對表面積的計算,由于表面積公式中涉及的公式較多,學生往往不小心就弄混公式。
(3)表現(xiàn)為: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會用錯公式,如:求側面積的求成了表面積,求體積的求成了表面積等。
原因:學生可能對概念、公式記憶較熟,但在具體的問題環(huán)境下用錯公式。主要還是學生對概念的感知不夠。
解決策略:
(1)為新課教學做好準備,充分復習好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借助實物多讓學生感知概念的意義,不能死記硬背,要能用自己話說清楚。特別對中下生應多結合實物或圖形指出問題要求的部分。
(3)公式一定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到推導過程中,不能把公式直接交給學生。
(4)學生自備圓柱體形狀的物體,每節(jié)課的新課鋪墊、例題教學、或是練習講評都借助于具體的實物,讓學生一邊口述、一邊指著實物來說,加強感知。
單元策略:基于本單元是研究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教學中主要采用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等直觀手段輔助教學。多讓學生參與獲得公式或經(jīng)驗。如:圓柱體展開圖的特征、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及圓錐體的體積計算。
錯例的估計和采集:概念辨析題:(1)一只鐵皮水桶能裝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2)做一只圓柱體的油桶,至少用多少鐵皮,是求油桶的(3)做一節(jié)鐵皮水管,要多少鐵皮是求水管的(4)給個圓柱體的花瓶包裝在盒子里,需用多大的盒子是求花瓶的
分析及策略:這些屬于概念不清的問題,因為這些知識點本身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所以易混,因此教學中重點在新授中注意讓學生多體驗、多感受。還要在綜合練習中加強對比,溝通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解決問題:(1)一個圓錐形的沙堆,底面直徑是2米,高是0.5米,如果每立方米是800千克,這堆沙子一共多少千克?寫出基本關系式再解答
(2)有一個禮堂內(nèi)有8根直徑是50厘米、高5米的圓柱形的柱子,用了8千克的紅色油漆粉刷,每平方米需用多少油漆?寫出基本關系再解答
分析及策略:此類型的錯誤主要是公式用錯,原因還是對概念不清,解題思路不明,因此,教學中在保證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多讓學生講思路、強調(diào)解答步驟的書寫要有條理。
有關圓柱體和圓錐體的混合題:(1)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圓錐體的體積是圓柱體的體積的,圓柱體體積比圓錐體體積多,圓錐體積比圓柱體少。
(2)一個圓柱體積是96立方厘米,與它等底等底高的圓錐體積是立方厘米,圓錐體積比圓柱體積少立方厘米。
(3)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等底等高,它們體積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圓柱體積比圓錐大立方分米。
分析及策略:此類型題的錯因主要是對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還只是一個圓錐體積公式的獲得過程,是停在表面上的認識,并沒有真正通過實驗過程對兩者在一定條件下的關系弄清楚。因此這個推導過程中應讓學生把兩種幾何體的體積關系,能反說、正說、比多少等都能說清。
練習題的分析:重點講解的題目:39頁第10題(重點說明生活中常說的圓柱體的長也就是數(shù)學意義上的圓柱體的高)。40頁的13題(體積公式與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即利用底面積一定時體積和高成正比例的關系來確定兩個圓柱體體積的比,求出第二個圓柱體的體積,最后求出它們的差。)45頁的第6題(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了解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第8題(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11題(由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1:3,那么現(xiàn)在它們的比是1:6,底是相等的那說明圓柱的高是圓錐高的2倍,于是圓柱的高是9.6。實際上是圓錐與圓柱體積關系的靈活應用。)
課時安排:1、圓柱的認識31頁至33頁及例1
2、圓柱的表面積33頁例2--例3
3、圓柱的體積公式的推導36頁例4及補充一道已知r求v的例題。
4、認識圓柱的容積37頁例5
5、圓柱有關公式的對比練習39頁8、9(增加不同位置類型的圓柱體)39頁7、10
6、圓錐的認識41頁
7、圓錐的體積公式的推導42頁至43頁例1
8、圓錐體積的應用43頁例2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四
1、圓柱
(1)圓柱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具準備:學生準備圓柱,師自制圓柱體側面展開紙,一張長方形紙。切好的圓柱形蘿卜,水果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1)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2)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3)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①裝滿牙簽的塑料盒,問:這些牙簽是圓柱的高嗎?假如牙簽細一些,再細一些,能裝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對圓柱的高,你想說些什么?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對這數(shù)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上的圓柱體閃爍邊上的一條高.也可以用筆筒來教學圓柱的高。
4.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2)尋求發(fā)現(xiàn).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學生再觀察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zhuǎn)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②想一想:當圓柱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指出圓柱體的底面,側面和高。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2題找出圓柱體。
3.15頁第3題,想一想,折一折,能得到什么圖形。
3.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一課三練p15的1、2題。
(2)圓柱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學生說出圓柱的特征.
2.口頭回答下面問題.(刪掉)
(1)一個圓形花池,直徑是5米,周長是多少?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 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二、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
(3)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jù)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七第5題
(1)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教師行間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中的錯誤,并及時糾正。
(3)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4.教學例4
(1)出示例3。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2)求的是廚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3)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數(shù)是否計算正確。(做完后,集體訂正。指名學生回答自己在計算時,最后的得數(shù)是怎樣取得的。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① 側面積: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積: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積: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結:
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 練習七第6題
3.一臺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體,輪寬2米,直徑1.2米。前輪轉(zhuǎn)動一周,壓路機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廣告公司制作了一個底面直徑是1.5米高2.5米的圓柱形燈箱。它的側面最多可以張貼多大面積的海報?
5修建一個圓柱形沼氣池,底面直徑是3米,深2米。在池的內(nèi)壁與下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以解決問題為主線,給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舞臺。讓學生動手操作,經(jīng)歷立立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展--合--展”的轉(zhuǎn)化過程,體會到“化曲為直”的思想在數(shù)學中的應用。練習注重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問題不有死用數(shù)學公式來解決,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解答,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nèi)容:p19-20頁例5、例6及補充例題,完成“做一做”及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和容積。
2、初步學會用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轉(zhuǎn)化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么?正方體呢?(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tǒng)一公式“底面積×高”,即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拿出一個圓柱形物體,指名學生指出圓柱的底面、高、側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刪掉)
3、復習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把圓等分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找出圓和所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再利用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導出求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師小結: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是利用轉(zhuǎn)化的思想把一個曲面圖形轉(zhuǎn)化成以前學的長方形,今天我們學習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也要運用轉(zhuǎn)化的思想同學們猜猜會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
二、新課
1、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1)用將圓轉(zhuǎn)化成長方形來求出圓的面積的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沿著圓柱底面的扇形和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塊,把它們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的立體圖形——演示)
(2)由于我們分的不夠細,所以看起來還不太像長方體;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了。(演示將圓柱細分,拼成一個長方體)
反復播放這個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在變化的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長方體和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體積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說演示過程,總結推倒公式。
(3)通過觀察,使學生明確: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2、教學補充例題(刪掉)
(1)出示補充例題: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指名學生分別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據(jù)公式直接計算?
③ 計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計算時既要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還要注意要先統(tǒng)一計量單位)
(3)出示下面幾種解答方案,讓學生判斷哪個是正確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體積是0.0105立方米。
先讓學生思考,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哪個是正確的解答,并比較一下哪一種解答更簡單.對不正確的第①、③種解答要說說錯在什么地方.(刪掉)
(4)做第20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出示一組習題:
1一個圓柱的半徑4厘米,高3厘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個圓柱的直徑12厘米,高3厘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個圓柱的周長12.56厘米,高3厘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導思考:如果已知圓柱底面半徑,直徑,和底面周長和高,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4、教學例6
(1)出示例,并讓學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應先知道杯子的容積)(刪掉)
(1)學生嘗試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積:3.14×(8÷2)2=3.14×42=3.14×16=50.24(c2)
② 杯子的容積:50.24×10=502.4(c3)=502.4(l)
(2)學生見解例題,師補充
三、鞏固練習
1.一個圓柱形水桶底面直徑是56厘米,高87厘米,水桶裝多少水?
2.一個圓柱的體積是80立方厘米,底面積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個圓柱形糧囤,從里面量得底面半徑是1.5米,高是2米。如果每立方米約中750千克,這個糧囤能裝多少噸玉米?
4鋼管的長80厘米,外直徑10厘米,內(nèi)直徑8厘米,求它的體積。
板書: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或v=πr2h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積:3.14×(8÷2)2=3.14×42=3.14×16=50.24(c2)
② 杯子的容積:50.24×10=502.4(c3)=502.4(l)
教學反思: 以舊引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直觀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利用“轉(zhuǎn)化思想”的方法把圓柱轉(zhuǎn)化成近似的長方體,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推導出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觀察中理解,在比較中歸納,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圓 錐
(1)圓錐的認識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p23-26的內(nèi)容,p24“做一做”,完成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jù)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2、通過動手制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教具準備:每人一個圓錐,師準備一個大的圓錐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圓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 (直觀感受觀察討論匯報)
(1)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 (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強調(diào)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測量)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nèi)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補充習題:
1出示一組圖形,辨認指出哪些是圓錐。
2出示一組圖形,指出哪個是圓錐的高。
3出示一組組合圖形,指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四、總結
關于圓錐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
教學反思:觀察,,感知中認識并掌握圓錐的特點,經(jīng)歷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的過程,加深了對圓錐高的認識。在旋轉(zhuǎn),對比圓柱和圓錐的過程中,加深對圓錐特點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2)圓錐的體積
教學內(nèi)容: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目的:
通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通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每生準備一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模具,大米,水,沙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組織學生實驗分組合作學習: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教師讓學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
學生敘述實驗過程并總結結論,得出計算公式
板書:圓錐的體積= 1/3×圓柱的體積=1/3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1/3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4、教學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shù)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①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③ 求出這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① 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多少?
② 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
③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填空:
1、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
2、等底等高的圓錐體是圓柱體體積的( ),圓柱體是圓錐體體積的( )。
3、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3立方厘米,圓柱體的體積是( )。
4、體積和底面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 )。
5、體積和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錐底面積15平方厘米,圓柱底面積是( )。
6、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比圓錐的體積大( )。
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1/3.
3、圓錐體、正方體、長方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4、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且底面積相等,那么他們的體積相等。
補充習題:
1一堆煤成圓錐形,底面半徑是1.5米,高是1.1米。這堆煤的體積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重約1.4噸,這堆煤有多少噸?
2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沙在10米寬的公路上鋪2厘米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3.一堆圓錐形的煤體積是12立方米,底面積是6平方米,高是多少?
4.在一個底面半徑是10c的圓柱形水桶中裝有水,把一 個底面半徑為5c的圓錐形鐵錘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了1c,試問鐵錘的高是多少?
5.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24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教學反思: 從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來看,主要是構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這一概念的認識,而這一認識的形成,靠文字和觀摩演示都是蒼白無力的,它需要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要,全身心的體驗,使學生在實驗中對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進行對比和反思,悟出等底等高的必要性,從而明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的具體含義。
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nèi)容:p29頁第1-3題,完成練習五。
教學目標:
1、復習,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知識,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征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掌握圓柱表面積、體積,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
2、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圓柱、圓錐的特征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圓柱與圓錐的特征
1、圓柱的特征
(1)教師出示畫有形狀、大小以及擺放位置不同的幾個圓柱的幻燈片.指名讓學生回答:這些圖形叫什么圖形?(圓柱)有什么特點?
(圓柱是立體圖形,圓柱有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有無數(shù)條高。)
2.圓錐的特征
(1)圓錐有哪幾個部分?有什么特點?
(是立體圖形,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只有一條高。)
(2)做第29頁第1題
二、圓柱的表面積
(1)出示畫有圓柱的表面展開圖的投影片.先讓學生觀察,然后讓學生回答:
圓柱的側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狀的?
(長方形或正方形)
圓柱的側面積怎樣計算?
(底面的周長×高)
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因為: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長,高=長方形的寬)
(2)表面積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3)第29頁第2題中求圓柱表面積的部分。
三、圓柱和圓錐的體積
1、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
(底面積×高)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把圓柱切割開,拼成近似的長方體,使圓柱體的體積轉(zhuǎn)化為長方體的體積。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推出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圓柱體的體積計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用底面積×高,再除以3)計算圓錐體積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1/3 sh)這個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到的?(通過實驗得到的,圓錐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
3、做第29頁第2題
4、學生獨立完成第29頁第3題。(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裝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區(qū)分清所求的是圓柱的表面積或體積時再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五的第1題。(學生獨立判斷,并畫出高,小組討論訂正)
2、做練習五的第2題。
(1)學生審題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紙是求圓柱的什么?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于課堂練習本上。
3、做練習五第5題。(可建議學生用方程解答)
一個圓錐形沙堆,度面積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這堆沙在10米寬的公路上鋪2米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4.有塊正方形的木料,它的棱長是4分米,把這塊木料加工成一個最大的圓柱,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若加工成最大的圓錐呢,它的體積又是多少立方分米呢?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fā)現(xiàn)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資源:
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先指名學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fā)現(xiàn)。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 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 1個曲面
高 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shù)據(jù),多量幾條,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
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shù)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 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shù)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 1個 圓形
側面 1個 曲面
高 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nèi)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10頁練一練。
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是圓錐?為什么?
2.練習二第1題。
結合圖形指出圓柱、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3.練習二第1題。
“連一連”。學生自主連線,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六
一、指導思想
堅持按照學校要求,遵從課程標準和教學規(guī)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全面發(fā)展,要在班級教師和學生的協(xié)作配合下順利的完成本期的教學工作。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是一個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有47人,學生的基礎差異較大。在上期教學中,學生整體成績不錯。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太好,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學習氛圍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目標及措施
在本期的思品教學中,針對上面的情況,我決定首先在班上選好小組長。利用班干部來管理好小組長,小組長又管理其他成員。要求當天上的內(nèi)容當天必須完成作業(yè),并能夠背誦。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多開展一些活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通過實踐活動,產(chǎn)生興趣,掌握技能,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教育學生有正確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要求學生有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四、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共有13課,我準備每周上一課,一課用一個課時上,其它幾周用做開展實踐活動和復習。
我希望通過本期的學習,學生的思想有所提高,并且在學習和生活上有所表現(xiàn),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七
一、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獨立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yǎng)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
3積累詠月的詩詞。
二、教學設計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wǎng)絡收集關于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的詩詞佳句。組長記錄有價值的賞析,綜合成一篇賞析短文,全班交流。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誦明月之詞,歌窈窕之章”這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們將通過《十五夜望月》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二) 簡介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
王建,字仲初,許州人,唐代宗大歷十年進士,曾任昭應縣丞,渭南尉。穆宗長慶初,由太府寺丞轉(zhuǎn)秘書郎。大和中出為陜州司馬,后歸居咸陽原上。一生困頓,晚景尤其凄涼。早年以宮詞著稱,中年后,詩風轉(zhuǎn)變,其樂府詩多方面地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統(tǒng)治階級的暴行。語言通俗明晰,凝練精悍,風格簡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體。
(三)學生朗讀比賽,教師講述
在唐代詠月的篇章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lián)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非常委婉動人。
(四)齊讀:整體感知
《十五夜望月》前兩句寫了哪些景?后兩句寫望月思親,抒了什么情?
庭院、月光、鴉鵲、露水、桂花樹。后兩句凝望,抒發(fā)了入骨相思之情。
(五)重點詞句感悟:地白、樹棲鴉、無聲、濕桂花、落等詞表達的意境。
教案設計98頁
(六)作者采用的正面抒情的方式嗎?
參考資料205頁
(七) 學生上黑板寫“明月之詩”且賞析。
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樓新月、水中望月等。學生對詩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聯(lián)想進行賞析。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八
一、感情導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瑯瑯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shù)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chuàng)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 學習古詩前,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學習的方法。
2、 出示學法:
(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采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diào)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于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三、新授
1、 知詩人,解詩題。
(1) 齊讀詩題。
(2) 根據(jù)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zhì)疑。
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 范讀詩文。
(4) 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2、 解字詞,悟詩意。
(1) 回憶學習方法。(拆、釋、理、補連)
(2) 自學一~四行詩句。
a學生用“拆、釋、理、補連”的方法進行自學。
b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c質(zhì)疑。
(3) 反復誦讀加深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畫面。
(4) 感情誦讀,小組讀、賽讀、評讀。
(5) 遷移學法,自學五、六行詩句。
a小組交流自學。
b學生匯報。
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說說抓住哪些關鍵詞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xiàn)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讀五、六行詩句。(賽讀、評度、小組讀)
3、 連句意、明詩意。
(1) 邊誦讀,邊把詩句意思串聯(lián)起來。
(2)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意。
4、 想詩境、悟詩情。
反復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5、 誦詩文、入意境。
6、 感情背誦。
三、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九
教養(yǎng)目標:
1、理解詩意,能說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2、能感情朗誦,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育目標:
1、感受詩人的情感,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2、感受詩人對偉母愛的歌頌,陶冶純潔高尚的情感。
發(fā)展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學習古詩的能力,培養(yǎng)記憶能力。
2、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聽說的能力。
重點:學習古詩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通過讀懂詩句,體會作者對母愛的頌揚,并結合生活實際談母愛。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情導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瑯瑯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shù)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chuàng)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學習古詩前,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學習的方法。
2、出示學法:
(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采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diào)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于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三、新授
1、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根據(jù)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zhì)疑。
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范讀詩文。
(4)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2、解字詞,悟詩意。
(1)回憶學習方法。(拆、釋、理、補連)
(2)自學一~四行詩句。
a學生用“拆、釋、理、補連”的方法進行自學。
b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c質(zhì)疑。
(3)反復誦讀加深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畫面。
(4)感情誦讀,小組讀、賽讀、評讀。
(5)遷移學法,自學五、六行詩句。
a小組交流自學。
b學生匯報。
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說說抓住哪些關鍵詞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xiàn)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讀五、六行詩句。(賽讀、評度、小組讀)
3、連句意、明詩意。
(1)邊誦讀,邊把詩句意思串聯(lián)起來。
(2)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意。
4、想詩境、悟詩情。
反復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5、誦詩文、入意境。
6、感情背誦。
三、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板書:
游子吟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會寫“懼、凄”等14個字,會寫“航海、荒島”等46個詞語。
2.默讀梗概,說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提煉小標題。
3.關注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jié),體會并學習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4.激發(fā)閱讀原著的興趣。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設想有一天你身處這樣的困境:黃沙漫漫,無邊無垠。你一個人被困沙漠之中,頭上是炎炎烈日,腳下是如焚熱沙。你和駱駝茫然地前行著,而你的水,只夠用兩天了……你該怎么辦?
2.出示作品《魯濱遜漂流記》,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荒島求生的人物——魯濱遜。
3.簡介作品,激發(fā)閱讀原著的興趣。
18世紀,歐洲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之筆,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的。蘇格蘭水手塞爾柯克在海上與船長發(fā)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塞爾柯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形象,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jīng)發(fā)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huán)畫。
二、認讀生字詞,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木筏(fá)畜(xù)養(yǎng)
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宴、籍、聊、貸”4個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默讀梗概部分,說一說,這部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自由交流)
2.小組內(nèi)交流,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來。
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閱讀,我們知道這部小說主要寫了流落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下來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交流)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導入新課:魯濱遜在荒島上創(chuàng)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有冒險精神、堅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斷、勇于進取……)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瀏覽精彩片段,說一說在表達上它與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稱描寫“我”流落荒島后的所見所聞和所想所做,其中運用了大量細膩逼真的心理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第一人稱敘述角度的好處是使小說情境顯得更為真切,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精彩片段十分詳盡地描寫了魯濱遜的心理活動,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效果,令人讀起來興味盎然。)
2.默讀節(jié)選片段,說一說,魯濱遜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又是怎么解決的?(自由交流)
3.抓住精彩句子來體會。
(1)他(魯濱遜)給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魯濱遜救下野人的時間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給野人取名“星期五”。這個名字,與魯濱遜一貫對時間的重視是有關的。在原著中,有很多關于時間的記錄,他記得是“9月30日”來到海島,上島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木桿上刻痕來記錄年月日……所以給野人用時間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2)我現(xiàn)在處在一個……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聞的。
這句話正是魯濱遜孤島生活的寫照。他所要過的生活是從未聽說過的,他的心情是憂郁和寂寞的。一個人置身于孤島,魯濱遜面對的困難除了吃穿住等物質(zhì)方面的窘迫,還有精神上的孤寂和絕望。如何戰(zhàn)勝心靈上的憂郁和孤獨,是他在島上活下去的關鍵。
(3)我不稀罕它可以給我弄來的任何東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卻辦不到。
魯濱遜這樣說,是他極度寂寞的表現(xiàn)。人是需要交流的,由于這種想法太強烈,所以希望身邊的狗也能開口說話。
(4)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
這句話要結合前文魯濱遜把流落荒島的“幸(好處)”和“不幸(壞處)”排列出來來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島,艱險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極的東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應該心存感激。這句話是魯濱遜“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
(5)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jīng)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這句話是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xiàn)。他之所以能在荒島上生活28年,跟他這種生活態(tài)度有密切的關系。他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xiàn)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從而內(nèi)心得到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種面對困境、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精神,對于處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4.感悟精神。
(1)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魯濱遜精神”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讀一讀。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魯濱遜心態(tài)的變化。(出示“我”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
(3)結合整個片段內(nèi)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的句式來說一句話。
(4)出示并齊讀:“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jīng)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p>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你一定有所感悟吧?那么,你想對魯濱遜說些什么呢?你又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2.課外拓展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或《世界名著歷險故事大觀》。
板書設計
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
梗概: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獲救回國
感悟:在困境中,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
慰自己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去關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艱難和挫折,這對他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響,以此來體會主人公在逆境中奮起的崇高品質(zhì)。
2.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抓住關鍵的中心問題探討交流,讀懂片段的內(nèi)容,在對主人公特點的逐步認識中完成學習任務,升華情感,在暢談個人見解的過程中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既形成獨到的認識,又達成集體的共識。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十一
一、指導思想:
1、貫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思想及具體目標,全面完整地體現(xiàn)《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要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的課程目標。
2、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地方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3、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采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多種學習活動、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策略。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學習興趣、實際接受能力以及所處的地域特點,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社會現(xiàn)象入手,以他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整合學習內(nèi)容,力求使學生感到親切、真實。
2、教材體現(xiàn)了較強的綜合性
依據(jù)邏輯關系,經(jīng)過有機的整合,豐富和擴大了教學內(nèi)容,突出了綜合學習的特點。此外,教材還特別關注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將目前社會上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作為課程內(nèi)容,加強了與學生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學習活動的聯(lián)系。
3、教材圍繞一個中心主題構建學習單元
主題設計貫徹面向?qū)W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原則,選擇了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現(xiàn)實題材,從學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中選取為學生所關注的問題。 每一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
4、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新穎獨特
本套教材的編排方式新穎,通過大量富有真實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圖,在潛移默化間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說教,有助于兒童親近和理解社會,發(fā)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種呈現(xiàn)方式,既能夠滿足教師自主開發(fā)教材的需要,又能夠滿足學生實現(xiàn)多樣化學習的需要。
三、教學措施:
由于品德與社會課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課程對學生的教育要回歸生活,重視生活的價值。整個課程的時間坐標應該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程,課程的空間坐標應該是整個社會存在。 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空間就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上,要從多方面加強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以各種恰當?shù)姆绞?,與社會生活廣泛地接觸。社會課必須是開放的,教學上不能滿足于照本宣科,要幫助學生將他們的視野投射到社會生活的廣闊范圍,將他們思維的領域伸展到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為此應該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各種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中,盡量將教學與學校、少先隊組織的活動結合,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安排結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結合起來進行。
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 反復誦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在誦讀中理解詩句含義與全詩大意。
2、 感受詩中蘊含的愛國情懷。
3、自主合作探究,互動交流。
【教學重點】
結合寫作背景,理解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背誦默寫全詩,能夠運用詩中的愛國名句。
【教學難點】
解讀詩中“零丁”的多層意思,拓寬閱讀視野。
【教學安排】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初讀,感知大概的詩意。
(學生熟讀三遍。教師糾正節(jié)奏不妥之處。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提問:你們覺得整首詩屬于哪一種感情基調(diào)的?學生回答。教師點撥:“零丁”多指人的心情或處境。題目中“零丁”又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整體意思——文天祥路過零丁洋。此時的文天祥為何會在零丁洋呢?——學生結合注釋會回答“不是”,作者此時被元軍俘獲,是作為俘虜押解路過零丁洋的。
二、了解詩人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弄清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由此可見,此時的文天祥成為階下囚,心情自然是零丁的、痛苦的。詩是在這樣的境遇中創(chuàng)作的。那么這首詩該用怎樣的感情,語調(diào)去讀呢?——應該讀出無比沉痛的感情,一種深深的悲涼,一種孤苦伶仃。同時,本詩的感情有些復雜,比如詩的尾聯(lián)不同前面,蘊含一種高亢激昂的感情,不再有“零丁”之感了。
二、分析詩句內(nèi)涵,明確詩歌主旨。
1、學生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全詩,教師點評。
【今譯參考】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2、理解分析詩句含義。
(1)首聯(lián):回顧個人和國家兩件大事。文天祥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參加科舉,進而踏入仕途。 他與元軍苦戰(zhàn)四年,并未能挽救南宋滅亡的命運。此時,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敵手,自己也兵敗被俘。眼看大勢已去,詩人不禁悲從中來。
(2)頷聯(lián):運用比喻的修辭。從國勢上看,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軍的攻逼之下覆亡在即,一如風中柳絮。自己也是一生坎坷,當初做官曾因得罪權貴而屢被罷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敗。如今部下將士犧牲殆盡,親人被元軍俘獲,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敵手,一如風雨吹打的浮萍,無所依托。
(3)頸聯(lián):前一句是追憶過去。后一句是慨嘆眼前。詩人將地名與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巧妙地用在詩句當中,仿佛這兩個地方就是詩人的寫照,也有了與詩人一樣的感情。用語雙關。
(4).尾聯(lián):他視死如歸,舍生取義,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有著不屈的精神與氣魄。
總結:悲傷,悲痛,悲憤,悲壯,舍生取義——再讀詩歌。
3、把握詩的主旨
師:一個“零丁”牽出文天祥的惶恐路,更道出了文天祥的零丁情,究竟是怎樣的惶恐路,又是怎樣的零丁情呢。在這首詩中文天祥到底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呢,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我們了解了文天祥的惶恐路和零丁情。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也不禁為之動容。
三、拓展閱讀:文天祥的《正氣歌》序言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shù)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贡藲庥衅?,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參考譯文】
我被囚禁在北國的都城,住在一間土屋內(nèi)。土屋有八尺寬,大約四尋深。有一道單扇門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臟又矮,又濕又暗。碰到這夏天,各種氣味都匯聚在一起:雨水從四面流進來,甚至漂起床、幾,這時屋子里都是水氣;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陽光,蒸熏惡臭,這時屋子里都是土氣;突然天晴暴熱,四處的風道又被堵塞,這時屋子里都是日氣;有人在屋檐下燒柴火做飯,助長了炎熱的肆虐,這時屋子里都是火氣;倉庫里儲藏了很多腐爛的糧食,陣陣霉味逼人,這時屋子里都是霉爛的米氣;關在這里的人多,擁擠雜亂,到處散發(fā)著腥臊汗臭,這時屋子里都是人氣;又是糞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種各樣的惡臭一起散發(fā),這時屋子里都是穢氣。這么多的氣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墒俏乙蕴撊醯纳碜釉谶@樣壞的環(huán)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經(jīng)兩年了,卻沒有什么病。這大概是因為
三、教師總結:同學們,“零丁”是一種境遇,他可以讓人困惑,可以讓人麻木,可以讓人消沉,但“零丁”更是一種使人涅槃的動力。正如文天祥在獄中所作的《正氣歌》所說的“天地之間有正氣”同時化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一個具有“正能量”的人。
五、課堂背誦默寫這首詩。
六、布置練習作業(yè):見藍色習題。
七、板書設計:見涂紅字樣
八、教學反思
1.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 ,漢族,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原名云孫,字履善,又字宋瑞?!哆^零丁洋》選自 。這首詩是宋帝趙禹祥興二年(1279),文天祥在五坡嶺(在廣東省海豐縣北)兵敗被俘后囚禁時寫的。
2.《過零丁洋》詩中語意雙關的“天然妙對”是: , 。
“惶恐”“零丁”用于雙關,有兩層含義,
一指 , 二是 和 。
詩句的意是: , 。
3.《過零丁洋》詩中表達詩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的句子是: ,
。這兩句詩慷慨激昂,采用 的方式 ,表明詩人 的決心,崇高的 和 的愛國情懷。
4.《過零丁洋》詩中借用 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國家多難、個人浮沉的詩是: ,
。特點是:以形象的比喻描寫 。詩句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離破碎,像那被風吹散的柳絮; , 。
這兩句連用,暗示
5.這首七律詩的首聯(lián)寫了作者個人和國家有關的哪兩件大事? (1)
(2)
6.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舉二例說明:
答:
(1)人物 事跡
(2)人物 事跡
7.“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中“一經(jīng)”指的是
汗青:指。(古代用竹簡書寫,先把青竹簡用火烤干水分,以便書寫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 。
干戈:泛指 。
【參考答案】
1.南宋時期愛國詩人 《文山先生全集》2.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地名, 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追憶過去,表示自己對當時艱難時局的憂懼不安;感慨眼前,說自己不幸戰(zhàn)敗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民族氣節(jié) 為國獻身 4.比喻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國家和個人的命運 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 5.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步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元已度過四年。 6,人物有 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等,事例: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慨。 7.儒家經(jīng)典 史冊 赤誠的心 兵器
附加題:(一)必做題
1、從本詩所寫的內(nèi)容來看,這首詩屬于()
a、狀物詩 b、述志詩 c、敘事詩 d、寫景詩
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運用了 修辭手法,它的作用是
。
3、利用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來抒寫詩人憂慮不安心情的句子是 ,
;以激勵人心的議論表現(xiàn)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的詩句是 , 。
4、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
a、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科舉入仕和大戰(zhàn)告捷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余。
b、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xù)敘寫事態(tài)的發(fā)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lián)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詩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自己遭難而顫栗的痛苦心靈。
d、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xiàn)出獨特的崇高美。
5、簡要說說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二)選做題
6、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
7、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8、寫一段課后反思:(只有會反思的人,才能在學海中暢游!)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6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