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種指導教師教學行為的工具,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在編寫教案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教案是教師為了教學目標而編寫的一種詳細的教學計劃,它可以幫助教師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對所教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備,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供廣大教師參考借鑒,希望能給教師們提供一些靈感。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一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能用優(yōu)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3、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表演實踐活動,感受集體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二
一、知道國旗、國歌是祖國的象征,能夠以崇敬的心情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能按圖格拍擊節(jié)奏、編創(chuàng)節(jié)奏、傳遞節(jié)奏。
教學內容。
一、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聆聽《頌祖國》。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四、學唱與表演《國旗國旗真美麗》、《同唱一首歌》。
教材分析。
一、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又叫《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寫于1953年。本歌為當時進步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調會議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器樂曲《頌祖國》。
頌祖國》這首器樂曲是根據維吾爾族的一首兒童歌曲的旋律改編而成的。樂曲的旋律活潑、歡快、流暢上口,其節(jié)奏緊湊、舞蹈性強。樂聲響起,我們仿佛置身著節(jié)日盛裝、熱情洋溢的維吾爾族人民之中,邊歌邊舞,同聲歌頌偉大的祖國。
三、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這是一段體的兒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暢、親切。歌詞簡潔,多為一字一音,簡單易唱。抒發(fā)了孩子們贊美與喜愛國旗的真摯情感。
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創(chuàng)作歌曲,三四拍,宮調式,四樂句一段體結構。
第一課時。
一、知道國旗、國歌是祖國的象征,能夠以崇敬的心情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能用親切的聲音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能在歌唱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能按圖編創(chuàng)節(jié)奏。
教學內容。
一、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難點:編創(chuàng)節(jié)奏。
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
2、生聽音樂做律動。
二、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小朋友回答)。
師總結:我們在聽國歌的時候應肅立,敬隊禮或行注目禮,神情專注而莊重,表現(xiàn)對祖國的熱愛。
2、初聽。聽后,說一說,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再聽時,要求小朋友不可以說話,不能動,要認真專注的聽。培養(yǎng)學生聽國歌時應專注而莊重。
三、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1、小朋友知道我們國家的國旗上有什么圖案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
2、聽范唱或錄音。
要求小朋友在聽時可拍手。再聽錄音時可要求學生拍手、拍腿。
可先看老師示范。再讓小朋友做。
3、按節(jié)奏念歌詞。
4、跟琴唱歌詞。唱熟之后再讓學生邊拍手邊唱。
5、編創(chuàng)與活動:第一拍(強拍),第二拍(弱拍)拍腿,邊唱邊拍,拍得要自然,拍腿不要用力,感受歌曲的節(jié)拍。
6、演唱歌曲要注意音量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后兩句要唱得更為親切、自然,尤其是“親親您”要唱得輕而有彈性。
四、課堂小結:通過欣賞《國歌》,培養(yǎng)學生在聽《國歌》時應肅立,敬隊禮或行注目禮,神情專注而莊重,表現(xiàn)對祖國的熱愛。
課后反思:我們國家的國旗上有四顆小星星,一顆大星星。這五顆星星用的是黃色的。為什么用黃色的,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黃色人種的膚色特征。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和象征,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她由紅色作底,四顆金黃色的小星環(huán)繞著一顆大星。在這而國旗上,凝聚了千千萬萬革命者的愿望、信仰和追求,傾注了中國億萬人民對祖國、對民族的深情。
第二課時。
一、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能在歌唱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能按圖格拍擊節(jié)奏、編創(chuàng)節(jié)奏、傳遞節(jié)奏。
教學內容。
一、聽《頌祖國》。
二、唱《同唱一首歌》。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重點:學唱和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教學難點:進行編創(chuàng)節(jié)奏和傳遞節(jié)奏。
教學過程。
一、學生聽音樂走進教室。
二、聽音樂做拍手的律動。
三、復習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1、還是要求小朋友不要唱的太響,音量要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后兩句要唱得更為親切、自然,尤其是“親親您”要唱得輕而有彈性。
2、請小朋友上來進行表演唱,讓小朋友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并給予積極的表揚和肯定。
四、聆聽《頌祖國》。
1、初聽。
讓小朋友輕輕拍著手合上音樂。
小朋友聽了之后進行討論。
師:這首歌曲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也就是新疆民歌。
師教小朋友幾個新疆的舞蹈動作。
2、復聽時,啟發(fā)學生動起來,將自己對樂曲的愉快感受表現(xiàn)在動作上,可以選擇課本上的兩個動作,也可以讓小朋友自己編動作,提醒小朋友動作要合上音樂。
3、請小朋友上來聽著音樂進行表演。
五、學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1、師:剛剛我們聽了一首《頌祖國》,有四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唱起了歡快的歌曲。請小朋友聽《同唱一首歌》。讓小朋友打開書18頁。
2、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緒。要求學生第一拍拍腿,第二、第三拍拍腿。使學生有一定的節(jié)拍意識??啥嗦爭妆樽寣W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3、學唱歌曲。注意歌詞中“像呀”的“呀”輕輕地帶出,“媽媽”兩字要唱得親切,結尾稍慢一些。
4、為歌曲填唱新詞:將歌中的空格填上同學們的名字,主要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覺得唱起來更親切,更有興致。
5、啟發(fā)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動作。
a、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集體編創(chuàng),一組組展示編創(chuàng)的動作,以表達歌曲的情感。
b、師對學生的編創(chuàng)應給予鼓勵和積極的肯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動作和歌詞,可以很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的非常積極。
課后反思:歌曲的節(jié)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貼近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發(fā)展而成。歌中唱到四名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喻示著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祖國,共同歌唱祖國媽媽。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三
唱歌《快樂的孩子愛唱歌》。
教學目的。
1、初步學會歌曲《快樂的孩子愛唱歌》。
2、學習有表情的朗讀歌詞,要求吐字清晰、靈巧。
3、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1、聽范唱2~3遍。
2、在教師的帶領下,按歌曲的節(jié)奏朗讀歌詞,要求吐字正確、清晰。
3、用聽唱法教唱歌詞,先分句教唱,在整體教唱。
4、教師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
5、學生跟著錄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帶唱一遍。
6、邊聽錄音,邊在每小節(jié)的后兩拍拍手(xxx)。然后用“xxxxx”的形式再練拍腿拍腿拍手幾遍。
8、分組表演打擊樂器為歌曲搬走。
9、一組同學用打擊樂器伴奏,其他同學隨教師的琴聲歌唱。也可隨伴奏帶歌唱,教師指揮。
10、請同學們下課后設計表演動作。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能流利地模唱歌譜,通過用打擊樂為歌曲配伴奏、歌表演等音樂活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展,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第二課時。
1、歌曲《快樂的孩子愛唱歌》。
2、鋼琴獨奏《節(jié)日舞曲》。
3、歌曲《多快樂呀多幸?!?。
教學目標。
1、在歌表演《快樂的孩子愛唱歌》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率。
2、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
3、再聽賞音樂時,能初步做到與歌曲感情發(fā)展配合,做出恰當?shù)姆磻?/p>
4、對藏族的風土人情基音樂感興趣。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快樂的孩子愛唱歌》。
2、請同學們分別提出自己的動作設計方案。
3、請幾位學生按自己設計的動作隨音樂表演。
4、教師可選擇幾個即恰當由簡單的動作教給全班學生。
5、全體學生進行歌表演,但不要求動作絕對統(tǒng)一,應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chuàng)造。
6、欣賞《節(jié)日舞曲》要求安靜的聽,展開想象的翅膀,隨音樂感情的起伏進行聯(lián)想。
7、如聽出樂曲中敲鼓的聲音清舉起手表示你聽到了。
8、復聽,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得天真活潑、興高采烈的兒童情趣。
9、聽賞《多快樂呀多幸福》。
(1)初聽后出示歌詞,要求隨著錄音唱“多快樂多幸?!边@一句,如學生能把前兩句也唱出來就更好。
(2)指導學生喇叭和嗩吶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樂器,喇叭不是小號,是類似嗩吶和管子的樂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長。
(3)學生隨音樂自由的模仿吹奏嗩吶、喇叭的姿勢,并輕聲歌唱。
教學反思:
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與舞蹈和表演,但是只要鼓勵所有學生參加表演,在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勇于表現(xiàn)自我、相互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可以了。
第三課時。
歌曲《幸福拍手歌》。
教學目標。
1、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隨音樂的節(jié)拍自如的表演動作。
3、通過續(xù)編第2、3、4……段歌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1、從《快樂的孩子愛唱歌》和《多快樂呀多幸?!穼搿缎腋E氖指琛贰?/p>
2、聽錄音兩遍,教師用恰當?shù)膭幼魈崾具B續(xù)的附點和過門中的拍手動作。
3、隨錄音學唱第一段歌詞,注意歌詞的清晰,必要時可按節(jié)奏朗讀幾遍。
4、在第一段歌詞中加入拍手(三處)。
5、引導學生注意課本中的圖標,創(chuàng)遍第2、3、4段歌詞和動作。
教學反思:
《幸福拍手歌》又名《假如幸福的話就拍拍手吧》,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日本兒童歌曲。弱起和連續(xù)的附點節(jié)奏是本首歌曲教學的難點,在第一個班級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不是很容易接受。通過課后反思我認為在教學時不能簡單枯燥的給學生講何謂“弱起”,何謂“附點節(jié)奏”這些理論分析與講解,而是只要求學生感受體會到連續(xù)附點使歌曲充滿活潑、歡快、跳躍的情緒。再接下來對本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改變了這種理論分析式教學換以愉快體驗式教學,學生一下子變得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起來,我讓學生多聽反復聽各種形式聽,帶著要求聽,讓學生在整體聽唱的基礎上再用分句摸唱法學唱歌曲。創(chuàng)編歌曲歌詞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愛、團結,體現(xiàn)了集體合作精神。
第四課時。
音樂活動“化妝舞會”
教學目的。
1、通過“化妝舞會”這一音樂活動形式,全面復習本課和前幾課所教的五首歌曲。
2、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愛、團結,培養(yǎng)合作、寫作能力。
3、能聽辨三拍子與四拍子兩種不同的舞曲。
4、激發(fā)學生在動作設計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1、播放《云》的伴奏帶,教師與學生中骨干分子領先起舞,彝族學生用打擊樂器走出三拍的節(jié)奏型,使學生已于聽辨。
2、其他學生陸續(xù)加入,可模仿教師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們的舞姿。
3、播放《快樂的孩子愛唱歌》的伴奏帶,同前面一樣,也可由教師和學生領先起舞,一組學生用打擊樂器走出四拍子的節(jié)奏型(如:“xxxxx”、“xxxxxxx”等)。其他學生用打擊樂器走出四拍子的節(jié)奏型。
4、播放《勇敢的鄂倫春》的伴奏帶,學生們隨音樂自由表演,或騎馬、或打獵、或群舞。
5、播放《小雨沙沙沙》的伴奏帶,學生們可分小組作歌表演。
6、高潮是《幸福拍手歌》,學生們可邊唱邊舞,可互相拍手、拍肩,動作可以多樣。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能積極地參與歌表演,音樂游戲等生動活潑的音樂學習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提高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四
教學內容:
1.聽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目標:
1.能安靜地聆聽音樂,并知道在什么場合下要唱、奏國歌。
2.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感受人聲和器樂不同的音色。
3.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唱歌。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準備:cd。
教學過程:
(一)聽賞《國歌》。
1.引入新課。
教師簡單介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國歌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反映該國家人民的精神風貌。因此,在唱、奏國歌時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莊重、肅穆,身體不能亂動。介紹完后,請學生起立,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錄音,讓學生完整地聽賞一遍。
2.可向學生提問:在什么場合、情景下唱、奏國歌?然后播放有關唱、奏國歌的vcd、錄像帶或幻燈片及有關圖片,再請一至兩位學生補充。
3.介紹國歌的來歷,并聽齊唱和銅管樂演奏的國歌,使學生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師啟發(fā)學生簡單談談,用樂器演奏和人聲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給他們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國歌、升國旗的畫面,讓學生知道奏國歌、升國旗的聯(lián)系。
(二)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1.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國旗的形狀、顏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義等國旗知識。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3.教師帶領學生將歌詞按語言節(jié)奏朗讀一遍。
4.學生跟著教師分句模唱歌曲數(shù)遍。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五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音樂課。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jié)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經過一個學期的反復強調,學生們的唱歌習慣好了很多,基本上不會一開口就喊,慢慢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聲音了。他們愛表現(xiàn)的心理還是比較強烈。他們不能很長時間安靜地欣賞一首樂曲,根據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是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樂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
一年級下冊總共10課,分別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長鼻子》、《跳起舞》、《咯咯噠》、《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與咪咪》,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經典的外國歌曲,并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xiàn)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2)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木魚、碰鐘)。
(3)能夠感受并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2、音樂情緒與情感。
音樂體裁與形式。
(2)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3、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
(二)表現(xiàn)。
1、演唱。
(1)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jié)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五首。
2、演奏。
(1)學習木魚、碰鐘、镲、大鑼、鼓的演奏。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4)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5)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動作。
(6)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3、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jié)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xiàn)簡單的節(jié)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三)創(chuàng)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2、即興創(chuàng)造。
(1)能夠將詞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xiàn)。
(2)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
(3)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
3、創(chuàng)作實踐。
(1)能夠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與音樂。
(2)能夠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chuàng)作1——2小節(jié)節(jié)奏或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于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2)能夠通過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聽賞音樂。
(3)能夠參加社區(qū)或鄉(xiāng)村的音樂活動。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能夠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jié)奏。
(2)能夠用簡明表演動作表現(xiàn)音樂情緒。
(3)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xiàn)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了解聲音與日常生活現(xiàn)象及自然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
(2)能夠用簡單的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jié)奏、接派情緒的音樂。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chuàng)編活動。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從中總結經驗。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六
2、用律動來模仿動物,加深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體驗。
教學重點:
聽覺訓練,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中“小鳥”主題。
引導學生從音樂的節(jié)奏、音色、速度等方面談感受和模仿。
(2)?管弦樂曲《動物狂歡節(jié)》選曲“大象”。
學生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動物形象及模仿大象跳舞的律動。
二、欣賞《獅王進行曲》。
3、觀看動畫片《獅子王》。
4、?聽音樂,學生模仿獅子的吼叫。
師:?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看看是不是聽到了獅子的吼叫聲?獅子叫了幾聲?
5、用線條表示獅子的吼叫聲和發(fā)抖的小動物。
6、?欣賞獅王進行曲前四個樂句。
(1)邊聽邊用手或腳模仿獅子走路的樣子。
(2)用“l(fā)a”哼唱旋律。
7、?模仿獅王吼叫四次,并喊“獅王萬歲!”
8、?欣賞全曲。?。
10、?全班圍成圓圈模仿獅子走路和吼叫的樣子。
11、全班分成四組,學生自選角色進行表演。
12、各組匯報表演,互相評價。
三、作者與作品介紹。
四、小結。師生在音樂聲中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離開音樂室。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七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1、學生學會幾個主要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簡單動作。
2、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大膽、自信地歌唱。
3、認識幾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和特色頭飾。
鋼琴、自制頭飾、磁帶、錄音機、自制課件
1、同學們看!這些小頭飾和衣服漂亮嗎?
你知道它們是哪個民族的嗎?誰說對了就給誰穿戴上。
2、師:“聽說,我們班的同學不僅聰明,而且還很大膽、自信呢,那你們能和著音樂歡快的節(jié)拍,走進教室嗎?”
播放vcd《愛我中華》(在黑板上寫著”歡迎你進入音樂教室”)
3、提問:“我國有幾個民族,你能說出都有哪幾個民族?”
找學生回答。(民族資料)。(出示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上找到這個民族所在的位置)
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的人們都生活地幸??鞓罚芨枭莆璧母髯迦嗣瘢慨敼?jié)日或者喜慶的日子,都載歌載舞地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
4、你會跳哪個民族的舞蹈?
播放各民族的舞蹈。(vcd)
讓學生說出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師帶領同學們學跳簡單的有民族特點的舞蹈動作
5、簡單介紹各族的特色服飾
藏族
新疆維吾爾族
蒙古族
傣族
漢族
高山族
各民族的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你能通過他們跳的舞蹈來區(qū)分是哪個民族嗎?(播放錄象)
你跳得正棒,發(fā)給你一個民族小頭飾。
6、剛才同學們表演得都很棒,下面我們各個民族的小朋友們隨著音樂表演各族的舞蹈好嗎?(師巡回指導)
通過討論,學生將加深對這首歌曲主題思想的理解,更加珍視兄弟民族的友誼。
8、教師朗讀兩遍歌詞后,放兩、三遍《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錄音,第三遍后要求學生輕輕跟著唱歌詞。
9、分句教唱歌詞,再隨錄音唱兩遍歌詞。
10、分組設計第一、三樂句的打擊樂配法,尤其要設計好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還可以考慮休止符處的動作設計,或拍手、呼喊。各族分別做匯報表演。
11、用已學過五種打擊樂器和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并要求學生將自己設計的碰鈴、響板的節(jié)奏譜寫出來(兩小節(jié))
12、教師可輔導個別學生在課外學會一兩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動作。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八
1、通過演唱歌曲,感受同學們的友愛和樂趣,體會友情的可貴。
2、通過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和游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集體中的協(xié)調能力。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并用體態(tài)律動進行歌曲表演。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小朋友們,今天外面風和日麗的想不想到外面去郊游?。浚ㄉ海┚拖茸尷蠋煄ьI大家一起到郊外去看看吧!讓我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一起跳起來吧?。úシ拧督加巍罚?。
2、師把準備好的一個皮球拿出來問:這是什么球?小朋友們都拍過嗎?誰來拍給大家看看。
3、請學生自由活動,徒手做拍皮球的動作。(活動時間為1分鐘,看誰拍的球最多。)。
4、總結拍球的結果,讓學生談談拍球時的心情。
6、老師這兒有一首關于拍皮球的歌,你們想聽嗎?先聽老師念一念歌詞,小朋友們邊聽邊用剛才我們拍的第二種節(jié)奏給老師打節(jié)奏,好不好?“花皮球,真可愛,輕輕一拍就跳起來。你拍拍,我拍拍,大家玩得多愉快。嘭嗵嘭嗵,嘭嗵嘭嗵,大家玩得多愉快,多愉快。”老師:真棒!你們剛才聽得真仔細,節(jié)奏拍得真好,現(xiàn)在小朋友拍著節(jié)拍和老師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兒歌。我讀一句,你們學一句。
7、模唱樂句。
8、聽歌曲讓我們來聽聽歌曲,在皮球聲音的地方跟著歌曲唱一唱,表演一下。
10、齊學歌曲。
a、齊唱,師指導演唱。
b、分角色演唱。
c、跟伴奏演唱。啟發(fā)學生用活潑跳躍的聲音唱“嘭嗵嗵嗵,嘭嗵嗵嗵,”想一想皮球是怎樣跳起來的?所有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d、最后完整地演唱歌曲。
11、伴奏歌曲。
a、加入雙響筒伴奏,
b、加入三角鐵伴奏,
c、兩個樂器一起伴奏。
師:咱們來玩玩皮球的游戲好嗎?生:好。
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
a、圍成圓圈,面朝外蹲,手持一球放在面前。
b、播放《拍皮球》音樂,在強拍上把左邊的人前面的球拿到自己的面前,如此順序傳下去,直到歌曲結束。
c、其他的學生唱歌,打節(jié)拍。
游戲規(guī)則:
1、分組圍成圓圈,面朝外蹲,每人手拿一個球放在面前。
2、播放《拍皮球》音樂,在強拍上把左邊的人前面的球拿到自己的面前,如此順序傳下去,直到歌曲結束。
3、其他的學生唱歌,打節(jié)拍。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九
1、通過聽、唱、說、演、感受表現(xiàn)可愛小動物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感受并表現(xiàn)小動物的音樂。
: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電子琴、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
3、復習歌曲。
4、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動物說話》
(1)完整地聆聽歌曲范唱,邊聽邊用手指按課本上的圖示滑動,體會旋律的起伏。
(2)用聽唱法學會歌曲,分小組編創(chuàng)歌詞,可用其他小動物,找出他們的特點編唱,看那一組編唱的好。
(3)采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邊唱邊表演。
(4)請幾名同學自愿用打擊樂為同學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3、編創(chuàng)與活動:
(1)指導學生認真看圖,說出都是什么動物?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亞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過亞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為大象清洗及大象運輸貨物,小象演馬戲等畫面,為人們展示了人與動物的親密關系。
(2)提示:為什么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用談話法的方式回答老師的問題,也可以邊說邊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十
教學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視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1 聽音樂問好,律動。
2 新學期寄語
3 復習上學期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a、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是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b、復聽全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后,展示給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2. 聆聽《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與小狗》
a 完整地聆聽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c 聽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組編創(chuàng)動作。
d 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歌唱并表演。
小結。結束全課。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十一
《新年好》是一首英國兒歌,3/4拍子,f大調,由兩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曲調優(yōu)美、流暢,表現(xiàn)了人們在新年來臨時歡欣鼓舞,互相祝福的心情。
一年級小學生剛上小學,正處于轉折階段,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短的特點,發(fā)揮其、想象力豐富、模仿能力強的優(yōu)點,通過動作、舞蹈把學生一步步引入課堂。
1、聆聽《平安夜》,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寧靜、祥和的情緒。
2、通過柔和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新年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過新年的祝福,并能背唱這首歌曲。
3、能編創(chuàng)簡單的節(jié)奏。
學唱歌曲《新年好》,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為歌曲伴舞。
一、師生問好,交流感情。
二、聆聽歌曲《平安夜》。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
生:喜歡。
老師:中國的年你們已經過了很多次了,那你們知道美國、英國是怎樣過年的嗎?
生:不知道。
老師:那好,現(xiàn)在讓我來告訴你們。不過,我們得一邊說,一邊聽一首英國歌曲。當樂曲聽完后,小朋友們要說一說這首樂曲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情景?心情怎么樣?(隨音樂,聽老師講述平安夜的小故事。)。
學生聆聽后自由發(fā)言。帶著對歌曲的了解,再聽歌曲,感受樂曲的音調,并隨著音樂輕輕做動作。
三、播放《龍咚鏘》。
1、讓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歌曲,感受音樂所表達的過新年的熱鬧、喜慶的氣氛,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隨著音樂起舞,通過紅稠舞、秧歌舞邊唱邊表演,表現(xiàn)過年的愉快心情。
3、讓學生自由討論中西方節(jié)日的異同,借此機會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
四、新歌教學。
1、第一次播放歌曲《新年好》,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好聽在哪里?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2、反復聆聽歌曲錄音,感受歌曲情緒和表現(xiàn)的意境。讓學生在心里跟著歌曲錄音唱。
3、學習歌詞,特別要注意“祝賀”的學習。
4、跟著錄音大聲演唱。
5、自編動作表演歌曲。
6、讓學生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7、再次播放樂曲,教師與學生共舞。
五、編創(chuàng)與活動:送賀卡。
這是一個編創(chuàng)節(jié)奏的練習,以“送賀卡”的方式呈現(xiàn)。
1、學生之間可分組進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編創(chuàng)節(jié)奏圖譜,由受到賀卡的一方讀拍出來。
2、讀拍準確,還要自創(chuàng)節(jié)奏回贈對方賀卡。
六、學生邊聽、邊唱、邊跳,在一片喜慶、熱鬧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開始學習歌曲之前,我就先問一下學生,他們喜歡過年嗎?為什么呢?然后學生踴躍發(fā)言,列舉了一系列過年的好處,如利市、鞭炮、新衣服等等,最后才引入歌曲《新年好》。在這個好的開始的前提下,學生學起歌曲來非常有興趣。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多利用動作、舞蹈引導學生,并鼓勵他們自由表演,這些輔助都有利于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十二
1、通過聆聽《快樂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學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2、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導入。結合“放牧”主題讓學生開展短小的談話,已獲得對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課作品。
2、聆聽《其多列》:
(1)啟發(fā)學生看插圖,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3)能跟著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3、聆聽《快樂的一天》:
(1)聽前,引導學生談上學第一天的`感受。
(3)學生可根據歌曲內容,分小組,分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4)復聽時,讓學生自由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沒段音樂的內容,鼓勵學生編創(chuàng)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湘教版篇十三
2.音樂活動“聲音的長短”;聽賞樂曲《獅子》
1.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上,繼續(xù)感受聲音的長短
2.練習三聲部合奏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節(jié)奏感
1.復習歌曲《在動物園里》,讓學生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2.上節(jié)課課后練習匯報:兩個學生為一組進行表演
3.動物大合唱:教師選中一組節(jié)奏準確、節(jié)拍穩(wěn)定的同學,加上老師組成一個三個聲部的“動物大合唱”
4.學生聆聽,感受大合唱中三聲部的和諧美。
5.學生練習:將全體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剛才示范的組當指揮,練習“大合唱”
6.學生自由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師出示各種打擊樂器,學生自由選擇,討論
8.匯報練習結果。
9.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描述的是動物園中哪一種動物?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時獅子?體會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
11.觀看動畫片《獅子王》片段
12.教師引導學生從音色入手,理解樂曲音色中的感受,獸中之王是獅子
聽樂曲模仿獅子在森林中的形態(tài)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46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