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一
按照作法去分析,就可以得出賦比興。賦即直抒其事,加以鋪陳。比即類比,一種物物類似關系,可以看出明顯的性質(zhì)與結構關聯(lián)。興即一物引起另一物的說明,有類似但不直接,暗含一種物我關系。
風雅頌賦比興是為詩六義。
其實賦對于漢賦的影響已經(jīng)不在需要多講,比和興卻是異常艱難的,不僅僅影響文人的創(chuàng)作方式,這背后又是整個的對世界的思考和觀察角度的影響。我們試著初步展現(xiàn)這個輪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沒有任何準備,乍然看到繁茂的桃花,然后才想起新嫁娘的出嫁,這是興。但是,新嫁娘一定和桃花有某種聯(lián)系,不然為什么寫了桃花,沒寫別的,這里面邏輯上暗含著比,但這樣的聯(lián)系又是那么地難以琢磨,因此,后來人對它的思考幾乎全是如何建構桃樹與新嫁娘之間的聯(lián)系,從宇宙論的角度,從桃樹的特點與新嫁娘的特點的角度,等等。
但再仔細考慮,我們就會看到一種隱含的物我關系,正是這樣的桃花,才能突然在我所關注的都是這個新嫁娘的時刻突然灌注我的靈魂,不可捉摸而又耐人尋味,如此具有魅力的靈魂時刻,也正是我們所說的境界。
賦比興深刻地暗含著古人的物我關系。賦是我與世界的直接照面,直接鋪陳看到的一切,正是在這樣的結構下,漢賦才合乎邏輯地把眼光擴大到整個世界,才能創(chuàng)造輝煌博大的漢賦。我們把自己的情直接擴大到物身上,讓自己和自己所處的世界同處于同一種氛圍,讀書筆記。我主動地做出了一個選擇,這叫做比。我們被物誘發(fā)一種情感,這種情感來得突然,但又剛剛好,我們本身內(nèi)在地有一種情,隱而不覺,但觸物的瞬間,我與這物同時明白起來,這叫做興。但我與物的這種聯(lián)系又不是無端的,它就在我曾做出的主動的原則之中,我的主動原則又實際上被這種無端的聯(lián)系所誘發(fā),于是,比和興就在無限的交織里,構成了文人與世界的獨特相處方式。
在這種審美觀的影響下,我們近乎后來的所有文學作品都可以用賦比興來做出創(chuàng)作手法的分析。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二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有305首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和“雅”更貼近普通百姓,其內(nèi)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愛的一首詩是《蒹葭》,全稱《國風。秦風。蒹葭》。全詩共有三段,皆以起興開頭。
全詩描繪了一位年輕人為了追求河那邊的“伊人”而不顧道路險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蒼茫,白露為霜”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無須過多的修飾,就能讓人遐想萬千。次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適時地點出了年輕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時暗示路途遙遠。第三句“溯洄從之,道路且長”表明了追求過程的艱辛。第四句“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寫出了年輕人認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尋“伊人”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但年輕人卻始終執(zhí)著地前進著,一種被稱為愛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給予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因為心里有你,再大的風雨也不畏懼,因為心里有你,苦一點也愿意,愛情的力量總是不可估量,它能夠讓你傾盡全力,即使失敗也不后悔。
如果僅僅是為了贊美愛情,那么此文不寫也罷,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為夢想,目標嗎?這是望深層次想,拋開表面的愛情來看,又有哪一點不吻合呢?夢想總是在彼岸,總是在那遙遠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條追夢之路,即使路上滿是荊棘,即使伴隨你的常常是狂風暴雨,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進的動力依然十足,有這些就足夠了,它不會讓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擁有它們,你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對嗎?
這是《蒹葭》給予我的啟示,而《蒹葭》又僅僅是《詩經(jīng)》中的一首,如果我們能細細研究每一首詩的內(nèi)涵,取其精華,雖然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那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有些人認為學習古代文化會讓國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除去科技的進步外,對比古今作品,反倒覺得很多現(xiàn)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幾十字古文,現(xiàn)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靜不下心來,使得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底蘊正逐漸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閑時間多讀一讀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名家作品,讀一讀真正的中華經(jīng)典。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三
這幾天忙得雞飛狗跳,焦頭爛額地應付著白天滿滿的安排。但每到夜闌人靜的時候,凝眸窗外明亮的燈火,緊繃了一天的神經(jīng)在漸濃的夜意里歸于放松。一本《詩經(jīng)》,一杯清茶,這個夜,就這么地染上了淡淡的書卷氣。
關關雎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前那位佇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形象,漸漸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在河畔痛苦而又心醉地守望?!皡⒉钴舨?,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彼烧舨藭r的倩影,伴著還未消散的霧氣中一對對雎鳩快樂地啼叫,朦朧了男子烏黑的眼眸。
作為《詩經(jīng)》的開篇之作,《關雎》代表的是一種已經(jīng)被遺忘在了歷史的拐角處,被掩埋在現(xiàn)代人追求浮華的靈魂深處的純粹。當我讀到這首小詩時,怦然心跳的感覺是那么地清晰,仿佛自己便是那位顧盼東西的守望者。我想,這應該就是這首小詩之所以能夠如藤如蔓,縈繞在讀者心中的美麗所在。一字一句,簡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即使是我這般年紀的也能誦讀得抑揚頓挫??墒牵@簡單的字句之后,卻隱伏著一種令我半懂不懂的綿長思緒,恍惚間由書頁間逸散而出,潛入我的衣袖之間,再也排遣不開。
反觀如今從熒幕到現(xiàn)實,層出不窮的“多邊形戀情”,紅男綠女開口閉口的“我愛你”,還有車載斗量的花言巧語,滿山滿谷的欺詐謊言,再到市面上“劇情不夠,愛情來湊”的所謂“新潮”小說??我在這個“愛情自由”之聲響徹天外的社會里,竭力想要緊握住那種純粹的相思最后的幻影,可惜卻之覺得滿眼燈紅酒綠,內(nèi)心卻茫然若失。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曾經(jīng)修訂過詩經(jīng)的孔老夫子如是說。
那是一種如玉一般的美,色若羊脂,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我想我已經(jīng)找到夢境中聲聲鳩鳴的源頭了。
生死契闊
西周后期,自王室東遷以來,周朝天子便失去了對諸侯的感召力與控制力。本來就不十分穩(wěn)固的和平局面一下子便土崩瓦解。各地群雄逐鹿,爭相割據(jù)稱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之間存在的只是狼與狼之間的關系,各國之間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戰(zhàn)爭,使千千萬萬的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而那些幕后的操縱者們,則正用無數(shù)年輕戰(zhàn)士們的鮮血作祭品,供奉著自己日益膨脹的野心。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p>
《擊鼓》正是一位遠征將士悲愴的天問。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仲?!睉?zhàn)士在將軍的帶領下征戰(zhàn)南北,一個鮮活的生命,成了統(tǒng)治者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在這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之中,戰(zhàn)士凝望著天空向著他的故土飛去的一行大雁,瞪圓了怒目。 “爰居其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余林之下。”眼見得征戰(zhàn)太久的將士們個個苦苦思歸,軍心渙散,一路上疲于奔命,連戰(zhàn)馬也丟了,軍紀松散,直如逃命。但戰(zhàn)火還在蔓延,軍隊還在征塵中前行,統(tǒng)治者絲毫就沒有考慮過士兵們的心情——畢竟,棋子是不應該有太多情感的。
戰(zhàn)士在漫漫征途上,無力地前行著,他的心卻痛苦地皺成一團。還記得,在他出發(fā)之前,他的妻子為他送行的場景——故鄉(xiāng)的土壤泛著一種芳香的青草味,于風中梳理著長發(fā)的楊柳還剛剛展開嫩綠的新葉。二人心知這次出征吉兇難卜,但他卻以戰(zhàn)事將會很快結束為由,故做輕松,寬慰已經(jīng)心如亂麻的妻子。
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刻,遠方,集合的號角似乎已經(jīng)吹響。他牽過妻子的手,一雙還未起老繭的白皙的手,“與子成說”,鄭重地立下山盟海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答應就這么牽著她的手,一起走到生命的盡頭。
一陣風沙吹來,敲打著戰(zhàn)士錚錚的鐵甲。他驟然從回憶墮入現(xiàn)實,心中不由得無明火起:“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卑Γ橇幭碌氖难岳镎f的是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心愛的人聚首。那知,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戰(zhàn)爭是不會讓我活著回去的,統(tǒng)治者讓我長期服役,一點信用也不講!
——我們這些后人往往覺得“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句多么美好的誓言??上?,不知又有幾個人知曉這句浪漫的誓言之后,有著一顆怎樣歸思如焚,怎樣悲愴苦痛的心。
見鴛鴦獨活于世
當諸侯們?yōu)榱藱嗬虻没杼旌诘?、尸橫遍野的時候,神州大地卻浸泡在了血與淚之中?!陡鹕芬辉娋褪敲鑼懙囊晃粦?zhàn)死者的妻子凄婉地悲歌。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鼻嗲嗟母鹛侔?!從這大地的懷抱之中生出,覆蓋在荊條之上;蔓生的蘞?。∩L在這荒野上,覆蓋在這一片空曠的土地上。他們互相纏繞,互相攙扶,多像夫婦之間的相依相伴。而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離開了這個人世?!坝杳劳龃?,誰與獨處?”你在那個冰冷的墳墓之中孤單地躺著,難道不覺得孤單嗎?語氣柔軟處,仿佛在深夜之中,于丈夫亡魂之側(cè)耳語。這種口吻,若是對生人訴說,或許應該歸為一種惦記;而在百年前那個凄迷的夜里回蕩,卻又是那樣一份癡情,是那么的凄美,又是那么的悲涼。
“夏之日,東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奔热蝗斯硎馔荆x鴦獨存,她也便不對生活抱有什么希望了。她活在這個世上唯一的希望,就是百年之后,能與自己的丈夫同居一穴,就這么終了一生。
可惜,在這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不知道今后還要熬過多少個日日夜夜呢。
忽然之間,一句蘇軾悼亡妻的詞涌上了我的心頭:“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p>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四
《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305篇。所以《詩經(jīng)》也被稱為“詩三百”。《詩經(jīng)》分成風、雅、頌三類?!帮L”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一共105篇?!把拧笔钦曆艠罚钦y(tǒng)的宮廷樂歌?!把拧狈譃椤按笱拧焙汀靶⊙拧?,一共有105篇?!按笱拧笔怯糜诼≈厥⒋笱鐣牡涠Y;“小雅”則是用于一般宴會的典禮。“頌”是祭祀樂歌,用于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贊頌神明,現(xiàn)存共四十篇。它的表現(xiàn)手法為:賦、比、興?!对娊?jīng)》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代文學影響很大。
周一從圖書館,抱回來兩本詩經(jīng)?!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初三的時候就學過詩經(jīng)的這篇經(jīng)典篇目。關關和鳴的水鳥,相伴棲息在河中沙洲,在這片長滿荇菜的沙洲,觀望兩千多年前的淑女與君子的綿綿愛情。田野之中,空氣清新,雎鳩和鳴,河水微瀾,古樸單純的情愫就以這樣的暖色調(diào)漸漸氤氳開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卻“宛在水中央”?!遁筝纭啡艏慈綦x,氤氳的效果,讓一代又一代人遐想萬分。
在詩經(jīng)的《邶風·靜女》中有“靜女其姝,俟我與城隅”這樣的描述。唐代詩人韓偓也有這樣一句詩:“但覺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靜月當頭?!睂懗雠釉陂|房里的期許與等待的那份恬靜。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急于灌木,其鳴喈喈?!备鸶L又長,枝條伸展到山谷,葉兒繁茂。黃鳥翻飛,落在灌木叢,歡快地鳴叫,嘰嘰啾啾。有景,有物,綠的是葉,葛藤葉子蜿蜒伸展,黃的是鳥,調(diào)皮的黃雀在山谷間飛來飛去,處處留下它們歡快的唧啾聲,和樹葉窸窣碎響和鳴,這怎不是一派自然好風光?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痹诖禾鞆吞K的時候,桃花開了,美得灼人眼眸,芳香四溢,花蕊之中,深藏著未來的桃兒,在春意黯然的時光里,極其美好。
這樣的自然風光讓我聯(lián)想到東晉的田園代表詩人——陶淵明。在他筆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笔悄菢拥挠迫?,恬靜。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枰詾槠?,明星煌煌。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枰詾槠冢餍菚啎?。”這是第一次在詩經(jīng)見到這一句,覺得“牂牂”與“肺肺”,“煌煌”與“晢晢”相對應,有點有趣。黃昏降臨,月二兒尚未朗照,當夜空開出燦爛如花的第一朵明星時,白楊樹下便有人在等待。對那些錯過的人和事,我們過后回望,只能深深自責,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世事難料,人生無常。
《詩》之風,或潑辣,或諷刺,或含蓄,或蘊藉,淳樸真摯,生趣盎然。
《詩》之雅,或幽怨,或鏗鏘,或清雅,或柔潤,言盡意遠,激蕩心靈。
《詩》之頌,或肅穆,或雄健,或虔誠,或謙恭,回旋跌宕,意蘊無窮。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五
基本上我們會的詩經(jīng)里的就是那幾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薄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估計能把關雎,蒹葭全部背出來的都不多了,至少在我這個年齡是這樣吧,實在也不能責怪我們,要知道我們向來是受考試教育,這些與考試無關的東西上課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被忽略掉了。就算我自己現(xiàn)在看這樣的內(nèi)容都會覺的實在是枯燥無味,因為這些跟我們的平常生活毫無聯(lián)系,我們生活中不需要用到這樣的知識。只是,如果慢慢的去讀那一個個字,一個個字去用自己的想象去幻想這些故去的祖輩留給我們的語言的時候,莫不為之震撼。
喜歡關雎,就是因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喜歡蒹葭,也是因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七月留給我的是“春日載陽,有鳴倉庚”的絢麗,是“九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趣味。想想家鄉(xiāng)的水鳥,想想河邊的水草,感謝我有一個家園,可以讓我最起碼知道這些東西,能夠透過詩經(jīng)的語言,來看到語言之外詩情畫意的存在。而我讀不懂的,大概也是因為讀不懂詩中的語言環(huán)境。砍砍伐檀的場景,公劉生民等周王朝的史詩我也不懂。體會不到詩的語言環(huán)境,總感覺和詩歌有一層隔閡,所以讀不出韻味,也是正常?!吧V绰洌淙~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我不知道如果沒有見過桑葉的由綠到黃,怎么理解被拋棄的女子的無奈和悲苦?!拔裔迻|山,慆慆不歸”,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和離鄉(xiāng),又怎么理解征夫懷鄉(xiāng)的惆悵。
古老的詩歌,主題無非愛情,戰(zhàn)爭,思鄉(xiāng)和田園。我們這一代,
是幸福的一代,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苦難,沒有經(jīng)歷過國破家亡的悲傷。這種沒有痛楚的經(jīng)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審美感知能力?!巴羾卿?,我獨南行?!比绾蔚囊酪啦簧岫紝㈦x去。你能夠了解嗎,我非常羨慕那些能為我們的王挖土筑城的人。是的!他們的確是非常辛苦,但是,當他們從天沒亮,做工做到夜晚,覺得非常勞累的時候,他們能夠回家。他們有家可歸。
即使,即使??每天吃的只是野菜粗糧,那碗野菜湯也是他的女兒去采摘,他的妻子細細地洗過,他的兒子清晨去砍柴,他的母親守在灶臺邊添柴加火。一家人一起用力,熬出這碗濃湯,然后耐心地煨著,在夜幕降臨的時候,點著燭火等他歸來品嘗。
他們再苦再累,畢竟可以留在故土,每天可以見到家人,喝一碗野菜湯,就是死了,魂魄也能安然。而我,必須要遠涉千里,去赴那死亡的盛宴?!熬佑谝郏恢淦?。”或許,有幸我可以不死吧??赡菚r我已經(jīng)白了鬢發(fā),像道路邊老了春心的楊柳,再也舞不動了?!拔粑彝?,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彼麄儼穆曇?,像一雙無形的手,一刻不歇地揉搓我的心,讓它始終褶皺,不得舒展。
......
連日的搏殺終于猝然結束。我是如此的眷戀這人世?!吧榔蹰煟c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蔽铱匆娺@八個字如紅色的流星墜落,當我閉上眼睛的時候,我?guī)缀醺杏X不到死亡的疼痛。只有,一生路盡,驀然回首時的甜美眷戀。
遙遠看見一枝芙蓉涉水而來,姿態(tài)高揚,她的風儀深深地刻在他腦海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庇卩甸熧?,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現(xiàn)在,請你原諒我,無法做到對你的承諾。生死的距離太遙遠,你我的別離太久長,不是我不想遵守你我之間的誓約,我的妻,我的眼睛再也無法亮起。
她先他而去。他某日翻找舊衣,睹物思人,一時之間淚不可遏。如果他是現(xiàn)代人,可能只是默默的流淚,抽只煙,留下一地煙蒂。他的悲傷會像一場雨一樣,下過之后再無痕跡。幸好他是先秦時代的人,于是他低低地唱起來——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他的悲傷隨著他的歌留了下來,在時間的彼岸我們聽到。一夕之間,白發(fā)蒼蒼。自卿別后,無語問添衣。你知我是那樣幼弱的人,在你面前一如孩童,你去世后,我還沒有養(yǎng)成自己關心自己的習慣。到實在忍受不住蕭瑟秋風的侵襲,才自己動手尋找衣服。也許這不是我的錯,面對愛人,我們都愛撒嬌,愿意接受對方無微不至的照顧。遙想當年言笑晏晏,而今形單影只,徒留寂寞魂。
“轂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逼鋵?,有太多人,不是那種為愛奮不顧身的人,而真正做到“轂則異室,死則同穴”的好像也不多。梁山伯和祝英臺之所以能夠傳誦千古,正是因為他們所作所為,達到了神話的境界——愛如死之堅強?!笆篱g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愛別離,求不得,有很多事,不是我們不去盡力爭取,而是根本,無能為力。所以更喜歡那句被篡改過的泰戈爾的名言——塵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這樣的絕望更美麗更徹底。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jīng)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jīng)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jīng)唱過的歌謠。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六
余嘗聞神農(nóng)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其艱苦也如此。后覽《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應天數(shù),為三百六十五味,下應三才,藥分上中下品,未嘗不慨然嘆其豐備也?!对娊?jīng)》者,古前文風之大觀,數(shù)千年前之淳樸風雅,流芳千古,其間之美,在乎山水人文之秀麗。間有本草,或?qū)こ2菽?,或珍苑奇葩,俱如詩畫之洵美?/p>
今覽《詩經(jīng)如畫,本草如歌2》,見其行文瑰麗,內(nèi)容詳備,考據(jù)精準,感性與理性糅合,通俗與高雅并軌。若無對本草非常之情懷,若無脫身俗蒂之桎梏,安能行此文乎?內(nèi)省吾身,則愧然攸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寢志岐黃十數(shù)年,一朝一夕,皆屬奔忙。
本草者,大抵生天地之間,承日月星河之耀蒸,山川河海之潤澤?;蚋哐轮畟?cè),深淵之渚,或廳門之傍,牛馬道旁。有古今農(nóng)人婦孺皆識之藥,有私承家技獨門秘傳之法。俯拾之間,皆是良藥,百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
春風送暖,一陽初生,萬物于蟄伏中聞驚雷而醒。新生之綠意怏然,老樹發(fā)新枝,春水淌明凈,堂前燕歸來。詩經(jīng)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本草之間,以新苗入藥,舍茵陳而何?蘩即茵陳也。君不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之俚語乎?春乃生發(fā)之季,大凡春生之藥,有生發(fā)之氣,應人之肝,輕清透發(fā),有護肝之效,有解郁之能。
夏日陰濃,離日當空,萬物番秀。然江南卑濕之地,天暑下迫,地濕上蒸,尤多暑濕證。當今社會發(fā)達,民生祥和,暑厥暑痙等諸暴疾漸少,身困頭昏之微恙尤多,此時代之變遷使然。嘗有有心人,取新茶置荷花芯,晚含而曉放,再以山間清泉烹之,清心解暑,香韻尤絕。詩經(jīng)云:彼澤之陂,有蒲與荷。試想,以荷制茶,香蒲驅(qū)蚊,高朋滿座,談詩論畫,高雅事也,溝通醫(yī)技,快活事也。
秋風落葉,謂之容平,收獲之季,晝短夜長,宜減辛增酸,潤肺肅降,以養(yǎng)收之道。秋三月,燥氣刑人,潤燥一法,法宜酸甘化陰。詩經(jīng)有甘棠、木瓜及梅等,皆酸甘多汁之品。梅秉春生之氣,酸斂中有生發(fā)之氣,甘棠、木瓜秋之果也,酸潤中有肅降之功。酸,肝之體,肺之用,散斂有序,升降相因,臟腑和合而人登壽域。
冬雪冰藏,萬物蟄伏,此封藏之機也。詩經(jīng)云:于嗟鳩兮,無食桑葚。爰采唐矣?沫之鄉(xiāng)矣。唐,菟絲也,桑椹與菟絲,補腎填精之佳品?!秲?nèi)經(jīng)》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貴乎不妄動,兼進補益,此冬三月養(yǎng)藏之道也。
本草,其味有酸苦甘辛咸,其氣有升降沉浮,此人文歸納之藥性也。其色有赤橙紅藍綠,其嗅有辛香臭腐,此自然生就之天性也。萱草忘憂,貝母解郁,先民之經(jīng)驗,首烏傷肝,兜鈴敗腎,后世之藥理。
其有自然生成之秀美,其有人文賦予之情懷,其有科學驗證之藥理。其氣其味其象,在乎醫(yī)者用心用意用智,救死回生起疾,本草之功用大焉。
四季更迭,滄海桑田,醫(yī)學與諸文史農(nóng)工皆在變與不變中完善。不變者是傳承,變化中有創(chuàng)新。嘗聞師言:典籍流傳,藏書宏富,文人之功也,精華與糟糠并存,后人取舍不定、徘徊期間,亦文人之過也。噫,當發(fā)宏愿,于本草中探其秀美,取其精義,古今接軌,去偽存精,發(fā)皇古義,守正創(chuàng)新,我輩之準繩也。
旨哉!本草,如詩如畫,灼灼其華。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七
此書購置已數(shù)年,且因它厚重,曾在制作韓國泡菜時一時找不到重物壓壇,用它壓過泡菜,成為笑談,除此之外,便只閑時翻翻,始終未曾深讀,一直小有遺憾。自今年開春以來,心閑無礙,遂每日晨同牛跑步,登后山,夜間則靜坐書房記誦《詩經(jīng)》十來首,以期跬步以積。不覺間,雨水過了,驚蟄過了,春分也過了;后山上白蘭花開過,櫻桃花開過,桃花李花也都開過了。滿山生機勃勃,鳥鳴喈喈。而我的十五國風也已經(jīng)記誦完,小雅篇幅太長,只讀不記,目前已至大雅,不免心下歡喜。
孔子《論語.陽貨》里說:“小子,何莫夫?qū)W《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迸d觀群怨,事父事君尚不論,于我而言,除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外,更顯見的好處倒是多識許多生僻字。從前耐不下性子細讀,原因之一便是許多字不確定讀音,不解其意,便覺艱澀了。此次備一本字典在旁,隨時查閱字典,標注拼音,讀來便流暢自如許多。四十讀書,尚需從識字開始,不免一嘆。
《詩經(jīng)》為周朝樂歌,至今已時隔數(shù)千年,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而數(shù)千年來的學者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其題旨的探索,最為著名的有《毛詩序》、朱熹的《詩集傳》同清朝方潤玉的《詩經(jīng)原始》,三家都對各詩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同讀法,有時意見一致,有時則嚴重分歧,讀時對照一觀,可以獲益良多。若則看一看周朝的歷史,讀來則更添深味。有時覺得三家的意見都不合自己的心意,便不免一哂,將其探本究源的心思拋開,還《詩經(jīng)》一個更為開放自由的讀法,單是領略其音韻同畫面帶來的美感,已覺清風迎面,怡人心神了。讀書亦如同做人,原需平和包容的胸懷,方能兼容并蓄,而當與別人見解相左時,可保留自己的立場,卻大可不必同人急眼。
牛憐我每日輾轉(zhuǎn)于工作與家務的辛苦,見我夜深了還看書不休息,便嘆道:《詩經(jīng)》讀來何用,何苦每天讀到深夜?我沖他一笑,說:我只是喜歡讀書時心里靜靜的感覺。
的確,“不讀《詩》,無以言”的時代早已過去,今天我們可以選擇的書籍很多,如果不是真心喜歡,確實不必去強讀《詩經(jīng)》。但真靜下心來細讀了,其享受卻莫可言說。而心靜也真是讀書所能帶來的最大的好處了,余者其實皆為末事?!爸貫檩p根,靜為躁君”,人只有心里寧靜了,才有定性,才可最大程度的不耽于物,不迷于情,不惑于事,不因世事紛紜而左右搖擺。
《風》清揚,《雅》典麗,《頌》莊重。而十五國風則又各具地方特色。《周南》與《召南》似乎更具鄉(xiāng)野的質(zhì)樸氣息,其情感有著生命最原初的單純與健康,這也許與其地處偏遠的南方,與中原的文化中心離得較遠有關。也或者是如同某些學者所說,“二南”的創(chuàng)作時期是處于西周早期吧。細觀《周南》十一篇,竟無一篇有怨詞?!锻躏L》十篇情感深沉而幽婉?!蛾愶L》里則因多有對女巫歌舞的贊頌,以及對青年男女集于東門宛丘談情說愛的描繪,而叫人想起吉普賽女郎同印度恒河岸邊的歌舞場景來。
昨晚,牛帶我去茶庵鋪農(nóng)家山莊吃飯,驅(qū)車于高速公路之時,清風浩蕩,田野山川明媚如畫,一時之間,便覺得《詩經(jīng)》的余風余韻還在這天地間回蕩,周朝青年男女勞動歌吟的場面親切如在身旁,空氣中仿佛還隱約著她們帶著熱力的呼吸同歡欣的情感。數(shù)千年的時光,其實亦只是一瞬。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八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風·蒹葭》
秦川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氣,竹影仙風。
蒹葭,蘆葦也,離愛情最近的草,比玫瑰平易,卻更繁瑣。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卻止于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掛于根。根者,情也。
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間。
野曠玄遠的古老時代,那條清澈見底的漢水湖畔旁,我們的遠古祖先盡情的在蘆葦旁邊哼著自己嘴中的小曲,在華夏文明的邊緣絕唱: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回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一切都宛若開天辟地期間的原生時代。一排深青色的蘆葦,一條干凈見底的河流,一位擁有傾國傾城容顏的絕世佳人。遠離了物欲橫流的蝸角虛名蠅營狗茍,彷如世外桃源,恍惚迷離,眼前的事物始終可望而不可即。
沒有禮教道德的束縛,也沒有法統(tǒng)專制的管約,眼前的一切都是一副淳樸憨厚的原始氣息。秦于華夏邊緣,唱響了中華文明邊緣的絕唱。
欲接近而不可得的某種東西才是最美的。這首詩,寫愛情,到了某種極致。詩三百中,論意境,無可出其右。如斷弦之音,鏗鏘而悠長。吾嘗聞弦歌,弦止而余音不散;今讀《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止。
淡雅的江南水鄉(xiāng)灰色調(diào),勾勒出一副余音旋繞的水墨古畫。盡管在那時江南小鎮(zhèn)還未出現(xiàn),長江流域還未開發(fā)。此時中華文明的中心聚集在黃河流域,三川之地。而當時這個弱小部落是被壓縮在函谷關之內(nèi)的鹽堿地上生存的??墒呛髞?,這個曾牧獵于東海之濱的東夷民族,亡國殷商棄民顛沛流離西遷、出于戎狄之間的馬背部落,在漫長的歲月中,篳路藍縷開山啟林,艱難的在戎狄海洋中殺伐出一片安身立命之地,維系著華夏與蠻夷間脆弱的防線;最終揮師東出函谷關,踏平了山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中女子之美,遠在男子之上。不得不承認這是那男人用自己的才情和思念喂哺出來的。蘆葦隨風輕輕跌落,愛情翻滾如雪涌,最終卻成為了絕望的宿命。連同登彼岸的資格也不獲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尋訪賢人之說。真相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傳達出的情感。尋找事業(yè)和尋找愛情的道路一樣艱難困苦,途中必是渺茫忙碌怪石嶙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無論是對愛情的追求還是對理想的渴望,這一切也許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我們最早的詩歌總集,就是這樣在迷茫的生活瑣碎中應運而生的。作為“五經(jīng)”中最具影響力的奠基經(jīng)典,中華文明史上最早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體裁詩歌總集,詩三百篇使賦比興告別了原始狂熱成為了純粹手法,為我國詩歌的朦朧美奠定了基石,開啟了華夏詩歌意境深遠新的篇章。
正如《思無邪》所說,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jīng)的沈邃去看待,詩三百篇,大體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九
最好的時光是什么?是在晨曦中享受初夏的美好,是在午后時小院中愜意的品茶,是在一個個寧靜的夜晚中靜靜與書中的人物對話,與我而言,最美好的莫過于在一個暖意、花香交織的清風中讀一個無傷人事、只關風月的老故事,就這么猶報琵琶半遮面地款款而來,悠悠地走進你的夢,緩緩地打動你的心,直叫人憶起那些繾綣千年,氤氳萬世的舊時光。
初讀《詩經(jīng)》,是在一個雨夜。淅淅瀝瀝的雨聲伴著若有若無的蛙聲,伴著沙沙的翻頁聲,時間仿佛靜止,又仿佛是不愿打擾這樣美好的時光,所以故意輕著腳步,屏著呼吸悄悄溜走。偶有生僻的字詞不解其意,想要起身翻字典,卻發(fā)現(xiàn)從不礙事,那看不懂得,一定是最妙的,一定是不需要解其意便懂其情的。我仿佛看見,千年前的一群古人,留些吶喊的、呢喃的、低語的話下來。時間一次次精簡又精簡它們,歲月一回回流傳著又流傳著它們,它們在蜿蜒曲折的歷史長河里丟失著,散著,激蕩出一層又一層漣漪,一朵又一朵浪花,直到傳到今天我們手里。傳到我們手里這些,代表的是幾千年來人們共同的熱烈、共同的躁動、共同的思想。因為沒有共鳴的話和片段都已經(jīng)在千年的歷史中打磨掉了,留下來的每一個字,都是經(jīng)過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歲月和細細密密的時光的推敲,都是人們心靈深處最能認可的、最能回味的感情。我忽地就感受到了它的巨大魅力,這些詩歌從來沒有唐詩的慷慨激揚,沒有宋詞的婉約秀麗,也沒有元曲的清新動人。它有的,好像只是古老的故事和歷久彌新的感情罷了。它從來沒有華麗遲早的堆砌,只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的故事,可這些故事里的情,又何嘗只是三言兩語講得請的?
讀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就仿佛看到夜色闌珊,明月當窗,月光如水般悠悠灑在房檐上,也冷冷清清灑在女子美麗而憂傷的臉上。那雙幽深的眸子里,一定不只是剛撫完琴卻無知音欣賞的遺憾,還有著深深刻進骨子里的思念。思何人?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心里都明白,這,是真摯的感情,是純粹而動人的,或許我想這就是詩經(jīng)的迷人之處吧。
讀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時,就忽然被深深的感動了。這是多么高尚的愛國精神??!什么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心心念念到極致恐怕也就是如此吧。此時此刻,他一定正在騎著戰(zhàn)馬,馳騁在沙場上,那種氣勢令人震撼,那種精神令人感動!讀久了,會讓它享受豐富的文化盛典,使你更加明智,更加自信從容的面對世界,因為它,我變得更加優(yōu)秀了吧!
每每回味起詩經(jīng),就想到曾經(jīng)看過的一條微博,曾經(jīng)有一句這么形容它—仿若山間溪泉,潺潺自流,新妍明麗,悠雅清揚,經(jīng)卷翻覆之際如見清露被初陽照耀,邂逅這一抹盈盈閃映著的翠色鮮亮。仔細回想起為什么獨愛詩經(jīng)?因為它有經(jīng)歷時光風霜后的厚重,有經(jīng)歷歲月滌蕩后的自若,它使人快速成長,內(nèi)心澄靜,通情達理 它會細膩到讓你感動到直掉眼淚。
這就是詩經(jīng),它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穿越了千年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我想緊緊的抱緊它—我人生的引路人,我的精神食糧,我最真摯的朋友,以至于我百轉(zhuǎn)尋之,只為以筑固舊夢。
《詩經(jīng)》的讀書筆記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題記
叩開詩詞的門扉,走入《詩經(jīng)》的世界,我第一次領略到“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的空靈境界,明白了“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擁有詩情畫意的世界”這句話的含義,感受到傳承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的魅力。
《詩經(jīng)》之美在于靜。它不同于現(xiàn)代作家所描繪的喧囂都市。它的世界安寧祥和,拂去歷史的塵埃,依然可以窺見詩中那個有著潺潺流水,暖暖斜陽,徐徐清風和裊裊炊煙的年代,恍然間,透過單純的詩句,在你的心田緩緩開出一朵學名“靜好”的花。
《詩經(jīng)》之美在于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少年驚鴻一瞥后,道出的青澀愛戀,是長河里始終飄搖的瑰麗詩篇。“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笔窃谧蠲赖臅r光里,遇到對的人的堅貞愛情,是攜手一生的誓約?!疤抑藏玻谱破淙A。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笔强吹叫膼壑松砼抟碌男老踩艨?,正是因為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才會覺得她艷麗無雙?!对娊?jīng)》中的愛情令多少情人羨慕不已,而大抵只有詩詞才能描繪出這般深情繾綣的愛情。
《詩經(jīng)》之美在于隨。縱觀全書,沒有作繭自縛的宗教信仰,沒有涼薄自利的思想觀念,更沒有硝煙四起的戰(zhàn)爭。這里只有著隨性瀟灑的華夏先民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像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寧靜悠遠。
《詩經(jīng)》是華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華,無論何時都帶著驚心動魄的美。讓人不得不感嘆華夏文明的魅力。
華夏傳統(tǒng)文明有著上千年歷史,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并在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吸取外來文化的優(yōu)秀成分,不斷改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令世界為之側(cè)目。
盡管中華文化十分優(yōu)秀,卻依然不被許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記得在一次閱讀課上,我看《詩經(jīng)》正入迷,忍不住輕笑出聲,引得同桌好奇地湊過來,她掃了一眼便道:“這什么呀?亂七八糟的?!蔽也恢圹E地掠過她手中的言情書,笑著說:“沒什么,一本很有名的書,而且挺有意思的?!彼恍嫉爻沂种械臅沉艘谎郏槑Ц劫浟艘粋€看異類的眼神給我,才轉(zhuǎn)回身去。我啞然失笑,心中有幾分悲涼。
這件事讓我第一次真切認識到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這需要讓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真正領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肩負起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十
知道《詩經(jīng)》是因為唯美的《蒹葭》,了解詩經(jīng)是因為《小旻》,而愛上詩經(jīng)則是因為那些鮮活可愛的野蠻女友們。
詩經(jīng)中有兩篇詩會讓我讀后忍不住笑出聲來,一是《關雎》,二是《澤陂》。每每翻開詩經(jīng),第一眼看到的都是那個輾轉(zhuǎn)反側(cè)思念美人的傻小子,夜晚在床上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對那個女子心心向往之,哎,多癡情的男子!更有甚者,如《澤陂》里那個傻得可笑的癡情男,同剛才那個傻小子一樣,見了美人便“寤寐無為,輾轉(zhuǎn)伏枕”了。不僅如此,一個大男人竟半夜在床“涕泗滂沱”,就為了一“碩大且卷”的女子。
讀完笑完后,我不禁感慨,該是怎樣的女子才能有這樣的魅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或是沉魚落雁的美人?
通讀十五國風,卻有了不一樣的答案。從詩經(jīng)中走出的女子,竟有如湘云一般獨立有個性,調(diào)皮,任性,大膽的女子,在愛情中始終扮演著野蠻女友的角色。
讀《東門之禪》,喜歡那個主動熱情的女子,讀《野有死麇》,仿佛看到了那個對獵人若即若離,半推半就的嬌嗔女子,只是感嘆,千年已過,這些可愛的形象竟經(jīng)文字流傳至今,以如此鮮活的姿態(tài)從詩經(jīng)中走出。
最可愛的野蠻女友,莫過于《褰裳》里那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了,“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豈無他人??裢褚睬遥 甭犅?,那點小小的倔強與驕傲多像全智賢當年的野蠻宣言,那種敏感任性的小性子多像和寶玉鬧別扭時的林妹妹,讀褰裳,就像是聽見她們一臉驕傲蠻不講理的嗔怪:你不愛我,還沒有別人愛我嗎?你不愛我,我就愛別人!哎,怪不得前面那兩位男士要如此癡情了,遇上這么些有個性的野蠻女友,要么嬌嗔調(diào)皮,要么蠻不講理,還會對你若即若離,真是讓人頭疼呢。
從詩經(jīng)中走出的女子,也許溫柔賢良,也許哀怨不休,但那些愛使小性子的野蠻女友,你看見了嗎?
詩經(jīng)讀書筆記600字篇十一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zhì),隨著手中的書頁慢慢增厚,我宛若見到了午后那溫暖的陽光,輕搖的柳條,還有山坡邊的輕聲吟唱?!对娊?jīng)》,沒有波瀾壯闊的詞匯,也沒有萬分柔弱的語句,在我眼中,他是午后那溫暖的陽光,是那輕拂的柳葉,是那低聲的吟唱。他雖有槍林彈雨般的烽火,卻抹滅了那一份尖銳;雖有小橋流水般的溫情,缺淡去了那一份嬌柔。
《詩經(jīng)》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同時也是我國實現(xiàn)主義文學的源頭。明人方孝孺早就說過:“能探《風》《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辭?!苯肆簡⒊瑒t認為:“現(xiàn)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jīng)》其首也?!闭\如胡適所言:“《詩經(jīng)》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誰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古的有價值的一部文學著作,這是全世界公認的?!庇纱丝梢姡对娊?jīng)》不僅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具有不可代替的崇高地位,而且也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最可信賴的物化形態(tài)之一。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表現(xiàn)了一個青年男子思念心中愛慕少女,睡夢中都渴望與她結成伴侶的熾熱情感。聞一多《風詩類鈔》說:“《關雎》,女子采荇于河濱,君子見而悅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是一首女子出嫁的頌歌。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曰:“此詩氣體稍輕,故不得與《關雎》并,次《螽斯》后,別為一樂可也。然以如花勝玉之子,而宜室宜家。可謂德色雙美,艷稱一時。”
輕輕翻著一篇篇美文,轉(zhuǎn)眼間,眼前不再僅是那濃濃的親情,甜美的愛情,字里行間透露著一股股對時事的評價,對社會的批判,以及對那統(tǒng)治者壓榨的嘆息——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此詩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和壓迫,向往理想社會的強烈愿望?!睹娦颉吩唬骸啊洞T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于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薄跋嗍笥衅ぃ硕鵁o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此詩斥責衛(wèi)國統(tǒng)治者不守禮法,厚顏無恥。
篇篇詩詞,書寫了代代歷史;句句佳話,表達了人民的向往。
《詩經(jīng)》,一本永不磨滅的書,一份淵遠流長的情。他用那動聽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樸素。他,擁有著一份典雅,一份美麗,一份清新,是天空中那潔白、輕柔的云,在人們的心中輕輕飄蕩!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43141.html】